因为跟国外做案例需要,查阅了几家香港上市的内地公司的Prospectus,主要是从每家几百页的招股说明书中查找相关附属条款和定价机制,于是乎产生感慨:在对赌中,外国投行完完全全在骗中国傻大瓜的钱,绝对的明目张胆地诱导和设陷阱。以前总看这方面的辩论,但当自己亲自去研究体会时,感慨尤为强烈。
-- by 会员 lianghao (2010/2/11 18:01:08)
你知道为什么骗?都知道这里,人傻,钱多,妞贱。
还有,为什么被骗的人也不在乎吗?反正都是在国内骗的人民的钱,老子被骗点没事,大不再骗。
-- by 会员 coldkevin (2010/2/11 23:13:26)
说的是在香港上市,和国内人民的前有什么关系?
IPO上市prospect有什么对赌?就算有一些pre ipo的优先股票或可转债券,你怎么能看出是对赌了?请举例说明
-- by 会员 shaoji (2010/2/12 15:45:45)
蒙牛当然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双赢。在发展的关键时刻,如果没有资金的支持,老牛再厉害,能做出这么大的一片产业来?
投资讲究与风险相匹配的回报,承担高风险,应当预期高收益。反过来,融资的时候一个劲的想多拿钱少让股,也是在追求高收益,那么,承担高风险(提供最低回报担保、甚至股权调整)是不是也是应该的呢?
你所做的拐卖之类的例子有点扯得了那么远么?
如果你想做理性的讨论,就请举出实际的例子来。PE是现代商业社会中不可回避的一支活跃力量。不需要美化,也不应当丑化。
另外,兄弟,提醒你一下,研究游泳和在池子里游者还是不同的。我只是想建议你站在双方角度都想一想,没有别的意思。不管是企业家还是投资者,没有谁是傻子。毕竟存在即合理,企业与PE的合作,最终条款一般是一个复杂的博弈过程,双方都是做了让步的调整的——靠晦涩的语言把险恶意图隐藏起来的情况,可能还是有,但绝对不多,毕竟现在社会上有着大量的第三方顾问——律师、财务顾问、投资专家......这些条款想蒙混过关在当今社会是越来越难的。从投资者角度来讲,任何一个项目都只是portfolio之一,如果靠骗,在圈子里很容易失去信誉,将来怎么投别的项目?没有好的后续项目,单靠一个项目,是很难融到下一笔资金的,到时候岂不是输光老本?
-- by 会员 simbasl (2010/2/14 17:09:29)
LZ应该是说财务投资人吧,投行做承销也玩对赌?没听过。
不能怪人家,对赌说到底就是保障投资人自己利益,谁不用谁傻,国内投资机构也用啊,只是A股上市前都要解除。
-- by 会员 shinogigi (2010/3/5 22: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