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标题: 长江之一 为什么读长江 [打印本页]

作者: letsdoit    时间: 2010-1-6 03:46
标题: 长江之一 为什么读长江
   很久没来CD了。夜深人静,忽然再次进来,发现物是人非。别有一番感慨。本来想利用这个宁静的夜晚,做些功课。但最终还是决定把时间给CD吧,毕竟CD曾经给了我一些记忆。就像初恋一样。
   觉得很多时候,人并不一定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就像我当初那样。读长江的成本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因为你会失去太多。有些失去的你永远都会后悔。读长江的收益也无法用金钱来计算,那些隐型的关爱又怎么能和钱相提并论呢?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规划,读商学院的目的肯定是和职业相关的。但,我并不认为将就业作为衡量一个商学院好坏的标准,虽然这样做看起来很方便。但是未免太短视。就像本科生就业一样,有多少进入四大的,有多少到百事做培训生的。那有如何呢。孙振耀说,这是一个马拉松。我觉得是。盲从会导致决策失误。在我看来,很多商学院的毕业生,都选择了保守的方式,进入外企。实际上,没那么荣耀。申请MBA的职业精英们,可能你们也是本科同学中的羡慕的对象。当初进了外企,后来做了经理。但是真实的工作和生活的状态,其实自己最知道了。套句俗话,只见贼吃肉,不见贼挨揍。所以,不要单单看那些美丽的雇主名单,去掉那些光环,看看还有什么是吸引你的呢。做一次去伪存真的工作吧。因为当你MBA毕业几年,你会遇到和本科毕业几年一样的境遇。难道再读一次MBA?

   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长江,反之亦然。每个人从长江所获得的并不一定都一样。长江有最优良的教授团队,但我从她那里得到的,恰恰不是他们所教授的书本知识,而是对商业战场热身的向往。这是一种无法抑制的热情,是一种冲动和快乐,即使过程很痛苦。更重要的是,在这过程中,我所获得的支持和鼓励。虽然有些看起来微不足道,但足以让我温暖。

   看了下CD有太多的噪音了。无法清除。其实,各位没有必要进行诋毁。那根本改变不了什么。长江的教授,还是那个教授。长江的文化,还是那个文化。那是真实存在的。长江就是一个舞台,就像任何其他商学院一样。你会演出什么样的节目,多数时候还是要看你。但,每个舞台都会有自己不同的价值。

  什么是好的就业呢?什么样的就业会让你幸福呢?没有定论。也无需攀比。Angela的生活在我看来单调的很,不薄的薪水,每天飞来飞去。如果让我现在做,我是死也不肯的,因为我讨厌组织任何一场活动。我的骨子里是江湖的文化。我崇尚快意恩仇的生活,事无巨细的职场生涯,已经折磨了我过去的青春。我喜欢上午和体面的客户喝咖啡,下午和泥腿子侃大山。而当我发现自己是个这样的人的时候,居然是在读长江MBA之后。

   长江的就业无所谓好坏,在我看来。有人已经拿到了百万的薪水,有人还只是停滞不前。那又怎样?每个个体都是唯一的,每个人的选择的条件都是不可复制的。关键看你,如何想,又想如何。长江完全可以让你野鸡变凤凰,但是我劝你在变成之前,千万不要有这样的企图。因为你会忽略了自己本身的主体价值,那是最重要的。

   不用羡慕长江的就业,Rebecca的百万年薪,和你没有半分钱的关系。也不用贬低长江,如果不是长江,百万年薪和Rebecca也没有半分钱的关系。而你却偏偏不是Rebecca。长江是个舞台,你可以出色的地方是,你有这样一个终身受用的舞台。你可以在这个舞台上,获得颇多的关注,支持和信任。而何时闪亮登场,就看你的选择了。

就像西方婚礼一样,问些问题吧。

你愿意你的一生都印上长江的烙印吗?

你愿意和长江那些人成为校友吗?

你愿意和那些教授进行沟通吗?

你愿意付出这样的时间和金钱吗?

。。。。。。

作者: letsdoit    时间: 2010-1-6 05:46
刚才又看了些帖子。将长江与很多国内的商学院进行类比。我觉得有点偏颇。长江并不需要和哪些商学院进行对比才会有今天。

长江的校训:取势,明道,优术。我认为就是长江一路走来最好的的注解。长江取中国经济在世界之势,取民营经济在中国之势。如果当年长江和其他商学院一样,只是关注外资企业。想今天应该在商学院的圈子里,早就销声匿迹了。其实,长江开展金融MBA也是取中国金融在世界之势,并且不惜血本在上海开设课程。曹教授对我讲,成本太大了。但是,一定要顺势。因为要取上海金融在中国之势。

这个校训,也是我的座右铭。何不取长江之势呢。
作者: tonychu1975    时间: 2010-1-6 08:44
楼主写得很好!谢谢!

建议:请把人名去掉,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被“晒”的!!
作者: gerryho    时间: 2010-1-6 10:02
2010 intake前来支持~~写得好,更坚定了我去长江的决心了!
作者: Dodo1985    时间: 2010-1-6 10:58
如果不是长江,也不会80-90%左右的人要待业(创业)
作者: bestone    时间: 2010-1-6 12:23
如果不是长江,也不会80-90%左右的人要待业(创业)
-- by 会员 Dodo1985 (2010/1/6 10:58:14)
只会恶意攻击长江
作者: terryzhang    时间: 2010-1-6 12:24
事无巨细的职场生涯,也折磨了我过去的青春。。。。。
作者: 锦江III    时间: 2010-1-6 12:50
刚才又看了些帖子。将长江与很多国内的商学院进行类比。我觉得有点偏颇。长江并不需要和哪些商学院进行对比才会有今天。

长江的校训:取势,明道,优术。我认为就是长江一路走来最好的的注解。长江取中国经济在世界之势,取民营经济在中国之势。如果当年长江和其他商学院一样,只是关注外资企业。想今天应该在商学院的圈子里,早就销声匿迹了。其实,长江开展金融MBA也是取中国金融在世界之势,并且不惜血本在上海开设课程。曹教授对我讲,成本太大了。但是,一定要顺势。因为要取上海金融在中国之势。

这个校训,也是我的座右铭。何不取长江之势呢。
-- by 会员 letsdoit (2010/1/6 5:46:55)



能做战略性撤退,将资源和精力集中在必要之处,是具有勇气,忍耐和前瞻性的。很多海归,老外(也有一些有牌子的)来开也全军尽墨了。

只是,在沪的校友也要坐多一程京沪空中快缐或高铁了。。。

期待长江在上海重开,即使在南京,武汉,重庆也好。。。

当年李嘉诚在港创业,很多华东上海向南方策略转移的企业家,所以除了‘长江不择细流,汇百川而归大海’之外,也是顺应当时潮流,

来自广东的潮洲人,在英资本地华资世家的林立下,白手兴家,开了自己的一片天,创造了一部份香港的奇迹。

曾鳴之谓“略胜一筹”。。。大赌才能大得。。。
作者: bestone    时间: 2010-1-6 12:53

只是,在沪的校友也要坐多一程京沪空中快缐或高铁了。。。

期待长江在上海重开,即使在南京,武汉,重庆也好。。。

-- by 会员 锦江III (2010/1/6 12:50:05)
[/quote]长江并没有离开上海咯,除了北京、上海两地授课的全职MBA,长江最近还在上海新设了在职的金融MBA项目。
作者: 风语者    时间: 2010-1-6 12:59
[/quote]长江并没有离开上海咯,除了北京、上海两地授课的全职MBA,长江最近还在上海新设了在职的金融MBA项目。
--- by bestone
长江全职MBA暂时还是只在北京开班,上海有FMBA班
作者: Dodo1985    时间: 2010-1-6 13:04
长江最近毕业的MBA毕业就业率不到10%,这是客观事实,何来攻击呢?
只是这么难看的就业数据,长江自己无胆量披露,只能由学生自己私底下说来了解,可悲。
不断在发表忽悠人的什么长江文化,教授质量,却放着90%的毕业失业率从来不提,不是骗人吗?
作者: dreamcatchers    时间: 2010-1-6 15:37
An excellent Biz School is like a successful Firm and Company that has its own distinct and strong Value and Vision. CK is not a school that simply copies the foreign Biz Schools and moves foreign professors to China and teach.
"你们是强者, 是最懂得掌握和有能力主宰自己生命的人, 而强者的有为,关键在我们能否凭仗自己的意志坚持我们正确的理想和原则,凭仗我们的毅力实践信念责任和义务,运用自己生命的智慧和力量,融入我们的文化,使它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能历久常新;我们能否贡献于我们深爱的民族,为她缔造更大的快乐,福祉和非凡的未来“
是李嘉诚的这句话和长江独有的特色让我选择了CK
作者: letsdoit    时间: 2010-1-6 20:04
Dodo1985,转过来,发现你又出现在我的另一个帖子里了。
做人要厚道。
就业率不到10%,那是事实?我们赌10万块钱。怎么样。全CD的人都可以作证。小屁孩。有种就接招。
告诉你,快速就业并不代表什么。可以坦率的告诉你。我是我们班最后一个就业的。但是从财务的角度上来讲,我一个季度的薪水是任何中国顶尖商学院75%tile的年薪。可以吗。

已经告诉你了,这是一个马拉松。懒得和你讲。
作者: dreamcatchers    时间: 2010-1-6 23:00
Dodo1985,转过来,发现你又出现在我的另一个帖子里了。
做人要厚道。
就业率不到10%,那是事实?我们赌10万块钱。怎么样。全CD的人都可以作证。小屁孩。有种就接招。
告诉你,快速就业并不代表什么。可以坦率的告诉你。我是我们班最后一个就业的。但是从财务的角度上来讲,我一个季度的薪水是任何中国顶尖商学院75%tile的年薪。可以吗。

已经告诉你了,这是一个马拉松。懒得和你讲。
-- by 会员 letsdoit (2010/1/6 20:04:49)



对应Dodo1985这种搅浑水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理她, 让她一个人得意的跳梁, 跳到最后全论坛的人都知道她的品行了

看遍了Dodo1985的帖子包括被版主删掉的大部分无非是对CK的泄愤,侮辱,挑衅,谩骂和诽谤.

做人做到这种地步真的是很失败的, 失败到美国TOP 10全部的商学院加起来也救不了
作者: cindymi    时间: 2010-1-6 23:30
Dodo1985,转过来,发现你又出现在我的另一个帖子里了。
做人要厚道。
就业率不到10%,那是事实?我们赌10万块钱。怎么样。全CD的人都可以作证。小屁孩。有种就接招。
告诉你,快速就业并不代表什么。可以坦率的告诉你。我是我们班最后一个就业的。但是从财务的角度上来讲,我一个季度的薪水是任何中国顶尖商学院75%tile的年薪。可以吗。

已经告诉你了,这是一个马拉松。懒得和你讲。
-- by 会员 letsdoit (2010/1/6 20:04:49)



对应Dodo1985这种搅浑水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理她, 让她一个人得意的跳梁, 跳到最后全论坛的人都知道她的品行了

看遍了Dodo1985的帖子包括被版主删掉的大部分无非是对CK的泄愤,侮辱,挑衅,谩骂和诽谤.

做人做到这种地步真的是很失败的, 失败到美国TOP 10全部的商学院加起来也救不了
-- by 会员 dreamcatchers (2010/1/6 23:00:52)



亚太申请区的氛围就是这样被搞得硝烟弥漫的,为什么不能大家团结,互相帮助呢!

当别的板块热火朝天,大家热烈讨论分享经验的时候,为什么我们这里人迹罕至呢!

把论坛气氛搞砸,把亚洲区商学院同学之间的关系搞得很紧张,对你有什么好处?

建议Dodo童鞋反思一下自己为什么上cd? 想想看大家为什么上cd?

在这里你得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准备为这个集体贡献什么?

今后你读了商学院你准备为社会贡献什么,为你所在的团队贡献什么,为你身边的人贡献什么?

然后反思一下自己配不配留在cd这个论坛上?

当然,这要看大部分人是不是欢迎你。

希望以后有事实说事实,觉得自己有道理就讲道理。千万不要乱骂人,乱诽谤了。

这样,不管你说什么,大家只会觉得你幼稚,偏激,不可理喻。做人要厚道~~~
作者: matey2009    时间: 2010-1-7 00:00
知错就改还是有救的.
作者: zhqijia    时间: 2010-1-7 00:40
别理Dodo1985。MBA本来在中国市场价值就不怎么高,需要靠我们去逐步打造。不管哪个学校大家还是多团结,提高国内MBA的声誉。当这个群体好了,我们每个人都受益不是么?
作者: 锦江III    时间: 2010-1-7 05:21
看CD也有一段日子,在亚太版被删的帖子,好像多多少少都和长江有关的,

一代一代的‘长江人’都跑出来做血肉长城。。。建造巴比通天塔与天比高。。。

便与国內的其他尖子,这些八十后,九十后犮生意气上的衝突,我曾评长江的帖是交战区,这话到至今都未错。

冼星海谱保卫黃河,

方星海不一定保卫长江。

如果入学做GroupWork,会否犮生在CD上的情況,单单都拆樓收场。。。


读完长江,一般人都会以为你在长江集团打工多过上商学院。。。

当你手上拿着3,服务平平的时候,你不一定对集团有所憧憬。。。

平心而论,长江也沒有倒闭的可能,只是发展的快与慢吧。

李嘉诚在世一日,GSB也沒有很大的风险,中央及特区政府也不会抄他和其他香港企业家的家,
因为他们的钱来得明白,也乎合‘地方’上跟国际接轨的法律。这有别於国內官商式的企业,资产原本都是国有的资产。。。

有多少个柳传志???

国进民退,和黃能顶联通移动否?几十年后便不得而知了。
作者: cindymi    时间: 2010-1-7 07:47
看CD也有一段日子,在亚太版被删的帖子,好像多多少少都和长江有关的,

一代一代的‘长江人’都跑出来做血肉长城。。。建造巴比通天塔与天比高。。。

便与国內的其他尖子,这些八十后,九十后犮生意气上的衝突,我曾评长江的帖是交战区,这话到至今都未错。

冼星海谱保卫黃河,

方星海不一定保卫长江。

如果入学做GroupWork,会否犮生在CD上的情況,单单都拆樓收场。。。
读完长江,一般人都会以为你在长江集团打工多过上商学院。。。

当你手上拿着3,服务平平的时候,你不一定对集团有所憧憬。。。

平心而论,长江也沒有倒闭的可能,只是发展的快与慢吧。

李嘉诚在世一日,GSB也沒有很大的风险,中央及特区政府也不会抄他和其他香港企业家的家,
因为他们的钱来得明白,也乎合‘地方’上跟国际接轨的法律。这有别於国內官商式的企业,资产原本都是国有的资产。。。

有多少个柳传志???

国进民退,和黃能顶联通移动否?几十年后便不得而知了。
-- by 会员 锦江III (2010/1/7 5:21:03)



楼上的莫忽略一点,我之所以站出来说话,是觉得某个id实在是非常过分。

说话刻薄,辱骂,诽谤尽其所能。为什么有话不能好好说呢?为什么有道理不能好好讲呢?有什么深仇大恨至于如此说话做事呢?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尽其所删除的帖子基本都与某个id有关。

我只是希望整个坛子里的气氛能够符合cd创建的初衷。而往大一点来讲,像这样天天吵架?我们这些人能代表中国的MBA或是准MBA的水平吗?但究其原因,如果是因为某个“别有用心”的人,“挑拨”了这些所有的情绪,大家一定要认清这一点。

长江的校友或是准校友,不大愿意被人辱骂学校,也请楼上的童鞋理解。但是这只是针对“辱骂”。而网络本身就是开放的平台,大家畅所欲言,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吗?

写的这么长,就是想和楼上的童鞋分享一下为什么出来“吵架”。其实没人想吵架。有的时候也怕找错了对手反而自降档次。可是那个id。。。如果我没有数错的话,这个2个月内,至少第三次由他引起的争吵了。基本是别人说了一些长江怎么样,甚至只是发个新闻,他就跳出来骂。让我想起新东方作文老师江奇的一个说法:看到argument,就跳出去“咬”,什么“七宗罪”,什么这个那个错误,总之不愁没得写。

而长江帖子经常被删,可能和某个id有关。也许之前和长江结了仇,每次有人夸长江,他都要跳出来辱骂一通。楼主说的好,一次这样做别人觉得也许是你敢说真话,次次这样做,每次被删,每次又来。锲而不舍,我想不仅我想问,大家也都很好奇,“为什么呢?”
作者: tonychu1975    时间: 2010-1-7 08:43
没有人喜欢自己的亲人被公开侮辱!!类似Dodo1985的人只能是像臭虫一样被所有会思考的CDers踩死!所以,敬请长江的支持者或校友无需太在意这些臭虫,我们继续努力!
作者: Dodo1985    时间: 2010-1-7 11:15
接受赌注,请l亮出长江今年刚刚毕业的MBA的毕业时就业率。
作者: Dodo1985    时间: 2010-1-7 11:17
talk is cheap, show me your evidence.
长江的MBA长进一点吧,拿些硬数据出来,别老是顾左右而言他,没用。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你们要掩盖什么。
作者: bestone    时间: 2010-1-7 11:38
接受赌注,请l亮出长江今年刚刚毕业的MBA的毕业时就业率。
-- by 会员 Dodo1985 (2010/1/7 11:15:48)
长江MBA2008级学生要等到2010年6月后才毕业,到时候自然会有职业发展中心发布的就业报告,请拭目以待。
作者: HydraDream    时间: 2010-1-7 11:44
Dodo说的话虽难听,却很难被驳倒。因为长江的确没公布过就业率,这点不能不令人怀疑。楼主说快速就业不代表什么,这不错,bill没读大学也创了microsoft,但不能以此为依据号召全世界人民不要读大学。
我不是挺Dodo,在每一个ck贴里都他都要冒泡。不过我觉得他要求的东西很对,商学院不是搞学术,要是连就业都成问题,那这个商学院多少有点问题。
还有,那些说李超人多么吸引你的人们,如果你去过香港,你就会发现他和他儿子的口碑并不那么好,他们和你们天天痛骂的发展商没啥区别。如果你在40块买了电信盈科的股票,然后跌到3块的时候李小超用4块向你收购,你一定会狠狠地问候他们全家。
“这是抢劫市民的财富!”这话是电盈收购官司时法官说的,香港人民运气好,法官帮他们说话。但这些巨商大贾,很多时候也不那么干净。
作者: yangshen    时间: 2010-1-7 11:55
我也好奇,长江的就业率到底怎么样?能不能说一下?
作者: bestone    时间: 2010-1-7 12:13
长江MBA2008级学生要等到2010年6月后才毕业,到时候自然会有职业发展中心发布的就业报告,请拭目以待。
作者: Dodo1985    时间: 2010-1-7 12:15
要长江MBA自揭家丑,比登天还难,他们只会继续来找话题转移视线。
要知道长江MBA08 已经在09年11月就毕业了,到明年6月他们发表就业报告时,他们已经找工作找了7-8个月,这时候的就业率基本没什么指标作用,看看国外的商学院,核心的指标是毕业时就业率和毕业3个月后就业率。
现在请长江MBA说说09年11月毕业的那些MBA毕业当时的就业率是否有10%?如果没有,请把10万人民币赌注汇往地震灾区。
作者: bestone    时间: 2010-1-7 12:16
Dodo说的话虽难听,却很难被驳倒。因为长江的确没公布过就业率,这点不能不令人怀疑。楼主说快速就业不代表什么,这不错,bill没读大学也创了microsoft,但不能以此为依据号召全世界人民不要读大学。
我不是挺Dodo,在每一个ck贴里都他都要冒泡。不过我觉得他要求的东西很对,商学院不是搞学术,要是连就业都成问题,那这个商学院多少有点问题。
还有,那些说李超人多么吸引你的人们,如果你去过香港,你就会发现他和他儿子的口碑并不那么好,他们和你们天天痛骂的发展商没啥区别。如果你在40块买了电信盈科的股票,然后跌到3块的时候李小超用4块向你收购,你一定会狠狠地问候他们全家。
“这是抢劫市民的财富!”这话是电盈收购官司时法官说的,香港人民运气好,法官帮他们说话。但这些巨商大贾,很多时候也不那么干净。
-- by 会员 HydraDream (2010/1/7 11:44:14)

长江MBA每年的就业报告中都有详细的就业率披露:

http://www.ckgsb.com/MBA/careers/index.aspx
作者: bestone    时间: 2010-1-7 12:18
要长江MBA自揭家丑,比登天还难,他们只会继续来找话题转移视线。
要知道长江MBA08 已经在09年11月就毕业了,到明年6月他们发表就业报告时,他们已经找工作找了7-8个月,这时候的就业率基本没什么指标作用,看看国外的商学院,核心的指标是毕业时就业率和毕业3个月后就业率。
现在请长江MBA说说09年11月毕业的那些MBA毕业当时的就业率是否有10%?如果没有,请把10万人民币赌注汇往地震灾区。
-- by 会员 Dodo1985 (2010/1/7 12:15:54)

长江MBA08在2009年11月时只完成了上海的课程学习,接下来还有项目实习和论文准备的阶段,尚未毕业。此外,还有相当部分学生到国外商学院交换,估计今年春节前后才回国。
作者: 锦江III    时间: 2010-1-7 13:12
这Dodo1985 ID:真是好像‘天使与魔鬼Angels & Demons ’中创造出来的“光明会Illuminati”。。。
团结了‘长江人’不但帖子天天置頂,又增加了点击...

天天说长江,真是Hi-Jack了CD的焦点。。。唉...枪打出头鸟,为意气争头位多招麻烦,各位言行都代表了学校,影响了别人的看法。。。

基本上有本领能上一个好MBA program 的都能解決就业问题。这是自身的责任,不是Career Development的。

在西方,尤其美国,就业数据只是一个参考,给学员在银行好借钱而已。

考状元,中彩票的单位分配方式是计画经济中遗下的思维误区,並不合世界和时代潮流。
天天在说,不闷也烦了。
古时中了状元也要花钱跑官啊!
有好文收集好会Post出来,大家分享领会。。。Cases。。。
作者: foever    时间: 2010-1-7 13:31
    此事每年都有人提出来,以为长江是为了凑就业率才这么做,其实第一届开始长江课程就是这么设计的,学习一年,实习和论文半年,只是很多都是找到全职工作就没必要实习了,工资也多很多,但这个统计方式一直如此,就业报告也有说明,没有做任何隐瞒,大家自己衡量吧。是否要实习后来我们也讨论过几次,是学习中还是怎样也尝试过。
    另外,其他朋友也提过,交换学生很多,我们班交换比例只有10%,现在超过一半,想去都能去,这对很多人来讲很希望的,交换学生可能春节后才开始找工作,。
    国外,尤其美国商学院大多两年,有暑期实习,部分暑期实习时工作就定了,即便工作没定对部分想转行或补充不足的学生也是有益的。从这点讲对长江统计就业数据是不利的。
    去年和今年就业的情况原因大家都知道,也没什么好回避的,参考一下以前的就业数据结合目前市场情况一般会有个大概感觉。
作者: 锦江III    时间: 2010-1-7 13:42
这帖要维持下去,还是多说你们在课堂上的点滴片段得益启犮吧!
作者: HydraDream    时间: 2010-1-7 14:15
其实我一直都怀疑Dodo是不是ck marketing 的教授的马甲?因为他逢ck必踩,结果把ck炒成现在亚太版最火的学校了。这是不是也是一种策略?
作者: tonychu1975    时间: 2010-1-7 14:29
其实我一直都怀疑Dodo是不是ck marketing 的教授的马甲?因为他逢ck必踩,结果把ck炒成现在亚太版最火的学校了。这是不是也是一种策略?
-- by 会员 HydraDream (2010/1/7 14:15:14)





CKGSB从来不养臭虫!请勿自扰!
作者: 言由心发    时间: 2010-1-7 14:45
bestone 是最能忽悠的。长江招生的时候就说是一年的短项目,见效快。到毕业了就说是一年半的项目(即使是1年半也不是6月份毕业好吧),还在项目实习和论文,读过点书的人都知道项目实习和论文阶段就是个啥意思。

另外也别以为大家不知道交换是咋回事,美国欧洲学校都是圣诞节前就学期结束了,而不是你说的春节。

如果是客观严谨,大家都会尊重你们取得的成绩,如果忽悠扯淡,只会招来更多鄙夷。

要长江MBA自揭家丑,比登天还难,他们只会继续来找话题转移视线。
要知道长江MBA08 已经在09年11月就毕业了,到明年6月他们发表就业报告时,他们已经找工作找了7-8个月,这时候的就业率基本没什么指标作用,看看国外的商学院,核心的指标是毕业时就业率和毕业3个月后就业率。
现在请长江MBA说说09年11月毕业的那些MBA毕业当时的就业率是否有10%?如果没有,请把10万人民币赌注汇往地震灾区。
-- by 会员 Dodo1985 (2010/1/7 12:15:54)

长江MBA08在2009年11月时只完成了上海的课程学习,接下来还有项目实习和论文准备的阶段,尚未毕业。此外,还有相当部分学生到国外商学院交换,估计今年春节前后才回国。
-- by 会员 bestone (2010/1/7 12:18:50)

作者: ppeema    时间: 2010-1-7 15:15
bestone 是最能忽悠的。长江招生的时候就说是一年的短项目,见效快。到毕业了就说是一年半的项目(即使是1年半也不是6月份毕业好吧),还在项目实习和论文,读过点书的人都知道项目实习和论文阶段就是个啥意思。

另外也别以为大家不知道交换是咋回事,美国欧洲学校都是圣诞节前就学期结束了,而不是你说的春节。

如果是客观严谨,大家都会尊重你们取得的成绩,如果忽悠扯淡,只会招来更多鄙夷。

要长江MBA自揭家丑,比登天还难,他们只会继续来找话题转移视线。
要知道长江MBA08 已经在09年11月就毕业了,到明年6月他们发表就业报告时,他们已经找工作找了7-8个月,这时候的就业率基本没什么指标作用,看看国外的商学院,核心的指标是毕业时就业率和毕业3个月后就业率。
现在请长江MBA说说09年11月毕业的那些MBA毕业当时的就业率是否有10%?如果没有,请把10万人民币赌注汇往地震灾区。
-- by 会员 Dodo1985 (2010/1/7 12:15:54)

长江MBA08在2009年11月时只完成了上海的课程学习,接下来还有项目实习和论文准备的阶段,尚未毕业。此外,还有相当部分学生到国外商学院交换,估计今年春节前后才回国。
-- by 会员 bestone (2010/1/7 12:18:50)
-- by 会员 言由心发 (2010/1/7 14:45:44)


大哥,你来美国一趟不好好玩一下啊?CK很多多年工作经验的,好不容易有这个机会放松一些,玩到现在才回去,可不得春节后找工作?
看来这人与人的心态真的是太不一样了,我看到的CK学生没有这么狗急跳墙找工作的
作者: foever    时间: 2010-1-7 15:28
找工作的周期大家基本也了解,交换学生很多是年底回来,但大多公司年底不招人,基本找工作是春节后了,大概三月份开始比较多。

至于实习和写论文是啥意思再看一遍我前面的帖子,我也说了就业报告也披露了,任何人都能看懂是啥意思,如果隐瞒这点可以指责,或者年道差时才改成这样做也可以指责,学制从开始就这样。

至于到哪月,职业发展报告写的很清楚,自己看看吧,报告上哪点是在忽悠呢,好的不好的都写着呢。
作者: foever    时间: 2010-1-7 16:17
长江近几年的几点变化,个人觉得还可以,认为是忽悠也可以,认为长江很烂也可以,骂我也可以,我没认为自己多道德高尚,不了解的只保持沉默,其实很多事是需要时间的,长江也不例外。我更多时间不是在这里回类似的帖子,会做些具体事,比如金融MBA时我和负责教授做了很多细节讨论,也给院长提过很多建议,在这里说多了没用,有些朋友以为我们更多时间是忽悠,其实我们更多时间是在做具体事。

主要变化如下:
(1)国际化程度明显上升,海外学生比例显著提高,以前多时也就百分之十几,我们班就4%,两个人,今年将近30%(16/56=28.57%)。而且很多中国学生也曾在海外学习或工作过。
(2)GMAT成绩创新高,700。
(3)交换想去人人都可以去,“据说”有70%的比例,我们班10%.

(4)常驻教授增加,我们当时就几位,现在有二三十位。
(5)新开设的金融MBA招生也不错。

(6)从本届开始MBA学生主要在东方广场上课,这样和教授及EMBA、EDP、新开设的金融MBA交流机会会比较多,而且长江北京校区商业活动也比较多。
作者: Dodo1985    时间: 2010-1-7 16:55
请长江确认一下08 MBA的毕业就业率与毕业至今(2个月)的就业率是否不到10%,如果属实(已经与长江MBA私下确认过),顺便把赌注10万人民币付给灾区人民。

拒绝忽悠,拒绝无赖,拒绝垃圾信息宣传。
作者: Dodo1985    时间: 2010-1-7 16:59
要长江MBA自揭家丑,比登天还难,他们只会继续来找话题转移视线。
要知道长江MBA08 已经在09年11月就毕业了,到明年6月他们发表就业报告时,他们已经找工作找了7-8个月,这时候的就业率基本没什么指标作用,看看国外的商学院,核心的指标是毕业时就业率和毕业3个月后就业率。
现在请长江MBA说说09年11月毕业的那些MBA毕业当时的就业率是否有10%?如果没有,请把10万人民币赌注汇往地震灾区。
-- by 会员 Dodo1985 (2010/1/7 12:15:54)

长江MBA08在2009年11月时只完成了上海的课程学习,接下来还有项目实习和论文准备的阶段,尚未毕业。此外,还有相当部分学生到国外商学院交换,估计今年春节前后才回国。
-- by 会员 bestone (2010/1/7 12:18:50)



既然要到10年6月才毕业,何来学制1年的劣质宣传手段?长江的招生宣传人员道德有问题,欺骗学生与人民大众。
拒绝无耻商学院。
作者: bestone    时间: 2010-1-7 17:22
既然要到10年6月才毕业,何来学制1年的劣质宣传手段?长江的招生宣传人员道德有问题,欺骗学生与人民大众。
拒绝无耻商学院。
-- by 会员 Dodo1985 (2010/1/7 16:59:30)
全职学习一年,之后是半年左右的实习和论文准备与答辩。你不能把自己的误解当作是学校的错误。
作者: Dodo1985    时间: 2010-1-7 18:27
请长江确认一下08 MBA的毕业就业率与毕业至今(2个月)的就业率是否不到10%,如果属实(已经与长江MBA私下确认过),顺便把赌注10万人民币付给灾区人民。

拒绝忽悠,拒绝无赖,拒绝垃圾信息宣传。
作者: letsdoit    时间: 2010-1-8 00:04
dodo1985.

吃个饭回来,还真发现你有种。

1. 告诉大家你是谁。输了怎么付钱。别到时侯,跟孙子似的,找不到你人。从此不上CD,销声匿迹了。你把我的帖子折腾了个遍。任何一句话,你都吹毛求疵。单单让你告诉大家你的身份,你假装看不见。我这次把它写在第一点。

2. 咱就别争论什么是毕业时间,课程结束时间了。就以今天为准。虽然,长江的毕业时间是6月份左右。

3. 长江08共有61人。10%就是6.1人。对吧。

4. 我们算拿到offer,确定去的。拒掉offer,不算。这客观吧。

5. 10万块,别替我做主,我赢了,全都给CK08的平均分掉。他们争气!

6. 我们约定个时间,地点。欢迎CD的同学前往见证。晚宴我负责。

7. 带好可以提取10万元现金的卡。最好多带几张。

8. 我会告诉你至少7个人,都去了哪家公司。姓名和联系方式。

作者: tonychu1975    时间: 2010-1-8 08:16
请长江确认一下08 MBA的毕业就业率与毕业至今(2个月)的就业率是否不到10%,如果属实(已经与长江MBA私下确认过),顺便把赌注10万人民币付给灾区人民。

拒绝忽悠,拒绝无赖,拒绝垃圾信息宣传。
-- by 会员 Dodo1985 (2010/1/7 16:55:45)



你和长江MBA哪位确认的啊??简直是在Bshit
作者: yangshen    时间: 2010-1-8 09:59
dodo1985.

吃个饭回来,还真发现你有种。

1. 告诉大家你是谁。输了怎么付钱。别到时侯,跟孙子似的,找不到你人。从此不上CD,销声匿迹了。你把我的帖子折腾了个遍。任何一句话,你都吹毛求疵。单单让你告诉大家你的身份,你假装看不见。我这次把它写在第一点。

2. 咱就别争论什么是毕业时间,课程结束时间了。就以今天为准。虽然,长江的毕业时间是6月份左右。

3. 长江08共有61人。10%就是6.1人。对吧。

4. 我们算拿到offer,确定去的。拒掉offer,不算。这客观吧。

5. 10万块,别替我做主,我赢了,全都给CK08的平均分掉。他们争气!

6. 我们约定个时间,地点。欢迎CD的同学前往见证。晚宴我负责。

7. 带好可以提取10万元现金的卡。最好多带几张。

8. 我会告诉你至少7个人,都去了哪家公司。姓名和联系方式。
-- by 会员 letsdoit (2010/1/8 0:04:22)



至少再加个条件吧,年薪至少10万?或者20万?不然对dodo太不利了。

作者: 锦江III    时间: 2010-1-8 11:44
标题: Lex专栏:冰岛会不会逃债?Iceland
Lex专栏:冰岛会不会逃债?
英国《金融时报》 Lex专栏 2010-01-07 (www.ftchinese.com)
把决定权交给人民。下月,冰岛可能会就是否要向英国和荷兰偿还债务进行全民公决。这笔债务若是平摊,每个冰岛人要摊到1.2万欧元。这看起来是一个想都不用想的问题。但如果冰岛拒绝偿还39亿欧元的债务,就有在国际上遭受唾弃之虞。

不过事情无需走到那一步。多数冰岛人虽然心里不情愿,但还是承认自己应当履行国际义务。去年冰岛总统签署了一份允诺还款的协议,但英国和荷兰不同意其中一些条款,要求修改协议。新协议称不上苛刻:期限15年的贷款,有7年的宽限期,并有机会在2024年重新议定条款。虽然5.5%的利率高于英国和欧元区现行贷款利率,但不论是对英国还是对荷兰来说,利差都不大:荷兰15年期国债的收益率为4%左右,英国国债比这高半个百分点。这些细节可能还会调整,而最终,三国政府都需要更好地向民众解释拒签协议将会带来的代价。

冰岛的案例比较极端,但周边数过政府目前也正在劝导民众务必勒紧腰带。迄今为止,冰岛和拉脱维亚都愿意承担加入欧元区的代价,进行必要的经济调整。希腊和西班牙则说不准。而屡次拖欠债务的阿根廷则可以为鉴。十年前拒付国际债务的阿根廷希望在本月与债权国达成一个协议。冰岛肯定不希望重蹈阿根廷覆辙。被冷落十年实在过于漫长,尤其是如果你只剩下鱼可吃的话。
Lex专栏是由FT评论家联合撰写的短评,对全球经济与商业进行精辟分析
译者/何黎

本文的网址: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30673
Iceland
Lex 2010-01-07 (www.ftchinese.com)
Power to the people. Next month, Icelanders may get to vote on whether they would like to hand over ?2,000 each to the UK and the Netherlands. It seems a no-brainer. But if Iceland refuses to repay the ?.9bn debt, it risks becoming an international pariah.

It still need not come to that. Most Icelanders acknowledge, albeit grudgingly, they have to meet their international obligations; the president signed an earlier loan agreement to that effect last year. But the UK and the Netherlands objected to some of its terms and demanded changes. The new agreement is hardly punitive: a 15-year loan, with a seven-year grace period and a chance to renegotiate terms in 2024. While the 5.5 per cent interest rate is higher than current British or eurozone borrowing costs, neither country is pocketing a juicy spread: yields on 15-year Dutch government bonds are about 4 per cent, while UK bond yields are half a percentage point more. Perhaps these details can be tweaked; ultimately all three governments need do a better job of explaining to their people the costs of rejecting a deal.

Iceland's situation is extreme, but several governments nearby are also having to persuade their citizens of the need to tighten their belts. So far Ireland and Latvia have been willing to take the pain of required economic adjustment as the price of euro membership. The jury is out on Greece and Spain. Then there is the historic example of serial defaulter Argentina. Ten years after repudiating its international debts, Argentina hopes to strike a deal with unpaid creditors this month. A similar path must be an unappealing prospect for Iceland. A decade is a long time to spend out in the cold, particularly if all you have left to eat is fish.

本文的网址: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30673


作者: Dodo1985    时间: 2010-1-8 13:59
长江‘08 MBA的毕业时间是09年11月,那个时候的就业率是绝对没有10%的(长江MBA确认过),至于这几天有什么进展,我不知道,所以才需要你们确认。

到现在是1月份,就是毕业后3个月的就业率了。这个就业率,中欧即使在09年这样的低落环境下都是50%以上。
作者: yangshen    时间: 2010-1-8 14:03
这样吧。赌两次。一次是09/11到不到10%。二次是10/1/8号到不到50%。
作者: 锦江III    时间: 2010-1-8 14:29
标题: 李嘉诚:唔加人工都唔得
李嘉诚:唔加人工都唔得 2010年1月8日 星期五 05:05

新一年新希望,长和系主席李嘉诚对集团业务前景充满信心,指出除非出现十分特别且不能预测的情况,否则对长实(0001)及和黄(0013)的生意感到乐观,展望和黄今年可有更出色的表现外,他更肯定未来将会继续增持集团股份,以行动对业务前景投下信心一票。当然,业务表现有赖员工的努力,因此被问及加薪问题时,李嘉诚笑言:「唔加人工都唔得啦。」
作为全港最大的雇主之一,李嘉诚昨日出席集团周年晚会时表示,现时情况是「唔加唔得」,不过加幅会因应员工的表现而定,「我自己都不够胆讲百分百,总之有好大部分(员工)加了……有九十多个percent(百分比)。」
长实拥500亿 随时「大规模发展」
加薪的背后原因,是看好今年的业务前景。李嘉诚指出,长实现时负债率低于12%,土地储备足够未来5、6年之用,有信心任何一幅土地均可获得良好回报,加上可动用资金不少于500亿元,「随时可作出大规模的发展」。而和黄目前在继续投入发展时仍毋须增加债务,3G业务现金流亦显着改善、负债减低,除非有极重大而不能预测的情况,和黄应有更出色表现,因此他对长实、和黄前景均充满信心。
李嘉诚更为近来密密增持之举解画,「我有私人多余的钱,我买自己公司的股票,我都不用考虑。」并肯定未来「一定会」继续增持长实(0001)及和黄(0013)。港交所昨日披露,李氏又于今年首个交易日斥资约1601万元增持16万股长实。自去年10月14日至今,他已先后增持33次长实及18次和黄,涉及资金分别约24亿元及7.3亿元。
被问及曾扬言在港进行私有化很难,但现时却私有化和电国际(2332)一事,他解释:「如果对股东有利益的事,难一点都要做。」他并透露会尽快公布详情。
今年经济不明朗 要「步步为营」
问到对2010年经济有何看法时,李说:「经济还有些不明朗因素……要好小心啦,即是步步为营呀。」李嘉诚对大市的看法仍然审慎,指去年股市走在经济前,虽然他没有预测今年股市表现,但却分享了个人投资心得,指买股票要看资产净值、市盈率及增长潜力,自己亦不会买高市盈率的公司。
他又说:「楼市都是向好,但迟一点通货膨胀一定出现,现在开始是五金、油、建筑器材涨价。」不过,他并不担心会出现资产泡沫,因为经历金融海啸后,全球投资者亦会更为小心。
作者: letsdoit    时间: 2010-1-8 14:34
Dodo1985
先回答我的第一个问题。
你不要赖皮,为了你,我一个一个核实的。电话费浪费了不少。让08的把offer都开始扫描发给我了。
不要扯什么毕业时间了。我觉得长江的毕业时间是6月份,无可厚非。简单的例子,本科生大四根本没有课了,你也算他们毕业了?
每个学校在招生的时候,都会讲清楚自己学校的课程设置。我入学那年特意问:什么时候毕业,什么时候找工作。回答的很清楚。找工作,什么时候都可以,但是在所有课程结束后,找工作最好,因为面试方便,不耽误课程。可以边写论文。还可以交换。
长江课程紧凑,不像大多数商学院,有很多时间。有的时候根本没办法,去参加面试。年底的时候,面试时间也很难安排。这一点,我绝对比CD大多数人都了解。
你丫的,就揪住11月不放。如果长江两年的学制。毕业前100%就业率,可以拍胸脯保证的。
大家都找过工作,一个好的工作,面试几轮是正常的。一到两个月,也很正常。就按照1.5个月算吧。长江11月份课程基本结束。如果那个时候,有人拿到offer,基本上都是8,9月份开始准备简历,应对面试。所有人都这样干,不上课啦。
就说你,不长脑子。
作者: letsdoit    时间: 2010-1-8 14:42
顺便说一句。不要老诋毁长江。多大个人了。收敛点。
长江的就业绝对不差, CMC自然会发报告的。急什么,急着投胎。
我当时找工作,也没有那么急啊。后来,不还是有体面的offer吗?长江的毕业生,从事业角度上,从财务角度上讲,都会有因为长江的学习而变得与众不同的。
告诉你了,这是个马拉松,你丫的,非要比短跑。短跑赢了怎样。真实的事情,一个小子去了google,电话说要请我吃饭。饭还没吃呢。被裁员了。
作者: foever    时间: 2010-1-8 14:59
长江‘08 MBA的毕业时间是09年11月,那个时候的就业率是绝对没有10%的(长江MBA确认过),至于这几天有什么进展,我不知道,所以才需要你们确认。

到现在是1月份,就是毕业后3个月的就业率了。这个就业率,中欧即使在09年这样的低落环境下都是50%以上。
-- by 会员 Dodo1985 (2010/1/8 13:59:02)



原因我大概解释过了,你再看一遍我前边的帖子吧,前两届这个时点就业率是高,但情况不一样,我们远没那么多交换学生,大环境也好些,我们入学大概早一个月,毕业也早,我十月就上班了,他们11月还上课呢,他们毕业几乎正好赶在年底,很多公司不招人,你不知道招聘大概季节吗?就算你不知道我不是告诉你了吗?另外的原因你也再看看我的前面的帖子,学制时间长的优势在哪里?你没看到吗?两年制学校有实习,而且毕业时不是招聘淡季。骂是可以的,我们从来没说自己多完美,希望睁开眼睛看看然后再骂。
作者: ppeema    时间: 2010-1-9 00:17
Dodo1985
先回答我的第一个问题。
你不要赖皮,为了你,我一个一个核实的。电话费浪费了不少。让08的把offer都开始扫描发给我了。
不要扯什么毕业时间了。我觉得长江的毕业时间是6月份,无可厚非。简单的例子,本科生大四根本没有课了,你也算他们毕业了?
每个学校在招生的时候,都会讲清楚自己学校的课程设置。我入学那年特意问:什么时候毕业,什么时候找工作。回答的很清楚。找工作,什么时候都可以,但是在所有课程结束后,找工作最好,因为面试方便,不耽误课程。可以边写论文。还可以交换。
长江课程紧凑,不像大多数商学院,有很多时间。有的时候根本没办法,去参加面试。年底的时候,面试时间也很难安排。这一点,我绝对比CD大多数人都了解。
你丫的,就揪住11月不放。如果长江两年的学制。毕业前100%就业率,可以拍胸脯保证的。
大家都找过工作,一个好的工作,面试几轮是正常的。一到两个月,也很正常。就按照1.5个月算吧。长江11月份课程基本结束。如果那个时候,有人拿到offer,基本上都是8,9月份开始准备简历,应对面试。所有人都这样干,不上课啦。
就说你,不长脑子。
-- by 会员 letsdoit (2010/1/8 14:34:15)


别激动别骂人。和这种人这样说话,失了长江人的风度
让我们看看这种人敢不敢出来赌
作为一个将来想成为成功商人的人,对自己说过的话如此不负责任,真是失败到极点了
作者: temjiang    时间: 2010-1-9 06:01
要长江MBA自揭家丑,比登天还难,他们只会继续来找话题转移视线。
要知道长江MBA08 已经在09年11月就毕业了,到明年6月他们发表就业报告时,他们已经找工作找了7-8个月,这时候的就业率基本没什么指标作用,看看国外的商学院,核心的指标是毕业时就业率和毕业3个月后就业率。
现在请长江MBA说说09年11月毕业的那些MBA毕业当时的就业率是否有10%?如果没有,请把10万人民币赌注汇往地震灾区。
-- by 会员 Dodo1985 (2010/1/7 12:15:54)



我不是长江的,但认识一些长江的朋友。从我看到的实例来说,长江的就业还是可以的。就业的快慢跟自己的期望值有关,我觉得没必要太拿这个说事了。
作者: tonychu1975    时间: 2010-1-9 10:58
长江‘08 MBA的毕业时间是09年11月,那个时候的就业率是绝对没有10%的(长江MBA确认过),至于这几天有什么进展,我不知道,所以才需要你们确认。

到现在是1月份,就是毕业后3个月的就业率了。这个就业率,中欧即使在09年这样的低落环境下都是50%以上。
-- by 会员 Dodo1985 (2010/1/8 13:59:02)





和谁确认的啊???告诉大家,别再这边显摆,谁信啊?
作者: xiwang2001    时间: 2010-1-9 11:27
别激动别骂人。和这种人这样说话,失了长江人的风度,让我们看看这种人敢不敢出来赌
作为一个将来想成为成功商人的人,对自己说过的话如此不负责任,真是失败到极点了
-- by 会员 ppeema (2010/1/9 0:17:12)



闲来无事,网上查查这个dodo1985背景,不知此dodo是否就是篱笆上相同用户名的dodo1985,貌似应该是。

如果是的话,楼主真没必要和他吵了,和这样的人说话,丢份。dodo1985本人,站出来说说是不是你。

下面都是他对篱笆一些主题的回复,后来貌似也混不下去了。

貌似背景不弱。。。

主题: 日企来通知了,工资比现在多。去还是留?
回复: 毕业时进了美企,现在在日企,等危机过了后准备再进欧美企业,反正日语英语都行主题: 初到上海主题: 诚征男生,急。。。。。。。周五派对,女生太多,男生奇缺。。。
回复: 我有房有车,长得又帅又高,算什么水平

但人品。。。
主题:第一周,面试情况,等消息中。。。迷茫
回复: 又是硬盘来抢我们上海人的工作,好好回去建设你自己的家乡吧,上海没什么好

主题: 我很漂亮?有多漂亮?85MM低调的蒸,目标定位是中高端市场的优秀GG
回复: Lz是处伐,是的话我会考虑和你玩玩



单身俱乐部 DODO1985 2009-11-12 19:10
  主题: 诚征男生,急。。。。。。。周五派对,女生太多,男生奇缺。。。
回复: 我来报名怎么报啊,谢谢
单身俱乐部 DODO1985 2009-11-11 21:34
  主题: 我很漂亮?有多漂亮?85MM低调的蒸,目标定位是中高端市场的优秀GG
回复: Lz是处伐,是的话我会考虑和你玩玩
单身俱乐部 DODO1985 2009-10-28 19:30
主题: 日企来通知了,工资比现在多。去还是留?
回复: 毕业时进了美企,现在在日企,等危机过了后准备再进欧美企业,反正日语英语都行
职场人生 DODO1985 2009-10-25 00:16
  主题: 怎么选择,改制亏损国企OR 刚起步的欧洲公司
回复: 欧洲小公司是我的下个目标
职场人生 DODO1985 2009-10-22 20:44
  主题: 86天平MM找平衡
回复: LB女,让我反感
单身俱乐部 DODO1985 2009-10-21 19:18
  主题: 初到上海第一周,面试情况,等消息中。。。迷茫
回复: 又是硬盘来抢我们上海人的工作,好好回去建设你自己的家乡吧,上海没什么好
职场人生 DODO1985 2009-10-19 21:09
作者: russellguo    时间: 2010-1-9 13:58
DODO1985,你年轻气盛可以理解,但是要了解即使在网上,也要为自己说的话负责。

你这样一味的缺乏实际证据的攻击,最终会惹怒CK的所有校友,非要搞到大家人肉你么?现在在网上的个人信息有这么安全么?

最后:你到底接不接招??
作者: emptyvase    时间: 2010-1-9 18:01
强烈支持人肉dodo,披着个虚拟ID就像疯狗一样到处狂吠。请主人前来牵走,别因为它降低了亚太申请区各位CDer的人品和素质。狗有狗的乐园嘛,扔块骨头一边嗅去。别在人的世界里添乱了。
作者: Dodo1985    时间: 2010-1-9 18:06
欢迎人肉!
废话少说,每个学校都有交流的学生,中欧的交流学生更多,但是没听说就业率在课程结束时不到10%的,请长江的MBA详细说一些课程结束时的就业率!
作者: yorkatlas    时间: 2010-1-9 19:00
这个1985年出生的从说话的语气到内容都象是去年大闹cd的wenronghui。
作者: sinoyuan    时间: 2010-1-9 19:36
欢迎人肉!
废话少说,每个学校都有交流的学生,中欧的交流学生更多,但是没听说就业率在课程结束时不到10%的,请长江的MBA详细说一些课程结束时的就业率!
-- by 会员 Dodo1985 (2010/1/9 18:06:16)
就是一个新马甲罢了,专门在招生季节跳出来。
作者: DongFeng    时间: 2010-1-9 20:48
标题: 呵呵。。
呵呵,爱说啥说啥,长江越说越红火~~~这些年给长江制造不利言论的朋友,长江应该是非常感谢你们,若不是你们,长江知名度未必会有今天这么高~~因为你越说长江不好,眼见着长江却越来越好~~~
很多人都说脑白金的广告烂,可人家史玉柱成了富豪之后,大家一个劲的说史玉柱是营销天才,这世界还是看结果的哈~~
作者: DongFeng    时间: 2010-1-9 21:09
标题: 补充。。
凭心而论,商学院的好坏要整体看,不能以偏概全。比如说,北大出了个卖猪肉的,你总不能说北大就差吧,培养出的都是屠夫。。客观的说,近期MBA的总体就业的确与往年比较是略逊一筹的,但不可否认的是经济危机还没有真正过去,市场接受容量有限,而且大批的海外人员又挤入中国抢职位,就业竞争压力一定是比较大的。同时,不要老盯着一所商学院看,我们对比一下其他的学院,如果其他好而唯独长江差,那谁也没话说,但如果普遍就业压力较大,而你偏偏揪住长江,那就是本身观点偏颇,好像长江就等于就业标杆一样,这样谁也说不过去的。。

回过头来,还是那个例子,如果那个卖猪肉的是出自一所很普通的学校,谁又会在乎呢?恰恰是因为北大是国内顶尖的学府,才让人如此关注,难道不是么?。。
作者: 舒淇    时间: 2010-1-9 21:39
邀请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许小年发表评论时,这个素来反对政府救市的学者的回答是:

“在愚蠢的庄家和同样愚蠢的赌徒面前,理性分析显得更加愚蠢”,

并拒绝发表进一步的评论。
作者: grossman    时间: 2010-1-9 22:07
标题: 大家好好干, 不要争什么全球第几名, 向张磊学习, 找到工作,有出息了再回报社会.
中国毕业生张磊向耶鲁商学院捐款8,888,888美元

耶鲁大学的官方消息,2002 年毕业于耶鲁商学院(Yale School of Management)的中

国学生张磊向商学院捐款8,888,888美元,选择这个吉利数字很有中国特色。这也是
在史以来耶鲁商学院毕业生所捐赠的最大一笔款项。这笔钱将用来设立数个奖学金,与
此同时,也会用于建造一个新的商学院大楼,根据商业周刊的报道,这个建筑的讲堂会
以张磊的名字命名。

张磊1972年出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金融系。大学工商管理及国际关系双硕士,
CFA注册金融分析师。1994年-1997年,就职中国五矿集团;1999年-2
002年,担任耶鲁大学投资基金办公室任投资经理;2002年-2004年,美国
新生市场投资基金任基金经理;2004年-2005年,任纽约证券交易所国际董事
及中国首席代表;2005年至今,创立Hillhouse Capital Management(高瓴资本管理有
限公司)高级合伙人,管理的资金达25亿美元。
http://opa.yale.edu/news/article.aspx?id=7178
--
作者: Dodo1985    时间: 2010-1-9 22:53
说的对,别的学校像北大清华MBA收费才10来万,就业即使比长江差一倍,没人说,但是长江MBA收费26万大洋,搞了个毕业就业率10%,还每年都出现最低年薪9万6的,这恐怕对不住那些糊里糊涂被长江忽悠进去的MBA学生吧。
作者: Dodo1985    时间: 2010-1-9 22:58
这个帖子的价值就是通过不停的SCREW,长江的MBA终于不得不出来面给些零星的就业数据,要不是这么SCREW他们,一辈子都别想要了解这个学校里面的就业猫腻。
建议大家继续SCREW,发掘真实的数据。
作者: sinoyuan    时间: 2010-1-9 23:12
这个帖子的价值就是通过不停的SCREW,长江的MBA终于不得不出来面给些零星的就业数据,要不是这么SCREW他们,一辈子都别想要了解这个学校里面的就业猫腻。
建议大家继续SCREW,发掘真实的数据。
-- by 会员 Dodo1985 (2010/1/9 22:58:00)

长江每年定期发布MBA的职业发展报告,包括详细的就业数据。这么点基础研究没做就到CD上来胡言乱语,还大言不惭!

http://www.ckgsb.edu.cn/MBA/careers/index.aspx
作者: cindymi    时间: 2010-1-9 23:36
欢迎人肉!
废话少说,每个学校都有交流的学生,中欧的交流学生更多,但是没听说就业率在课程结束时不到10%的,请长江的MBA详细说一些课程结束时的就业率!
-- by 会员 Dodo1985 (2010/1/9 18:06:16)



欢迎人肉的话,就不要怕公布自己到底是谁?到时候怕是打赌输了,没钱给吧?!!
作者: luckyjelly    时间: 2010-1-10 01:40
标题: 哪都有好的都有差的,自己选的路,
发展的好也是自己的本事,发展的差就是自己差,怨学校有啥用啊,每个人选校都应该考虑好收益和成本把,也应当为之承担吧?我觉得把好和坏都归给学校最无聊了,人家那些牛人才没时间来计较这个呢。。。
作者: jiudingji    时间: 2010-1-10 09:12
Dodo1985
先回答我的第一个问题。
你不要赖皮,为了你,我一个一个核实的。电话费浪费了不少。让08的把offer都开始扫描发给我了。
不要扯什么毕业时间了。我觉得长江的毕业时间是6月份,无可厚非。简单的例子,本科生大四根本没有课了,你也算他们毕业了?
每个学校在招生的时候,都会讲清楚自己学校的课程设置。我入学那年特意问:什么时候毕业,什么时候找工作。回答的很清楚。找工作,什么时候都可以,但是在所有课程结束后,找工作最好,因为面试方便,不耽误课程。可以边写论文。还可以交换。
长江课程紧凑,不像大多数商学院,有很多时间。有的时候根本没办法,去参加面试。年底的时候,面试时间也很难安排。这一点,我绝对比CD大多数人都了解。
你丫的,就揪住11月不放。如果长江两年的学制。毕业前100%就业率,可以拍胸脯保证的。
大家都找过工作,一个好的工作,面试几轮是正常的。一到两个月,也很正常。就按照1.5个月算吧。长江11月份课程基本结束。如果那个时候,有人拿到offer,基本上都是8,9月份开始准备简历,应对面试。所有人都这样干,不上课啦。
就说你,不长脑子。
-- by 会员 letsdoit (2010/1/8 14:34:15)




letsdoit,你既然都已经花了时间一个一个核实了,何不在这儿报料一下?长江的应届生到现在都有些什么样的工作?譬如说:大概有多少人已经找到了,平均工资是多少,最高和最低又大概是什么范围?谢谢了。

我看到大家吵来吵去吵了已经快8页了,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一点实在的长江的就业数据都没有。dodo也遮遮掩掩的不说明白。长江的校友也没明说。为什么这里不能像美国和欧洲版,只要有人问,就有校友跳出来把就业情况一一说明呢?

相互攻击没有任何意义,还是数字最能说明问题。
作者: Dodo1985    时间: 2010-1-10 11:27
这还不明白,就业太烂,说不出口吧。
作者: tonychu1975    时间: 2010-1-10 11:44
这还不明白,就业太烂,说不出口吧。
-- by 会员 Dodo1985 (2010/1/10 11:27:02)





滚出CD,也太无赖了吧!明知道自己错了,也不敢赌了,还来搅和!你是不是EQ有问题啊??
作者: luckyjelly    时间: 2010-1-10 13:37
我也觉得1985很无聊了,小孩子一个。。。别理他啊
作者: emptyvase    时间: 2010-1-10 23:42
大家选择念MBA是在为自己的人生下半段做准备,在商学院1年或者2年的时间里,打开思路,开阔视野,结交知己,充实自我。每天都和自己的昨天比赛,如果今天是有进步的。那么这个MBA就值得去念。自己够强大的时候,什么工作,升职,事业的成功那都是顺利成章的事情。同时只有明确知道自己未来奋斗目标的人,更能够使商学院丰富的资源平台为我所用。毫无疑问长江是具备如此实力,让人尊敬的商学院。只要是优秀的申请人,长江欢迎他来进来游泳。相反某些如DUDU1985这样的人,远低于长江商学院招生的起平线。跟本不带他玩。真正优秀的申请人也不会只把眼睛放在课程结束时的就业率上。而是着眼于真正能够帮助自己强大起来的能量和资源。

DUDU提出的无理要求,长江为什么要回答他,要满足他?切~,根本不用动真气,因为根本不带他玩。想了解就业率的CDer们,请直接咨询长江MBA招生办,相信和蔼可亲的招生老师们会给你们一个满意的答案。
作者: 锦江III    时间: 2010-1-11 00:31
很好!赞一个。

这里是一个虚拟的空间,演练的沙盆。

简单浓缩的TechMark,案例,精炼了无数古今中外的智慧。。。

色即是空,空也为色,人生活得精彩,只在乎ENJOY当下过程。。。

去高野山禅修也好象只需一星期。。。推荐。。。
作者: 锦江III    时间: 2010-1-11 00:39
标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念奴娇 ·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昔日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
羽扇纶巾,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枕还酹江月。
作者: foever    时间: 2010-1-11 09:30
就业率不到10%,太夸张了吧?多了一个0吧,应该是不到1%,0.8753468%,薪水不足2000,还是年薪,非官方信息,仅供参考。
官方消息,按往常惯例大概要6、7月份,在这里吵吵没用,其他我解释过了。
长江从一开始也没和中国其他学校比,也没按其他中国学校标准和方式做,从项目开设重点到教授招聘都不一样,比较是很多人自己的事,别强加给别人。至于我们选哪所学校是我们自己的事,很多人说了半天的信息这里谁都知道。
作者: bestone    时间: 2010-1-11 12:00
官方的信息那个学校都有,问题是很多时候,学生给出的信息更直观,更有说服力。从那么多遮遮掩掩的说话,可以推测出长江MBA的就业确实不好,而且从国内最好MBA中欧的严峻情况也可以猜到长江MBA应该相对更差一些,不必否认。
-- by 会员 cheungkougsb (2010/1/11 11:43:54)
纯属想当然的说法。
作者: nihao123    时间: 2010-1-11 14:19
看楼上说话的语气,是不是周星驰也去长江了啊?

本来还想问为什么大家老针对长江,现在看来莫非还真是脑白金的市场战略?

芙蓉姐姐也很红



国内最好的MBA是长江MBA,毋庸置疑。中欧靠的就是大卖场扩招。长江是精华小班制。超一流的顶尖的有个人魅力有领袖气质有担当不同寻常而且低调的学生都来了长江。
-- by 会员 ustc2009 (2010/1/11 13:45:26)

[/quote]
作者: soiler    时间: 2010-1-11 15:29


国内最好的MBA是长江MBA,毋庸置疑。中欧靠的就是大卖场扩招。长江是精华小班制。超一流的顶尖的有个人魅力有领袖气质有担当不同寻常而且低调的学生都来了长江。
-- by 会员 ustc2009 (2010/1/11 13:45:26)

[/quote]

呃..............................................................................................
作者: foever    时间: 2010-1-11 16:22


国内最好的MBA是长江MBA,毋庸置疑。中欧靠的就是大卖场扩招。长江是精华小班制。超一流的顶尖的有个人魅力有领袖气质有担当不同寻常而且低调的学生都来了长江。
-- by 会员 ustc2009 (2010/1/11 13:45:26)

[/quote]

这种说法很容易引起争端,长江MBA还是要继续努力的,还是低调好。
作者: 言由心发    时间: 2010-1-11 17:12
长江全宇宙第一~ 超级赛亚人都读长江。
作者: DongFeng    时间: 2010-1-11 21:51
标题: 呵呵,没必要~~
呵呵,没必要走极端~~~有人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有人吃不到葡萄就希望别人也吃不到~~~有人吃不到葡萄就想方设法把葡萄弄得人人都不敢吃~~~葡萄到底招惹谁了?~~~看来是人的心态要调整呀
脑白金也好,芙蓉姐姐也好,红不红不是看短期,是看长期能否经得住考验~~~莫以偏概全,鱼目混珠,会让人觉得没长大~~~
有句话说的好:你可以暂时骗所有人,也可以永远骗一小部分人,但你不可能永远骗所有人~~~时间和事实能证明一切,而且也已经在证明了~~~
自以为独具慧眼能发现凡人发现不了的问题的聪明人,不要一边诅咒葡萄长得太好,自己一边流口水一边心痛
作者: yorkatlas    时间: 2010-1-12 00:42
长江全宇宙第一~ 超级赛亚人都读长江。
-- by 会员 言由心发 (2010/1/11 17:12:09)



是不是不攻击就别扭?
作者: nihao123    时间: 2010-1-12 00:42
你说的中欧的自大学生,相比之下很少有在网上发贴的,也不需要在拿到学校offer后在网上发表感想向自己和别人证明什么,你可以做个统计比较一下,ustc的教育应该教会你严谨的治学态度,长江众多ustc出身的教授也会言传身教。
不要把其他的发贴者当成中欧的学生,很多人只是看不惯某些宣传的手法,都像foever这样发言,这里的争议会少很多。
还有就是“取势”,长江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商学院,无可否认,就历史而言,可能比同期的中欧要好,但相对而言只是“前”景,所以真要“取势”,怎么取有讲究。
作者: Dodo1985    时间: 2010-1-12 01:03
[quote]
[quote]
看楼上说话的语气,是不是周星驰也去长江了啊?

本来还想问为什么大家老针对长江,现在看来莫非还真是脑白金的市场战略?

芙蓉姐姐也很红


主要是中欧的学生太自大了, 所以不得已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长江MBA已经有了一批很不错的校友.最近长江MBA办公室印了一批校友的追踪记录, 大家可以去拿一下.从2003级一直到2007 都有全面的介绍. 眼见为实啊.

长江的学生有四气,大气,豪气,勇气和锐气.以后有时间仔细给大家谈谈.


-- by 会员 ustc2009 (2010/1/12 0:10:29)

长江的学生放屁更厉害,臭气冲天!
长江MBA应该说跟中欧的精英有2个当初的差距,中欧每年都有近高盛,麦肯锡,甚至有拿咨询公司GLOBAL PAY的,这些长江从来没有出现过,这就是铁的事实。美女中欧的就业平均年薪和公司级别也比长江好1档次以上,这些可以去看就业报告给,其它就不多说了。
作者: 舒淇    时间: 2010-1-12 03:34
呵呵,没必要走极端~~~有人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有人吃不到葡萄就希望别人也吃不到~~~有人吃不到葡萄就想方设法把葡萄弄得人人都不敢吃~~~葡萄到底招惹谁了?~~~看来是人的心态要调整呀
脑白金也好,芙蓉姐姐也好,红不红不是看短期,是看长期能否经得住考验~~~莫以偏概全,鱼目混珠,会让人觉得没长大~~~
有句话说的好:你可以暂时骗所有人,也可以永远骗一小部分人,但你不可能永远骗所有人~~~时间和事实能证明一切,而且也已经在证明了~~~
自以为独具慧眼能发现凡人发现不了的问题的聪明人,不要一边诅咒葡萄长得太好,自己一边流口水一边心痛
-- by 会员 DongFeng (2010/1/11 21:51:05)



我很相信这是第一位中了冰毒而殉道的。。。。。。
作者: tonychu1975    时间: 2010-1-12 08:13
长江全宇宙第一~ 超级赛亚人都读长江。
-- by 会员 言由心发 (2010/1/11 17:12:09)





没必要如此恶毒吧!
作者: foever    时间: 2010-1-12 10:14
真无聊,每年都这么吵来吵去的。
作者: HydraDream    时间: 2010-1-12 10:34
我一直都觉得中国人是一盘散沙,来了CD,看到大家都无私地贡献自己的jj,我才感受到一个民族团结的灵魂。考完gmat,开始混亚太版,却又发现打回原型了,长江……中欧……中国人……
作者: 言由心发    时间: 2010-1-12 12:34
用点脑子好吧,不要不管什么情况就来说团结说贡献。老好人其实不是好人。你会去团结三聚氰胺的制造者吗?

团结是要团结志同道合的人,欣赏是要欣赏有骨气有担当的人,什么样的作为得到什么样的待遇。



我一直都觉得中国人是一盘散沙,来了CD,看到大家都无私地贡献自己的jj,我才感受到一个民族团结的灵魂。考完gmat,开始混亚太版,却又发现打回原型了,长江……中欧……中国人……
-- by 会员 HydraDream (2010/1/12 10:34:33)

作者: ppeema    时间: 2010-1-12 13:11
我一直都觉得中国人是一盘散沙,来了CD,看到大家都无私地贡献自己的jj,我才感受到一个民族团结的灵魂。考完gmat,开始混亚太版,却又发现打回原型了,长江……中欧……中国人……
-- by 会员 HydraDream (2010/1/12 10:34:33)


争论几句,就扯到民族上去了
你是不是中国人?
作者: Dodo1985    时间: 2010-1-12 13:39
总体来说,长江MBA,道德素质都比较差,言之无物,任何讨论不是被删就是被模糊。
为什么这样的商学院的学生就不能老老实实的披露一下自己所知的的就业OFFER呢?有这么难说出口吗?也没人要求你要什么格式,就是有个直观了解而已。
相比较中欧的披露标准,长江还处于ST阶段。
作者: 舒淇    时间: 2010-1-12 13:52
标题: 中国人的“后门困境” 案例讨论 From FT中国版
各位真正的长江MBA校友,如果上了那么多门课都真空澄静,好像什么都沒学到,那,最少有一门是可以有一点见地吧。

中国人的“后门困境”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魏城 2010-01-08 (www.ftchinese.com)
我在中国国内的一位朋友对我讲过一个故事:有一年夏天,他去外地旅行,在中国北方一个小县城的火车站售票处排队买票。天很热,队伍有点儿长,不久便陆续有些人不耐烦,离队去售票处后门找熟人。他估计这些人都是本地人,大概因为这个小县城不大,买票者、卖票者多少都会有些沾亲带故的关系。他人生地不熟,只好老老实实地排队等待。渐渐地,离队的人越来越多,前门的队伍越来越短,最后,像他这样的外地人也没花太多时间便买到了票。买票后,出于好奇,他绕到了售票处的后门,发现那里的本地人也排起了不短的队,其中一人曾在前门的队伍中排在他的前面。

听完这个故事,我笑岔了气。我不知道这是他亲身经历的真事,还是仅仅是个笑话。我判断,是真事的可能性不大:第一,我的这个朋友总是爱说笑话;第二,走后门的人通常不会再排队;第三,如果后门的队伍太长,他们最终会返回前门的。

但即便他说的是个笑话,我也觉得它体现了更深层的真实:第一,它揭示了“关系”在中国的重要性;第二,它反映了中国人对“关系学”既迷恋又反感的复杂情感;第三,它也顺便调侃了一下“走后门”现象的荒谬本质。

在中国,谁都知道“关系”的重要。没有“关系”,寸步难行。有人还总结出一句话:“在中国,关系就是生产力。”

中文进入英语词汇的音译词不多,guanxi(关系)是一个,因为英文中找不到完全对应的意译词。英文中的“relationship”、“connection”、“contacts”、“networking”等词语与中文中的“关系”并不完全相同,这些英文词最多只是“人际联系”的意思。

任何社会都需要一般意义上的人际联系,西方也不例外。但对这种人际联系的依赖程度,中西显然有着很大差别。在西方,如果你认识关键、重要的人物,也会更有利于你的职业升迁或商业成功,但即便你没有什么“关系”,你也能存活,甚至活得不是太差。但在中国,如果你没有任何“关系”,那就可能意味着你活不下去,或至少活得很差。

此外,西方社会的运作主要靠规则来调节和维系,西方的人际联系固然也重要,但它不能超越法律、道德和规则,从这个意义上说,西方社会基本上是一个“规则社会”。中国社会则是一个靠“关系”来调节和维系的社会,中国虽然也有法律,有道德,有规则,但“关系”可以超越法律,腐蚀道德,破坏规则,“关系”可以造就法外之“法”、“关系”内的“道德”(如所谓的“哥们义气”)和潜规则。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社会是一个“关系社会”。

当然,纯粹的“关系社会”和纯粹的“规则社会”,无论在东方和西方,都不存在,而且,中国和西方亦非一成不变的社会。西方并非有史以来一直就是“规则社会”:19世纪英国法律史家梅因曾把西方社会的演变概括为从身份社会到契约社会,而契约就是规则。“规则社会”其实是工业化、都市化、资本主义革命、消费者社会的产物。而中国目前正在经历着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工业化、都市化和市场化运动,这种变化自然也会影响社会习俗和文化。在中国实行市场化改革之前,“关系”对中国人生活、工作的影响比今天要大得多,举例来说,30多年前,普通中国人如果搬家,也需要托“关系”找车,叫朋友帮忙,因为那时中国既没有专业的搬家公司,也没有私人汽车,只能通过亲戚、朋友、熟人等各种社会“关系”,来实现这种非一己之力所能完成的事情。但在今天,即使你自己没有私车,亲友也不肯帮忙,你只要花点儿钱,雇一家专业搬家公司即可。

但社会习俗和文化的变化又有一定的滞后性。中国的“关系”文化,就像穿透了柏油路面、水泥广场而蔓生的野草一样,经受住了工业化、都市化和市场化的冲击,顽强地生存下来、蔓延开去,甚至在这种博弈过程中腐蚀、扭曲、改造了市场化进程,使其成为“中国特色的市场化”。具体来说,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人之间的“关系”是靠人情来“润滑”的,在市场经济时代,中国人之间的“关系”则要靠金钱来“润滑”,调节和维系社会的东西依然是“关系”,而非契约或规则。

西方的“规则社会”也有它机械、刻板、甚至冷酷的一面,尤其在英国,人与人之间虽然彬彬有礼,但缺乏更有人情味的沟通和互动;中国人讲人情,重“关系”,只要不逾规违法,其实是一件好事,但了解当代中国社会深层运作的人都知道,如今某些中国“关系”的游走运行,似乎已经远远超越了人情味的层面,“深入”到了规避、破坏规则、道德、法律的层面。中国“反腐”难以深入、甚至越“反”越“腐”的现象,其原因除了制度不健全之外,也与中国“关系文化”弥漫全社会犄角旮旯、浸透所有人血液骨髓有着很大的关联。

“关系社会”不仅是一个不公正的社会,也是一个不经济的社会。

首先,“关系社会”不公正:这不仅因为某些不受制约的“关系”运作往往逾规、缺德、违法,而且因为在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中,每个人享有的“关系”资源往往差别极大,即使所有的“关系”互动都在法律、道德、规则的框架之内运作,有“关系”的人也比没有“关系”的人更能占点儿小便宜(即在大家都在“前门”排队的时候,试图从“后门”溜入),有“高层关系”的人比仅有“低层关系”的人更能占点儿小便宜(即发现“后门”也有人排队的时候,试图插队,或试图另辟蹊径:从“后窗”跳入),这使那些没有“关系”的人和只有“低层关系”的人有着一种深深的不平之感。

其次,“关系社会”不经济:即使对那些有“关系”的人和有“高层关系”的人来说,构筑“关系网”和运作“关系”,也是要付出很大精力,花费很多金钱的。我不否认中国的确有不少从“关系”运作中获益甚丰的人,但对多数人来说,他们对“关系”的投资却远远大于回报。如果生活中大多数事情都可以通过履行契约、遵守规则而完成,这笔用于“润滑”各类“关系”的费用,本来可以有更好的用途的。对整个社会来讲,这种“不经济”就更加明显了:没有人统计过,中国的“关系润滑油”如果兑换成金钱,其总量有多大、在个人消费额和全国GDP中占的比例有多高,但肯定不是一个小数。总之,拉“关系”的成本和代价不菲,是对中国人有限的金钱、物质、精力、时间、感情等方面资源的毫无意义的浪费。

颇具讽刺意义、甚至悲剧意义的是,在中国,其实人人都知道这种宏观意义上“关系社会”的弊病,但人人更清楚微观意义上自己没有“关系”或没有“高层关系”的不利之处,于是,人人都拼命拉关系、走后门,然而,正因为“关系”资源分配难以平等,也永远不会平等,正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结识并有财力买通“后门”的“把门人”,所以,那些拼命拉关系、走后门的人,或许因偶尔获益而沾沾自喜,更多的情况下却因无法“破后门而入”而倍感沮丧,但沮丧感又激发了寻找后门的更顽强的“斗志”,就这样,人们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而无数此类个体行为的综合效应,却是形成了一个更加不公正、更加不经济的社会环境——嗨,这真是一种中国特有的“关系悖论”,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后门困境”。

我真的不知道,中国人何时才会、如何才能破解这种“关系悖论”?更不知道中国人是否有足够的智慧最终走出这一“后门困境”?也许,只有当中国人发现“后门”也排起了很长的队伍之时(就像我那位朋友讲的那个故事中的情景),才会共同探讨如何订立排队的“规则”?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作者邮箱:weicheng_ft[在] yahoo.co.uk)

本文的网址: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30686
作者: foever    时间: 2010-1-12 14:57
跑题跑太远了,本来楼主是分享经验感受的,变成了吵架贴。如果想骂长江换个单独的帖子,我们没意见。那些话也是说了多少遍了,每年都一样,而且有的只是换了个用户名,都很熟了,有的也认识。
就业的事去问招生办或者在招生会问,我们只是校友,我们班的情况我知道些,现在的情况我们怎么会知道,我们了解的基本也是从就业报告看。如果想帮助这里的申请者,如果长江是所烂校,如果是伸张正义,网上有院长的信箱,也可以写信给李嘉诚基金会,写给教育部揭发,在这里吵吵算什么呀?能达到你帮助申请者以证试听的效果吗?你也可以写个长江黑幕,现在网络这么发达,都会知道,这才是被蒙蔽的申请者所称赞的。
作者: letsdoit    时间: 2010-1-12 14:59
回来了。
封贴。请斑竹帮忙。
1. 请dodo1985,认赌服输。拿出10万块来。别以为我找不到你。你跑不了的。这不是威胁。我会让它变成事实。
2. 请不要老扯上中欧。开始是讨论长江的内部事情。后来,给我搞到了长江的好后。到现在居然扯上了中欧。关中欧什么事?
3. 不管哪家商学院,都是院方发布信息。从来没有校友发布信息的。Dodo1985,你脑子被挤过了?你平时是不是八卦多了。公司没什么消息,你先发布的?我早晚会找到你在哪里工作的。
4. 拿10万块来。不用废话。欠我钱的人。从来没有逃掉的。我只能告诉你,你通了我的马蜂窝了。
作者: foever    时间: 2010-1-12 16:16
江湖上长江结了些梁子,人家骂骂就骂吧,有的是让长江拒了,有的是其他恩怨情仇,见过不少了,有些人确实恨长江不倒,也有些人认为长江这个那个,没有恩怨就不是江湖了。
骂骂挺好的,感谢这些人吧,以前骂交换学校少,三年前已经想交换都都能去了,去年之前也骂长江国际学生比例少,今年一下子30%,本质上讲,这些人是来帮助长江的,一来吧。就没人骂哈佛,长江还是不行(当然行了,也一样会有人骂其他的,有哪个人哪个机构让所有人满意呢),长江人继续努力吧。
作者: 舒淇    时间: 2010-1-12 16:58
江湖上长江结了些梁子,人家骂骂就骂吧,有的是让长江拒了,有的是其他恩怨情仇,见过不少了,有些人确实恨长江不倒,也有些人认为长江这个那个,没有恩怨就不是江湖了。
骂骂挺好的,感谢这些人吧,以前骂交换学校少,三年前已经想交换都都能去了,去年之前也骂长江国际学生比例少,今年一下子30%,本质上讲,这些人是来帮助长江的,一来吧。就没人骂哈佛,长江还是不行(当然行了,也一样会有人骂其他的,有哪个人哪个机构让所有人满意呢),长江人继续努力吧。
-- by 会员 foever (2010/1/12 16:16:51)



这好像不是你之前的Version。让版主封顶是逃避,也好,见到一个比较像样子的,有点积极性。相信你亦知道这的差距是需要填补,我就不点明了。

机会是畄给有準备的人。在四五十年后,你可以看到什么?
作者: kevin_chiang    时间: 2010-1-12 17:19
有什么好争的,中国那么大,出10所世界top50的商学院都不过分。但现实是,无论长江还是中欧,跟世界级的商学院还有一定的差距。大家努力找差距,提高我们中国商学院的国际竞争力才是首要的,不要那么狭隘,讨论到长江就把中欧拿出来做一番对比,其实两家各有特色,没必要为了抬高一家而贬低另一家的把。另外,就就业来说,最后跟ck竞争工作offer的不会仅有中欧的学生,还有中国其他的商学院和其他国家的确的商学院,跟中欧毕业生竞争工作offer的同样也不会仅有长江的学生。




欢迎光临 ChaseDream (https://forum.chasedream.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