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标题: 选择中欧还是长江 [打印本页]

作者: 狼鳍鱼    时间: 2004-3-13 13:26
标题: 选择中欧还是长江
坛子里关于中欧和长江的帖子已经很多了。我由于历经了这样一个艰苦的抉择,从对于中欧和长江这两个学校完全没有概念,从而非常迷茫,到通过向中欧,长江的校友咨询,到处搜集两个学校的资料,从办学理念到师资力量,学员背景,校友网络各方面做了诸多比较之后,逐渐理清了思想,找到了方向。现在我已经决定选择长江商学院。我并不是说长江比中欧更好,而是说长江比中欧更适合我。在此仅把我的想法与大家分享。


经过了这样一个过程,我真的觉得,选择商学院真的就象找女朋友,之间真的是有一种缘分的。其实我当时匆匆考玩G后就申请了中欧,都没有报长江,其中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在一篇名为”透过网站看风格:中欧VS长江“里谈到的。 我当时也觉得长江给人有点做秀的感觉。而中欧又刚刚在FT里排了亚太第一,全球53。接下来参加了中欧的面试,结果事情开始有了转变。 我在一家知名外企里工作多年,读MBA就是想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希望能对自己将来创业有帮助。当然创业不是那么容易的事,退一步讲,将来的一个MBA的文凭也能使我在择业上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但说心里话,我是非常不愿意再在一家大型外企里工作了。可是中欧的面试官却总是在培养职业经理人这个话题上”拷问“我。当时问了我为什么不立足目前的岗位,争取继续在本公司里往上爬,还有什么将来毕业后,成为企业的中层管理,最重要的是什么。由于这些都不是我想的,而我又担心自已关于创业的想法会让面试官觉得我浮夸。所以整个面试真是答得牛头不对马嘴。面试回来后,我就开始准备长江的报名工作。 这里我想提醒一下以后要参加面试的同学。 对于面试的问题回答一定要说你真实的想法,只有这样,无形之中你才能表现出你的自信,才能讲出你的道理来。


结果长江的报名准备从ESSAY 到面试都非常成功。我向长江的招生经理坦言了我想创业的想法。ESSAY 写的洋洋洒洒,豪气盖天。面试问题也是对答如流。 几乎是面试的当天我就得到确定能被长江录取,并有至少5W的GMAT奖学金。 不久中欧的offer也到了,因为我的G和背景都不错,只是面试不是很好,所以中欧的招生委员会的一个老外又打了个电话给我,问了些问题,这次电话里倒是谈的不错,弥补了第一次面试的失败。不过中欧的offer不带奖学金。 接下来的两周我开始仔细了解两家学校。以下是我的一些看法,希望对将来的申请者有所帮助。


1.     校友网问题:


有人认为校友网非常重要,也有人觉得校友网并不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我是这样想的。首先,读MBA能进入到这样一个圈子里,对于自己将来的发展肯定是有作用的。但这个圈子并不限于你所读的学校。所以从数量上单纯的比较两个学校的校友网络是没有意义的。最近认识的一个香港中文大学的MBA就是通过中欧的校友在上海找到了好工作。其次,我同意几个中欧的朋友在坛子里讲的,对自己,最重要的还是一个朋友网。长江虽然人数少,但是学员的年龄较大些,工作经历要更丰富些,我相信和年龄,经历相仿的人更易于沟通。


2. 教授问题。


长江和中欧都有许多牛人。 但也都有水平一般的。 我问过长江和中欧的学长。一致的答案是,他们教的课无疑会对你有所启发,但别指望每个教授都能让你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另外,自己的专业背景也很有关。某教授讲的关于经济学的非常粗浅的内容,会让一个本科学经济学的觉得非常BORING, 但一个IT背景的学生会觉得学到不少。另外,我认为至少目前,中欧的师资要比长江强些,因为长江有许多是访问教授。可能下课后能和学员沟通的机会较少。


3 名气问题


中欧今年排得很好,虽然关于其毕业生年收入的数据让人看不懂,据从中欧在读MBA那里了解,前一年毕业生月薪是15K左右。在欧美企业里,中欧知名度肯定要高些。 所以如果将来想去欧美企业,中欧可能会好些。 长江目前还没有参加排名。 由于长江的学员的PRE-MBA背景不错,将来就业的状况应该不会差。长江现在声势很大,不可否认长江的起点要比中欧高许多。但也不排除长江将来排名赶不上中欧的可能,但我觉得如果两家学校都是在全球50之后,谁更靠前些真的不怎么重要。


4,办学理念的问题。


在这一点上我觉得长江的的理念更契合于我。长江的口号是培养大中华地区杰出的商界领袖。我们姑且不讨论这句口号是不是太大了。 但我的确同意长江立足于中国本土的办学方针。其实在外企干了这么多年,是看到了国外管理方式的先进性。但实在觉得这真的只是一个先进的方法问题,也就是一个“术”。而目前中国企业的状况是,有许多缺乏这种“术”,管理处于一个混沌或者混乱的状态,也有不少合资企业采用了这种“术”,却丢失了更重要的“道”。不少合资企业成了替外国人赚钱的工具。 中国现在崛起了这么多出色的民营企业。如何才能使这些民营企业,作为国家的主要力量,健康地发展,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我相信如果一个人能在此中做出贡献,其价值会远远大于就职于外企。


在决定是去中欧还是长江的过程中,我还考虑了许多其他因素,包括奖学金,与EMBA的互动,教学设施,地理位置,两所学校的资金状况,甚至对于李嘉诚本人的崇敬也影响了我的决定。本想仔细写点东西为大家提供些参考,写到这里却发现各种因素真是太多了,不能一一列举。     以上想法都是一己之见,仅供参考。再次与个位学友共勉,祝大家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好学校。前程似锦。


我的MSN是shaoboyang@msn.com     如果你也在报考MBA的过程中挣扎,我愿意将我所知道的和经历过的与你分享。



作者: zzeng    时间: 2004-3-13 13:47
狼鳍鱼, 谢谢你分享你的历程. 很能给人启发.


我是”透过网站看风格:中欧VS长江“的帖主. 当时人在国外,没有办法了解第一手情况,所以只能隔鞋挠痒,从网站来了解一些侧面的情况,见笑了.


每个人的路都是不一样的,鞋子是否合脚,只有自己知道, 我们所缺乏的,还是信息. 如果对这两个学校都有深入的了解,那么做选择应该不是那么困难的事


作者: 咖啡牛奶    时间: 2004-3-13 14:00
狼鳍鱼,     真为你高兴,     你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校!


我相信经过这么一番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你的决定是经的起你自己反复推敲的!


作者: 狼鳍鱼    时间: 2004-3-13 14:21
zzeng,你好,直到现在,我仍然认为你那篇帖子说的非常中肯。


对于一个刚起步的商学院,她的宣传很容易给人言过其实的感觉。作为长江将来的一员,我一定会向学校反应。希望有所改善。更重要的是她要取得实际的成就,让事实证明一切。


作者: chipmunk    时间: 2004-3-13 15:45
比较欣赏楼主客观分析的态度,我想作为两个国内顶尖的商学院,中欧和长江都有其过人的地方,但是也不可避免有其不足的地方,所以也没有必要非要比出一个高低来,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校。


另外关于信息收集的问题,我想现在有了网站这个平台,应该有了很大的帮助,这里既有中欧的录取者,也有长江的一年级学生,多提提问题,相信会有收获的,当然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实地参观一下校园,和学生教授聊聊应该是最好的方法,甚至可以去他们的课堂听听课。


作者: zxrallen    时间: 2004-3-13 18:24
刚刚做完中欧的面试,面试时那个叫傅礼诗的大胡子美国老头一上来就给我个下马威,说我的职业目标——做管理咨询——不现实,说我理工科专业不大可能做管理咨询。晕,我从第一个公司的技术人员做到现在第二个公司的老板助理,再怎么不济也多多少少参与了商业,参与了管理。我的essay里对我做管理咨询的理由说得很多了,他不认可我也说不出更多理由了,只能把这个问题支支吾吾地敷衍了过去,然后他就说我的essay写得不错(90多分),说我口语不佳,连声追问我essay是不是有别人帮忙写的,我否定了他还表示怀疑,然后他就不理我了,自顾自摆弄他那台笔记本电脑。另一个中国Lady,做HR的,盘根问底,问得很细,把人当犯人一样审,问我有几个subordinate,他们各做什么工作,我的工作内容,并怀疑工作对我的锻炼程度,我的最大职业成就,几个人做的,我在其中什么role,其他人role,balabala---好多问题,步步紧逼,让人应接不暇。果然是很tough的interview,被人审问了30分钟,心情郁闷到极点。
作者: BetterMan    时间: 2004-3-14 12:02
以下是引用狼鳍鱼在2004-3-13 13:26:00的发言:

提两个问题探讨一下吧,我也在考虑两所学校。


1.     校友网问题:


长江虽然人数少,但是学员的年龄较大些,工作经历要更丰富些,我相信和年龄,经历相仿的人更易于沟通。


中欧的学员平均工作经验6。5年,不知道是不是有这么大。    如果有的话,我觉得将来同学也还是会有一部分很有经验的人员的。


4,办学理念的问题。


理念是一个努力的方向,付诸于实践还需要一个过程,这个在实际教学中如何体现呢?毕竟是时间还很短的一个学院。

“对李嘉诚的尊重”:这点我有同感。我想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不会让商学院只成为赚钱的地方,还是真心想为国家培养人才的。

作者: shaman_tse    时间: 2004-3-15 10:30
我发了贴子再读狼鳍鱼的贴子,发现英雄所见略同(见笑)。


zxrallen所说的郁闷是乎有所不妥。中欧令你郁闷说明它是个好学校。想事情要reasonable.


作者: usdusaj    时间: 2004-3-15 12:04
中欧的学员平均工作经验有6年。
作者: 钦钦    时间: 2004-3-16 11:44
以下是引用狼鳍鱼在2004-3-13 13:26:00的发言:

结果长江的报名准备从ESSAY 到面试都非常成功。我向长江的招生经理坦言了我想创业的想法。ESSAY 写的洋洋洒洒,豪气盖天。面试问题也是对答如流。 几乎是面试的当天我就得到确定能被长江录取,并有至少5W的GMAT奖学金。 不久中欧的offer也到了,因为我的G和背景都不错,只是面试不是很好,所以中欧的招生委员会的一个老外又打了个电话给我,问了些问题,这次电话里倒是谈的不错,弥补了第一次面试的失败。不过中欧的offer不带奖学金。 接下来的两周我开始仔细了解两家学校。以下是我的一些看法,希望对将来的申请者有所帮助。


Hello,狼鳍鱼,


我拿到的是中欧的2005的OFFER,所以有点矛盾,晚一年读书无疑会打乱我的很多计划,所以想问问长江的情况。


1.长江对GMAT有奖学金吗?我是700分,不知道有没有希望。


2.长江在什么地点读书啊?是上海吗?


3.现在申请长江的MBA还来得及吗?


谢谢!


作者: fucus    时间: 2004-3-16 12:27
我替他回答你


1. 你会得到4万的奖学金,起码的


2. 在上海龙柏饭店


3. 应该还可以,这个问题其实你应该直接问他的朱主任,毕竟交流能带来好多信息啊


    


选择长江我觉得他的面试很好,象狼说的它的理念,这是中欧无法提出来的,但是前途真的没法说


作者: 钦钦    时间: 2004-3-16 13:43
谢谢你,Focus


刚刚看到长江的要求要5年工作经验,昏倒,我到今年6月撑足也就4年经验了,唉!看来都得等。


作者: fucus    时间: 2004-3-16 15:13
是最少5年吗?


应该是平均5年我想


    


作者: usdusaj    时间: 2004-3-16 15:41
平均5年,长江还招了一些1,2年的人进去呢。
作者: peter168168    时间: 2004-6-15 17:32
看来长江很也不错阿,我是计划在上海和华东地区发展,所以估计就是这两家最好了。
作者: moonhawk    时间: 2004-6-28 15:56
中欧没有GMAT奖学金?
作者: 九山环一湖    时间: 2004-7-20 16:36

楼主,几次长江04的聚会都没见你,有空多联系.

chenhaihui(A) hotmail.com


作者: Magen2004    时间: 2004-8-9 12:57

有谁知道长江和中欧的学费各是多少?


作者: laserlee1    时间: 2004-8-9 14:38
14~15  W
作者: zcy8888    时间: 2004-8-31 21:41
660分申请长江或中欧,行吗?
作者: 皮皮球    时间: 2004-9-3 00:35

长江MBA市场及定位做的不错,但MBA主任虽然极为进取,但大话说的太多,过于做作。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

从学科而言,长江学科的优势在金融财务和运营管理。从学术角度而言,长江的教授不错,象陈宏教授在加入长江后已经有两三篇论文背顶级国际核心期刊录用,刚加入的黄明教授在B ehavoir Finance 方面也是大牛。相比而言,中欧就差很多啦。不过中欧的吴教授和许教授,小的是很佩服的。


作者: longtailsun    时间: 2004-9-3 14:32
许定波?连中欧自己的学生都反映他的课不怎么样。
作者: 皮皮球    时间: 2004-9-6 21:57

许小年啦


作者: hurma    时间: 2004-10-3 23:59

许定波?连中欧自己的学生都反映他的课不怎么样。

不能这样说,我认为许定波的课是中欧MBA教学的教授中最好的之一。


作者: 白云    时间: 2004-10-4 23:57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2-3 18:59:11编辑过]

作者: 日本王八    时间: 2004-10-18 00:05
那哥们听说叫什么,马丁?火星人?叔叔?
作者: 心晴    时间: 2004-10-21 08:56
请哪位把长江的网址贴一下好吗?我因为非常想留在国内工作,现在发现国内的学校对未来的职业应该更适合自己。
作者: 皮皮球    时间: 2004-10-24 23:49
www.ckgsb.edu.cn
作者: tuzq    时间: 2004-11-14 14:52
以下是引用zxrallen在2004-3-13 18:24:00的发言:
刚刚做完中欧的面试,面试时那个叫傅礼诗的大胡子美国老头一上来就给我个下马威,说我的职业目标——做管理咨询——不现实,说我理工科专业不大可能做管理咨询。晕,我从第一个公司的技术人员做到现在第二个公司的老板助理,再怎么不济也多多少少参与了商业,参与了管理。我的essay里对我做管理咨询的理由说得很多了,他不认可我也说不出更多理由了,只能把这个问题支支吾吾地敷衍了过去,然后他就说我的essay写得不错(90多分),说我口语不佳,连声追问我essay是不是有别人帮忙写的,我否定了他还表示怀疑,然后他就不理我了,自顾自摆弄他那台笔记本电脑。另一个中国Lady,做HR的,盘根问底,问得很细,把人当犯人一样审,问我有几个subordinate,他们各做什么工作,我的工作内容,并怀疑工作对我的锻炼程度,我的最大职业成就,几个人做的,我在其中什么role,其他人role,balabala---好多问题,步步紧逼,让人应接不暇。果然是很tough的interview,被人审问了30分钟,心情郁闷到极点。

他有没有搞错,哪有这样面试人的。不能做consulting, 那读他们学校干吗?难道还不允许别人有自己的目标吗?不过很有可能他们就是给你压力,让你说出你的学习计划的。

不过问你essay有没有人帮忙就太不mature了,有什么好问的。就算有也不告诉他。


作者: 总是两难    时间: 2004-11-17 23:42
可悲啊,不少人被长江的广告pian到这种程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1-17 23:42:40编辑过]

作者: 有勇有谋    时间: 2004-11-24 14:38
长江还是先观察三五年再说吧。。毕竟刚起步。
作者: 有勇有谋    时间: 2004-11-24 14:41
我感觉国内媒体还是很垂青中欧的,说明中欧的宣传攻势很猛。
作者: ricky663    时间: 2004-11-25 22:29

为什么这么说呢,总是两难?不妨讲出来嘛

另外,打中文就不用加入汉语拼音了


作者: 总是两难    时间: 2004-11-26 15:49
不说也罢,免得别人受我的影响,是真是假,大家都看着的。
作者: 可口不可乐    时间: 2004-11-26 21:08

首先声明我对这两个学校都没什么深入的了解,我只是路过这里,好奇就进来看一眼:

我是在前几天的MBA tour上和长江的某人聊了一会,只问了两个问题:

1. 毕业生的去向?

答曰:我们长江的毕业生基本都可以进MNC.

2. 毕业生的收入?

答曰:月薪至少可以达到5位数.

具体字眼记得不是很清楚了,大概意思就是这样.但我个人感觉"进入MNC"和"月薪达到5位数"似乎不是高的标准,在成千上万的申请人里,满足这两个标准的人应该不在少数.或者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现在已经在MNC里拿着5位数月薪的人就不用去长江了.


作者: 总是两难    时间: 2004-11-28 23:01
我永远佩服踏实做事的人!!!
作者: hiddragon    时间: 2004-12-1 11:09
楼主的想法是无比正确的,选择适合自己的路!祝愿楼主走出“有中国特色商学院”的独辟奚径来!Up~~~
作者: sandyoyu    时间: 2005-1-16 17:15

如果有人想和申请2005年长江的话,不妨一起交流一下。我打算申请长江的。

Sandyoyu@163.net


作者: 长江长    时间: 2005-3-5 03:23

皮皮球:

现长江MBA管理层为:MBA副院长李秀娟教授, 学术主任郑渝生教授(刚从

Wharton 辞去正教授终身教职, 全职加入长江),及执行主任Xu, Angela. 李杰主任已离开MBA项目,调去北京参与校园建设筹划。


作者: grossman    时间: 2005-3-6 15:28

For those who are undecided between CK and CEIBS, I suggest that you sit in some of the classes of CK and CEIBS. For CK, I would recommend the following courses, Operations management by LI, Lode (YALE, MIT), Corporate Finance by HUANG, Ming (STANFORD, CHICAGO), Pricing Strategy by SUN, Baohong (UC BERKELEY, UNC, CARNEGIE MELLON), Consumer Behavior by ZHANG, Shi (UCLA, DUKE), Marketing Research by Ron Wilcox (Virginia, CMU), Corporate Case by LANG, Hsien-Ping (NYU, CUHK, OSU, MSU),  Financial Accounting by LIU, Jin(UCLA), Managerial Accounting by QI, Daqing (CUHK), Managerial Economics by Harold Zhang (UNC, Carnegie Mellon), Strategy by Zeng Ming(Insea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by YAN, Aiming (Boston U), International Finance (Dong-Hyun Ahn, UNC, NSU). Schools in parentheses indicates are the ones these professors have taught before. After taking these courses, you should de be clear which school you should go to.

货比三家。 不怕不识货, 就怕货比货。


作者: CEIBS_MBA2005    时间: 2005-3-7 18:31
以下是引用长江长在2005-3-5 3:23:00的发言:

皮皮球:


现长江MBA管理层为:MBA副院长李秀娟教授, 学术主任郑渝生教授(刚从


Wharton 辞去正教授终身教职, 全职加入长江),及执行主任Xu, Angela. 李杰主任已离开MBA项目,调去北京参与校园建设筹划。


李杰主任已离开MBA项目

how do you know that?


作者: Bergkamp    时间: 2005-3-13 21:57
以下是引用CEIBS_MBA2005在2005-3-7 18:31:00的发言:


李杰主任已离开MBA项目

how do you know that?



李杰的确离开MBA项目了,有种说法他会回到中欧负责招生,可以确认的是长江原来的两个招生经理已经跳槽到,或者说回到中欧了。
作者: shaman_tse    时间: 2005-3-14 14:15
以下是引用grossman在2005-3-6 15:28:00的发言:

For those who are undecided between CK and CEIBS, I suggest that you sit in some of the classes of CK and CEIBS. For CK, I would recommend the following courses, Operations management by LI, Lode (YALE, MIT), Corporate Finance by HUANG, Ming (STANFORD, CHICAGO), Pricing Strategy by SUN, Baohong (UC BERKELEY, UNC, CARNEGIE MELLON), Consumer Behavior by ZHANG, Shi (UCLA, DUKE), Marketing Research by Ron Wilcox (Virginia, CMU), Corporate Case by LANG, Hsien-Ping (NYU, CUHK, OSU, MSU),  Financial Accounting by LIU, Jin(UCLA), Managerial Accounting by QI, Daqing (CUHK), Managerial Economics by Harold Zhang (UNC, Carnegie Mellon), Strategy by Zeng Ming(Insea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by YAN, Aiming (Boston U), International Finance (Dong-Hyun Ahn, UNC, NSU). Schools in parentheses indicates are the ones these professors have taught before. After taking these courses, you should de be clear which school you should go to.


货比三家。 不怕不识货, 就怕货比货。



好,grossman终于拿出有说服力的的东东了。听起来还不错啊。
作者: simba18    时间: 2005-3-14 21:31
都是中国人, diversity不够的, 大实话. 我的两个朋友在长江, 他们都对郎大牛的讲课不以为然, 跟他在上海台郎闲评节目差不多, 没往深入讲. 么多钱有点冤枉.还有一个什么名校的中国教授, 英语很差.
作者: yizhenghan    时间: 2005-3-15 11:48
以下是引用simba18在2005-3-14 21:31:00的发言:
都是中国人, diversity不够的, 大实话. 我的两个朋友在长江, 他们都对郎大牛的讲课不以为然, 跟他在上海台郎闲评节目差不多, 没往深入讲. 么多钱有点冤枉.还有一个什么名校的中国教授, 英语很差.

是吗?郎教授今年的课还没开呢,而已经毕业的长江03级校友普遍对郎教授的课有很高评价,或者你的两个朋友不是学生?至于电视台节目,当然和上课完全是两个概念.


作者: simba18    时间: 2005-3-15 18:03
他们是去年的首届MBA, 有一个差点决定要退学,自己去问问吧。
作者: yizhenghan    时间: 2005-3-16 00:13
以下是引用simba18在2005-3-15 18:03:00的发言:
他们是去年的首届MBA, 有一个差点决定要退学,自己去问问吧。


去年郎教授指导了03级MBA对国企MBO的研究,后来发表的结果可以说是震动了中国,直接导致MBO的暂停,这还叫学不到东西?


此外,我有好几个在中欧的熟人反映大部分中欧教授由于缺乏经常性的国际交流机会,知识落伍,言之无物,有些同学上课后退学了,不信自己去问问吧。


作者: 总是两难    时间: 2005-3-17 14:00
以下是引用simba18在2005-3-15 18:03:00的发言:
他们是去年的首届MBA, 有一个差点决定要退学,自己去问问吧。


哈哈,尚有此种事?


不错,我也听说教授用中式英语上课.


作者: yizhenghan    时间: 2005-3-17 15:10
以下是引用总是两难在2005-3-17 14:00:00的发言:



哈哈,尚有此种事?


不错,我也听说教授用中式英语上课.


这种"听说"有助于提高中欧声誉吗?中欧和长江比师资,那是以短击长,所有的全职教授(有全职教授吗?)加起来还比不上黄明教授有分量,还是多想想办法证明"老就是好"的逻辑关系吧..


作者: lukrenee    时间: 2005-3-17 17:14
觉得大家应该先做好保护措施,偶昨天刚打了狂犬病疫苗,有点弱的说。。。
作者: CKGSB_MBA2005    时间: 2005-3-17 17:22
以下是引用yizhenghan在2005-3-17 15:10:00的发言:


这种"听说"有助于提高中欧声誉吗?中欧和长江比师资,那是以短击长,所有的全职教授(有全职教授吗?)加起来还比不上黄明教授有分量,还是多想想办法证明"老就是好"的逻辑关系吧..



听起来,黄教授像是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师兄,理智点吧。
作者: brace    时间: 2005-3-17 17:42
以下是引用yizhenghan在2005-3-16 0:13:00的发言:



去年郎教授指导了03级MBA对国企MBO的研究,后来发表的结果可以说是震动了中国,直接导致MBO的暂停,这还叫学不到东西?


此外,我有好几个在中欧的熟人反映大部分中欧教授由于缺乏经常性的国际交流机会,知识落伍,言之无物,有些同学上课后退学了,不信自己去问问吧。



建议朗教授再指导04做个项目,发表结果后,定可以起到直接说服中央领导,倾举国之财力,发挥两弹一星精神,打造某某中国的世界级商学院。
作者: yizhenghan    时间: 2005-3-17 17:43
以下是引用CKGSB_MBA2005在2005-3-17 17:22:00的发言:


听起来,黄教授像是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师兄,理智点吧。


我不要求你和我有同样的立场,但是,完全从客观的角度说,也是中欧首先攻击了长江的教授.而且,真比教授的分量,确实长江胜过中欧,网站上一查就明白了,骗不了人的.
作者: brace    时间: 2005-3-17 18:30
以下是引用yizhenghan在2005-3-17 17:43:00的发言:


我不要求你和我有同样的立场,但是,完全从客观的角度说,也是中欧首先攻击了长江的教授.而且,真比教授的分量,确实长江胜过中欧,网站上一查就明白了,骗不了人的.

没看出中欧攻击长江的教授,只看到你一口咬定中欧攻击长江的教授。联想到中国某些警察执法,给个场景,切勿对号入座:“妈的,我***是警察,别吵吵了。靠,你,说你呢!为什么攻击他?不知道他是我小舅子吗?不给他面子就是不给我面子,人多怎么了,我是警察,懂不懂?说吧,怎么解决,我看着呢……”。后记:场景中的警察并非真正的警察,是某一警察的某一小舅子,一日醉酒,偷穿着姐夫的衣服出来……
(Disclaimer: 本场景完全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这样民间讨论挺好,否则只看官方宣传,会发现好象每一所学校都是中国的——世界级商学院。

赞叹一下下yizhenghan同学的黑派作风,象帮派火拼一样,国内现在是不是流行这个,怕怕

以下是引用yizhenghan在2005-3-17 15:34:00的发言:


你说得很对,从根本上讲,这些口水仗毫无意义,对两个学校的声誉都没有好处.我之所以要陪这些人一起出丑,是从博弈论角度考虑的,只有给主动攻击者增加成本,才能使他们在下次攻击前三思而后行.在此,我只想传达一个信号,如果中欧还想继续自今年一月份以来对长江的攻击,那么,我会用和他们同样低层次的行为让他们得不偿失.

作者: lukrenee    时间: 2005-3-17 19:45

今天收到Y君发来的两封警告偶的短信,贴给大家欣赏一下:第一封是降子的:

标题:AN ADVICE

当你攻击别人的时候,就要有被别人攻击的心理准备.就算假设你不是中欧的,这条原则也同样适用,因为你是女性,这次我不反击你关于文革类比的攻击,但我不会忍受第二次.

偶回曰:这么快就对号入座啦,偶没有说谁呀,:(

第二封是降子的:

标题:WARNING

对于狂犬的问题,我本来可以反击"你的主人对你真好",不过我还在尽量克制不进入完全人身攻击,请自重.

偶回曰:偶是被狗咬了才打的疫苗呀。表降子啦,大叔,偶好怕怕,:(

偶打了疫苗,不怕!再说,还隔着网哩,幸亏8是文化大革命!偶承认把私人信件贴出来8对,可是偶害怕呀,他降子威胁偶。。。偶真的害怕!!!!!


作者: simba18    时间: 2005-3-17 20:48

此外,我有好几个在中欧的熟人反映大部分中欧教授由于缺乏经常性的国际交流机会,知识落伍,言之无物,有些同学上课后退学了,不信自己去问问吧。

-----这就是长江的素质?


作者: simba18    时间: 2005-3-17 20:59

这位居然以为金融时报排22位的学校教授"缺乏国际交流", 实在佩服, 金融时报应该请你做顾问啊.


我说的长江有个要转学的的是大实情,原来是沃尔玛的.


中欧有退学的?  能说仔细点吗?  编的仔细一些,不漏太多马脚就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17 21:00:48编辑过]

作者: yizhenghan    时间: 2005-3-17 22:02

以下是引用simba182005-1-15 20:22:00的发言:

I doubt CEIBS_MBA2005 is "qiangshou" employed from other places.

He is spreading rumours which is ridiculous and an insult to himself.

---a former Ceibs scholarship winner

以下是引用simba182004-3-22 20:58:00的发言:
我的感觉:项根本没有国内外一流大学的学历和教职,(毕业与加拿大二流大学)靠他领导长江十年之内世界前十,真感觉中国人又放了一次卫星。

以下是引用simba182004-3-22 21:02:00的发言:
听说长江常用奖学金来挖中欧已经录取的学生。

以下是引用simba182005-3-14 21:31:00的发言:
都是中国人, diversity不够的, 大实话. 我的两个朋友在长江, 他们都对郎大牛的讲课不以为然, 跟他在上海台郎闲评节目差不多, 没往深入讲. 么多钱有点冤枉.还有一个什么名校的中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国">国ersonName>教授, 英语很差.

以下是引用simba182005-3-15 18:03:00的发言:
他们是去年的首届MBA, 有一个差点决定要退学,自己去问问吧。


作者: lukrenee    时间: 2005-3-17 23:57

偶也学学BRACE,以下场景为真实场场景引用,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某日看电视采访韩寒的节目,韩说到余秋雨,主持人问为什么韩觉得余秋雨不好,韩说,就是看余长的那样不喜欢。


长相还是很重要的呀。。。


SIMBAL还说狼某鱼同学发言中肯哩,说狼降子的同学多些,长江就希望大些。偶觉得某上窜下跳君不能以偏概全哟。


偶也觉得狼同学很客观,是好同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17 23:58:56编辑过]

作者: 皮皮球    时间: 2005-3-20 01:42

其实长江和中欧都是不错的学校,只是由于某些人为的因素使得双方缺乏一定程度的交流与沟通,进一步导致双方MBA同学在情绪上的某种对立。竞争加合作才应该是双方共同努力的方向。我本人是长江首期的,如果加入长江算一种冒险的话,我个人认为是值得。从某一种程度而言,我们本身就是一种创业者,尽管由于学校的初创后勤支持的不足,市场认知的问题,以及某些管理层面不良影响导致了许多波折,但这本身就是一种经历: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收获你的友谊同成长的烦恼和欢乐。

选择任何学校都是个人的权衡与抉择,收获与失去往往是并存的,只不过看你看中哪一点。过分的争吵只是为双方图添了许多烦恼。踏踏实实做事,快快乐乐逍遥。自己为母校多做些事,岂不更加有用。


作者: simba18    时间: 2005-3-20 11:08

我说的都是事实, 长江有同学(沃尔玛的)想转学是他自己告诉我的, 但后来没成; 长江是有用奖学金挖人, 我的一个同学(原来康明斯的)就是因为长江招生办给他打电话允诺给他奖学金而放弃中欧的) ,长江还给许多中欧录取的学生打过电话,发过邮件(后来开学后大家都交流过, 不过大部分学生觉得没必要把未来搭载一个没有任何前景保证的学校).  (可以问你们李主任是不是事实, 可是他亲自发的, 我还保留着呢)

不过长江部分学生从论坛上的一些发言看确实还是不错的,只是个别人......


作者: 爱维的天    时间: 2005-3-20 13:08
中國商學院(不論那一間)存在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國際學生不足",雖然有很多人會說在討論時大部分還是使用英文,但不可否認的,人有時會怠墮,英文無法表達時還是會有用中文,當然這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善,而且一旦國際學生增加,不論是透過提高國際學生獎學金或是其它誘因,一定會造成中國學生人數減少,真是兩難啊!......除了幾間商學院,大部分牛校都以國際學生為一重要指標,美國的學校亦同,但因為美國牛校多,所以仍可招收為數可觀的國內學生,總歸一句話,要大家在自己國家都有好學校唸,只有把餅作大,自己國家內的牛校增多,才不用遠征國外,付那不合理的學習費用.大家不用在這兒爭誰比較好,先爭國際上的名聲吧!互相扶持不是比較好嗎?

作者: simba18    时间: 2005-3-20 19:20

楼上说的很好啊,

中欧正在朝这方向努力, 不知道现在的国际学生比例是多少啊, 到了20%的目标了没? 我那时因为SARS, 外国学生许多延迟了报道,最后大概只有10%左右.


作者: robin2003    时间: 2005-3-20 22:30

我是针对simba18同学的发言想说几句。我想你说的那个沃尔玛的应该就是我了。我想澄清的是,我当初确实想过转学。不过我没说要转中欧。很多商学院都在我的考虑之中,中欧只是其中的一个。我只是跟中欧招生办的一位同志见过一面,匆匆聊了几句(不超过15分钟,而且在室外)。我印象中没有对你说过。 当然我不知道你的真实姓名。我应该只认识中欧的两位同学。对于中欧招生办的那位同志,我对他的职业道德深表怀疑。因为这些东西他因该保密,而不是到处宣扬。


就算我离开长江,也绝对不是因为奖学金的原因。只是长江个别人的做法让人无法忍受。当然目前我们已经成功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我很庆幸当初的坚持。同时为当初的意志不坚定感到有些后悔。因为这个竟然也被当作把柄来说。让我觉得真有点文化大革命的味道。


至于另外一位你的康明斯同学,我觉得你更不应该把他拿出来说事。人家毕竟是你同学,你却拿他来说事。我自己觉得不是很厚道。至少我不会这么做。


simba18同学, (请允许我用同学来称呼你)。我觉得长江和中欧之间根本不存在任何利害关系。 中欧的同学和长江的同学应该经常交流。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剑拔弩张。中国的经济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成长,需要大量的职业经理人才。中国现在的MBA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长江和中欧要培养的是中国一流的职业经理人才。所需要的是包容和远见卓识。我们两个学校的学生和管理者都应该互相支持,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就像中欧的同学一样,我们也一样热爱我们的长江。但是我们绝对不会用贬低对手的方法来热爱他。我们很高兴得看到中欧在国际上代表 中国商学院取得的很好的排名。我们也很高兴在工作中遇到中欧的同学。我们应该共同努力,让中国的企业家感到MBA的重要性,培养MBA的市场。而不是在互相竞争和内斗中互相消耗。


simba18同学,让我们两个学校的同学们互相携手吧。放弃所有的成见,把手紧紧地握在一起。我愿意和你继续交换看法。


-------------------------------------------------------------------------------------------------------------------------------------





--  作者:simba18
--  发布时间:2005-3-20 11:08:00

--  

我说的都是事实, 长江有同学(沃尔玛的)想转学是他自己告诉我的, 但后来没成; 长江是有用奖学金挖人, 我的一个同学(原来康明斯的)就是因为长江招生办给他打电话允诺给他奖学金而放弃中欧的) ,长江还给许多中欧录取的学生打过电话,发过邮件(后来开学后大家都交流过, 不过大部分学生觉得没必要把未来搭载一个没有任何前景保证的学校).  (可以问你们李主任是不是事实, 可是他亲自发的, 我还保留着呢)


不过长江部分学生从论坛上的一些发言看确实还是不错的,只是个别人......


作者: sinoyuan    时间: 2005-3-20 23:20
simba18或许不是任何人的同学,而是出于某种目的在论坛上散步不和气氛的“活跃分子”。小心呀,善良的MBA同学和申请人们。。。
作者: brace    时间: 2005-3-21 14:02
以下是引用sinoyuan在2005-3-20 23:20:00的发言:
simba18或许不是任何人的同学,而是出于某种目的在论坛上散步不和气氛的“活跃分子”。小心呀,善良的MBA同学和申请人们。。。


某人讲某事,这某事影响还挺大,涉事之人如何辩驳呢?

1. 某事不真?——拿不出什么证据:(
2. 那就直接毁某人吧,按一般想法,动机不纯者讲话不真,或者弄出点花边来,至少可以分散注意力,于是,一盆某物扣上去?





作者: CKGSB_MBA2005    时间: 2005-3-21 14:07
以下是引用brace在2005-3-21 14:02:00的发言:




某人讲某事,这某事影响还挺大,涉事之人如何辩驳呢?

1. 某事不真?——拿不出什么证据:(
2. 那就直接毁某人吧,按一般想法,动机不纯者讲话不真,或者弄出点花边来,至少可以分散注意力,于是,一盆某物扣上去?




斑竹把我反对sinayuan的贴子删了,所以我只能通过支持brace来表达我的看法,你最好去掉sino这个字。  

作者: sinoyuan    时间: 2005-3-21 14:56

建议版主删节上述人身攻击意味强烈的言论,因为这不符合CD的宗旨。


作者: lukrenee    时间: 2005-3-21 15:15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顽强!


作者: Lefever    时间: 2005-3-21 16:30

我是那个康明斯的03级长江MBA学生。首先我肯定一点:simba18不是我同学,就是一瞎搅和的主儿。本来天下本无事,偏偏有人要滋事。两年前,中欧的网站上也有人发布所谓的中欧黑幕,被广大中欧校友一通批驳,最后也是偃旗息鼓,不见了踪影。像simba18这样的人还原来有,以后也还会有,不足为怪。大家不用搭理他。

长江和中欧都是非常好的商学院,我原来是申请中欧的,后来知道长江后(当时长江MBA还在刚起步阶段),经过一番比较,我最终选择了长江。还是那句话,在面临选择的时候,关键看哪一个最适合你,我愿意跟大家分享我的一点经验。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自己将来要从事的行业和方向。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核心教授,而申请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冲着教授去的,我也不例外。我是搞采购的,所以长江的三位供应链管理方面的世界级教授就非常吸引我。

2、  自身的经济实力。学费、奖学金和资助都在考虑的访问之内,毕竟读MBA是一项比较大的投资,而每个人的经济承受能力各不相同。

3、  校友网络。中欧因办学早,校友网络比长江大。

4、  未来发展潜力。我个人觉得长江和中欧都会不错,长江是有李嘉诚基金会支持,中欧有上海市和欧盟支持。

报商学院确实跟找女朋友很像,如果你觉得两个女孩子都不错,那么关键看哪个更适合你和对你更好。我从长江毕业后,携MBA之利,找到了一个各方面都非常令我满意的工作。所以,在这里衷心地希望各位雄心勃勃的朋友通过MBA的磨炼,早日成为未来的管理精英!


作者: CKGSB_MBA2005    时间: 2005-3-21 16:45
以下是引用sinoyuan在2005-3-21 14:56:00的发言:

建议版主删节上述人身攻击意味强烈的言论,因为这不符合CD的宗旨。


就这水平。 我决定再次使用这张图片。 http://forum.chasedream.com/dispbbs.asp?boardid=16&star=3&replyid=933226&id=98827&skin=0&page=1

第28楼, miejue 板主的图片

出处:miejue 板主的图片。


作者: simba18    时间: 2005-3-21 20:31

事实就是事实, 有些人却不敢承认, 真是不厚道啊.

我说的哪个不是事实啊? 麻烦指出好吗? 对我的人身开始攻击改变不了事实.

看民司的那位同学, 你的名字,照片还出现在中欧03级的班级名单中, 可是没有来报道, 难道这不是事实? 那时你在广州, 广州我们的同学都知道, 知道去了其他学校, 你敢否认长江的人主动挖你的吗? 我这么说, 并不是对你本人有什么意见,或有任何不敬的想法, 本来就是个人的决定, (当时我如果没有奖学金而长江愿意给我全奖挖人, 说不定我也会去的).

但你们不该否认有这个挖人的事实存在, 李主任有没有给中欧录取的学生联系过? 你们敢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吗?


作者: cyncyn    时间: 2005-3-21 22:43

simba18 2005-3-21 20:31:00:我说的哪个不是事实啊? 麻烦指出好吗?

作者:simba18 发布时间:2005-3-20 11:08:00

我说的都是事实, 长江有同学(沃尔玛的)想转学是他自己告诉我的, 但后来没成.

robin2003 2005-3-20 22:30:00

我只是跟中欧招生办的一位同志见过一面,匆匆聊了几句(不超过15分钟,而且在室外)。我印象中没有对你说过。 当然我不知道你的真实姓名。我应该只认识中欧的两位同学。

simba18 2005-3-21 20:31:00:我的一个同学(原来康明斯的)

Lefever2005-3-21 16:30:00我是那个康明斯的03级长江MBA学生。首先我肯定一点:simba18不是我同学.

----------------------------------------------------------------------------------------------------------------

simba18 2005-3-21 20:31:00:但你们不该否认有这个挖人的事实存在,

Lefever2005-3-21 16:30:00  2、  自身的经济实力。学费、奖学金和资助都在考虑的访问之内,毕竟读MBA是一项比较大的投资,而每个人的经济承受能力各不相同。

Neither of these two guys denied this. I'd like to view this as a marketing differentiation strategy which offers customers more options.

----------------------------------------------------------------------------------------------------------------

simba18 2005-3-21 20:31:00:李主任有没有给中欧录取的学生联系过?

robin2003 2005-3-20 22:30:00 就算我离开长江,也绝对不是因为奖学金的原因。只是长江个别人的做法让人无法忍受。当然目前我们已经成功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我很庆幸当初的坚持。

----------------------------------------------------------------------------------------------------------------

Director Li jie worked for CEIBS in admission office for several years before he joined CKGSB, and now he has left the position of MBA Director of CKGSB.


作者: robin2003    时间: 2005-3-21 22:56

simba18同学,我上次澄清过了。我就是你说的那个沃尔玛的同学。我上次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希望两个学校的同学携手努力,去创造中国MBA教育的明天。我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我最后一次声明,我当初那个离开长江的想法,与奖学金无关。是对个别人的某些做法不满。现在经过我们的努力,那些小的问题,已经得到了纠正。

我不会再反驳这么无聊的话题了。也希望你以后不要在直接或者间接引用我的事例。希望你以大局为重,不要在这些无聊的话题上纠缠了。浪费你的时间,也浪费我们的时间。


作者: babazi    时间: 2005-3-22 13:09
中国人的悲哀!又见窝里斗!
作者: dancingfrog    时间: 2005-3-22 13:23
以下是引用lukrenee在2005-3-17 17:14:00的发言:
觉得大家应该先做好保护措施,偶昨天刚打了狂犬病疫苗,有点弱的说。。。


做人要厚道!


此外,公开与其他人的短信记录是否也需要别人的同意呢?


有点看不过去了...


作者: CEIBS_MBA2005    时间: 2005-3-22 17:03
以下是引用dancingfrog在2005-3-22 13:23:00的发言:



做人要厚道!


此外,公开与其他人的短信记录是否也需要别人的同意呢?


有点看不过去了...



it depends.
作者: 风清杨    时间: 2005-3-27 15:46

难道有些申请MBA的同学就这素质吗?可悲。


没有诚信,争斗不休,难成大气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27 15:50:50编辑过]

作者: beetles    时间: 2005-3-30 18:25
Simaba18 有点象 Stille LEE




欢迎光临 ChaseDream (https://forum.chasedream.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