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标题: 商学院的秘密-市场营销学角度 [打印本页]

作者: 来日方长    时间: 2009-6-26 03:17
标题: 商学院的秘密-市场营销学角度
中欧进入世界top10一定有她的道理!

 


    


     
作为一个申请中欧者我曾经从角落里偷偷瞄过她,也正面与她对视过,并且将要与她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距离产生美,目前还没有与她相处,对于她表面的美我有发言权。


    

 


    

 


    

秘密 1 矜持,不卑不亢


    


        我申请中欧时,一直到最后递交essay
前,中欧都没有理过我。我那个敬仰得,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我对她好感一直延续着,(热销楼盘售楼小姐都这样)。不得不提长江,递交essay后,我想长江也得申请一下吧,一看
deadline比较模糊,于是填了一下mail
与电话。结果那个长江的宣传邮件几乎每三天一封,还接到一个长江的电话说有个candidate茶话会希望我参加在北京,我想"我啥都没填你怎么知道我够
资格?".我说我是上海的,他说哦你没填,上海mba班取消了,要不来北京读吧。我那个心凉了,我想非中欧不进了。不过从这个事件上反映出两个学校的心
态。中欧是大宅姑娘不愁没人嫁,长江虽美但是心态不好有点急。


    

 


    

秘密 2 学校与学生互相利用


    


       
还没开学前,就去参加了几次中欧办的活动BGRC和China
Innovation,使人诧异的是,所有的活动都是由学生一手操办,教授只是给学生提供便利。学生完全可以用学校的名义进行各类信函发送。每个活动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特长自发组成财务,市场,总裁,媒体等特管职位.
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的名气给自己贴金,联络自己社交圈给学校组织活动,并拓展了自己的交际圈。就比如我收到的信函落款: BGRC
president XXXX 中欧MBA08。多好的资源互利呀,一个愿挨,一个愿打,大家其乐融融。机制有效,运作完好。


    

 


    

秘密 3 学校的好就是我的好


    


     
几乎我与所有的中欧学生交流,他们都是对中欧赞不绝口,往死里赞。我问,她总有不好吧?回答”总是”已经够好了,亚洲无二的”。转而言之就意思是他们是亚
洲无二的,于是反正就是往学校拼着命的贴金,就等于是在贴自己。于是只要是能帮得上学校的,就拼命帮。无论EMBA还是MBA都神叨叨的跟我说”第一就是
第一”。恩,贴~!


    

 


    

秘密 4 往学生身上投钱


    


     


    


     
市场营销学上最有效的传达是知心朋友的推荐,world of
mouth(WOM)。中欧我想她算过一笔账,往电视上做广告,网站上做banner不如口碑有效。于是不见她猛投广告,把钱省下来。她把钱拼着命给校友
机会,给他地位,给他发言权,给他造声势。校友自然感激涕零,心存感激,逢人便说,两者又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机制有效,运作完好。


    

 


    

秘密 5   争名用MBA,夺利用EMBA。


    

 

    
MBA对将来未知,无奈,得拼命学习,期望华丽转生。好比奖学金学生,刻苦为报个好前途。把最好的教授用在他们身上,让他们为学校冲锋去PK国外名校。就好象搞web2.0等将来有了关注度,再想怎样赚钱容易些。


    


    
具我知道中欧对EMBA除了有钱的要求还要有势,个个脸上得光彩,花个钱买个俱乐部入场券,于是俱乐部进入正循环,越光彩越贵。


    

   
EMBA一个礼拜上三天课,平时这么大个中欧就180个mba学生确实有点奢侈。也许这就是氛围吧


作者: martinzhangdi    时间: 2009-6-26 06:59
有道理,营销有道
作者: star994    时间: 2009-6-26 10:47

秘密 3 学校的好就是我的好

      几乎我与所有的中欧学生交流,他们都是对中欧赞不绝口,往死里赞


说实话,学校能否多几个人申请对现在学生影响不大,所以还没到很功利的地步。

但是bias肯定有些的,好比人家问你你的家庭或女友怎么样,一般人总不会马上开始发牢骚破口大骂吧~

据我了解,中欧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目前还可以,如果毕业时候依然经济不好找工作困难,到时就说不准了。。。


作者: 慕容楠生    时间: 2009-6-26 21:15

 "作为一个申请中欧者我曾经从角落里偷偷瞄过她,也正面与她对视过,并且将要与她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距离产生美,目前还没有与她相处,对于她表面的美我有发言权。"

——写得很人文,应该考虑一下长江...


作者: Jacky111    时间: 2009-6-26 22:47
同感,呵呵。
作者: hlmichael    时间: 2009-6-26 23:55
以下是引用慕容楠生在2009-6-26 21:15:00的发言:

 "作为一个申请中欧者我曾经从角落里偷偷瞄过她,也正面与她对视过,并且将要与她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距离产生美,目前还没有与她相处,对于她表面的美我有发言权。"

——写得很人文,应该考虑一下长江...

中欧的人文也不少的,只是中欧的人选择中欧后不喜欢在网上发表感想罢了(可能他们觉得不需要解释和说明吧)


作者: sinocheetah    时间: 2009-6-27 00:12

WoM:word of mouth. 中欧的口碑的确不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27 0:13:10编辑过]

作者: 大黄蜂    时间: 2009-7-16 09:39

顶!


作者: Mydream1219    时间: 2009-7-16 15:42

很好的帖子 分析满透彻的 我虽然不是在国内读的MBA 但是深深体会到了 这种销售手段 不只是国内大学用  国外的商学院也在用 只是程度没有国内那么明目张胆罢了


作者: allan_baby    时间: 2009-7-17 11:40
对中欧挺有好感的,但这么赤裸裸的枪文嘛就。。。。
作者: ziyu09    时间: 2009-7-17 12:00

呵呵,感觉同楼上一样,中欧确实不错,不过这篇怎么有点软文的感觉啊,哈哈


作者: lmichael1975    时间: 2009-7-20 12:03

应该说楼主总结得非常好。

由于CD论坛中到处充斥着谩骂和恶语相加,给人的感觉似乎中欧就这么点水平而已。无形之中他的良好形象就被丑化了。如果你真这么想中欧,那就大错特错了。他们校方的领导人们可不是吃素的,他们自有一套宣传经营之道,懂得如何在现有的经济环境与体制优势的情况下更好的经营商学院,与国际国内的商学院进行竞争与合作。所以AACBS认证与FT全球第八的MBA排名的获得均是扎实办学水到渠成的结果。

至于论坛里的乌烟瘴气,甚至某些人的别有用心自然阻挡不了中欧前进的步伐,所以本人还是对中欧非常的看好,对他未来的50年非常有信心。






欢迎光临 ChaseDream (https://forum.chasedream.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