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过要写心得的,但是工作太忙一直没有时间写。今天重来这里,想想还是写点儿东西,毕竟这里伴随着自己做过了很长时间。
首先要说说什么呢?我想首先是求学目的。在这个问题上大家纠结最多的是工作还是求学。这没有标准答案,全在个人目标与感受。可以说在中国的申请人中我的年龄较大了,经历也多。就谈谈我见到的和经历的吧。其实,我一直认为把求学当成谋生手段本身就是错误的。所以,我一直在拷问自己,你究竟要干什么?我曾经认为自己要当官,要发财,我是个喜欢行动的人,我就去试了。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不是这些。而且,心中总有一个梦,那就是学术。如果不能完成这个梦,那么我将终生遗憾。于是,我告诉自己,做自己该做的。这就是我为什么不辞高龄,仍然决定求学的原因。我的一个朋友辞去政府处长的位子出国了。我本人也算是公司高管吧。所以,工作永远不是最重要的。只要进步,人总会活下去的,而且越活越好。斤斤于工作并没有意义。而且经验告诉我,如果认不清这一点,在工作中也干不好。其实无论求学还是工作,最后大家结果差不多,而且速度差不多。不过先后和路径问题。主要是自己适合什么,喜欢什么。
很多同学对别人的背景感兴趣。其实,在经常的情况下,别人的背景没有任何借鉴意义。尤其对美国PHD的申请更是如此。关键在于你是否选对了学校、方向和是否独特。我本科军校学的英语,想读书,又读了一个清华法律的双学位,因为出国没考司法考试,基本交待了。因为美国的公法研究不在法学院而在政治学系,所以到美国一百名左右的学校读了一个MPA(选它是因为它给了全奖)。本科成绩不错、清华成绩一般、MPA成绩还可以(3.71,主要是后半年急着准备回国的事,有一门成绩得了B,其余A以上)。有几篇不入流杂志的文章。GMAT630,考不好就不说原因了。我的背景并不好。但是,我相信我能行。我决定申请。记住啊,自信比成绩重要。
说心里话,都想去top10的学校,但不一定适合自己。我研究了一下学校,和一些学校的老师探讨了一下我申请成功的可能性。老师们的回应继续增强了我的信心。我坚定了要走的信心,所以共申请了16所大学,三个专业,两个层次。大部分是Marketing,几个Finance,几个Public Policy和几个MBA(目的是出去后再努力,出去是第一步)。我是这样考虑的:我的兴趣在于金融产品的营销,所以marketing和finance都可以。fiannce可能更好,但是机会小,所以只是试试。申Public policy主要是我原来的老师一直鼓励我申他的学校(专业Top10)。我在申请材料上下了不少功夫。这个我认为十分重要,具有起死回生、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
寄出材料我就没再管了。主要是前期沟通得多。很快,春节的时候我还在家里过年呢,通知我面试。很激动啊。是我申请的学校中最中意的。我对面试很认真。到论坛和各个地方仔细研究,吸取经验。更给认识的美国商学院的PHD毕业生打电话。我的面试还是不错的。教授说我可以在他们那里教书了。很激动啊。可是,面试一周后坏消息就来了,没要我。幸亏当时有一个MBA的全奖来了。心理还好受些。虽然读MBA会耽误时间,但是终究开始了,开始很重要,如果不能开始,可能永远开始不了。真是玩心跳游戏呀。就像我以前的一个帖子写的那样,我接到坏消息后很快给教授写了封感谢信,无论如何,人家曾经给过我很好的评价和鼓励。他给了我很多信心,要不要我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的。谁知仅仅五个小时后他又来信说,下周会有好消息。好消息终于来了。很高兴。偏偏此时,一家开发区投资建设公司邀请我加盟。OK,跟老板一说,先干一段再说。所以,一下子忙起来了,写心得事就耽搁。结果,20天前我的PHD public policy也来了全奖(除去学费22000刀)。思来想去,还是做Marketing,主要是适合我的背景。
那么,我的心得是什么呢?我个人认为,唯成绩大牛校是论是中国学生的一个普遍问题。我两次赴美,均全奖,无论GRE还是GMAT还是TOEFL我的成绩都不高,够用而已。我的一个沃顿PHD大哥当年GRE只有1800 (当时很多2400的,2200以上很普遍)。申请中还有很多其他的东西。就是你如何表现自己。此外,牛校情结大可不必。无论从学术成就还是社会成就来看,牛校和它们并无实质性联系。这不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我这是在陈述一个统计学上的事实。成就靠的是自己的努力。其次,适合最重要。不必专钻热门,人云亦云。最后得不偿失。尤其学商科的更应懂得这个道理。第三,机会就在下一个墙角。合理追求,总会有个好结果的。啰里啰唆,有些好为人师了。最后说句话:感谢chasedream,在这里我享受了很多大家的东西。现在希望我能有用于大家。过了半夜了,所以择要写写。能起点作用就万幸了。
呵呵,你说得对,Marketing里基本没有人做金融产品的营销。我想我的论文也不会写这方面的东西。我要选这个方向是我个人对这个方向的认识和理解,觉得肯定有可为之处。可以说是作为我终身的研究方向的。Markting本来就杂。美国大学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他给学生创造了自由的空间,受人以渔。有了Marketing学术研究的基本训练,我想我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
另外一个兄弟问教授说我可以教书了是不是说我哪个方面牛,其实不是,是我不够自信,教授鼓励我。所以我说教授的鼓励弥足珍贵。中国人有句经常说得话,就是学会做人,学术界的人也是人,说真的后来想想,可能是我做人方面得到了教授的认可才有了这个结果吧。
另外,我不是说不需要上Top学校,而是在不合适的时候,包括研究兴趣和自身条件方面,就不需要斤斤计较于此。还是希望大家都上top10。我是想跟大家说不要太执着于top学校。曾有个案例,一个外经贸的女生,本科GPA91,研究生94,金融,GMAT760,TOEFL650(老托福)。因为非前二十不去,就按当年USANEWS的专业排名申了前20,结果全军覆没。人生方向完全变了。而另一个清华的,当年去了Temple,现在不错。相信大家能理解我的意思。
回复一个兄弟的帖子,我去的不是top10。我说的top10是另外一个专业的,我没去。帖子中有说明。
最后,谢谢兄弟姐妹们,无论从哪个方面我都不是牛人。我感谢这里给我带来的益处,想有所回报。一家之言,不足为凭。独立思维是学术的精髓,不是吗?
aniv 发表于 2009-6-2 23:12
呵呵,你说得对,Marketing里基本没有人做金融产品的营销。我想我的论文也不会写这方面的东西。我要选这个 ...
欢迎光临 ChaseDream (https://forum.chasedream.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