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标题: 中欧教授很敢讲真话啊---许小年:上海永远赶不上香港 [打印本页]

作者: aaaaaa1987    时间: 2009-4-20 16:58
标题: 中欧教授很敢讲真话啊---许小年:上海永远赶不上香港

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会于4月17日-19日在海南博鳌举行,本届年会主题为“经济危机与亚洲:挑战与展望”,凤凰网财经全程进行报道,以下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许小年答问实录。

记者:许教授今年一季度的经济数据出来以后,可能会经济学家觉得中国的这个经济开始有复苏迹象了,您好像开始有一些悲观的,能不能具体的说一下?

许小年:今年的数据好像比较令人鼓舞的就是投资,但是在我看来这种投资,恰恰是我们不想要的。因为中国的经济的结构就是投资过重,是吧。投资的比重太高,消费的比重太低,而我们的一季度又是投资的增长比消费要快得多,说明中国经济结构进一步扭曲。GDP6.1%,工业生产比GDP还低,用电量比工业生产更低,用电量的增长是负的。所以你说这个调整就结束了,我想远远没有结束。

记者:您预期这个多久能够真正的复苏?

许小年:真正多久能复苏,要看什么时候我们开始调整我们的经济结构,经济结构一天不调整,一天就没有复苏的希望。

记者:许老师这个股市的反弹,它不是经济基本面的提前的预兆吗?

许小年:股市上现在有两股力量,一股力量是资金推动,另一股力量是公司盈利。资金推动是把它往上顶的,而公司的盈利是把它往下拉的,所以这两种力量的综合作用,造成目前股市的状况。你不能够股市一上,你就说它就是对未来经济的预期,不是这样的,因为钱太多,因为资金太多。

记者:这是证监会副主席前天晚上的一个观点?

许小年:那我不知道,那你得问他。

记者:许老师请教一下您,您觉得上海要打造2020年才能当金融中心,还是会更快一点呢?

许小年:上海永远赶不上香港,你是香港来的吗?

记者:我是香港来的。

许小年:香港不要担心,国际金融中心的不是GDP,不是你的港口、机场,不是你的电脑系统有多发达,不是你的办公大楼有多少。造就国际金融中心的是什么?是软实力,是法律体系、是监管体系、是信用、国际化的信用,是和国际操作的接轨,是国际化的人才,是国际化的business process。

OK,这些东西你数一数上海哪一项有?你数一数,上海哪一项有?所以上海想追上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是一个美好的梦想。但是,这个美好梦想的实现,首先要改革法律体系,要改革监管体系。OK,要改革所有不适于国际金融操作的这些规章制度等等,也就是要提高上海的软实力。造就金融中心的,不是硬件,是软件。

记者:您从国际化角度来看,您怎么看人民币国际化?

许小年:人民币国际化非常有必要。

记者: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做?

许小年:我们现在已经做了一些了,我们和世界各国的央行有货币互换,现在我们在五个城市开始做人民币国际贸易结算的试点,这都是很好的这种实验性的步骤。你再往下推,就是要使更多的世界政府,和更多的双边贸易中接受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

但是同时你要想世界各国接受人民作为储备货币,你必须保证人民币的币值稳定。你不能乱发货币,你不能够像美联储那样乱发货币。那就要求你的货币政策要非常的谨慎,非常的严格,人民币变成国际储备货币的话,还要求我们开放资本市场。

否则我手里拿了一大堆你的人民币,对吧,我要投资,中国的外汇储备投在美国的债券市场上,将来外国拿了中国的人民币他投在哪里,他要投向人民币的债券市场上,这就要求你开放国内资本市场,这里边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但是这个方向是对的。否则我们老是受制于人,美联储滥发钞票,美元贬值我们就遭受损失,为了减少我们的损失,一定要不断地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记者:许老师对股市怎么看?现在?

许小年:我刚才已经说过了,不说第二遍。

记者:住建部的官员说4万亿里面有32%与房地产有直接的关系。

许小年:我不知道,我没有数字,我不知道。

记者:创业板呢?

许小年:创业板我已经说过多少次了,我五年前就说创业板的事儿,创业板解决不了给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给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是需要大量的草根性、社区性、低成本的,在当地运作的这些中小型的信贷机构,这是给中小企业融资的根本。把这些地下钱庄合法化,这个是给中小企业融资,我可以看到的最便捷的办法。而创业板解决不了给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现在有多少企业排着队,等着上市,主板上有多少企业等着上市,你将来如果创业板它也控制发行节奏,也排队怎么办,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吗?

记者:它的出台会不会进一步打击现在的主板市场?

许小年:我不知道,我没做研究。

记者:您觉得出口企业我们还需要去救吗?

许小年:出口这个市场竞争的规律,就像人一样,人有生有死,企业有生有死。如果这个企业在新的环境中,它已经经营不下去了,要倒闭,就让他倒闭好了,为什么要救?美国的三大车厂救的活吗?救不活,你去救它干什么。而且这些企业倒闭,对整个国民经济来说,它有可能反而带动了产业的升级换代。

记者:但是你在新的产业增长点没起来之前呢?

许小年:我刚才已经说过了,只要政府解除管制,新的增长点马上就出来。之所以找不到新的增长点,是因为政府管的太死了,全给我们管死了。


记者:许老师,GDP保持多少增速是最安全的底线,非要保八吗?

许小年:不一定保八。

记者:您觉得呢?

许小年:我认为保增长的口号不妥当,我们现在提的口号应该是保就业,不是保增长。因为你保住了就业,才能够保住社会稳定,而保增长不一定能够保住就业。我们的增长,政府投资项目,投了那么多,雇多少工人,能创造多少就业。所以保增长,这个不是一个很合适的政策目标,我认为在目前阶段不宜再提保增长,应该提保就业。

记者:那目前保就业最有效的办法是什么?

许小年:最有效的办法是解除管制,让更多的资金来进入到市场上,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我刚才已经说过了,金融行业能创造多少就业机会。

记者:举个例子,什么样的管制?

许小年:什么样的管制,你比如说我们中小企业,现在非常需要的像孟加拉穷人银行那样的金融机构。那样的金融机构可以给中小企业服务,可以给穷人服务,可以给低收入人群服务。但是我们现在的管制把它掐住,要审批,而且要有数额的控制。有什么好控制的,民间有需求,有资金,就让他干。这样的金融机构起来以后,信贷能创造多少就业,能够帮助当地的中小企业发展,这些中小企业又能创造多少就业。

医疗卫生现在也管制,你建一个医院能建吗?你让大家去盖医院,医院这么挤,这个医疗条件这么差,供给严重不足。把医疗卫生部门打开,民间资金自由的进入,它创造的什么就业,它创造的护士,它创造的是清洁工,它创造的是见习大夫。我们现在每年几百万的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我相信也包括医学院的,很多教育、文化教育这些服务行业,都可以打开,都可以创造就业。

3G,跟3G有关的,为什么只有国有企业能做呢?民营企业为什么不能做3G呢?跟3G相关的投资为什么只对国有企业开放,不对民营企业开放呢?你开放以后,能创造多少投资机会,能创造多少就业机会。而且刚才樊纲先生也讲了,民间的投资比政府要有效。

记者:但是十大产业规划当中,像钢铁产业,看似好像它的规划出台之后。

许小年:钢铁业的产能已经过剩了,你还规划什么,你规划什么呀,钢铁行业要削减过剩产能,你扶持什么呀。

记者:但是它是国进民退上一个大型的钢企

许小年:国进民退是健康的趋势吗?

记者:不是。

许小年:是非常不健康的趋势,规划什么呀规划,那些企业都是要收缩的,因为过剩产能,那些企业是升级换代的问题,不是规划的问题,规划什么呀,完全是计划经济的思路,整个规划全是多余的,根本就没必要做,瞎忽悠老百姓。

记者:美国的通货膨胀年底会见到,还是会两三年以后才会出现?

许小年:要密切观察,美国的通货膨胀要密切观察。

记者:观察经济的拐点,是吧?

许小年:经济一旦复苏以后,老百姓一旦恢复了对金融体系的健康的信心以后,货币周转的速度可能就要加快了,一加快就会通货膨胀。

记者:许老师,通过这次的金融危机,中国的国有化会不会越来越严重?

许小年:目前我们看到的是这个趋势,这次金融危机的前前后后,是国进民退,这个趋势是和我们过去30年的改革开放是背道而驰的,需要尽快的停止这个趋势。

记者:您说放开医疗,现在民营的医院有很多这个问题,现在曝光很多问题。

许小年:你以为公立医院问题就少啊?你以为公立医院的问题就少啊?

记者:您在医改方案中,有没有看到希望?

许小年:我没看到希望,医改方案还是政府主导,我没看到希望,凡是政府主导,资源配置不会有效率的。

记者:中国现在的物价走势怎么样?

记者:有没有通胀?

许小年:通胀目前没有,短期没有通胀。

记者:现在是通缩了嘛,CPI、PPI。

许小年:说明什么啊,你想一想,说明什么?你们光问问题,不思考问题。

记者:大家没钱花了。

许小年:说明供给需求失衡,说明供大于求。

记者:如果货币政策调整呢?

许小年:货币政策调整。

记者:会稍微再减一些吗?

记者:现在央行放水这么多到市场。

许小年:要我做话,我会紧一点,这个一季度的贷款的发放,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将来我们可能产生大量的银行坏帐,这种短期行为,不顾金融体系的长期健康,不顾国家经济的长期健康,追求短期业绩,这是非常糟糕的。

记者:我觉得应该再看看刘明康的看法。

许小年:非常糟糕的,我上午跟刘明康在一起。

记者:他怎么说?

许小年:他是官员,他能怎么说。

记者:你就给大家一个标题嘛,股市会不会涨?

许小年:好,我不能再预测它能涨,还是能跌了,我不能预测了,自己分析。

记者:那您说的两股力量呢?

许小年:两股力量随时都可以改变,如果资金供应的情况一下改变了,那结果是什么?

记者:那您是说没有经济基本面的支撑了吗?

许小年:经济基本面的支撑,你们去看数字,一季度工业企业的利润下降30%,你应该知道基本面在哪里了,你们应该知道在哪里。

记者:暗示着它将跌下去了,是吧?暗示着继续往下走?

许小年:企业盈利短期内不会好转,你看这个价格一直在跌嘛。

记者:短期是多久?

许小年:短期是两三季度。

记者:好像用电量开始回暖了。

许小年:用电量跌的不是那么狠了,但是一季度还是负增长,用电量还是负增长。

记者:您觉得一季度是经济的底部吗?

许小年:我不认为是底部。

记者:那可能后面还会更低,就是那个季度的增速。

许小年:有可能。

记者:还有可能会更低?

许小年:有可能。

记者:那需要再进一步的经济刺激吗?

许小年:我早已经说了,根本就没必要,根本没必要刺激经济。

记者:因为没用是吗?

许小年:凯恩斯主义,没用。因为1998年我们已经经历过了,我刚才没有时间讲,1998年我们靠什么走出这个低谷?1998年虽然政府有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但是根本的原因,1998年我们走出低谷,第一叫做房改,一个房改创造了多少投资机会,一个房改释放了多少民间需求,我们都有数字的。第二年房地产投资,马上就反弹,从前一年的负数一下反弹到15%,房改释放民间投资。

第二件事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国外需求把中国经济拉起来了,而住房的需求,住房的投资的上升,对其他行业的带动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不需要政府发钱,民间有的是钱,政府需要放开,给市场一个机会,给老百姓一个机会,中国经济很有希望。


作者: fengxiaoma    时间: 2009-4-20 17:48
完善的法治社会,高效廉洁的政府,内地哪个城市有?上海要走的路还很长。。。
作者: sinoyuan    时间: 2009-4-20 20:54
极端的话未必就是真话
作者: soiler    时间: 2009-4-21 07:25
讲的不错,有些道理
作者: djcong    时间: 2009-4-21 10:48

他说话为什么感觉很冲呢?

虽然有些观点不同意,但支持中国有这样唱反调的声音


作者: wgaggassi34    时间: 2009-4-21 12:03
说话不冲叫牛人吗?
作者: 尒麒    时间: 2009-4-21 12:45
这个说法我不是很赞同
作者: star994    时间: 2009-4-21 13:37

"所以上海想追上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是一个美好的梦想。但是,这个美好梦想的实现,首先要改革法律体系,要改革监管体系。OK,要改革所有不适于国际金融操作的这些规章制度等等,也就是要提高上海的软实力。造就金融中心的,不是硬件,是软件。"

老许要说的不是上海永远追不上香港,强调的重点是上海想要成为金融中心,首先需要提高软实力,进行制度改革。。。。

不能断章取义。。。


作者: aaaaaa1987    时间: 2009-4-21 13:54

记者:许老师请教一下您,您觉得上海要打造2020年才能当金融中心,还是会更快一点呢?

许小年:上海永远赶不上香港,你是香港来的吗?

ls自己看清楚



作者: missilezy    时间: 2009-4-21 14:41

"记者:许老师请教一下您,您觉得上海要打造2020年才能当金融中心,还是会更快一点呢?"

20年之内够呛


作者: fasterhigher    时间: 2009-4-21 21:00

怎么说呢。

许先生抨击的是中国经济的“不自由”、”管制”,其实不仅仅是这一篇文章,许先生以前的文章也都是这个基调。

从根本上这是没错的。

但是,美国的甚至是世界的金融危机(或者说是经济危机)偏偏就是“自由经济”在这些年来来的“恶果”。

前几年,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金融大亨们,抨击的就是中国的金融管制,抨击的就是中国的货币不可自由兑换,抨击的就是中国的计划经济,但是,从去年开始,事实证明,中国的计划经济(管制)是正确的,帮助中国逃避了一劫。

但是,这种管制是根本正确的么?

许先生谈论的就是这个话题。


作者: DongFeng    时间: 2009-4-21 21:42

许小年说的不错,这才是有责任、有良心的学者!

国家已经行动开始淘汰一批吃人嘴软拿人手短的“砖”家。。。


作者: kenny365    时间: 2009-4-22 15:15
很有许教授的风格,欣赏中...
作者: leoleo0802    时间: 2009-4-22 23:45
两个城市,其实很难做一个简单的一维对比。

就是比金融中心,"永远"这种词他也敢用... 软件的东西进步起来也就一代人的事情。

香港的大发展也就是抗战上海被占领之后的事情吧。

上海肯定是一个有潜力有未来的城市,背靠长三角的长江龙头... 虽然历届市政府都很傻。





作者: frankhoover    时间: 2009-5-1 21:37
上海第一季度经济增长才3.8%,考虑到其中还有些虚报因素,形势极其不乐观啊。
作者: 水模样    时间: 2009-5-3 20:26
从equity market的发达程度看,个人感觉上海确实差很远,希望快点改变
作者: missilezy    时间: 2009-5-4 23:56

都说上海有潜力,什么叫潜力啊,100年也叫潜力。不是盖几个大楼就叫做金融中心的,在看一看上海大街上的人,跟二,三线城市也没什么区别,发展软件吧先。


作者: 路漫漫    时间: 2009-5-6 13:33

话虽然难听,但是是实话,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主要还是靠体制的,作国际金融中心有利也有弊的,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要与世界接轨,资金进出至少要自由吧,某些监管至少不能太严吧,这些除了给那些国际大公司提供金融便利外,也给他们利用金融漏洞提供便利,(所以国际大公司把实体经济放在大陆,真正的财务部很多放在香港,谁愿意自己的资金进出都时时刻刻受到政府的监控呢)同时还要抵御国际游资的偷袭。中国这次能够躲避金融危机,就是因为金融没有完全放开,政府也更加意识到金融安全的重要性,所以上海即没有宽松的金融环境,中国目前的金融体制也不支持上海成为资金自由出入的自由港。所以短期内上海赶超香港作为金融中心的可能性还不大。


作者: miraere    时间: 2009-5-6 17:48

去香港转了转,差别那个大很明显就体会出来了。

所以还是想出去读书,多体会下不同环境,发掘更多的机会和自身潜力。


作者: TOMOE    时间: 2009-5-7 13:46
这年头大家都有自己的观点啊
作者: stevenlion    时间: 2009-5-12 10:03
大实话,软件和体制的差的太远了吧

作者: tianjinu    时间: 2009-5-12 12:12

上海之走向,不是取决于上海或者长三角本身的经济实力乃至地方法规,而是取决于千里之外中南海的政治博弈。

这就是大陆的现实。

许教授的潜台意思亦如此。


作者: fengxiaoma    时间: 2009-5-12 12:31

楼上说的对,party让哪儿是中心,哪儿就是中心。香港也一样,要是中央政策不支持,分分钟完蛋。


作者: wujuntong    时间: 2009-5-12 13:33

本来就说的是“2020年建设成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

这个定语不要忽略了。

还有一点题外话,上海的平均收入是多少?哪个国际金融中心的居民收入比上海还少的?


作者: mlchina    时间: 2009-5-12 14:52
做人民币的国际金融中心倒是没问题。没有法制和demo,party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怎么可能成为真正的国际金融中心?party几个月前已近发话了,要永远dictate,国际金融中心还是免了吧。
作者: vincentwh    时间: 2009-5-13 09:16
以下是引用mlchina在2009-5-12 14:52:00的发言:
做人民币的国际金融中心倒是没问题。没有法制和demo,party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怎么可能成为真正的国际金融中心?party几个月前已近发话了,要永远dictate,国际金融中心还是免了吧。

什么话,都不能说绝,说上海永远赶不上香港,太偏激了。不能加上“永远”两个字。

就像恋人之间说的,我永远爱你一样,扯淡!


作者: mlchina    时间: 2009-5-13 22:49
haha, 莫扎特“永远”想念毛主席!
作者: matthias1    时间: 2009-5-14 10:27
同意30楼.All those things about the development r up to the Party...
作者: WindDriver    时间: 2009-5-14 21:42

教授大都是要通过自己特立独行的观点来宣扬自己的.很明显他的思维是美式学术教育灌输下的产品,法律+市场化配置资源=市场繁荣.但是,中国发展壮大的过程已经多次证明了这种惯性思维的失效,或者说思维体系本身有缺陷.香港的金融市场繁荣来自与内地的金融需求,而内地的金融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受政府行政行为的约束和控制.中央一声令下,国内企业就已经都无法去Nasdaq和New York上市了.如果政府要重点扶持发展国内的金融市场,香港就一定能赢过上海么?


作者: caesar2005    时间: 2009-5-14 21:58
永远?唐太宗说,欧洲永远赶不上中国,lol
作者: krobafeng    时间: 2009-5-15 20:15
许教授更多的是对当前金融监管“过严”的一种个人意见,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因为香港毕竟就是靠自由金融体制发家的。但是这次危机过后很多发达国家过去金融监管过松的,实际上也在反思,G20峰会上不就讨论了取缔避税天堂的问题嘛。所以监管是一定需要的,只是需要在管与放之间找到一个良好的平衡,而这个平衡一定是一个动态的平衡,不会是一个固定的稳定的平衡。
作者: pizi    时间: 2009-5-18 11:34

如果不监管,以我们模仿外国制度的方法和能力,会不会发生更疯狂的事情?


作者: lmichael1975    时间: 2009-5-18 14:40

要根除“中国式的管制”——比如你企业要上市,不是由一个客观的机制决定的,而是由某些官老爷决定的,如何让官老爷决定你是合格的IPO,就要看你的公关能力了,至于你企业的经营业绩如何根本不是主要的问题,此类的管制是腐败的根源,是阻碍我们发展的毒瘤。许教授要抨击的就是此类的政府管制。


作者: panmx    时间: 2009-6-20 16:42
许教授人靓仔,观点犀利,强。。。。
作者: 路人乙    时间: 2009-6-21 16:54
在中欧,最喜欢的课就是许教授的,观点犀利,思路清晰,想念啊!
作者: redmouse    时间: 2009-7-2 16:53

“记者:许老师请教一下您,您觉得上海要打造2020年才能当金融中心,还是会更快一点呢?

许小年:上海永远赶不上香港,你是香港来的吗?”

是不是有点答非所问啊,人家都没有提到香港哦。

他的这些回答中国很多田间农民都会的哦。


作者: ziyu09    时间: 2009-7-5 23:07

许教授不错,很有自己的见解,而且最重要的是说了很多人不敢说的大实话


作者: Frankyin    时间: 2009-7-6 17:24

和郎咸平教授的观点差不多啊。。。


作者: shortfinger    时间: 2009-7-14 09:39
撇去部分过激的用词(毕竟是现场采访么,是教授不是政治家),观点非常鲜明。关于国进民退的论述非常契合现实,是“保就业”而非“保增长”这个观点更是精彩。真乃是一位有责任心的学者,字里行间透着赤子之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14 9:39:53编辑过]





欢迎光临 ChaseDream (https://forum.chasedream.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