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标题: 请教高手,北大和清华MBA各自的优势 [打印本页]

作者: WindDriver    时间: 2008-12-26 13:58
标题: 请教高手,北大和清华MBA各自的优势

本人因自身情况,打算读国内的MBA,由于一直比较向往北大(当初高考数学没考好,没敢填),想考PKU的IMBA,不过听到两位联考方面的资深人士跟我说,MBA方面北大现在被清华拉开了一段距离,建议我考清华的。

不知道CDer中有没有哪位对这两所体制内学校的MBA教育比较熟悉的,能否给介绍下两者各自的优势在哪?

我现在所了解的大致是:

PKU:

1, 光华有国内知名的几位经济学届知名人物

2,双学位项目

3,跟政策性银行,经济政策领域相关企业单位等方面的较多合作

TsingH

1,跟EMBA及老校友结对的模式(一般是你希望从事行业内的)

2,教学质量高,学风严谨

3,比较高质量的交换学校等。

在下对风投和主权投资之类行业比较有兴趣,不知读哪个更加有帮助?多谢!

 


作者: zhukangxin    时间: 2008-12-26 14:56
以下是引用WindDriver在2008-12-26 13:58:00的发言:

本人因自身情况,打算读国内的MBA,由于一直比较向往北大(当初高考数学没考好,没敢填),想考PKU的IMBA,不过听到两位联考方面的资深人士跟我说,MBA方面北大现在被清华拉开了一段距离,建议我考清华的。

不知道CDer中有没有哪位对这两所体制内学校的MBA教育比较熟悉的,能否给介绍下两者各自的优势在哪?

我现在所了解的大致是:

PKU:

1, 光华有国内知名的几位经济学届知名人物

2,双学位项目

3,跟政策性银行,经济政策领域相关企业单位等方面的较多合作

TsingH

1,跟EMBA及老校友结对的模式(一般是你希望从事行业内的)

2,教学质量高,学风严谨

3,比较高质量的交换学校等。

在下对风投和主权投资之类行业比较有兴趣,不知读哪个更加有帮助?多谢!

多多听取不同业界人士的评论,多多参考历届校友经历,多多参加各校Info Session,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Critical Thinking 很重要,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 Good Luck!


作者: WindDriver    时间: 2008-12-26 15:09

美女,你主意变得很快阿

是听到什么不利的消息了?


作者: WindDriver    时间: 2008-12-26 15:21
以下是引用Pennyzhou在2008-12-26 15:15:00的发言:

本土的MBA同样会自有身的特色的,关键在个人!

努力吧!


这话我同意,每年都有不少体制内MBA进入BigName,前不久还听说某主要领导人第三代要考某体制内MBA。


作者: 慕容楠生    时间: 2008-12-26 15:41

MIT选择清华合作双学位,一年清华MBA一年MIT管理科学硕士,正是看重了清华在中国体制下对中国经济的适应性.


作者: 慕容楠生    时间: 2008-12-26 15:44

就学生而言,我觉得目前联考仅仅是笔试分数清华大幅度高于北大,最大程度的原因是清华的脱产比例大,这些考生选择了脱产就不怕考试前三个月辞职考试,能够考出高分。

并且清华历史上笔试分数的权重性高于北大(08级以后例外),导致清华有个分数大幅度领先的现象。

————————————————————————————————————————

至于双学位,目前国内应该是找不到比清华+MIT管理学位更好的了。


作者: WindDriver    时间: 2008-12-26 15:59
以下是引用慕容楠生在2008-12-26 15:44:00的发言:

至于双学位,目前国内应该是找不到比清华+MIT管理学位更好的了。

不过听说这个项目是清华,复旦一共4所学校一年15个名额,竞争很激烈吧?
另外好像清华还有个HEC的合作项目,但是不咋见宣传。

慕容兄的意思是清华和北大的MBA项目不相伯仲,各有千秋?


作者: 慕容楠生    时间: 2008-12-26 16:04
以下是引用WindDriver在2008-12-26 15:21:00的发言:

这话我同意,每年都有不少体制内MBA进入BigName,前不久还听说某主要领导人第三代要考某体制内MBA。

08级清华入学前就有瑞银、摩根、中金等公司的了。

随机分组的小组讨论我们组分到的说得出名字的就有GE的中国医疗经理助理,IBM资深架构师,甲骨文研发经理。

————————————————————————————————————————————————————

08年的国际生源很奇特,很多本科来自哈佛、普林斯顿、牛津、耶鲁、纽约大学、密歇根等大学的同学报考了清华脱产班,接受中国教育部体制下的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双证教育。

————————————————————————————————————————————————————

内地大学生源方面,本科院校也开始向TOP本科和985集中,清华北大本科出身的同学08级比07级翻了一倍,清华本科出身的达到40+人(超过长江内地生源的总人数),你可以想象一下这个年级群体有多大(不包括EMBA的情况下)。

—————————————————————————————————————————————————————

清华正筹备百年校庆,核心学生培养部门叫科创中心,全称更名为“学术科技创新创业中心”,最后两条把MBA教育包括进了清华的核心主体教育,使得清华MBA的人脉关系得以在大学概念内扩张。(本人便是从经管MBA进入团委系统担任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秘书处XX的,校团委下各实体部门里各院系主席书记互调,校会部长及以上在团委各下属单位换岗锻炼,也形成了个庞大的人脉网络。)

————————————————————————————————————————————————————

我跟同学说的是如果把中欧MBA改名为欧中MBA,那么毕业产品价值可能只会打8折,而把清华MBA改名为华清MBA,那么毕业产品价值恐怕5折都不止。所幸的是清华MBA目前不存在改名的风险,品牌附加值高,这是值得大家投资的首要原因。

————————————————————————————————————————————————————

上个月微软公司中国副总裁来跟我们座谈,我在会上提到中国优秀的企业家有很多出自长江中欧,他连说,怎么可能?难道中国有比清华好的学校么?他怎么没有听说过?

这个时候他在Stanford的校友老师给他补充说明:中欧、长江是中国新兴的两家优秀商学院,在上海。

他哦了两声,最后似乎还是没记住。

————————————————————————————————————————————————————


作者: 慕容楠生    时间: 2008-12-26 16:08
以下是引用WindDriver在2008-12-26 15:59:00的发言:

不过听说这个项目是清华,复旦一共4所学校一年15个名额,竞争很激烈吧?
另外好像清华还有个HEC的合作项目,但是不咋见宣传。

慕容兄的意思是清华和北大的MBA项目不相伯仲,各有千秋?

是的,毫无疑问。

作为考生,除非非常牛有把握数Offer的,最大程度应该考虑你适合哪所学校的教育使你个人价值提升最大化,并且你的特点最容易被哪所学校录取,就优选哪一所。

好比CD里有个同学的背景,我想同学一看都会知道他申请清华录取的概率会大很多。可惜他没正视自身的优势,拿着GMAT710在中欧碰壁,他的特点申请北大光华一样碰壁的概率大,而清华录取的概率大,但并不是说清华不如北大。


作者: 慕容楠生    时间: 2008-12-26 16:11
以下是引用WindDriver在2008-12-26 15:59:00的发言:

不过听说这个项目是清华,复旦一共4所学校一年15个名额,竞争很激烈吧?
另外好像清华还有个HEC的合作项目,但是不咋见宣传。

慕容兄的意思是清华和北大的MBA项目不相伯仲,各有千秋?

HEC项目虽然名额少但是只要你想去没有人跟你争,因为就业不比普通学生好,但是学费和生活费要多几十万。


作者: WindDriver    时间: 2008-12-26 16:22
以下是引用慕容楠生在2008-12-26 16:08:00的发言:

是的,毫无疑问。

作为考生,除非非常牛有把握数Offer的,最大程度应该考虑你适合哪所学校的教育使你个人价值提升最大化,并且你的特点最容易被哪所学校录取,就优选哪一所。

好比CD里有个同学的背景,我想同学一看都会知道他申请清华录取的概率会大很多。可惜他没正视自身的优势,拿着GMAT710在中欧碰壁,他的特点申请北大光华一样碰壁的概率大,而清华录取的概率大,但并不是说清华不如北大。

那麻烦慕容兄再指点下:

清华青睐什么样背景的考生?北大是怎么样的?

我听北大招生人员说北大面试和比试各占50%,似乎跟清华的两个权重差不多?

我对风投和主权投资很有兴趣,慕容兄觉得考哪个更合适?


作者: 慕容楠生    时间: 2008-12-26 17:17

明天一门期末报告,一门期末考试,完后再细讲.

"我听北大招生人员说北大面试和比试各占50%,似乎跟清华的两个权重差不多?"

北大有一条规则,8人中面试第一直接出线,不论成绩;8人中最后一名直接淘汰,不论成绩;所以面试权重大了.

清华按08以前的评分标准是没法淘汰笔试前几名的,因为面试最低分就是笔试最低分的样子....08改变规则后面试也可以给出超低分直接淘汰了.但起码不是每组必淘汰面试最低的.

我们组的面试最低分居然落在北大同学身上,但是她口语和笔试都高分就录取了.


作者: 慕容楠生    时间: 2008-12-26 20:19

一次打击就扭曲成这样,你以为在网络里真的“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么?

你以前的考官和未来的考官,很轻易地就可以看出你是谁。

[attachimg]69000[/attachimg]
[attachimg]69001[/attachim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26 20:19:46编辑过]

作者: johnCitiB    时间: 2008-12-26 20:26
这个ID?针对性太强了吧,呵呵!
作者: lichunyi    时间: 2008-12-26 20:27

我本科的时候是清华经管的。那时,本科和研究生的同学们对当时学院里的MBA同学印象不太好。

大家都在一个楼里自习,一些MBA的同学公然在教室里抽烟,还会自习的时候把臭鞋脱了,在自习室里大声打手机。这让我们相当郁闷。

这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那时的MBA貌似人比较杂,现在也许好些了吧。不清楚啊,希望是吧。


作者: 慕容楠生    时间: 2008-12-26 20:32

从统计数据来看,假设第一轮申请人为300人,国有企业占4/28约42人,

这42人里处于非主流工作的占4/28约6人,这6人里被拒的大约4人。

这4人里工作经验不超过5年的约2人......

中欧招办老师这方面绝对比我在行得多。

在我们这边,现实一个重量级的人物很顺口的就跟我说:你不就是慕容楠生么。他说的是2年多以前我没有在网上显露真名的时候,后来知道既然都被追踪上真名了,还不如坦荡开来,发言的时候谨慎而为,不存侥幸心理发表不负责任言论。


作者: 慕容楠生    时间: 2008-12-26 20:34

没人能把你怎么样,你这些表现一定会留给中欧长江老师深刻的印象,如果我是你,被中欧拒了一次马上夹起尾巴做人,隐忍而发,力争在长江面试的时候取得好的表现。

一次失败就破罐破摔,为你评审给予发展建议的考官都会为你心寒。


作者: 慕容楠生    时间: 2008-12-26 20:51
以下是引用lichunyi在2008-12-26 20:27:00的发言:

我本科的时候是清华经管的。那时,本科和研究生的同学们对当时学院里的MBA同学印象不太好。

大家都在一个楼里自习,一些MBA的同学公然在教室里抽烟,还会自习的时候把臭鞋脱了,在自习室里大声打手机。这让我们相当郁闷。

这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那时的MBA貌似人比较杂,现在也许好些了吧。不清楚啊,希望是吧。

现在由MBA这边承办的案例大赛吸引了大量本科和普硕参加,并且决赛的6支清华经管队伍里留下了3支经管本科和1支普硕,其中普硕获得了冠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在团委创协担任学生工作,经管的同学都好跟我部门,今年的十佳科创之星经管分团委从经管推荐的普本硕士侯选人没进终审而是被某MBA替代。泰国商业计划大赛邀请涵发到了经管分团委,分团委书记又找到创业托我在学校找项目参赛。今年我给创业计划大赛里的大部分核心队伍都要求各队尽量配置1名MBA+1名经管普本硕。

普本硕做个财务报表还是可以的,写市场战略的内容不太行。挑战杯科技学术赛和创业赛是清华两大核心赛事,我想不用我多介绍,目前45岁以下知名校友绝大部分以上均从这两赛中走过。

————————————————————————————————————————————

经管普本硕在清华还面临个问题:经管尽管是热门专业,但是在内部系统中并为视为老牌核心学院,所以每当重大学生代表选举(比如十大杰出青年之类的),经管很难找到代表。

所以目前我向大家倡导的是:放下内部偏见和矛盾,互相支持改进,共同提高院系在清华大学内部的地位。


作者: 慕容楠生    时间: 2008-12-26 21:00

另外lichunyi同学应该那时候并没分清楚MBA的种类,把非经管普硕博统称为“MBA”了,

MBA里有两个春季班,单证在职,还有很多年轻的EMBA貌似MBA,还有什么领导力进修班,房地产MBA培训班,温州MBA培训班,中小企业领袖MBA培训班......名目繁多(现在大部分都还存在),为收其高额学费,统统冠以“MBA教育”名义。

双证班的管理非常严格。发言不谨慎都会很快被调查知道,并从侧面告知严肃性......

————————————————————————————————————————————————

今年经管足球队原院队跟08MBA队战成3比3平,进行重组,各出一半人员组成了新的经管足球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26 21:03:06编辑过]

作者: 慕容楠生    时间: 2008-12-26 21:04

。。。。。。。。。。。。。。。。。。。。

根据你的职业背景,个人认为申请清华是个合理的选择。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9 16:03:06编辑过]

作者: 慕容楠生    时间: 2008-12-26 21:05

只有你打破我连续三次面试清华的记录,我才会真的生气。

BTW:尽管历史上考6次的师兄都有,但是近年据说不会存在了。我很担心别人破我记录,我很恐惧,因为我从你身上看到了这种潜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26 21:06:16编辑过]

作者: lichunyi    时间: 2008-12-26 21:10
以下是引用慕容楠生在2008-12-26 21:00:00的发言:

另外lichunyi同学应该那时候并没分清楚MBA的种类,把非经管普硕博统称为“MBA”了,

MBA里有两个春季班,单证在职,还有很多年轻的EMBA貌似MBA,还有什么领导力进修班,房地产MBA培训班,温州MBA培训班,中小企业领袖MBA培训班......名目繁多(现在大部分都还存在),为收其高额学费,统统冠以“MBA教育”名义。

双证班的管理非常严格。发言不谨慎都会很快被调查知道,并从侧面告知严肃性......

————————————————————————————————————————————————

今年经管足球队原院队跟08MBA队战成3比3平,进行重组,各出一半人员组成了新的经管足球队。


这个......是有点复杂。不过,我想应该是没有把“非经管普硕博”放在MBA的范围里。

我和其中的一个全日制MBA的同学聊过几次。他和我看到的几个表现不太好的大叔们明显是一起学习,一起讨论案例的。


作者: lichunyi    时间: 2008-12-26 21:13
以下是引用慕容楠生在2008-12-26 20:51:00的发言:

现在由MBA这边承办的案例大赛吸引了大量本科和普硕参加,并且决赛的6支清华经管队伍里留下了3支经管本科和1支普硕,其中普硕获得了冠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在团委创协担任学生工作,经管的同学都好跟我部门,今年的十佳科创之星经管分团委从经管推荐的普本硕士侯选人没进终审而是被某MBA替代。泰国商业计划大赛邀请涵发到了经管分团委,分团委书记又找到创业托我在学校找项目参赛。今年我给创业计划大赛里的大部分核心队伍都要求各队尽量配置1名MBA+1名经管普本硕。

普本硕做个财务报表还是可以的,写市场战略的内容不太行。挑战杯科技学术赛和创业赛是清华两大核心赛事,我想不用我多介绍,目前45岁以下知名校友绝大部分以上均从这两赛中走过。

————————————————————————————————————————————

经管普本硕在清华还面临个问题:经管尽管是热门专业,但是在内部系统中并为视为老牌核心学院,所以每当重大学生代表选举(比如十大杰出青年之类的),经管很难找到代表。

所以目前我向大家倡导的是:放下内部偏见和矛盾,互相支持改进,共同提高院系在清华大学内部的地位。

这样还是蛮有意思的,我觉得挺好的。以前我上学的时候要是有这样的案例大赛,我也要报名参加。


作者: dovecho    时间: 2008-12-26 21:20
我同学的导师就是从北大光华混的博士后,他说我根本不会读书,都是混回来的。
作者: 慕容楠生    时间: 2008-12-26 21:20
以下是引用lichunyi在2008-12-26 21:10:00的发言:

这个......是有点复杂。不过,我想应该是没有把“非经管普硕博”放在MBA的范围里。

我和其中的一个全日制MBA的同学聊过几次。他和我看到的几个表现不太好的大叔们明显是一起学习,一起讨论案例的。

这话你说对了,在今年以前,连续报考清华6次的都有。35岁以上比例挺大。

钱院长今年重点强调了期望脱产学生的毕业时间不超过6年,对年龄超过35岁的人院长强烈建议不要报考MBA。

我想院长的“建议”会让人员结构发生挺大的改变。

你拿一本今年08MBA新生通讯录带照片一看便知。BTW,长江国际案例赛里两个队伍8个人就是08MBA的典型平均年龄,顶贴里有介绍和照片。

Tsinghua SEM 1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Rory Quirk
Rory Quirk is 2nd year student at the Tsinghua University SEM IMBA. Previous to joining the program, Rory Quirk has worked in the IT industry for 5 years as a business development manager. Prior to being stationed in China, Mr. Quirk worked in the C-SAM HQ office in Chicago for several years focusing on managing accounts with different banks,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telecom service providers. Rory Quirk, a Chicago native, holds a B.S. from Indiana University in Management and East Asian Studies. His hobbies are playing baseball and golf.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Raymond Cheng
Raymond Cheng is a first year MBA student at Tsinghua University. Over the past 7 years, he has held various positions in marketing and business development for mid-sized and Fortune 100 companies. Raymond holds a bachelors degree from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In his free time, he enjoys traveling, snowboarding and golf.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Zhou Huipeng
Michael Zhou Huipeng is a first year student of the Tsinghua SEM IMBA program. Before joining the MBA program, Michael worked as a sales director in a mobile phone company, mainly in different overseas market, such as Russia, CIS, India and South-eastern Asia. Previous to this experience he was a software engineer in a telecom company. Michael was born in Hubei province located in central China. He attended Wuhan University where he earned a bachelors degree in Computer Science.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Jarunee Sinchairojkul
Jarunee Sinchairojkul is a first-year Tsinghua SEM IMBA student. Before joining the MBA program, she worked as a Public Relations Consultant with APPR Media for three years. Prior to joining APPR Media, she worked at APL, a global container transportation services as Network Analyst. Jarunee graduated from Thammasat University in Thailand in 2002 with a degree in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Teams

● Tsinghua SEM 1

Paco Biying YIP
Paco Biying YIP is a second year MBA student at Tsinghua-MIT International MBA program. She has three years experience as a market researcher. Her expertise is Chinese retail/trade channel study as well as shopper study. She has worked with clients which are marketing leaders such as Colgate China; Johnson & Johnson China; Unilever China; Redbull China; Carrefour China; Watson’s; Xi’an Janssen, etc. The cross-industry and cross-category market insights make her a good interpreter of Chinese consumer behavior, articulating consumer needs and decision making rationale.
 
Yang Meng
Mark Yang Meng is first year student of Tsinghua SEM IMBA program from Jinzhou China, a middle sized city in the south west of Liaoning province. He graduated from Dalian Railway Institute with a major in computer technology. After graduation he joined China Railway Telecommunication Group as an engineer in their Paging Department. Three years later, he was transferred to the Internet Business Department in charge of business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Mark is a huge fan of the Arsenal football team.
 

Mohd Som Fazul Ikmar
Fazul Som, a first year Tsinghua SEM IMBA student, graduated with an Industrial Economics degree from University of Warwick. Upon graduation, he joined Accenture serving clients in the Communications & High Technology industry in the Asia Pacific region for four years. Then, he decided to join a Government Linked company in Malaysia to be part of their transformation efforts. He spent another four years moving from Corporate Planning, Marketing to heading the Program Management Office. In his spare time, he enjoys outdoor activities and added to his list recently is paragliding.

——————————————————————————

这个哥们从长相上看似乎有点大叔相,但是我相信英国名牌华威的修养应该是很好的。。。才四年工作经验...对本科生来说看他就象大叔...

 

Fazio Brian Gene
A first year student at Tsinghua SEM IMBA program, Brian Fazio received his bachelor degree from the University of Phoenix, where he majored in E-Business. After graduation he continued his work in the banking industry and later went on to open a wine bar. Brian is a global citizen who has lived in 4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traveled to nearly 40.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9 16:03:51编辑过]

作者: WindDriver    时间: 2008-12-26 21:27
本人对面试尤其是小组讨论方面两校的规定确实不很了解。
慕容兄能再多介绍些吗?多谢了!
作者: 慕容楠生    时间: 2008-12-26 21:31

下了赶复习明天考试,面试完全可以等到笔试结束后准备甚至分数出来后准备,此前要做好的是,做好职业发展,学好英语,提升沟通能力。如果你没有今年申请,那么在2010年2月底开始准备就可以了。之前是笔试第一位。


作者: frankhoover    时间: 2008-12-27 00:04
以下是引用lichunyi在2008-12-26 20:27:00的发言:

我本科的时候是清华经管的。那时,本科和研究生的同学们对当时学院里的MBA同学印象不太好。

大家都在一个楼里自习,一些MBA的同学公然在教室里抽烟,还会自习的时候把臭鞋脱了,在自习室里大声打手机。这让我们相当郁闷。

这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那时的MBA貌似人比较杂,现在也许好些了吧。不清楚啊,希望是吧。

呵呵 我在北大这宿舍里住

这里最脏乱差的就是本科小孩的宿舍了

听女生说 北大女本科生还有半夜3点在水房洗衣服吵得大家睡不着觉的特殊习惯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27 0:05:20编辑过]

作者: 张楠    时间: 2008-12-27 11:02
以下是引用慕容楠生在2008-12-26 21:20:00的发言:

[upload=jpg]UploadFile/2008-12/2008122621271331528.jpg[/upload]

我们08在职双证班的平均年龄是略大一点。如视频抓图本组7人


华威毕业那大叔,we有8年了吧,4+4来着。


作者: levana    时间: 2008-12-28 23:58

LZ ,北大不只有光华,还有BIMBA


作者: WindDriver    时间: 2008-12-29 19:30
以下是引用慕容楠生在2008-12-26 21:31:00的发言:

下了赶复习明天考试,面试完全可以等到笔试结束后准备甚至分数出来后准备,此前要做好的是,做好职业发展,学好英语,提升沟通能力。如果你没有今年申请,那么在2010年2月底开始准备就可以了。之前是笔试第一位。

其实我最大的问题还是不知道哪个学校更适合我毕业后的发展,也不清楚两所学校各自对什么样的申请者更偏爱。联考笔试过线应该没问题,所以比较关心面试到底对最终录取影响多大。


作者: WindDriver    时间: 2008-12-29 19:33
以下是引用levana在2008-12-28 23:58:00的发言:

LZ ,北大不只有光华,还有BIMBA

是的,不过BIMBA跟中欧、CK比较像,是体制外的模式。
我这里比较的主要是通过联考入学体制内的项目。

美女如果能介绍下BIMBA的特色和优势也很欢迎。


作者: 慕容楠生    时间: 2008-12-29 20:48

考完了再讨论不迟。联考跟GMAT不同,虽然简单,但是一次考砸就只能一年后再考。

我上边已经说了北大的面试规则决定了面试权重更大一些。


作者: michael1999    时间: 2008-12-30 12:48
以下是引用levana在2008-12-28 23:58:00的发言:

LZ ,北大不只有光华,还有BIMBA

北大又办了一个汇丰商学院, 由海闻校长任院长
作者: Guevara    时间: 2008-12-30 12:58
以下是引用michael1999在2008-12-30 12:48:00的发言:

北大又办了一个汇丰商学院, 由海闻校长任院长

不就是原来的深圳商学院吗?
作者: 慕容楠生    时间: 2008-12-30 18:18

就是原来那个,只是卖了个冠名权,2亿。所以说北大这个名字还是很有价值的。

那个没有研究生学历,是单证。


作者: soiler    时间: 2008-12-31 08:14
北大在胡搞,有四个了,还是相互独立的,光华、经院、ccer、深圳,不知道那些校长们都是干嘛来的,这样能搞好吗
作者: volvolover    时间: 2009-7-8 02:39
北大的BIMBA和光华哪个更好呢?
作者: longlongbubble    时间: 2009-7-22 00:32
以下是引用lichunyi在2008/12/26 20:27:00的发言:

我本科的时候是清华经管的。那时,本科和研究生的同学们对当时学院里的MBA同学印象不太好。

大家都在一个楼里自习,一些MBA的同学公然在教室里抽烟,还会自习的时候把臭鞋脱了,在自习室里大声打手机。这让我们相当郁闷。

这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那时的MBA貌似人比较杂,现在也许好些了吧。不清楚啊,希望是吧。

挑这些有啥意思。在校生和工作了几年再读书的本来就有差异,再说都在一个学院里,互相挑起来的话负面事例哪里数得清。我在校的时候MBA和普硕同屋的不多,但有一个同班的一直抱怨和他同屋的普硕有多糟糕。。。。具体表现就是同屋的两个天天通宵打游戏并弄出各种光线声响,第二天天亮后睡觉,下午4、5点起床,叫上女朋友吃喝闲逛,然后又开始游戏,周而复始。我觉得那个哥们快被折腾出神经衰弱了。再说泼熊投毒在图书馆偷东西把丑闻闹到全国的都是小本不是。






欢迎光临 ChaseDream (https://forum.chasedream.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