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心理一直阴暗,不过在gter和CD混的时候总是不从阴谋论思考问题,心想都是好好学习的孩子,没那么多狗屁倒灶的事儿吧,我看看帖,学学东西,然后给前辈们说个thanks不就结了。然而这次,不小心着道了....
刚来的时候还挺愤怒,不就是说了几句投行的坏话么,至于这么多人围攻一个么?还说过句公道话,毕竟自己也特喜欢鼓捣股票,勉勉强强算一个sel-employed trader 哈哈;所以感觉像是那么多人说我一样,也蛮不爽的。 后来仔细一想,觉得不对劲儿:事有反常必为妖。 万物皆有因,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于是心底存了一丝疑惑。疑惑这东西存在了就会慢慢放大。
故而今天闲极无聊,为了解惑,潜水扫了多个帖子,终于里了点头绪。
拿起从来不在gter和CD使用的阴谋论拿来思考:
从发帖频率上看,太频繁了。热心帮助筒子是好事,不过发帖太多就要置疑其动机了。 做为一个在多个市场捣进捣出的经理,能有如此多的时间参与此类活动未免也闲了点。而且细致琢磨回帖的信息量,我可能比较笨,没发现太多.....
从结果上看,很像我在别的论坛经历过的劣币驱逐良币之后的结果。 因为现实生活中成功充实的人一般上论坛的时间少,抵不住有大把时间的家伙蓄意挑拨和反复灌水。牛人们有时候被挑拨到火候了,一怒,开始大骂;新人们不明所以一看这丫怎么素质这么低,就不搭理了。 然后牛人就想啊,靠,我好心想给后辈们一点信息还不被待见,得,我走总成吧,眼不见心不烦。 最后这样的论坛,牛人纷纷离去,心灰意懒,只剩下一堆不明所以的新人以及那个最终的胜利者。
从手法上看。塑造形象,推广自己的网站?产品?....
当然,一枚硬币总有两面,为保证公允性,另一个角度看,也许真相是众多的投行从业者不愤于对投行的诋毁,进而恼羞成怒。 这两种可能性都是有的。
至于这两种可能性,哪种是真的,新人如我者就需自己分辨了。 朋友们,江湖险恶;要注意辨正的吸收信息。 critical thinking, 这个当年写GRE作文的词,如今怎么写起来怎么如此黑色幽默呢。真的,话说,现实生活中我虽然外表羞涩,内心还是蛮邪恶的,不是三两句就能骗到的主。 不过,我从来都没有想过在CD此类的论坛中也要心理转这么多弯弯拐拐,累不累啊........这次我搞怕了。
感觉被影射的,不管哪一方,有怒气的先息怒;论坛是交流的地方,不是吵架的地方。对我不爽的,我先道个欠了;私下里尽管开骂吧,pm着骂都可以。 对本人而言,不过是一个叫 bonhomie的id讲了个阴谋论的故事.....然后被某几个热情的id表达了一下强烈的感情嘛---与我何干,与本人何干,下次注册个新名儿,该干啥干啥.....
呼。 突然想到自己又脑残了,没事儿写这个干啥,费时费力。该干嘛干嘛去.喽....总之祝各位顺利,也希望这里能真正成为有价值的交流平台。 撤了。
骂归骂,要有水平地骂,没人说不让骂,但是如果骂出来没水平耽误别人就不对了
投行是很简单的,没有那么复杂和什么阴谋。
Ibanker们大多数也根本没时间到这里Argue什么。
问题还在于大家的心态,把Ibanking看得太那个,心态也自然会很那个,把它看得不那么那个,自然也就无所谓了。
其实我认识一些Ibanker们也没觉得自己很牛啊,比如说有些Lawyer就混得比他们好,百万级的薪水现在这社会也不算太那个吧。
我觉得对投行认知的问题以及后来的一些问题,都是两个因素造成的:
1、人民币汇率过去长期低估。现在已经好很多了,过几年真要到了1:4,1:5,我看外资投行的人都要另攀高枝了。
2、出国读MBA就是一张One Way Ticket,由于机会成本太高,美国如今又不好呆,回国一般企业薪水无法弥补机会成本,所以MBA毕业生只剩下华山一条路:投行、咨询之类;然后这种心态确实很难避免,就是一定要证明自己当初千辛万苦出国是对的正确的NB的,所以有时候难免那个一下。
你认为我在换马甲灌水, 我还不至于愚蠢到为了在这里出一口恶气而去多注册几个马甲来上演“自买自卖”股票对倒般的拉台式坐庄方法。
其实你的骨子里是看不起人,认为出国后就镀了一层金,就比别人优越,至少你认为你多懂了几个名词,你还认为别人不懂英语,没文化,但是你压根儿没想一想别人自贬自嘲“英语不好”,是谦虚还是真的英语不好,或者仅仅是因为方便交流而放弃晦涩的专业金融名词说通俗语言。
某人这种虚无缥缈感觉自我良好的优越感其实就是现代版的皇帝新衣,更多的是一种多年努力和代价出国却遭遇竹篮打水一场空并且伴随着中国崛起的大形势国内优秀人才辈出的双重打击下的一种强烈自卑感。否则某人也不会因为一个专业理论的英文翻译方法没搞对,最自卑地要去换ID。本来作为“亲洋派”的他们有希望将所学知识用于国内实践,但是他们却选择了鸵鸟方式,回避,不愿意努力重头再来,或许从头再来成本太高,或许他们再也没有机会翻盘。
还有你认为公布“40多w是基金”足以让我丢面子的话,那就只能说明你留学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学,这些年都白费了,是废掉的一代,你做出了错误的人生选择。如果我是你,我会去了解美国的情况:注册一个投资管理公司最低注册资本仅仅是10万美元,而且不用验资。而在中国,注册投资类公司需要注册资本多少,是40万吗? 中国可是要验资的,不能抽资,这是最基本的商业法,中国的商业门槛要比美国高的多。你之前为什么就不作你的homework而急于跳出来进攻别人? 你是否承认因为海外留学背景让你更浮躁? 还有,我说过是40万,但是别人会把真正的规模告诉你? 你似乎不适合念MBA,念了也白念。 40W? 你压根儿没想一想别人自贬自嘲“英语不好”,是谦虚还是真的英语不好,或者仅仅是因为方便交流而放弃晦涩的专业金融名词说通俗语言。
虽说心理一直阴暗,不过在gter和CD混的时候总是不从阴谋论思考问题,心想都是好好学习的孩子,没那么多狗屁倒灶的事儿吧,我看看帖,学学东西,然后给前辈们说个thanks不就结了。然而这次,不小心着道了....
刚来的时候还挺愤怒,不就是说了几句投行的坏话么,至于这么多人围攻一个么?还说过句公道话,毕竟自己也特喜欢鼓捣股票,勉勉强强算一个sel-employed trader 哈哈;所以感觉像是那么多人说我一样,也蛮不爽的。 后来仔细一想,觉得不对劲儿:事有反常必为妖。 万物皆有因,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于是心底存了一丝疑惑。疑惑这东西存在了就会慢慢放大。
故而今天闲极无聊,为了解惑,潜水扫了多个帖子,终于里了点头绪。
拿起从来不在gter和CD使用的阴谋论拿来思考:
从发帖频率上看,太频繁了。热心帮助筒子是好事,不过发帖太多就要置疑其动机了。 做为一个在多个市场捣进捣出的经理,能有如此多的时间参与此类活动未免也闲了点。而且细致琢磨回帖的信息量,我可能比较笨,没发现太多.....
从结果上看,很像我在别的论坛经历过的劣币驱逐良币之后的结果。 因为现实生活中成功充实的人一般上论坛的时间少,抵不住有大把时间的家伙蓄意挑拨和反复灌水。牛人们有时候被挑拨到火候了,一怒,开始大骂;新人们不明所以一看这丫怎么素质这么低,就不搭理了。 然后牛人就想啊,靠,我好心想给后辈们一点信息还不被待见,得,我走总成吧,眼不见心不烦。 最后这样的论坛,牛人纷纷离去,心灰意懒,只剩下一堆不明所以的新人以及那个最终的胜利者。
从手法上看。塑造形象,推广自己的网站?产品?....
当然,一枚硬币总有两面,为保证公允性,另一个角度看,也许真相是众多的投行从业者不愤于对投行的诋毁,进而恼羞成怒。 这两种可能性都是有的。
至于这两种可能性,哪种是真的,新人如我者就需自己分辨了。 朋友们,江湖险恶;要注意辨正的吸收信息。 critical thinking, 这个当年写GRE作文的词,如今怎么写起来怎么如此黑色幽默呢。真的,话说,现实生活中我虽然外表羞涩,内心还是蛮邪恶的,不是三两句就能骗到的主。 不过,我从来都没有想过在CD此类的论坛中也要心理转这么多弯弯拐拐,累不累啊........这次我搞怕了。
感觉被影射的,不管哪一方,有怒气的先息怒;论坛是交流的地方,不是吵架的地方。对我不爽的,我先道个欠了;私下里尽管开骂吧,pm着骂都可以。 对本人而言,不过是一个叫 bonhomie的id讲了个阴谋论的故事.....然后被某几个热情的id表达了一下强烈的感情嘛---与我何干,与本人何干,下次注册个新名儿,该干啥干啥.....
呼。 突然想到自己又脑残了,没事儿写这个干啥,费时费力。该干嘛干嘛去.喽....总之祝各位顺利,也希望这里能真正成为有价值的交流平台。 撤了。
支持!
另外四楼说得也比较中肯
[改天继续补充]
借宝地问个简单问题:
商业银行的liquidity management的职位怎样,和asset liability management一样么?具体做什么工作?属于treasury么?以后career path是什么?
投行的trade部门trade的都是谁的钱啊,fund不都是自己决定怎么投资/hedge么?难道投行的trade部门就是执行fund/client的指令?
借宝地问个简单问题:
商业银行的liquidity management的职位怎样,和asset liability management一样么?具体做什么工作?属于treasury么?以后career path是什么?
投行的trade部门trade的都是谁的钱啊,fund不都是自己决定怎么投资/hedge么?难道投行的trade部门就是执行fund/client的指令?
liquidity management应该是票据和贴现那一块吧。
asset liability management听名字是挺酷,还是洋名字。但是具体工作估计就没那么轻松了,或许是让你去催收坏账的,通俗点就是去讨债的。
career path? 你最好有心里准备,商业银行特别是big 4会有什么career path?
投行trade的钱绝大部分是别人的,不是自己的,有一些是商业银行委托投资银行管理的。既然已经委托,那么投行公司是可以自己作trading decision的,这也是为啥次级债危机之后投行纷纷变身商业银行的原因之一------可以把欠商业银行的钱一笔勾销,反正商业银行有存款有流动性,变身之后就可以把坏帐通过流动性后延迟下去。
多谢楼上的,我上google一下,貌似和楼上的说的不太一样
JD: Head of Asset Liability Management
Working closely with the Chief Risk Officer and the Board, you will manage the market and liquidity risk of the banks portfolios, advise on market risk concentrations, associated issues, and make recommendations on risk frameworks. Managing three teams you will have functional responsibility for market, liquidity and interest rate risk reporting. You will also work closely with business unit heads to review branches balance sheets and make recommendation on their collateral management. Strengthening the bank's Asset Liability Management process, focusing on liquidity risk you will make recommendation on implement global standards including Basel II accord.
To be considered for this role you will require:
你可以去试试,是不是如你想象般的高雅。
但是你千万千万要回来告诉我们真实的情况,好多人看到不理想不满意之后,就从来不回来。
楼上的楼上这就没意思了,具体原因我也不说了。
所以虽然你的问题极其简单,我也没兴趣回答。
投行的trade部门trade的都是谁的钱啊,fund不都是自己决定怎么投资/hedge么?难道投行的trade部门就是执行fund/client的指令?
绝大多数是flow trader, market makers
借宝地问个简单问题:
商业银行的liquidity management的职位怎样,和asset liability management一样么?具体做什么工作?属于treasury么?以后career path是什么?
投行的trade部门trade的都是谁的钱啊,fund不都是自己决定怎么投资/hedge么?难道投行的trade部门就是执行fund/client的指令?
回答第一个问题。您问的应该是流动性管理。商行做流动性的,看你是外币还是人民币吧。人民币主要是拆借和回购。如果小行人少,一二级市场的债券投资交易也做,分的不细。越是大行分的越细,听说中行做shibor的就四个人。
asset liability management不懂是啥。
反正在我们这里属于Treasury。以后的career path, 我也灰常迷惑。想读个mba转行。不读mba的话,可以跳到待遇好的商行,继续做流动性,或fixed income,或基金公司的货币,债券基金里继续做交易员。
回答第一个问题。您问的应该是流动性管理。商行做流动性的,看你是外币还是人民币吧。人民币主要是拆借和回购。如果小行人少,一二级市场的债券投资交易也做,分的不细。越是大行分的越细,听说中行做shibor的就四个人。
asset liability management不懂是啥。
反正在我们这里属于Treasury。以后的career path, 我也灰常迷惑。想读个mba转行。不读mba的话,可以跳到待遇好的商行,继续做流动性,或fixed income,或基金公司的货币,债券基金里继续做交易员。
多谢酒楼!
谢谢您的回复,我说这个情况是欧洲的商行,在欧盟国家内有分行,涉及欧元,英镑,瑞朗等货币,这样的银行总部的Liquidity Manager主要作些什么呢?谢谢!
答楼上的 隔行如隔山 偶不知道。。。
我还是觉得流动性一般指拆借多些
或许还有利率互换,期权等衍生交易
人民银行有自己的系统,涉及到外币有FedWire系统和JPMorgan后台,把钱往系统一打就OK,涉及到远期掉期也是用系统一点鼠标就OK。没什么技术含量的,更不知道如此简单工作居然被渲染成高薪高荣耀
我真不知道为什么有些人就是喜欢搞复杂,居然要涉及到多个英文名词,似乎要把别人搞糊涂之后,才能显示他们所谓的水平?
人民银行有自己的系统,涉及到外币有FedWire系统和JPMorgan后台,把钱往系统一打就OK,涉及到远期掉期也是用系统一点鼠标就OK。没什么技术含量的,更不知道如此简单工作居然被渲染成高薪高荣耀
我真不知道为什么有些人就是喜欢搞复杂,居然要涉及到多个英文名词,似乎要把别人搞糊涂之后,才能显示他们所谓的水平?
多谢酒楼!
谢谢您的回复,我说这个情况是欧洲的商行,在欧盟国家内有分行,涉及欧元,英镑,瑞朗等货币,这样的银行总部的Liquidity Manager主要作些什么呢?谢谢!
Hedge,请看清楚人家的问题——说的本来就不是国内的商业银行体系。国内中资商业银行本身也没有这样的职务。批评别人卖弄、开始自己的说教之前,请看清楚别人的问题
Hedge,请看清楚人家的问题——说的本来就不是国内的商业银行体系。国内中资商业银行本身也没有这样的职务。批评别人卖弄、开始自己的说教之前,请看清楚别人的问题
你看清楚了,知道什么叫FedWire系统吧? 是人民银行的系统?
很明显,你是不知道这个系统是干嘛的,否则还质疑别人?!
您这张嘴,再加上您所在的万恶行业,不要说业外人,人都未必算
人民银行有自己的系统,涉及到外币有FedWire系统和JPMorgan后台,把钱往系统一打就OK,涉及到远期掉期也是用系统一点鼠标就OK。没什么技术含量的,更不知道如此简单工作居然被渲染成高薪高荣耀
我真不知道为什么有些人就是喜欢搞复杂,居然要涉及到多个英文名词,似乎要把别人搞糊涂之后,才能显示他们所谓的水平?
这个,实在看不下去了,我一个商行的小兵来回答一下问题
据我所知,Fedwire是老美的一个国际间银行清算系统,主要就是美元汇款用的,相似的还有一个chips,能不能用来做远期掉期我不清楚。
然后那个asset liability management是资产负债管理,四大商行里至少工行是专门有这么一个部门的,做什么的?顾名思义,管理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比如根据自己的资本情况和经济情况今年各种币种可以放多少贷款,管理资本充足率(这个很熟悉了),管理融入融出资金成本,备付金,等等。不是这个部门的,只能说到这种程度。
我觉得呢,银行的工作是不复杂,但是,不是简单到把钱“打”(好一个“打”字)进去,鼠标一点就ok。我同意不能把事情搞复杂以显示自己有水平,但是同样的我也同意不能把事情过分简单化以显示自己有水平。
这个,实在看不下去了,我一个商行的小兵来回答一下问题
据我所知,Fedwire是老美的一个国际间银行清算系统,主要就是美元汇款用的,相似的还有一个chips,能不能用来做远期掉期我不清楚。
然后那个asset liability management是资产负债管理,四大商行里至少工行是专门有这么一个部门的,做什么的?顾名思义,管理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比如根据自己的资本情况和经济情况今年各种币种可以放多少贷款,管理资本充足率(这个很熟悉了),管理融入融出资金成本,备付金,等等。不是这个部门的,只能说到这种程度。
我觉得呢,银行的工作是不复杂,但是,不是简单到把钱“打”(好一个“打”字)进去,鼠标一点就ok。我同意不能把事情搞复杂以显示自己有水平,但是同样的我也同意不能把事情过分简单化以显示自己有水平。
这位mm也是商行做资金业务的? 是的话可否站内联系下
ps 人民币结算走的是大额支付系统 外币不清楚 但央行怎么会用jpmorgan的后台??
这个,实在看不下去了,我一个商行的小兵来回答一下问题
据我所知,Fedwire是老美的一个国际间银行清算系统,主要就是美元汇款用的,相似的还有一个chips,能不能用来做远期掉期我不清楚。
然后那个asset liability management是资产负债管理,四大商行里至少工行是专门有这么一个部门的,做什么的?顾名思义,管理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比如根据自己的资本情况和经济情况今年各种币种可以放多少贷款,管理资本充足率(这个很熟悉了),管理融入融出资金成本,备付金,等等。不是这个部门的,只能说到这种程度。
我觉得呢,银行的工作是不复杂,但是,不是简单到把钱“打”(好一个“打”字)进去,鼠标一点就ok。我同意不能把事情搞复杂以显示自己有水平,但是同样的我也同意不能把事情过分简单化以显示自己有水平。
终于有一个懂行的出来了。
Fedwire和Chip系统可以根据数据接口,开通远期掉期。当然这个接口开通是需要经过授权的,而且并不是地方分行级别可以开通的。
如果对某些业务相当熟悉,也就是把钱“一打”就OK了。当然,如果不熟悉,就另当别论。另外,我不是为了显示自己有水平,我不知道你为啥有这样的想法? 我的本意是说明在“分工日益精细的今天,各种复杂的工作都被程序化了,因此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不认为作为在生产线上一个无名棋子,待遇和薪水会有多高”。你明白?
欢迎光临 ChaseDream (https://forum.chasedream.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