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看到有tx问起国外学校和中欧的咨询就业问题,在这里就所了解的情况做个简要介绍供大家探讨)
国外牛校:从M7的一些朋友了解到,如果进Top10,回国进MC可能性很大,基本上只要想进就有机会的。
但我认为留在美国的可能性不大,因为这行当讲究个文化和语言,同marketing类似,而且还有签证、绿卡等问题(我读书前的公司每年都要集结微软去华盛顿要quota还不够用,很多签证到期的同事只有回国远程工作)。
中欧:进咨询的不多,比例也不大(相对于每年190名学生来说),但其实每年真正坚持要申请MC的人只有20人左右(咨询俱乐部的死硬派)
所以每年10几人的比例还是相当高的,也比较有层次
一流的firm有Mck、BCG、Bain(据说 Bain 从来不在中国招mba,从CDC了解到06年入学的同学是个人渠道进的)
准一流:Booz、Monitor(去年没有)、ATK、Mercer
RB、IBMGBS和埃森哲(如果算的话)等等
可能有同学会问了,这些人的背景怎样,是不是都是牛人啊
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他们大多数都是本土MBA而且非咨询背景
很多咨询公司来中欧要人,但CDC明确的告诉他们,咨询背景的MBA几乎没有(今年有来自Mck和Monitor等公司的consulting同学,而非其他顶着牛公司牌子的supporting部门),所以看起来咨询公司对中欧MBA的咨询背景也没有过多期望
参加金融俱乐部的讨论时,我们也得出结论,相对较若的金融就业来说,中欧可以算是一个咨询学校,目前学校也在积极拓展金融就业的机会,不过赶上现在这年景,2年前如果说华尔街的大投行都会破产倒闭被收购,谁能相信呢?所以去年有位打算去摩根斯坦利的同学最后去了麦肯锡。
关于咨询的实习:之前有帖子介绍过,07的同学拿到BCG、ATK、RB等公司的实习offer,而且现在已经定下来了一个BCG的全职offer,ATK实习的一位同学因为创业可能放弃全职了
当然,这些同学在中欧也很优秀,他们中间去沃顿交换的就有2位
一些看法:
从今年组织咨询俱乐部的情况来看,08同学对咨询的热情不是特别高,分析原因如下:
1. 他们进中欧之前发展就很好,不少是一些拿高薪的职业经理(很多人毕业于北美名校/或者据了北美名校的offer),貌似不需要咨询做跳板
2. 很多industry也不错,比如某些公司的战略部门,而且还没有咨询那样的work/life balance
3. 薪水吸引力,目前已经知道的几个offer薪酬范围都不低于传统的高强度的高薪咨询工作
不过,CDC对咨询就业还是比较重视
楼上问的真是及时,昨天adidas刚来学校做宣讲,其中来了两位校友,记得在里面的职位分别是HR manager和senior project manager(marketing部门).前者是入中欧前就在HR职能工作;后者是有在银行做项目管理的经验,但是进入adidas是第一次转行到marketing。
回到LZ主题上:
昨天晚上还听了一段AXA APH的战略总监的一个主题为How much is enough的讲座,其中提到幸福和财富并不是正相关的关系时,坐我旁边的加拿大同学也特意跟我说她们那边是非常重视work/life balance的,对财富并不是看的那么重要。
回到咨询这个主题,虽然咨询提供的职业发展前景和薪水(其实如果是去非top 3的咨询公司,薪水应该和很多实业公司相差不多)还是较大部分公司优越,但是并不是每个同学(尤其是有很大的职业选择能力,已经享受舒适的生活环境或者那种家庭导向的同学)都愿意牺牲生活品质而投身到咨询行业的。我想这也可以部分解释同学们对咨询俱乐部热情并不如我们入学前想像的那么高的原因。
数据上讲,正常年景下去咨询的应该是十几个,但是考虑到有咨询offer在手但是最终选择其他行业的可能(06有拒了RB去CICC的),因此拿offer的数据应该比最终入职咨询的大概要接近double。考虑到绝大部分同学原来没有管理咨询的背景,这个数据还是能接受的。学校提供的这个平台至少在国内还算不错,能不能把握就看个人了。
非常详细的说明和分析,谢谢了。
这位同学说的有道理,这也是我漏掉的有关咨询今年不是热门的第四点原因,因为要上课,没有补充上去:
不要说您列出的这些公司,甚至bain、bcg等等公司,去实习的时候也会发现,一些做你mentor的人,反而是当年学校的师弟师妹,因此不少背景不错的同学积极性就不高了
但读mba的很多同学,目的就是为了转行,比如有同学本科毕业的时候面临微软和bcg的offer,最后选择了前者,但现在觉得不是想要的,因此选择mba换一个起点和行业,在列出的咨询公司里面,毕竟实现了成功转行,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是不能找到咨询公司才到中欧。
不要说您列出的这些公司,甚至bain、bcg等等公司,去实习的时候也会发现,一些做你mentor的人,反而是当年学校的师弟师妹,因此不少背景不错的同学积极性就不高了
希望中欧乃至所有的MBA毕业生不要那么在意这种无谓的比较,每个人的发展和选择不一样,一时的领先也不代表什么。重要的是自己的每一步是不是都有所进展甚至突破。
一流的firm有Mck、BCG、Bain(据说从来不在中国招mba,从CDC了解到06年入学的同学是个人渠道进的)
过去五年每年都有中欧的毕业生进入这几家公司的。竞争的确比较激烈,但机会总是留给有实力有准备的人。
希望中欧乃至所有的MBA毕业生不要那么在意这种无谓的比较,每个人的发展和选择不一样,一时的领先也不代表什么。重要的是自己的每一步是不是都有所进展甚至突破。
说的好!
其实ATK在业内是很响当当的公司了,国内的mba只知道MBB不知其他,而一些欧美回来的MBA去ATK,拿到的offer要比Mck还要高,这是咨询版提到的所谓Mck Discount。
zhenhaowu是老咨询了,希望今年还能有机会请过来给08的咨询俱乐部做讲座
不争一日之短长,受教了
中欧的网页上说有3个方向:金融、通用管理、市场
不过我觉得具体什么方向,应该关系不太大,而且去麦肯锡的那位06校友,本来是要进摩根斯坦利的,所以我认为不是大问题。
当然,涉及到选修课,还是要多选一些咨询相关的内容。
(按:看到有tx问起国外学校和中欧的咨询就业问题,在这里就所了解的情况做个简要介绍供大家探讨)
国外牛校:从M7的一些朋友了解到,如果进Top10,回国进MC可能性很大,基本上只要想进就有机会的。
但我认为留在美国的可能性不大
中欧:进咨询的不多,比例也不大(相对于每年190名学生来说),但其实每年真正坚持要申请MC的人只有20人左右(咨询俱乐部的死硬派)
所以每年10几人的比例还是相当高的,也比较有层次
一流的firm有Mck、BCG、Bain(据说 Bain 从来不在中国招mba,从CDC了解到06年入学的同学是个人渠道进的)
准一流:Booz、Monitor(去年没有)、ATK、Mercer
RB、IBMGBS和埃森哲(如果算的话)等等
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他们大多数都是本土MBA而且非咨询背景
很多咨询公司来中欧要人,但CDC明确的告诉他们,咨询背景的MBA几乎没有(今年有来自Mck和Monitor等公司的consulting同学,而非其他顶着牛公司牌子的supporting部门),所以看起来咨询公司对中欧MBA的咨询背景也没有过多期望
参加金融俱乐部的讨论时,我们也得出结论,相对较若的金融就业来说,中欧可以算是一个咨询学校,目前学校也在积极拓展金融就业的机会,不过赶上现在这年景,所以去年有位打算去摩根斯坦利的同学最后去了麦肯锡。
关于咨询的实习:之前有帖子介绍过,07的同学拿到BCG、ATK、RB等公司的实习offer,而且现在已经定下来了一个BCG的全职offer,ATK实习的一位同学因为创业可能放弃全职了
当然,这些同学在中欧也很优秀,他们中间去沃顿交换的就有2位
一些看法:
从今年组织咨询俱乐部的情况来看,08同学对咨询的热情不是特别高,分析原因如下:
1. 他们进中欧之前发展就很好,不少是一些拿高薪的职业经理(很多人毕业于北美名校/或者据了北美名校的offer),貌似不需要咨询做跳板
2. 很多industry也不错,比如某些公司的战略部门,而且还没有咨询那样的work/life balance
3. 薪水吸引力,目前已经知道的几个offer薪酬范围都不低于传统的高强度的高薪咨询工作
不过,CDC对咨询就业还是比较重视
看来michael真要转consulting了啊,了解这么详细。不过中欧校园里面组织的Consulting类活动确实很多,很多公司都来演讲或者宣讲过。
俺quit了Bxxz(这家公司狂不地道),去了一家industry做战略marketing。虽然钱少,但不用加班,老板说半天不来上班都不用说。虽然薪水少了一些,但日子舒服多了。像我这种有家有口的老人,再去做咨询有点不合时宜。里面很多嫩娃子在飙着你。
即使去了top mc, 中欧的收入是国外名校的1/2左右,你会感觉更不爽的,虽然绝对值不少,但感觉受到歧视。
TTT
楼上是Insead的朋友吧
不过Booz啥时候不Allen的
赫赫
俺quit了Bxxz(这家公司狂不地道),去了一家industry做战略marketing。虽然钱少,但不用加班,老板说半天不来上班都不用说。虽然薪水少了一些,但日子舒服多了。像我这种有家有口的老人,再去做咨询有点不合时宜。里面很多嫩娃子在飙着你。
即使去了top mc, 中欧的收入是国外名校的1/2左右,你会感觉更不爽的,虽然绝对值不少,但感觉受到歧视。
一眨眼,sinocheetah都毕业了,时间真快啊
现在我也有cheetah的感觉了,咨询公司看上去很美,不过付出的代价,可能也不是我这样的老梆子能承受的了的,就像“清华学生在香港”中说的那样,关键看你要什么。而且几年的电信行业技术积累,丢了也蛮可惜的,又不一定能在咨询公司里面做到通用咨询->专业咨询->拉项目
回到chenguo的帖子,中欧180人里面“也只有10几人进咨询”,不过真正坚持到申请咨询工作最后阶段的,也没几个人。
回到cheetah的帖子,中欧进top mc,“收入是国外名校的1/2左右,你会感觉更不爽的,虽然绝对值不少”,这个我到觉得问题不大,首先麦肯锡给中欧毕业的 SBA 开到50w应该没问题吧,海外毕业的consultant估计到不了100w,而且中欧学费20w(能进top mc的估计在中欧还有大笔奖学金),生活、旅行成本相对较低,而且只有1年半的时间,相比海外top school 2年下来100多万,ROI还算不错了。而且将来up之后,估计consultant往上,大中华区薪酬应该一样了。
anyway,申请mba就像找工作一样,看你要什么了,我周围拒了MIT、Columbia、LBS、Duke的人也颇有不少,但如果我有钱有机会,也想去M7混混。
即使去了top mc, 中欧的收入是国外名校的1/2左右,你会感觉更不爽的,虽然绝对值不少,但感觉受到歧视。
zhenhaowu是老咨询了,希望今年还能有机会请过来给08的咨询俱乐部做讲座
不争一日之短长,受教了
pls send email to me (ask Jeffrey for my contact). I'm happy to come back to chat with you.
吴师兄,
多谢啦,进中欧之前就看过你上次在学校演讲的ppt。
稍后我会代表咨询俱乐部发出正式的邀请。
hlmichael
过去五年每年都有中欧的毕业生进入这几家公司的。竞争的确比较激烈,但机会总是留给有实力有准备的人。
“... mck、BCG、Bain(据说从来不招国内的毕业生...)”,当时括号中说的情况是针对Bain的,可能有歧义了,会让人误解为麦肯锡 BCG也和Bain一样,后面已经修改
真实的情况确实如zhenhaowu所说,Mck、BCG每年都有offer的,而且还是打*的(即大于2个offer,Mck有年是4个,如果没记错的话)
以我进学校后的了解和个人感觉,中欧MBA要想进入MCK,BCG,有几个必要条件(非充分):本科四大名校+名企业+核心职能(Marketing,Finance,R&D,Strategy)+流利英文+年轻力壮
这些条件几乎也是投行或其它著名公司需要的!
中欧里面没有这些条件的,机会不是说没有,只能说微乎其微,坦白说就不要妄想、抱希望了!
国外牛校:从M7的一些朋友了解到,如果进Top10,回国进MC可能性很大,基本上只要想进就有机会的。
中欧:进咨询的不多,比例也不大(相对于每年190名学生来说),但其实每年真正坚持要申请MC的人只有20人
一流的firm有Mck、BCG、Bain(据说 Bain 从来不在中国招mba,从CDC了解到06年入学的同学是个人渠道进的)
准一流:Booz、Monitor(去年没有)、ATK、Mercer
RB、IBMGBS和埃森哲(如果算的话)等等
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他们大多数都是本土MBA而且非咨询背景
很多咨询公司来中欧要人,但CDC明确的告诉他们,咨询背景的MBA几乎没有(今年有来自Mck和Monitor等公司的consulting同学,而非其他顶着牛公司牌子的supporting部门),所以看起来咨询公司对中欧MBA的咨询背景也没有过多期望
关于咨询的实习:之前有帖子介绍过,07的同学拿到BCG、ATK、RB等公司的实习offer,而且现在已经定下来了一个BCG的全职offer,ATK实习的一位同学因为创业可能放弃全职了
当然,这些同学在中欧也很优秀,他们中间去沃顿交换的就有2位
2. 很多industry也不错,比如某些公司的战略部门,而且还没有咨询那样的work/life balance
3. 薪水吸引力,目前已经知道的几个offer薪酬范围都不低于传统的高强度的高薪咨询工作
你说的公司战略部门具体指什么啊 类似Business Development吗
欢迎光临 ChaseDream (https://forum.chasedream.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