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读本科生
1,非经管类专业,最好不要考ACCA、CGA、CMA、CIMA、CFA等会计、金融类证书。
我不相信有多少人是真正热爱会计、财务、金融类工作而去考这些证书的,为了就业、为了未来的薪情而已。这类工作对大部分人来说并不有趣,不值得苦苦追求。另一方面,市场有这些证书的人已经太多了,你一个非经管类本科生持有这类证书、或仅仅过了若干门课程并没有多少优势可言。何况又没有相关工作经验、哪怕是实习经验,通常来讲。
忘了这些证书吧,it's not your game. 把你的专业学好,GPA弄高一点。学习之道,最终是融会贯通的,学习的能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你可以通过你的GPA证明你是强悍的学习者,强悍的学习者不需要什么都懂,也不可能什么都懂,但雇主相信,在需要的时候,你会是一个fast learner, 这远比那些放弃很多大学生活,费了老鼻子劲,超低空掠过ACCA或CFA之类证书的人强。
该干嘛干嘛。足球、游戏、恋爱、社会活动、公司实习,一个都不能少。当然,英语,再强也不过分。听说读写全面提高。不要又钻进牛角尖去靠这个证书、那个证书,多去英语角、抓住一切机会练口语,不要嫌弃英语角的人水平不高,满嘴的语法错误不要紧,熟练地听说、能够交流沟通是王道,说得多了错误会越来越少。最怕的是怕丢丑、不说!
天地很大,没有这些证书照样可以发展得很好。
2,经管类、尤其是会计专业在校本科生。
A,要不要考CICPA?我的看法是不考!
当然,如果你笃定你以后一定要进会计师事务所做注会,那么自然得考。你笃定吗?你还年轻呢,何必把自己的人生推进这样的窄胡同。进四大,对很多本科生来说,其实是可望但很难及的,算是好的出路了;进内资的事务所,薪水很低,也未必能得到好的培训、锻炼以及发展。你确定要做注会?
如果要考CICPA,整个大学生活就此搭进去了。正常智商的学生最少要两年、更多的人需要三年,并且不是随便看看书就能考过去的,要很投入、很刻苦!事实上更多的人花了两三年也没考过去。劳民伤财,青春虚掷,且考不过的概率很大,因为那玩意儿是中国丑陋的考试制度的登峰造极。即便考过了也效益有限:在收益上有限,就最对口的审计工作而言,如果进不了四大,薪情并不好;在知识收获上有限,如果不做社会审计,那些狭窄而精深的专业知识对做其他工作来说是高射炮打蚊子,浪费!总之,划不来!
B,如果一定要考个会计证书,考哪个呢?我推荐ACCA!
我可不是ACCA的托啊!
不考CICPA的理由前面已经讲过了。
同类别的另有CGA,AIA,AUCPA,AICPA等。后两者考试费用很高,考起来也不方便,而其知名度、影响力在国内都不如ACCA,去掉!
CGA和ACCA的区别:
CGA更偏重于培养一个会计专家,而ACCA更GENERAL,有财会MBA之称,内容涵盖七大领域(个人做的归类):
a)综合管理:
F1 Accountant in Business (AB) 会计师与企业
P1 Professional Accountant (PA) 专业会计师
P3 Business Analysis (BA) 商务分析
b)财务会计
C,在校生考CMA,CIMA,可能不好。
理由前面已经提到了,你并不能确定你将来做什么,所以过早的考了一个管理会计证书太超前了。
事实上,即便是管理会计,也是需要有财务会计的基础的,没做过财务会计,便直接做管理会计,也不是不可以,但似有欠缺,这样的入职并不顺畅。更多的会计人员是从出纳、会计员做起的。
所以,考ACCA会比较好。面比较宽,在各个领域都有基础。考了ACCA,假如有机会的话,你完全可以涉足管理会计,因为ACCA为你提供了相当的基础。虽然这些基础没有CMA,CIMA精深,但初入行的你有了这些基础足可以入门了,而即便你有了CMA,也不可能让你立马担纲、主持工作。而反之则不具备这样的效果。CMA不能当ACCA用,不能在财务会计,审计,税务领域获得与前述相对等的信任。
有人可能会担心自己在各个领域都未必精深。其实大可不必,要想修炼到精深,务必得在实际工作中一点一滴地慢慢修炼,光靠考证,无论你拿了多少个证书,也永远都不会精深的。理论知识是很易得的,只要假以时日。关于管理会计或审计、财务之类的书汗牛充栋,你学不完,即便学了,没有实践垫底,也是理论与实践两张皮。
奠基并超越于理论知识、且更有价值的实践性知识只能在实践中获得!
二、民工
1、考证要趁早
常常见到有帖子问偶30多了开始考cfa或acca还晚不晚。据说it's never too late to begin,人家追求梦想谁敢说三道四?!但其实,真的晚了!若为了追求知识,把书买回家仔细研读就可以了;若为了追求被雇用,概率真的好小。几乎没有证券公司会雇用一个30出头的analyst,虽然他通过了CFA L3。
2、考它一大把证书?一个就够了!
很多人在精心计算考出哪一个证书组合将天下无敌。这恐怕太一厢情愿了!那一大把证书如果当真考出来,你的整个青春就彻底付之一炬了。而且如果不是超人的话,考那么多证书的同时必然影响工作。而做好手头的工作,才是个人发展的根本。
证书一个就够了,帮助自己自我提高,减小雇主的人力资源鉴别成本,可以了。ACCA、CGA、或CMA、cima,或其他,任何一个都够用了,考多了也是重复。
更重要的是把事做好,把人做好。这样才能得尝所愿。
对于LZ的看法并不完全赞同,尤其是关于CICPA.
“进四大,对很多本科生来说,是可望但很难及的”这过分夸大了进四大的难度,虽然我本人从未考过CICPA但也进了四大,但是必须承认CPA对于进入四大的积极作用.
同时虽然ACCA不错,但是今年光annual subsription fee就已经要64胖子,这都够把CICPA整个考个近3遍了,这还没算上examination entry fee,对于家境不太好的学生而言ACCA从来就不是一个option.
而且CICPA不止对进入四大有帮助,for instance,恒生银行在招聘MT的时候就认为CICP and HKCPA are preferred.考CPA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要进会计师事务所.CPA也还没难到需要把整个大学生活都搭进去.
To sum up,CICPA是财会领域最具性价比的证书,绝对的硬通货。
谢谢反馈!
1、四大每年貌似都招不少人,但相比中国每年毕业这么多本科生来说,进四大仍然很难。
2、如果ACCA考试费用对某学生来说是沉重的负担,那么就不要考了,不适合他。发展的路径千万条,不唯ACCA一种。走其他的路去吧,也蛮好。
3、诚然,考CPA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要进会计师事务所,但既然不进会计师事务所,何必考CPA?又不好玩,又不是必须。
某些公司当然会PREFER CICPA了,因为这样的人是考试高手,至少证明他勤奋。
如果想通过CICPA,那么几乎就真的要把整个大学生活搭进去。假设你第一年考三门,那么通常一般得当年寒假就开始准备了,然后整个上半年都得断断续续地学习,然后暑假几乎得全身心扑上去备考,然后9月份考试,然后在吉凶未卜中等待。假设你幸运地全过了(事实上一次过3门的人并不多),那么来年你又得依样去拼。在9月份考完之前是不可以随意懈怠的,否则考不过去太有可能了。即便很勤奋、很努力,也未必就能考得过去。而大学总共才几年呢?很多学生大一的时候往往懵懵懂懂、不知所向,真正有所想法、并且有时间去做点什么的,也就是在大二、大三,到大四时,几乎已经来不及再做什么了。
4、论及性价比,你可能没有把考不过的巨大可能性算进去,另外,考过那5门课之后在知识体系上的受益跟ACCA不能比。个人看法啊,不一定对,也没认为这是唯一标准的答案。
那除非是没有证书就无法从业的职业。
即便如此,证书也不是用人单位的唯一首选,看看四大的招人标准就知道了。并不是过了CPA的便会被四大录用,雇主都是要招对的人,而不是有了某个证书的人。
当证书 Vs 好看的GPA、优秀的在校表现及出色的面试印象之间,后者更被看好。
楼主过分看重GPA的作用了,其实这个成绩除了申请外国学校的master有点用以外,基本没用的。
况且中国各个高校学科考试给分的松严程度是不同的。据我所致南京大学的GPA就给的很高,平均分都是85以上,但是像清华北大中科大这样的地方GPA给的就比较低,这就使得GPA失去了可比性。
况且申请海外学校的时候,GPA只是参考之一,并且不是最重要的参考。最重要的还是你的学校出身,和教授推荐信。
我招人的时候就很看重GPA,很多HR都很看重GPA,很多公司也都很看重GPA。比如英国的学士,如果GPA高,会得到一等荣誉学士学位,很不容易,也是一份荣耀!很多国际律师事务所的网站上,在其律师的简历上,很容易看到其学士学位特意标明为Hn(1st class)。比如法律这样的筛选性很高的职业里,据说在美国,只有top14法学院里排名top10的学生,才有可能获得大所的垂青。
只要不是太糟糕的学校,高GPA往往意味着这是个聪明的、踏实的、勤奋的、有恒久心的、遵守规则的、能与环境良好地融合的年轻人!
一个大学生,如果在学校里都不好好学习,谁能相信他到了公司里会好好工作?如果他连课程都学不好,谁又能相信他能把工作做好?当然,如果他有非常出色的其他经历,比如创业了、有发明、社会活动能力特别强等等,或可弥补。否则,很可能这就是一个糟糕的年轻人。虽然这可能会误判不少人,但大体上,是可以这样认为的。
在升学制度上,我国的高考制度、考研制度、考博制度,相比西方的申请机制,是很失败的!他们都是一考定局,而一次考试很难把真正优秀的人才选拔出来。很可能是那个年轻人他就那次考试发挥很出色,或者考前卧薪尝胆了一把,以后就垮掉了。这样的学生,我在我们最顶级的大学里见过一批一批又一批。证明这个制度的失败。
而GPA,虽也不完美,但比一次考试强多了。3.5以上的绩点,往往可以证明那是个聪明的、踏实的、勤奋的、有恒久心的、遵守规则的、能与环境良好地融合的年轻人。当然也有可能是个书呆子,这得参考其他因素、尤其要靠面试来鉴别。3.2到3.5,也还可以,这个层次里有很多全面发展的学生,绩点虽不是很高,但他的心力也许比较全面的花在了很多方面。3.0到3.2,比较挫,此人有风险,录用须谨慎;3.0以下,不予考虑,除非他真的很有亮点,这么浩如烟海的大学毕业生,可挑选的余地那么大,何必在这位仁兄身上浪费时间。
会参考学校的因素啊。一流大学,中等以上的,都可以考虑。二流以下大学的,绩点务必要高。学校本来就比较差了,绩点又不好,你如何让HR相信你有很好的学习能力呢?
你说的这些会计证书,如果是刚毕业的学生考出来的,HR的确会很看重,但仍然会把他放在很基层的位置上,因为没办法,财会务必要从基础做起,无论你有什么证书,都不可能让你跳空高开。当然,如果这位工作出色,人品又好,还有那些国际证书,确实比较容易得到提升。
如果你已经工作了好几年,且从事的不是财会类工作,那是既不可能让你从基础做起,也不可能让你从中层做起的。你是你,证书是证书,你和证书两张皮、不搭噶。证书对你的功用就是大大充实了你的财会知识,拓展了你的思维,或许对你做其他工作也有助益,不过同时也证明你随波逐流、没啥主见,以过高的精力、成本拿了个对你效用有限的证书。
最得益的是那些有了3年以上财会工作经验,且有你所说的那些证书的,那么他很有可能会加速他的职业发展。
所以说,证书不是敲门砖,而是加速器!
同意LZ的部分看法
主要是现在就业压力偏大 导致在校学生不能很好的定位
盲目考证 却不从自身出发
但是 反过来讲 这不也是由于企业在招聘时的偏向所引导的吗?
同意LZ的部分看法
主要是现在就业压力偏大 导致在校学生不能很好的定位
盲目考证 却不从自身出发
但是 反过来讲 这不也是由于企业在招聘时的偏向所引导的吗?
企业在招聘时并不特别看重证书,当然,也并不是完全无视证书,仅仅做为一个参考因素而已。主要是考证经济的利益相关者在那儿拼命鼓噪、不明就里的学生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下出于恐惧而去考证。很多基层职位,有没有证书都能干。
企业招人,不唯要招有证书的人,最重要的是要招“对”的人、最合适的人,而有相关证书并不代表证书持有者就是最合适的人。
一些高端的企业,要招的是优秀的人、能力和德行都尚佳的人。有证书,并不代表就优秀,更不能代表德行。我个人认为,本科期间持续四年不间断地努力学习获得较高的GPA更有可能代表一个青年人的优秀。
比如一些最通用的要求:踏踏实实、有恒久心、有责任感、有沟通能力、能团队合作、具逻辑思维、创新思维,这些常常都是企业招人的基本要求,而证书持有者未必具有。相反,只要是优秀的人、“对”的人,没有证书又何妨?非持证则无法从业的,比如CICPA,那么鼓励员工去考证即可;那些持证不是强制性要求的,比如CFA,雇主的态度是:有证自然鼓励,但只要能将工作干好,无证又何妨?
bolan 如果我说的没错的话,你应该任何认证都没有。
1.首先要明确一点:考下任何一个国际认证的难度和付出的精力要比提高GPA大多了。
因为参加认证考试意味着你需要比同班同学多考10门以上的专业考试,比同班同学多学数万页的英文原版教材(拿CFA举例,三级考试必须读下的教材达两万页之多) 恐怕你大学四年读的教材的总量,也不及两万页吧?
2.GPA的通用性问题。我给你举个例子,清华大学的理工科跟北京大学的文科来比,你认为哪个专业更容易得到更好的GPA?答案自然是文科专业。
上大学,理工科的课业负担要比文科繁重很多,计算机,通信,机械等学科拿到高GPA的难度要远远大于工商管理,经济或国贸等专业。加入公司招聘人才,工科学生跟文科学生,只以GPA论优劣的话实在是很不客观的做法。
3.人的能力如何而来。雇主总是说,我们需要有实际工作能力的人。但是这个‘能力’是怎么来得?难道是天生的话?当然不是。考认证,一定会提高你的知识水平和技能,这就是提高你的能力。虽然不能说一个认证完全让你升一个档次,但是持有认证的人确实是有更高的起点。这就像跳高,拿到认证就相当于站在了高地一样。
4.德行问题。我想反问bolan,既然认证不能代表德行,那么很高的GPA就能代表德行了?
本科期间持续四年不间断地努力学习获得较高的GPA更有可能代表一个青年人的优秀!!
本科期间持续四年不间断地努力学习获得CFA或者ACCA资质就不能代表一个青年人的优秀??
5.“GPA在3.2到3.5,也还可以,这个层次里有很多全面发展的学生,绩点虽不是很高,但他的心力也许比较全面的花在了很多方面。3.0到3.2,比较挫,此人有风险,录用须谨慎;3.0以下,不予考虑,除非他真的很有亮点,这么浩如烟海的大学毕业生,可挑选的余地那么大,何必在这位仁兄身上浪费时间。”
------ 事实是这样吗?假设一个毕业生GPA2.9,但是他是北大金融系的,毕业时候持有CICPA,ACCA,CFA认证,而另外一个GPA3.2,也是北大金融系的,什么认证也没有,你认为公司会招聘谁?
6.还有一个实际情况是,如果你持有CFA,SOA等此类认证,并且在一个不错的跨国公司有三年以上经验,那么你申请到美国TOP20 MBA是十拿九稳的。大家都知道,申请MBA的时候GPA已经相当不重要了。
bolan 如果我说的没错的话,你应该任何认证都没有。
1.首先要明确一点:考下任何一个国际认证的难度和付出的精力要比提高GPA大多了。
因为参加认证考试意味着你需要比同班同学多考10门以上的专业考试,比同班同学多学数万页的英文原版教材(拿CFA举例,三级考试必须读下的教材达两万页之多) 恐怕你大学四年读的教材的总量,也不及两万页吧?
2.GPA的通用性问题。我给你举个例子,清华大学的理工科跟北京大学的文科来比,你认为哪个专业更容易得到更好的GPA?答案自然是文科专业。
上大学,理工科的课业负担要比文科繁重很多,计算机,通信,机械等学科拿到高GPA的难度要远远大于工商管理,经济或国贸等专业。加入公司招聘人才,工科学生跟文科学生,只以GPA论优劣的话实在是很不客观的做法。
3.人的能力如何而来。雇主总是说,我们需要有实际工作能力的人。但是这个‘能力’是怎么来得?难道是天生的话?当然不是。考认证,一定会提高你的知识水平和技能,这就是提高你的能力。虽然不能说一个认证完全让你升一个档次,但是持有认证的人确实是有更高的起点。这就像跳高,拿到认证就相当于站在了高地一样。
4.德行问题。我想反问bolan,既然认证不能代表德行,那么很高的GPA就能代表德行了?
本科期间持续四年不间断地努力学习获得较高的GPA更有可能代表一个青年人的优秀!!
本科期间持续四年不间断地努力学习获得CFA或者ACCA资质就不能代表一个青年人的优秀??
5.“GPA在3.2到3.5,也还可以,这个层次里有很多全面发展的学生,绩点虽不是很高,但他的心力也许比较全面的花在了很多方面。3.0到3.2,比较挫,此人有风险,录用须谨慎;3.0以下,不予考虑,除非他真的很有亮点,这么浩如烟海的大学毕业生,可挑选的余地那么大,何必在这位仁兄身上浪费时间。”
------ 事实是这样吗?假设一个毕业生GPA2.9,但是他是北大金融系的,毕业时候持有CICPA,ACCA,CFA认证,而另外一个GPA3.2,也是北大金融系的,什么认证也没有,你认为公司会招聘谁?
6.还有一个实际情况是,如果你持有CFA,SOA等此类认证,并且在一个不错的跨国公司有三年以上经验,那么你申请到美国TOP20 MBA是十拿九稳的。大家都知道,申请MBA的时候GPA已经相当不重要了。
同意!
要有国际视野,不要总拿一般国内的招聘国内的公司标准去衡量国际化的人才。技多不压身。和有工作经验的比考证没经验的没有很大优势,但是和毕业生比多几个证的优势还用说吗?
我欢迎观点的碰撞,我拒绝对个人的推测。此后如果还有对我个人的推测,我可以沉默。不交流不会死!
1、我不认为拿到较高的GPA比获得国际认证容易。没什么意外的话,CD上绝大多数人都读过本科,应该知道,在任何大学,获得较高的GPA都需要付出很多坚实的努力,需要克服很多困难和干扰因素,这些负面因素很多来自外界(比如学校、院系、老师,等等),更多的来自自身。需要兢兢业业,需要安定踏实,需要对自己的专业以及学习本身有一份热爱(或者隐忍),需要一个学生对自己、对家庭抱有一份责任感——现在很多人缺这个,而世道又急需这个!
2、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GPA确实常常会不好直接比较。放心,人不是骡子,没那么呆板,会结合相关因素做综合考量。再者,我也从没说过唯GPA论啊?!
3、人的能力从哪里来?至少可以从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际工作的磨砺中来,都很重要。如果一定要对比两者,哪个更重要?我认为是实际工作的磨砺!
磨砺的机会给谁?——给那些“好”人!
谁是“好”人?——那些把事情做得很好,把人做得很好的人!
先谈什么人比较容易让雇主相信他能把事情做好。是那些能够踏踏实实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好的人。有较高GPA的人,在大学期间,他们至少把自己学习这一块的本分做好了。那些有工作经验的人,也不是看他做过什么,就自然而然地认可他。做过什么当然很重要,但是相比曾经把很多自己的本份工作做好、做得出彩,后者更重要。
一个人,如果他能把过去做的绝大多数事都做得很好,那么胜过他东一榔头西一耙子地做过很多事、但做的都马马虎虎一般般。
优秀是一种习惯。一旦养成了优秀的习惯,有理由相信他会继续优秀。
人的大脑,不是需要被塞满的箩筐;人的大脑,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我很难找到一个基层职位、甚至中层职位,一下子需要CICPA、ACCA、CFA这么多知识;我也很难找到一个高层职位,如果不持有CICPA、ACCA和CFA这些证书便无法胜任。
不少人幻想着用考证把自己武装到牙齿,以为这样就会机会多多,但却不知道雇主更需要一个“好”人,而不是满手证书、脑袋塞满了暂时用不到的知识的人。
知识在这个时代已经不是最稀缺的资源,只要有学习能力,一个人可以边工作边学习——有较高GPA的人充分证明了他们的学习能力,他们完全可以在需要的时候立马学习。
4、再谈把人做好,就是所谓的德行问题。我也没说过GPA较高就一定德行好,而是更有可能德行好。我个人的看法就是这样的,如果一定要把GPA、证书和一个人的德行联系起来的话,我认为GPA较高的人更有可能德行好,但绝不是说GPA不高、但考证书的人就一定德行不好。
为什么这么说?基于我的经验!你可以不认同。
5、“假设一个毕业生GPA2.9,但是他是北大金融系的,毕业时候持有CICPA,ACCA,CFA认证,而另外一个GPA3.2,也是北大金融系的,什么认证也没有,你认为公司会招聘谁?”你的问题的确比较难回答。招聘中会有很多因素影响决策。
如果你把后者的GPA换成3.5以上,我就不犹豫了:仅就这两个简单的比较来说,后者将更被看重。
6、持有CFA认证对申请MBA是否有很好的正面影响,CD里面早就有很多人问过类似的问题。主流的看法是或有影响,但影响不大。但加上3年跨国公司的工作经验,绝不会让你申请美国TOP20 MBA就十拿九稳了。这一点我很确信!申请MBA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在硬件条件基本具备的前提下,更多地受一些软因素的影响。你可以自己去浏览浏览。
另外,申请美国MBA或PHD、或MASTER,GPA都非常重要!除非你有其他很强的条件可以弥补较低的GPA。
to bolan:
你是不是认为考认证的人学习就不是兢兢业业了,就不是踏踏实实了。
你难道认为考个3.5的GPA要比考过五门CICPA的难度要更大吗?
另外话说回来,CFA的培训在美国金融市场里还只能算是基本知识,真正的业务知识更加浩瀚。你连起码的CFA知识体系都不懂,更何谈参与美国金融业了。。。另外美国证券业,从业者几乎人人都是CFA,这是保住他们饭碗的根基。
------------------------------------------------------------------------------
“假设一个毕业生GPA2.9,但是他是北大金融系的,毕业时候持有CICPA,ACCA,CFA认证,而另外一个GPA3.2,也是北大金融系的,什么认证也没有,你认为公司会招聘谁?”你的问题的确比较难回答。招聘中会有很多因素影响决策。
如果你把后者的GPA换成3.5以上,我就不犹豫了:仅就这两个简单的比较来说,后者将更被看重。
-------- 看重后者的人估计是弱智吧。。。说实在话,GPA2.9+北大金融系+CICPA+ACCA+CFA 这样的家伙绝对是几十年一遇的人精了,但是GPA3.5的有一大堆。
另外你提及的“一个人,如果他能把过去做的绝大多数事都做得很好,那么胜过他东一榔头西一耙子地做过很多事、但做的都马马虎虎一般般。”
谁告诉你考证的人是“东一榔头西一耙子”。。。大家考证的目的性都是很强的,就是为了就业和升迁。你可以悉数一下世界知名认证有哪一个是你能忽悠过去的?至少大学考试,很多都能忽悠,特别是专业课,考前啃一星期书,考90分都没问题。
再举个实例。你可以统计一下06~08年中国基金业更换的基金经理,持有CFA认证的人数有多大比例的提高,而他们所替代的人一般都不持有CFA/FRM。换句话说,国际化人才大量在替代土鳖。
我欢迎观点的碰撞,我拒绝对个人的推测。此后如果还有对我个人的推测,我可以沉默。不交流不会死!
1、我不认为拿到较高的GPA比获得国际认证容易。没什么意外的话,CD上绝大多数人都读过本科,应该知道,在任何大学,获得较高的GPA都需要付出很多坚实的努力,需要克服很多困难和干扰因素,这些负面因素很多来自外界(比如学校、院系、老师,等等),更多的来自自身。需要兢兢业业,需要安定踏实,需要对自己的专业以及学习本身有一份热爱(或者隐忍),需要一个学生对自己、对家庭抱有一份责任感——现在很多人缺这个,而世道又急需这个!
2、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GPA确实常常会不好直接比较。放心,人不是骡子,没那么呆板,会结合相关因素做综合考量。再者,我也从没说过唯GPA论啊?!
3、人的能力从哪里来?至少可以从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际工作的磨砺中来,都很重要。如果一定要对比两者,哪个更重要?我认为是实际工作的磨砺!
磨砺的机会给谁?——给那些“好”人!
谁是“好”人?——那些把事情做得很好,把人做得很好的人!
先谈什么人比较容易让雇主相信他能把事情做好。是那些能够踏踏实实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好的人。有较高GPA的人,在大学期间,他们至少把自己学习这一块的本分做好了。那些有工作经验的人,也不是看他做过什么,就自然而然地认可他。做过什么当然很重要,但是相比曾经把很多自己的本份工作做好、做得出彩,后者更重要。
一个人,如果他能把过去做的绝大多数事都做得很好,那么胜过他东一榔头西一耙子地做过很多事、但做的都马马虎虎一般般。
优秀是一种习惯。一旦养成了优秀的习惯,有理由相信他会继续优秀。
人的大脑,不是需要被塞满的箩筐;人的大脑,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我很难找到一个基层职位、甚至中层职位,一下子需要CICPA、ACCA、CFA这么多知识;我也很难找到一个高层职位,如果不持有CICPA、ACCA和CFA这些证书便无法胜任。
不少人幻想着用考证把自己武装到牙齿,以为这样就会机会多多,但却不知道雇主更需要一个“好”人,而不是满手证书、脑袋塞满了暂时用不到的知识的人。
知识在这个时代已经不是最稀缺的资源,只要有学习能力,一个人可以边工作边学习——有较高GPA的人充分证明了他们的学习能力,他们完全可以在需要的时候立马学习。
4、再谈把人做好,就是所谓的德行问题。我也没说过GPA较高就一定德行好,而是更有可能德行好。我个人的看法就是这样的,如果一定要把GPA、证书和一个人的德行联系起来的话,我认为GPA较高的人更有可能德行好,但绝不是说GPA不高、但考证书的人就一定德行不好。
为什么这么说?基于我的经验!你可以不认同。
5、“假设一个毕业生GPA2.9,但是他是北大金融系的,毕业时候持有CICPA,ACCA,CFA认证,而另外一个GPA3.2,也是北大金融系的,什么认证也没有,你认为公司会招聘谁?”你的问题的确比较难回答。招聘中会有很多因素影响决策。
如果你把后者的GPA换成3.5以上,我就不犹豫了:仅就这两个简单的比较来说,后者将更豢粗亍?lt;/p>
6、持有CFA认证对申请MBA是否有很好的正面影响,CD里面早就有很多人问过类似的问题。主流的看法是或有影响,但影响不大。但加上3年跨国公司的工作经验,绝不会让你申请美国TOP20 MBA就十拿九稳了。这一点我很确信!申请MBA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在硬件条件基本具备的前提下,更多地受一些软因素的影响。你可以自己去浏览浏览。
另外,申请美国MBA或PHD、或MASTER,GPA都非常重要!除非你有其他很强的条件可以弥补较低的GPA。
can not agree more
这样双方永远说服对方,如果他被你说服了,就等于他认输了
我只发表我的看法,我至少一半不赞同LZ的说法,LZ提供的很多论据都很牵强,至少不客观,大部分是主观的论据
投Bolan一票
雖說GPA就我來看不論就業或申請學校影響性不若諸位論及的大(個人經驗)
但是認可拿證照可以訂終生卻也把證照想的太偉大
至少就我在美國找工作的經驗
四大有一半以上是進事務所才開始拿AICPA的
更別提很多人升到SENIOR都不一定有AICPA
不過這是美國啦 不一定適用國內
其实LZ的本意是告诉大家不要胡乱考证,不要把人生浪费在考证上.这个我想大家都是同意的.也得感谢LZ的热心建议
只不过中间的具体建议大家有分歧,其实证书和GPA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一个人的能力,但两者哪个更重要是讨论不出来的.
争论来争论去,其实一方是在说另一方过于强调证书的作用,一方是在说另一方过于强调GPA的作用.而事实上,并没有哪一方是唯GPA论或者唯证书论.
还是得蘑菇同学出来做总结性陈词啊,意见领袖啊。Bolan你都开始招人了,坐的位置不一样,考虑问题的方式当然不一样。Bolan也是,人家QQQ同学猜猜你有没有什么认证嘛,不要那么敏感。像俺吧,ACCA可以免考5门,俺在多年之前考过了2.3的税法和2.4的财务管理之后选择了放弃,作为一个反面的失败案例,俺的经历可以告诉大家,最好开始仔细评估某个认证是否真的符合自己的需求,就像现在评估是否要去一家商学院一样,要么不考,要么把它一口气考完。企业招人嘛,重要的不是要最好的人,而是要最合适的人,好到一定程度就各有各的好了。商场啊,最虚荣又最实在,重要的是你究竟能offer什么给雇主、客户和社会,都是混口饭吃嘛。“优秀”这种东西,哪里那么容易说的,在学校里或刚出道时拿来骗骗小女生到可以,没个十年八年的大浪淘沙般的岁月磨练,怎么能显出优秀出来。话说中银的刘金宝当年还是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呢,现在不也是过眼云烟。
说点离题的话啊,看看大家debating如火如荼,让我好生感慨。在中国,做事的方式一定不是debating式的,因为那样不能成事(俺缺乏国际工作经验,不知道欧美文化下是否debating才是做成事的方式,有高人可指点一二?)。可是没有充分的debating,难以激发想象力,难以了解他人立场,难以得到最佳解决方案,难以达到各方利益均衡。看来俺如果还要去商学院读MBA,那一定是花钱去买个debating的opportunity。
关于人才观,有两个基本的理念,跟大家商榷一下:
一、学习知识的能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要点石成金的手指,不要由石块点成的金子”。
知识是学不完的,证书是考不完的,而现代化大生产的分工使中层、基层的职位越趋专业化,而高层的职位从来都是艺术多过技术。我找不到一个基层或中层职位需要用到两个以上证书的,我也找不到一个高层职位竟然还需要某个证书才能证明其胜任。人的大脑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而不是需要被塞满的箩筐。考N个证书的人简直就是个笨蛋,他把自己当成鸭子在塞。
GPA Vs 证书,谁更能证明学习能力?当然是GPA!虽然我国的大学教育陈疴累累,但整个学科的体系还是勉强可以凑合的。获得较高GPA的过程和企业里做好工作的过程相当类似,比如环境都是很不如意,有非常多的干扰因素(来自外部、来自内部),都需要一个人有责任感、有沉静的心、能在种种纷扰下尽到自己的本份,等等。而证书,更偏向于某一个职业技能所必须的知识培训,相对偏狭。至于国际资格证书,并不因为它是用英语考的,就高一等了,语言从来就只是工具,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二、人品好才是真的好,责任感尤其重要。
几乎每一个招聘广告上都要求应聘者有责任感,大家都不以为意了。其实责任感在劳动用工过程中真的非常非常重要!!!太多中国人没有责任感,没有信托责任。很多人都把自己和公司及老板的关系理解为彻头彻尾地等价交换,甚至自己亏了、被残酷剥削了,而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公司股东是有一份信托责任的,自己有义务把付出心力去把工作做到尽可能地好。这是自己的本份!没什么条件可以讲的。
GPA Vs 证书,谁更有责任感?当然是GPA! 一个学生,务必要学好自己的专业课程,才算尽到了最基本的本份!无论他有什么理由!比如我不喜欢这个专业,那个老师讲课很烂我不想听,老师期末考试出题太刁钻,我喜欢玩游戏踢足球泡MM做生意就是不喜欢上课。大家可以比照一下,这跟公司里面多么类似:我不喜欢这个职位我是为了就业为了糊口才干的,我上司很烂不懂技术不懂管理,客户的要求太刁钻太难缠,我喜欢上班时间看网页看图片玩小游戏聊天灌水,等等。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能在纷扰恶劣的环境下取得较高GPA的人也有可能在并不完美的公司环境里做好工作!至少可能性比较大。
而证书就不同。当然,我很欣赏在学好了课程的前提下取得了国际资格证书,但很少有考证书而不影响学习和工作的人。并且很多人考证是被证书经济的利益相关者以高薪厚禄眩惑的,本质上是个投机分子,渴望不凭着每年每月每日踏踏实实的学习和工作而仅凭一纸证书便一夜飞升。
对在职人士而言,投入巨量时间去考ACCA、CFA之类证书,必然要减少很多心力投入到工作中去(不要说工作8小时之内好好做事便完事了,工作需要你全身心的投入),本质上是违背了信托责任。所以,在职期间考出那些证书的,跳槽时如果不能让其雇主或上司出具推荐信来证明其本职工作完成地很好的,完全可以理解为不安心工作。
他过去工作不安心,凭什么推断他以后工作就会安心?以后他说不定又在考GMAT,TOEGL,忙着申请MBA,或者又在傻乎乎地考其他证书,这样不投入地员工要来何用?就好比讨了个漂亮老婆固然高兴,可她老是背地里偷人给你戴绿帽子,这样的老婆能要吗?
bolan看你说话都有些歇斯底里了。。。
其实考证不在多,考一个合适的就行了。在金融业考一个CFA就足够了,会计业不大好说,最好是ACCA+CICPA。
还是那句话,任何一个认证所要付出的努力都要比搞个高GPA要大得多。我考CFA的三年里几乎放弃了所有的个人娱乐,而大多数同事们早就结婚生子了:) 但是偶依然是单位的业务骨干,考证跟工作是相互促进的过程,认证的知识和工作要求是相关的,并不是冲突的。在这里我想大家可能不是很明白,认证的知识结构是工作实务范畴,而不是学校形式学术范畴。也就是说,认证的知识结构更加适合你在工作中学以致用。但是如果你不是金融从业者(如医药行业,IT业的),考CFA的话那必然会影响工作。据我说知这样的人不在少数,这样的做法也是不鼓励的。
另外,很多认证的专业知识是不允许转载的。也就是说,未经协会授权第三方是禁止翻译和出版的。所以各个认证中的核心内容很多在国内教育体系里是没有的,国际认证的优势不但在于其英语要求很高,而且其核心知识体系也是独一无二的。另外,如果你在外企做财务,那末考国际会计认证是很必要的。因为美资企业报表合并的时候是用的US GAAP原则,英联邦国家使用IAS,这些准则在国内是不大可能学习到的。
所以千万不要认为考证书跟工作是对立的,相反他们是互相促进的,跟工作的联系紧密程度要比学校的知识更强。
至少据我所知,国内金融业在招聘人员的时候,GPA是放在最后的考虑项。一般情况下的排序(针对应届生):
1.学位等级(硕士,博士?) 2.毕业院校(一般只区分出清北复交,国有商行-北方认中财,南方认上财)是否持有国际专业认证 3.面试表现 4.在校成绩
关于人才观,有两个基本的理念,跟大家商榷一下:
一、学习知识的能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要点石成金的手指,不要由石块点成的金子”。
知识是学不完的,证书是考不完的,而现代化大生产的分工使中层、基层的职位越趋专业化,而高层的职位从来都是艺术多过技术。我找不到一个基层或中层职位需要用到两个以上证书的,我也找不到一个高层职位竟然还需要某个证书才能证明其胜任。人的大脑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而不是需要被塞满的箩筐。考N个证书的人简直就是个笨蛋,他把自己当成鸭子在塞。
GPA Vs 证书,谁更能证明学习能力?当然是GPA!虽然我国的大学教育陈疴累累,但整个学科的体系还是勉强可以凑合的。获得较高GPA的过程和企业里做好工作的过程相当类似,比如环境都是很不如意,有非常多的干扰因素(来自外部、来自内部),都需要一个人有责任感、有沉静的心、能在种种纷扰下尽到自己的本份,等等。而证书,更偏向于某一个职业技能所必须的知识培训,相对偏狭。至于国际资格证书,并不因为它是用英语考的,就高一等了,语言从来就只是工具,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二、人品好才是真的好,责任感尤其重要。
几乎每一个招聘广告上都要求应聘者有责任感,大家都不以为意了。其实责任感在劳动用工过程中真的非常非常重要!!!太多中国人没有责任感,没有信托责任。很多人都把自己和公司及老板的关系理解为彻头彻尾地等价交换,甚至自己亏了、被残酷剥削了,而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公司股东是有一份信托责任的,自己有义务把付出心力去把工作做到尽可能地好。这是自己的本份!没什么条件可以讲的。
GPA Vs 证书,谁更有责任感?当然是GPA! 一个学生,务必要学好自己的专业课程,才算尽到了最基本的本份!无论他有什么理由!比如我不喜欢这个专业,那个老师讲课很烂我不想听,老师期末考试出题太刁钻,我喜欢玩游戏踢足球泡MM做生意就是不喜欢上课。大家可以比照一下,这跟公司里面多么类似:我不喜欢这个职位我是为了就业为了糊口才干的,我上司很烂不懂技术不懂管理,客户的要求太刁钻太难缠,我喜欢上班时间看网页看图片玩小游戏聊天灌水,等等。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能在纷扰恶劣的环境下取得较高GPA的人也有可能在并不完美的公司环境里做好工作!至少可能性比较大。
而证书就不同。当然,我很欣赏在学好了课程的前提下取得了国际资格证书,但很少有考证书而不影响学习和工作的人。并且很多人考证是被证书经济的利益相关者以高薪厚禄眩惑的,本质上是个投机分子,渴望不凭着每年每月每日踏踏实实的学习和工作而仅凭一纸证书便一夜飞升。
对在职人士而言,投入巨量时间去考ACCA、CFA之类证书,必然要减少很多心力投入到工作中去(不要说工作8小时之内好好做事便完事了,工作需要你全身心的投入),本质上是违背了信托责任。所以,在职期间考出那些证书的,跳槽时如果不能让其雇主或上司出具推荐信来证明其本职工作完成地很好的,完全可以理解为不安心工作。
他过去工作不安心,凭什么推断他以后工作就会安心?以后他说不定又在考GMAT,TOEGL,忙着申请MBA,或者又在傻乎乎地考其他证书,这样不投入地员工要来何用?就好比讨了个漂亮老婆固然高兴,可她老是背地里偷人给你戴绿帽子,这样的老婆能要吗?
It's ridiculous归根到底BOLAN说的全是自己的经验和自己理解的公司招聘,实在太缺乏真正国际一流公司金融行业以及海外经验所以无法理解这些。GPA之说实在FUNNY。说道GPA,只有国际顶尖名校的法学院的JD比如哈佛在进顶级律所的时候GPA比较重要。其他MBA如HBS没听说因为GPA不到3.5之类的进不去的摩根高盛的。我一个朋友在TOP10MBA基本天天各种CLUB功课基本保证B+毕业,最后照样进了伦敦的PE. 相反,我另一朋友美国名校读书门门功课都是A,或A-,但是就是找不到工作。
如果BOLAN没有经历过考证,没经历过读海外MBA,没经历过自己应聘真正的国际金融机构(你说的那些招聘太国内对于国际金融证书的价值根本无法认识,没有可比性),那么你说的这些想象成分居多说服力不强。
好玩好玩,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
QQQ同学,请你说话小心,对事不要对人;
蘑菇同学秉承了自己惯于作总结性陈词的特点;
Bolan同学这次辩论似乎有些力不从心,连我都准备站到QQQ及蘑菇这边。为什么呢?因为我个人也觉得:首先中国的少数顶尖学校里真正聪明的年轻人你根本不在乎他/她的GPA;其次不同学校之间的、不同专业之间的GPA缺乏可比性;第三,从职场的角度来说,一个高含金量的职业认证给个人带来的职业机会是GPA不能比拟的,因为它提供了一个可供人才流动的通用标准。
不过Bolan你可以坚持你的观点,并且等你自己当老板的时候毫不动摇地推行这个观点。不过单从就业市场来说,我以为QQQ及蘑菇是对的,毕竟在市场面前我们都无法逞强。
好玩好玩,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
QQQ同学,请你说话小心,对事不要对人;
蘑菇同学秉承了自己惯于作总结性陈词的特点;
Bolan同学这次辩论似乎有些力不从心,连我都准备站到QQQ及蘑菇这边。为什么呢?因为我个人也觉得:首先中国的少数顶尖学校里真正聪明的年轻人你根本不在乎他/她的GPA;其次不同学校之间的、不同专业之间的GPA缺乏可比性;第三,从职场的角度来说,一个高含金量的职业认证给个人带来的职业机会是GPA不能比拟的,因为它提供了一个可供人才流动的通用标准。
不过Bolan你可以坚持你的观点,并且等你自己当老板的时候毫不动摇地推行这个观点。不过单从就业市场来说,我以为QQQ及蘑菇是对的,毕竟在市场面前我们都无法逞强。
一、关于名校
一些服务业类公司,尤其是高端服务业,比如投行、咨询之类,可能比较看重名校,其实并不是老板真的看重名校毕业生,老板阅人无数,什么样的名校烂人都见过,根本不会迷信名校,而是因为客户迷信名校。客户总觉得,替我服务的人是普通学校毕业的,不放心。为了敷应客户,很多公司会尽量用名校毕业的。
而数量更多的企业都会很务实,不唯名校。
名校毕业生我亲见的烂人不知道有多少!做为人力资源工作者,我对中国的高考制度、考研制度抱着非常怀疑的态度,虽然我自己也是这个制度下出来的。我所知道的是,很多学生以很高的分数进了名校,然后是荒废、颓废,最终是报废。但仍然不妨碍他拿到名校的招牌。
以我毕业的所谓“名校”为例,个人觉得其毕业生是3成牛人、5成普通人、2成烂人。学校的声誉是靠那3成牛人打出来的。其实这个比例已经算很不错了,次一些的学校这个比例还得恶化。
所以说,名校,根本只是个参考因素,学校牛不代表某个毕业生就牛,要做个案的严格审查。
二、GPA的可比性
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确实不好比。不过会给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分配不同的权重系数的,虽然这个系数无法具体地量化,但心里还是有杆秤的。HR不是骡子,灵活性还是有的。
三、关于人才的通用标准
不好意思,我绝对不能认同这个通用标准竟然是某个证书!那样会给很多并不优秀的投机分子以可趁之机!很多考证的人不就是抱着投机、走捷径的心态去考的吗?
绝大部分证书,憋个三、两年正常智商的人总会考出来。虽然这三、两年里他的学业或工作因考证占据了过多精力而严重受损,这在另一方面削弱了他的人品。
那么什么才是人才的通用标准?说的通俗点,是人品。牙好胃口就好,人品好,才能工作好。这里的人品好,不是要员工都象雷锋焦裕禄李素丽,也不是要员工八面玲珑、左右逢迎甚至察言观色、溜须拍马,而是要具备一些基本的人品,比如:责任感、信托责任、善于沟通、团队精神、宽容心、包容能力、换位思考能力等等。具备这样素质的人放在公司里,只要具有学习能力,工作会很快上手,与团队的合作也会一片和谐。
千挑万选,就是要把这样的人挑出来。这样的人在工作中再慢慢地培养出领导力,就可以让他做部门经理。名校、高学历、国际证书,都只是参考。
总之,人才的通用标准是:做人好,做事好。
而GPA相比某个证书,更能体现出应聘者或许具备那样的素质。原因,我前面的帖子已经讲过了。当然,我绝没有宣扬唯GPA论,成绩良好并且全面发展的人最好。
一、关于名校
一些服务业类公司,尤其是高端服务业,比如投行、咨询之类,可能比较看重名校,其实并不是老板真的看重名校毕业生,老板阅人无数,什么样拿?@萌硕技????静换崦孕琶?#??且蛭?突?孕琶?!?突ё芫醯茫?嫖曳?竦娜耸瞧胀ㄑ?1弦档模?环判摹N?朔笥?突В?芏喙?净峋×坑妹?1弦档摹?lt;/p>
而数量更多的企业都会很务实,不唯名校。
名校毕业生我亲见的烂人不知道有多少!做为人力资源工作者,我对中国的高考制度、考研制度抱着非常怀疑的态度,虽然我自己也是这个制度下出来的。我所知道的是,很多学生以很高的分数进了名校,然后是荒废、颓废,最终是报废。但仍然不妨碍他拿到名校的招牌。
以我毕业的所谓“名校”为例,个人觉得其毕业生是3成牛人、5成普通人、2成烂人。学校的声誉是靠那3成牛人打出来的。其实这个比例已经算很不错了,次一些的学校这个比例还得恶化。
所以说,名校,根本只是个参考因素,学校牛不代表某个毕业生就牛,要做个案的严格审查。
二、GPA的可比性
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确实不好比。不过会给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分配不同的权重系数的,虽然这个系数无法具体地量化,但心里还是有杆秤的。HR不是骡子,灵活性还是有的。
三、关于人才的通用标准
不好意思,我绝对不能认同这个通用标准竟然是某个证书!那样会给很多并不优秀的投机分子以可趁之机!很多考证的人不就是抱着投机、走捷径的心态去考的吗?
绝大部分证书,憋个三、两年正常智商的人总会考出来。虽然这三、两年里他的学业或工作因考证占据了过多精力而严重受损,这在另一方面削弱了他的人品。
那么什么才是人才的通用标准?说的通俗点,是人品。牙好胃口就好,人品好,才能工作好。这里的人品好,不是要员工都象雷锋焦裕禄李素丽,也不是要员工八面玲珑、左右逢迎甚至察言观色、溜须拍马,而是要具备一些基本的人品,比如:责任感、信托责任、善于沟通、团队精神、宽容心、包容能力、换位思考能力等等。具备这样素质的人放在公司里,只要具有学习能力,工作会很快上手,与团队的合作也会一片和谐。
千挑万选,就是要把这样的人挑出来。这样的人在工作中再慢慢地培养出领导力,就可以让他做部门经理。名校、高学历、国际证书,都只是参考。
总之,人才的通用标准是:做人好,做事好。
而GPA相比某个证书,更能体现出应聘者或许具备那样的素质。原因,我前面的帖子已经讲过了。当然,我绝没有宣扬唯GPA论,成绩良好并且全面发展的人最好。
CAN NOT AGREE MORE. OVER
各位小N、非N们,过来看大N们debating啦!值得学习哦!
上述debating充分展露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冲突与困惑,竞争和演化。看点俺粗粗总结了一下,有三:
1、海归与土鳖风格之争;
2、东方式管理中先人后事和西方式管理中事在人先的不同;
3、东西方不同价值取向下,人才标准的差异。
各位看家应该能总结出比我更深刻的东西。“衡量第一流智力的标准,是头脑中有两种对立的观念,但仍能自如地行事。”
对了,那个什么“标准”一说是我在第36楼先提出来的,我必须要补充说明一下。Bolan误用了我的原话,我原本不是说职业证书是“人才的通用标准”,我是说它们是“提供了一个可供人才流动的标准”。也就是说,我是把职业证书和“人才流动”链接在一起,而不是把职业证书和“人才”划等号,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我说的“人才流动”,指的是“人力资源的流动”,因为如果没有人力资源的流动,是不需要职业资格认证的。俺自己有会计学硕士学位,在研究生院的时候,不爱考证,爱搞学术研究,唉,结果出来找工作确实不如有CFA、ACCA之类的兄弟姐妹们好,现在只能在江湖上瞎混,身同感受啊(眼泪哗哗的)。但另一方面,各种研究成果很清晰的表明,包括金融、会计及其他领域的职业资格证书作为一种职业通用标准,和会计准则一样,都是制度演进的结果,是市场经济发展和竞争的产物。还是举个会计领域的例子,我们国家是有会计职称的,助理会计师、会计师及高级会计师,还记得吧?现在除了内地一些老国企,在经济发达地区企业对这种职称的认知度已经极低了。因此,事实上职称这个曾经的职业通用标准已经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了。
紧急申明:严重反对蘑菇把自己本来的意见删除,换了一个唯心的、绥靖的、完全没有建设性的意见,以至于我这帖白跟了。。。
呵呵 看这辩论有意思
偶也觉得 考个CFA对金融从业人员挺有帮助的 即使不过 也是很好的学习
当然 前提是 很好的完成本职
各位小N、非N们,过来看大N们debating啦!值得学习哦!
上述debating充分展露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冲突与困惑,竞争和演化。看点俺粗粗总结了一下,有三:
1、海归与土鳖风格之争;
2、东方式管理中先人后事和西方式管理中事在人先的不同;
3、东西方不同价值取向下,人才标准的差异。
各位看家应该能总结出比我更深刻的东西。“衡量第一流智力的标准,是头脑中有两种对立的观念,但仍能自如地行事。”
对了,那个什么“标准”一说是我在第36楼先提出来的,我必须要补充说明一下。Bolan误用了我的原话,我原本不是说职业证书是“人才的通用标准”,我是说它们是“提供了一个可供人才流动的标准”。也就是说,我是把职业证书和“人才流动”链接在一起,而不是把职业证书和“人才”划等号,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我说的“人才流动”,指的是“人力资源的流动”,因为如果没有人力资源的流动,是不需要职业资格认证的。俺自己有会计学硕士学位,在研究生院的时候,不爱考证,爱搞学术研究,唉,结果出来找工作确实不如有CFA、ACCA之类的兄弟姐妹们好,现在只能在江湖上瞎混,身同感受啊(眼泪哗哗的)。但另一方面,各种研究成果很清晰的表明,包括金融、会计及其他领域的职业资格证书作为一种职业通用标准,和会计准则一样,都是制度演进的结果,是市场经济发展和竞争的产物。还是举个会计领域的例子,我们国家是有会计职称的,助理会计师、会计师及高级会计师,还记得吧?现在除了内地一些老国企,在经济发达地区企业对这种职称的认知度已经极低了。因此,事实上职称这个曾经的职业通用标准已经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了。
紧急申明:严重反对蘑菇把自己本来的意见删除,换了一个唯心的、绥靖的、完全没有建设性的意见,以至于我这帖白跟了。。。
哎,不想ARGUE 影响心情。
不过一句话:说拿gpa当人才通用标准之说实在笑死人,对于CFA是国际金融行业通用衡量标准这不是我说的,是美国证券管理研究委员会说的BOLAN实在太不了解国际金融行业状况,我要是和这得国际机构说说gpa的争论标准什么的他们也要乐死。所以这个专业问题我就不在这里争论了,这是行内和行外之争,所以没什么可争的。
另外,根据你说的那些招聘标准,可以说你说的那些遇到的那些招聘的那些根本不是什么真正的名校的。列出几成比例说名校生,你不知道这种比例数据的列出需要多大的数据样本支持吗?完全是以偏概全的小样本逻辑没有代表性。
另外,人才就是能够有IDEA为公司带来并创造价值的价值制造者。这就是世界通用的人才标准。中国企业那种好好先生天天不懂业务就知道搞人事关系那种没本事的人当官的人才标准就不要到处标榜了,已经够shame还非要拿出来当衡量人才的标准真是可悲!如果BOLAN是人力资源的,建议多学习GE,高盛,汇丰之类真正的国际化公司的人才衡量和招聘标准,就知道我们在说什么了,这比在这拿中国那套说服国际化金融人才对自身有用的多。什么是差距,差距在哪里?中国企业不是有两个钱了出去做个ipo来个海外并购就可以大谈我们可以追英赶美了,中国现在有的是钱,世界银行行长如是说,但是中国缺乏的是软性的资源,差距,从思想到理念,这种差距无处不在,怎么找到真正的人才,怎样留住真正的人才,怎样激励真正的人才,这正是中国的企业应该在一波一波资本市场随波逐流过后好好反思的本质问题!
各位小N、非N们,过来看大N们debating啦!值得学习哦!
上述debating充分展露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冲突与困惑,竞争和演化。看点俺粗粗总结了一下,有三:
1、海归与土鳖风格之争;
2、东方式管理中先人后事和西方式管理中事在人先的不同;
3、东西方不同价值取向下,人才标准的差异。
各位看家应该能总结出比我更深刻的东西。“衡量第一流智力的标准,是头脑中有两种对立的观念,但仍能自如地行事。”
对了,那个什么“标准”一说是我在第36楼先提出来的,我必须要补充说明一下。Bolan误用了我的原话,我原本不是说职业证书是“人才的通用标准”,我是说它们是“提供了一个可供人才流动的标准”。也就是说,我是把职业证书和“人才流动”链接在一起,而不是把职业证书和“人才”划等号,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我说的“人才流动”,指的是“人力资源的流动”,因为如果没有人力资源的流动,是不需要职业资格认证的。俺自己有会计学硕士学位,在研究生院的时候,不爱考证,爱搞学术研究,唉,结果出来找工作确实不如有CFA、ACCA之类的兄弟姐妹们好,现在只能在江湖上瞎混,身同感受啊(眼泪哗哗的)。但另一方面,各种研究成果很清晰的表明,包括金融、会计及其他领域的职业资格证书作为一种职业通用标准,和会计准则一样,都是制度演进的结果,是市场经济发展和竞争的产物。还是举个会计领域的例子,我们国家是有会计职称的,助理会计师、会计师及高级会计师,还记得吧?现在除了内地一些老国企,在经济发达地区企业对这种职称的认知度已经极低了。因此,事实上职称这个曾经的职业通用标准已经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了。
紧急申明:严重反对蘑菇把自己本来的意见删除,换了一个唯心的、绥靖的、完全没有建设性的意见,以至于我这帖白跟了。。。
没感觉是什么东西方差异,国内企业很重视GPA么?基本上不论国内国外都不太重视GPA吧,当然也存在一些特定行业的特定企业比较重视GPA,但总体上说都不太重视.GPA低的把GPA高的挤掉这种事很常见啊
还有不得不说的是,LZ可能真的离开大学太久了,中国大学的课程很不合理,诸如马哲、毛概、邓论等课,周围很多同学都是平时不上,考试过了就行,GPA自然被拉低。还有大学英语等课,英语好的平时也不会上,最后由于平时分太低也会拉低GPA。还有一些类似的课,数量不多但也足以拉低你的GPA。
当然你可以说这是不遵守规则,这类学生拿不到高的GPA正好充分说明了GPA能够更好的衡量一个人才。但是我们也可以说这类学生更懂得选择,更懂得time management 。所以每个人的价值观都是不一样的,LZ认为大学的每一门课都是有用的,GPA的作用自然不言自明。但你可以对比一下国外的大学课程,中国大学每学期的课都太多了,中间有很多没有意义的课程。中国大学开这么多课并不是这么多课都有用,而是不开这么多课就不需要那么多大学教师,就要进行人事变革。再加上先前提及的学校专业不同会导致GPA不同,有这么多干扰因素,在中国对于GPA能否证明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我真的很质疑。
没感觉是什么东西方差异,国内企业很重视GPA么?基本上不论国内国外都不太重视GPA吧,当然也存在一些特定行业的特定企业比较重视GPA,但总体上说都不太重视.GPA低的把GPA高的挤掉这种事很常见啊
还有不得不说的是,LZ可能真的离开大学太久了,中国大学的课程很不合理,诸如马哲、毛概、邓论等课,周围很多同学都是平时不上,考试过了就行,GPA自然被拉低。还有大学英语等课,英语好的平时也不会上,最后由于平时分太低也会拉低GPA。还有一些类似的课,数量不多但也足以拉低你的GPA。
当然你可以说这是不遵守规则,这类学生拿不到高的GPA正好充分说明了GPA能够更好的衡量一个人才。但是我们也可以说这类学生更懂得选择,更懂得time management 。所以每个人的价值观都是不一样的,LZ认为大学的每一门课都是有用的,GPA的作用自然不言自明。但你可以对比一下国外的大学课程,中国大学每学期的课都太多了,中间有很多没有意义的课程。中国大学开这么多课并不是这么多课都有用,而是不开这么多课就不需要那么多大学教师,就要进行人事变革。再加上先前提及的学校专业不同会导致GPA不同,有这么多干扰因素,在中国对于GPA能否证明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我真的很质疑。
我完全了解大学里影响拿到较好GPA的种种干扰因素。恰恰因为了解这些干扰因素的存在,所以更推崇GPA。
因为在公司、企业里也是一样的,也会有很多客观和主观的因素严重影响一个员工把工作做好。
No excuse!只要愿意找,可以找到大把理由去为没搞好学习、没干好工作辩解。在学校里,只要蒙混过关,没人找你茬;但是在公司里,如果大家都只图混过关,老板不答应,客户不答应,市场不答应。最终死路一条!
渴求的就是那些能在种种干扰下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的人!
各位小N、非N们,过来看大N们debating啦!值得学习哦!
上述debating充分展露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冲突与困惑,竞争和演化。看点俺粗粗总结了一下,有三:
1、海归与土鳖风格之争;
2、东方式管理中先人后事和西方式管理中事在人先的不同;
3、东西方不同价值取向下,人才标准的差异。
各位看家应该能总结出比我更深刻的东西。“衡量第一流智力的标准,是头脑中有两种对立的观念,但仍能自如地行事。”
对了,那个什么“标准”一说是我在第36楼先提出来的,我必须要补充说明一下。Bolan误用了我的原话,我原本不是说职业证书是“人才的通用标准”,我是说它们是“提供了一个可供人才流动的标准”。也就是说,我是把职业证书和“人才流动”链接在一起,而不是把职业证书和“人才”划等号,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我说的“人才流动”,指的是“人力资源的流动”,因为如果没有人力资源的流动,是不需要职业资格认证的。俺自己有会计学硕士学位,在研究生院的时候,不爱考证,爱搞学术研究,唉,结果出来找工作确实不如有CFA、ACCA之类的兄弟姐妹们好,现在只能在江湖上瞎混,身同感受啊(眼泪哗哗的)。但另一方面,各种研究成果很清晰的表明,包括金融、会计及其他领域的职业资格证书作为一种职业通用标准,和会计准则一样,都是制度演进的结果,是市场经济发展和竞争的产物。还是举个会计领域的例子,我们国家是有会计职称的,助理会计师、会计师及高级会计师,还记得吧?现在除了内地一些老国企,在经济发达地区企业对这种职称的认知度已经极低了。因此,事实上职称这个曾经的职业通用标准已经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了。
紧急申明:严重反对蘑菇把自己本来的意见删除,换了一个唯心的、绥靖的、完全没有建设性的意见,以至于我这帖白跟了。。。
你“在江湖上瞎混”的原因肯定不是因为你没有某个证书,很有可能就是我所说的没有“把事做好、把人做好”。
不可否认,至少在目前,证书在求职的当口于某些公司,还是有影响的。但是一旦进入职场、开始工作,没有几个同事、上司或老板还会再看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学历是本科还是硕士、是否持有某个国际资格证书。看的就是做事和做人。做事:你做出来的东西漂不漂亮,是否很好地满足了客户的需要、上司或同事的要求,是否能及时地交出令人满意的工作成果,最好是能超出他人的期待。做人:跟你合作是否愉快、沟通是否顺畅、你是否友善友好宽容包容开明开放团队合作,等等。
所以,如果你暂时觉得在“瞎混”着,最好不要以为是因为自己缺少某个证书,更不要傻到还回头去考某个证书,你都会计硕士了有啥好考的,看看自己“做事做人”是否漂亮。如果事做得漂亮、人又做得好,还“瞎混”着,那......简直是不可能的!
我完全了解大学里影响拿到较好GPA的种种干扰因素。恰恰因为了解这些干扰因素的存在,所以更推崇GPA。
因为在公司、企业里也是一样的,也会有很多客观和主观的因素严重影响一个员工把工作做好。
No excuse!只要愿意找,可以找到大把理由去为没搞好学习、没干好工作辩解。在学校里,只要蒙混过关,没人找你茬;但是在公司里,如果大家都只图混过关,老板不答应,客户不答应,市场不答应。最终死路一条!
渴求的就是那些能在种种干扰下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的人!
大家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同意我们必须学会在种种干扰下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但是难道在企业你只需要做好一件事么,面前有一堆事要做是常态吧,那么prioritize tasks 和 time management就是必须的,在大学期间分清那些课对自己的未来是有帮助的,哪些课是没有意义的,花多少时间在重要的课程上,又花多少时间在不重要的课上难道不是对这种能力的锻炼和证明么?为此而牺牲一点GPA又有何不可.
对GPA的重视程度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主观态度和个人的经历,像我们这类在应聘过程中没有体会到GPA重要性的人,其实无论LZ说什么都是不会认为GPA重要的,所做的只不过是在用自己的经历和所见所闻来证明GPA并没有如此重要.而LZ这类在自身经历中体验到GPA重要性的人,无论我们说什么也会坚持认为GPA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点,比起别人的话,我们更相信自己的亲身经历.
没打算强迫你相信什么,爱信不信啦。
其实GPA也仍然只是表象,雇主最看重的并不真的是较好的GPA或某个国际资格证书,而是民工的品质!只是GPA在信息不透明的前提下,相对来说更能体现一个人的品质,当然这不是绝对的。
一个民工的品质不好,却要想尽办法靠一些外包装让自己看起来比较有价值,比如国际资格证书、比如MBA学位、甚至是GPA,那么做老板的,就是要想尽办法把他的外包装一层层地扒掉,让他的本质暴露出来,看他是不是个好民工!
好民工难求!能力强又敬业的好民工太少了。我们的教育有问题,大学没有真正培养出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毕业生来。我们的文化有问题,现在的人浮躁得要命,又贪婪得要死,很少有年轻人愿意俯下身子来好好把手头的工作做好,总是幻想着能一步登天。股市好的时候,下饺子一样的入市了。看到别人进了投行、拿了高薪,从此唯一的理想便是投行!这在CD体现得尤为明显。很多帖子都是投行咨询,好象除了投行咨询,做其他的工作都憋屈了他一样,而真正能被国际投行纳入麾下的民工每年都少得可怜。当然,追求高薪并没有错,但把心态搞得那么浮躁,有意思吗?
呵呵,随便叽歪一下。
Bolan大领导,您批评的是。我一直在瞎混着,估摸着还将瞎混下去。生存,它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阿门。
我是做业务出身的,所以习惯让市场来评价。
我不会再就此帖发表评论了。
Bolan大领导,您批评的是。我一直在瞎混着,估摸着还将瞎混下去。生存,它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阿门。
我是做业务出身的,所以习惯让市场来评价。
我不会再就此帖发表评论了。
受伤了?^_^
莫非你还是坚信一旦你考齐了N个证书,市场就一把将你搂在怀里,把你亲得满脸都是唇膏?^_^
ls您可真是听不出来好赖话阿。所以我说根本没有共同语言,这是海外论坛受众多数是海外的,这不是国内新浪网,国内那套吃不开,而且国际化的专业人士也不会到你说的那种标准连cfa都不知何物的公司去。另外,人才重要的能力之一是multiple-work,只做一件事不能规划时间和目标效率低的那不行。
看来不辩解,真的要被活活冤死。“management accounting不是真的管理人的,而是一门学科名字.”我有说过管理会计是管理人的吗?
“会计只有有两派,一派是acca类,也是阵容最大那派,注重audit和tax,而另外一派,就是cma类,注重cost and management accounting.”——会计两大派是这样分的吗?分成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吧?个人觉得ACCA比较综合、大而全,会计的所有方面几乎都涵盖了,所以并不是在每个方面都有足够的分量。从另一个角度看,也算是优势。我前面的帖子好象提到过。
另外,我也没说过对所有人都用GPA来衡量吧?GPA对本科生来说,是比较好的衡量标准。对已经工作过的人,他过去的工作经历和工作业绩就是判断他的重要依据。并且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他本科阶段的表现渐渐淡化、越来越不重要。
至于会计这一行,我仍然不认为证书是最重要的。可能国企系统里面讲究个职称,比如助理会计师、会计师、高级会计师之类,但真正机制良好的企业是注重实效的,那么更会注重一个人真正做事、创造价值的能力。有证书的人未必做事能力强,没证书的人未必做事能力弱,虽然在无法判断的情况将不得不以证书为参考,但是如果这种无法判断的情况屡屡出现的话,那要么就是HR无能,要么就是求职者提供的信息过于有限。在企业里,判断小张和小李谁能力更强、谁应该获得提升有一整套的绩效考核体系,跟他是否持有ACCA或CFA资格没有关系。绝不会因为小张有某个资格而提升他,只有可能是因为小张在学习某个国际资格的过程中,能力和水平有了真实的提高,然后因此而把工作做得更好,然后因此而获得提升。但如果小李没有考任何证书,但人家自学不辍,水平到位,做事比小张更漂亮,那么提升小李是毫不迟疑的。小张的国际资格证书在这里一点影响力都没有。——这都是废话、不言自明的,但在这里我好象还得啰嗦、解释一番,真是趣味索然。
至于你说的很多证书都接近硕士阶段的水平,我基本认同这种说法。不过我仍然认为,知识在量上的增加并不是最重要的,一个民工的本质比他的知识更重要,他这个人的本质会最终决定他做事、做人的水准,而不是他的知识。
“证书考多无用,随便一个增加些光彩就好了.”——然也!
“一个负责research & development的科学家,如果有个cma证书,那就真的把周围的人都比下去了”——莞尔!不觉得把别人比下去竟然会有这么容易的捷径,考一个证书后就鹤立鸡群了?一厢情愿!获得相关知识并不必须要去考什么证书,具备一定学习能力的人并不一定要考证的,自学亦可。一个人要把别人比下去,最重要的是给老板、给社会创造价值,并且最好用很和谐的手段和方式。仍然就是我所说的做事、做人!
“找工作,前途其实是看个人机遇而已.没读书都能成为富翁,读到名牌大学,或者考到什么证,也是可以贫困的.
做人看开点,中庸点,凡事不要太绝对.”——严重同意!呵呵!
看来不辩解,真的要被活活冤死。“management accounting不是真的管理人的,而是一门学科名字.”我有说过管理会计是管理人的吗?
“会计只有有两派,一派是acca类,也是阵容最大那派,注重audit和tax,而另外一派,就是cma类,注重cost and management accounting.”——会计两大派是这样分的吗?分成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吧?个人觉得ACCA比较综合、大而全,会计的所有方面几乎都涵盖了,所以并不是在每个方面都有足够的分量。从另一个角度看,也算是优势。我前面的帖子好象提到过。
另外,我也没说过对所有人都用GPA来衡量吧?GPA对本科生来说,是比较好的衡量标准。对已经工作过的人,他过去的工作经历和工作业绩就是判断他的重要依据。并且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他本科阶段的表现渐渐淡化、越来越不重要。
至于会计这一行,我仍然不认为证书是最重要的。可能国企系统里面讲究个职称,比如助理会计师、会计师、高级会计师之类,但真正机制良好的企业是注重实效的,那么更会注重一个人真正做事、创造价值的能力。有证书的人未必做事能力强,没证书的人未必做事能力弱,虽然在无法判断的情况将不得不以证书为参考,但是如果这种无法判断的情况屡屡出现的话,那要么就是HR无能,要么就是求职者提供的信息过于有限。在企业里,判断小张和小李谁能力更强、谁应该获得提升有一整套的绩效考核体系,跟他是否持有ACCA或CFA资格没有关系。绝不会因为小张有某个资格而提升他,只有可能是因为小张在学习某个国际资格的过程中,能力和水平有了真实的提高,然后因此而把工作做得更好,然后因此而获得提升。但如果小李没有考任何证书,但人家自学不辍,水平到位,做事比小张更漂亮,那么提升小李是毫不迟疑的。小张的国际资格证书在这里一点影响力都没有。——这都是废话、不言自明的,但在这里我好象还得啰嗦、解释一番,真是趣味索然。
至于你说的很多证书都接近硕士阶段的水平,我基本认同这种说法。不过我仍然认为,知识在量上的增加并不是最重要的,一个民工的本质比他的知识更重要,他这个人的本质会最终决定他做事、做人的水准,而不是他的知识。
“证书考多无用,随便一个增加些光彩就好了.”——然也!
“一个负责research & development的科学家,如果有个cma证书,那就真的把周围的人都比下去了”——莞尔!不觉得把别人比下去竟然会有这么容易的捷径,考一个证书后就鹤立鸡群了?一厢情愿!获得相关知识并不必须要去考什么证书,具备一定学习能力的人并不一定要考证的,自学亦可。一个人要把别人比下去,最重要的是给老板、给社会创造价值,并且最好用很和谐的手段和方式。仍然就是我所说的做事、做人!
“找工作,前途其实是看个人机遇而已.没读书都能成为富翁,读到名牌大学,或者考到什么证,也是可以贫困的.
做人看开点,中庸点,凡事不要太绝对.”——严重同意!呵呵!
国企就是能讲一大堆没有任何结果实效实质性内容的道理。什么强不强的,强不强不就是领导说的自己说的关系做的好的说的,拿出点实质性本事标准统一比较比较就知道自己有多差了。
做会计的没有注册会计师证没有权限签署审计报告。这是起码的常识。国企里面是个搞财会的都有什么中级高级会计师职称,根本和职业资格认证是两码事。
看这个贴真是很消极,总之LZ就是让年轻人少学习不要考证不要上进不要不断补充最新知识不要高标准不要向国际标准看齐就想想怎么搞好关系做好好先生就能被国企称作人才了。这种论调和CD的精神根本不符。这的年轻人对学习对自己的标准要求不是这种态度,您觉得国际金融证书没用可以那是您的自由就别在这误导年轻学生学习没用考证没用了的想法了,既然你根本没在金融行业混你怎么知道这些行业证书没用?你自己参加招聘竞争了吗?你知道用到这些证书的机构工作内容吗?你对金融行业到底了解多少就大发“无用论”?
对你的刻意的曲解、甚至诋毁、中伤,我根本就懒得解释。你随意!你加油!
我之所以为这个帖子花些时间是实在看不过你一个不知道CFA,ACCA为何物的行外人在这大谈无用论误导别人,我对你本人根本没工夫刻意曲解中伤,我忙得很这是美国不是国企,这只能说明您自己连别人的评论都看不明白。
就是即便现在的国企,也很重视各类证书。
中国农业银行总行投资部也点名招聘CFA,FRM
各大股份制银行点名招聘CICPA
这些现在都不新鲜。。。
rrdw,bolan是被某版主请来活跃气氛的么?
大家不要再吵啦,题目表明了是一点思索,难免有不全面的地方,不过bolan也因此让一些对考证抱有盲目想法的人清醒些,这很好啊^_^
至于国企对证书的看重程度,还是不好说。社招肯定有优势,但对于重点高校应届毕业生,国企更依次看重关系、性别、GPA,即使校园招聘通知上提到“CFA、ACCA、FRM”,也只是优先而已,不是必须。不过,从我个人经历来说,SAFE Reserve还是很看重考过CFA、FRM的应届生的。
那你还记不记得国企、科研院所有几年非研究生不要,然后激起考研狂潮至今不熄?现在硕士相对本科生还有多少优势?
看事情要看本质,抓矛盾要抓根本。
我服务的公司也忝列世界500强,我们招人、育人、留人的基本原则就是在注重能力的同时,更注重一个人的人品。二者排名不分先后。如果一定要逼着分一个先后,那就是人品在前。这世道,谁还当真比谁差多少啊?我们有强大的培训体系,有成熟的企业文化,只要基本素质好、人品好,想不发展企业都逼着他发展。
想拿学历、留学、证书蒙人?当HR是白痴吗?如果HR和老板被这些表象欺骗,那简直是对其能力的侮辱.我招来的人里面,有大专生成了技术骨干,高中毕业的销售人员业绩年年靠前(当年招这个人进来的时候我还真拿不准、犯哆嗦),我们的财务总监只有助理会计师职称,他手下好几个CICPA、ACCA,还有在考CFA的。
在各色人等里,最不好把握的,我感觉是有两种:一类是博士。强的确实很强,烂的,让人搞不懂一个博士怎么竟然烂到这种地步!一类就是海归。两年内没走的、留下来的海龟都是成功的软着陆、本土化了的,那些鼻子朝着天、辫子翘得老高的海龟都跟环境两不相容,顶着名校的招牌,但做事不见得比人强,做人又一塌糊涂,好象公司全体人员人均欠他30两银子。据说原因之一是嫌起薪低。嫌起薪低你可以走人啊,你既然留下来,你就好好干啊。在国外留学,没学会契约精神、信托责任吗?
rrdw,bolan是被某版主请来活跃气氛的么?
大家不要再吵啦,题目表明了是一点思索,难免有不全面的地方,不过bolan也因此让一些对考证抱有盲目想法的人清醒些,这很好啊^_^
至于国企对证书的看重程度,还是不好说。社招肯定有优势,但对于重点高校应届毕业生,国企更依次看重关系、性别、GPA,即使校园招聘通知上提到“CFA、ACCA、FRM”,也只是优先而已,不是必须。不过,从我个人经历来说,SAFE Reserve还是很看重考过CFA、FRM的应届生的。
呵呵,我是来倡导人力资源的价值投资理念的。
那你还记不记得国企、科研院所有几年非研究生不要,然后激起考研狂潮至今不熄?现在硕士相对本科生还有多少优势?
看事情要看本质,抓矛盾要抓根本。
我服务的公司也忝列世界500强,我们招人、育人、留人的基本原则就是在注重能力的同时,更注重一个人的人品。二者排名不分先后。如果一定要逼着分一个先后,那就是人品在前。这世道,谁还当真比谁差多少啊?我们有强大的培训体系,有成熟的企业文化,只要基本素质好、人品好,想不发展企业都逼着他发展。
想拿学历、留学、证书蒙人?当HR是白痴吗?如果HR和老板被这些表象欺骗,那简直是对其能力的侮辱.我招来的人里面,有大专生成了技术骨干,高中毕业的销售人员业绩年年靠前(当年招这个人进来的时候我还真拿不准、犯哆嗦),我们的财务总监只有助理会计师职称,他手下好几个CICPA、ACCA,还有在考CFA的。
在各色人等里,最不好把握的,我感觉是有两种:一类是博士。强的确实很强,烂的,让人搞不懂一个博士怎么竟然烂到这种地步!一类就是海归。两年内没走的、留下来的海龟都是成功的软着陆、本土化了的,那些鼻子朝着天、辫子翘得老高的海龟都跟环境两不相容,顶着名校的招牌,但做事不见得比人强,做人又一塌糊涂,好象公司全体人员人均欠他30两银子。据说原因之一是嫌起薪低。嫌起薪低你可以走人啊,你既然留下来,你就好好干啊。在国外留学,没学会契约精神、信托责任吗?
您自己见过哈佛耶鲁斯坦佛的吗?您和他们共事过吗?您没见过没共事过就别说人家名校的鼻子朝天辫子翘得高,你这种公司根本不知人家的价值所在人家当然不会留在您这种公司。号称500强,500强的公司中石油中石化国家电网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粮等等里面我有认识的,你可以报上名来看看您是哪家500强的人力资源也好让海外名校的同学们看透你们这种用人价值说人家鼻子朝天的国企。
您自己见过哈佛耶鲁斯坦佛的吗?您和他们共事过吗?您没见过没共事过就别说人家名校的鼻子朝天辫子翘得高,你这种公司根本不知人家的价值所在人家当然不会留在您这种公司。美国软着路本土化,您真是对海外市场鹤国际经济没有认识我这就不和您争论什么本土化的问题了。号称500强,500强的公司中石油中石化国家电网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粮等等里面我认识的朋友多了,你可以报上名来看看您是哪家500强的人力资源也好让海外名校的同学们看透你们这种用人价值的国企。
那你的意思是我们就应该只认名校、认国际证书了?不要逼人太甚好吗?真的没法只认你提的这些表壳!
我们不歧视名校、不贬低国际资格,但绝不盲目信任。
我们推崇能力为王、做人为先,我们是欧洲公司,我们这种用人理念在大方向上难道错了?
那你的意思是我们就应该只认名校、认国际证书了?不要逼人太甚好吗?真的没法只认你提的这些表壳!
我们不歧视名校、不贬低国际资格,但绝不盲目信任。
我们推崇能力为王、做人为先,我们是欧洲公司,我们这种用人理念在大方向上难道错了?
我没说你们应该只认名校只认证书,你们的理念我没资格说对说错因为我不了解,但是我反对你说的不认证书证书无用根本不用考的理论。不能盲从不要绝对化什么事都是如此。
我没说你们只认名校只认证书,你们的理念我没资格说对说错因为我不了解,但是我反对你说的不认证书证书无用论。
bolan就是一堆垃圾,鉴定完毕。
无知者无谓。
建议大家不要再跟bolan这样任吗不懂的家伙费口舌。
我估计他就是一个GPA很高,却眼红别人的国际认证,眼红别人名校学位的白眼狼吧。
让这个帖子沉了吧。
建议大家不要再跟bolan这样任吗不懂的家伙费口舌。
我估计他就是一个GPA很高,却眼红别人的国际认证,眼红别人名校学位的白眼狼吧。
让这个帖子沉了吧。
呵呵,bbs象一个池子,你灌了水之后,它就具有镜子的功能。你确定你在镜中的影像是适当的吗?
好像孙振耀,唐俊,李开复,李彦宏都没有什么证书。但他们GPA都挺高, 不然后三位也不能读到博士, 而孙振耀在大学的时候是电脑社社长,GPA也应该不低。 Bill Gate, 大学都没毕业,更别提那些证书了。 人文,商业世界上哪有绝对的真理? 但几乎所有的优秀领导人都是从实际出发,以客观条件为基准, 灵活应对,而不是认死理。我们总是强调国际视野,却不知道国际视野最强调的就是多样化。
都是偶像!也是闲人!
鉴定完毕!
大家努力工作,好好学习吧!
跟一群大学生似的,呵呵!!!
欢迎光临 ChaseDream (https://forum.chasedream.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