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标题: [新增作文]T690A4.0,一战30天OG+JJ备考体会,给和我一样绝望的MM [打印本页]

作者: smjaney    时间: 2008-3-22 03:18
标题: [新增作文]T690A4.0,一战30天OG+JJ备考体会,给和我一样绝望的MM

感谢CD。这句话一定要说在前面,哈哈。天涯让我见识了国人可以有多丑陋,CD让我见识了国人可以有多可爱。

JJ没换,不过这时候上JJ也意思不大了,主要说感受吧。俺知道这个分数在中国人堆里真是算低的勒,NN们轻拍。。。不过还是得说,如果没有CD,我连这个分也考不到。。。

3.26新增AWA 4.0:

作文成绩出来勒,T690+AWA4.0,真是彻头彻尾的表达了什么叫做“够用但不够好”啊。。。不敢耽误NN时间,仅供短时间备考的非牛MM们参考或警惕。。。

俺的国语写作基础还好,而英语写作。。。那如梭的时光啊~~~似乎一直停留在小学生看图写话的年代。。。至于打字,那真是,中文速度OK,英文速度龟爬。。。

有了IBT的血泪经验,GMAT作文从来不曾进入俺的备考计划,那么详尽的JJ一眼没看,想想真罪恶。。。

考前突击看了几篇NN的作文心经,其中soniashi和rio的两篇深得我心。总结一下:

1、字数越多越好,能上600就上600,上了600怎么也能拿高分。其中俺觉得暴强的一个建议是:如果写了一句发现接不下去,放着就是了,赶紧写别的,不用删,凑字数。。。

2、文章结构要清楚,要用自己能熟练掌握的词汇,多用强转折。充斥着难词难句的拧巴作文看多了,阅卷老师还是需要我们这样的白痴文章来调剂心情地。

3、AI多用自己身边的例子,生活化,真实,不用顾及学术援引的规矩,还能娱乐阅卷人。

用上述牛人牛语洗了洗脑,俺就这样无知者无畏地去实战勒。。。

考前一晚睡得很糟,于是第二天早上赖了会儿床,于是上了出租车才开始背七宗罪,前后20分钟,就被揪进考场鸟。。。唉,你说我为什么为什么要赖床呢。。。

实战时,600字是只能仰望下罢了,字打得没那么快,脑子转得也没那么快。。。而且GMAT作文不能实时显示字数,太郁闷鸟。。。估计最后我两篇也就是各300字不到。。。两篇用的词都是最最简单的词,连段首结构词都是FIRST、SECOND、THIRD,事后才想起应该是SECONDLY。。。两篇各用了一些“XXX,which is XXX”这样的入门级从句。。。AI只举了一个平易近人的小例子,没有名人警句。。。七宗罪背了20分钟,结果AA写的乱七八糟,简直愧对俺做了这么久的逻辑啊。。。

总之就是相当的口语化,完全不像学术文章(印象中这好象是大忌),这样都有4分,来不及系统看作文的MM们不用太担心了。。。事实证明,要求不高的话,作文备考是完全可以在一个小时内搞定的。。。

AA是“政府希望大家尽量坐公交去地铁,于是must降低公交票价或提高地铁站停车费”,俺是这样答地:首先,充分必要性:这个must是真的must嘛?就没有其他任何手段鼓励大家坐公交了嘛?未必吧?提高私家车的高速路桥费不行嘛?那地铁站停车场咱把它关了不行嘛(汗)?既然还有其他手段可行,那降低公交票价或提高地铁站停车费就不是必要手段了嘛,不是必要手段,怎么能用must呐?咹?。。。其次,混淆因果(没错!俺就硬着头皮这样答勒!害得俺还多花了5分钟想怎么才能扯到混淆因果):降低公交票价或提高地铁站停车费就must能鼓励大家坐公交嘛?未必吧?如果同时还有其他未提及的情况存在,比如降低公交票价的同时降低公交车数量,或是提高地铁站停车费的同时降低路桥费,那大家怎么反应就说不准啦。都说不准了,你还能must嘛?咹?。。。最后,政策要满足实际需求才会实现目的,政策不满足实际需求那就不会实现目的!即使产生了类似目的的结果,那也是无关,无关!人们不坐公交去地铁,实际上是因为自己开车方便、公交车不方便,政府的行为只考虑到经济方面,没有解决真实问题,怎么能够成功地鼓励大家坐公交去地铁呐?咹?

AI是“创新和变革会如同IMPROVE一间机构一样DAMAGE它”。俺是这样答地:我不同意“。。。”,创新是会DAMAGE,但是IMPROVE得更多。。。首先,创新会IMPROVE,这这这简直是一定的。创新可以提高机构活力,让机构更可爱;创新可以激发员工积极性,让员工更爱岗更敬业;没有创新哪里有发展,没有变革哪里有进步,创新深刻的影响着机构,进而影响着整个世界,BLABLABLA。。。其次,创新要适度,过度创新会DAMAGE。(下面是全文唯一的引用。。。)俺老板说了,永远不要低估长期积累的经验的价值。经历了风雨才能见彩虹,经过岁月洗礼的方法/产品才是可靠的。不经风雨,你就不知道它到底会不会见光死,不经过长时间实践检验,你就不知道这个创新的产物它到底能不能works。而且,过度创新会让企业孤注一掷,为创新而创新,无法FOCUS在市场和客户,打乱企业的既定的长期发展计划,BLABLABLA。。。最后,尽管创新DAMAGE,但它往往IMPROVE更多。(下面举了全文唯一的例子。。。)俺在一间新兴商业领域的小公司工作,过去几年,俺们不断创新不断失败,sometimes it was real hurt。BUT,俺们是创新路上打不死的小强!每一次爬起来,俺们都对自己了解更多,对这门新技术了解更多,对市场和客户了解更多,对未来的路应该怎么走了解更多。几年下来,俺们闻名业界,享誉全城,都是多亏了创新啊!。。。综上所述,我认为创新的积极面大于消极面,即使会DAMAGE,也是我们值得付出也应该付出的代价,为了机构自身,也为了更好的世界(呕吐)。。。

背景:

文科,偏科,很不幸偏的还是国语。。。毕业至今一年半,纯中文环境。数学烂到什么程度,高中时100分满分考了40分,大学数学学了几门就重修几门。。。英语基本是靠小学的底子在撑,撑高中还勉强,撑到大学就吃力了,语法和词汇基本应该是初中生里的一般水平。

概述:

2月16号考完托福,然后开始看GMAT。当时本还想3月5号考G,在CD翻了一遍帖子就虚了,就俺这底子,20天能干嘛呀。。。确定了08年是23号换题之后,立马改报了21号。。。中间还复习重考了一次托福,深感IBT比GMAT难多了。。。

其实说是30天,估计踏踏实实看书做题的时间也就一半,大把时间都在吃喝玩乐发呆看帖补充睡眠和之后的自我唾弃中度过了。。。我不是牛人,就在于我没有牛人的那种铁一般的自制力,我的自制力估计也就在棉花糖和橡皮糖之间。。。默。。。

PREP俺估计俺下到的不是破解版,只有两套,刚开始复习的时候做了半套数学就放那儿了,到现在也不知道错了多少;另一套考前2天做的,M49V28T650,看了错题答案,也没时间追根究底了。按照NN们的预测,模考通常比实考高30-50分,偶当时觉得实考也就是620左右了,倒也没崩溃,就是那2天死都不想看书了,抱着PPS看了一季的24小时,直接导致最后数学JJ没看完,进考场前十分钟还抱着《北美范文精讲》背七宗罪,这事儿闹的。。。

因为时间紧任务重,GWD一眼没看,沸沸一眼没看,大全一眼没看,其他各种题库一眼没看,JJ只在临考的上午拿眼睛过了一遍,俺这一个月来亲手做的题,就是OG,只做OG,而且到考试的时候,阅读一道没做,其他只做完了一遍。。。事实证明,够用了。

我手上的OG是三本一套的,数学版/语文版/综合版,除了阅读,其他全部做完。一个类型一个类型的做,按这个顺序:数学、语法、逻辑。我做不来那种上午数学下午语法晚上逻辑连轴转的复习方法,都是做数学就集中做数学,做多少天做完、研究透,然后集中搞定下一门,为的就是练出做题的感觉,特别是和ETS心灵相通的那种感觉。不做其他题也是这个考虑,我这人特别懒,特别怕做无用功,既然ETS出题,那就把ETS研究透,和其他不出考题的人再心灵相通也没用啊。。。

做的时候完全不计时。有些题是拿不准的,就打个问号在旁边。错题首先自己重做,如果是粗心大意,那么第二次通常可以找到陷阱,不行的话再看答案(说到陷阱,我本来挺大咧咧的,感觉做完OG,小心眼儿长了不少,能做到这个程度,就差不多了)。。。然后再看问号题,有些是答对的了,那要搞清楚为什么对,错了,更要搞清楚为什么错。对于ETS的解释,不能不信,不能尽信,如果自己一眼可以搞定,就不要浪费时间研究ETS的解释了。这样做下来,速度很慢,200多道题可能要拖好几天(本人也确实比较磨蹭),但是出来的效果比较好。实际上,到考前,我仅仅把数学、语法和逻辑的OG题按上述标准做完了一遍,连之前的错题疑难题都没来得及再看一眼,就上考场了。。。我觉得关键是找到自己的学习节奏,有时做题是做得很快、很多,感觉自己过得挺充实,该吸收的反而不一定能吸收得了,效果不一定有少而精来得好。

实考:

JJ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重要,其重要程度仅次于OG,OG是基础,JJ就是基础之上目标分数之下的一切。。。俺在IBT的JJ上吃过亏,在GMAT这儿就保守了点,结果发现真应该再多重视JJ一点的。。。

我是21号下午考,正是JJ最全的时候。可惜考前发神经,到21号上午才开始认真看JJ,数学只来得及看了前20道,简直对不起macelino MM的心血啊。。。语法JJ没找到,逻辑和阅读是看全了的,但是也只来得及匆匆过了一遍。结果确实遇到了好多JJ,在战场上遇到熟悉的面孔,那是怎样的亲切和激动啊啊啊。。。

数学有一半是JJ,另一半也不难,如果JJ看全,做起来会很顺手的。如果不是JJ,遇到那个臭名昭著的六面体上色的题,偶自己想破头也想不出解法的。再一次感谢CD。。。and我的倒数第2道题是JJ的55题原题,当时我脑子也基本不转了,花了10分钟居然还没搞定,为保最后一道,只好随便选了一个,确认了就知道选错了,郁闷死,如果提早把JJ看全了,绝对不可能错的。。。

阅读至少2篇是JJ,我是特怵长难句和生词的,有JJ的话,一锁定关键词,至少就知道全文的逻辑关系了,心里就不慌了。实际上题目确实挺绕的,我常常是觉得两个选项都有道理,做对了也不知道为什么对,错了也不知道为什么错,看来不做OG阅读还是不行啊,哭。。。总的来说,JJ在答题方面的作用确实不太大,但是对我来说,能提前搞清逻辑关系,已经是省了大块时间。

逻辑有5-6道JJ吧,具体不记得了。逻辑JJ在答题方面倒是作用很大,基本上遇到了JJ的题就不会做错。再一次感谢CD。。。

另外关于PACE,我的模考和实考的时间掌握都不太好,平时也没有练过。数学本来时间很充裕,倒数第二题出了点意外,导致剩25秒时才交卷,好象也没有因此扣分。。。阅读每篇光是看题都耗去了10分钟,要命的是耗了时间还搞不懂该选哪个,更顾不上什么力保前20的正确率了。。。以至于后来频频遇到一行的语法、两行半的逻辑,黑体题一道没出,我真以为被踢到低分区了。。。做到后面很多都是简单扫一眼题目,直接看答案,凭之前的那一点点做OG题的感觉,选最像ETS标准答案的那个,就下一道了。。。天知道我当时多绝望。。。建议大家一定一定要提前模考至少一次,如果有时间,就专门练一练PACE。

数学复习:

俺自己那点数学底子俺是心里有数地,一上来先看数学。结果单一门数学就拖拖拉拉做了俩礼拜。

一开始进展缓慢,因为满眼望去全是生词。。。记了三页纸的生词之后,就顺利多了。总共200多道题,做到100多的时候,已经开始感受到ETS的狡猾,能辨认出一些常规陷阱(GMAT数学最要心细,某个从句里一个不起眼的小词,都可能是陷阱)。如果要求不高的话,做题培养出这种感觉,“我知道你想干嘛”,就行了。

其实在GMAT的考点范围里,我最怕的是立体几何(圆桶圆锥那些),还有概率,什么排列组合圆排列线排列的,到考我也没搞清楚。。。没想到这次居然一道也没遇到,人品啊,人品啊,泪流。。。

基本概念和公式我是靠OG、《数学手册》(高教社出的绿皮小字很厚的那本),再加上百度和CD,足够足够的了。

对于基础比较差、要求也不高的同志们,我个人觉得CD里或某些题库里的一些难题没必要去仔细琢磨,实际考试中,非牛的我们一般也不会遇到那么高难的题目。备考到这份上,俺们的心灵都多么脆弱的,就别自己吓自己了。

语法复习:

语法给我最大启发的是薰衣紫草MM的心经。我做题也基本是按她的方法,看头看尾看考点。

没花太多工夫在语法,底子也确实太薄(一碰到从句先行词啥的我就晕),因此投入产出比还算OK。

这次实考遇到好几道全划线的题,倒没有平时做的那么难,正确答案都是没什么争议的那种。

逻辑复习:

看了很多NN推荐LSAT和狒狒,我实在是来不及看了,就抱住OG啃了。

也有NN说,要做到看了题目能推出正确答案的思路,这个我实在也是做不到了。天生没有逻辑脑子,再加上天涯那些毫无逻辑的JP帖看多了,题目也确实做的不够,我看完逻辑题干通常是脑子一片空白,只能做到挨个看答案的时候可以反映过来哦这个有道理、哦这个是无关。

我觉得对我来说最实际的解题方法,还是FOCUS在“无关”(感谢薰衣紫草MM)。研究OG逻辑的时候,我的全部精力都用来辨认:什么是无关,每个选项仔细研究,哪些关键词体现了无关,是无关对象还是无关对比。虽然题还是做得太少,后悔ing,但是一旦培养出对“无关”的敏感,上了考场,排除法还是相当实惠好用的。

阅读复习:

因为复习不力,完全没时间看阅读,俺。。。俺连OG阅读都没做一道啊。。。模考时出错最多的也是阅读(再三感谢JJ)。好在临考前,CD一位NN的话给了俺极大的心理安慰,他/她写道:“阅读不就是加长版的逻辑+语法么。”俺心里一块大石头就放下了,俺好歹复习了逻辑+语法啊。。。

寒假时看了小半本杨鹏的《阅读难句教程》,在打开思路方面确实有用,可惜没能坚持下来。

考前两天突击了一下CD上NN们的阅读法教学帖,似乎有小安和MUMU的,讲到关键词定位的部分印象很深,结合杨鹏的《阅读难句教程》,特别是在俺看逻辑看到绝望的时候,豁然开朗了一下子。

词汇复习:

单词书还是买了的,不过一早就决定不看了。虽然俺词汇之贫乏,写出来作文跟小学生看图写话似的,但是之前考托的血泪教训告诉俺,背单词,甭管多体贴多好玩多有道理的单词书,俺背完前五页肯定就荒废了,白浪费时间,还没效果。

但是必须要认识的词还是必须要认识的,本着“狠抓OG,两手抓,两手都是OG”的宗旨,凡是OG里出现的影响理解的词汇,俺都记在小本本上,然后抱着金山词霸查。只查特别影响理解和做题的词汇,对于那种有七八种含义还都互相不沾边的BT词,只记它在这道题里的词意。临阵抱佛脚的至高原则:花最少的时间,搞定最重要的事。

最后算下来,也不恐怖,就是笔记本单面十几页的样子(每行2个生词+解释),做题做到后面,生词开始重复出现、记得住的越来越多的时候,会狠有成就感地。其实,由于时间太紧,俺自己本本上的生词自己也没全记住。。。惭愧。。。不过记了感觉还是有用的,如果能完全掌握,估计应付GMAT也没问题了。

总结下来,OG里常用的动词,特别是表逻辑关系的,要记;OG里常用的带有感情色彩的形容词(积极/消极),要记;一些特别情境下的专有名词,比如生物方面,考古方面,心理方面,记几个关键的专有名词或词根,看到题才不至于抓瞎;另外,JJ里的阅读段落和逻辑题,很多是中文配英文原题(再一次感谢CD各位),看中文是要看清逻辑关系,看英文是要记住关键字,如果不记得海怪和年轮的英文表达,那看了JJ不等于没看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3-26 3:32:24编辑过]

作者: smjaney    时间: 2008-3-22 04:10

补充:

最重要的一点:非牛的MM们,不要自己吓自己,咬牙撑住,坚持就是胜利。

刚开始备考的时候,不要慌,不要被满目的700+吓倒,不要担心自己底子太薄就盲目搞题海战术。我每次就是自己吓自己,于是畏难恐高,于是进展缓慢,于是自暴自弃。可是往往考过一次就知道,其实没有那么要命。中国人原本就是考试强人,CD那么多NN心经,静下心琢磨琢磨,总能攒出一套适合自己的。

备考到后面,感觉自己快撑不下去的时候,不要慌,给自己休整的时间,我曾经连续做题做到吐,也曾经把笔一丢好几天不看书。谁也不是机器人,不用强迫自己做到完美,不必急于对自己失望,作为一个非牛人,这也算是咱的福利。考G是考实力,每一点付出总会有回报,要相信这一点。

临考前两天,发现自己还有太多东西没看的时候,不要慌,抓重点,抓牢一点是一点。没多少人是把所有知识点牢牢掌握了才信心百倍上考场的。考G是考能力,面对未知世界,能够灵活应变,迅速理出头绪,尽一己之所能做到最好,才是MBA人才。

考到一半,发现还有30道题但是只剩35分钟的时候,不要慌,大不了就是一场考试,又不是一辈子。实战T7XX的孩子们也有好些心慌出汗直以为自己进了低分区的,这时放弃了,就是一惨痛的620,坚持住,就可能有720的惊喜。考G是考心理,能咬牙维持最后一丝理智撑完全部255分钟的人,就是牛人。


作者: rookie007    时间: 2008-3-22 07:18

顶你!


作者: lulu_odin    时间: 2008-3-22 09:01

最后30题只剩35分钟,你前面10题用掉了40分钟啊!LZ强的...


作者: zyq542875505    时间: 2008-3-22 09:40
我月底也要上考场了,心里一直很紧张很害怕。看了你的贴觉得安心了不少,谢谢!
作者: smjaney    时间: 2008-3-22 14:33
以下是引用lulu_odin在2008-3-22 9:01:00的发言:

最后30题只剩35分钟,你前面10题用掉了40分钟啊!LZ强的...

我是上来2道语法接着就是阅读,然后两道逻辑然后又是阅读,还是JJ,我是翻来覆去地盯着那些选项啊,句子都快背下来了,就是不知道该选哪个。。。当时俺就绝望鸟。。。

之前不是还有NN建议前20题放慢PACE保证正确率么,我后来看看就这架势也甭管什么保证正确率了,保证做完先吧。。。本来前面还有一些四五行的语法和逻辑,在我加速冲刺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了。。。

好在逻辑有JJ,语法一般也快,后面这两类题我基本是秒杀的。不过即使秒杀,也要有思路,至少要排除到剩下两个疑似选项,然后二选一。直接5选1的正确概率在我是趋近于0的。。。


作者: weideng    时间: 2008-3-22 18:21

看了LZ最后一段让我安心了一点~我也要努力努力


作者: 卡莲莲    时间: 2008-3-22 19:38

怎么说呢 应该还是太幸运了

您有机井 我26号考试 可什么都没有

真是幸运阿


作者: Jenny916    时间: 2008-3-22 21:24

心理素质好强啊,向你学习!


作者: howren    时间: 2008-3-22 21:42

先顶一下!另外请问:IBT怎么合理利用JJ?用什么时候的?在哪儿能找到呢?

拜托给指点一下,我马上就要考了!谢谢!


作者: andiewang1    时间: 2008-3-22 23:30
ding
作者: smjaney    时间: 2008-3-23 00:58
以下是引用卡莲莲在2008-3-22 19:38:00的发言:

怎么说呢 应该还是太幸运了

您有机井 我26号考试 可什么都没有

真是幸运阿

确实,直到全部答完,我都以为语文只有20多呢。。。所以赶紧写长篇总结还人品:P

回头看,发现俺在凌晨3点的表达果然比较混乱且絮叨,容俺重新组织一下语言:

怎么说呢。。。幸运。。。是太不靠谱的东西了。。。如果只是幸运,只是因为考前的胡乱祈祷起了作用(难道确实起了作用??谁知道),那我就不发这帖子浪费大家的宝贵复习时间了。。。

我是一个典型非牛人(不舍得说自己是“烂人”。。。),而且是没多少时间系统复习的非牛人,我也被满屏的700+打击过,也自暴自弃过,也绝望过,觉得愧对父母愧对自己愧对那250刀美金,考完试当天终于不用再压抑了,俺就感冒+咽炎+腹泻的HLL的倒下鸟。。。

事实证明,刚开始备考时研究了大量NN的心经,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比如OG之重要,比如“无关”)。薰衣紫草MM考了780,牛人啊,她单是OG就做了19遍。。。我们不是牛人,我们可能没有勇气或时间把OG做19遍。。。但是我们可以站在牛人们的肩膀上,去验证牛人们用血汗总结出的经验和技巧,看能不能考一个比780低很多但是够用的分数。

我自己以250美金+30天的煎熬+一筐铅笔屑为代价,验证了其中的一部分,也希望我由此总结出的经验和技巧能够得到更多和我一样短时间备考的非牛MM的验证,从而证实它的普遍适用(这句好象逻辑上不成立也,汗。。。)。

备考过程中,甚至包括考试过程中,会有很多的错觉和假象,自己不够强也好,太少的复习时间也好,太多的资料来不及看也好,准备充分不充分也好,其实都是“无关”。而什么是有关?一是“ETS究竟想考你什么、想通过什么考你”,二是“在它想考你的这个区间里,你真正掌握了多少”。如果有充足时间和比较好的基础,可以通过各种补充材料来争取一个比较牛的分数;如果你和我一样,没有充足的时间,基础也很差,心理素质也不够好(看到那一摞补充材料就丧失斗志了),那么按我个人的经验,吃透OG和JJ,完全可以达到一个非牛的目标。这才是我发帖主要想说的。。。

至于JJ,其实CD的潜水员们都挺幸运的不是么,有那么多好心人帮忙回忆和整理,直到19号都还有更新,连原题和补充材料都给列得清清楚楚,真正让JJ能够超水平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真是,大恩不言谢ing。。。

and2月26的时候,第一批数学JJ其实已经出来了一些的(比如那道臭名昭著的六面体上色题),考到后面JJ虽然多,但其中一些是自己也能搞定的普通题,不会全都是难题。而且听说如果在刚换题之后的几天内考,题目会相对简单一点。阅读和作文的JJ都是好几个月都有效的,数学又是中国孩子们的特长,MM应该问题不大,不用太担心,加油哦:)


作者: smjaney    时间: 2008-3-23 01:16
以下是引用howren在2008-3-22 21:42:00的发言:

先顶一下!另外请问:IBT怎么合理利用JJ?用什么时候的?在哪儿能找到呢?

拜托给指点一下,我马上就要考了!谢谢!

哭啊,郁闷的IBT。。。

JJ我也没找到全的,虽然基本确定要IBT三战了,但是还处在GMAT刚考完的空虚中。。。

上次是刚好遇到大家流行猜题,3月8号考了7号的北美题,俺是紧随其后的15号考,大家都猜是14号北美题,于是早上6点爬起来等JJ,出租车上都还在念念有词,结果一道没考,居然考的是06年12月的旧题。。。俺当时一见“有些人喜欢把书看完,有些人喜欢不把书看完,你喜欢虾米”的BT口语题,就傻在那里了。。。

所以,UNLIKE GMAT(哈哈,是不是很眼熟的句型?。。。请无视我吧,谢谢。。。),IBT的JJ实在没有这么规律,建议要么干脆不看(如果时间不够),要么就把IBT开考至今的全部JJ踏踏实实挨个准备一遍。

IBT更是考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了,祝考的好:)


作者: hongxiaohui825    时间: 2008-3-23 19:21

楼主,谢谢你~,我是31号广州的考试呢~~最近状态不大好,看到你的话,还是自信了不少~。谢谢你!

^_^


作者: smjaney    时间: 2008-3-23 22:39
以下是引用hongxiaohui825在2008-3-23 19:21:00的发言:

楼主,谢谢你~,我是31号广州的考试呢~~最近状态不大好,看到你的话,还是自信了不少~。谢谢你!

^_^

7天时间还能提高不少呢,希望LS的同志们都能掠过700,直奔750!!(哈哈,俺真没追求。。。)

哦对,关于考场

广州考场挺好的,比我在香港考IBT的那个考场好到哪里去了,撇嘴。

考场在西门口地铁口正对面,旁边就是麦当劳,我的午饭就是在那里解决地。

开考时间不是那么绝对的,也没有IBT那样必须提早半小时到场抄规则的限制。我是13:15考试,13:05到,还站在过道里埋头背作文,就被叫进去登记了,结果里面已经有2个孩子在考了。。。估计没有哪个像我这样抱佛脚抱到考场门口的。。。

不需要出示准考证(不过还是建议带着,万一忘了考场地址呢。。。),一定要拿护照。

有专门的柜子锁包包,身上除了柜子钥匙什么都不能放,连项链都不行。出入都要验指纹,CSI看多了,很亲切。。。

特别要注意的是,IBT考试在中间BREAK的时候是可以翻书查资料的(抱佛脚抱到极至的某。。。),但是GMAT不允许,手机、NOTE、GUIDE什么都不行,我本来还想考完作文再紧急瞄两眼数学生词的,入场时看到特别加粗的这两行考试规则,当场眼前一黑。。。

考场是PEARSON的标准考试中心,很安静,全程录音录象,老师都很好人,反应速度都很快,有问题随时回头举手就好。

考试室很小,只有4个考位,挨得非常近,不过有隔板,考场也会发入耳式的耳塞(旁边敲字说话还是能听到,不过有助于集中注意力),刚开始写作文时会有点互相影响,之后就没问题了。

草稿纸是有点变态的一套打了细格子的过塑纸板,正反面都可以写,完全够用,而且没全部用完的话,考场也不给换新的。。。发的水笔很容易干掉,试过可以正常出水后,要及时合上笔帽。我晾着它掠过了一系列考试说明,打算落笔时就死都不出水了。。。

and考完试会有打印出来的一份成绩单给你带走,所以不用像我一样傻乎乎的把分数抄在手上了。。。


作者: zy39063    时间: 2008-3-24 22:58

刚看了你在14号二战的DD那里留言,觉得写得非常好,然后追寻芳迹找到此贴

我的情况可能跟那位DD差不多,目标一样,我是19号考,特意来向MM求教。我觉得我的OG的确是没吃透,做了三遍,现在刚开始第四遍发现感觉还是和它不熟,看来只重了遍数,研究太浅

我现在就是全面的弱,最大的问题就是太慢。我不管模考还是做GWD,总是差12题多做不完,连数学都是这样,前几天模数学47,V20.做GWD更是错误高达22左右。我都是时间快到了,还只做到30题,然后用最后两分钟把后面的题猜完。这样的PACE肯定不行,可是我担心前面做快了,错更多,只好尽量做好前面的。MM觉得我现在应该怎么练PACE呢?

另外,我感觉自己理解很差,读题很痛苦,单词量又小,句子长一点就晕,看好几遍,所以很慢。MM觉得我是不是要从阅读抓起呢?我现在重做OG,MM认为我应该在几天之内搞定它比较好呢(主要是也给我一个效率的参考,必竟时间有限),是单项,每天多少题,几天一项,还是每天各项都做一部分题呢?我现在也是心里很不定,又觉得自己有希望,又觉得茫然,不知道自己的复习是不是到关键点上了。

问了这么多,不好意思,多谢MM啦


作者: smjaney    时间: 2008-3-25 04:03

。。。。。。。芳迹。。。。。。。俺。。。。。。。不敢当。。。。。。。。。。

MM和我基础应该也差不多,MM遇到的问题我也全都遇到过,到19号还有接近一个月呢,我一个月都从0到690了,MM希望大大的说。

关于OG:

当时也是看了好多NN心经,都说OG重要,甚至有NN是兜了一大圈,又回头开始看OG。我当时心中窃喜,好,少走弯路了。。。我和MM一样,基础不好时间也少,恨不得每一步都踩在关键点上。。。

所谓吃透OG,不是要把整本书背下来。不用熟悉题目和答案,哪怕过几天再看到题目完全不记得有做过,都没关系,只要开始读题后,能迅速抓住主干、锁定考点、绕开陷阱,之后再遇到类似的考点,能迅速做出反应,那这道题乃至这个考点,就算是MM吃透了。所谓书越读越薄,所谓无招胜有招:P

不知道MM之前做OG,有没有把拿不准的题和错题同等对待?有时拿不准是因为题意太绕读不懂;有时是因为对考点有了朦胧的敏感,又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表错情。。。这样的拿不准的题,与错题是有同等价值的。如果之前有圈出来,那么现在直接研究它们就可以了。不要浪费太多时间在一眼就能做对的简单题上。

我做OG其实断断续续的,一脆弱了郁闷了就以“对自己好一点”为借口吃喝玩乐去了。。。但是从头至尾,我都是集中N天做同一类型题的,没试过每天各项都做一部分,那样可能感觉很充实,但是会打乱我的吸收节奏,最后哪个部分也没长进。。。人和人不一样,MM要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我是那种慢热、反应弧长、必须聚精会神一段时间才能有少少收获的,但我一好友反而必须带着耳机听音乐才能把数学题做HIGH。。。

我最最最最最有效率的几天,是有一阵子无论如何在家看不进书,夜里带着一套OG题(100道左右)和答案解释跑到24小时麦当劳去,做不完不回家。。。那时连做题带查词带琢磨解释,大概是一天一套的样子,最多没超过一套半。刚开始没有思路的时候真的会慢很多,不是故意要慢,是快不起来,常常做到想吐。。。后来有了思路,速度就快了,查的词也少了,心情也好了。MM酌情增减吧,练思路的时候,关键不在于做了多少,而在于消化了多少,只有真正理解-吸收-消化了,才能举一反三、灵活应变、在各种BT的情境下自信地揪出并蔑视无关,到那时,做题速度想降都降不下来勒。如果为了掐时间,一慌起来没细看题就乱选,那不是本末倒置了么。。。

关于PACE:

猜想MM19号可能是一战吧?PACE是为我们做题服务的,我们不要被PACE吓倒,更不用在备考时牺牲珍贵的GWD题(援自某牛人语)去特别服务PACE:)

为什么我强调做OG练思路时不要计时呢,因为备考和实战是完全不同的目的,也因此,我采用的是完全不同的策略。

备考,是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最有效地构建和完善知识体系,练出对考点的敏感,和灵活的解题思路,然后查缺补漏。而实战,是运用之前夯实的知识体系、敏感、思路,去使尽混身解数,绕过陷阱,找出正解,不但不能让ETS蒙了咱,还最好顺便蒙蒙ETS,让它觉得你比你的真实水平更出色,把分数打高点。

用实战的技巧去备考,等于是自己蒙自己;而用备考的方法去实战,这也太实诚了,太实诚了也不好在MBA界里混的。。。

所以,虽然我没有做过GWD,但是我其实不建议用GWD的错题率来估计实战的分数。。。GWD,在我的理解应该是OG的拔高,是给目标700+的孩子们在更高层次查缺补漏用的,是要踏下心来琢磨的。真正要练实战PACE,还是得PREP。拿GWD再怎么练PACE,也练不出实战的感觉来。

PREP也别太在意成绩,PREP考分相同的孩子,实战成绩考成什么样的都有,考前太计较这个,没意义的。对我来说,PREP主要功能就是用来练PACE,其实不用多,几套下来,实战气氛到底什么样,自己心里就有个谱了。放心,GMAT实战的硬件条件只会更好,不会更糟。

我的实战节奏,MM仅供参考:语法半分钟一道,逻辑每道不超过一分钟(实际有JJ有难题,取均值)。语法有技巧,逻辑有JJ,所以这个节奏还不算特别紧张。挤出来的时间全给阅读,阅读即使有JJ也不能大意,选项太TMD迷惑了,对自己负责一点,挣扎也要多挣扎一会儿。语文最前面2道语法题一定不能错,一定要坚持到出阅读(有同志一上来连着5道语法直接低分区了),至于NN们说的前20题,相信我,2篇阅读下来,你已经顾不上什么前20题了。。。

关于阅读:

如果有时间,练过长篇阅读再来看逻辑,应该会有俯视的感觉吧。但是MM只有一个月时间,我没亲自做过阅读练习,不太清楚一个月究竟能提高多少。。。

其实我觉得,MM所说的那些问题,并不是出在阅读单项上,而是出在所有题目上。

GMAT它作为一个美国商学院入学考试,本来就不是外国人语言能力考试。就跟美国孩子来中国考研一样,中国孩子做GMAT阅读困难,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不过要想到,那些美国土生土长的孩子们,做GMAT还没有咱中国孩子考得高,说明语言能力和GMAT考试成绩不一定成正比。

MM平时做逻辑也好,语法也好,甚至数学也好,如果严格遵守“提炼主干、理顺逻辑、简化无关”的原则,那都是在练阅读了。我曾经做一道OG数学题做到吐血(数学题啊!!!),它题目一共5行,前面3行都是巨难的生词和长难句,我老老实实看完,才发现,那不过是给题目预设的背景,比如一群什么什么样的人在一个国际化的大公司里做什么什么工作,解题时根本用不着。。。TNND,我现在这么迷信“无关”,都是被那道题刺激的。。。

我的感觉:有时间系统做一做阅读训练当然更好,如果没时间,集中做逻辑题练就的提炼简化原则,加上小安等牛人的阅读法,加上CD翔实的阅读JJ,应该够MM考一个600+的分数勒。

关于数学:

数学有JJ,MM不用太担心。OG数学,我之前也说了,一是练细心,二是练多心,三是练不要太多心。。。总之要把我们的心,往ETS的胸脯上贴,贴的越近越好。。。

OG的特点是,有些常考点会在多道题目里反复出现。对于NN们来说,自然是太简单了,做着不爽;但是拿来给非牛的我们练思路练速度练敏感,还是相当可以的。吃透OG的数学,确保MM可以独立做对实战时的简单题;而CD的有步骤无重复汇总版JJ,覆盖了实战时可能遇到的中难题。(极难题就不用愁了,我们不会遇到的。。。)

我当时做OG数学做了俩礼拜,主要是因为专业生词太多不习惯,MM在冲刺,小宇宙爆发一下,估计三五天应该可以搞定。

关于冲刺时间安排:

19号是一个多么好的时间啊,各类JJ最全的时候。。。

如果OG基础没有夯牢,建议先保OG。集中注意力攻坚,吐也要做完一套再吐。

把适合自己的牛人心经真正贯彻到做题的过程中去,一开始即使拖累速度也要咬牙撑住,习惯了之后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考前留三天时间专门看JJ,一天数学,一天逻辑,一天阅读。时间是充裕的,每门最多半天搞定,那另外半天,就可以模一把,培养下实战的情绪。(三天应该够了,我的经验,时间太充裕了,反而战线拉长、效率不高)

AA我背的是《北美范文精讲》版的七宗罪,考前花了20分钟背的,寒。。。如果有一个小时,应该就比较踏实了。。。作文JJ也很丰富,但是我来不及准备了,也没打算考多高的分,现场看题目胡诌几句是几句。MM看出来了吧,俺本质上就是特絮叨一人呐,絮叨是俺的特长,排比是俺的强项。。。

回头看看,俺的口水真多。。。羞愧地爬走。。。


作者: zy39063    时间: 2008-3-25 08:50
真没想到MM这么及时,详细地回复我的问题,真是太感动,太感谢了!!!我觉得说得很有道理,俺在复习过程中会反复体会MM写的建议和意见。可能还会有问题请教,希望MM有空回来看看哈,多谢乐!
作者: zy39063    时间: 2008-3-25 08:57

补充一句,MM对于什么叫吃透OG的解释好及时哟,我真的以为是要熟练到几乎可以背下答案或题目才叫搞透了,心里真的很犯难,想想就这水平这时间真不可能搞那么熟

总之觉得MM说的很多都很到点子上,多谢!!
作者: zy39063    时间: 2008-3-25 09:26

还有个小问题想问一下MM,MM说“集中注意力攻坚,吐也要做完一套再吐”,这里的一套是指的多少题呀?MM是单项练的,拿SC作为例子,OG黄书共138题,紫书113  按MM说在带一套题去M复习,如果是100多题,那OG两天就可以搞完了?不好意思,问得很细,我就是效率低,想根据MM的情况结合自己的订一个标准,不然我每天又是想搞就搞,一累就找理由放松,细节不一样效果还是差很多的。


作者: smjaney    时间: 2008-3-25 12:52
以下是引用zy39063在2008-3-25 9:26:00的发言:

还有个小问题想问一下MM,MM说“集中注意力攻坚,吐也要做完一套再吐”,这里的一套是指的多少题呀?MM是单项练的,拿SC作为例子,OG黄书共138题,紫书113  按MM说在带一套题去M复习,如果是100多题,那OG两天就可以搞完了?不好意思,问得很细,我就是效率低,想根据MM的情况结合自己的订一个标准,不然我每天又是想搞就搞,一累就找理由放松,细节不一样效果还是差很多的。

我手上就三本OG,一本综合一本数学一本语文,撕了书之后,每个类型刚好可以有两套题,每套大多在80-120道题(数学4套,求解和DS分来讨论)。数学求解、数学DS、语法、逻辑,我是按这个顺序,每40个一组,做完休息下吃个水果,但是坚持整套题做完才统一核对答案看解释。

语法,我过得之顺畅,应该就是2天搞定的。。。主要是因为语法题本来就做得快,而且我当时的水平还看不太懂OG关于冗余和丑陋的语法解释,想研究也研究不出个所以然。。。相比之前要命的数学和之后要命的逻辑(这两个能2天搞定好强啊。。。),我好怀念复习语法的日子。。。

倒是看完逻辑之后,直接模考的时候,突然发现,语法题这么长时间没摸过了,反而做得挺顺,冗余也能看出来了,丑陋也能看出来了。。。我果然是慢热+反射弧长的人呐。。。当然,也有可能是经过逻辑的摧残,俺的阅读能力提高了,回头来看语法,自然就由原先做语法看单词,变成现在瞪一瞪眼就把句子主干抽出来,那些句子结构上的考点、主谓宾缺失结构扭曲什么的就特别显眼了。。。回头看看,OG的语法解释还是很一针见血的,主要是因为那些选项的语法结构太变态了,ETS也很无奈呀。。。要珍惜这些变态的结构,看多了,考场上看到同样变态(都不需要结构相似,只要变态相似)的选项,大部分都是丑陋表达,直接排除,厚厚。

MM主要看自己的消化速度,前期不要逼着自己加快,到后面考点越来越清楚、越做越快时,也不用特意逼着自己放慢,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进步过程,享受它吧,哈哈。

如果OG进展顺利,数学语法逻辑很快搞定了,这时可以挑两篇OG阅读来看一下自己的提纲挈领能力是不是已经有提高,顺便熟悉一下阅读单项的题型和有针对性的定位技巧(阅读肯定比逻辑要难做,被打击了不要灰心)。如果还有时间,再上少量GWD。如果做GWD发现问题,再结合问题回去系统的看OG的错题和问号题。到了这个时候,就是要少做题,多琢磨了,用新题去挑战、验证、微调自己之前潜移默化出来的解题思路和习惯。

这个解题思路未必是很清晰的,开始可能会有一点小杂乱也没关系,甚至形成解题思路之后一段时间自己都不一定能发觉,那都不重要,只要看题时考点越来越清楚,大部分题越做越顺,发现自己学会灵活应变抓重点了,就OK了。

哦对还有,复习计划要打得适中,太宽松了自己没有紧迫感,浪费时间。太紧张了又容易崩溃,我们不是牛人,不用逼自己去超越牛人的学习进度。建议比自己的实际节奏打的稍紧凑一点点,也就是说,可能没时间上网看碟,但是还有点时间发呆。这样,万一某天情绪低落,给自己放个假,也不会落后进度太多。

MM还有25天,稳一稳,不要慌,应该没问题的:)


作者: everc    时间: 2008-3-25 18:20
以下是引用smjaney在2008-3-22 4:10:00的发言:

考G是考心理,能咬牙维持最后一丝理智撑完全部255分钟的人,就是牛人。


作者: zy39063    时间: 2008-3-25 22:12
非常感谢MM的答复,觉得心里清楚多了。非常佩服MM的理解和研究能力,我看到很多人还是做了大量的题也不得其要领的,MM却凭OG就能考出好成绩,真的是从根本上符合MBA的要求!又有这么好的人品,相信MM的未来一定会成功,祝福哦
作者: 许仙    时间: 2008-3-26 02:54

MM你说的太好了。我4月19号三战,向你学习。


作者: jessica_yuan    时间: 2008-3-26 19:23
以下是引用smjaney在2008-3-23 22:39:00的发言:

哦对,关于考场

广州考场挺好的,比我在香港考IBT的那个考场好到哪里去了,撇嘴。

请教lz,怎样申请去香港考托福?因为我已经在中国中文的官方网注册个人信息和交钱了,但是还没有注册考试日期。

谢谢!


作者: smjaney    时间: 2008-3-26 20:07
以下是引用jessica_yuan在2008-3-26 19:23:00的发言:

请教lz,怎样申请去香港考托福?因为我已经在中国中文的官方网注册个人信息和交钱了,但是还没有注册考试日期。

谢谢!

呃。。。MM申请退款吧。。。具体政策俺也不清楚。。。

注册香港考试,要到ETS全球官网www.ets.org,重新注册ID,重新交钱,和教育部考试中心网站是两个系统,它们的信息不共享的。香港考位比较充足,一般提前1-2周查询考位有空缺,再交费报名一条龙搞定就好了。

香港有好几个考点,看MM哪里方便,严重不推荐大角咀诗歌舞街66号那家,硬件和光线都不好。。。听说祠附近那家不错:)






欢迎光临 ChaseDream (https://forum.chasedream.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