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标题: 讨论:IB and Consulting在国内 [打印本页]

作者: usdusaj    时间: 2003-12-9 10:17
标题: 讨论:IB and Consulting在国内
我记得funnytiger 说过MBA 的大金矿在于IB and Consulting。
请问在中国这2个行业的未来3-5年的发展机会如何?有没有INSIDER的经验分享?
金融还没有完全放开,在国内做主要好像是在做关系。
咨询业国内的规模好像不大,各大公司的业务不能算太多。毕竟咨询是外脑,隔靴捎痒啊。
而且,招聘的人实在太少啊。

作者: Emilydong    时间: 2003-12-9 18:53
我自己觉得banking还是大有希望的。任何一个全新的行业都是充满机会当然也是充满挑战了。
作者: tsljz    时间: 2003-12-9 23:34
emily,能否请你具体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国内IB的情况?谢谢。
作者: funnytiger    时间: 2003-12-10 02:06
既然你引用我的话, 我就只好发言了, 不过身在国外太久, 很多都是道听途说, 请各位指正

IB
其实大家都在等2006, 那时很多国际大行就可以正式在中国倒腾了. 现在已经有很多美国IB暗渡陈仓进入中国市场(合资方式). 中国最怕的是他们大量收购国有不良资产, 而这也是最赚钱的东西. 到时候, 中国国内很多半官方的IB要倒很多, 其实现在已经有很多经营不下去. 不过象中金这样的主, 恐怕是不会倒, 而且会更壮大, 所以在中国, 背景还是很重要

MC
Mickinsey是个冤大头, 中国的MC市场基本上都是他们做出来的, 但是BAIN和BCG跟着后面捡便宜, 现在也是越来越好. 只要中国政治经济不波动, MC的前途很大, 毕竟中国人的崇洋媚外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

就业
对于以上2种行业, 都属于精英型企业, 年纪大, 又没有过往相关经验, 想混进去是有可能, 但是凡夫俗子恐怕很难. 做MC的, 飞机上的时间比地上多, 做IB的, 加班的时间比睡觉多. 所以都属于折寿的事. 当然我是亲身领教过一天只睡4个小时就可以的wall street analyst. 但我想这样的人应该不是多数.


作者: usdusaj    时间: 2003-12-10 12:02
funnytiger就是funnytiger,牛!
俺们要多学着点。
作者: wangp_cn    时间: 2003-12-10 13:22
能不能说说为啥MC是金矿?  IB根据投资额收取百分比提成,很厉害的,但是我怎么觉得MC好像个人收入很有限...
作者: usdusaj    时间: 2003-12-10 13:59
MC好像个人收入很有限...?
那要看大家的希望值多大,多少钱算多。
顶尖的mc公司global pay. 50-80 万该有的 吧。在米国,hbs MBA也就10万多刀吧。
作者: piloteer    时间: 2003-12-10 14:1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funnytiger    时间: 2003-12-10 14:18
MC has profit sharing too
the more you spend on plane, the bigger the bonus check you will have. once you reach the partner level, man...
作者: usdusaj    时间: 2003-12-10 14:47
以下是引用piloteer在2003-12-10 14:17:00的发言:
pay的绝对数额是很高,可是折上那些个加班,搭进去的个人生活,也就不算怎么高了。这样的IB或是MC就算给1m RMB一年也不干。不值得


这个就智者见智了。
个人觉得如果年轻,27以下,干2-3年还可以,如果30 以上了,那还是想一下吧。那些个加班,搭进去的个人生活,哎。。。
对,有了家庭,人生乐趣何在?不过,看在钱的分上。。。。
我想那些还在干着的人,多半也是这样想的。 当然,在传统公司里做到director 以上,那也不错。



作者: wangp_cn    时间: 2003-12-10 15:19
我知道的 IB 项目都是一个人操纵几十个亿$,然后提成1~2%。Senior以后几十个Billion好像也挺多的,这个数量不是MC提成是两回事。

中小企业的GM/CEO工资都不高,但是stock option很厉害。
作者: wslch    时间: 2003-12-10 15:25
以下是引用wangp_cn在2003-12-10 15:19:00的发言:
我知道的 IB 项目都是一个人操纵几十个亿$,然后提成1~2%。Senior以后几十个Billion好像也挺多的,这个数量不是MC提成是两回事。

你说的是华尔街吗,至少国内没有这样的事。“提成”是甚么概念?佣金?还是业务人员的奖金?国内没有听说一个项目人员提成如此之多,至少今后没有了

中小企业的GM/CEO工资都不高,但是stock option很厉害。

作者: funnytiger    时间: 2003-12-11 04:02
Let us make it clear, really it is not about money, it is about what you want, and what you CAN do. But in case people are concern about the pay, I guess I have to come out and clarify a little bit on that matter.

first, senior IBers do not get paid by Billion, please.... otherwise, my friends will be billionares rather just millionares. in 1999, the best year on wall street, a equity investment manager, controlling 1.2 Billion asset, get paid 300K a year base salary, 1.2 million bonus at the end of the year. I am pretty sure about that number. Donald Trump barely made 1 billion a year, and for God's sake, he is Donald Trump, not a senior IBer.

Second, MC people got profit sharing that is not just 10k a year like engineers in silicon valley. and usually most CEO has either law firm background or MC background. if you count that in the future plan, it is just as gold as IB

作者: chipmunk    时间: 2003-12-11 04:55
Sorry to disrupt you guys. Does anyone know anything about this company?

神秘“金手指”再现江湖 咨询机构北京首放调查

红色星期一

  熟悉股票市场的人都会对“黑色星期一”这个专有名词耳熟能详,不过对于近来在国内股市“声名鹊起”的北京首放投资顾问有限公司(下称北京首放)来说,它的战绩已经足以创造一个新名词:“红色星期一”。

  近几个月来,每个周一,都成了北京首放紧张而又兴奋的日子。

  周一上午股市开盘,北京首放于上周五推荐的股票,总是位于两市一千多家股票涨幅排行榜的前列,这不是偶然现象。近几个月来,北京首放推荐的股票几乎是周周上榜,屡试不爽。在2003年证券市场风雨飘摇之际,能有此水平和魄力的投资咨询机构,“独此一家,别无分店”。

  近一年多来,在监管当局调查上海广通总经理唐能通以及暂停东方趋势投资咨询业务资格以后,证券投资咨询业哀鸿遍野,北京首放此时横空出世,实为异数。

   对于自己的骄人战绩,北京首放并不讳言。“11月18日点科技股工大首创(600857.SH),该股连续三个涨停,三个交易日大涨30%,带动科技股超跌股行情全面爆发。”

   “11月14日预测下周3、4元超跌股全面反抽并点金牛实业(600199.SH),周一金牛实业成为两市唯一涨停板股票,全周大涨20%。”

  以上是记者在北京首放网站(www.shoufang.com.cn)实战掘金成绩榜中所见到的的两段话,而其所提及的两股表现确如所言,在极度疲弱的市场上,一点即中,点股成金,令人仰望。

  市场人士分析指出,与前几年驰名咨询市场的东方趋势相比,北京首放弱市中的表现更胜一筹。2003年8月1日,当日,上证综合指数以1476.97点收盘;2003年11月13日,上证综合指数最低探至1307.4点,收于1319.61点,在此期间,大盘跌幅高达10.7%。投资者损失严重,市道之弱,几乎到了令人难以承受的程度。尽管随后几天大盘强劲反弹,2003年11月25日,上证综合指数以1408.42收盘,与2003年8月1日相比,大盘跌幅仍有4.6%,市道依然十分疲弱。

   如此市道,北京首放公开的荐股却出奇准确。据统计,在这段时间内,北京首放共推荐了18只股票,其中次日涨停的达6家以上,涨幅在9%以上的有2家,最少的涨幅也在3%以上。北京首放的神奇可见一斑。

  神秘北京首放

  与众多其它咨询机构不同的是,北京首放的网站上,见不到推广其业务的广告,也没有招收会员的热线,甚至连一个联系电话都找不到。相反,其高薪诚聘英才的广告却放在了显要位置,其中有一条是,“一旦聘用,待遇大大高于全国同行水准。”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认为,“北京首放所发表的文章还是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准。”而从目前情况看,该公司似乎并不急于赚钱,而是着力于扩大自己的影响。

  12月8日,记者辗转得知北京首放办公地点位于北京朝阳区的华亭嘉园。但到记者赶到这里时,办公室工作人员却告知,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汪建中先生在外出差,其他人员一律不接待媒体采访。

  当记者问及公司研究力量如何以及公司有何独特的研究方法时,工作人员亦称,这些问题只有汪建中一人可以回答。在此期间,记者数次拨打汪的手机,但始终处于关机状态。

  汪建中自北京首放成立以来,一直担任着公司董事长兼法定代表人。有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汪早年靠二级市场起家,中间曾经挂靠在广东科德名下,随后独自创业,成立北京首放。

  而有关工商信息资料显示,汪建中生于1968年,大学学历,1989年至1993年就职于中国工商银行某分行,任职员;1993年至1998年为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职员;1998年至2001年,服务于北京中投策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汪于2001年8月14日注册成立了北京首放,初始注册资本金为100万元,其中汪建中个人投资80万元,持股比例为80%。赵玉玲个人投资20万元,持股20%。

  2002年10月17日,北京首放进行了增资扩股,注册资本金达到1000万元。汪建中和赵玉玲分别出资800万元和200万元,持股比例维持不变。

  与近期显赫的市场声势相比,北京首放近两年的经营业绩却不如人意。记者调查发现,2001年公司没有产生营业额,税后利润为2.29万元,净资产为97.71万元。2002年公司营业额4.51万元,税后利润为2.08万元,净资产总额为995万元。公司将这一不利结果归之于“市场竞争激烈,需求萎缩”所致。

  据了解,2002年底,北京首放在增资扩股以后,取得了证券投资咨询资格,2003年随即在投资咨询业峥嵘渐显。

  东方趋势阴影重现?

  有业内人士认为,从北京首放的操作手法上看,主要有以下特点:荐股的时间大多选择在每周的周五收盘后,荐股的媒体多选择《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和《证券时报》等在市场极具影响的三大证券报,而且多在周六或周一出版的报刊上出现,所荐的股票大多在周一高开,随后迅速上冲,在较短时间内有一定升幅,但较长时间内跌幅超过20%。

  业内人士指,此种运作思路与当年东方趋势的赵笑云有异曲同工之妙。当年,东方趋势在《上海证券报》模拟操作的“投资实录”在1999年8至11月的收益为-9.9%,出师不利。然而在12月“南北夺擂”开战后,东方趋势的操作水平突然提高,月均收益接近40%,累计收益率2000%,为同期市场收益的50倍。

  但表面辉煌的背后,却危机四伏。据有关机构事后的调查统计,听信东方趋势荐股操作的中小散户,最终赔钱的占了绝大多数。

  东方趋势以其运作,被指为故意误导投资者,为庄家做托,遭市场千夫所指。2001年证监会召开的一次咨询会议上,某主管官员严厉批评:“一些股评家推荐一个,涨停一个,这是非常不正常的!”

  2002年,中国证监会决定暂缓通过东方趋势的年检,责令暂停业务。关于赵笑云出局,监管当局至今仍未给出说法。业内人士分析,一是东方趋势在代客理财方面可能存在违规行为,另外其推荐股票中存在着误导投资者的做法,有“庄托”嫌疑。据称,赵后来远赴国外,东方趋势也从此在市场上销声匿迹。

  此后,2002年10月,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规范面向公众开展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行为若干问题的通知》,进一步加强了对证券咨询行业的规范和监管。

  但如今,北京首放的表现却比东方趋势更为强悍。北京首放每周都能够抓住一只“黑马”,即使东方趋势重来,恐怕也远不能及。

  “这里面肯定有机构在配合运作。”一资深咨询人士向记者分析。但他又认为,咨询业务就是为投资者服务,当然也包括机构投资者,关键是要做到如何一碗水端平。

  但这一说法尚无法得到北京首放的证实。综合记者调查的信息,目前无法判断北京首放是否与实力机构合作,背后是否有资金在配合运作。

  大摩投资公司总经理徐胜治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目前投资公司的主要业务为会员和传真为主,部分咨询公司逐渐涉猎了代客理财、财务顾问等业务,但这部分业务一是市场风险较大,同时在政策上也很难界定,因此开展起来十分艰难。

  他认为,在券商以及专业研究机构的面前,一般的咨询公司规模小,发展不规范,行业定位模糊,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其边缘化态势十分明显。

  而对于北京首放的操作模式,徐并没有作出正面回答。他只是认为,一家投资机构推荐的股票涨了,你可能怀疑他有猫腻,如果跌了,则会指责他水平不行,“这确实是个两难的境地”。他说。

  天相投资公司董事长、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分析师委员会主任林义相对记者表示,对投资咨询机构的监管,应以原国务院证券委颁布的《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为准。如果没有确凿证据表明某家公司与机构联手造市,就无法对其行为进行处罚。

  (邱宇文任职于第一创业证券)


作者: london04    时间: 2003-12-11 06:51
don't join ib. it will ruin your life. i am posting this message at 7am in the morning, just did an all-nighter (insider's jargon for overnight work), no idea when I can go home...
作者: chipmunk    时间: 2003-12-11 07:22
以下是引用london04在2003-12-11 6:51:00的发言:
don't join ib. it will ruin your life. i am posting this message at 7am in the morning, just did an all-nighter (insider's jargon for overnight work), no idea when I can go home...


Hey, brother. Are you doing analyst work or associate work? I heard a lot of IBers choose to work long hours for 3-4 years, after cash in fat checks then switch either to buy-side company or corporate side. Is that the phenomenon you have witnessed?
作者: tsljz    时间: 2003-12-11 11:18
tiger兄,你是有兴趣以后做IB么?你能比较一下在中国和在美国,要进入IB分别需要什么背景么?
作者: usdusaj    时间: 2003-12-11 12:17
怎样才能进入世界顶尖投资银行?  

--------------------------------------------------------------------------------
http://www.kao100.com 2003年5月23日 中国学习在线  
 
  在高校校园招聘会开锣之际,高盛集团、德意志银行、摩根士坦利银行这三家世界顶尖的投资银行也早早来到清华经管学院招兵买马。在热热火火的招聘现场,世界顶尖的投资银行(以下简称“投行”)与清华的MBA以流利的英文展开了对话。   

  什么样的MBA能够拿到世界顶级投资银行的聘书   

  “我们只要我们能够招得到的人。”高盛(中国)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李方先生说。作为在全球28个国家有500个办事机构、年利润55亿美元的摩根士坦利银行的董事总经理、中国投资银行业务副主管、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竺稼先生在招聘现场明确表示:“这次在清华、北大总共请4~6个假期实习生。”只有在假期实习合格之后才能被摩根士坦利银行录用为全职员工。   

  那么具有哪些能力的MBA能够拿到他们的聘书呢?   

  首要的是有很强的人际交流能力和适应能力。李方先生对MBA学员说道:“在清华招的人和我们在牛津、哈佛招的人应该是在同一层次上。不仅你能在北京做业务,送你到伦敦、纽约也一样能行,你能和不同的同事、客户非常有效地进行交流,一起协作。”竺稼先生则更加形象:“我们希望所有的人都能既能做‘方’的事情,也能做‘圆’的事情。”   

  有对于某行业很强的专业素质。李方先生强调,虽然高盛对于人才提出了专业背景的要求,但是掌握这些工具是远远不够的,应聘者的分析能力相当重要,对于自己的工作没有想法(idea)的人高盛是不会考虑的。以提供物超所值的金融服务见长的欧洲第一大银行德意志银行董事、全球市场中国主管王云峰先生声明,德意志银行并不在乎一个人的专业背景,但是前来应聘的人应该清楚自己究竟要做什么。他举例,去年在复旦大学招了一个MBA,在全球市场的营销上很有自己的见解,而这些东西几乎是他全部自学的,有的时候这个学生都要把考官问倒。王云峰先生告诫在场还没有毕业的MBA说,很多学生考试都是很好的,但是自己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MBA是一个很大的领域,当中哪一块你最感兴趣?如果说你对某一方面感兴趣,你就应该钻研下去,该知道的你都知道了,虽然你原来的工作背景不是金融,但是那又有什么问题呢?但是我们经常碰到的事情是考试都是很好,但是你要问他对什么行业感兴趣,他说,我不知道,这样的人用人单位就很难选择。   

  创造性的工作能力。竺稼先生以彩电价格跳水来竞争的事例对比摩根士坦利银行的竞争方式:我们能做别人不能做的事情,所以我们的竞争不是价格的竞争。他说,一件复杂的事情,需要我们做的有创造力和想像力,就需要有创造性工作能力的人才。作为一个服务的行业,没有高精尖的技术和机器,要区别于别的公司,要在竞争中取胜,最大的砝码就是人才。   

  “我要做”的决心。一位MBA问王云峰先生“您看我能做什么?”王先生马上反问:“这句话应该问你才对。”他说,在以往的招聘过程中,一些学生在告诉我想做什么工作的时候表现的很害羞,令人看上去信心不足,一个人的实力必须加上“我要做”的决心才能把业务做好。   

  要有“thinkasCEO”(像CEO那样考虑)的意识。尽管学的是一些CEO的东西,但是刚刚毕业的MBA到一些国际知名公司通常起点是很低的。在起点的时候不要只看到那些小小的事情,在和同事谈论的时候,在和客户商议的时候,你应该很清楚你要做的是什么,并在工作中对全局有一个思考和把握。   

  很多MBA在参加招聘会之前都清楚一些跨国投资银行在北美和欧洲一个部门一个部门的裁人,但是他们都看好中国经济,并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竺稼先生也对MBA坦诚相告:金融服务业历来是有一个周期性的行业,20世纪90年代是一个特殊的十年,有一个不间断的增长期,因此今后几年不会像90年代那样增长的那么快。他说,现在全球投资银行业正处于一个不景气的时期,2001年摩根士坦利的员工总人数比以往是减少了。   

  记者看到在场有很多的2001级的学生也来参加招聘会。他们专注的神情丝毫不亚于那些为自己谋求一份好工作的师哥师姐。一位同学告诉记者,这次来就是看一看世界顶尖投行的气势,为自己找一找定位,虽然自己并不一定选择金融业。   

  MBA择业不要“外”字当头   

  在清华往届MBA中,有相当一部分的人选择了金融业。在与2000级MBA交谈的过程中,记者了解到金融业在MBA中是最热门的行业,其次是市场营销、咨询、房地产业。   

  为什么金融业会成为清华MBA的首选?对此,清华MBA项目负责人杨斌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说,毋庸讳言,追求发展的前途、良好的待遇都是MBA学员正常的心态,金融行业显然在这方面都有它的优势。   

  作为MBA项目的负责人,杨斌特别强调,MBA在就业的时候不要“外”字当头,一定要看到我国的很多公司里有相当一批人与公司一同进步、一同成长并一同取得成就。他说,作为现代的中国人,在这样的企业更容易找到自己的定位,虽然国内的公司虽然很多在待遇上不尽如人意,但是确实是有非常多的机会。还有什么比与你加盟的组织一同成为世界名牌更有吸引力呢?对于一个更加有事业心的人来说,去享受世界名牌不如去打造世界名牌。  

作者: usdusaj    时间: 2003-12-11 12:21
I heard a lot of IBers choose to work long hours for 3-4 years, after cash in fat checks then switch either to buy-side company or corporate side.

good idea.
可进可退啊。
进,可以做高级职务,挣大钱。
退,到公司,商业银行里照样做高级职务,挣钱。反过来,公司,商业银行里做,即使高级职务,想进ib难啊。
作者: london04    时间: 2003-12-11 13:24
以下是引用chipmunk在2003-12-11 7:22:00的发言:

Hey, brother. Are you doing analyst work or associate work? I heard a lot of IBers choose to work long hours for 3-4 years, after cash in fat checks then switch either to buy-side company or corporate side. Is that the phenomenon you have witnessed?



i am a miserable analyst. long hours don't stop until you retire and there are no fat checks these days, so far as I know. you will be paid well after 15 years' slavery for the firm, not 3 or 4 years. most of people don't make it to that stage. so youth is wasted, life ruined, family broken and only left with some meagre cash in the bank which is not enough for retirement. that is the true face of ib. do you still want to come in?
作者: usdusaj    时间: 2003-12-11 14:01
london 04,
but at least you will get enough experience and knowledge which can be transfered to other fields.

The salary should not be worse than those of average industry company .
作者: baobaobear    时间: 2003-12-11 17:49
以下是引用funnytiger在2003-12-10 2:06:00的发言:

IB
其实大家都在等2006, 那时很多国际大行就可以正式在中国倒腾了. 现在已经有很多美国IB暗渡陈仓进入中国市场(合资方式). 中国最怕的是他们大量收购国有不良资产, 而这也是最赚钱的东西. 到时候, 中国国内很多半官方的IB要倒很多, 其实现在已经有很多经营不下去. 不过象中金这样的主, 恐怕是不会倒, 而且会更壮大, 所以在中国, 背景还是很重要


Hi, funnytiger! Long time no see.
I would like to discuss with you all about what the IB's future in China. (Sorry, tiger, I might point out some of your misunderstanding since just like you said, the situation in Chinese IB has changed a lot after you went abroad. )  

1) Yes, 2006 is a life-and-death line. But we still have time, right? 首先,合资IB将层出不穷;其次,中信,光大也在大造中国的金融控股集团。当然,倒一批是肯定的,但是那时的市场竞争如何进行,政府的干预度以及众所周知的中国的“水”深将成为悬而未决的因素。 这是个Big Topic,记得我们以前在这个板子上也讨论过,我想连中国证监会都没考虑清楚,我们还是静观其变把。。。呵呵呵

2)现在中国正在掀起一轮贱卖国有资产的狂潮,Oh my god,是优质的国有资产呀,让人痛心。。。所以,中国不会怕外资大量收购国有不良资产,就怕他们不买呢。这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情况就可知一二。。。

3)中金的前途更是众说纷纭,其实我反而比较担心他能走多远,如何走。知道中银国际是如何从他手中抢了平安保险的IPO吗? 政府照顾和没有融资能力是他目前的绊脚石。。。

好了,不谈大事风云,就谈谈我们如何从中“渔利”好不好?呵呵呵,其实我想这才是最实际的,也是我们最关心的,说的高尚点就是“我们将来如何立足中国投行业把”。。。
作者: baobaobear    时间: 2003-12-11 18:04
对了,关于MC和IB的收入问题,我是这样想的:
如果说salary+bonus, 两者不好比,从average来看,可能MC会多点,至少Top BSchool的job report是这样显示的。
如果比收入,加上灰色的,那可能IB的机会更多些。。。就拿国内来说,就这几年中,在中国证券市场里成了billionaire的可是数也数不清呀。。。这具体就更不好说了,是不是?!
作者: baobaobear    时间: 2003-12-11 18:09
对了,刚才说的赚钱和受苦受累是有关系的。其实,投行不是干一辈子的,就这几年,正如大家所说,可进可退,关键看你想要什么。其实上面说的有钱人很多是离开IB后赚来的,当然他们一定是放弃了很多,有的是时间,有的是生活的乐趣,有的则是道德,甚至是自由。。。

作者: baobaobear    时间: 2003-12-11 18:11
以下是引用london04在2003-12-11 13:24:00的发言:


i am a miserable analyst. long hours don't stop until you retire and there are no fat checks these days, so far as I know. you will be paid well after 15 years' slavery for the firm, not 3 or 4 years. most of people don't make it to that stage. so youth is wasted, life ruined, family broken and only left with some meagre cash in the bank which is not enough for retirement. that is the true face of ib. do you still want to come in?


Could you explain why 15 yrs?
If all you said is true, why don't you choose quit?
作者: funnytiger    时间: 2003-12-12 03:03
baobaobear, nice to see you here. I guess you definitly have the upper hand on the knowlege of IB in China

收购国有不良资产, well, it is what is called in transaction, but actually it is 优质的国有资产 deep in the skin. I read this from BusinessWeek.

I guess since PM Zhu retired, 中金 has slowed down. my friend quitted from there lately, I guess there must be some changes there, otherwise who will throw away "gold bowl"


作者: usdusaj    时间: 2003-12-12 09:13
1) Yes, 2006 is a life-and-death line. But we still have time, right? 首先,合资IB将层出不穷;其次,中信,光大也在大造中国的金融控股集团。当然,倒一批是肯定的,但是那时的市场竞争如何进行,政府的干预度以及众所周知的中国的“水”深将成为悬而未决的因素。 这是个Big Topic,记得我们以前在这个板子上也讨论过,我想连中国证监会都没考虑清楚,我们还是静观其变把。。。呵呵呵
我觉得2006人民币自由兑换是不可能的,至少再过15年。

2)现在中国正在掀起一轮贱卖国有资产的狂潮,Oh my god,是优质的国有资产呀,让人痛心。。。所以,中国不会怕外资大量收购国有不良资产,就怕他们不买呢。这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情况就可知一二。。。

我的一个大学老师说贱卖国有资产,政府到不是怕卖给外国人,倒是怕卖给国内的人,怕影响政权,不稳定。
一家之言,请指正。


作者: usdusaj    时间: 2003-12-12 17:25
http://forum.chasedream.com/dispbbs.asp?BoardID=39&id=19299&replyID=19299&star=1&skin=

经济/管理/创业 有一个topic
中国人去华尔街的前景如何?
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andy2215,wslch,zhenmeiwenti,raymondlau 都是专家啊。欢迎发表意见。

a little insight view about IB(from raymondlau)
although i did not go to US business school and not work at wall street, i am working at a small boutique investment bank based in Shanghai.so i suppose i am eiligible to say sth,
first, do not focus on those giant merely,such as goldman sachs,morgan stanley...., when you talk about IB. they are just part of IB industry. there are many many small and specialised IB in US. only top top student can work in those giants, but for chinese student still chance to enter small IBs. and i guarantee you also can taste what's investment banking and what IBer's life is.
second. when chinese students talk about IB, please do not bring your imagination into your words.
life is just life.you start at entry level as analyst. all you work is just paperwork.what's other works?yeah, other works.that's also paperwork.youbetter good at excel,word very very very much.do not imagine you can play with accountant, lawyer, venture capitalist, fund manager, other IBer. they are all experts who can eat you up. so do boring paperworks pls.
third, network is extremely important, both domestic and ovrseas. you, such a young guy as me, pls be patient to learn how to prepare BP first, then how to structure the deal.
by the way, my boss is the former managing director in Morgan Stanley, i learn many things from him.

作者: usdusaj    时间: 2003-12-12 17:54
the following is a good bbs of wharton students discussion, some topic is about ib,

http://mba.wharton.upenn.edu/mba/
作者: wslch    时间: 2003-12-13 10:45
说说自己的看法。

london 04的话,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我也认为IB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做的,除非你真的是热爱工作胜过其它。

usdusaj(名字太怪了)说的比较中肯,投行中很多的是小公司——我不敢兴趣,但说道关系是最为重要的,这是千真万确的,已经有无数的案例证明了,我想即使在ws也是如此。

关于不良资产的处置,这是令人痛心的做法
作者: usdusaj    时间: 2003-12-15 22:15
关系是最为重要的,包括介绍客户,提供信息等,大有文章.
作者: usdusaj    时间: 2003-12-18 09:37
顶一个。
发现最近携成网上市,盛大,QQ跃跃欲试,H股高涨,国有股减持,不良债权卖掉,IB大有可为啊。同志们努力!
作者: xujinlong    时间: 2003-12-25 11:39
Currently I'm working for a top-tier I-bank focusing on NPL business in China. It's true that AMC lost money in the first auction dated on August 2001, but for now, with the fierece competition, AMC really is in a much better position.

I do believe these foreign investors will not have too much advantage after AMCs are granted the right to manage their NPL by 承包制.




作者: usdusaj    时间: 2004-1-1 22:40
AMC really is in a much better position?

IS IT BECAUSE OF THE CLOSE RELATION WITH THE GOVERNMENT?




欢迎光临 ChaseDream (https://forum.chasedream.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