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标题: 【反衬】广州10-17网考总结+机经详细修订版+分析 [打印本页]

作者: 反衬    时间: 2007-10-18 13:16
标题: 【反衬】广州10-17网考总结+机经详细修订版+分析

10-17报分。口语稍弱,主要原因是没练过。其他部分也是稍有遗憾。希望下次再考分数可以再高一点。

Test Test Date Reading Listening Speaking Writing Total
TELXMLOctober 17, 200729 29 27 28 113

时间:1017日下午5点半

地点:广州仲恺农学院英东楼7

人物:Sam

事件:iBT网考 

[准备篇] 

这次考试计划已久,没办法,给托福考试的报名系统逼的。我算是比较幸运的,7月份登陆一次,就订到了10月的考位。时间选的是傍晚,原因也很简单,现代人嘛,早上不精神,下午想睡觉,只有晚上华灯初放时才开始龙精虎猛。(而考试前一天晚上还着凉了,发着小烧去考试,感觉居然不错)

  可是从订好位那天开始,我就没有时间好好地为考试准备一下,一方面是工作繁忙,另一方面是人的惰性太强。此时我真的很羡慕在校的同学,可以全心全意地投入备考。在此也奉劝那些打算毕业以后再考试的同学,千万要趁读书期间把该考的都考一次。 

  可是从订好位那天开始,我就没有时间好好地为考试准备一下,一方面是工作繁忙,另一方面是人的惰性太强。此时我真的很羡慕在校的同学,可以全心全意地投入备考。在此也奉劝那些打算毕业以后再考试的同学,千万要趁读书期间把该考的都考一次。 

  比较庆幸的是自己的工作还是和托福这些考试打交道,加上之前一次旧托和一次新东方与ETS搞的免费考试的经验,这次感觉还是比较踏实,考完也正好可以进一步refine自己讲课的内容。 

我家离仲恺很近,骑自行车几分钟就到。可惜的是楼下的小卖部只有红牛没有德芙,令这一次托福之旅有了一丝缺憾(其实没啥用,完全是感觉,沿袭8年前考托的传统)。不过这种缺憾却被另外一个意外补足,此意外就是一位在仲恺内被我拦住问路的清秀美眉,简直就是闭月(以下省略n字,个中因由各位男同胞自然理解),各位去仲恺考试的男生可以稍加注意。 

[考场环境和硬件篇] 

考场在仲恺英东楼7楼的机房里面,用的是传统的CRT显示器,看久了眼睛容易花(也可能是我老了)。每人一个格,耳麦相当清晰,但是椅子不太舒服。 

[流程] 

出示证件à签保证协议à照相à存包à进考场开始考试。 

提示:有护照的同学带护照就够了,没有护照的话就要用两种证件身份证+学生证之类的。网上的确认函和准考证我也打印出来了,不过门口的mm没有看。

[考试篇]机经+题型指点 

考试按照阅读à听力à口语à写作的顺序进行。听力结束之后有10分钟的break。建议大家不要喝太多水或者红牛,也要充分利用10分钟时间上厕所和放松。我是535分进考场的,910分完成答卷,总时长3小时35分,算是比较快了,我遇到的加考在听力部分,这样一来时间就比阅读加考大大缩短,而且我在阅读和写作都省了时间,所以极为迅速地逃离了考场这个非人类待的地方。 

以下的机经主要基于是自己的回忆,当中有部分文字参考、引用并补充自chasedream论坛上grassdoll 的帖子,在此声明并鸣谢。

原贴 http://forum.chasedream.com/dispbbs.asp?boardID=19&ID=282310&page=1

-阅读篇-

第一篇讲美洲的两种文明的灌溉和建筑技术,

第一段介绍美洲的文明其实很早就很牛了。

第二段介绍第一种文明H在灌溉方面的如何牛,用了很多种牛X的技术,但是后来就消失了,可能有多种原因。但是也有可能继续发展,因为后来又有一些类似的文明使用类似的技术,不过没有这么牛X

第三段介绍另外一种文明,建筑很牛X,开始住悬崖边的山洞,后来盖房子,还修路,把大城市和小村给连起来。

第四段说这个文明后来也没了,原因和上面有相似之处。(此处出题问两个文明消失的共同原因)

第二篇讲动物的emotionbehavior的关系。

第一段说emotion很难定义,提出动物有没有emotion的问题。

第二段说有人认为动物没有emotion,一切都是自然反应,和machine差不多。

第三段说有人认为动物有emotion,但是很难研究,所以只能通过研究behavior来看emotion(出了句子改写题,考转折关系)人们发现了很多表面的标志可以说明动物的emotions,如表情和动作,并说明了动物emotion的生理构造来源

第四五段说emotion分两种primary secondary,区别在于前者是inborn automatic instinct,遇到危险就可以做出反应,而不必知道危险是什么。后者是动物基于经验和自己的思考做出的反应

第三篇讲欧洲艺术学院和法国Salon 的发展史。

第三篇讲欧洲艺术学院和法国Salon 的发展史。

第一段介绍艺术真正的发展源于16世纪艺术学院的兴起,描述了艺术家们创办学院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艺术家的地位,从匠人变成艺人。

第二段介绍学院的理念、教学方法和信条,这些东东后来被挑战,但是艺术革新者其实与这种传统并不是分得很清楚。

第三段到最后介绍法国Salon制度的沿革,讲一开始Salon是一小撮人玩的,后来有人想把它democratize,但是出了乱子,(此处考句子插入题,考转折和先抽象后具体)旧制度恢复后,Salon的确变的民主了,反映了中产阶级的审美需求,Salon的艺术种类也多了,也是艺术家成名的主要途径。

阅读思路:

阅读思路:

第一篇文章属于典型的总分结构,两种文明有同有异,所以考题出题点大多在相似性与差异性间下功夫。建议大家多关注描述两者相同还是不同的文字。

第二篇文章其实也属于总分结构,但是文章的重心在后半部分,关键是要读懂两种emotion类别的差异。

第三篇文章属于典型的chronological类型文章,严格按照时间顺序某篇,每个阶段都有明显的标志性事件和概念,读懂并不是很难。 

题型提点:

1.修辞目的题:从考一个细节变为考整句话的作用,难度稍有加大,但是解题思路与一般修辞目的题无疑,主要还是考例证关系和类比相似性,前者有明显的标记词,如such as,后者有just as,只要细心把说明对象看到就可以了。所以我一向认为托福阅读考的是视力。 

2. 句子改写题:没有想象中的难,三道题目都是复合句题型,尽管句子比OG上的长,只要抓住原句的逻辑连词就可以解对,因为四个选项里面只有一个含有与原文一致的连词,如果同学们大胆按照我上课所讲方法,每道题目半分钟做完不是奢望。不过我还是很小心的把四个选项都读完了(读完才发现,读了白读,不得不鄙视一下ETS)。

3. 词汇题:仍旧呈现偏简单的情况,唯一两个比较难的是考sophistication=technology,以及disbanded=dismissed。其他记得的还有merely=only, broadly=generally,unique to=only found in, persist = continue总之词汇题比OG稍难,但是相对于在课堂上我一直给同学进行的词汇恐吓而言,还是容易多了。平时记单词多看英文解释和用词根词缀。

4. 其他部分主要关注差异性和相似性,

-听力篇-

遇到加考了,听到最后有点想吐的感觉。

Section 1

1 对话题讲一个女学生去管理处询问租电器,发现微波炉可以租,连电视也可以租,自己不知道,冤大头买了一个。然后询问为啥自己租了冰箱却没送货(此为对话目的,有题考),后来发现女生自己误解,管理员解释租电器不送货,要自己pick up而且冰箱只放在前台一天,不拿就运回去了。最后管理员建议女生打电话去公司询问,因为女生还没付钱,冰箱不一定还给她留着

2  Art history

讲一个JMW Turner画家(这哥们在阅读里面提过,大牛一个)。教授先提点学生的reading assignment思路,what was Turner, what makes Turner 然后说这个哥们的成就不仅是landscape,当中用了两个比喻Everest 还有一个不记得了。然后讲这哥们的作品,有体现人文元素

第一个作品 Dido Building Carthage,当中的阳光,表达了人们对当时England未来的乐观状态。第二个是郊外,(有画面)比较荒凉,颜色较暗,让观者联想到非常寒冷的天气,并勾起观众对人们生活状况的同情。第三个作品的主题与工业时代有关,画面包括铁路火车和一只兔子,表达了自然和现代工业社会的conflict关系。

3. Ecology

    讲火对于非洲Savannas自然环境的影响。这种火在非洲high rainlow rain的地方都有。有学生不解,为什么降雨多的地方也会着火。老师说两个原因(有题):一个因为降雨多的地方也会有非常dry season,让植物变得非常易燃;二是雨季草长高,到了旱季容易燃烧。
   
然后讲了着火的两个原因:一个是人为放火,为了清理土地种庄稼或放牧;二是自然原因,闪电雷暴之类的。(有题,直接问哪一种原因频率高)   然后讲了这种火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影响了植物,植物的表皮bark都比较厚,可以在火灾中保护自己。肥沃了土壤,因为植物燃烧后会留下很多肥料。也会使一些耐火的植物Oak生长的更好,因为把杂草烧没了,没有植物和它们竞争。还提到了有的植物靠种子繁殖,有的靠根繁殖(有概念名词seed reproduction & vegetative reproduction),后者更有优势生活在这种地方,因为根不会被烧,它们会更快的开始再生(有题)。

Section 2

1.对话题
   
一个学生在学校办杂志,想请一个老师做faculty advisor。开始讲述了以前他们去年失败的经历(有题,问为什么失败,时间不够,准备不足)。然后说这一次杂志的名字 Chapter & Verse起的很好,有创意。老师联想起另外一个很糟糕的书店名字(好像是Your Book Store),说名字对于吸引读者很重要(有题)。然后学生提到请她帮忙的事,她有些犹豫。一方面她自己还有一本书在写,恐怕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有题考);另一方面,她有不想做直挂名不干事的人。学生强调不会占用她太多的时间来做一些很具体的事情,比如审查稿件,参加每次的meeting之类的。最后,老师希望给她一个星期考虑一下再答复学生。
 

2. Astronomy

讲了太阳系中的planet formation. 一共提出了三种理论。一是core accretion,大概是说planet是由一些gasdust经过很长时间形成的比如说rocky planet。按照这种学说,离恒星近的是Rocky Planets, 如地球,离得远的是Gas GiantJupiter。第二个是disk instablity。是因为后来人们发现了太阳系之外的一个新星     51   Pegasus B,它的形成有悖于传统的理论,因为这个星是gas giant,但是却离恒星很近。第三个是orbit migration,说新发现的行星可能是形成在远处,然后被恒星吸引过来。最老师说某些太阳系不存在的条件对基于太阳系特点而建立的理论是一种挑战。

3. Inuit 人的房子

原来人们都认为Inuit人住的是Igloo。但是最近人们发现在某个河边居住的Inuit人每年只有很少的时间住在冰房子里,其余的时间他们也有固定的木头房子住。老师问哪里来的木头。一个学生说他们住在河边可以trade。另一个学生说因为掉在河里的木头会floating在水中所以他们可以从水上拣木头盖房子(有题)。老师认可了第二种说法。 然后学生问他们家里有什么家具,老师说只有一个platform用来睡觉,或者平时坐在边上休息(有题,答案为房子里面没有什么家具)。家里也有其他的玩具,锅碗瓢盆,衣服什么的。

老师还提到了木头房子和冰房子的比较。两个都有低于地面的入口,因为暖空气在上面冷空气在下面,这样可以保温。木头房子屋顶有透气设计,烟火可以出去。木头房子用sod做填料和涂料,可以起到隔离insulate作用,更加暖和。其实冰屋igloo并不是他们的主要房屋,只是出外打猎的时候用,而且也不太暖和

加考:

1.对话,学生要写Bird Migrationpaper向老师求助论文资料的sources,老师奇怪,原来学生论文方向有问题,老师给出建议,不应该只对手上的资料做summary,还要有自己的analysis,学生理解,举出为什么以前的人误认为大鸟夹着小鸟在翅膀底下迁徙,其实是因为小鸟在夜间迁徙,人们看不到。老师觉得学生明白了她的Point, 学生还有想法,想写冬眠的鸟。老师否决,建议他 focus on one topic,两人约定一周后在讨论。

2. Lecture 植物学Botany

讨论植物分类,讲了一种东南亚的大臭花(大王花 Rafflesia)怎么被归类的过程,一开始介绍其特性,大,臭,寄生植物,寄生于宿主但是开花开在外边(出题点,考教授为何强调开花开在外边,live inside the
host until it blossoms
,目的是为了clarify previous statement)然后说它跟某种花一样,具有某些共同点,后来发现共同点并不代表两者属于同一order。最后才发现它的归属,但是它与同属的有很大不同。

3. 钢琴和Ragtime Music

介绍Ragtime Music 的感觉有点像Rock Rap, energetic

钢琴对Ragtime Music的历史关系。

钢琴的sound quality很适合弹Ragtime Music

钢琴可能在其它时候被其他乐器取代,例如parade park consert.

钢琴同时还是当时家庭financial status的象征,所以钢琴的销量和Ragtime的流行有关。

学生不明白为什么教授把ragtime 比喻成Rock Rap,教授说其实Ragtime就是现在的Jazz,只不过Ragtime是固定的,但是Jazzimprovise.

题目分析:

题目分析:

个人感觉听力题的套路感在不断凸现。

听力对话题当中的套路无非是一招“前虚后实”,前面先说一些和对话目的不太有关联的铺垫,而铺垫当中往往给出一个讲者之前遇到的一个failure,如本次中女生的冤大头买电视和男生去年策划杂志不成功,然后在对话三分之一处给出对话的真正Purpose,在对话末段提出新建议,新建议往往被否定或者修改。

常考题目:

1.针对前三分之一的failure,问failure原因。这种题目极为容易漏听,因为考生容易把注意力放在后面的对话目的。

2. 针对对话的真正目的出题。这种题型大家都应该比较熟悉了。出现位置通常不在开始位置。

3. 针对对话的最后部分新建议出题。

而Lecture题简直就是阅读题的翻版,只不过做了一些简化,结构大部分都是总分,把握文章套路,提高对下文内容的合理预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个人认为阅读和听力有很多共同之处。

口语

1.       描述一个重要的决定,并说明为什么它对你很重要.

2.       学校是不是应该要求学生学习art &music课程

3.       reading:学校关于禁止校园内骑自行车的一个决定,因为经常发生行人被撞的事件。学生可以改乘bus,不会对大家造成影响。

lecture:两个人不同意这个觉得,原因若干:第一,事故多发生在晚上,能见度比较低,但白天不会发生这种事情。第二,校园很大,没有自行车不方便。第三,bus每个小时才一趟,学生们要耽误很多时间来等车。

4.       reading:讲learning transfer,人们在学习新的东西的时候会参考以前的经历。但经验带来的影响可能是positive的,也可能是negative的。

lecture: 老师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两种影响。第一个是他自己的例子。他小的时候学弹钢琴,养成了之看琴谱不看键盘的习惯。后来上高中之后他学习打字,以前的经验对他产生了positive影响,他可以之看屏幕不看键盘。第二个例子是他的一个朋友,以前经常参加stage acting,为了让全场的观众都听见,他练成了一副大嗓门儿,后来他成了电影演员,仍然改不了这个习惯,还是经常喊。导演总得让他小声,他的声音是通过麦克录下来的,不用喊。这个就是negative的影响。

5.       问题是女生是一个outdoor club的组织者,安排了周末一个field trip 看附近的一个Cave System,但是因为
    maintenance
关了,但是他们已经租了车,车费不退,就必须改变安排。

给出了两个替代的去处。一个是去看waterfall,但是很多人已经去过了; 另一个是去一个natural museum,女生担心大家会比较失望,因为这个是一个 outdoor club。问应该选择哪一个。

6.       讲的是film technique中通过改变拍摄角度表达人物形象。

第一个是low angle,就是从下往上拍,这样可以显得人物更加高大,powerful。给出的例子是给一部电影中英国女王的镜头,低角度使女王更有女王的威望,larger than life

第二个是high angle,就是从上往下拍,这样可以通栏全局,把人物放在一个更大的环境里。例子是一个迷路的人在沙漠里,这种角度显得人非常的小,就更能表现他hopeless & powerless

口语题目分析:

关键字:时间、思维速度、阅读速度、语速

口语是公认iBT里面最难的,个人感觉如果要考好,首先要锻炼自己的思维速度,其次是要利用好读题时间,不要等到beep一声才开始准备,要一边读题一边思考。再次要控制好说的时间,此时语速比较重要,不要太快,但是太慢也是很大问题。我在写作文的时候听到旁边的一同学发音很棒,但是讲话太慢,讲不完内容,到最后他自己都唉声叹气了。

至于内容方面,平时一定要注意收集一些自己熟悉的生活素材。拿到题目马上往自己熟悉的问题上扯。例如问important decision那题,我说的是我结婚的决定,这样一讲就大把话说了,而且回家和老婆一说,老婆还乐滋滋的。

写作

小作文

 reading:说现在很多超市都是从很远的industrial farms批量采购蔬菜和水果,这样做有很多弊端。

1因为要保证长时间的运输,水果和蔬菜在基因上要更加耐存放,所以影响tastenutrients

2.长途运输会用fuel,加大cost并加重空气污染。

3.对本地经济不好,因为对当地的企业对local community有更多贡献,而那些全国连锁店其实对本地community贡献并不大。

lecture:教授反驳了以上的说法。

1.现代农业科技很发达,科技可以让大规模生产的农产品口感和营养都更好。

2.对环境不一定不好,燃料是长途运输的唯一额外cost,集中生产避免本地耕作耗费更多的资源,因为大规模生产有规模效应。

3.本地的公司规模都比较小,无法给本地居民提供足够的职位。但是大公司就可以给当地提供足够的工作机会,转化为当地的taxspending,反而对local community 更有贡献。

大作文:

你是否同意大学生应该学至少一门介绍他国文化的课程。

我的提纲:

1. Learning a foreign culture sheds light on the study and understanding of one's own culture.例子:学习英美文化有助于理解中国人自己的文化。

2. Knowledge of a different culture is crucial for communicating with people from other      countries.例子:学习不同地方的风俗可以避免文化冲突。如中国摸小孩子的头和泰国人摸小孩子头的不同意义。

3. Exoticism brings fun.例子:学习外国文化和旅行给人带来的快乐。

后记:感谢下午为我做面条的母亲,感谢下午出门前给我鼓励的父亲,感谢老婆,不仅时刻叮咛我抓紧备考,更重要的是你给了我生活的动力和智慧的源泉。You are always my inspiration.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18 14:11:19编辑过]

作者: 弈昕    时间: 2007-10-18 14:18
那个animal emotion的reading,最后一段中有一部分说什么尽管大部分emotion是unconscious~这个跟secondary emotione有什么关联?
作者: yuanhuan    时间: 2007-10-18 14:30

谢谢

顶一下


作者: 反衬    时间: 2007-10-18 14:55
以下是引用弈昕在2007-10-18 14:18:00的发言:
那个animal emotion的reading,最后一段中有一部分说什么尽管大部分emotion是unconscious~这个跟secondary emotione有什么关联?

primary emotions是unconscious, secondary不是,当中有动物的经验和思考。 这是一个contrast关系,属于差异性描述


作者: morning715    时间: 2007-10-18 15:01

LZ显然考得意气风发啊~~恭喜啦

谢谢LZ分享!

对了,能不能咨询一下楼主。传说中真题的听力出题都很刁钻的啊...而且选项很有干扰性...那到底是刁钻干扰在哪里了呢?听的时候记笔记如何取舍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18 15:06:07编辑过]

作者: 反衬    时间: 2007-10-18 15:12
以下是引用morning715在2007-10-18 15:01:00的发言:

LZ显然考得意气风发啊~~恭喜啦

谢谢LZ分享!

对了,能不能咨询一下楼主。传说中真题的听力出题都很刁钻的啊...而且选项很有干扰性...那到底是刁钻干扰在哪里了呢?听的时候记笔记如何取舍啊?


说来惭愧。意气风发谈不上,感觉还算踏实。以下是一些自己总结的tips。我对阅读在行一点。

如果讲话者有失败经历,一定要记原因;

对话目的通常在对话开始之后三分之一出现,

Lecture题如果教授有重复说话的,要记,学生提问或者回答问题教授做回应的要记。

对某一个大问题进行分类讨论的时候,各种类互相之间的差异性要记。

其他就比较难说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18 15:21:27编辑过]

作者: morning715    时间: 2007-10-18 15:24

谢谢LZ!

那再问一下楼主的阅读是怎么做的啊?全看完再做题还是一边做题一边看?楼主的阅读JJ一看就是很有方法的,而且每一段的主旨都记得很清楚...我就总是过目不过脑...哎...

还有听力...经常听着听着根本就没有时间自己来分析思考文章结构啊,别说预计内容了...完全是被动地听教授讲到哪是哪...再哎一声...


作者: 反衬    时间: 2007-10-18 15:28
以下是引用morning715在2007-10-18 15:24:00的发言:

谢谢LZ!

那再问一下楼主的阅读是怎么做的啊?全看完再做题还是一边做题一边看?楼主的阅读JJ一看就是很有方法的,而且每一段的主旨都记得很清楚...我就总是过目不过脑...哎...

还有听力...经常听着听着根本就没有时间自己来分析思考文章结构啊,别说预计内容了...完全是被动地听教授讲到哪是哪...再哎一声...

一边做题一边看,先看完文章并非正道,因为不够时间。做完12道细节题已经对文章结构有了大致了解,然后快速搞定最后一道。关键是平时要了解托福文章的基本套路,这样就可以看到细节反推出主旨,看到主旨预期细节。这样做时间可以做到有富余。


作者: morning715    时间: 2007-10-18 15:32

恩恩~~~

多谢多谢!!楼主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受 益 匪 浅

虽然不清楚楼主考托是准备申请呢还是移民之类...总之祝楼主一切顺利~!


作者: 反衬    时间: 2007-10-18 15:40
以下是引用morning715在2007-10-18 15:32:00的发言:

恩恩~~~

多谢多谢!!楼主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受 益 匪 浅

虽然不清楚楼主考托是准备申请呢还是移民之类...总之祝楼主一切顺利~!

教学研究,兼为自己,呵呵。
作者: 反衬    时间: 2007-10-18 15:44
以下是引用morning715在2007-10-18 15:24:00的发言:

还有听力...经常听着听着根本就没有时间自己来分析思考文章结构啊,别说预计内容了...完全是被动地听教授讲到哪是哪...再哎一声...

平时听Lecture,除了听细节以外,不妨多听一次,专门听出文章的大概套路。感觉多了,考场上就会越听越明白。


作者: training1986    时间: 2007-10-18 15:59
以下是引用反衬在2007-10-18 15:44:00的发言:

平时听Lecture,除了听细节以外,不妨多听一次,专门听出文章的大概套路。感觉多了,考场上就会越听越明白。

lz是新东方老师哦?真是超强的说。。。

我也觉得听听力的时候超级被动的,好,决定试试lz的方法。

问个问题,怎么样能提高阅读的速度啊?我以前倒不觉得自己慢,最近做barron真是备受打击,总是没有办法在20分钟做完第一篇。。。


作者: training1986    时间: 2007-10-18 16:00
以下是引用morning715在2007-10-18 15:24:00的发言:

谢谢LZ!

那再问一下楼主的阅读是怎么做的啊?全看完再做题还是一边做题一边看?楼主的阅读JJ一看就是很有方法的,而且每一段的主旨都记得很清楚...我就总是过目不过脑...哎...

还有听力...经常听着听着根本就没有时间自己来分析思考文章结构啊,别说预计内容了...完全是被动地听教授讲到哪是哪...再哎一声...

我的感觉跟morning mm好像啊。。。


作者: 反衬    时间: 2007-10-18 17:25
以下是引用training1986在2007-10-18 15:59:00的发言:

lz是新东方老师哦?真是超强的说。。。

我也觉得听听力的时候超级被动的,好,决定试试lz的方法。

问个问题,怎么样能提高阅读的速度啊?我以前倒不觉得自己慢,最近做barron真是备受打击,总是没有办法在20分钟做完第一篇。。。

过奖。我的确在XDF工作。

阅读速度的提高一是基础功底,过了6级其实起跑线都一样,二是词汇量,三是对托福文章套路和出题规律的把握,要么自己积累,要么别人告诉你。托福考试存在明显的规律,特别是阅读,这是由托福考试的本质和目的决定的。


作者: xuliya    时间: 2007-10-18 17:44

LZ 太牛了。

我和你同天考的。听你说完后。。。受益+受益。。下次一定继续努力了。

有个问题:听力中,我总觉得细节太多。怎么把握啊?


作者: 反衬    时间: 2007-10-18 18:09
以下是引用xuliya在2007-10-18 17:44:00的发言:

LZ 太牛了。

我和你同天考的。听你说完后。。。受益+受益。。下次一定继续努力了。

有个问题:听力中,我总觉得细节太多。怎么把握啊?

对话按照对话套路记,但是这个我也没有什么方法。凡是有转折关系、出现问题、问题原因和解决方法的地方我都比较认真记。

细节要按照对话结构归类记,例如本次考试中讲planet formation的lecture,我的笔记按照教授讲的方法,记成了三大点,细节我重点记各个学说间的不同和导致的结果。通常听到第二种学说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每一个点之间描述的顺序和结构是差不多的,只不过细节本身不同,你也可以估算到第三种学说说的顺序了。这样记起来就比较好用了。同样的方法用来听画家那道题目也是一样的,介绍每一幅画的顺序差不多,介绍-->艺术手法-->细节-->人文内涵,这样下一个作品听起来也就大同小异了。


作者: training1986    时间: 2007-10-18 19:26
以下是引用反衬在2007-10-18 17:25:00的发言:

阅读速度的提高一是基础功底,过了6级其实起跑线都一样,二是词汇量,三是对托福文章套路和出题规律的把握,要么自己积累,要么别人告诉你。托福考试存在明显的规律,特别是阅读,这是由托福考试的本质和目的决定的。

嗯...看来我主要还是对于托福文章的规律把握不好啊。。。

我做阅读好像都没有专门去研究过什么规律呢。

除了og,也没有什么ets官方的东西可以研究啊。。。要怎么办啊?

lz人真好,这里成了问答帖了,呵呵~


作者: xeonslash    时间: 2007-10-18 19:27
狂全的JJ  顶一个。
作者: audreychenjj    时间: 2007-10-18 19:31
标题: 请教LZ关于阅读的节奏

预祝LZ取得好成绩,我过10天也在广州考,不过要大清早跑到广外这个农村地头去。

准备IBT的十几天来,阅读节奏一直很困扰我,有人建议先粗读文章再做题目,有人建议边看文章边做题目,还有人建议先过一遍题目再去看文章,边看边做,甚至还有人建议做完后花一两分钟检查。

我先说说自己长期以来的习惯,迅速看完文章,比如Barron模考的文章大概3分钟左右看完,然后做题目,也不再检查,结果总是剩余10来分钟,一套阅读39个大概错5个;大概是复习GMAT时强化了阅读吧(GMAT的V裸奔得还可以),总之觉得自己这个办法用得还算顺手。后来又调整过为6分钟左右看文章,放慢做题速度,正确率有微小的提高,39个错3到4个,多半处在细节题和最后的box题,很难突破。

请教LZ我现在阅读怎么突破比较好呢?因为口语比较弱,希望能从阅读上拉点分上去。谢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18 19:32:59编辑过]

作者: 反衬    时间: 2007-10-18 20:47
以下是引用audreychenjj在2007-10-18 19:31:00的发言:

预祝LZ取得好成绩,我过10天也在广州考,不过要大清早跑到广外这个农村地头去。

准备IBT的十几天来,阅读节奏一直很困扰我,有人建议先粗读文章再做题目,有人建议边看文章边做题目,还有人建议先过一遍题目再去看文章,边看边做,甚至还有人建议做完后花一两分钟检查。

我先说说自己长期以来的习惯,迅速看完文章,比如Barron模考的文章大概3分钟左右看完,然后做题目,也不再检查,结果总是剩余10来分钟,一套阅读39个大概错5个;大概是复习GMAT时强化了阅读吧(GMAT的V裸奔得还可以),总之觉得自己这个办法用得还算顺手。后来又调整过为6分钟左右看文章,放慢做题速度,正确率有微小的提高,39个错3到4个,多半处在细节题和最后的box题,很难突破。

请教LZ我现在阅读怎么突破比较好呢?因为口语比较弱,希望能从阅读上拉点分上去。谢谢!


谢谢。也预祝你成功。

其实如果39个错3到4个已经不错了,28分左右咯。

如果可以的话,可以先看一道题目,再回去看文章。这样做题时间更有保证。当然如果习惯了,那也没有办法。

细节题的突破方面,最好总结一下以往做错题目的共有原因,而且重要的是看看你选错那个选项怎么出的。通常总结错项特征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托福考题的错项设计也是有规律的。

此外细节题主要要关注原文当中的几种关系:如否定、.转折等。

至于Box题,关键是要看懂文章结构,并懂得区分次要细节。这个工作也需要积累,很难一两句讲清楚。


作者: 反衬    时间: 2007-10-18 20:57
以下是引用training1986在2007-10-18 19:26:00的发言:

嗯...看来我主要还是对于托福文章的规律把握不好啊。。。

我做阅读好像都没有专门去研究过什么规律呢。

除了og,也没有什么ets官方的东西可以研究啊。。。要怎么办啊?

lz人真好,这里成了问答帖了,呵呵~

其实Delta,Barron等教材的文章都很不错,看当中的规律也可以。不过始终不如ETS自己的文章好。


作者: audreychenjj    时间: 2007-10-18 21:52

谢谢LZ的回复,我刚刚又重新细读了一遍OG上关于prose summary questions 和fill in a table questions的内容,原先确实是没有领会IBT对这两类题目考察的要义。原先做prose summary时都搞不太清楚给的那句话和要选择的选项有什么关系,是总分,还是并列,都稀里糊涂乱做的。现在看来要横向对比,研究一下这种题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18 21:52:16编辑过]

作者: 反衬    时间: 2007-10-19 09:57
以下是引用audreychenjj在2007-10-18 21:52:00的发言:

谢谢LZ的回复,我刚刚又重新细读了一遍OG上关于prose summary questions 和fill in a table questions的内容,原先确实是没有领会IBT对这两类题目考察的要义。原先做prose summary时都搞不太清楚给的那句话和要选择的选项有什么关系,是总分,还是并列,都稀里糊涂乱做的。现在看来要横向对比,研究一下这种题型。


prose summary那句话其实作用是帮助我们理解Main Idea或者Topic,选项与这句话的关系通常是总分,并列关系比较少见。

关键是正确选项必须是Main Idea本身或者支持Main Idea的 sub-idea,而且要区分主要信息和次要细节。错误选项的特征也是比较明显的,凡是过细的细节通常都不对。


作者: 微城    时间: 2007-10-19 11:31

嗯,仔细看了楼主的全部机经,一边看一边汗颜……

您应该是教阅读的范老师吧,我上过您教的课耶!

非常幸运能和老师同日考试,只是学生从五一上课回来以后就没怎么用心托福,直到考前一个多月才开始准备的。

而且在备考心态上还是过于轻敌了吧,阅读和听力基础都不够扎实,很多题目都是在看了老师您的机经后才明白原来说的是这个意思……

考完了我会想非牛人(如我似的英语水平一般者,而且平时接触也不多,只有临考了才应试者)与新托福之间的差距是不是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是背景知识方面的原因,就如对天文了解比较少的同学听听力里面的Astrology的theory,基本上是一头雾水。

第二、阅读做太多Delta一段一段的练习似乎作用不大,是不是应该尽快投入到培养做整篇阅读和14道题目的感觉上来。当然现在和ETS出题风格类似的练习基本没有,只有OG他自家的题可靠,而OG又是比实考要简单的。所以,是不是要去读点美国大学的各科教材……

阅读和听力需要长期大量的积累吧,而且主要是学术题材方面的熟悉。如果基础不好,一个句子都有好几个生词卡住,要读或听两三遍才能明白。那老师们教的阅读技巧和听力原则并不是很能派上用场的。

而口语和作文的模板依据老师教的和论坛上的经验发展出自己的一套来,背熟练熟在考场上用是可以的。但口语和作文涉及的听力实力还是得靠平时基础,否则口语听不出也没什么可说的,只能瞎扯;作文那三个对应点听得很模糊,就只能瞎掰。

考不好只能怪自己,还是觉得自己的英语水平与新托福有一定差距,没办法短期提高多少,仅希望有80分。

另外提个小建议:既然阅读和听力加试都是那几个经典题目,还希望新东方老师们把具体内容和题目选项都收集了传授给上课的同学,如果算分的话,是能让那些英语实力不好的同学在分数上获益的。

最后要向老师鞠个躬,感动于您的敬业精神!
作者: BMWX5    时间: 2007-10-19 12:07

好贴,应该设精


作者: 反衬    时间: 2007-10-19 12:35
以下是引用微城在2007-10-19 11:31:00的发言:

嗯,仔细看了楼主的全部机经,一边看一边汗颜……

您应该是教阅读的范老师吧,我上过您教的课耶!

非常幸运能和老师同日考试,只是学生从五一上课回来以后就没怎么用心托福,直到考前一个多月才开始准备的。

而且在备考心态上还是过于轻敌了吧,阅读和听力基础都不够扎实,很多题目都是在看了老师您的机经后才明白原来说的是这个意思……

考完了我会想非牛人(如我似的英语水平一般者,而且平时接触也不多,只有临考了才应试者)与新托福之间的差距是不是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是背景知识方面的原因,就如对天文了解比较少的同学听听力里面的Astrology的theory,基本上是一头雾水。

第二、阅读做太多Delta一段一段的练习似乎作用不大,是不是应该尽快投入到培养做整篇阅读和14道题目的感觉上来。当然现在和ETS出题风格类似的练习基本没有,只有OG他自家的题可靠,而OG又是比实考要简单的。所以,是不是要去读点美国大学的各科教材……

阅读和听力需要长期大量的积累吧,而且主要是学术题材方面的熟悉。如果基础不好,一个句子都有好几个生词卡住,要读或听两三遍才能明白。那老师们教的阅读技巧和听力原则并不是很能派上用场的。

而口语和作文的模板依据老师教的和论坛上的经验发展出自己的一套来,背熟练熟在考场上用是可以的。但口语和作文涉及的听力实力还是得靠平时基础,否则口语听不出也没什么可说的,只能瞎扯;作文那三个对应点听得很模糊,就只能瞎掰。

考不好只能怪自己,还是觉得自己的英语水平与新托福有一定差距,没办法短期提高多少,仅希望有80分。

另外提个小建议:既然阅读和听力加试都是那几个经典题目,还希望新东方老师们把具体内容和题目选项都收集了传授给上课的同学,如果算分的话,是能让那些英语实力不好的同学在分数上获益的。

最后要向老师鞠个躬,感动于您的敬业精神!

谢谢。其实敬业谈不上,这是我的工作,我也挺喜欢。考完试之后很兴奋,感觉一定要把感受写出来分享给大家。It is more blessed to give than to receive.

对于你说的几点,我有以下看法:

第一是对于背景知识。托福本身是一种Test of English, 其assumption是把学生视为本来不懂英语的同学,所以只考语言本身,背景知识并不是考察范围。所以所有的托福题目都可以脱离背景知识而做对,这一点我是非常有信心的,因为这是由托福考试本身的目的和性质决定的。而且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我们就是美国本土的学生,那么那堂天文学的内容其实也是新东西吧。

那为什么我们听一些天文学的段子就歇菜呢?原因1.信心问题,一上来听到几种Theory的名字马上头大,信心马上崩溃,原因2.方法,类似天文学这种超难题材,关注点绝对应该放在懂的简单词汇上。只要把每个理论的内容听懂了,理论本身是什么就不用怎么管了。回想一下,其实理论内容都是不难的词汇,gas giant, far away from, Jupiter, earth, rocky planet, thousands of years等等.而理论的名字都在屏幕给出了。

小结:碰到超难背景知识,只关注已知概念,专业概念跳过。

第二、对于是整篇练还是分项练的问题。分项练习和整篇练习应该分别属于备考初期和备考中期两项不同工作。分项练习有助于帮助自己总结出规律,整篇练习针对整体感觉。至于材料的问题,Delta、Longman、Barron等教材其实都还可以。我个人还推荐Encarta里面的文字。

第三、对于阅读和听力技巧与原则,这的确是建立在基础上的。没有英语基础,一切为空谈。但是托福阅读和听力里面永远都有新词,这对于老美而言也是如此(时代周刊里面的单词就有很多美国人不懂)。关键是要懂得从已知推出未知,懂得大胆猜测。这方面我们上课有所涉及,以后我会加强这方面的讲解。

第四、对于XDF能否讲加考的东西,我看可以,但是老师可能不能直接讲。不是老师不愿意讲,而是XDF上市了,在知识产权方面控制得很紧,老师上课不能直接引用ETS原题(就算印讲义也只能打擦边球),所以XDF就引进了几套原版教材。对于加考部分大部分只能靠民间力量了,呵呵。


作者: dram    时间: 2007-10-19 19:36
请问老师,实际听力考试的题目和barron的听力题目相比,有何异同呢?
我做barron的听力,觉得文章也懂了,可是有的题目,尤其是C类题目,比如说:教授如何组织演讲的?我的感觉和答案的感觉不一样。10.28考试,请问能有什么改进吗?

作者: xdw1986    时间: 2007-10-19 21:20
老师,我只有两周时间,能不能请您给一个考前冲刺计划。
作者: ansonzeng    时间: 2007-10-19 21:38
传道授业,解疑释惑,甚好!
作者: 反衬    时间: 2007-10-19 22:09
以下是引用dram在2007-10-19 19:36:00的发言:
请问老师,实际听力考试的题目和barron的听力题目相比,有何异同呢?
我做barron的听力,觉得文章也懂了,可是有的题目,尤其是C类题目,比如说:教授如何组织演讲的?我的感觉和答案的感觉不一样。10.28考试,请问能有什么改进吗?

我不教听力,所以手上教材的听力题全部没做过,考试全靠以前积累下的本钱,基本是裸奔了。不过我觉得阅读和听力是互通的。

如果对答案的感觉不好,最好对着scripts来研究一下答案。这个工作挺重要的。有时候出题老头的逻辑和我们的逻辑可能不太一样。


作者: 反衬    时间: 2007-10-19 22:16
以下是引用xdw1986在2007-10-19 21:20:00的发言:
老师,我只有两周时间,能不能请您给一个考前冲刺计划。

建议一:Review所有做过的题目(如果看不完,就看做错的),看看1 为什么答案的正确理由,2学习正确选项与原文的同义替换方式,3尝试通读全文,把文章的结构读懂,特别是各段首句和全文的关系。

建议二:做完Barron 7套题或者模考软件,再至少做2套Kaplan。

建议三:坚持每天写一篇大作文,每天和自己讲最近机经中出现过的口语题。

祝你成功


作者: ll_422    时间: 2007-10-19 22:36

经典哦. 真是上升了一个层次, 谢谢分享!


作者: dram    时间: 2007-10-19 22:50
可是barron听力给的答案和没给一样都是因为答案所以答案的解释。
那complete guide 题目会不会更接近实际考试的出题方式(设置选项的方式)呢?
还要问一下,阅读做完,但是可能因为某些原因来不及点击最后一题的确认,或是没有做完,但是做到的这个题点了选项了,系统会不会都会自动给你算上?
做阅读的文章小结题和表格题时,方面回去看原文吗?

作者: xdw1986    时间: 2007-10-19 23:03
太感谢了。
作者: bobobozhao    时间: 2007-10-20 02:21
感觉搂住说话的风格很像新东方的Jerry Ning.我就感觉你像个老师。
作者: 反衬    时间: 2007-10-20 07:50
以下是引用dram在2007-10-19 22:50:00的发言:
可是barron听力给的答案和没给一样都是因为答案所以答案的解释。
那complete guide 题目会不会更接近实际考试的出题方式(设置选项的方式)呢?
还要问一下,阅读做完,但是可能因为某些原因来不及点击最后一题的确认,或是没有做完,但是做到的这个题点了选项了,系统会不会都会自动给你算上?
做阅读的文章小结题和表格题时,方面回去看原文吗?

其实OG的出题方式最接近真实情况,只不过难度不够。

阅读只要点到选项,系统就会记录上。

做最后的答题时,题目和文章不同时显示,但是有按钮让你在题目与文章间切换。方便性不如做前面12题。


作者: 反衬    时间: 2007-10-20 07:51
以下是引用bobobozhao在2007-10-20 2:21:00的发言:
感觉搂住说话的风格很像新东方的Jerry Ning.我就感觉你像个老师。

Jerry 在北京XDF教托福听力和口语,我在广州XDF


作者: dram    时间: 2007-10-20 09:09
感谢老师的解答,觉得方向感强了些。还有一周时间,但是我之前已经把barron kaplen的阅读和听力都差不多做过一遍了。在后面的备考时间里,我计划再回归到那些题目中,再做一遍,分析错误原因。在最后考试前两天,把complete guide做一遍,熟悉环境,保持状态。
老师觉得这样的备考方案如何呢?

作者: dppmelon    时间: 2007-10-20 09:33

太强了,人脑子的容量果然是惊人的大,可是我记一篇阅读都有问题,老师竟然全记下来了。。。。


作者: yetemwok    时间: 2007-10-20 11:16
ding!
作者: hgconnie    时间: 2007-10-20 13:16

感谢老师分享.

虽然您不教听力,但是肯定听力也很不错的,我想问一下加试听力的问题,相信很多朋友也有我这样的困惑.

我前面6篇都听的挺好,正确率也可以保证,非常集中注意力.细节,中心思想都清清楚楚.前6篇做完,甚至还有点洋洋自得,觉得是小菜一碟.

可是到后面听力加试部分,不知道是他突然说快了还是我耳朵烂了,第7篇,开始觉得难,而且越来越集中不了注意力,但勉强还能维持下去.到第8篇就有点蒙了,第9篇基本是云里雾里.走神非常严重.恨不得睡着.最后几个题目随便蒙一个知道的单词了事.

不知道怎么办喔,我考了,分数还没出来.现在就是祈祷,加试听力不要算分才好.算分就死定了.考前冲刺,我做了BARRON的长段模拟,感觉还可以,有时候要拼命强迫自己才能听到第9段.状态总是不如前面做6篇的时候感觉好.

请老师指点.怎么保持耐力.这对我非常重要.

谢谢


作者: tinatkling    时间: 2007-10-20 15:46

请教一下老师,我做阅读总是看过去了却不进脑子,只能再看一遍,这样很浪费时间阅读总是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做完~不知该如何是好,有没有什么办法能缓解这种情况?谢谢啦~

还有,我现在广州上学,打算在广州考试,请问一下广州考场的情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20 15:48:33编辑过]

作者: toto7799    时间: 2007-10-20 17:39

请问老师在做阅读最后那题时.如果是分类选的那种题,什么方法最有效呢?

我是先把选项的主谓宾抄下来再回原文定位,但是有点慢....


作者: 反衬    时间: 2007-10-20 22:23
以下是引用hgconnie在2007-10-20 13:16:00的发言:

感谢老师分享.

虽然您不教听力,但是肯定听力也很不错的,我想问一下加试听力的问题,相信很多朋友也有我这样的困惑.

我前面6篇都听的挺好,正确率也可以保证,非常集中注意力.细节,中心思想都清清楚楚.前6篇做完,甚至还有点洋洋自得,觉得是小菜一碟.

可是到后面听力加试部分,不知道是他突然说快了还是我耳朵烂了,第7篇,开始觉得难,而且越来越集中不了注意力,但勉强还能维持下去.到第8篇就有点蒙了,第9篇基本是云里雾里.走神非常严重.恨不得睡着.最后几个题目随便蒙一个知道的单词了事.

不知道怎么办喔,我考了,分数还没出来.现在就是祈祷,加试听力不要算分才好.算分就死定了.考前冲刺,我做了BARRON的长段模拟,感觉还可以,有时候要拼命强迫自己才能听到第9段.状态总是不如前面做6篇的时候感觉好.

请老师指点.怎么保持耐力.这对我非常重要.

谢谢

耐力也是我的问题,我经常都会走神的。不过这个问题我觉得还是要通过提高对英语的兴趣来解决。我自己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方法。


作者: 反衬    时间: 2007-10-20 22:25
以下是引用tinatkling在2007-10-20 15:46:00的发言:

请教一下老师,我做阅读总是看过去了却不进脑子,只能再看一遍,这样很浪费时间阅读总是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做完~不知该如何是好,有没有什么办法能缓解这种情况?谢谢啦~

还有,我现在广州上学,打算在广州考试,请问一下广州考场的情况~


先看题目,再看文章。其次是提高对关键字眼的敏感程度。最后是要提高对英语的想象能力,看到文字,可以想到对应的画面,那是最佳境界。看看英语的原版小说可能会有帮助。

广州的考场在论坛里面好像有介绍。你搜索一下,广外的环境比仲恺的应该好一点。不过总体来说都还不错。


作者: 反衬    时间: 2007-10-20 22:42
以下是引用toto7799在2007-10-20 17:39:00的发言:

请问老师在做阅读最后那题时.如果是分类选的那种题,什么方法最有效呢?

我是先把选项的主谓宾抄下来再回原文定位,但是有点慢....

你的方法的确有点慢。能不能不写下来,直接对比呢。

我的做法是先按照题目给出的分类回去原文定位结构,再读相对段落中的分类描述,回去再看选项。不过前面的工作通常做完12道小题就已经完成了,再看题目基本上可以确定答案,此时看文章是为了检查。

所以尽管我们是先看题目再看文章,但是做12道小题的时候,我也不时注意文章的结构,这样做到最后的时候,时间就可以加快了。


作者: toto7799    时间: 2007-10-21 22:20
谢谢老师...
作者: dram    时间: 2007-10-24 17:07
反衬老师还在吗?想请教几个问题。
作者: 反衬    时间: 2007-10-24 21:18
以下是引用dram在2007-10-24 17:07:00的发言:
反衬老师还在吗?想请教几个问题。

在的


作者: dram    时间: 2007-10-24 21:24
老师,你考试的时候,听力部分出题的思路和og上的几篇一样吗?我觉得og上的题目思路都很清晰,都是围绕主题的一些问题。可是我觉得做barron的时候就没这种感觉,觉得出题的思路不一样。您考试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呢?
作者: 反衬    时间: 2007-10-24 21:36
以下是引用dram在2007-10-24 21:24:00的发言:
老师,你考试的时候,听力部分出题的思路和og上的几篇一样吗?我觉得og上的题目思路都很清晰,都是围绕主题的一些问题。可是我觉得做barron的时候就没这种感觉,觉得出题的思路不一样。您考试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呢?

说来惭愧,OG上的题目我都没听过,我只研究阅读部分。不过自我感觉Lecture题的主线还是很清晰的,结构脉络也是比较清楚。
作者: dram    时间: 2007-10-24 21:43
哦,原来如此,觉得阅读还好,都是那么几种题型,我除了词汇量小,可能会遇到生词外,其余的还都可以,没什么问题。
就是听力,觉得还是缺少练习,思路和ETS有差距,想这仨天可以改进一下,能提高多少就提高多少。
而且, 版油们都说听力比以往越来越难了,真是担心。

作者: morning715    时间: 2007-10-24 22:19

趁着老师在,赶紧再问点问题...

主旨题...是不是选围绕给出的那一句话的选项呢? 如果没有这个要求的话给出那一句话有什么意义啊?

还有,模拟题有时候选项里会有对第一段一些背景铺垫知识的小概括,原则上感觉对主旨的作用不大的,但也是一个段落的中心。这样的选项能选么?

对了,词汇题要注意介词使用的一致性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24 22:21:04编辑过]

作者: 反衬    时间: 2007-10-25 16:20
以下是引用morning715在2007-10-24 22:19:00的发言:

趁着老师在,赶紧再问点问题...

主旨题...是不是选围绕给出的那一句话的选项呢? 如果没有这个要求的话给出那一句话有什么意义啊?

还有,模拟题有时候选项里会有对第一段一些背景铺垫知识的小概括,原则上感觉对主旨的作用不大的,但也是一个段落的中心。这样的选项能选么?

对了,词汇题要注意介词使用的一致性吗?


你说的是prose summary吧? 给出的黑体句通常是文章的main idea或者topic,这句话通常帮助你确定文章的主旨,但是其实挺废的,只要选项符合文章的Main idea或者 各段的main idea就可以选了。

选项如果对文章的introduction中某个概念进行定义的话,通常是错的,因为背景知识不能直接支持main idea。不到万不得已不选这些定义性或者概括背景的选项。

词汇题很少考介词,最多答案里面有介词,也极少考介词搭配。90%的词汇题不需要回原文定位,直接找近义选项就可以了。


作者: SiSi公主    时间: 2007-11-9 17:02

非常感谢!


作者: xuehanfei    时间: 2007-11-9 19:40

“反衬” 大佬,你的大头帖太有诱人了~

我想请教一下,综合写作部分,是不是考试基本上是阅读材料三点,录音再分别批驳这三点?


作者: xuehanfei    时间: 2007-11-10 16:46
顶一下
作者: 反衬    时间: 2007-11-10 21:04
以下是引用xuehanfei在2007-11-9 19:40:00的发言:

“反衬” 大佬,你的大头帖太有诱人了~

我想请教一下,综合写作部分,是不是考试基本上是阅读材料三点,录音再分别批驳这三点?

对的。


作者: Faye_Grace    时间: 2007-11-10 21:33
不知道反衬老师17号成绩怎样??
作者: doudoulovely    时间: 2008-1-30 22:02

这两天一直在上楼主的阅读课,牛人一个。最牛的记住了erotic & exotic ,第一次上课 就想起了楼主 的帖子,今儿在细看 果然符合sam 的风格,头像是个sexy 的美女, 考试也能巧遇闭月羞花的女童学问路,她是不是就是想和你搭讪才问路的阿?帅哥? 哈哈  偶今天在公车上仔细观察了sam老师,的确“帅” 之怪我做在后排没有机会欣赏!!!!!!!!!!!!!!!!!!!!!!

刻骨铭心的一句话:今天我们学英语是为了让我们的子孙不再学英语。让老美来中国考汉语托福听力:初级:周杰伦《听妈妈的话》 中级:《本草纲目》 高级:《双解棍》 听死他们


作者: 反衬    时间: 2008-2-4 11:58
以下是引用Faye_Grace在2007-11-10 21:33:00的发言:
不知道反衬老师17号成绩怎样??

Test Test Date Reading Listening Speaking Writing Total
TELXMLOctober 17, 200729 29 27 28 113

惭愧。没考好。口语是裸考,呵呵。


作者: 反衬    时间: 2008-2-4 12:00
以下是引用doudoulovely在2008-1-30 22:02:00的发言:

这两天一直在上楼主的阅读课,牛人一个。最牛的记住了erotic & exotic ,第一次上课 就想起了楼主 的帖子,今儿在细看 果然符合sam 的风格,头像是个sexy 的美女, 考试也能巧遇闭月羞花的女童学问路,她是不是就是想和你搭讪才问路的阿?帅哥? 哈哈  偶今天在公车上仔细观察了sam老师,的确“帅” 之怪我做在后排没有机会欣赏!!!!!!!!!!!!!!!!!!!!!!

刻骨铭心的一句话:今天我们学英语是为了让我们的子孙不再学英语。让老美来中国考汉语托福听力:初级:周杰伦《听妈妈的话》 中级:《本草纲目》 高级:《双解棍》 听死他们

惭愧。做人要低调。女学童是被我问路,呵呵,我主动搭讪她,呵呵。
作者: l861028a    时间: 2008-2-23 13:46
樓主有個幸福的老婆呵呵
作者: 怡口莲    时间: 2008-5-18 19:45

最牛的jj总结,,DDing


作者: maggietim    时间: 2008-7-10 10:11
范老师牛呀~~~~~~
作者: HENG888    时间: 2008-10-10 22:29

范老师 我上过你的课 看过之后越发崇拜你了,谢谢分享!!!~

希望过两天 就考这篇 呵呵:)


作者: hblfllh    时间: 2008-10-11 01:41

老师还在坛子里吗?

我想请教一下听力的复习方法,听一篇文章到什么程度这篇文章就可以过了呢?

听力复习了一段时间了,感觉没大提高,听写也听了,还有3个星期考!请老师给帮忙啦!


作者: hblfllh    时间: 2008-10-13 04:40
这么好的帖子不能沉阿!
作者: 反衬    时间: 2009-5-18 14:19

2009-5-16的考题与2007-10-17考题严重重复。

有同事在深圳赛格考场考试,考后交流发现本次考试与07-10-17一样,加考部分也相同。


作者: 仙童    时间: 2009-6-12 16:37

原来SAM也有来CD啊,嘿嘿,不顶不行啊


作者: 1点50分    时间: 2009-6-13 08:40

老师 1、请问训练阅读 除了要对词汇和句法 以及题目的出处进行研究外?还需要研究什么呢?比如结构都该怎么研究呢?

2、老师,请问写作的思路应该怎么训练呢?还有英文表达能力应该如何提高?

谢谢老师


作者: 1点50分    时间: 2009-6-21 11:05
????
作者: mc3833281    时间: 2009-9-26 03:24

Samuel~~好野~~~~最敬爱你噶啦~~~顶~~~~~~


作者: gdgzwkm    时间: 2009-9-26 14:35
膜拜以下sam哥。。。
作者: nakayo    时间: 2009-10-2 13:21

惭愧啊~~

高人就是高人~

仲恺噶干扰大唔大啊?~11.1二战啊。。


作者: kukumalume    时间: 2009-10-23 12:28

sam!!!

师生恋的最佳典范!Sam自己也经常拿这说事!

支持 一个 !






欢迎光临 ChaseDream (https://forum.chasedream.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