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标题: 9月23号长江商学院咨询会 [打印本页]
作者: gary_mba123 时间: 2007-9-25 00:10
标题: 9月23号长江商学院咨询会
周六下午,去参加了长江商学院的招生咨询会。
我大概是在周三的时候,报名参加这个咨询会的。周五下午,收到了长江商学院的一条短信,提醒我周六有咨询会,把时间地点都给我说的很清楚,还说有班车在人
民广场接。周六早上,又收到了一条短信,告诉我班车停靠的详细地点,还把班车司机的电话给我我。当时就觉得有点震动,没有想到一个商学院的咨询会,工作做
得这么细致。
周六下午,按时到了人民广场,在上海博物馆南边找到了班车。人不是很多,有十几个的样子,长江商学院接待的人叫石金峰,还有一个女孩子,后来得知是长江在读的MBA。两个人都非常热情,挨个问大家的情况,解答大家的问题。
班车开了有半个多小时,到了长江商学院所在地--龙柏饭店。总共去的人有三四十个的样子。长江商学院的人有招生经理、有一个教授、有已经毕业的校友、有在
读的学生,先是用英语讲了一下长江的基本情况,然后是一个小时的Q&A。在Q&A环节,用的是中文,这也令我感到非常人性化,在有限的时
间内,使用中文能够交流更多的问题。
下面是几个主要的问题:
1、文化:
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长江的家庭文化,由于只有50个人,经过一年的共同学习,会形成非常强的关系。
2、课程
一年脱产学习,基本上都是在国外教书的华人教授,所授课程也偏向于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3、奖学金
取消了GMAT奖学金,还有长江奖学金,分为全额奖学金和部分奖学金。说是没有名额限制,只要优秀,全部都能拿到奖学金;
4、学位
长江的毕业证、国家的硕士学位
5、和李嘉诚的关系
李嘉诚基金会只管出钱,管理方面学院是完全独立的;
6、强项
金融及财务,市场营销
7、学费
24万
总体感觉,长江商学院对学生的关注非常多,各种工作做得非常细致,这可能也是由于每年只有50名学生带来的优势。
作者: gary_mba123 时间: 2007-9-25 00:47
我正在准备GMAT考试,准备申请2008年长江商学院的MBA,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起交流一下。QQ群:47442644(长江商学院MBA)
作者: bestone 时间: 2007-9-25 12:19
总结归纳得不错,值得推荐!
作者: hothot 时间: 2007-9-26 09:58
欢迎申请长江MBA08.
作者: 土豆宝宝 时间: 2007-9-26 12:59
长江的family culture 还是很吸引人的。
作者: gary_mba123 时间: 2007-9-28 00:01
工作几年以后,看人情冷暖,反倒愈加期望这种family culture....
作者: hothot 时间: 2007-9-29 09:01
这也可以说是长江的差异化吧.
作者: CEI2009BS 时间: 2007-9-29 15:17
以下是引用gary_mba123在2007-9-25 0:10:00的发言:
周六下午,去参加了长江商学院的招生咨询会。
我大概是在周三的时候,报名参加这个咨询会的。周五下午,收到了长江商学院的一条短信,提醒我周六有咨询会,把时间地点都给我说的很清楚,还说有班车在人
民广场接。周六早上,又收到了一条短信,告诉我班车停靠的详细地点,还把班车司机的电话给我我。当时就觉得有点震动,没有想到一个商学院的咨询会,工作做
得这么细致。
周六下午,按时到了人民广场,在上海博物馆南边找到了班车。人不是很多,有十几个的样子,长江商学院接待的人叫石金峰,还有一个女孩子,后来得知是长江在读的MBA。两个人都非常热情,挨个问大家的情况,解答大家的问题。
班车开了有半个多小时,到了长江商学院所在地--龙柏饭店。总共去的人有三四十个的样子。长江商学院的人有招生经理、有一个教授、有已经毕业的校友、有在
读的学生,先是用英语讲了一下长江的基本情况,然后是一个小时的Q&A。在Q&A环节,用的是中文,这也令我感到非常人性化,在有限的时
间内,使用中文能够交流更多的问题。
下面是几个主要的问题:
1、文化:
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长江的家庭文化,由于只有50个人,经过一年的共同学习,会形成非常强的关系。
别的学校也是几十个人一个班,一起学习一样会形成非常强的关系。没什么特别.
2、课程
一年脱产学习,基本上都是在国外教书的华人教授,所授课程也偏向于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华人教授英语就算不错,毕竟不是外教,没有的口音特色,对以后面对外国人工作的MBA不利。中国的实际情况的还是要有长期服务于国内的教授才能做到。
3、奖学金
取消了GMAT奖学金,还有长江奖学金,分为全额奖学金和部分奖学金。说是没有名额限制,只要优秀,全部都能拿到奖学金;
终于知道分数换钱是很愚蠢的做法了!呵呵!
4、学位
长江的毕业证、国家的硕士学位
国家的硕士学位还可以,只是不知道没有大学的硕士学位会不会很奇怪.
5、和李嘉诚的关系
李嘉诚基金会只管出钱,管理方面学院是完全独立的;
李嘉诚就是一个商人,恐怕支持也是有条件的,支持几年没问题,但是要做到自负盈亏,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学院盈利。
6、强项
金融及财务,市场营销
金融及财务就业都不怎么样,比几乎同样学费的HKUST差的太远。市场营销,咨询又比不上中欧。
7、学费
24万
学费比中欧贵,以为是差异化,可笑。可惜大多数方面比中欧差,HKUST之类的在香港才收25万,可人家是保证了大多数的实习和就业的,而且年薪比CK高1倍不止。中欧实实在在,学费17万,学生就业平均30万。
总体感觉,长江商学院对学生的关注非常多,各种工作做得非常细致,这可能也是由于每年只有50名学生带来的优势。
每年只有50名学生带来的优势就是就业率比较高,毕竟人少,找工作容易。而且还搞出半年所谓写论文时间作为找工作的缓冲期,倒也机动灵活。
作者: bestone 时间: 2007-9-29 15:26
长江MBA在完成论文经过答辩后,可以获得国家教委认可、教育部颁发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作者: foever 时间: 2007-9-29 15:27
这位大哥,到处挑长江的毛病,有什么建设性的建议吗?我在其他帖子都说了,再过两年,我们都有耐心,你怎么那么迫不及待呢?或者你能办所更好的?
不过最近招生非常好,这是个事实,虽然你说了这么多,还有那么多人不识货,你劝劝现在刚入学的吧,他们可能学费还没交,后悔还来的及,告诉他们千万别误入歧途。
作者: foever 时间: 2007-9-29 15:41
而且哥伦比亚也很不开眼,要和长江交换,甚至全面合作,你顺便也劝劝哥伦比亚,千万别自毁名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29 15:45:45编辑过]
作者: CEI2009BS 时间: 2007-9-29 15:59
你就慢忙吹吧,一会说哥伦比亚在谈,一会就说交换了.呵呵,好学校交换,在谈呢。
中欧还跟HBS,STANFORD在谈呢,慢慢谈,有结果告诉你。
作者: foever 时间: 2007-9-29 16:09
我们水平不行,您都说过了,没一个地方行。
作者: seanbb 时间: 2007-9-29 16:16
以下是引用CEI2009BS在2007-9-29 15:17:00的发言:每年只有50名学生带来的优势就是就业率比较高,毕竟人少,找工作容易。而且还搞出半年所谓写论文时间作为找工作的缓冲期,倒也机动灵活。
这话不是满公道的吗. 上面的原因还是吸引希望降低风险的同学的.
作者: foever 时间: 2007-9-29 19:30
说着了,今年和哥伦比亚已经合作了一个项目,所以交换才谈的比较顺利。明年与沃顿、哥伦比亚、INSEAD四校有个项目,说的那个HBS好像还真在探讨,明年看了。
作者: sunnysprin 时间: 2007-9-30 09:35
火药味很重哦(尽管最后有所缓冲),其实lz只是想借网络抒发一下欣喜之情,用不着向批论文一样,即便是批,也最好不要用些可笑,愚蠢这样的感性的词嘛,其实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找到合适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女人为商,本就不易,要外融内刚才好,MM你说是不是?
欢迎光临 ChaseDream (https://forum.chasedream.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