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真的没什么资格在这里发经验贴,所以这该是我的教训吧。
今天一战。我的PACE大乱。所以700的美梦没了,十月二战。但是关于复习和考试,还是有些话要说,也算是作为过去的这一个半月的总结:
关于复习的做题量:
我前后真正开始复习大概一共是一个月半月的时间。其间,做了:
OG(紫色V的SC,OG10的LAWYER CR分类,黄色OG的SC和CR,但是CR没做完)。
GWD: 拖拖拉拉的把22套做完18套。刚开始错25个,后来错20个,在后来13个。再后来,其实就没再继续做了。因为已经快到考试了。错误基本集中在CR和SC,RC很少大量出错。
PREP: SC的第一套169题做完。其余的没来得及做。
FEIFEI逻辑:全做完。
JJ: 全部看完,并且做完。
我没有做模拟考试,所以这导致了今天考场上PACE大乱。虽然,我一直觉得做模拟考试没什么用,但是我现在觉得,我们通过模拟考试要的不是分数,而是对考试的感觉。
另外,从上面的复习程度来看,我做题并不能算多,虽然自己每次做都有仔细的总结,但是我后来考完回想起来,总结是非常重要,但是我们考试时不可能有这么多的时间去慢慢做总结。我们必须得去训练自己快速作出正确决定的能力。这也是我在二战里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于GWD,虽然现在很多人说它太难了,说它的SC不够好,但是今天我遇到好几题包括SC是GWD原题。所以对于GWD,不是牛牛的话,真的需要认真的去做,用我一个朋友的话就是,做完之后要去---思考。大概这也正是我第一次复习里所没有认真做好的功课。
说说单项吧:
AWA:作文,我真的没什么太多的心得,从来不写模板,也从来不去套什么思路。但是以前考过GRE和TOEFL的作文,都是5+,我最大的经验就是说清楚你要说的事情,有条理,有事实,论述要清楚。另外,需要去背一些很有用的单词和句子去使你的语言更加好看,也需要去使用变换的结构,使你的英文更加流畅。我写作文的时候,是把开头,每段第一中心句和结尾先写好,然后再去写内容,这样可以避免时间不够用的问题。
SC:我把OG的SC和GWD的SC都总结过,PREP的语法笔记也看过,但是我发现,似乎正确率依然没有达到我想象的那么高。考试时我发现,其实很多题目都是考逻辑意思,而不是单纯的语法点,所以这是我们所需要去提高的。在二战的准备中,我会着重去分析句子的前后逻辑关系和语意,而不是单纯的去分析它的语法点。
CR:说实话,我的CR真的很不好。做OG的时候就错很多,做完FEIFEI逻辑,再回来做GWD,结果还是没有什么思路,后来一个逻辑很好的朋友说:GMAT逻辑无他,就是简化信息,找出GAP,然后看选项的相关与无关性。但是说实话,这句经典的话,我的确还是需要多点时间去体会的。在二战的准备中,我需要去体会的是CR的文章里的关系,和选项的思路。
RC:今天考试中,遇到大量的JJ,甚至连题目都是一样的。在以前做GWD的时候,我的RC也很好,基本上不太会错。对于RC,我觉得首先要通篇读完文章,不要跳读,一边读一边训练自己对应翻译成中文加强理解的能力,并且对于关键的信息要作一定的记录,一篇文章看完,要知道它的文章脉落和内容。这样主旨题,态度题之类的就可以作出来,而对于细节题,要回去定位,选项往往会把不是该定位里的内容放进去混淆你。所以定位准确了,其实也就对了一大半。然后就是比较选项,选一个最适合的。我觉得GWD的RC要仔细去体会。
MATH:对于MATH,我真的太大意了。GMAT的数学远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特别象我是学文科的,本来数学能力就不好,对于DS题,其实还是有点难度的。所以对于很多数学不太好的同学,尽量提早训练吧,数学JJ很有用,但是毕竟是中文的,而且很多条件也不一定全,所以还是要以PREP和陈向东的书为主要的训练材料(仅对数学不好的朋友),熟悉英文表达和各种思路。
关于真考:
今天考试很失败,真的很失败,从考场出来的时候,很想哭。首先数学太轻敌直接导致自己考试失利,平时扎实的训练才是高分的保证。而Verbal,因为刚开始的题目做的很顺,所以很快出现很长很饶CR和长长的全划线的SC,生词也很多,一下子没看明白,所以速度立刻慢了下来,等我做完15题只有45分钟的样子了,当时就慌了,手都开始冒汗了,于是接下来的几题做的云里雾里了,或者说,我基本上是十秒一条这么点过去的。到后来PACE全乱了,等我整个做完,居然还有10分钟,当我看到屏幕上那10分钟的时候,我真的已经欲哭无泪了。虽然后来V出来的分数其实不算低,但是心里还是很难受。原本可以上700的考试就这么被自己复习时候的种种战略失误给毁掉了。
明天,就要开始重新准备二战了,所以对于我第一次备考的失误,我觉得需要去想出题的风格,把握这种考试的思路,然后就是练习PACE。最后就是认真的看JJ。
这段时间,因为爸爸妈妈最有力的支持,我可以抛开一切杂念准备GMAT,我觉得自己是个幸运的孩子,而今天的考试,其实我也是有着运气的。可是很多时候,单靠幸运和运气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的是实力。这样才能借着幸运和运气冲过700的线。
其实我不是牛牛,我的这些教训对于牛牛们是不适用的,但是我想,对于大部分和我一样的同学,大概还是有点作用的,最后还想说说同考的朋友们,学习小组是很重要的。一个人复习是件很寂寞的事情,需要更多的勇气去面对。而如果有一起走的人,那么事情就会变得美好很多。
所以,不管怎样,我要谢谢我同组的朋友--小P,SALLY,RICHARD,KELLY,SHOGHI,还有聪宝贝,大叔,李明,这段时间,我们一起并肩杀G,虽然现在还没把这只可恶的美国鸡杀死,但是十月,我们一定会杀死它,迎来收获的一季!!!
嘻嘻,聪宝贝来也~
姐,这个数学的问题呢,我觉得你可以从OG开始。
其实我也是临考前最后才恍然大悟,靠NN说的什么费费数学,都是建立在对GMAT-MATH的强大理论和概念基础上的难题突破,我也是文科,做了两个section后觉得慌,后来及时调整策略,用4天的时间狂功OG的数学,补基础,熟悉题型,揣摩难易程度,熟悉考试感觉,最后OG的数学大纲几乎都能背下来,有了这个全局的观念,做JJ和PREP的时候都不是很怕,有种“GMAC考数学的全部知识点我都知道,还怕你怎么变体不成?!”的感觉。所以最后PREP的数学总是47分也没在意了,在意的是对两种题型的宏观把握感觉。
直到一战的最后一天,和我GG电话里闹别扭的同时还被骂数学概念不清楚学习不认真,打电话先解决完数学题再吵架,呵呵~想来也挺滑稽的:)被骂的多了,所以考试时一直特别特别细心,死抠OG上的所有概念和题目照应程度,没碰上几道JJ,碰上的我也仔细用自己的方法算了一遍才过,后来的50分也证实了我这种数学烂的人还是要靠基础,基础,基础啊。
再说说模考。
每个N人的模考次数不能做算的,我Prep做了5次,从第一次的完全乱,慌神,总看时间,觉得特别累,坚持不下来;到了第五次:PACE应付自如(虽然分数很低),不累,摆脱害怕时间不够的观念一心做题。
所以PREP掐时间做题是非常必要的,要做到自己足够应付4个小时高强度集中精神为止。这样,到了考场上我一看电脑,不错,屏幕都比我模考大多了,椅子也舒服多了,就是再来一次模考嘛~
一战成绩很差,只能分享这些心态上的感觉。
我们共同加油,二战马到成功!!!!!
非常同意lz的看法!
没关系,很多二战的兄弟姐妹一起并肩作战,一定可以杀死gmat~加油!
感谢LZ分享.
再接再厉.
嗯,N帖看多了,这样的帖子很难得
相信LZ下次一定能成功
N/A
谢谢楼上的,我的Q可不是50。要是50我就上700了。我自己对于M太轻视了。
谢谢你的回贴,虽然有些观点我未必赞同,比如你说的学习小组的问题,无论是现在,还是在国外读书,还是以后去RUN一家公司,合作是必须的,单独做一件事情,其实已经被大大的减少了。
但是你关于复习的很多建议,我真的很感激,因为很有用。
另外,关于我说的翻译的问题,其实这是我自己的体会。因为在国外读master的时候,每天都需要读大量的英文著作,说实话,很难一下子把那么多的内容消化掉,所以要不断的去回读。后来发现,其实我们不可能抛弃掉自己的母语(尤其是我们已经说了20多年的汉语),所以只能以最快的速度直接把内容反射成我们熟悉的语言,至少对我,才可能更好的加以理解。这样长期下去,你会发现自己似乎不需要那样去对应翻译了,其实只是一种潜意识里的翻译而已,也就会形成你所说的英文感觉。
N/A
N/A
no,u misuderstood my view。
我绝对没有说合作不重要。我对你说的学习小组的问题,是采取有限制的同意的观点。就是说,学习小组诚然有它的好处,不仅是合作,也包括竞争的激励,但是并不是非靠小组不可,如果在小组学习里遭遇了失败,也不要灰心,因为独立学习同样是正途。
这个我也是不同意的。能够增加新的母语,就一定是对汉语的抛弃吗?
我是一个拥有三种母语的人(也许在一两年之内会增加第四种),普通话,粤语,客家话(别笑)。上中学的时候常常和别人讲话同时使用三种语言。我原本觉得这是很简单的事情,有一天有个同学叫我不要这样,他说他听的时候脑子转不过来。后来还有人问过我,你怎么能在瞬间转换几种语言?我好好的思索了这个问题,忽然发现了语言学习的新天地。
转不了,我又何必要转?我有两只手,放在左边的筷子,我为什么一定要用左手递给右手,夹好了菜再递回给左手?我直接用左手使筷子不行吗?我脑子里面有两种语言,用英语写的文章,我为什么一定要翻译成中文,理解了再翻译回英文?我直接用英文读不行吗?而且我上面说的不是假设的比喻,我不是天生的左撇子,但是现在却训练的可以熟练的使用左手做所有右手可以做的事情,除了写字,但事实上我左手是会写字的,而且不丑,但是我右手却连了很多年书法,所以无法相比。英语不是母语,我可以把它变成母语。
我也没有说非靠学习小组不可啊!我只是在自己的贴里写出自己的感受,因为我是收益于学习小组的。
我也没说独立学习不是正途啊!
而且对于语言问题,我也不想在这里继续和你讨论。
关于我写的观点如果有任何不同意的地方,也请尊重一下我的感受,不要在我的贴里这样顶真的拍砖,可以吗?对于MM之前的回贴,如果我还是感谢的话,虽然你的很多观点我真的不赞同。那么对于这个回复,我真的会觉得不舒服。
所以可以停止在我的贴里这样拍砖吗?我只是把我的经验SHARE给大家,觉得不对的,那就不要照做,觉得有用的,那么我也很高兴可以给到对方什么好的信息。仅次而已,不是为了和你讨论我的观点对还是错的。谢谢。如果你有任何问题,可以发私人短信给我。
7楼的MM好认真!
我猜你是处女座或者魔羯座的MM?是不是?呵呵,随便猜的,甭见怪~
你的方法的确很独特,这不是靠N人or非N人就能区分开的类别。不过我想还是适用面积比较小吧,我在准备二战,其实一战的时候比楼主做题还要多一倍。我自己是觉得一定数量的题目才能慢慢带给我理解GMAT的宏观理念,和你的方法不同。
Anyway,大家通过摸爬滚打,跌倒中不断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方法形成体系,无论是以后读MBA或是工作创业,都是正确的路,对吧~
N/A
N/A
这些人都在说什么啊?好好的贴干嘛搞成什么我很难过啊?请大家就GMAT考试多讨论,楼上MM怎么了?有谁伤害你了?打你了吗?砸场的问题不要在这里说嘛,搞的我们看的人很晕的。大家一起努力,争取二战考过!
N/A
楼上说得对,本来就是一个学习的讨论贴。大家互相share经验,各取所需就可以了。二战的同志们一起加油哦
哈哈哈,兄弟你说话真幽默~
我想烨MM是刚考完情绪比较激动,我一战完也是的:)
就让她抒发一下吧,一个人考试憋这么久也够难为的,都是杀鸡人,都知道杀鸡的苦啊!
不过不要一再发道歉贴也是的,MM你如果有什么想特别抒发的,去开个新的主题,让更多的人来听你说话,分享你的经验岂不更好?在这里发帖,删贴,道歉,实在有些过于多愁善感不合时宜:)
哈我更确定你是不是处女座的了,或者双鱼?开个玩笑~希望你开心起来。
每个人的路太不一样了,抒发观点,不管给看的人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如果但求一个“发泄”,就不要管那么多回应吧。起码你认为表达了你的本意,你自己问心无愧就够了啊!楼主考完心情不好,我们都看在眼里,也许这个时候大家都不够客观也没必要太客观~
放宽心吧,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为了这个贴俺还熬夜来看情况呢。。。。哎你们说你们折磨人不我可是要二战的人呐……
都别闹心了,开开心心迎接后面的生活吧!
BTW:烨MM,感情失利是GMAT路上一抹灰暗的风景,如果有心结,建议不要憋着,不要发泄或转移到别的事情上(比如本帖),用更直接的渠道去看开,相信CD上好多姐妹都会耐心听你的故事,给你解答的。
加油!
楼上的gg要看,我就修改了贴吧。
相比于cd上的750+的nn来说,我700的分数真的不算什么。我也是今天考的,在此仅提供我小小的建议。
首先说一下自己的情况,我只做了og和gmatprep,并且遍数都是一遍,解释与答案没有全部看完。大家不要说我牛,我会很惭愧。我说这个的目的只是为了证明我其后的论断,没有其他的意思。因为我花了4个月的时间做完上述的工作,有很长时间我一天只能做20道题。并非我不想做更多的资料,和大家一样做那么多的题目也是我原本的打算,只是我没有时间,因为我进度太慢了。说后面这些,是希望大家不要误会我在炫耀。我笨如郭靖,但是没有他那么大的成就。我相信水滴石穿。
lz mm,也许还有其他的一些境遇相似的jjgg,虽然做了大量的题,却没有取得预想的成绩。我是真的觉得惭愧而非讽刺,因为cd上有太多的750+的牛人,我觉得我没有资格说什么。就算我抛砖引玉吧。lz mm决不是能力的问题,尤其是刚才私聊了一下,工作上也是一个很有魄力的人呢!但是也许就是因为工作太忙了,可能不能静心的研究ets和gmac的真意。这么忙碌的工作,复习的时间是多么宝贵。如果你时间不足,就把时间都留在og和gmatprep上吧!怎么说人家也是大老婆生的,和其他的资料不一样。我一点也不想贬低gwd,对于cd上这么多的前辈和牛人推崇和花了心血的好东西,我不会说它不好。但是相较于正式出版的材料来说,wd以及其他的大全之类是有所欠缺的。最重要的就是,og的精髓,解释;gmatprep的精髓,真实。
rc里lz jj说要靠提高翻译理解的速度,我在此有不同的看法。在此全文引用我刚才的帖子,希望里面没有冒犯之语。“在下窃以为,英文阅读,不局限于考试中的阅读理解,包括对一句话,甚至一个词的阅读,都是不应该翻译的,而是直接去理解它。第一,GMAT平均一道题只有一分多钟,还要分给新界面那个沙漏,由于选择题确认的等待时间较长出现的鼠标形状,阅读理解本来就是耗时的题目,要翻成中文理解,还要翻回英文做题,时间可能够用吗?GMAC是如此的一毛不拔,那个铁公鸡把时间算的刚刚好,怎么会给外国学生留翻译的时间? 第二,每一种语言都是创造它的民族的独有的文化和艺术成就,因此没有一种语言可以精确表达出另一种语言,最高明的翻译家也无法做到完美。在GMAT这种材料为精挑细选的学术文章,经过专家们的堪比曹雪芹的增删,每一个词都是有它的灵魂的,一个都改不得。在同一种语言里尚且无法更改,何况转化为另一种语言?而且我们当中有谁是傅雷那样的翻译大师呢?大师也不能在那么短的时间之内做到这一点。”
数学。和阅读的问题相同,lz mm使用了中文教材。feifei的书我没有看过,也许我重考的时候会参考一下。英文的gmat的问题决不是把对应的中文问题转化为英文就可以了。道理同上。
数学还有一点就是,我并不同意数学很难或者很简单的观点,应该说,我觉得它很系统和完美。Q的每个题都是结构精巧的艺术品,虽然其程度也许不如某些RC文章。多么系统的知识体系,一道题可以考察的多么立体,初看之下平淡无奇,仔细一看内有玄机(或者说陷阱),再一看还是很基础的知识,只不过非常有机的结合起来,如同高手匠人手里普通的竹篾树皮可以变成错落有致的藤器。所谓难题,并不是真的难度有多高,而是它非常的系统,只要有一个知识点不牢固,就会失去那道题。觉得自己因为题目很难错了,倒回头去看,发现原来都是很基础的知识点。gmat里面确实有难题,然而,当我模考数学错了7个的时候,q的分数是50。那么,我们在考试中会遇到的难题有多少呢?大概不会超过10个,即使对于数学不好的人来说。对于掌握了og的人来说,大概是2-3个。如果时间很充足,我们当然要看看feifei争取满分;但是如果时间不足,我们是否可以放弃它呢?要舍小取大啊。在这里说一下,我并不是数学基础很好的人,我也是文科生,而且大学期间挂过微积分。所以我能做到的事情,大家也一定也能做到。
lz jj说,“觉得需要去想出题的风格,把握这种考试的思路,然后就是练习PACE。最后就是认真的看JJ”。前面三句的意思,我觉得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就是我们要尊重ets和gmac的权威。og和gmatprep的题目,解释,答案,一切的一切,都是值得揣摩的东西,就像心上人赠予我们的定情信物,要揣摩的连瑕疵也能描绘。我最崇拜的大牛,790+6的薰衣紫草jj说,og是她的初恋情人,她连缺点都爱。她读了og19遍,我只读了1遍,这就是790和700的区别。与其花大量的时间在其他的资料上,不如专一的对待og和gmatprep。当然如果时间充裕,在此基础上做其他的题目,尤其是大牛们极力推荐的gwd,是很好的。薰衣紫草也使用了gwd。这也许又是790和700的区别。我决不是说gwd不好,而是og和gmatprep更重要。
至于jj,我不给予它太高的地位,我不知道刚才说jj的态度是否是引起不愉快的一个原因,但是我确实认为这种凭借运气的套题是危险的。因为我们不知道电脑系统何时高兴,是否会选择我们看过的。所以扎实的实力更为重要。而且需要大家注意的是,我遇见过提干和选项相同,问题不同的题目,差点就顺手点了。
gmat是艺术品,考察的远远不止表面上的推理能力和语法能力之类的,贯穿于整个考试过程的,是对于商学院申请人的要求。除了甄选之外,它其实是在按照他希望的模式培养我们这戏方面的能力。具体点说,比如长时间的考试,大家会不会联想到投资银行一周100小时的工作?而且即使参加学习小组,因为毕竟是少数人在做的事情,周围的人也许都无法理解,比如同事觉得你爱攀高枝,或者像我前些日子在cd看到的一个jj,家里反对,同事向上司告密,害得她被炒,等等。我是本科刚刚毕业不足2个月的学生,当我的同学不是工作就是已经研究生在读的时候,我一个人在孤独的准备着,为了集中注意力,我推掉了几乎所有的邀约。很多人并不能理解我们的行为,甚至觉得我们崇洋媚外(大多数人还是申请国外的吧)。也许会认为这是一种阻碍,但是我觉得这也是gmat的一部分,gmac或者ets,甚至商学院对我们的考验和培养,训练我们作为成功者和领袖需要的人手孤独的能力。
刚才lz jj对我说,在学习小组中很快乐,单纯的友谊是gmat带来的宝贵财富。我也参加过小组,但是因为我的进度太慢,所以我后来放弃了。看到别人的进度我会很打击。我赞同小组的效用,如lz jj所说,合作,就是一个很好的收获。我讲我的例子并不是要反对这种学习方式,只想对发现自己无法参加小组的xdjm们说,没有关系。虽然缺少了对合作的学习,但是可以锻炼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结合的话就更好了。假如阅读这个的你发现自己的进度比别人慢,那就不要过分的和别人相比,只要比昨天有进步就行了,自己念也不错。
希望修改过后的这一篇不会再对大家的感情造成伤害。对于我说的佩服lz jj这么短的时间做了那么多题目的话,还有说自己的分数不高的话,都是真心的。因为我做题的速度是这么的慢,前面说了,很长一段时间,我一天做不了超过20题,所以我由衷地对500-790的所有能完成大量题目的人感到钦佩。分数不够的话,因为对于这里那么多的750+的前辈高人,确实700是不起眼的。
以下9.5新修改
也许我的错误,就是在一个非求助的帖子里面,自以为是地去指教别人,所以才会被当作是砸场吧。何况为了把事情说得清楚,我还用了arguement的写作手法。错误的地方错误的方法,即便是好的用意,会演变成现在的结果也不奇怪了。最后对qincong83 jj说,感谢你安慰和解围的好意,但是我的确不是你说的“发泄”。虽然在大家的眼中看来并非如此,但我的用意的确只是单纯的想要帮助楼主。
N/A
天天复习G,看到这些有点晕
太较真了啦~~真的不用这样:)
LZ MM和feynman烨 MM都不要往心里去了。一场考试而已。大家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我相信大家都不是有恶意的。目标都是只有一个,尽快结束这个没有意义的考试,去拥抱美好的生活。
祝大家二战顺利。
tips:保持一个好的心情,其实准备考试也并非是一个恨苦闷的事情。看得开一些,才能去约见将来那个成功的自我嘛,引用" 大体则有,具体则无". 呵呵
我怎么突然想到“一只馒头引发的血案”。。。哈哈哈。
现场解决问题的方式肯定不同于复习的时候那种分析总结,时间不允许。
前两天我在考虑的一件事情是,对SC,CR和RC,复习过程中都分别要有三种方案
1,现场解题方法,如何最短时间内找出最佳答案;(需要在模考中实践)
2,复习总结的方法,比如记录对个别题目的理解,仔细分析各个正确以及错误的选项;
3,针对现场解题方法能顺利执行的相应训练方法
这三种方案之间是有必然联系的,有平时的细致复习总结和相应的训练作为保证,才能实现现场解决问题的准确率和速度,复习备考过程中一切的一切,其实都是在为现场解题做准备,如果单从考试的角度来讲。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其他方面的思想上的收获。
数学部分的DS题目,其实是我们对这种考查方式不太适应,经常会被1和2两个条件混在一起来干扰。
如果平时做DS题目就严格执行三步走,习惯成自然之后,也就没什么了吧。
第一步,只考虑条件1,条件2爱是什么就是什么吧,不关我的事儿
第二步,尽最大可能忘掉条件1,只考虑条件2
如果1和2单独都不充分,这时候才有下面一步
第三步,把1和2一起考虑,得出结论
数学还是要重视的,前段时间做过些题目,一方面有些表达方式不熟悉,另一方面做起这些初中级别的题目来远不如以前做学生的时候反应快,还是要花些时间来适应,以进入状态。
谢谢jczephyr,我也正在按照你说的这种方法准备二战,希望能攻克过去.
欢迎光临 ChaseDream (https://forum.chasedream.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