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标题: 长江什么时候有自己的校园 [打印本页]

作者: jenny_yao    时间: 2007-8-15 12:36
标题: 长江什么时候有自己的校园

对大学或者学院来说,有了校园才有了其精神的载体,长江创建5年了吧,不知何时才能有自己真的校园,不知校方如何计划,始终窝在酒店,给人培训中心的映像就改变不了

长江校方应该给学生和申请者一个明确的答复,否则不知道那天长江就挂了。


作者: terryzhang    时间: 2007-8-16 08:18

已阅,转嘉诚同志处理------


作者: 总是两难    时间: 2007-8-16 13:08
hou nian ma yue
作者: ciscogeek    时间: 2007-8-16 13:11

我觉得应该不会有。每个学校有每个学校的特色。

就是在酒店,就是请专家飞来飞去。unique。


作者: jenny_yao    时间: 2007-8-16 13:38

怎么长江的大牛们不出来解释一下呢,我觉得一个学校能否持续发展,能否开成百年老店,有没有根据地可以说是至关重要阿


作者: bestone    时间: 2007-8-16 15:12
你的问题问错了地方,在CD上不可能得到回复;只有长江商学院院长或者李嘉诚基金会相关人员了解具体进展情况。
作者: jenny_yao    时间: 2007-8-16 17:34
那说白了,长江校园连个忽悠人的XX年规划都没有,否则以楼上对长江的支持程度,应该是很清楚地。也就是说项兵或者李嘉诚基金压根就没考虑过校园的问题,可能他们自己心里都没底,长江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
作者: bestone    时间: 2007-8-16 18:10
jenny_yao不要在CD上无事生非,这样的贴子没有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信息,建议版主删除。
作者: jenny_yao    时间: 2007-8-16 18:40

这是我作为一个潜在申请人心中的疑窦阿,怎么是无事生非呢,我相信很多申请人和我一样有这样的问题。如果我们花了很多钱和时间读了CK的MBA,几年后,CK突然没了,我们向谁哭去,我们的简历如何写,如何向HR解释。

我觉得楼上CK的兄弟最好直面这个问题,回避不是办法。我就不相信CKer们不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作者: foever    时间: 2007-8-16 20:28

校园选址是件很慎重和长期的事,资金已经到位了。

长江最初几年的重点在教授及各种项目拓展这些软件上,大学乃大师之谓,非多漂亮的校园。其他学校有的也是很长时间后才有校园,北大的设施长时间都很差,并不影响其声誉。

长江是越来越好了,不是越来越差了,我们有信心,可能有些人不愿承担风险,选择其他学校可能更合适,不是每所学校会适合所有人。

有本事,看哪位把那些教授忽悠进来,有本事哪位把沃顿、INSEAD、哥伦比亚忽悠来合作。是建校园更难还是这些教授及合作更难?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16 20:35:09编辑过]

作者: sinoyuan    时间: 2007-8-16 21:08
如果你确是潜在申请人,建议你直接向长江MBA招生部门咨询,了解第一手的准确信息,避免道听途说之误。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16 21:10:41编辑过]

作者: MLG    时间: 2007-8-16 21:25

大家稍安勿燥.

长江校园肯定是会有的.

如果是别的什么人说搞个商学院,我们可能要观望一下.

嘉诚先生么,基本上可以放心.又不是没钱.

李嘉诚基金会的钱是捐出来了,属于社会的钱,.就算和黄长实倒掉了,也动不了基金会的钱.


作者: jenny_yao    时间: 2007-8-16 22:30

1.我相信李先生有钱,我只是想知道李先生的基金会对长江的资金支持计划是否足以建立长江的校园,因为李先生基金会的钱不可能只给长江一个项目。

2.纵观世界著名学府,哪一个没有自己的校园,校园暂时的设备差和有没有校园是两个概念,就如家一样,有家就有了归属感,无论这个家多破。

3. 关于风险,我相信只有CK的兄弟拿出诚意,比如有个明确的几年规划,我相信大多数人还是会相信的,而现在这种模糊状态,申请长江意味着比申请其它学校要承担更大的风险而受益又何在呢。这是一个理性的申请人必须考虑的。

4.关于时间和资金。foever说资金已经到位,我相信。对选址要慎重,我也赞成,但是长江已经5年了,如果5年甚至10年规划还没有选址好。也就是说,一个立志成为世界10强的商学院,10年或者15年还没有自己的校园,还窝在酒店,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


作者: 飞过太平洋    时间: 2007-8-16 22:37

校园确实是个问题。心里不安稳啊。。

而且选址,5年怎么也够了吧?


作者: dumb    时间: 2007-8-16 22:53
李先生正在炒房产,他很快就有足够的钱把上海的一个区给买下来了。
作者: billyadle    时间: 2007-8-16 23:37
我也希望长江能早日有自己的校园.这样会给市场一个信心.
作者: foever    时间: 2007-8-17 00:36

可能每个人考虑问题角度不同,我当时申请时根本就没考虑过校园的问题,我家住中央音乐学院,曾在北大读书,这两个高校培养了很多世界级的人物,但校园设施很差,长江好太多了。

 

很多人对长江很有信心,那么多知名企业家就读,不少世界级教授陆续加盟为常驻,还有有兴趣来访问的,有漂亮校园的名校和长江合作,他们都知道长江在饭店里,信心和实力不一定通过校园来体现,申请长江的人越来越多了。

 

龙柏很漂亮呀,上海再找这么一块地也不容易,而且什么都不影响。如果太在意校园,不少学校都有,长江就是想建个更好的,也有说法地方选好了,再看了。


作者: foever    时间: 2007-8-17 09:19

长江目前既定的战略基本实现了,教授上吸引了一批知名教授,合作伙伴上当初说欧美各选择一所,欧洲是INSEAD,合作比较紧密,几个项目都很好;美国当初说沃顿或哥伦比亚选择一所,目前可能是哥伦比亚,不久前CEO项目比较成功(第一次CEO与沃顿合作),前几天的消息说将要和哥伦比亚全面合作。有人会说对MBA又如何如何,等等看吧,用事实说话,否则又有人说忽悠。其实很少有商学院发展这么快,得到这些高端认可,已经有不少实事可以证明了。

 

27年,毛泽东在井冈山,49年解放全中国,也只有20多年,有些耐心,任何事都有个过程,目前长江是积累时期,还没到快速发展时期,过两年。那时老毛的部队被称为红匪,长江现在被有些人认为是培训班,呵呵。老毛那时说解放全中国,几个人信?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17 9:26:11编辑过]

作者: which    时间: 2007-8-17 09:38

感觉是商学院版的“无间道”

看的真过瘾


作者: jenny_yao    时间: 2007-8-17 11:40

Foever兄一直是在拿长江的教授以及和其它商学院的合作说事,可谓顾左右而言它阿。

想当初,老毛就是打起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红色政权的大旗,让革命者有了自己的家,有了向心力,我们可以看到,那些各地起义失败者,都来向井冈山会师。红色政权也是日益发展壮大。

反观长征途中,有红旗但是没有根据地,整天到处流亡,有人来参加吗,有发展吗,到延安的时候只是苟延残喘,剩下可怜的2-3万人。

到了延安,建立了根据地,可不,又牛起来。天下的爱国青年,都以延安为中心,纷纷来投。

如果把教授比喻成那些带兵来投的革命者,申请人比喻成爱国青年。可以想象,老毛没有井冈山和延安这两块根据地,他们怎么相信老毛。我们可以看到,长江的教授的却很好,但是好像不够稳定,比如我知道,有的教授就没有在长江长呆或者打算长呆。

所以,长江应该在注重所谓软件的时候,必须的硬件,一个给人归属感的校园要提上日程(就如我上面说的,建校时5年或者10年规划总有吧,而现在5年过去,还在选址,给人感觉非常不Make Sense),不要整天在这件事情上忽悠,这对长江的发展不利。

忠言逆耳,长江的兄弟可能觉得刺耳。这是我作为一个08年申请人,我真的关心国内的商学院,研究后对于长江发展的一些看法。


作者: echo_cheng    时间: 2007-8-17 12:15

商学院的核心竞争力不在于校园,在我作为申请人的时候基本没考虑这个因素。

长江发展迅速,觉得在早期把精力投入在教授,合作学校,课程安排,学生就业和招生这些与商学院发展紧密相连的工作上是更有意义的。

学校办好了,校园不是问题,学校办不好,有了校园也没有用。


作者: bestone    时间: 2007-8-17 15:31
教育是百年大计,所以需要诸位目光长远,循序渐进。
作者: MLG    时间: 2007-8-17 18:10

谢谢jenny_yao对长江的关注.

你说的确实是有道理的.上次郑副院长在一次咨询会上回答一个申请人关于长江的不足的问题时也提到了, "5年还没有校园"是长江的不足之一. 态度还是蛮诚恳的. 高层重视了,问题就好办了.

估计foever又在酝酿给项院长写邮件追问校园的事了.长江有这样的校友,挺好的.


作者: wwwtied    时间: 2007-8-17 21:44
这事还真挺闹心。。。应该很多人都在担心吧,万一长江哪一天“撤退”了,可咋整啊。。eg:长江商学院的目标之一是办成MBA方面的百年名校。问:下面哪个可以削弱该结论:a.独特而有效的办学理念 b.世界知名教授 c.项院长长得帅 d.成功EMBA和EDP项目 e.没影的校园,我选e
作者: gracis    时间: 2007-8-17 23:10

我选C


作者: gracis    时间: 2007-8-17 23:11

对了!这是Assumption,没看清楚题意!


作者: ckman    时间: 2007-8-18 01:20
This is a very good question. We should have some progress next week.
作者: foever    时间: 2007-8-18 11:31
以下是引用ckman在2007-8-18 1:20:00的发言:
This is a very good question. We should have some progress next week.

Thanks!
作者: tonychu1975    时间: 2007-8-18 12:33
以下是引用punigejie在2007-8-18 0:10:00的发言:

MLG,wwwtied,gracis,你们3个扑街总是跟长江过不去,究竟有什么血海深仇?

Pay attention to your words! Be nice to eveyone...


作者: foever    时间: 2007-8-19 09:31

         长江过去几年进步是明显的,我们也正视自己的不足,向学校提了很多建议,不少都改进了,比如交换机会从10-20%50%;海外学生从百分之几将近百分之二十;教授请了不少来自实务领域的,比如美林法国前总裁、中金前执行董事、雷曼兄弟的高级副总裁等来做访问或兼职教授;老外教授的比例有1/31/2,虽然大多是访问;麦肯锡今年也来开面试的work shop等等。

         这两年长江MBA是积累期(前几年是初创期,EMBA/EDP并没有什么劣势),再过两年会迅速发展,我们清楚自己的发展步伐和定位,也没有急于求成,每年有重点突破的,比如今年重点之一是教授招聘(不少知名教授先以访问教授名义来看看,几个已经成为常驻),有些地方不如相对成熟的学校是很正常的,有个过程


作者: foever    时间: 2007-8-19 10:51

    很感谢大家对长江的关心!看来校园确实是部分申请者关心的因素,我们向学校提一提。

    可喜的是现在申请者人数增加了,质量提高了。我们也可以做个广泛些的调查,以前大概也了解过,那些没来长江的申请者,好像校园不是那么紧要的因素,交换、国际化等可能更重要,这些我们已经向学校反映了,已经在着手做了。校园的事,长江不是钱的问题,没有李嘉诚基金会的支持,目前EMBA盈利非常好,大家粗算一下就能知道。

   一点需要解释,长江那些教授不是花钱就可以请来的(尤其是目前24位常驻教授,访问教授有可能,但长江对访问教授的选择也很严格,这些是潜在的常驻教授),那些合作学校也不是花钱就可以做到的。


作者: terryzhang    时间: 2007-8-19 21:58
有个校园就会有个心灵的归宿,有很多人去申请MBA,其实也是圆个大学的梦想.
作者: which    时间: 2007-8-20 08:16

如果校址选好了,可千万别盖栋CCTV那样的恶心楼啊

 


作者: jun1889    时间: 2007-8-20 09:58
有个校园, 就更好了。
作者: lmichael1975    时间: 2007-8-20 16:06

没有校园规划表明李嘉诚基金会还没有对长江作长期规划。

慷慨的李嘉诚先生在受益面广(相对低投入高产出)的义务教育、初等教育和大学教育与烧钱的商学院项目相比,似乎还没有彻底下定决心长期支持高端的管理教育。这就能很好的解释长江为何现在都没有具体的校园方案。前段时间流传的和科大商学院合并传闻也佐证了李嘉诚基金会高层还在摇摆不定的心。

至于确切的方案,大家不要期望长江MBA办公室的老师能给出官方或权威的答复,他们自己肯定也不清楚,这种战略性的问题应该是最高层的人士才能够掌握。

以上纯属个人猜测,仅供正在考虑申请长江MBA的同学参考


作者: seanbb    时间: 2007-8-21 10:26

校园肯定很重要, 有恒产者有恒心


作者: bestone    时间: 2007-8-21 12:15
长江上海校园的建设步伐预计比北京快,今年入学的MBA学生应该可以看到成果。
作者: lmichael1975    时间: 2007-8-22 17:32
以下是引用bestone在2007-8-21 12:15:00的发言:
长江上海校园的建设步伐预计比北京快,今年入学的MBA学生应该可以看到成果。

如果在龙柏饭店的范围内扩建设施,顶多是龙柏把他的新建物业出租给长江使用,收取租金。楼上的同学怎能称之为“长江上海校园的建设步伐预计比北京快”,你这句话如果有官方来源,会比较有说服力,否则不免有些误导其它同学。


作者: bestone    时间: 2007-8-22 17:55
lmichael1975如果有兴趣了解长江校园建设的确切消息,建议直接向长江MBA部门了解,CD上很难有你期望的官方消息。
作者: jenny_yao    时间: 2007-8-22 21:13

bestone总是以这种话来搪塞,你既然已经说出“长江上海校园的建设步伐预计比北京快,今年入学的MBA学生应该可以看到成果。”

lmichael1975的质疑应该是可以很清楚地回答的,你的回避让人觉得长江还是在这件事情上忽悠。


作者: foever    时间: 2007-8-22 21:41

据我所知是在龙柏里扩建,去年年底开始打算找一块更合适的地方,看了几处,比如闽行区(上海交大新校区那边)很希望长江去,比较优惠,后来可能还是觉得龙柏不错。我们可以建议把龙柏买下作为上海校区。

 

关注长江的朋友如果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可以提出,谢谢!我们可以直接向项院长及主管MBA的郑副院长建议,关于校区的事我给项院长发过邮件,也有校友帮助找过。


作者: bestone    时间: 2007-8-23 08:33

进一步答复jenny_yaolmichael1975

长江将在龙柏饭店范围内建造教学建筑与设施;在教学条件和环境改善后,2008年全日制英文授课的长江MBA项目扩招已基本确定。

若有疑问,建议直接向校方招生部门咨询了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23 8:35:00编辑过]

作者: weiwei196    时间: 2007-8-23 11:34

不知道啊~~


作者: weiwei196    时间: 2007-8-23 11:34

我要发贴~~


作者: weiwei196    时间: 2007-8-23 11:35
我要自定义头像
作者: weiwei196    时间: 2007-8-23 11:35
会不会算我灌水啊?
作者: weiwei196    时间: 2007-8-23 11:35
  大家加油
作者: weiwei196    时间: 2007-8-23 11:36
努力学习吧!!
作者: weiwei196    时间: 2007-8-23 11:36
总会成功的!!
作者: weiwei196    时间: 2007-8-23 11:36

申请商科转专业的应该没什么关系吧


作者: weiwei196    时间: 2007-8-23 11:39

不知道可以了不


作者: goodhope    时间: 2007-9-21 19:34
不是在北京昌平建学校吗
作者: simba18    时间: 2007-9-22 09:06
以下是引用bestone在2007-8-22 17:55:00的发言:
lmichael1975如果有兴趣了解长江校园建设的确切消息,建议直接向长江MBA部门了解,CD上很难有你期望的官方消息。

难道你不是长江宣传办的?怎么还好意思要我们向长江直接了解? 要是有这个消息,你还不老早就跳出来宣传了。
作者: sinoyuan    时间: 2007-9-22 09:54
楼上除了随意猜测,就没有在CD上提供过什么有价值的看法和建议。
作者: ucpreside    时间: 2007-9-23 06:01

长江北京的校区是在最贵的写字楼东方广场(是李嘉诚旗下公司开发的写字楼)里,你说,是在东方广场办商学院好,还是在北京的哪个郊县办商学院好?另外,据我知道的消息,北京的校园用地已经谈好了,还有青岛有校友要捐一个校园。不过,始终还是觉得商学院办在东方广场还有龙柏饭店这种地方很不错,直接置身于商业环境,有什么不好?不喜欢这种环境的,估计也大会读MBA吧。


作者: ckman    时间: 2007-9-23 14:25

进行中。朝阳东坝大约三百亩地。


作者: sinoyuan    时间: 2007-9-23 14:48
以下是引用ckman在2007-9-23 14:25:00的发言:

进行中。朝阳东坝大约三百亩地。

好消息,期待日后看到来自长江商学院校方的正式公告!


作者: simba18    时间: 2007-9-23 16:56
以下是引用sinoyuan在2007-9-22 9:54:00的发言:
楼上除了随意猜测,就没有在CD上提供过什么有价值的看法和建议。

有没有价值谁有资格判断?你说了算吗?那个BESTDONE的帖在你来看很有价值了。

另外,没有价值的帖您回什么帖,那你的回帖岂不是更没价值?


作者: yorkatlas    时间: 2007-9-23 19:34
以下是引用simba18在2007-9-22 9:06:00的发言:

难道你不是长江宣传办的?怎么还好意思要我们向长江直接了解? 要是有这个消息,你还不老早就出来宣传了。

言重了吧?


作者: foever    时间: 2007-9-23 19:47

这件事前一两年就在进行,后来因为负责审批的政府领导出事了停滞了,现在可能又恢复了。


作者: WhichNBA    时间: 2007-11-30 12:06
以下是引用foever在2007-8-22 21:41:00的发言:

据我所知是在龙柏里扩建,去年年底开始打算找一块更合适的地方,看了几处,比如闽行区(上海交大新校区那边)很希望长江去,比较优惠,后来可能还是觉得龙柏不错。我们可以建议把龙柏买下作为上海校区。

关注长江的朋友如果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可以提出,谢谢!我们可以直接向项院长及主管MBA的郑副院长建议,关于校区的事我给项院长发过邮件,也有校友帮助找过。

FOREVER同学真是为你的学校尽心尽力,您学习这么忙还要给院长柬言校区的事儿,佩服!
关于您提的买下龙柏作为上海校园,我觉得有困难。
1.首先龙柏饭店是国营的,经营状况非常好,人家是舍不得这颗摇钱树的,而且里面有市级保护建筑,政府也不会同意转让。
2.李超人的POWER已大大地减弱了,他的购买力越来越有限了。(本人非常佩服李嘉诚先生,绝无不敬之意)
一二十年前的李嘉诚先生拿到中国大陆来绝对是个超重量级的人物,那时以他的钱可能真能买下几个县或一个地级市或者上海某个区,如今可不一样了,现在国内地价这么贵,尤其在大城市,他的全部资产顶多能买几十个楼盘罢了。今年大陆首富-杨惠妍的资产达1200亿RMB,已相当于大半个李超人了,再过几年,估计还会有更恐怖的富豪出来而一举超越他.

作为关心CK发展的我,真的希望学校能尽快拿出校园规划,哪怕是10年后的也行,至少让人心里放心啊,也让CK的校友和现在的MBA学生放心啊。


作者: cdma21    时间: 2007-12-2 15:34

首先本人不是任何利益相关方(和CIEBS/CKIBS没任何关系,但正在考虑MBA)

02年成立的CK至今连校园规划都没有出来,还怎么吸引好教授和好的申请人喔,据说CEO课程办的不错,但是他们都已经是成功人士了,将来学校关门对他们没有一点影响。而对于处于事业发展期的MBA申请人来说,学校的生存发展和我们的将来关联度是极大的,建议长江的领导尽快对所有关心长江发展的人一个明确的答复!!!


作者: lmichael1975    时间: 2007-12-2 16:05

呵呵,有同感!!!
对长江有两大看不懂:
1.CK的MBA在上海办学,总部却放在北京,2地割据的局面实在看不懂;
作为商学院,应将MBA课程建设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才是正道,应提供完善的配套设施给全职MBA学生才是正道(众所周知MBA学生相对于EMBA/EDP学员,他们是弱势群体,是最需要帮助的)
2.CK的院方一直对外强调要办成世界TOP10且称李嘉诚基金会会对CK作出长期的资金承诺,可是02年成立至今5年过去了,CK连校园的远期规划都没有,试问这所谓的承诺是如何体现的呢?


作者: WhichNBA    时间: 2007-12-2 16:25
以下是引用lmichael1975在2007-12-2 16:05:00的发言:

呵呵,有同感!!!
对长江有两大看不懂:
1.CK的MBA在上海办学,总部却放在北京,2地割据的局面实在看不懂;
作为商学院,应将MBA课程建设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才是正道,应提供完善的配套设施给全职MBA学生才是正道(众所周知MBA学生相对于EMBA/EDP学员,他们是弱势群体,是最需要帮助的)
2.CK的院方一直对外强调要办成世界TOP10且称李嘉诚基金会会对CK作出长期的资金承诺,可是02年成立至今5年过去了,CK连校园的远期规划都没有,试问这所谓的承诺是如何体现的呢?

据了解CK的项院长是EMBA/EDP出生,他过去只经营过EMBAEDP的经验,作为一院之长,他可能会较少考虑MBA的利益(个人猜测,不一定准确)。另外他是个特能忽悠的人...


作者: foever    时间: 2007-12-2 19:41

长江正在按照既定战略进行而且比预想的顺利,最好把长江的战略看成一个资产组合,而不是单单看MBA,有些是长期有些是短期见效。

 

长江的战略是先从EDP/EMBA开始,中国的EDP/EMBA学员完全可以TOP10比,这是中国的特有的,中国上这些课程大多是企业一二把手,而国外是中层管理人员。这些合作非常好,前边有人提到CEO项目非常成功。现在和哥伦比亚、INSEAD、沃顿、IEUCLAUC Berkeley有合作,其中和INSEAD/哥伦比亚密切些,这都是欧美顶尖的商学院。

 

如果开始就MBA和这些学校合作,我们和他们差距是明显的,只能是交换学生,不会有这样的影响力,目前做法是比较现实的,正是有了上边合作的基础,MBA才水到渠成受益,比如和哥伦比亚的交换就很容易谈。现在交换比例从我们两年前的10%,目前已经超过一半了。

 

长江十年计划是3-4-3,如同企业的成长,前三年是创业期,目前是积累期,明显成果要过两年才能看到,尤其对MBA来讲。

 

至于校园,现在还没看出很负面的影响,学生质量越来越好了,越来越多教授加盟了,当然我们也希望有个校园。长江不是不重视MBA,其实从资源上没有任何偏废,所有知名教授都给MBA学生上课,比如杜维明、赵东成。

 

希望再看两年,不要那么急,什么事都有个过程。


作者: MLG    时间: 2007-12-2 19:43

校园很快就会有消息.等待官方的公布吧.


作者: foever    时间: 2007-12-2 19:47

以下是我们2005年底离校两年时间加盟长江的教授,这一定程度还是能说明长江的吸引力的,虽然长江没有校园。

加盟的常驻教授:
    

黄明:明年将从康奈尔回来继续做常驻教授

梅建平:纽约大学金融学终身副教授

荆兵:纽约大学助理教授

周春生: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助理,EDP/EMBA主任

周其仁: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教授,长时间来经济中心集中了很多优秀“海龟”学者,他在经济中心差不多是最受欢迎的教授

滕斌圣:乔治华盛顿大学战略学终身副教授

布莱恩:斯坦福大学战略学助理教授

赵东成:首尔/长江合聘战略学教授

王一江:密歇根大学商学院管理经济学研究员,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教授

郑渝生:沃顿商学院运营学终身教授

李伟:达顿商学院终身副教授

刘俊: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管理学院金融学终身教职副教授

访问教授
    

杜维明:哈佛大学教授、长江商学院名誉教授和人文委员会主席

王江:MIT讲席教授,据说是华人金融领域学术最好的,任美国金融学会理事。

陈志武:耶鲁大学金融学终身教授

陈宇新:纽约大学营销学终身副教授

张忠:沃顿营销学终身教授

熊伟:普林斯顿经济/金融学教授

许成纲:LSE经济学教授

访问教授还有很多,不少老外教授来自沃顿、达顿、密歇根等,下边是近二十位访问教授2007年暑期访问长江的消息:

http://www.ckgsb.edu.cn/web2005/news-2289.html

加盟的兼职教授(来自实务界):
    

Ellen Orr:中金前执行董事

欧阳辉:雷曼兄弟高级副总裁

王魏:中国并购协会主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17 20:22:54编辑过]

作者: QHDMBA    时间: 2007-12-2 23:04

1。我认为中国商学院(包括中欧)过于重视EMBA和EDP是中国教育的悲哀而并非什么主动战略规划,因为中国商学院主要经费要来自于EMBA和EDP的高额学费。据我了解国外主流商学院的经费来自于社会/校友捐助,基金收入和学费三方面。我国目前有钱人不是把钱留给了子女就是自己挥霍了,没有捐赠教育的风气(从这个角度说李嘉诚先生的确令人景仰。)国内商学院这种单一经费来源结构一是风险过大,二是影响学术独立性(受制于国内工商界的压力),三是不可避免分走了MBA的教学资源(主要是教授的时间精力等), 四是过多的EMBA稀释了商学院的品牌价值。

2。至于国内EMBA来自于各机构的一把手也不见得是好事,有可能使这些一把手利用权力给自己搭建人脉关系,还有可能是商业贿赂的结果。国外EMBA主要是中层经理,正说明国外企业是真正想培育人才。

中欧拥有世界上最大的EMBA规模,依我看来也是受制于经费的无奈之举。当然中欧的管理层也在想办法解禁教育机构不得从事基金经营的限制,办出版社,成立校友捐助基金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3 18:19:19编辑过]

作者: tonychu1975    时间: 2007-12-3 08:30
以下是引用QHDMBA在2007-12-2 23:04:00的发言:

1。我认为中国商学院(包括中欧)过于重视EMBA和EDP实是中国教育的悲哀而并非什么主动战略规划,因为中国商学院主要经费要来自于EMBA和EDP的高额学费。据我了解国外主流商学院的经费来自于社会/校友捐助,基金收入和学费三方面。我国目前有钱人不是把钱留给了子女就是自己挥霍了,没有捐赠教育的风气(从这个角度说李嘉诚先生的确令人景仰。)国内商学院这种单一经费来源结构一是风险过大,二是影响学术独立性(受制于国内工商界的压力),三是不可避免分走了MBA的教学资源(主要是教授的时间精力等), 四是过多的EMBA稀释了商学院的品牌价值。

2。至于国内EMBA来自于各机构的一把手也不见得是好事,有可能使这些一把手利用权力给自己搭建人脉关系,还有可能是商业贿赂的结果。国外EMBA主要是中层经理,正说明国外企业是真正想培育人才。

中欧号称拥有世界上最大的EMBA规模,依我看来也是受制于经费的无奈之举。当然中欧的管理层也在想办法解禁教育机构不得从事基金经营的限制,办出版社,成立校友捐助基金等。



    

有道理!


作者: howardwang    时间: 2007-12-3 12:01
以下是引用foever在2007-12-2 19:47:00的发言:

以下是我们2005年底离校两年时间加盟长江的教授,这一定程度还是能说明长江的吸引力的,虽然长江没有校园。

 

 

 

加盟的常驻教授:
    

黄明:明年将从康奈尔回来继续做常驻教授

梅建平:纽约大学金融学终身副教授

荆兵:纽约大学助理教授

周春生: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助理,EDP/EMBA主任

周其仁: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教授,长时间来经济中心集中了很多优秀“海龟”学者,他在经济中心差不多是最受欢迎的教授

滕斌圣:乔治华盛顿大学战略学终身副教授

布莱恩:斯坦福大学战略学助理教授

赵东成:首尔/长江合聘战略学教授

王一江:密歇根大学商学院管理经济学研究员,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教授

郑渝生:沃顿商学院运营学终身教授

李伟:达顿商学院终身副教授

 

 

 

访问教授
    

杜维明:哈佛大学教授、长江商学院名誉教授和人文委员会主席

陈志武:耶鲁大学金融学终身教授

刘俊: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管理学院金融学终身教职副教授

陈宇新:纽约大学营销学终身副教授(现在是长江研究学者)

张忠:沃顿营销学终身教授

熊伟:普林斯顿经济/金融学教授

许成纲:LSE经济学教授

访问教授还有很多,不少老外教授来自沃顿、达顿、密歇根等,下边是近二十位访问教授2007年暑期访问长江的消息:

http://www.ckgsb.edu.cn/web2005/news-2289.html

加盟的兼职教授(来自实务界):
    

Ellen Orr:中金前执行董事

欧阳辉:雷曼兄弟高级副总裁

王魏:中国并购协会主席


  good news


作者: QHDMBA    时间: 2007-12-3 22:19

一个商学院有没有校园在管理上差别很大。没有校园的时候主要成本是可变的直接成本,而建了校园之后就成了固定的间接成本。后者模式对学校管理层的压力和挑战很大(当然成就的事业也就更大),需要有长期的战略规划和精益的组织管理,就像中国企业产业升级需要投资建立自主的品牌形象,研发机构和营销渠道一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3 22:23:39编辑过]

作者: cdma21    时间: 2008-6-17 11:22

strongly agree LS


作者: kissyaaho    时间: 2008-6-17 11:31
以下是引用foever在2007-8-16 20:28:00的发言:

校园选址是件很慎重和长期的事,资金已经到位了。

长江最初几年的重点在教授及各种项目拓展这些软件上,大学乃大师之谓,非多漂亮的校园。其他学校有的也是很长时间后才有校园,北大的设施长时间都很差,并不影响其声誉。

长江是越来越好了,不是越来越差了,我们有信心,可能有些人不愿承担风险,选择其他学校可能更合适,不是每所学校会适合所有人。

有本事,看哪位把那些教授忽悠进来,有本事哪位把沃顿、INSEAD、哥伦比亚忽悠来合作。是建校园更难还是这些教授及合作更难?


是忽悠来了一些,可是哪位牛教授在长江长期任教的,甚至有些所谓的长期教授在长江服务不到一年就撤了,人家不看好,心里没底。


作者: wendy85    时间: 2008-6-17 11:37

长江近年有多少牛教授从访问变成常驻教授?

黄明、滕斌圣、Brian Viard、王一江、李伟。


作者: tonychu1975    时间: 2008-6-17 19:02
以下是引用kissyaaho在2008-6-17 11:31:00的发言:

是忽悠来了一些,可是哪位牛教授在长江长期任教的,甚至有些所谓的长期教授在长江服务不到一年就撤了,人家不看好,心里没底。

说话前做做功课啊!动脑了吗?


作者: jczephyr    时间: 2008-6-18 01:04

什么时候的历史贴了又翻出来炒,再拿校园说事儿就没劲了。

如果哪位申请者因为长江现在没有校园而觉得风险太大,完全可以申请她(他)觉得风险低的商学院嘛。

更何况,校园建设已经列上日程了。

退一步讲,没有校园又如何,此生有机会结识这么一群人,度过这样的一年,足矣。

另外,将来在职场上,是个人能力和素质重要呢?还是出身背景重要?

有些问题咱是不是该自己先想一想,做做功课,然后再发问,这样的问题质量高些。


作者: kissyaaho    时间: 2008-6-18 11:28

校园是一种象征,是一种长远规划,是校方对社会的承诺,是一群人共同的精神载体,是让校友及教职员工产生归属感的场所。

长江一日没有校园,就没有她真正的发展。这种影响是深远和全方位的。这样的帖子对未来的申请人还是很重要的,也算是一种善意的提醒吧。

希望长江早日确定并公布她们的校园计划!


作者: 土豆宝宝    时间: 2008-6-18 11:49
删除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18 12:07:00编辑过]

作者: gmataker    时间: 2008-6-18 12:15
以下是引用kissyaaho在2008-6-18 11:28:00的发言:

校园是一种象征,是一种长远规划,是校方对社会的承诺,是一群人共同的精神载体,是让校友及教职员工产生归属感的场所。

这位兄弟可能对校园情有独钟,拔至如此高度。

有意思的是在长江还没有你提到的这种校园象征的时候,他们的校友和教职员工所体现出来的归属感和对未来的一种commitment已经相当明显了,至于“一群人的精神载体”,如果你有机会感受一下他们的校友活动,你会明白他们是如何用心诠释这个词的。


作者: 常清轩    时间: 2008-6-18 14:30
以下是引用foever在2007-8-19 10:51:00的发言:

    很感谢大家对长江的关心!看来校园确实是部分申请者关心的因素,我们向学校提一提。

    可喜的是现在申请者人数增加了,质量提高了。我们也可以做个广泛些的调查,以前大概也了解过,那些没来长江的申请者,好像校园不是那么紧要的因素,交换、国际化等可能更重要,这些我们已经向学校反映了,已经在着手做了。校园的事,长江不是钱的问题,没有李嘉诚基金会的支持,目前EMBA盈利非常好,大家粗算一下就能知道。

   一点需要解释,长江那些教授不是花钱就可以请来的(尤其是目前24位常驻教授,访问教授有可能,但长江对访问教授的选择也很严格,这些是潜在的常驻教授),那些合作学校也不是花钱就可以做到的。

为什么始终强调教授,别的上学院就不用教授了吗?

我想留在国内,长江也是我的选择之一,但这么不正面的回答问题,让人心寒阿


作者: bestone    时间: 2008-6-18 16:11
听说长江在北京的校园即将正式动工,请耐心等待确切消息。
作者: Joanchen1984    时间: 2008-6-18 16:32

原来长江都是住宾馆阿,没有校园,确实是有点那个。。。。


作者: bestone    时间: 2008-6-18 17:11
楼上你去过长江在上海的校园吗?没有调查了解就没有发言权。
作者: billyadle    时间: 2008-6-18 22:02
没有校园确实是长江的弱项之一,作为目前在读者,就我个人而言,我同意这一点,申请者就像是顾客,既然这么多顾客在意校园,学校确实要加快校园进程。院长上课的时候已经提出来长江目前有两项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一是校园,二是教授没有达到50个。校园在北京已有两个目标土地,一是在昌平,二是在亦庄。很快就会从其中选一块报给基金会,并开始运作。 非常感谢大家一直对长江的关心。
作者: lmichael1975    时间: 2008-6-19 11:45

校园建在昌平的提法已很常时间了,什么时候能给大家一个明确的规划呢?

问题二,上海校园什么时候建,会不会建。很多上海及上海周边的申请人都很关心这一问题,不知楼上能否提供些信息?


作者: tonychu1975    时间: 2008-6-19 13:41
以下是引用Zegna在2008-6-19 13:29:00的发言:
客观的说,长江的教授水平是比其他学校略高一点点,不过长江的教授都是打游击的,没有在教室周围的办公室,跟MBA没有长远互动,教学时间即使一样,互动投入不到其它中欧,北大,清华的30%,导致学习效果差别大!从这一点看,长江类似于新东方等培训中心,不能称为商学院。

我是长江的学生:

1. 长江的专职教授和访问教授可以在网站找到,CD其它帖子已经转载了好多次!!

2. 长江教授的办公室达到了半个楼层!!

3. 长江教授和MBA学员的互动非常好!!每天或每周有详细的Time Table与学生交流!!学习效果很好!!

Zegna,你的言论没有任何证据!太荒谬!

如有申请者想了解更多详细的信息,请发message给我。乐意帮助!谢谢!


作者: phdzjs    时间: 2008-6-19 13:48

Zegna真是TMD没动脑啊!哈哈,白白给人Bird一下...有趣!

还趁机贬低了新东方,小心哦!大批新东方的Fans会来Bird你...哈哈^_^!


作者: WhichNBA    时间: 2008-6-19 15:58
以下是引用Zegna在2008-6-19 13:29:00的发言:
客观的说,长江的教授水平是比其他学校略高一点点,不过长江的教授都是打游击的,没有在教室周围的办公室,跟MBA没有长远互动,教学时间即使一样,互动投入不到其它中欧,北大,清华的30%,导致学习效果差别大!从这一点看,长江类似于新东方等培训中心,不能称为商学院。

教授水平分两个方面:一.学术研究;二.教学;

Zegna说的略高一点应该指的是他们的学术研究方面,至于在课堂教学方面,长江的教授是三六九等,有好,有一般般,有被学生complain;这里并非指责长江,这是商学院的通病,很常见,长江也不能例外。其实教授的水准再高,学生素质不高、领悟能力不强,也是个资源浪费。

长江的总部在北京,加上上海EMBA/EDP部门的势力较MBA强,在资源分配方面MBA学生比较吃亏,所以教授学生互动较少也是在情理之中的。另外作为教授,他们同时面对MBA/EMBA学生,由于这两群人的资历经验差距较大,教授们天然地更加愿意和EMBA互动和建立network,相对EMBA那群人,MBA学生就是个不懂事的小屁孩。(请MBA学生们不要生气,这是相对而言)


作者: tonychu1975    时间: 2008-6-19 17:00
以下是引用WhichNBA在2008-6-19 15:58:00的发言:

教授水平分两个方面:一.学术研究;二.教学;

Zegna说的略高一点应该指的是他们的学术研究方面,至于在课堂教学方面,长江的教授是三六九等,有好,有一般般,有被学生complain;这里并非指责长江,这是商学院的通病,很常见,长江也不能例外。其实教授的水准再高,学生素质不高、领悟能力不强,也是个资源浪费。

长江的总部在北京,加上上海EMBA/EDP部门的势力较MBA强,在资源分配方面MBA学生比较吃亏,所以教授学生互动较少也是在情理之中的。另外作为教授,他们同时面对MBA/EMBA学生,由于这两群人的资历经验差距较大,教授们天然地更加愿意和EMBA互动和建立network,相对EMBA那群人,MBA学生就是个不懂事的小屁孩。(请MBA学生们不要生气,这是相对而言)

不对啊!我的经历不是你说的那样!这次帮EMBA的校友做个项目SCM。他非常尊重MBA校友!不耻下问,弥补他知识的不足。当然,EMBA的Network的确比MBA好。还有,长江的教授绝对是平衡的对待EMBA和MBA的学生,请不要乱评论!!误导申请者!!!!!

小屁孩?不是绝对的!


作者: tonychu1975    时间: 2008-6-19 20:14
以下是引用Zegna在2008-6-19 17:27:00的发言:

你是长江的MBA,那就坦白说一下,你们上海那个教学楼有几个常住教授在里面办公啊?他们是的办公室是在北京还是在上海?我参观过长江!

我要是MBA,下了课找谁解答问题,聊天互动啊?

新马甲!还要耍无聊,教授北京,上海都有Office。MBA学生只要有问题,下了课都能找到教授指导!聊天也可以,哈佛的杜维明教授就经常下课后和我聊天!

可笑的新马甲!!


作者: hgj77    时间: 2008-6-20 12:45
以下是引用WhichNBA在2008-6-19 15:58:00的发言:

教授水平分两个方面:一.学术研究;二.教学;

Zegna说的略高一点应该指的是他们的学术研究方面,至于在课堂教学方面,长江的教授是三六九等,有好,有一般般,有被学生complain;这里并非指责长江,这是商学院的通病,很常见,长江也不能例外。其实教授的水准再高,学生素质不高、领悟能力不强,也是个资源浪费。

长江的总部在北京,加上上海EMBA/EDP部门的势力较MBA强,在资源分配方面MBA学生比较吃亏,所以教授学生互动较少也是在情理之中的。另外作为教授,他们同时面对MBA/EMBA学生,由于这两群人的资历经验差距较大,教授们天然地更加愿意和EMBA互动和建立network,相对EMBA那群人,MBA学生就是个不懂事的小屁孩。(请MBA学生们不要生气,这是相对而言)

我就两点陈清下:

1 教授水平高 也许可以通过发文章来判断 但是 学生的素质不高 我不知是如何判读出来的

2 在资源分配上 我坦白说确实有教授更愿意和EMBA建立NETWORK 但是 我也在很多不同的场合 听到很多教授明确表示更愿意给MBA上课 因为就他们以往在国外授课的经验来看 MBA 是对学校更有归属感 更有希望的一群人吧

说是小p孩 呵呵 我承认MBA 和EMBA比较起来 却还比较嫩 但是正是有了EMBA的存在  MBA 才能成长更快 也更有发展       比如: 这次玄奘挑战赛带领长江再次夺冠的队长程老大 就是在和我们共同拓展时候 我的队员 ^_^   我们约好了 下周 共同分享下这次挑战赛的经验 并将MBA积极引入以后的各项赛事

另外 换个角度想 如果没有校园是个缺陷 长江在没有建成自己独立校园的情况下 就有长足的进步了 如果在不久的将来 有了校园会怎么发展 是可以想见了


作者: foever    时间: 2008-6-20 14:16

以下是我的了解,非官方消息,仅供参考。

       上海校区:我一年多前离开上海时已经在找校区,而且部分校友也帮忙,闽行区政府邀请长江无偿去他们那边,在交大新校区那边,据说要建大学城什么的。后来可能觉得不合适,后来听说在龙柏内新建了个小楼,估计快完工了吧。个人觉得在上海找块比龙柏环境更优雅而且对方可能会卖的地方不是很容易。

      北京校区:以前在东五环那边有块地,后来由于负责的副市长出了问题,停滞了。其他的后来由于奥运会工程等也不批了。最近听说是快有消息,等等看吧。

      说实话,这种问题不是我们校友能回答的了的,我们也只是“道听途说”,说早了没兑现会批评我们忽悠,不说也会有其他非议。

       可能有的朋友比较关心校园,每个人倾向不同。我家住中央音乐学院,在北大读过书,相比之下长江条件好太多了,我很满意,我们当时还住在徐径的别墅区。音乐学院和北大的设施长时间都满差的,没有影响造就一批优秀的人才。音乐学院校园很小,部分大学生现在可能还住校外公寓,和长江类似,但环境远没有长江的好。北大我当时上课最多的三教四教也是普通的砖楼,现在可能拆了。大学乃大师之谓非大楼之谓。能有个大楼更好,我也希望有,我们已经是长江的一分子了,当然希望能更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20 14:51:50编辑过]

作者: foever    时间: 2008-6-20 19:01

是呀,我还可以比一下朱丽亚音乐学院和哥伦比亚商学院收费哪个贵,虽然都在纽约;我也可以比一下北大国际MBA和北大哲学系收费哪个贵,虽然都在北大,虽然哲学系的学习经历对我个人影响很大。

我们在这里只是想说明问题,我也说了,校园问题不是我们校友可以起什么作用的事,并且此事已经在做了,等等消息吧,这种事众所周知,再讨论100遍也没意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20 20:04:48编辑过]

作者: phdzjs    时间: 2008-6-21 13:25
以下是引用Zegna在2008-6-20 17:08:00的发言:

你怎么不说说长江收费比北大,中央音乐学院贵多少??呵呵!

How can compare?


作者: wzh2003    时间: 2008-6-22 10:36

就像前面提到的,长江永久校区将建在北京,目前有两个地方供选择。前些天院长给我们上课的时候说还需再带部分教授们去看看,因为学校希望多听听教授们对校址的意见,很快就最终决定了,并且已经在找校园的设计单位了。

上海校区还会继续保留在龙柏,新教室将在下周装修完毕,到时候可以同时容纳更多的学生上课,上课环境也更好。上海校区办公区的扩建也在筹划,需要一些时间来设计和装修。

前面的校友也提到了,我们院长也承认在学校的建设上比他原来的预期滞后了,但这不代表学校没有承诺,如果看不到学校长远发展和承诺,那么多知名的教授是绝对不会加入长江的。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有助于停止无休止的争论。

作为长江的在读生,欢迎你加入长江,祝你申请成功。。


作者: foever    时间: 2008-6-22 12:06

        长江前几年实际上取得了很大成绩,比预想的要好,要看长江整个项目不要局限于MBA,如同投资,是看整个组合,有些是长期有些是中短期见效的,比如把长江看作一个10年期的投资基金,在不同项目不同阶段是有不同目标的。

        长江的前期策略是做高端(但资源MBA共享的,比如长江的常驻教授无论多牛必须给MBA学生上课,事实也如此),这么设想的,EDP/EMBA成绩也的确巨大。马云、牛根生、史玉柱这些学员,及EMBA高昂学费还是10:1的录取比例,这些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当然也会有人批评说些其他的,不做评论。

        想提一下,长江去年中印、中韩CEO两个项目吸引了印韩两国顶级人物,包括塔塔集团的老总,LG、大宇的一或二把手,韩国前总理及前部长等,这些人能来长江做学员还是能说明什么的,这些人基本上每个都可以请来做演讲嘉宾的。

        以前和项院长座谈,他也说MBA要取得大发展要等等,MBA更象做长线,不是能短期就能取得明显效果。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22 12:45:44编辑过]

作者: jetking    时间: 2008-6-24 22:39
有图书馆,有教室,有会议室,正常上课,锻炼就行了。只要学习值得,其他次要的。
作者: нандин    时间: 2008-6-27 08:29
以下是引用wzh2003在2008-6-22 10:36:00的发言:

就像前面提到的,长江永久校区将建在北京,目前有两个地方供选择。前些天院长给我们上课的时候说还需再带部分教授们去看看,因为学校希望多听听教授们对校址的意见,很快就最终决定了,并且已经在找校园的设计单位了。

上海校区还会继续保留在龙柏,新教室将在下周装修完毕,到时候可以同时容纳更多的学生上课,上课环境也更好。上海校区办公区的扩建也在筹划,需要一些时间来设计和装修。

前面的校友也提到了,我们院长也承认在学校的建设上比他原来的预期滞后了,但这不代表学校没有承诺,如果看不到学校长远发展和承诺,那么多知名的教授是绝对不会加入长江的。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有助于停止无休止的争论。

作为长江的在读生,欢迎你加入长江,祝你申请成功。。

一个地方在朝阳。另一个忘了,我是真心希望CK有哥好的校园


作者: michael1999    时间: 2008-7-12 08:51

长江校园已定昌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16 17:59:44编辑过]

作者: нандин    时间: 2008-7-12 19:42
以下是引用michael1999在2008-7-12 8:51:00的发言:
长江校院以定昌平

理论上  09年若上学的话,那时校园能建好么??长江对我的吸引力很大啊






欢迎光临 ChaseDream (https://forum.chasedream.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