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标题: [原创]塔克故事 -- 给申请中的朋友 [打印本页]

作者: chriszhang    时间: 2007-4-17 22:54
标题: [原创]塔克故事 -- 给申请中的朋友

把过去两年来写下的心得重新整理,供各位参考。

留学一个月感言  05年10月5日


眨眼到塔克已经一月余。过去的一月,可以说是自己有生以来学习最为猛烈的一个月。直接效果是皮带紧缩了一个眼,体重下降4磅以上。照此速度,第一学年结束时我将回到青春无比的高中阶段。每天的日程都安排得很满,平均睡眠时间也就6小时(算上周末的懒觉)。由于睡眠不足,食欲也随之下降。但是心情很好,有一种从未感觉到的充实,每天都觉得收获很大。总之时间不够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是自己最近一段的口头禅,你就不会感到疲惫。

决策科学和财务会计是让许多人头痛的课程。花多少时间都不觉得多。开始我对这两门课程也排斥,现在已经开始喜欢上讲课的教授了。感觉不是一般的好。除了课业的压力,英语的学习和提高也是让人紧迫到喘不过气来。这与托福和GMAT的分数毫无关系。

小组讨论也是非常有意思。5人一组,我是唯一的国际学生。我以前从未有机会如此近距离地观察老外的生活,以及他们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感觉是中国人民的陋习,美国人民也有,美国人民也很喜欢八卦。很多是人性共通的。

公司的招聘活动已经陆续开始了。二年级的学生就比较忙,我们还大多处在观察和思索的阶段。不过,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早的。尽快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取一个既现实又有长远发展、既符合自己的性格又跟进世界潮流的工作,不是太容易。

象所有学校一样,这里有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和“差学生”,教授水平也不一而足。中国学生总体应属中上水平。虽然老美嘴上都在说学习不是最重要的,但是你总得考试过关吧!那天我的乌克兰邻居在听到我有关“决策科学”太难的抱怨后,语重心长地说:如果要过一种easy life,谁都没必要来塔克。

在塔克你不必担心自己孤立无援。有什么困难,有什么新鲜的想法,你就到网上发邮件。立马有同学回复来帮助你、支持你。特别有意思。还有好多是志愿者,比如一些拿到注册会计师的美国同学,组织了会计辅导班,帮你辅导会计。

人少的最大好处是互相认识,到下个学期我们要重新分班了,这么倒几次,你会对所有人都留下印象,而不仅仅是知道个名字。

塔克一月,让我很庆幸,庆幸自己做了一个绝对不会后悔的选择。

又是红叶飘零时    05年10月9日

今天上午只有一次会计课,上完后就直奔镇中心的银行办事去。

走在汉诺威寂静的马路上,满眼是飘零的落叶,许多还泛着润润的红。回想去年的这个时候,自己还开着小客车,载着闹着要看红叶的同志们在地广人稀的加拿大狂奔,那是何等惬意洒脱!现如今,星移物换,自己的人生亦经历了重大的转折。MBA,这曾经距离自己如此遥远的事物,到现在自己已为她付出许多许多。

掉皮掉肉不掉队,流血流汗不流泪。这是塔克07届新生在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举办的中秋晚会上表演的三句半中的一句。是不是真情演绎,各人自有评说。于我,却是再恰当不过的。虽然多样化一直是学校招生时强调的一个因素,但是不可否认,MBA 教育本身就是为咨询和投行输送后备人才,而学生的来源就不可避免地以这两个领域背景的人为多。当看到有同学不费吹灰之力就做成漂亮的数学模型,看到有同学循着题目就把会计分录抽丝拨茧般捋将出来,自己还云山雾罩般不知题目所云,真是备感惭愧。

今后的道路要怎样走,需要好好好好地思考。古人云:取法乎上得其中,取法乎中得其下。为着自己的理想,凭着自己以身许国的壮志豪情,我一定要争气。

主流与非主流之辨    05年10月10日

    之前对于这样的题目总是不屑一顾,认为无讨论的必要,因此没有花功夫去读那些交锋的文章。来到塔克以后,才对“主流”的概念有了更明确的认识,而怎样尽快混入主流,也自然成为重中之重。

    在我看来,读商学院之前从事金融或咨询相关工作的,就代表了主流。毕业后找到这两个行当的工作的,就可以称混入了主流。没错,现在学校都在强调学生来源的多样化,毕业工作的多样化,但这仍是支流。支流的最大作用是给主流作陪衬。

    我就是diversify招进来的,搞不好还要diversify地出去。虽然这样也没什么低人一等的,但是至少你没有很好地利用学校给你提供的优越条件。而且由于你不在主流里呆着,估计很快就会被主流遗忘了,最后只有自己还记得曾经在某某学校念过mba。

    但是要混入主流,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记得学校的职介所在开学初的讲座上开宗明义地指出,industry, function and geography,是找工作前自己首先要明确的。通过mba学习,达到换其中一个因素的目的,就很不错。如果三个都要变,麻烦就大了。

当然麻烦大了不完全等同于死路一条。这需要自己的努力,有时是超常的努力,只要你认为值得。我觉得,在一只脚已经跨入主流之时,一定不能犹豫,往前的这一步,虽然很痛苦,但是前途更光明,回旋空间更大。往后缩,不难,但是你付出的学费就会大大缩水,未来的回旋空间就小。

我是准备三个要素都换的,所以做足了吃苦的准备。还在申请中的朋友,也可自己思量思量,我准备从学校这里拿到些什么,怎样实现利益最大化,才是不枉此行。

峥嵘岁月稠  05年10月21日

    本周就将进入期末考高峰了。期中的几门课考得不理想,还没怎么反思呢就又到期末了。看来一个是自己年纪偏大,学习的能力已今不如昔。二来对美国人民的勤奋好学估计过低,实际上愿意学习、愿意认真学习的同学还是占着大多数。或者,那些有空闲的同学,要么是不用勤奋看书就能得高分的天才,要么原来一直就在玩这些个东西(会计啊,模型啊)。差异太大,不可同日而语。 
     
    贯穿商学院生活的另一条主线—找工作也已经紧锣密鼓地开张了。昨天晚上驱车4个小时(来回),到波士顿参加雷曼兄弟亚洲分部的招聘介绍会,也有幸结识了几位来自哈佛和斯隆的朋友。等下星期初期末考一结束,马上又要开赴华尔街,几家大的投行挨个去参观。真是忙得焦头烂额。自己拟定的短名单上是不是都是最适合我的公司?自己到底能不能成功啊?没有把握。人生就是在这样的期许和努力当中浑浑噩噩就过来了。

    对申请的朋友说两句。每轮发的offer虽然大约有个定数,但这都是经验而谈,并不能代表今年的情况。实际上申请塔克的人并不如大家猜想的那么多,竞争也不是那么激烈。因为每人都有这个感觉,就是塔克招人太少,所以竞争会很激烈。结果谁都不申请,反而让像我这样的烂人乘虚而入。实际上,塔克近年招的中国学生占全体学生中的比例,与其他学校大致相当。所以,一切有志青年,都来试一试这所常青藤名校,或许会有意外的收获。

所以今年的招生原则就是:没有烂人

走进华尔街     05年10月31日

    明天塔克新生的华尔街之旅就要起跑了。终于有机会到美帝国主义的金融心脏瞧一瞧,这对我这个从广西农村一走来的孩子而言是多么地激动人心啊!这次时间虽然短,到周五下午就结束,但街上主要的投行,什么高盛啊,大摩小摩啊,一个也不少,都要逐一拜访。狼狈不堪的是明天上午还要考“决策科学”,我最头痛的一门课。中午12点半就要出发了。本来这篇短文的题目原定为“留学俩月感言”,后来想还是来点猛料吧。

跟华尔街的接触,这将是第二轮了。头一轮我还没回过味来就过去了。当时主要是校友和投行的招聘负责人来作介绍。company briefing。我那时还没找到北呢(或是在“反思”),总之,没怎么使上劲。所以,塔克的申友们,从来之前就要摩拳擦掌做好准备,9月份是公司来作介绍最集中的日子,一定要先下手为强,不要像我这样混睡百年,或许有些机会就错过了。

这回嘛...还是没准备好。这两天一直在考试,睡觉的时间都没有,本想好好找找公司的简况看一看,现在好像也不可能了。联络校友更是无从谈起。老美讲networking讲得很厉害(尤其是街上的这帮人),自己都不觉得惭愧。但要说起中国的guanxi(关系),个个咬牙切齿似的。实际不都一样吗。上周三中午,塔克国际商务中心的主任梅西教授请中国学生茶叙,也谈起了中国的“关系”。我说在塔克我学到的词是“networking”。他很明白地笑了。梅西教授是老布什总统期间主管美国与中国、日本贸易关系的美国助理贸易代表,相当于我们的副部级干部,风度翩翩,二年级有他开的课,所以和他还会有好多的往来。06的学生跟他的关系也很好。这周五他开坛主讲中国与印度经济情况,可惜听不上了。

二年级的招聘面试今天也开张了。来的有BCG\exxon\microsoft等。学校还特意发了邮件,要求学生在此期间注意仪表仪容。听二年级的同学讲,今年公司的面试规模比往年大,不知道最后录取的人数会不会多一些。反正我看他们个个信心满满,不愁找不到好工作的样子。

要去看书了,等从华尔街回来,再给大家讲讲。

2005年的第一场雪     05年11月1日

--走进华尔街系列(一) 


    10月25日中午12点半,结束了痛苦万分的Decision Science期末考试,匆匆拎上头天准备好的行李,在滂沱的大雨中登上了开往纽约的大巴。

    或许是还没从期末考的完败心情中缓过劲来,大伙开始都有些消沉。大巴离汉诺威渐行渐远,无情的雨却没有停的迹象。忽然不知谁大声叫着,下雪啦下雪啦!于是大家纷纷扭头往窗外看去。可不是,大片大片的雪花,和着雨,在茫茫的崇山峻岭中纷纷扬扬地落下。这是来到塔克以后下的第一场雪,可是主人公却了无赏雪的心情,学业和就业的双重压力直叫人心烦意乱。情急之下只好睡着了。

    一觉醒来车已到波士顿。关于这个城市,除了哈佛和MIT,我所知的就是塔克的另一支找活小分队(也有约70人吧)明天将开赴这里,逐一寻访BCG、McKinsey这样的公司。穿过波士顿,大巴继续南下,来到了“新避难所”——纽黑文。当然不能不提在路边看到了“耶鲁大学路”的牌子。时针指向6点半的时候,终于,在沉沉的暮色中,我们的大巴开进了纽约华尔街(白天的时候才知道这条街不是华尔街),停在鳞次栉比的写字楼前。我们的首站—瑞银集团UBS终于到了。

    放好行李,整理好西装和领带,满脸的微笑,走进宴会大厅。瑞银的新老板是塔克的校友,去年一下招了十来个塔克毕业生,大家兴致勃勃,端着酒杯和校友们畅叙投行的酸甜苦辣和学校生活的多姿多彩。高兴啊,见到了这么多事业有成的前辈,知心的话说也说不完。当然群众也没忘了抽空填饱肚子。就这样,晚上快9点半的时候,第一场networking 曲终人散。

自由得想要飞     05年12月20日

----兼谈塔克的考试制度

    秋季考试大忙季节很快就要过去了。前天考的统计,今天结束了管理经济学,明天是压轴的货币市场。经历了Fall A的洗礼,Fall B 让我明显感到轻松。最主要的原因,我知道自己不会被灭掉了。

    塔克各科的总评成绩分为五档:Fail, LP(Low ass), S(Satisfied), S+, H(Honor),都是按照学生成绩的统计分布给的。要想拿Fail和LP,这个比较难,不是一点两点的难。一个Fail或者累计6个LP就拿不到学位。各档不换算GPA,谁要都不给。多年来,学校坚持不让雇主查阅学生成绩的政策,深受海内外学生的好评。上次有个校友回塔克,谈起这个政策,那叫一个赞不绝口。最大的好处当然是你用不着为考试担心,尽可以去networking, social, 亦或者利用时间钻研一点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但是,即便这样,还是有个别同学不幸中招,第二年和下一学期的学地学妹一块重修。这是非常个别的现象。

     自己总结了几条通关要领,拿出来与大家分享:第一,上课一定要发言,无论离题有多远,无论口语有多差,尽管举手。有时候我都惊讶美国同学对马克思的普遍联系原则学得如此之好,而且真是敢说,自己都不知道扯到哪里啦,还在那blahblah地。第二,作业一定要交。要按时按质按量地交。第三,平时要注意时不常和教授沟通,发个电子邮件啊,问个小问题啊,总之,只要教授对你有印象,就很难对你痛下杀手了。

    这都是对我这样学习吃力的老同志而言的。对那些凡考必提前交卷的同志,谈这个简直是对人格的侮辱。也正是由于平时比较放松,一到考试你就看到同学们一脸的严肃和痛苦,跟开party时判若两人。Work hard, play hard. 就是这样。还有一个变数是,现在来招人的公司不管学校要成绩了,直接和学生要。这就没办法了,你想到我这找活吗?想就交成绩单。所以,多少搞两个H撑撑门面是必要的。而且如果你的目标是那些top firms,努力学好点还是很有帮助。



在塔克找暑期工    05年12月31日


   眼看着06年的暑期工招聘面试即将开始,大家都难免紧张起来。圣诞新年假期还没完全结束,就已经陆陆续续有美国同学赶回学校,着手面试前的准备工作了。

    找工作永远是读MBA压倒一切的主题。或者说,书读得好不好,衡量的标准就是能不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教授交给的不仅仅是死的知识,更应该是职场取胜的看家法宝。专业的辅助队伍也是不可或缺的。塔克的职介所(Career Development Office)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现在,塔克50%-60%的暑期工是通过校园招聘落实的。同时,虽然没有正式的书面文件,据传,塔克是保证100%暑期工的,就是说,即便是最后找不到,只要你还想做,学校都会给安排,比如,周边社区的non-profit的项目,或者做哪个教授的研究课题的助手,等等。

    不管怎样,consulting and investment banking 还是学校里大多数同学关注的理想去向,而二者必须通过有效的networking以及多轮面试的竞争才能最后得到。这种竞争,不仅是同一学校内部各同学之间的竞争,也是和其他兄弟院校的同学来竞争。怎样才能脱颖而出?各人给出的答案肯定大相径庭。兄弟我现在还没有成功的经验可资分享,就只好留待下篇了。

    塔克的校园招聘准备工作从入学就开始了,这些前面的文章有提过。进入到12月份,各个公司根据面试时间的不同,开始分批收简历和cover letter。这个程序都是通过学校内部的网络来实现的,基本上在圣诞假期之前就结束了,每星期一拨。也有些公司只需要在公司的招聘网站上提交申请。根据年景的不同,每年来招聘的公司有多有少。都说今年形势不错,但是没有去年的数据作比,也不好说。更何况,即便公司扩招,也是全球范围选人,不会单独在哪个学校多要人。所以,我感觉,还是要苦练内功,把自己练得棒棒的,就不怕没人要。

    公司挑人是从看简历和cover letter开始的。大约的程序是人事部门先过,然后提交给你申请的业务部门再过。据说第一轮screen掉的人是最多的。这样来回几次,确定面试的短名单。凡是来学校招聘的都会提前大约三个星期左右,通知相关的学生。然后在面试日前的至少两个星期通知学校。这时候,你如果看到心仪的学校没给你上close list, 你就可以参加竞标(bid)。每个学生1000分,开始往里扔。当然去年的分数会提交给你做个参考。你要是中标了,就还有机会。如果没中,也只好88啦。现在,各公司总的面试名额里约有一半要通过竞标产生,所以机会大大的有。

    总的来看,consulting 的暑期工机会不多,竞争就很激烈。I-banking相对机会多些,full time很多也从暑期工里落实了,所以一开始目标就朝着i-banking的同志会觉得比较省事一点。我呢,既无相关从业背景,年纪又一大把,前景如何,只能拭目以待了。
    

尘埃落定的日子   06年6月2日


    上周四的operation课上,当教授说,今天是大家第一学年的最后一课了,心里蓦然有一种感动。一年了,我都做了些什么?还没做什么?得到了些什么,又失去了些什么?乱乱的,理不清头绪。

    听说别的兄弟院校两周前都已经开始放假,我再次体会到塔克学业的沉重。真值啊,那学费!所以,各位,只要你想学点安身立命的真本领,塔克的确是最佳的选择。炼狱般的fall term and winter term,现在回想起来还心有余悸。真的是太痛苦了。塔克的课业虽重,教授却是一等一的优秀。我不止一次地怀疑,塔克靠的什么把这么优秀的教授吸引到这穷乡僻壤!塔克教授的讲课实在是太棒了,课堂上同学们的笑声此起彼伏,根本都不像是在上课。正因如此,我更加痛恨自己学业不精,功力太差,错过了许多和这些大师级教授在学术层面交流的绝好机会。

    二年级的学长,即将向着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出发了。06的6位本土中国学生,有两位分别去了华尔街和香港的著名投行,一位去了biotech领域的顶尖美国公司总部,一位去了通讯、军火、水处理领域的top 500公司搞资产重组和并购,一位去了国际教育集团的在华机构,一位去英国伦敦搞private equity。叫做各得其所。虽然这些工作或许谈不上是他们心仪的工作,但万事开头难,衷心地祝愿他们事业有成,一切顺利!

      一年级的暑期工,也在最后的时刻全部尘埃落定了。10位本土中国学生,都在美利坚找到了一份工作(对了,有位去了英国伦敦)。行业分布极广,function也不尽相同。6月2日开始,就有同学陆陆续续奔赴工作岗位,相信今年的夏天对大家而言也会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找暑期工给我的体会是:动手要早,心态要好,自信,坚持,肯定会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写给后来人   07年4月14日 

刚刚接到纽约街上一家private equity的工作offer,漫长而煎熬的job searching总算告一段落。说来惭愧,虽然在CD上咋咋唬唬发了许多帖子,从T06到T09的许多同学们褒贬不一,但在找工作这方面我确确实实只能算loser。毕竟,我是塔克中国同学中最后一个拿到offer的。和其他牛牛同学比,我这个也只能算平均水平。只是自己对自己很满意:两年来学习上的痛苦折磨,六位数美刀的还贷款压力,拖家带口的家庭重担,无数次被公司ding 掉的惨痛经历,多少回自信心濒临崩溃的边缘,一切的一切,随着这份offer 的到来,终于可以慢慢复归平静。

收到同学许多的祝贺,非常感动。还有一位师兄,第一时间给我打电话,说起当年我们07届刚进校的时候,我对大家说起:进了塔克,可以说一只脚已经跨入了华尔街,努把力,另一只脚也会跨进去的。席间的豪言壮语,何曾想过未来一年半载的努力竟会是如此辛酸,如此令人心力憔悴。今天,当梦想成真、凤凰涅磐的时候,我有理由为自己感到骄傲。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爱拼才会赢。10年国家机关公务员背景,在job searching的过程中慢慢暴露出不足。再怎么说,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 还是大大的不同。不管怎样,我坚持,坚持按照自己的既定选项,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尽力做到最好。对那些有缘没分的公司,虽然当时会很不爽,现在看来也要感谢他们:没有他们,我不会走到今天,不会有这样的happy ending。没有那些个痛苦的ding,哪有今天offer的甜!

再过一个半月,我在塔克的两年学习生活就要结束了。窗外依然残雪铺地,不知名的黄褐色小鸟在雪地里热闹地蹦跳追逐。风,带来春天的气息。在即将踏上新的职业征程的时候,我对自己说:今天,我以塔克为荣;明天,塔克以我为荣。



作者: qianrene    时间: 2007-4-17 23:03
沙发,楼主写得真好啊,不过弱弱得问一句,塔克在哪里啊?
作者: yaoyao99    时间: 2007-4-17 23:04
Silly, Tuck, Dartmouth
作者: 香香茶    时间: 2007-4-17 23:12

我很喜欢塔克,有一个好朋友今年会去塔克读MBA,那就是你的学妹了。

谢谢你和我们分享这宝贵的经历,写的很真诚。LZ你绝非烂人和LOSER,有勇气,毅力和梦想的人永远值得尊敬。TUCK以你为荣!


作者: YY_lalala    时间: 2007-4-17 23:35

太好了,终于有机会在北美区把名字留在帖子的第一页了~~!!


作者: stanhope    时间: 2007-4-18 01:56
我刚刚翻塔克中国人的帖子将criszhang的帖子从头到尾看了一遍, 想不到这里居然已经出了个合订本的了, 太感谢criszhang同学了!!
作者: Camellia07    时间: 2007-4-18 02:40

写的真好!

“这时候,你如果看到心仪的学校没给你上close list, 你就可以参加竞标(bid)。每个学生1000分,开始往里扔。当然去年的分数会提交给你做个参考。你要是中标了,就还有机会。如果没中,也只好88啦。现在,各公司总的面试名额里约有一半要通过竞标产生,所以机会大大的有。”

找工作可以bid, 每个学生1000分,  不明白,谁能解释一下吗


作者: pumpkin    时间: 2007-4-18 02:59
写得好!
作者: welldone2007    时间: 2007-4-18 03:12
thanks.
作者: graceyin7    时间: 2007-4-18 03:38
我也申請 Tuck ,等待消息中...
作者: kcheong15    时间: 2007-4-18 04:01
Very regret that I overlooked Tuck and didn't apply to it.
作者: chriszhang    时间: 2007-4-18 04:52

to camellia07

这1000分是给你投标用的:因为没拿到close list, 但是你又想得到某家公司的面试机会,你就需要和其他的同学一起竞争,看谁投的分多。


作者: yaoyao99    时间: 2007-4-18 04:55
以下是引用chriszhang在2007-4-18 4:52:00的发言:

to camellia07

这1000分是给你投标用的:因为没拿到close list, 但是你又想得到某家公司的面试机会,你就需要和其他的同学一起竞争,看谁投的分多。

Yes, it's a way for companies to recruit students who are really interested in them specifically, verses any company in the same industry.


作者: zhubeibei    时间: 2007-4-18 21:47
写的很好啊
作者: 胡搅蛮缠    时间: 2007-4-18 21:49
狂赞!
作者: Reeddd    时间: 2007-4-18 22:34

点进来才发现是这么长的一篇,记载了在Tuck将近两年的经历,让人振奋

感谢Chriszhang同学

 


作者: Camellia07    时间: 2007-4-18 23:10

谢谢chriszhang和yaoyao! 

我申请了塔克,期待奇迹...


作者: 风飘飘    时间: 2007-4-18 23:15
曾经50页的跟帖的精华版面世了,我可是来回翻看了2遍呢,燃起熊熊战火。。。。。。。。。。。哈哈
作者: collenice    时间: 2007-4-19 01:21
楼主写的好啊!很有启发!
作者: chriszhang    时间: 2007-4-30 00:08
Hope it helps.
作者: goldstarking    时间: 2007-4-30 10:42

谢谢lz分享,非常之赞!

想问一下lz,文中提到十年国企经验,那么是否进tuck时已过而立之年了呢?


作者: chriszhang    时间: 2007-4-30 11:35

呵呵,32岁申请,33岁入学,今年35毕业了


作者: george1984    时间: 2007-4-30 21:28

很真实很震撼!

谢谢LZ与我们分享你的心路历程


作者: toto2004    时间: 2007-5-1 09:11

Thanks a million for sharing. 楼主的文笔太好了,佩服的不行!真有点后悔没申Tuck!


作者: chriszhang    时间: 2007-5-1 11:21

谢谢啊


作者: welldone2007    时间: 2007-5-1 20:11
You are great. Thank you for your sharing.
作者: husheng82    时间: 2007-5-1 21:33

楼主,何必觉得自己是loser呢,那些进入投行或者咨询的人素质固然是相当优秀的,不过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至少你平和的心态就使很多自命精英的人所没有的阿,我很欣赏你,真正的强者不是比别人强,因为这种比较是没有止境的,能够克服自身和环境的不利因素,实现自己的理想的人就是强者,我想你将来的人生道路也一定会成功和幸福的,祝福你


作者: franksklu    时间: 2007-5-2 00:13

推!!!

Tuck as a first choice.


作者: smilingsea    时间: 2007-5-9 10:30
Chris, 非常喜欢你的帖子,又一次深深的被感动, 衷心祝愿你前程一片美好!
作者: ddtt    时间: 2007-5-9 10:34
以下是引用husheng82在2007-5-1 21:33:00的发言:

楼主,何必觉得自己是loser呢,那些进入投行或者咨询的人素质固然是相当优秀的,不过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至少你平和的心态就使很多自命精英的人所没有的阿,我很欣赏你,真正的强者不是比别人强,因为这种比较是没有止境的,能够克服自身和环境的不利因素,实现自己的理想的人就是强者,我想你将来的人生道路也一定会成功和幸福的,祝福你

LZ自谦而已啦
作者: chriszhang    时间: 2007-5-9 13:29

谢谢啊。

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我会很快把在街上PE FIRM工作的心得继续拿来和大家分享。


作者: ddtt    时间: 2007-5-9 15:47
以下是引用chriszhang在2007-5-9 13:29:00的发言:

谢谢啊。

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我会很快把在街上PE FIRM工作的心得继续拿来和大家分享。

期待ING...


作者: ddtt    时间: 2007-5-9 15:48

有机会跟你聊聊最好啦


作者: Huangzizeng    时间: 2007-5-10 02:30

我看的口水都流出来.

楼主啊,你们那里听说GPA底的人不要的,我就看外围看看了.


作者: chriszhang    时间: 2007-5-10 02:36

to ddtt

love to chat with you. shoot me a message.

to huangzizeng

why not have a try.


作者: Huangzizeng    时间: 2007-5-10 19:37
以下是引用chriszhang在2007-5-10 2:36:00的发言:

to ddtt

love to chat with you. shoot me a message.

to huangzizeng

why not have a try.

不许要,直接可以出结果,GPA 没有2.7(of 4) 的人就不要浪费资金了啊.

没有办法啊,家里不是很富裕,一边上课一边做工作, 还写学校报纸,考试都是能过就行.

所以年轻人要是边上课边工作的,要留出时间来学习.


作者: lguo1    时间: 2007-5-16 16:30

Thanks chris for all your touching and inspiring stories.  I have registered for Tuck on campus visit on 5/17.  Hope I could get the chance to meet with some of you on that day.


作者: Huangzizeng    时间: 2007-5-16 16:32

17号不是明天吗?

姐姐是不是仓促了点?


作者: chriszhang    时间: 2007-5-16 21:07

to lguo1

if you believe i can be of help just let me know.


作者: lguo1    时间: 2007-5-17 12:27

To Huangzizeng, yeah, you're completely right that my visit was quite rush.  I got waitlisted by Tuck in the 3rd round and decided to try my best.  Tomorrow will be the last on campus visit offered by Tuck for this term.  I know that I should have come here earlier before the decision date.  However I couldn't walk away from my work back then..... 

To Chris, Thank you so much for your quick response and great help.  Since I am in the similar age group as you are, your stories have given me a lot of encouragement.  Of course, you're much better and stronger than I.  Do you know usually what class will be open for the visitors?  I forgot to ask this question when I called Greta.

Thanks a lot!


作者: lguo1    时间: 2007-5-17 12:37

Chris, Never mind my previous question.  I'll find it out tomorrow myself.   Actually I have no specific question regarding application itself at this time.  My question will be more related with what people around our age could do after getting MBA, which you have already talked a lot about in your stories.

Thanks a lot again!


作者: Huangzizeng    时间: 2007-5-19 00:17
以下是引用lguo1在2007-5-17 12:27:00的发言:

To Huangzizeng, yeah, you're completely right that my visit was quite rush.  I got waitlisted by Tuck in the 3rd round and decided to try my best.  Tomorrow will be the last on campus visit offered by Tuck for this term.  I know that I should have come here earlier before the decision date.  However I couldn't walk away from my work back then..... 

我就是说说,看来在WL的感觉不是很好.

结果现在如何啊?


作者: dreamgirl200    时间: 2007-5-19 00:59
写得真好.Thanks!
作者: lguo1    时间: 2007-5-19 12:21
To Huangzizeng,  don't worry.  I didn't mind your saying that at all because it was simply a fact.

As to my Tuck trip, two words: WORTH IT.  Although I may be dinged very likely at the end, I am so glad that I went there.  I have read so many articles that mentioned about Tuck's close-knit community and nice people before my Tuck visit.  While I was still deeply impressed by what I have seen and experienced in Tuck myself.   

BTW, I saw one article in Tuck today during my visit where I guess there is LZ's Lu(2) Shan(1) Zhen(1) Mian(4) Mu(4).  I happened to see that same article at Tuck's website today...

I would like to say thanks to 2 Tuck Chinese I met and talked with.  You are super nice to me!  

作者: chriszhang    时间: 2007-5-19 13:51

pity i did not receive u here on campus - i did hear from other two mention meeting with u. good luck!

没什么神秘的吧,很普通的人。我会转告你的问候


作者: eggie    时间: 2007-5-19 14:22
写得太好了. 



作者: liongirl    时间: 2007-5-20 11:02
楼主,赞一个!
作者: Huangzizeng    时间: 2007-5-22 05:18
以下是引用lguo1在2007-5-19 12:21:00的发言:
To Huangzizeng,  don't worry.  I didn't mind your saying that at all because it was simply a fact.

As to my Tuck trip, two words: WORTH IT.  Although I may be dinged very likely at the end, I am so glad that I went there.  I have read so many articles that mentioned about Tuck's close-knit community and nice people before my Tuck visit.  While I was still deeply impressed by what I have seen and experienced in Tuck myself.   

BTW, I saw one article in Tuck today during my visit where I guess there is LZ's Lu(2) Shan(1) Zhen(1) Mian(4) Mu(4).  I happened to see that same article at Tuck's website today...

I would like to say thanks to 2 Tuck Chinese I met and talked with.  You are super nice to me!  

似乎是很有趣的样子,他们有给什么回复啊?


作者: Biggreen    时间: 2007-5-23 04:34
Chirs是个好同志,老同志。 希望能够对finance的大同世界作出贡献!
作者: Huangzizeng    时间: 2007-5-23 04:50
你们相互追捧啊?
作者: hgconnie    时间: 2007-5-23 12:05

今天收到了TUCK的邮件,说了一些介绍学校啊,感谢我考虑他们学校之类的话。

感觉他们还是蛮友好的。我只是考G的时候填了他们而已。是不是给每个填他们的人都发邀请信啊?呵呵。

另外说到了CAMPUS VISIT,感觉挺难的,会不会对口语要求很高啊?那时候正在美国,不去行不行啊?

很怕。


作者: lguo1    时间: 2007-5-23 14:48
To Chris, thanks a lot and wish you the best in your new job position.  Hope to see more of your articles in the future.

To Huangzizeng, I feel that as in many other schools, Tuck's admission officers could only talk about the standard answers to waitlist applicants.  But I could feel their strong willingness to help candidates out.  Actually I was late to officially enroll in the campus visit.  I called Greta and she immeidately added me in.  Tuck people are friendly and helpful.  They are nice and pleasant to chat with.  You will remember what I said here once you get the chance to go there yourself some day.

To hgconnie, not sure how much do you concern about your spoken English.  But I'll recommend you to pay Tuck a visit if all possible.  On one side, you could show your strong interest in it.  On the other side, you'll know whether it fits your personality and style.  Just relax and be yourself, and you'll do well.  I guess it might be easier than the future interview.
But since I'm an applicant myself, please wait for Chris' official answer.....
Good luck!


作者: chriszhang    时间: 2007-6-19 11:45

最后一课(补记:524日,星期四)

早上740分,诺基亚手机闹钟准时响起。像这个春季学期里的每一天,招呼女儿起床,洗漱,烤面包,喝牛奶,泡上国内带来的明前龙井,上网查邮件,收拾书包,一家三口在八点十五分准时出门了。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天我要到学校,上我在塔克商学院的最后一课。

陪伴两年的白色雅阁静静躺在屋前的草地上。掏出车钥匙,系上安全带,打火,倒车,前进。车缓缓驶出Kiddie Sachem (塔克专供带孩子的couple居住的小区),左拐,右拐,上了主路。过三个红绿灯,右拐,左拐,左拐,右拐,左拐,Tuck Circle 就在眼前了。

老婆接着送孩子上幼儿园,我背上书包,提着茶杯,迈步向教室走去。今天的FRSA(财务报表分析)的教室在stoneman,教授Howell先生一如往常,早早来到教室,和同学们聊得正热闹。这位老先生可不一般,据传,早年搞房地产,最近炒股票,是塔克教授里数得着的富翁之一。

8点半,准时开始上课。今天的课是各小组做presentation,因为我所在的小组上周就做完了,今天的课对我就是一个听。今天四个小组分析的都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估价的方法和其他的传统产业公司有些不同。教授顺带讲了讲他的心得,我呢,也象其他的课一样,顺便问问两个问题,然后抽空查了查邮件,呵呵。没成想,最后一个小组的一个美国同学,忽然cold call 问我问题(因为我一个人坐在第一排,而且这个问题和中国有关),吓我一跳,还没反应过来,支支吾吾地,全班同学跟着哈哈大笑。当然大家都毫无恶意。

很快,一个半小时的课就要结束了。教授向同学们征求对他的课程的反馈意见,并祝愿大家都前程远大。就这样,我在塔克两年的学习生活画上了句号。

中午的时候,坐在好久没来的sunrise中餐自助餐厅吃饭。耳边响起孟庭苇熟悉的歌声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别在异乡哭泣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梦是唯一行李
   

轻轻回来,不吵醒往事,就当我从来不曾远离
   
如果相逢,把话藏心底,没有人比我更懂你
   

天还是天,喔雨还是雨,我的伞下不再有你
   
我还是我,喔你还是你,只是多了一个冬季
            

街道冷清,心事却拥挤,每一个角落都有回忆
   
如果相逢,也不必逃避,我终将擦肩而去
            

…………

有谁能告诉我,某年某月某一天,我还能坐在塔克的教室里,和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予析”呢!


作者: 天天灿烂    时间: 2007-6-19 12:28
真是令人向往啊。lz写得太好了。
作者: 风飘飘    时间: 2007-6-19 22:14
最后一句话真TNND煽情
作者: hgconnie    时间: 2007-6-19 22:51

“掏出车钥匙,系上安全带,打火,倒车,前进。车缓缓驶出Kiddie Sachem (塔克专供带孩子的couple居住的小区),左拐,右拐,上了主路。过三个红绿灯,右拐,左拐,左拐,右拐,左拐,Tuck Circle 就在眼前了。”

我倒觉得这个朴实的动作描写很感人。有朱自清的味道。

呵呵。大哥真牛啊!!太令人向往了!!

我来写一个浪漫的助助兴,嗯:

宁愿醉倒在TUCK的酒窝里,一辈子不醒。。。。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19 22:54:22编辑过]

作者: feexo    时间: 2007-6-20 14:12

Just my two cents on Tuck campus interviw:

1. They will assign one current student (usually from the same country or having similar background with you) to pick you up from the waiting room and escort you to class, have lunch with you, etc. So if you plan to go to Tuck for campus interview this year, you might have one of us as your company.

2. The interviewers on campus are very friendly and amiable. Actually quite a few of them (including Greta) are Tuck partners (significant others of current Tuckies).

3. Tuck admissions office are EXTREMELY helpful and responsive. Feel free to address any concern you have to them and you can expect very efficient and coordinated answers.

I myself will go to Hanover this fall, and let me know if you plan to visit campus.


作者: feexo    时间: 2007-6-20 14:27

Oh, I almost forgot to post the following message:

Chris, congratulatioins and best wishes on your future endeavor on the Street. Your posts inspired me to apply to Tuck and luckily I got in. I'm really glad to be able to join this small but close community and have alums like you who shares, mentors and helps all the time.

Also, I'm sure you will have a chance to sit back in Tuck classroom someday, maybe next year's recruiting event of your firm?

All the best.


作者: Huangzizeng    时间: 2007-6-20 15:10

文笔还是不错的啊.


作者: 飞得更高    时间: 2007-6-21 00:28

这里有Tuck的在校GGJJ吗?

想多了解一些情况

我的Email:jackyzhang2002@126.com


作者: Spring009    时间: 2007-6-21 19:02
以下是引用hgconnie在2007-6-19 22:51:00的发言:

“掏出车钥匙,系上安全带,打火,倒车,前进。车缓缓驶出Kiddie Sachem (塔克专供带孩子的couple居住的小区),左拐,右拐,上了主路。过三个红绿灯,右拐,左拐,左拐,右拐,左拐,Tuck Circle 就在眼前了。”

我倒觉得这个朴实的动作描写很感人。有朱自清的味道。

呵呵。大哥真牛啊!!太令人向往了!!

我来写一个浪漫的助助兴,嗯:

宁愿醉倒在TUCK的酒窝里,一辈子不醒。。。。


     同感~
作者: chriszhang    时间: 2007-8-12 13:48

月子

 

62日搬到纽约已经两月了。74日美国国庆日放假的时候,就想着写点啥,记录这段在华尔街工作的日子。题目都起好了,就叫“月子”,因为那时候我工作刚好一个月。结果刚开了个头,却没了往下写的时间,一直拖到今天。

曼哈顿岛不是第一次来了。2003年夏天,我们一家三口就从加拿大出发来纽约观光游览。当时行走在大都会博物馆附近的小道上,看着两边带花园阳台的公寓,我对老婆说,将来有一天能住在这样的房子里,该多好啊。这么一个“朴素”的想法,在时隔4年之后,悄然地实现了。

当然我现在租住的公寓还没带花园阳台,而且是相当的小(相对于一家三口),不过自己的虚荣心已经极大地满足了。这幢公寓楼距离帝国大厦不到100米,我所在的34层景致还不错。每天,踩着第五大道去上班、下班,晚饭后散步在百老汇大街,一间挨着一间的名牌店,让我感叹钱真是怎么挣都不够用。不过,每当夜晚看着窗外星星点点的灯火,想着自己终于成为这个帝国主义金融心脏的一分子,之前所有的艰辛与磨难都得到了补偿,而之后将要面对的挑战和困苦,我都有了充分的决心、勇气和力量。

我服务的公司是一家私募股权基金,就是通常说的PE。目前旗下资金约10亿美元,主要的投资对象是各新兴市场包括中国的私营企业。由于是新手,我的活还不算太重。帮着老同志看看公司,财务啊管理啊市场啊等等。早九晚六的生活还算过得去。我的打算是尽快适应这个新的环境,又多又好又快地学习,争取在不久的将来能在中国的市场上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作者: welldone2007    时间: 2007-8-13 09:01

Congratulation to you, Chris. Your story really inspires me.


作者: waitingtoexhale    时间: 2007-8-14 20:30
文笔看着很舒服。。。
作者: foreverjacky    时间: 2007-8-16 09:43

今年申请Tuck,tuck rocks


作者: kissin    时间: 2007-8-16 10:47
Thanks
作者: ckmichael    时间: 2007-9-30 17:40

每次看了我都热血沸腾的。。


作者: chriszhang    时间: 2007-9-30 22:25

CD版的励志故事。呵呵

欢迎你申请塔克


作者: hgconnie    时间: 2007-9-30 23:52

呵呵.继续继续啊...期待更精彩的故事

另外,您大量的提到了金融和咨询是主流,的确这个是的.

那么做MARKETING的是不是狠非主流,狠难找工作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30 23:55:00编辑过]

作者: chriszhang    时间: 2007-10-1 07:41
我这个烂人最后都有归宿了,其他行当的更不应在话下。
作者: iflyagain    时间: 2007-10-1 10:57
佩服lz,本来没有打算申请Tuck的,现在要好好考虑一下。
作者: amorela    时间: 2007-10-1 20:42
以下是引用iflyagain在2007-10-1 10:57:00的发言:
佩服lz,本来没有打算申请Tuck的,现在要好好考虑一下。

哈哈哈,跟我想的一样~~
作者: hgconnie    时间: 2007-10-2 00:12

呵呵,谢谢LZ.
这个贴写的真好,突然觉得有刺激TUCK今年成为大年的趋势噢.

同志们要谨慎啊...


作者: kuailede    时间: 2007-10-2 02:38
写的真的很好,很受鼓舞,因为有许多类似的情况。
想申请,但是要到11月初才考GMAT,不知道安排什么时候的campus visit比较好?

作者: danielzh_sg    时间: 2007-10-2 13:48

Deeply inspired and encourged by the story of chriszhang. In the preparation for the application, but just got GMAt 660, with 6 years working experience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human resource and 2 years of rearch, hope to get such great chance to sit in TUCK classroom next year.

Thank you, Chris. Good luck.


作者: chriszhang    时间: 2007-10-2 21:29
以下是引用hgconnie在2007-10-2 0:12:00的发言:

呵呵,谢谢LZ.
这个贴写的真好,突然觉得有刺激TUCK今年成为大年的趋势噢.

同志们要谨慎啊...

你说得也对也不对。申请的事情,只要是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就好了,至于大年小年的,留给别人去讨论吧。

对的方面是,确实是有包括今年入学的塔克同学是看了这个帖子才申请并录取的。祝大家好运。


作者: hgconnie    时间: 2007-10-3 00:26

对的,对的,

同志们态度要端正...

每个个体的情况是不同的,我们能做的,只是尽力把自己做到最好.

他实在不录取,也没办法了...


作者: rock_xyz    时间: 2007-10-3 20:38
写得那叫一个棒呀。不经然间也动了申请tuck的念头。
作者: rock_xyz    时间: 2007-10-3 21:10

To danielzh_sg,

660 is kind of low. My first GMAT is 680. But at that time, I does not really take GMAT seriouly. When the application time comes, 5 Months after my first GMAT try, I do a lot of researches on the schools and also consider MBA seriouly. I re-take the GMAT. Anyway, that's only my suggestion. Like many people said, the whole package matters.


作者: rock_xyz    时间: 2007-10-3 21:22

To chrisZhang,

Your story is really touching. I am an IT engineer without any finance background. Also, I am in my 30s.

Your story encouraged me a lot! Thanks a lot.

就象你所说,找工作时“industry, function and geography"都很重要,而你这三个要素都换了。而我也正是这种情况。你的故事给我很多勇气。我想从IT到Finance也并非没有先例,事在人为。


作者: chriszhang    时间: 2007-10-3 21:41
以下是引用kuailede在2007-10-2 2:38:00的发言:
写的真的很好,很受鼓舞,因为有许多类似的情况。
想申请,但是要到11月初才考GMAT,不知道安排什么时候的campus visit比较好?

现在就可以约了吧。11月12月都可以的,去看看学校,会很有收获。


作者: chriszhang    时间: 2007-10-3 21:42
以下是引用rock_xyz在2007-10-3 21:22:00的发言:

To chrisZhang,

Your story is really touching. I am an IT engineer without any finance background. Also, I am in my 30s.

Your story encouraged me a lot! Thanks a lot.

就象你所说,找工作时“industry, function and geography"都很重要,而你这三个要素都换了。而我也正是这种情况。你的故事给我很多勇气。我想从IT到Finance也并非没有先例,事在人为。

我只不过是有些幸运罢了。祝你好运,大家一起来探讨。
作者: 北京的枫叶    时间: 2007-10-4 11:18

Thanks a  lot for sharing your experience.

I like TUCK also.


作者: danielzh_sg    时间: 2007-10-19 22:39
标题: I m preparing the next round of GMAT

rock_xyz, thanks for your kind information. I am preparing for the next round of GMAT and plan to retake on mid of Dec.


作者: zhoukitty    时间: 2007-10-20 04:27
写的真好 顶&赞
作者: chriszhang    时间: 2008-10-15 00:11
一年前的老贴了,还希望能对大家有点帮助。
作者: Tuck2010    时间: 2008-10-15 08:27
居然不顶我们的贴。。。
作者: highdior    时间: 2008-10-20 11:00

赞!!!


作者: GREVOCA    时间: 2008-10-20 18:32

LZ写的很好,平实的语言后面是真实的感情。

另外请LZ以圈内人的感觉谈谈现在的金融危机对华尔街工作的影响。现在想转入Finance,没想到碰到这样的环境,犹豫中。

还有,感觉Tuck最强的是GM,其Finance排名并不高,请LZ谈谈具体情况。

谢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20 18:37:36编辑过]

作者: chriszhang    时间: 2008-10-20 21:00
我正想和在申请中的同学们交流交流目前的经济状况和前景。如果你在上海的话,我们可以找个地方,看看有没有感兴趣的同学,坐下来一起聊聊。
作者: momo_yu    时间: 2008-10-20 22:41

虽然我不做FINANCE也不转,但是我有强烈兴趣!

报名参加!

楼上的GG真是好人!!!


作者: GREVOCA    时间: 2008-10-20 22:43

chris您好:很遗憾,我在北京。不过我相信在上海对这些问题有疑惑的人也很多。


作者: highdior    时间: 2008-10-21 00:16

Chris前辈可别忘了我啊,我也报个名,呵呵。不过不好意思,最好能安排在周六啥的,我最近在杭州多一些。对了,11月2号Tuck的Info Session, 你去不?期盼能见到你哦。


作者: Tuck2010    时间: 2008-10-21 02:36
以下是引用bitte在2008-10-20 23:50:00的发言:

Tuck的前辈好!

我这两天要提交scholarship申请,网站上说可以fax or mail to them. 这个mail是指physical mail过去吧?不能email么?大家都怎么弄得? 我老觉得fax不靠谱。

谢谢

可以email的


作者: Tuck2010    时间: 2008-10-21 02:52
以下是引用chriszhang在2008-10-20 21:00:00的发言:
我正想和在申请中的同学们交流交流目前的经济状况和前景。如果你在上海的话,我们可以找个地方,看看有没有感兴趣的同学,坐下来一起聊聊。

老张,你能不能先给我们开个讲座,我们现在郁闷着呢!


作者: lymix    时间: 2008-10-21 10:52
以下是引用GREVOCA在2008-10-20 18:32:00的发言:

LZ写的很好,平实的语言后面是真实的感情。

另外请LZ以圈内人的感觉谈谈现在的金融危机对华尔街工作的影响。现在想转入Finance,没想到碰到这样的环境,犹豫中。

还有,感觉Tuck最强的是GM,其Finance排名并不高,请LZ谈谈具体情况。

谢谢!


替Chris大哥回一句

Tuck的Finance还是不错的。拿Private Equity来说,全世界的商学院中有三个设有PE Research Center,Tuck是其中一个。另外两个没记错的话是英国的LBS和德州的Austin。


作者: chriszhang    时间: 2008-10-21 11:15
以下是引用Tuck2010在2008-10-21 2:52:00的发言:

老张,你能不能先给我们开个讲座,我们现在郁闷着呢!

没问题,我们可以约时间,视频解答同学们的问题。一定让同学们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作者: ivyer    时间: 2008-10-21 11:26
以下是引用chriszhang在2008-10-20 21:00:00的发言:
我正想和在申请中的同学们交流交流目前的经济状况和前景。如果你在上海的话,我们可以找个地方,看看有没有感兴趣的同学,坐下来一起聊聊。

报名~


作者: proudking    时间: 2008-10-22 12:31
我也报名,我非常喜欢TUCK,想向前辈当面请教
作者: 般若琉璃    时间: 2008-11-11 22:34

敢问各位看官,现在还有谁能联系上chriszhang这位前辈?

小女拜过了!






欢迎光临 ChaseDream (https://forum.chasedream.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