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贴网友普遍反映比较负面。除去感情化的语言之外,主要反馈是本贴对大家没有帮助。基于回馈社区的精神,增补一下:
心理满足一下。 一共用了两周的业余时间备考,自己还是挺得意的。
介绍一下我的背景:我的有利条件是我的英语。从高一开始,我背诵了所有的英语课文,包括后来的大学课本,新概念。另外大学的时候我强迫自己看了一些英文读物,包括“飘”,“了不起的盖茨比”,英文科技期刊和报纸等等。这些年打下的基础让我在后来的TOEFL, GRE, 和最近的 GMAT 准备都非常轻松。如果要总结成实际的能力,那就是阅读能力。在 TOEFL, GRE 和 GMAT 中,阅读对我从来不是问题。我甚至在新东方短暂地业余教过GRE阅读(那也是个神奇的经历)。当然,后来在美国的学习和工作经历更大幅度提高了我的英文。我的美国同事曾经评价我的英文写作要超过大多数美国人。
我的不利条件是,本人属于高龄考生,工作非常忙并且备考时间是硬性的两个星期的业余时间。并且我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所以即使是这两周的业余备考,除了周末以外也大多是在孩子睡着以后。这个成绩虽然不是我的最好发挥(我对数学DATA SUFFICIENCY缺乏重视,导致实战中误解选项),我也很得意了。另外,我写英文文章的速度不快,因为我无法容忍自己写的东西逻辑重复臃肿。
考前两周经过大量思考最终决定考GMAT,当天去图书馆借了04(还是03?)年的KAPLAN,开始准备。当天在网上定购了OFFICIAL GUIDE,并决定两周内应考,在网上预约了考试时间。
作KAPLAN的感觉巨不爽。我原以为语文部分会百发百中,结果发现我最为自信的语法改错却错误率最高,并且很难提高,无论我怎么细心。经一位去年COLUMBIA录取的美女学妹开导,借得一本新东方的语法书(白勇?),结果开卷不久就发现有的例题解释本身就是错误的(第二章 第11练习题对答案E的解释),于是再未看过。
几天后 OG 到了,开始仔细研究语法改错部分,很快就发现OG与KAPLAN在风格上有很大不同。OG的题目答案的确有确凿的根据,而KAPLAN的例题有时候答案很没有说服力。我把OG上做错的题目都做成了笔记,尤其是比较罕见的惯用法(罕见的惯用法,这里好像就有逻辑问题。。)。个人感觉,语法部分应该以OG为准绳和宝典,忘记其他东东,包括KAPLAN和新东方的语法笔记。
考前两天看了些写作范文,自己在计算机上试写了4 ~ 5 篇。实战时自我感觉AA发挥得比较充分,篇幅充裕。对AI题目没有太多个人想法,于是随便选了一个立场开始附会。结果 AI 有的段落非常短,只有两三句话,自己感觉象没有写完。并且由于没有太多个人感想,修辞极度单调。结果居然也6分了。
考前三天的一个凌晨,睡眼朦胧第做了一套OG的样题,作文没有写完(只写了三分之一左右),大为紧张。但是后两部分的得分是760,和自己的感觉大体相当。
临考大量摄入咖啡和红牛,每次休息再出去灌一瓶红牛。考场里有大量的GMAT考生,看来商学院生意红火啊~~ 和周围的考生聊了聊,其中一个哥们居然前一天刚来考过当作练习。这事的细节大量网友觉得蹊跷,我自己也不明就里。但是我压根不知道GMAT 30天不能重考这回事,所以当时的寒暄也没有打听,无法向大家解释,就让它成为悬案吧。
考后三天,在AMAZON定的 OG 其余两册才到,用不上了。OG 本身我也只做了语法改错和数学的部分习题(大概400~500题左右),研究了一下写作范文。正在考虑要不要到AMAZON退货。
备考经验教训:
总则:每个人的背景不同,所以备考战略应该因人而异,不能一概以别人或者网上的经验做指导。比如,我觉得JJ的误导作用,不亚于正面作用。如果你要认真准备GMAT,我认为你应该以OG作为主导,不要对JJ太在意,因为其他考生的经验本身就是非常不可靠的,更谈不上权威。
语法改错:这一部分比较有规律可循。基本规律是在上下文找确凿的语法提示和证据。实际上每个错误答案都有两个以上的错误点。不要依赖自己的语感,要依靠确凿的语法分析。刚开始准备的时候我的对自己的语感很自负,但是很快就发现几个复杂从句夹在一起,语感是完全不可靠的。
逻辑,阅读:这两部分谈不上什么心得,因为本来也没怎么准备。最初准备的一两天做了一些题,感觉正确率已经接近饱和,很难再提高,把时间花在这两方面很不经济,就把精力转移到 SC 上。
数学:我的教训是“需要适应一下题型”。这部分时间是充裕的,但是偶尔会有一些比较困难的题会需要多花些时间。我在实际考试中前五题以内就碰到一道题大概消耗了5分钟。我非常不适应 DATA SUFFICIENCY,由于对数学部分比较自信,所以基本没有准备,只看了100道左右的OG习题。后来实战中,数学部分赛程过半了突然发觉(或者是错觉)前面的 DATA SUFFICIENCY 可能都错了。好在我比较乐观,不但对自己,也对 ETS 的出题算法:我相信这个算法是会在考生的能力真值上稳定收敛的。
顺便:我完全不相信 KAPLAN 所谓前面几题至关重要的说法,KAPLAN大概以为ETS考题算法的作者是白痴了。即使这个说法曾经正确,KAPLAN这几年反复地在书中以此故弄玄虚,ETS 岂能不做修正?这一点,懂得收敛算法或者系统稳定性的同好们很容易理解。无法理解 KAPLAN 何以如此弱智。我个人的实战经验也证明,前面的少量错误是可以矫正的。
写作:多看些范文,并分析一下高分范文的结构。说实话,OG的6分范文在逻辑和修辞上是很重复冗长的。有的论点往往用几句逻辑上重复的话来展开。但是如果这是GMAT的风格,so be it。对理工背景的考生,这一点好像格外适用。我自己的作文模板,每一段至少有三到四句话。第一句提炼该段的论点,第二句说明所使用的逻辑原则,第三句把这个原则适用在具体题目上,第四句稍作总结或者加以例证或者延伸。我比较喜欢计算机考试,因为这样可以先写出段落提纲和草稿,然后在逐段扩展。
体力准备:我觉得对GMAT对耐力方面的要求还是要有个心理准备。我在做样题的时候对3~4个小时的考试时间没有什么疲惫感增强的感觉。可是真正考试的时候,也许是前面兴奋过渡的原因,到了后来自我感觉有点迟钝。
时间掌握:数学部分应该时间充裕。语文部分个人感觉需要稍微把握。数学和语文部分我实战时都提前交卷,数学提前幅度比较大,语文似乎是5分钟左右,但是感觉大脑后来明显有疲惫的感觉。
在时间上个人感觉最紧张的是 AI 写作。
PS。我认为(其他高分得主心经也提到过),GMAT 和人生其他问题一样,核心要点是要对自己有信心,在此基础上逐步构造实力。别人的经验,包括JJ和心经,只能作为参考和激励,不能作为标尺。中国的人文氛围和教育体制容易令人“以人度己”和“以己度人”,这一点,无论是面对GMAT,还是面对人生,都是需要突破的。如果,你只是在重复别人的经验,你只是别人的平均值,那么,你的存在没有什么意义。
祝大家好运!
心理满足一下。 一共用了两周的业余时间备考,自己还是挺得意的。
考前两周决定考GMAT,当天去图书馆借了04(还是03?)年的KAPLAN,开始准备。当天在网上定购了OFFICIAL GUIDE,并决定两周内应考,在网上预约了考试时间。
作KAPLAN的感觉巨不爽。我原以为语文部分会百发百中,结果发现我最为自信的语法改错却错误率最高,并且很难提高,无论我怎么细心。经一位去年COLUMBIA录取的美女学妹开导,借得一本新东方的语法书(白勇?),结果开卷不久就发现有的例题解释本身就是错误的,于是再未看过。
几天后 OG 到了,开始仔细研究语法改错部分,很快就发现OG与KAPLAN在风格上有很大不同。OG的题目答案的确有确凿的根据,而KAPLAN的例题有时候答案很没有说服力。我把OG上做错的题目都做成了笔记,尤其是比较罕见的管用法(罕见的管用法,这里好像就有逻辑问题。。)。个人感觉,语法部分应该以OG为准绳和宝典,忘记其他东东,包括KAPLAN和新东方的语法笔记。
考前两天看了些写作范文,自己在计算机上试写了4 ~ 5 篇。实战时自我感觉AA发挥得比较充分,篇幅充裕。对AI题目没有太多个人想法,于是随便选了一个立场开始附会。结果 AI 有的段落非常短,只有两三句话,自己感觉象没有写完。并且由于没有太多个人感想,修辞极度单调。结果居然也6分了。
考前三天内做了一套OG的样题。
临考大量射入咖啡和红牛。考场里有大量的GMAT考生,看来商学院生意红火啊~~ 和周围的考生聊了聊,其中一个哥们居然前一天刚来考过当作练习。
考后三天,在AMAZON定的 OG 其余两册才到,用不上了。OG 本身我也只做了语法改错的部分习题,研究了一下写作范文。正在考虑要不要到AMAZON退货。
备考经验教训:
总则:每个人的背景不同,所以备考战略应该因人而异,不能一概以别人或者网上的经验做指导。
语法改错:这一部分比较有规律可循。基本规律是在上下文找确凿的语法提示和证据。实际上每个错误答案都有两个以上的错误点。不要太相信自己的语感,要依靠确凿的语法分析。
逻辑,阅读:这两部分谈不上什么心得,因为本来也没怎么准备。
数学:需要适应一下题型。这部分时间是充裕的,但是偶尔会有一些比较困难的题会需要多花些时间。我在实际考试中前五题以内就碰到一道题大概消耗了5分钟。
写作:多看些范文,并分析一下高分范文的结构。说实话,OG的6分范文在逻辑和修辞上是很重复冗长的。有的论点往往用几句逻辑上重复的话来展开。但是如果这是GMAT的风格,so be it。对理工背景的考生,这一点好像格外适用。我自己的作文模板,每一段至少有三到四句话。第一句提炼该段的论点,第二句说明所使用的逻辑原则,第三句把这个原则适用在具体题目上,第四句稍作总结或者加以例证或者延伸。我比较喜欢计算机考试,因为这样可以先写出段落提纲和草稿,然后在逐段扩展。
体力准备:我觉得对GMAT对耐力方面的要求还是要有个心理准备。我在做样题的时候对3~4个小时的考试时间没有什么疲惫的感觉。可是真正考试的时候,也许是前面兴奋过渡的原因,到了后来自我感觉有点迟钝。
时间掌握:数学部分应该时间充裕。语文部分个人感觉需要稍微把握。数学和语文部分我实战时都提前交卷,数学提前幅度比较大,语文似乎是5分钟左右,但是感觉大闹后来明显有疲惫的感觉。
在时间上个人感觉最紧张的是 AI 写作。
祝大家好运!
LZ也太幼稚了
一看就知道是在骗人趁我揭穿你前把帖子改了吧
真得很没意思
就是阿,有够无聊的
“两周业余的时间,770,6分,阅读和逻辑谈不上什么心得,因为没怎么准备,作文居然也就6分了”
谁信啊
我也是两周,不过还有4天才考。每天复习近十个小时,现在觉得能上700除非发生奇迹。我也不准备阅读,就拼语法和逻辑。GWD肯定做不完了。AWA也没有时间准备,能在考试前过一遍题库就不错了。
不过个人觉得XDF的书还是很有用的,我用的刘振民的语法和陈向东的逻辑。
哈哈,楼上这位JJ看的真是准阿,谁都知道GMAT只能30天后才能考
哈哈~~还有这种事情?说的还真是煞有其事阿:“前一天刚考过当练习”
“借得一本新东方的语法书(白勇?),结果开卷不久就发现有的例题解释本身就是错误的,于是再未看过”请问哪一题,我也在看白勇呢!
楼主你V和M多少啊?
牛,飞在北美的天空
hehee..... who is this guy? But I do hope he is real. If it's that easy, I can get 770 too.
考前三天内做了一套OG的样题。
临考大量射入咖啡和红牛。考场里有大量的GMAT考生,看来商学院生意红火啊~~ 和周围的考生聊了聊,其中一个哥们居然前一天刚来考过当作练习。
考后三天,在AMAZON定的 OG 其余两册才到,用不上了。OG 本身我也只做了语法改错的部分习题,研究了一下写作范文。正在考虑要不要到AMAZON退货。
比较担心楼主的身体健康
这么多热心人关心,集中回复一把:
1. 关于JJ: 我知道JJ这回事,但不觉得JJ会对我有帮助,所以没看。原因有二:
第一,如果你对自己的定位是99 percentile,那么绝大多数人的经验对你而言并没有帮助。反过来说,如果你认为网上一个随机的应试者的经验对你有帮助,你对自身的心理定位已经低于 50 percentile。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健康的心态。
第二,JJ和新东方的备考战术,基本上还是中国特色的题海战术。如果你对自身的实力和应变能力有信心,你应该不会认为题海战术是一种有效益的备考战术。我个人对题海战术有强烈的心理抵触。
2。关于备考材料,OG和网上P2P方式的互助有效性对比:
我相信OG应该是准绳和指南。白勇刚过世,我不想过多说关于死者的话题。但是我所看到新东方语法笔记里的解释错误是明显的。我再次腔调应该以OG作为语法的准绳和法宝。我不认为你应该迷信新东方材料的权威性,或者有效性。
另外我觉得在网上看别人的情况,来评估你自己的备考情况是愚蠢的作法,因为你并不知道网上其他人的背景是否适用于你本人。
3。最后,关于对原贴信息内容真实性的置疑,我只能说,这个世界上永远会有1%的应试者分数超过770,这个事实不会改变,无论你相信还是不相信。 GMAT是一种APTITUDE考试,对于实力达到 1% 的应试者,备考的目的只是在于熟悉考试的题型和格式,而不是提高智力或者英文水平。另外,北京考点的情况我不清楚,但是没有理由相信北京考点的情况可以推广到北美。我去的那个考点大概可以容纳二十多个人。当天爆满,绝大多数是考GMAT。
祝大家好运!
hehee..... who is this guy? But I do hope he is real. If it's that easy, I can get 770 too.
In the spirit of GMAT: you are making an obvious assumption here, my friend.
比较担心楼主的身体健康
Thanks, dude. Large amount of coffee intake is a daily must for me. As for Red Bull, it's not much more than sugar water anyway. Just check the ingredient list.
我也是两周,不过还有4天才考。每天复习近十个小时,现在觉得能上700除非发生奇迹。我也不准备阅读,就拼语法和逻辑。GWD肯定做不完了。AWA也没有时间准备,能在考试前过一遍题库就不错了。
不过个人觉得XDF的书还是很有用的,我用的刘振民的语法和陈向东的逻辑。
Good luck!
大家也别说什么了,此人的目的就是希望这样的效果
集中回答,为什么没有回答连续两天可以考试的问题? CD向来报分数都是V和M还有总分的,为啥这位高人没有?
哎,手艺潮了点,这样的文章,我换个马甲就能写
大家就别再纠缠了吧,就当这哥们说的经验都是真的吧~
反正偶们也不愿意用250刀来做模考,偶们更不指望准备2周考770+6的啦~还是踏踏实实备考来得实际哈~
LZ再解释一下那个前一天就去摸考过的情况吧
给楼主提个醒
770的一般都是数学51语文41或者数学50语文42
你是哪种?
“和周围的考生聊了聊,其中一个哥们居然前一天刚来考过当作练习。”
呵呵,这个也太假了吧!
楼上的说得太好了!
那位声称注定会有1%成为770的大牛怎么不来回答问题了?
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有能力超强的人
我也相信LZ就是属于1%里面的那个人
但我更相信我绝对属于99%里的那批天资平常的人
所以对于诸如“两周搞定GMAT", "没怎么看资料就考高分”之类的超人心经,我只能够一笑而过。
还是恭喜楼主了!祝申请顺利
另外我觉得在网上看别人的情况,来评估你自己的备考情况是愚蠢的作法,因为你并不知道网上其他人的背景是否适用于你本人。
3。最后,关于对原贴信息内容真实性的置疑,我只能说,这个世界上永远会有1%的应试者分数超过770,这个事实不会改变,无论你相信还是不相信。 GMAT是一种APTITUDE考试,对于实力达到 1% 的应试者,备考的目的只是在于熟悉考试的题型和格式,而不是提高智力或者英文水平。
楼主所说的全部,其实只有三句话:
1、我属于1%
2、只有你们才需要用GMAT提高智力或者英文水平
3、别企图从我的经验中得到什么
人家科学家早说了,人的潜能无限。李宁说:nothing is impossible. 耐克也说:everything is possible.
所以,2天考800分也是可能的。只是和我们无关罢了,又何必关心呢?
工作中,给老板写Report经常会被提醒:So what? What’s your point here? 楼主是不是也该想一想你的point在哪里呢?否则就等于什么也没说啊!
...
要求删帖~
可以分享的心得,占原贴内容的50%,包括我对备考材料的看法,作文模板的大体模式和其他一些个人体会。其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心得,是要对自己有信心。缺乏这个基础,其他一切都是徒劳。我想这个经验,不但适用于所有人,并且适用于GMAT之外的人生场景。
从跟贴中,坦率地说,我看到很多缺乏自信的人。你想要在这里分享的,我猜想,不是经验,也不是快乐,而是 JJ 这类的捷径。在这点上我们无法达成共识,我也不可能违反个人原则和法律来满足你。抱歉。
我好奇的是,如果在GMAT面前采取这样一个姿态,面对其他问题,比如申请,面试,人生,你是不是同样会寻找不正当的捷径?
I agree with icando, nothing meaningful will come out of this topic anymore. I can help those who need real help, not potential cheaters. Let this thread end.
看不到你分享的所谓的快乐,看不到你提供的有实际意义的经验,看不到你始终不敢去回答那两个问题的答案,你在回避什么呢?
你装深沉装的太假,还来什么“我也不可能违反个人原则和法律来满足你。抱歉。”
我好奇的是,是不是一个人要是撒了一次谎,他就会一次又一次的再撒谎去掩盖上一个谎言呢?
“借得一本新东方的语法书(白勇?),结果开卷不久就发现有的例题解释本身就是错误的,于是再未看过”请问哪一题,我也在看白勇呢!
第二章,第11练习题对选项 E 的解释是明显错误的。该选项根本不是“allow...doing”的句型。书中的解释说明作者并没有看懂该选项。的语法结构。选项E的硬伤在于不必要的进行时。
这之前的其他详解也有缺乏说服力的地方,但是这一题对这一选项的详解则是明显而根本错误的。我在看到该题以前的感觉是比较frustrated,看到该题之后则对这本书本身完全丧失了信心。
但是OG就完全不存在类似的现象。
顺便,我的语文部分分数是45
我不知道为什么,也不知道细节。这个哥们进门登记的时候,考点的大妈看着他面熟,问他是不是刚考完要打印成绩。他回答说“I took a test yesterday and it was a practice”。跟他寒暄了两句,祝他好运,并没有问他细节。在美国追问别人的个人细节,象这里某些人这样,是缺乏教养的行为。并且,我根本不知道30天内不能重考这种规则,当然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奇怪,只是觉得他钱太多了,所以有点印象。
楼主所说的全部,其实只有三句话:
1、我属于1%
2、只有你们才需要用GMAT提高智力或者英文水平
3、别企图从我的经验中得到什么
人家科学家早说了,人的潜能无限。李宁说:nothing is impossible. 耐克也说:everything is possible.
所以,2天考800分也是可能的。只是和我们无关罢了,又何必关心呢?
工作中,给老板写Report经常会被提醒:So what? What’s your point here? 楼主是不是也该想一想你的point在哪里呢?否则就等于什么也没说啊!
Reading your comments above, I think I kinda understand why your boss asks those questions.
看不到你分享的所谓的快乐,看不到你提供的有实际意义的经验,看不到你始终不敢去回答那两个问题的答案,你在回避什么呢?
你装深沉装的太假,还来什么“我也不可能违反个人原则和法律来满足你。抱歉。”
我好奇的是,是不是一个人要是撒了一次谎,他就会一次又一次的再撒谎去掩盖上一个谎言呢?
你需要意识到,“看不到”是你的主观问题。
我确实在回避,回避陪你这样的无聊人一起无聊。
我猜想很多人出于备考GMAT的frustration,所以对原贴的语气产生反感。我了解自己的遣词造句比较COCKY,一则出于对分数的自豪,二则我的个性是从来不怀疑自己。
事实上770这个分数并不是我的最好发挥,因为我在考试前几天凌晨在完全疲惫的状态下用OG SAMPLE摸底的分数是760,并且考试过程中我知道在数学部分犯了一些明显的错误,因为我对 Data Sufficiency 题型不是很习惯,导致数学部分分数只是50。如果事前对 DATA SUFFICIENCY 多重视一些加以准备,我想成绩应该是780~790。
至于假装深沉,我看不出尊重法律和尊重自己和深沉有什么关系。反而你说这些“深沉”让我觉得相当 peculiar 。
很多中国人生性多疑,这是在中国的生存环境中的生活体验造成的,我可以理解。所以我不介意有些 ID 的怀疑。
但是你坚持用侮蔑性语气反复人身攻击,实质上,是试图用否定别人来安慰自己。这很充分地表明了你是多么不惮于向世人昭示一颗小人的龌龊心灵。人的内心都有阴暗的角落,但是如此肆无忌惮地拿出来示众,就有点价值观的问题了。
试想,倘若你真的证明了我的虚伪和无能,又能增强你自己的实力或者信心吗?又能抹煞其他所有770分以上的高分得主吗?
再试想,一个自信能达到740分以上的强者,又怎么可能对旁人也得了高分如此执迷呢?
世界上总会有1%的应试者成绩在770以上,这是一个必然的统计事实,跟我本人的分数无关。如果不是我,也会有其他人得到这个分数。想到这里,头脑清醒的人应该意识到,你对本楼如此痴迷,如果不是对本人由爱生恨(我希望别是),那就是出于对自身能力低下的深刻自卑。
哎
如果我能考770就好了
呵呵,恭喜一下楼主。
我觉得没必要撒谎。
如果楼主是撒谎,又能得到什么好处呢?
难道就是论坛上一堆ID的羡慕么?对他本人又没什么意义。
想一下,新东方老师说,中国人数学强,美国人语文强。
我们不会花大力气复习数学,美国人也不会花大力气复习语文一样。
楼主作为一个在北美的中国人。考得高分也是挺正常滴呀~
楼主考完了,有一个好成绩,跟大家分享经验,就这一点而言,大家都应该感谢楼主。
但楼主的分享中自我得意的感觉太浓了,所以让很多人,尤其很多可能还是学生的人很不以为然,这个本来完全可以避免的,只要楼主说话时注意一下语气。楼主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应该是过30了,在没有必要SHOW自己的地方过多地展示自己的尚未正式被确认的HIGH IQ是有欠成熟了,甚至是一个mistake
论战升级后楼主带着情绪又把对某些人的不满无理由扩大为中国怎么怎么样,在中国教育系统下的人又怎么怎么样,甚至把考G这么一件小事上升到存在意义这个高度,何苦了。楼主在美国应该是连ABC都还算不上吧,作为在美国的第一代华人移民(如果楼主准备终老于美国的话),对国人还是多一点本是同根生的心态吧。
楼主考完了,有一个好成绩,跟大家分享经验,就这一点而言,大家都应该感谢楼主。
但楼主的分享中自我得意的感觉太浓了,所以让很多人,尤其很多可能还是学生的人很不以为然,这个本来完全可以避免的,只要楼主说话时注意一下语气。楼主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应该是过30了,在没有必要SHOW自己的地方过多地展示自己的尚未正式被确认的HIGH IQ是有欠成熟了,甚至是一个mistake
论战升级后楼主带着情绪又把对某些人的不满无理由扩大为中国怎么怎么样,在中国教育系统下的人又怎么怎么样,甚至把考G这么一件小事上升到存在意义这个高度,何苦了。楼主在美国应该是连ABC都还算不上吧,作为在美国的第一代华人移民(如果楼主准备终老于美国的话),对国人还是多一点本是同根生的心态吧。
在美国的工作环境里,展示和推销自己是一个基本生存技能。如果不能摆脱中国带来的“谦虚谨慎”的壳,就永远不可能在美国成功。大多数我这一批中国大陆来的移民,一生都痛苦挣扎在这个壳里。
正是因为我自己是大陆来的留学生移民,对自己如何生存,如何立足思考比较多,才对中美两国的文化环境差异有比较深的体验。一些大陆移民,对ABC有无比的反感,其实这更多反应了移民自身无法适应美国环境的困惑和挫折感。我的另一个信条是没必要保密的话就决不遮遮盖盖。某一天你在美国N年以后,你会明白,我只不过在说实话而已。那时你也许会感谢我的口无遮拦。
昨天我坐在一家中餐馆里独自吃晚饭(因为出差在外),对面坐了一对大陆留学生夫妇(从男生的头发判断的,这招出奇地确)。附近还有一位华人老者,旁若无人地掏出手机,用广东口音极其浓重的英文讲电话。年轻的大陆学生夫妇很快开始窃窃取笑老者的口音和举止。那一刻他们完全忘记了自己的举止装束也是那么“口音”浓重。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象那个老者一样,包括那对夫妇,我自己,你,和地球上每个人,不过程度不同。有的在适应从家乡到北京上海的反差,有的在适应中国到美国的反差,有的在适应英文,有的在适应中国传统教育到现在商业竞争社会的反差。
在同一条路上,相对走在前面的年轻夫妇残忍冷酷地取笑着身后的老者,其实他们自己又何尝不是在艰难挣扎的弱者。
有趣的是,大多数人,象年轻学生夫妻一样,可以指着身后与后进者之间的差距得意洋洋,却难以容忍有人指出你与前行者之间的距离。
何况我的帖子,并没有用身后的距离来取笑谁,不过是登山之后自我欣赏一下,顺便告诉他人,登山的关键,不在如何跨越某一块具体的岩石,而在于必然登顶的信心勇气,和平时的刻苦锻炼。难道一定要谦虚地说我的成功登顶是偶然的,不过是天气好吃得饱然后报告一下路上看到了什么花花草草一类的废话?
Anyway,离题万里了,快变成BLOG了。
祝各位好运!
谢谢楼主~~
感动~~~
[昨天我坐在一家中餐馆里独自吃晚饭(因为出差在外),对面坐了一对大陆留学生夫妇(从男生的头发判断的,这招出奇地确)。附近还有一位华人老者,旁若无人地掏出手机,用广东口音极其浓重的英文讲电话。年轻的大陆学生夫妇很快开始窃窃取笑老者的口音和举止。那一刻他们完全忘记了自己的举止装束也是那么“口音”浓重。
跑题一下: 这对活宝也太丢人现眼了!每每见到某些人的没教养,所谓的精明--见到volunteer的事就闪,实惠就一拥而上,所谓的实用--平日从不屑于打招呼,遇事求人士笑得倒像牛屎花, 实在是反胃!
LZ太强了!!大牛牛哦!谢谢LZ的分享
不过,哎...LZ的情况不适合大多数人,我们都没有LZ那么强的英语实力...
I kind of agreed with Inkink that some of the questions from "NON
OG" are awkwardly worded. The more I read them, the more aggravated I get.
In a nutshell, OG is my Bible. In the begining, I was trying to save a few bucks, I downloaded all the
studying material from here and there. But I end up buying the OGs from Amazon in the end, and
it worth every single penny.
I assumed that you are a hard worker; and taking care of your kids and family must
be another full time job. Now with MBA just added to the equation, how are you
planning to balance everything out? Don’t you think one side’s going to suffer?
Maybe I’m still young, I just don’t understand this kind of mentality.
Sometimes, I feel like we work so hard in the
a higher quality of life. In the end, our lost is greater than our gain, and we
never experience the so call free spirit in this free country, Isn’t it sad?
read you blog…peace out
Gotta go back to study my yellow Bible.
看了几天这个帖子,从一开始打算"冷眼旁观"这不必要的论战,到现在跳进来参和发言,自已看自已读帖的心态转变都觉得有趣。
我觉得这是一个好帖,"好"的原因不只是lz的文采和想法,也在于所有跟贴的xdjm。要我做裁判的话,我一定会很乡愿地各打双方五十大板,但其实整件事很难说谁对谁错,或者其实本来也就没有谁对谁错。GMAT有标准答案,但是GMAT以外的任何事情,都不必然有标准答案的。这正是人生之所以有趣的地方。从读帖的过程中,可以见到坦诚、自负、猜疑、愤慨、鄙视……别误会!以上字眼不是照发帖顺序,也不是特指哪一个人。只要是人,都会随时掺杂各种不同的情绪而不自知,就像LZ写的小故事:在我们自鸣得意而对他人不屑一顾之时,往往我们也正在被人不屑一顾。
这帖验证了CD是个开放、自由交流的空间,不是一言堂。
以上个人小小随想,大家不要攻击我!
楼主英文什么背景啊?其实,到了北美,除了口语其他都在退步,很佩服两周就考了。哈哈,我也花了两周,连OG的一半都没有看完,上班哪有的时间啊?真是不知道怎么把时间给挪出来的。介绍一下你的时间安排吧。
I kind of agreed with Inkink that some of the questions from "NON
OG" are awkwardly worded. The more I read them, the more aggravated I get.
In a nutshell, OG is my Bible. In the begining, I was trying to save a few bucks, I downloaded all the
studying material from here and there. But I end up buying the OGs from Amazon in the end, and
it worth every single penny.
I assumed that you are a hard worker; and taking care of your kids and family must
be another full time job. Now with MBA just added to the equation, how are you
planning to balance everything out? Don’t you think one side’s going to suffer?
Maybe I’m still young, I just don’t understand this kind of mentality.
Sometimes, I feel like we work so hard in the
a higher quality of life. In the end, our lost is greater than our gain, and we
never experience the so call free spirit in this free country, Isn’t it sad?
read you blog…peace out
Gotta go back to study my yellow Bible.
I think these are all personal decisions and everyone needs to make his/her decisions based on his/her situations and priorities.
Some people invest in stocks, others invest in real estate, I invest in myself. That's been my strategy up to this point. My decision is not entiredly based on financial prospects. In fact, going for an MBA is financially a very risky proposition for me. If I am unlucky, I may never recover the over $300,000 of lost salary and tuition.
Let me draw an analogy: I love the exhilarations of mountain climbing, skiing, snowboarding and ice skating, including the hard work,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challenge, as well as the painful falls. But I know some of my friends consider these forms of self-torture and would rather enjoy the comfortness of their couch. It's all about personal priorities.
So again, believe in yourself and follow your heart. Other people's wisdom won't help you.
楼主英文什么背景啊?其实,到了北美,除了口语其他都在退步,很佩服两周就考了。哈哈,我也花了两周,连OG的一半都没有看完,上班哪有的时间啊?真是不知道怎么把时间给挪出来的。介绍一下你的时间安排吧。
1. 不懂为什么英文会退步。难道你在学校里不看PAPER写PAPER? 工作不用写DOCUMENT?
2。我的英文没有什么特别背景,不过从小比较下功夫罢了。
3。时间安排:挤喽。每天晚上从10点到午夜一点就是三个小时。另外,计划比较重要。一般一个人最薄弱的环节就是最容易提高成绩,时间投入收益最高的的部分。对时间有限的备考,这点很重要,一定要有意识地取舍。
很高兴看到帖子想比较“和谐”的方向发展,不知道为什么一开始的气氛会那么不好,我认为质疑是可以的,但是去到有点攻击的意味那就不好了,也不想CD一贯的良好交流气氛,极端一点说,我宁愿看到自大也不愿看到人身攻击,攻击只会使大家越来越不愿意分享。
I am glad that this post is going for a healthy direction. Personally, I really want to believe this post and had no doubt about authenticity at all before reading ppls' comments.
I wanna add another reason that might explain why so many ppl had such a doubt beside the cocky wording mentioned above. That is the atmosphere of internet. In internet, we tend to be more cautious than we do in real life because the costs of telling a lie are much smaller. Have a look at all those posts in baidu.com or whatever, and we will find that ppl are much suspicious. I guess that's why so many ppl didn't not believe in the post.
1. Yes
2. Not really. I like my industry (technology) but would like to play a different role. In fact I like the technology industry whole heartedly. I am not interested in moving to the financial industry and start all over again.
的确,我就是在北美,这不是什么秘密,我也没有拿来炫耀。我觉得你对这个事实似乎比我更在意。
我对自己的为人处世很满意,所以完全不接受你的评价,也毫不在意你的评价。
很高兴看到你对自己的为人哲学这么自信,但是我不需要分享。
很高兴看到帖子想比较“和谐”的方向发展,不知道为什么一开始的气氛会那么不好,我认为质疑是可以的,但是去到有点攻击的意味那就不好了,也不想CD一贯的良好交流气氛,极端一点说,我宁愿看到自大也不愿看到人身攻击,攻击只会使大家越来越不愿意分享。
其实,这个经历对我来说蛮有益处,可以说是一种反向 “文化冲击”。我理解发起人身攻击的ID的心态,因为我还记得在国内社会的一些潜规则,比如“谦虚谨慎”的“传统美德”。不过我的生存环境对这个“传统美德”并不是很重视,甚至不是很认可。所以他人基于这个潜规则对我做的评价,我也不会在乎。
但是,实事求是地说,每次我回国的时候,也会自然地转换心态,遵循国内的规则。所谓“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汗,几天没看,一下子这么多内容了。
楼主可能确实比较强,从他处理帖子回复能看出他为人处世还是很有水平的
Gmat也有可能确实很高,就是在原帖的时候过于炫耀了,也有可能夸张了复习的时间以及程度,惹来非议,尤其是那些自己学的不怎么好心情非常烦躁的人
考了高分拿出来自己高兴一下,我们应该理解的
但是说真的那些心得对绝大部分考生没用
顺便问一下楼主,你的阅读完全不用练习?靠着你在平时锻炼出来的阅读能力就能轻松做出来吗?
恩,没必要论战什么,还是集中精力处理GMAT相关问题吧,多谈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人无论怎样,有自信就好,路确实有很多条。
至于北美,我没有在意的意思,也没有羡慕的意思,这是实话,追梦中很多人都去过美国,在那里工作过,了解美国的生活,我也是其中之一,也拿到了绿卡。人在环境中成长不假,还是要看重自己的根,认同别人的文化的同时,把握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本源。
楼主的确深刻的了解美国的竞争心态,我的话没有评价和指摘的意思,我只是表达一种观点,在追梦中还有许多怀有梦想的人,能够分享你的经验,而非告诉别人你超凡的智力。
好贴!从一开始看到现在能够很好的帮助自己对文化的理解和对沟通的理解。
我自己的一点看法是(不针对任何人),沟通如果真正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那就能很有效的进行。我们很难站在Lz的角度思考问题,因为文化背景差别太大,所以一开始会有误解、猜疑,特别是LZ的遣词。其实,LZ同样没有理解CD一贯的分享帖里面“传统”的内容,理解一般CDer对高分贴的期望(主要是希望能够学到经验,少走弯路,而不是希望能够通过捷径不需努力就成功)。但是,也许,双方并没有这个必要理解对方的立场,但是从局外人来看,可以看到很多沟通可能引起冲突的地方,很多文化的痕迹。
感谢LZ的真诚分享!
1. Yes
2. Not really. I like my industry (technology) but would like to play a different role. In fact I like the technology industry whole heartedly. I am not interested in moving to the financial industry and start all over again.
Well, maybe 50% of MBA graduates work in finance industry. Others are in Business Strategy, marketing etc. For technology field, maybe you can work for consultant company like Deloitte or implement SAP.
But one thing is, if you have family and don't want to travel all the time, I think you still need get into finance industry. Do you have a plan yet? Fulltime MBA has the opportunity to do intern and that's the best time to change career.
其实,这个经历对我来说蛮有益处,可以说是一种反向 “文化冲击”。我理解发起人身攻击的ID的心态,因为我还记得在国内社会的一些潜规则,比如“谦虚谨慎”的“传统美德”。不过我的生存环境对这个“传统美德”并不是很重视,甚至不是很认可。所以他人基于这个潜规则对我做的评价,我也不会在乎。
但是,实事求是地说,每次我回国的时候,也会自然地转换心态,遵循国内的规则。所谓“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To be honest, I kind of aagree with LZ and feel it's much simpler living in the states.
顺便问一下楼主,你的阅读完全不用练习?靠着你在平时锻炼出来的阅读能力就能轻松做出来吗?
试着做了4~6篇文章,然后决定没有准备阅读部分的必要。
实事求是地说,阅读是我觉得最轻松愉快的一部分。
Well, maybe 50% of MBA graduates work in finance industry. Others are in Business Strategy, marketing etc. For technology field, maybe you can work for consultant company like Deloitte or implement SAP.
But one thing is, if you have family and don't want to travel all the time, I think you still need get into finance industry. Do you have a plan yet? Fulltime MBA has the opportunity to do intern and that's the best time to change career.
Thanks for the advice. I do have family, and I do travel all the time even now. But one thing's for sure, I won't be working as a tech consultant at a consulting firm. That would be one step backward.
Honestly speaking, to some extent I am not 100% sure what I will be doing post-MBA. I have been working a few years in the technology industry in a mostly technical role relatively successfully and now it's a good time to re-charge and strategize for the next stage of my life and career. I started my career in technology because I deeply believed in the potential of technology to change the world, and I still believe technology will solve many of today's toughest world problems. I think we are only starting to see the real impact of technologies such as the internet, genetic engineering, alternative energy sources, etc. I think it's our generation's mission and responsibility to create a social infrastructure to allow the technologies to evolve and benefit our children. Don't even get me started on this topic since I can just go on and on for days and hours on this.
前几天忙着工作面试,飞来飞去,没想到这里这么热闹,不过很高兴看到大家争论的焦点不再是LZ的成绩的真实性,而是讨论更多美国社会乃至整个人类发展的问题。在美国,需要充分展示自己,推销自己的,能达到这点的中国留学生很少,也包括我自己(我的感觉)。大多数人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耕耘的不错,但往往不能有进一步的发展,很多时候就抱怨这抱怨那,看到很多人就这样一直“空想”到老。如果自己还有雄心,就要冲破瓶颈,象LZ那样,多一点理想主义的激情吧!
感觉在GMAT版还是很能受到鼓舞的,大家都是不甘寂寞的人,我自己就感觉面试时更有激情了,这也是我来此版的目的。谢谢楼主的文章。
我想LZ主要讲的是自己的情况分析,未必适合大家每个人!但LZ对GMAT的分析,对个人情况的分析,是比较到位的。并且有些关于知识点学习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可取的。不管怎样要感谢LZ的SHARE
wow , 我真是太佩服了! 谢谢你的经验.
我的一战惨败, 因为根本不知道chasedream, 我去年底报了KAPLAN premium online, 花了不少银子, 可是根本
没什么进步, 真是后悔怎么不知道有CD. 我周围的朋友没有知道CD的, 希望我们能让更多的备考朋友知道CD.
我有一个问题:
:一战惨败之后, 我现在开始认真的总结经验, 开始再次准备. 我平时工作很忙, 如果我订在5月初是否可以?
, 我现在开始认真的总结经验, 开始再次准备. 我平时工作很忙, 如果我订在5月初是否可以?我完全是新手, 请指教.
, 请指教.请问 你的email 地址? 不过你在湾区(北加洲)的话, 是否可以把你的OG 资料卖给我?
多谢!!
!!感谢LZ带来这么有争议的经验,字里行间感觉到的是LZ在GMAT上的轻松自如,感觉到的是LZ的个性和张扬,其实我们无须争论这种个性好或者不好,只是这种经验,似乎与CD精神是格格不入的,至少是不协调的,这也是LZ的经验带来这么多争议的原因.因为在CD,我们每天都在被那些努力超越自己的XDJM们感动着,每天都在体会着完成GMAT这段人生经历的艰辛和快乐.
我曾经也是以不用复习,不用努力就可以考取高分为荣,但自己慢慢长大,发现轻而易举得来得满分带给自己得快乐是如此得短暂,经历千辛万苦得来得高分带给我的不仅是快乐,更多得是自信和永不放弃的信念.我羡慕那些天分超群的人,但是我更尊重那些刻苦努力的人.
LZ这种独特的经验,下次换个地方贴可能会很受欢迎.毕竟LZ代表着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可以用第二语言交一份让ETS的考官考的目瞪口呆的答卷.
抛开疑点不谈,lz最后一段ps写得很好,相信有过一定历练,才能获得这样的体悟。
面对GMAT的惶恐,面对interview的惶恐,面对签证官的惶恐,直至面对生活本身,四处搜索相似的经历,若有类似个案,忙不迭借鉴,心才安稳,才知道怎么走路,此为“平均值”的人生。
lz,领教了,谢过!
如果LZ还会回来, 倒是很想请他随笔写一篇AI, 学一学.
好贴,HELPED,祝LZ一切顺利
也愿其他考G的 XDJM 踏踏实实坚持到底
在美国的工作环境里,展示和推销自己是一个基本生存技能。如果不能摆脱中国带来的“谦虚谨慎”的壳,就永远不可能在美国成功。大多数我这一批中国大陆来的移民,一生都痛苦挣扎在这个壳里。
正是因为我自己是大陆来的留学生移民,对自己如何生存,如何立足思考比较多,才对中美两国的文化环境差异有比较深的体验。一些大陆移民,对ABC有无比的反感,其实这更多反应了移民自身无法适应美国环境的困惑和挫折感。我的另一个信条是没必要保密的话就决不遮遮盖盖。某一天你在美国N年以后,你会明白,我只不过在说实话而已。那时你也许会感谢我的口无遮拦。
昨天我坐在一家中餐馆里独自吃晚饭(因为出差在外),对面坐了一对大陆留学生夫妇(从男生的头发判断的,这招出奇地确)。附近还有一位华人老者,旁若无人地掏出手机,用广东口音极其浓重的英文讲电话。年轻的大陆学生夫妇很快开始窃窃取笑老者的口音和举止。那一刻他们完全忘记了自己的举止装束也是那么“口音”浓重。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象那个老者一样,包括那对夫妇,我自己,你,和地球上每个人,不过程度不同。有的在适应从家乡到北京上海的反差,有的在适应中国到美国的反差,有的在适应英文,有的在适应中国传统教育到现在商业竞争社会的反差。
在同一条路上,相对走在前面的年轻夫妇残忍冷酷地取笑着身后的老者,其实他们自己又何尝不是在艰难挣扎的弱者。
有趣的是,大多数人,象年轻学生夫妻一样,可以指着身后与后进者之间的差距得意洋洋,却难以容忍有人指出你与前行者之间的距离。
何况我的帖子,并没有用身后的距离来取笑谁,不过是登山之后自我欣赏一下,顺便告诉他人,登山的关键,不在如何跨越某一块具体的岩石,而在于必然登顶的信心勇气,和平时的刻苦锻炼。难道一定要谦虚地说我的成功登顶是偶然的,不过是天气好吃得饱然后报告一下路上看到了什么花花草草一类的废话?
Anyway,离题万里了,快变成BLOG了。
祝各位好运!
要考G了,所以来看大家的帖子
我相信楼主帖子的真实性,也认同他的观点
大家不要争吵了,其实我们都是成年人,要有自己的分辨能力,有智慧判断对错
不同基础和背景的人单纯的用考G所耗费的时间还有使用的方法来做比较,是没有意义的
每个人只要找对了适合自己的路,考出好成绩就可以了
即使楼主所讲有偏颇,也要用包容的心来看待
一味的指责是没有意义的
感谢LZ带来这么有争议的经验,字里行间感觉到的是LZ在GMAT上的轻松自如,感觉到的是LZ的个性和张扬,其实我们无须争论这种个性好或者不好,只是这种经验,似乎与CD精神是格格不入的,至少是不协调的,这也是LZ的经验带来这么多争议的原因.因为在CD,我们每天都在被那些努力超越自己的XDJM们感动着,每天都在体会着完成GMAT这段人生经历的艰辛和快乐.
我曾经也是以不用复习,不用努力就可以考取高分为荣,但自己慢慢长大,发现轻而易举得来得满分带给自己得快乐是如此得短暂,经历千辛万苦得来得高分带给我的不仅是快乐,更多得是自信和永不放弃的信念.我羡慕那些天分超群的人,但是我更尊重那些刻苦努力的人.
LZ这种独特的经验,下次换个地方贴可能会很受欢迎.毕竟LZ代表着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可以用第二语言交一份让ETS的考官考的目瞪口呆的答卷.
由于本人也在美国 被吸引了进来
没看到楼主的原帖 也不知道开始的质疑从何而来
我觉得中国和美国的文化差异的确如LZ所说 很大
我才来了一年多就有这种体会 不用说 LZ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
而且一直很佩服 像LZ一样 有坚强信心和信念的人 do what u got do
而我就像LZ所说那些 不成功的 追求 COMFORT 不愿努力的人。。。
想在美国立足 还是要向楼主学习
第二章 第11题对E的解释 果然那个ALLOW...DOING 根本不是问题。。。
ALLOW是和句子后面的TO DO 连在一起的。。。
谢谢楼主提醒。。。
给楼主提个醒
770的一般都是数学51语文41或者数学50语文42
你是哪种?
51+41也是770?那不是41和42没有区别么?
还有,50+42也是的,那不是50和51也没区别了?我没考过50,可是49+45是740,远远低于770......
欢迎光临 ChaseDream (https://forum.chasedream.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