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e I
Case I是分了4个小会议进行,在还不是很熟悉的情况下,大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当时lz的感觉是很紧张的,提出了一些话题,主张一些事情,但是并没有得到build on的讨论。
比如谁做presenter, 我是建议在开始讨论时选一个出来,结果大家想到最后自然产生。这是个雷,讨论的任务很重,大家主张很多,直到最后一秒我们才匆匆决定V哥上场。
Case II
Case II先分出10min大家阅读,形成自己答案。然后进行小组讨论,拿出团队答案,然后再进行两两团队pk。
Meeting room中AO全程观察,印象中Case I并没有。所以可想而知,这个case的讨论强度进一步加强了。
lz首先的想法,这是个debate,所以一开始抢了主动权,推自己的答案出来。但是随讨论进行,我发现小组并没有时间组织充分辩论。
大家想法非常分散,光是倾听每个人的意见已经花去几乎所有时间。
好在,其它组面临的情况也是一样的。所以当对手组碰头时,谁也没有一个基本成形的想法。在lz的推动下,大家没有强行辩论,两组融洽的进行了共同小组讨论。
这里比较精彩的是A哥的time keeping,record keeping和对presenter讨论的推动。lz对一个小话题进行了有效辩论,虽然结束发言时想下个简短有力的结论,话到嘴边却给忘了。幸好有另一队的队有build on进行了加强。
当大家有了最终答案准备跟另外两组的结论进行fighting时,AO跳过了这个section进行点评。幸运的是lz抢到了第一个开放性问题。举手慢的同学进入了痛苦的等待,点名之后才听到问题。真是自求多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