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标题: 【620-750 | 20天的披星戴月】 V23-V40 | OG使用的极限 | 所有资料连接 [打印本页]

作者: Mordum    时间: 2022-10-27 17:11
标题: 【620-750 | 20天的披星戴月】 V23-V40 | OG使用的极限 | 所有资料连接
[attach]266868[/attach] 本帖最后由 Mordum 于 2022-10-28 11:56 编辑


       从10月2号回武汉,到10月22号考试——现在看来不过短短三周的时间,置身其中时却倍感痛苦漫长。今日拿到二战的ESR,与一战的报告对比后感慨万千,遂回忆这段时间以来的方法与感悟成文于此,愿每一位像不久前的我一样紧张、迷茫的朋友能在此文中获得些许慰藉,愿每一位在GMAT的道路上奋战的朋友都能早日冲破百做百错的桎梏。

[attach]266867[/attach][attach]266868[/attach]

       GMAT这个考试,很任性。它想让你吃的苦,你少吃一点儿也不行——每一道战略性放弃的题目、每一个似懂非懂的知识点,都会在你走上考场时加倍地惩罚你。你只能在一次又一次的二选一失败之后继续钻研选项的逻辑所在,你只能在接连不断的infer之后再转过身体会原文的每一句话;你要经历迷失于题海的痛苦,要感受女娲补天般学习的绝望,要承担每一个行为和决定的后果。所幸,这些痛苦和绝望都会转化成考场上的游刃有余和处变不惊——如果你的学习方法正确的话。
       回想这段时间每天从早到晚的学习,我自认效率并不算特别高,也会在看笔记的时候听音乐,也会在做题做到一半儿的时候暂停玩手机——我并不是很厉害或者对自己非常狠的人,前一天制定的计划第二天从来没有完成过。但就结果而言,我决定的大方向和选择的小方法应该是非常正确的。本文将首先列示本人在各方面的基础背景与备考材料,之后将说明指导我选择方法的总思想,并依次介绍基于这种思想而在逻辑、阅读、语法三个领域选用的方法,关于Q的三点建议,并在文末谈几点有关考试的内容。
       文章目录如下,其中我最希望与你分享的是“三、总思想”、“四、SC”。

       一、个人背景
       二、备考材料
       三、总思想
       四、SC
       五、RC
       六、CR
       七、Q
       八、模拟、pace、鸡精与心态
       九、结语
       十、部分资料来源

       一、个人背景
       四级裸考652,六级裸考496,雅思阅读7.5(个人认为这三个数据除了词汇量之外说明不了任何问题,请不要因此妄自菲薄)
       我认为对GMAT有影响的背景信息:
       国内高考、理科生、小学学奥数(Q)
       高考所在省份英语曾考察单选(SC)

       二、备考材料
       SC:
         练习:OG
         学习:曼哈顿语法笔记、RON课程笔记、CD上部分“SC总结”帖子
       CR:
         练习:OG、CR200
         学习:helr笔记、PREP08第一部分helr解析版
       RC:
         练习:OG
         学习:小安阅读法、CD上“mumuwa阅读技巧示范篇”
       Q:
         练习:鸡精
       以上材料如果来源为CD,则会在文末统一列示出处链接

       三、总思想
       我坚定地认为OG这样的官方教材应该做到:每道题代表至少一个考察点,所有题加在一起要覆盖所有的考察点——OG不是一本练习,而是一本字典。所以,理论上来讲,只做OG完全足够;OG上没有的点,则不必掌握。
       因此,要想20天解决GMAT,最重要的就是把握好OG。SC要做到理解每一个选项错误的原因,RC要抓住每一篇文章的脉络,CR要确定每一道题的推理模式。

       四、SC
       SC是我对这种思想贯彻得最彻底的一个项目,也是我对我的方法最得意、最认可、也最自豪的一个项目。由于在这二十天的备考时间里,我实在花了太多时间和精力在逻辑和阅读上,留给SC的只有每个疲惫不堪的夜晚,和一旦另外两项做的不好SC的时间就要被占据的悲惨结局。在极为有限的时间里,SC从25%到90%,极大地助力了我的总分,好样的!
       在开始学习SC的前几天,我每天看两个RON的视频,并迅速意识到这将占用我相当一部分时间,而且极有可能看到考试也看不完——果断放弃视频,CD找笔记。不过幸运的是,我看到了RON介绍的一个观点:(复制于RON视频的笔记)
              【1】学习SC新方法
              1、很多同学都对SC很迷茫
              2、很多同学都会在同一个SC问题上错好几次,就算是已经学习了这个问题之后,他们还是错了
              3、很多同学都被SC打败,特别是长句子
              4、很多同学都很难记忆这些规则
              问题在于:同学们总是想同时学习到很多东西,结果啥都没学到
              解决方式:忽视掉整个问题,每次只解决一个问题
       这不是让你去找已经分类好的题——这一类考平行、那一类考修饰;而是你要在OG一百八十多到题里一个个找,看看哪道题考了平行、哪道题考了修饰。基于RON的方法,我衍生出了一套我自己每天学习SC的流程:学习知识点、OG选项分析,或者说——写我自己的千行
       具体而言:每天我会给自己选一个语法点,将曼哈顿笔记和RON视频笔记中有关这个知识点的信息都整理到一个文档里,然后到CD的“SC总结”版块阅读相关的文章——这些文章往往有大量的例句,非常有助于理解和等一下在OG中的应用——并将其中的知识和技巧作为曼哈顿和RON的补充。大点学习完毕后还有一些很小但是常考或者需要你知道的小点,我把它们划到“其他”类。这是我最终整合完毕后的目录,哪些知识点值得这样学习、什么顺序供大家参考。
       注:1. 以下序号(一、二、三…)建议大家不要省略,下一步要用
             2. “其他”还应有更多小点,我来不及学了,大家多学一点儿是一点儿!
[attach]266871[/attach]
       第二步,到OG里去找你当天学习的知识点。比如你今天学的是“一、平行结构”,就从OG的第一题开始看,只要选项里出现了平行结构的信号词,哪怕只出现了一个and,你也要判断这个and的前后是否平行。单开一个文档放到一边对着OG写你对每一个题在这个点上的分析,不必在意是否正确也不要看答案,只需要写你自己的想法,每个知识点都是如此。这一步可能很痛苦,大知识点就有7个,还有无数的小知识点,也就是说你至少要从头到尾把OG的语法题看7遍。但我们在文章开篇就说过了嘛——GMAT想让你吃的苦,你少吃一点儿也不行
       有几个我受过的阻碍,写在这里,希望你们也不被影响,坚持下来:
       1. 不要把选出选项作为目标,不要让你对A知识点的判断影响你判断B知识点,可能会出现把5个选项都排除的情况,不要在意,没关系,交给第三步解决。
       2. 在你对某个题的某个点发问的时候,可能会有人告诉你他们没有用到这个点就把选项选出来了,不要受影响,你俩不是一个路数,请继续深究。
       截取几道我对着OG2022语法写得分析,希望能够帮助你理解上述方法。
       注:我的分析、言论未必正确,仅用作本方法的参考
       这一步做完,你的SC会有相当大的进步,尽管因为没有限时做题你还没发现。
[attach]266869[/attach][attach]266870[/attach]

       第三步:限时做OG。到某K姓网站上以组为单位一口气做完,不要看你写的分析——这时已经内化于心了,也不用非要按照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一个个分析。有错题是正常且应当的,这可能来源于你对学习过的知识的不熟练,也可能来源于你根本没学过。若是前者,阅读OG解析领会即可,若是后者——前文说过,“所有题加在一起要覆盖所有的考察点”,碰到一个新的也不奇怪,记录在“八、其他”部分即可。
       其实我的第三步没有完成、OG上还有很多不理解的错题就去考试了,依然把SC从25%拉到90%,足见方法之有效。建议上述过程速战速决,不要把战线拉得过长以至于学会最后一个点的时候,第一个点已经忘记。

       五、RC
       关于RC,先放一个总观点:词汇量差不多就可以,GMAT很少在单词上为难你(“差不多”参考“一、个人背景”部分我的相关成绩)(如果你的某个题是因为单词不认识而做错,说明GMAT认为这个词你需要认识)。OG2022第685页“Because the framers of the UnitedStates”开头的那篇文章就是佐证这个观点的典范,不理解文章大意不影响得到正确结果。
       RC我只做了OG的所有阅读,先限时做题,然后用小安阅读法分析文章,后期换成了mumuwa的方法(因为一直用一个方法有点儿烦了)。
       个人觉得RC文章分析和CR分析的无聊、枯燥、痛苦程度难分高下,但这样分析下来确实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你要在崩溃的边缘看完下一句话,要在无尽的黑暗中闷头前进,千万不要半途而废。没能在最后把这些整理的内容复习总结一遍略感遗憾,希望大家留够时间。

       六、CR
       CR——最有趣、最重要、最该早下手、最值得花时间的项目。不是说付出和回报一定成正比,而是不下够本儿真的会影响考试的心情和状态。看到ESR之前CR一直是我很自信的项目,是我Verbal三项中最有把握的项目,所以在考试的时候每出现一道CR与我而言都是一剂强心针,我不怕选不出来也不担心会出错——我已经为了CR投入了太多,我知道它会回报我。
       但是!看了ESR之后!我真的不理解!CR只有75%!我真的大为疑惑大吃一惊大惊失色!我真的万分难过万念俱灰万万没想到!虽然分数不高但20%到75%的提升也还可以,简单说说我做了什么吧。
       1. 学习helr模式——这一步需要保证熟知各种推理模式的特点和评估方法;
       2. helr解析版prep08,内部是“题目-分析过程-答案”的构造,只看题目,写前提结论、判断推理模式、选择答案,然后和helr的解析对比——这一步需要做到熟练判断和应用各种推理模式,如果做不到就再来一遍;
       3. OG按照easy-medium-difficult分成三部分,每部分前二十题不限时写出前提结论并判断,剩下的限时做完,做的时候有意识地在脑海中写前提结论——这是对上一步的检测,我的正确率在这一步达到80%左右,供参考。
       我还额外做了一步整理,或者说是分类——因为在medium和difficult的部分会发现一些CR上难度的方式,例如常常“通过其他类似背景下对某方案的应用加强”、“题目和选项分别给出一种情况构成全集加强”、“因为某种方法影响了同目的下的其他方法削弱”,等等。
       按照“总思想”部分,至此CR的学习本应结束,但我为了让CR变成我的强项,又开始了CR200的练习——这是一个让我本已建立起的自信彻底崩塌的过程。起初我按照20题35分钟的pace限时完成,消极情绪终于在某一组错了11个之后达到顶峰;后决定自我欺骗不限时慢慢做,最终达成了190错77个的记录(最后10个实在没时间做了)。各位家人,即使正确率惨烈如此实战都能有75%啊!我曾在备考群里询问CR200的难度,没有得到回复;现在告诉每一位有类似困惑的朋友:CR200简直难炸裂了
       总之,CR是我的遗憾,但希望你们不为之遗憾。

       七、Q
       准备Q的过程没有太多经验可言,但也有几点感悟想和大家分享。如果你自认数学不错可以参考接下来我提出的建议,反之可能对你帮助有限。
       此处对“数学不错”的界定:整套Q做下来能不低于50。
       一战前我每天都会做两组Q的OG并整理错题,主要是用来在SC的痛苦间感受一下做题的轻松愉快。我认为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练习你对某个知识的应用,而是习惯阅读用英语描述数学的这种方式,并记忆一些数学专有名词。一战前一天我进行了两次模拟,两次Q都是50,每道题所花时间从十几秒到七八分钟不等,因此我认为:数学的pace并不重要,可以以做对为目标适当拉长某些题的做题时间;具体可以拉多长,看你对自己技术的评估和对整体考试的把握。
       一战我的Q是50。
       自10月2号准备二战起,我把我所有的时间都花在V上,对Q的练习只有二战前一天进行的一次模考(50)、当天晚上做了一些鸡精、以及平时在群里偶尔帮小伙伴们答疑。说实话,心有忐忑,但是没办法V更让人忐忑……这是我的第二个建议:鸡精请认真思考、积极讨论,实在不会的记住答案。出现在鸡精上的题往往都是难题,一旦碰到原题或者是方法一致的变体对Q大有裨益。
       在我二战的当天还出了一个小插曲:在我答完V之后的休息过程中,由于我要吃的喝的东西有点多,所以超出了八分钟的休息时间,但还没等我考完我就知道这是值得的——充分休息好、整理好再上战场的状态,和着急忙慌开始考试的状态是不一样的,与其匆匆开始把62分钟答满,不如放掉一两分钟等一个巅峰状态
       二战我的Q是51。

       八、模拟、pace、鸡精与心态
       考前我并没有进行太多次模拟,一战前一天做了prep1&2,二战前一天做了prep1,因一战时对于Verbal完全没入门,所以二战前的prep1对我来说依旧陌生;尽管有些CR在helr的逻辑解析中看过,但我认为我第二天的CR能做得如同做过一样(此时我还对CR非常自信,呸!);pace比较稳,算是跑在了时间前面,但因为是第一次实践9分钟/5题的速度,还需要常常暂停比对时间。这次模考V40-Q50总分740,可以说是完美反映了我的实力,实战比模拟高的那1分来自鸡精。
       对于pace要不要练、怎么练,我的观点是:pace不行就是实力不行——稳定的pace肯定是你能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题目的结果。尽管我没有进行很多次模考,但只要我做OG时不写分析我就会选择限时训练的模式,且永远以时间为先,准确率在次。这是让我在实战的时候顺利完成考试的关键性训练,也是让我在实战时即使前面已经落下5分钟依然能慢慢追回来的关键。考试时的心态、节奏全都取决于你的实力,用10次模考练pace可能不如研究2小时的错题给pace的帮助大。
       关于鸡精,个人建议:数学认真看,逻辑只看题干,阅读不要看——除非你在考前已经决定一旦遇到鸡精文就不看文章直接做题。Verbal里的CR和RC需要自己的理解和感知,如果你认为自己形成不了自己对题目的观点,直接准备下一次吧。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GMAT想让你吃的苦,你少吃一点儿也不行
       关于考前紧张,我给自己准备了两个方法。我是早上九点考试,六点半就起来做数学鸡精——不是为了看鸡精里有哪些题目,而是通过计算找到考试的感觉,我自己写四十分钟后就会非常平静。另一个方法是,我为自己准备了10道CR和10道SC,都是曾经错过且整理了笔记的题目,在考前像做题一样看题干、做选择,这样一上来考V的时候,我的第1题就变成了第21题,不至于完全读不进题;且熟知的题目也不会特别消耗精力,远比把Q放到V前面适合当作进入状态的跳板——考V的精力,经不起一点儿消耗。
       关于升库,其实考试的时候没有感受到明显的变化。想想也是,SC不过是一些语法点的拼凑,CR不过是走进题目中的情景,RC不过是讲了一个故事——何来难不难之说呢?

       九、结语
       一篇心经写到这里已经太长太长了,可是我一句都不想删,我恨不得记下备考期间的每一分痛苦,恨不得刻画出每一个挣扎的瞬间——这不仅是对CD给我莫大帮助的回馈,更是对这二十多天以来的总结、对扛下各种痛苦的自己和分担我负面情绪的家人朋友的感谢。只有这样一篇详实、用心、饱含万千感慨的文章才配为我的GMAT之旅画上句号,才配将这一段经历彻底封存。
       感谢你看到这里,我会定期阅读这篇文章的每一条回帖,任何问题我都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如果你希望与我进行更即时的交流,请留下你的邮箱,我看到后会立即联系你。愿每一个你都能如愿以偿,愿每一位杀G人都能早日解脱。
                                                                                                                                                                                                                                                  Mordum 2022.10.25 笔

       十、部分资料来源


       1. 这篇文章启发了我的总思想:二战750 /献上SC心经和刷了八遍的【Elroy GMAT OG 12 SC 全解】和《曼哈顿笔记》

       2. 这两份笔记构筑了我SC的基础:         
            RON:https://forum.chasedream.com/thread-1238805-1-1.html         
            Manhattan: https://forum.chasedream.com/thread-838294-1-1.html

       3. 这两个方法指导了我的RC:
           小安:https://forum.chasedream.com/thread-55954-1-2.html
          mumuwa:https://forum.chasedream.com/thread-106437-1-3.html
       4. 这位老师引领了我的CR:https://forum.chasedream.com/thread-839547-1-1.html
       5. 这篇文章加深了我对helr方法的理解: https://forum.chasedream.com/thread-868306-1-2.html
      6. 以上部分资料加上一些我的想法共同构成了这几个文件,希望能为你提供一些帮助:
          <assumption>是OG2022中大部分假设题,其中相当一部分我给出了我的思路;
          <CR上难度方式>是我对OG2022中的一部分逻辑题进行的分类,你可以在掌握某种逻辑分析方法后用作参考;
          <MHT&RON>是我合成这两份笔记后添加了一些来自“SC总结”版块的内容,有几个部分的格式和序号并不十分整齐,可以把它用作你整理SC知识点的基础。
       用自己的内容Hide防尘了~如果有朋友需要我用前文所述的方法分析SC的文件,请留言,我会回复链接;如果我的方法能够在你备考期间提供一些帮助,也期待你回来报喜,希望与你共享喜悦。



[hide=d400]链接:https://pan.baidu.com/s/1ixIh-22u7FC-A9vguATaXg   提取码:myj6[/hide]



作者: 一只Irene    时间: 2022-10-27 18:25
谢谢!
作者: hellluck    时间: 2022-10-27 18:29
Mark一下!               
作者: ziiyii    时间: 2022-10-27 20:30
看一下!               
作者: eeeesther    时间: 2022-10-27 22:24
Mark一下!               
作者: mushroom_GMAT    时间: 2022-10-27 22:35
恭喜恭喜!
作者: MavericksX    时间: 2022-10-27 22:48
Mark一下!               
作者: Gatsby0-0    时间: 2022-10-27 23:25
谢谢!

作者: Selena666    时间: 2022-10-27 23:34
看一下!               
作者: xixishu1996_2    时间: 2022-10-28 00:11
看一下!               
作者: sofia索菲亚    时间: 2022-10-28 05:14
太感谢了
作者: MssS哈容纳    时间: 2022-10-28 10:27
感谢分享
作者: 彭小总    时间: 2022-10-28 10:28
看一下!               
作者: 妥妥    时间: 2022-10-28 10:36
Mark一下!               
作者: helllospring    时间: 2022-10-28 10:40
谢谢
作者: 苦觉    时间: 2022-10-28 11:26
恭喜
作者: Peipei0508    时间: 2022-10-28 11:31
上上周考了650,也在反思我的学习方法以及更重要的是心态,如何能把方法和心态调整到GMAT需要的那种状态,我的个人最佳。谢谢楼主分析昂
作者: 74077    时间: 2022-10-28 11:41
Mark一下!               
作者: Peipei0508    时间: 2022-10-28 14:52
请问您20天,平均每天多长时间学习备考啊。
作者: Mordum    时间: 2022-10-28 15:30
Peipei0508 发表于 2022-10-28 14:52
请问您20天,平均每天多长时间学习备考啊。

多数时候不低于10小时,心态爆炸时可能七八小时,我是全职备考
作者: Peipei0508    时间: 2022-10-28 15:37
Mordum 发表于 2022-10-28 15:30
多数时候不低于10小时,心态爆炸时可能七八小时,我是全职备考

谢谢回复。您的心里承受能力好棒。祝您获得dream school的offer
作者: Awenissleeping    时间: 2022-10-28 16:00
顶楼主~
作者: Susuyuan    时间: 2022-10-28 16:10
up
作者: may745    时间: 2022-10-28 18:04
感谢分享!!!
作者: 小张的诗    时间: 2022-10-28 22:10
同意!               
作者: Stellalena    时间: 2022-10-28 22:42
感谢分享!               
作者: leason    时间: 2022-10-28 22:43
s
作者: violaz    时间: 2022-10-28 22:44
Mark一下!               
作者: 动感糕人    时间: 2022-10-28 22:57
看一下!               
作者: 粥桃叽    时间: 2022-10-28 23:03
谢谢!

作者: luchenfeng    时间: 2022-10-28 23:06
恭喜!!
作者: 快点解脱    时间: 2022-10-28 23:06
xiexie
作者: raven11    时间: 2022-10-28 23:07
谢谢
作者: 香草安然    时间: 2022-10-28 23:27
Mark一下!               
作者: gmat_offer    时间: 2022-10-28 23:29
感谢分享!认真拜读2遍,受益匪浅!希望自己能早日实力到位!
作者: grantplano    时间: 2022-10-29 02:10
好赞!
作者: xkxkxkk    时间: 2022-10-29 09:21
恭喜uu!
作者: 杨茜茜    时间: 2022-10-29 10:18
同意!               
作者: doudouer    时间: 2022-10-29 10:46
同意!               
作者: guohaohao135    时间: 2022-10-29 11:36
看一下!               
作者: 拉文克劳墨    时间: 2022-10-29 11:51
Mark一下!               
作者: 橘子抱抱卷    时间: 2022-10-29 12:15
同意!               
作者: 神神    时间: 2022-10-29 13:01
看一下!               
作者: 梨雨清明    时间: 2022-10-29 18:58
同意!               
作者: ehiran    时间: 2022-10-29 20:42
mark
作者: Carolineccc    时间: 2022-10-29 20:46
Mark一下!               
作者: Carolineccc    时间: 2022-10-29 21:23
Lz的经验太牛了!深受启发!想问一下LZ关于SC的详细问题:请问你每天整理一个知识点然后去OG找题目里的知识点的时候,是只找关于这个点的题和选项看完整个OG吗?不用提前做完这道题的意思?只是纯根据答案整理知识点嘛?希望得到大佬的解答~
作者: 百里守包    时间: 2022-10-30 00:33
感谢分享!               
作者: leon申哥    时间: 2022-10-30 00:38
同意!               
作者: rounaceter    时间: 2022-10-30 04:45
Mark一下!               
作者: 木须词    时间: 2022-10-30 19:28
mark
作者: wyyfff    时间: 2022-10-30 19:54
谢谢楼主!!
作者: Mordum    时间: 2022-10-30 23:17
Carolineccc 发表于 2022-10-29 21:23
Lz的经验太牛了!深受启发!想问一下LZ关于SC的详细问题:请问你每天整理一个知识点然后去OG找题目里的知识 ...

不用提前看答案(但如果你已经知道了答案也没有影响),因为这个方法并不是以选出选项为目的。它在意的是你能否迅速发现某个选项考察了这个知识点,以及你能否进行判断。额外说一句,最好也不要通过选项间的split判断哪个更(注意这里是二者的比较,不要这样)优,而是直接针对某个选项判断它是正确/不好/错误,一点儿功夫也不要省。感谢你的提问。
作者: Skylarmoumou    时间: 2022-10-31 00:48
看一下!               
作者: MssS哈容纳    时间: 2022-10-31 08:18
感谢作者
作者: ji3ul4750    时间: 2022-10-31 09:59

作者: yumna    时间: 2022-10-31 10:26
看一下!               
作者: duwilliam    时间: 2022-10-31 13:10
同意!               
作者: Tiffnini    时间: 2022-10-31 15:07
Mark一下!               
作者: Oli~    时间: 2022-10-31 15:24
好详细!!谢谢楼主!!
作者: phonex    时间: 2022-10-31 15:53
thanks
作者: uuine    时间: 2022-10-31 16:49
同意!               
作者: Kerry34    时间: 2022-10-31 22:38
写得太好了!恭喜恭喜!感谢!
作者: troykg    时间: 2022-10-31 23:08
顶顶
作者: X2020    时间: 2022-11-1 06:43
Mark一下!               
作者: 落落莓酿鸡    时间: 2022-11-1 10:01
看一下!               
作者: JJAY123    时间: 2022-11-1 10:50
Mark一下!               
作者: Willsyc    时间: 2022-11-1 11:05
真棒
作者: Maoshiyu    时间: 2022-11-1 16:15
Mark一下!               
作者: xxxx44    时间: 2022-11-1 18:53
同意!               
作者: 杏核盒盒盒    时间: 2022-11-1 19:32
看一下!               
作者: monkeygo    时间: 2022-11-1 20:24
Mark一下!               
作者: bryyyyyi    时间: 2022-11-1 22:07
同意!               
作者: 2kb月光    时间: 2022-11-1 22:24
楼主太厉害了 恭喜恭喜
作者: kayexi    时间: 2022-11-1 23:01
Mark一下!               
作者: catherine199082    时间: 2022-11-1 23:01
Mark一下!               
作者: CainHsieh    时间: 2022-11-2 04:52
非常感谢楼主的分享!也想和楼主咨询一下这20天的一个备考规划,比如每日做题量和是否在SC、CR以及RC的备考上有时间差什么的,提前感谢楼主!
作者: melodyy_    时间: 2022-11-2 08:50
Mark一下!               
作者: Mordum    时间: 2022-11-2 12:24
CainHsieh 发表于 2022-11-2 04:52
非常感谢楼主的分享!也想和楼主咨询一下这20天的一个备考规划,比如每日做题量和是否在SC、CR以及RC的备考 ...

三者同时开始。上午CR,能做多少做多少,总量是prep08(40+),OG-CR(160+),CR200(190);下午OG-RC,每天做三篇并总结,总量是OG全部;晚上SC,两天一个点,总量是OG全部。备考前期有4-5天只做CR和RC,后期有一天只做CR。
作者: lalalaxn    时间: 2022-11-2 14:17
看一下!               
作者: Demoniaccc    时间: 2022-11-2 14:23
怎么联系楼主呀!

作者: AaronX2022    时间: 2022-11-2 15:05
Mark一下!               
作者: shiosakura    时间: 2022-11-2 15:18
感谢分享!               
作者: HKU康康我    时间: 2022-11-2 16:23
同意!               
作者: alexandracici12    时间: 2022-11-2 17:03
同意!               
作者: Mordum    时间: 2022-11-2 18:01
Demoniaccc 发表于 2022-11-2 14:23
怎么联系楼主呀!

您可以私信我
作者: heyxjeffrey    时间: 2022-11-2 18:13
看一下!               
作者: 阿迪冲啊    时间: 2022-11-2 18:50
我加油冲!谢谢你的分享
作者: 无问东西    时间: 2022-11-2 20:31
同意!               
作者: 逍遥哥哥666    时间: 2022-11-2 21:42
同意!               
作者: Shell_liang    时间: 2022-11-2 22:53
看一下!               
作者: cailiaoniubi    时间: 2022-11-3 07:12
aaaaaaaaaaaaaa

作者: 芃芃爸    时间: 2022-11-3 10:49
Mark一下!               
作者: 耄耋兔麦    时间: 2022-11-3 11:26
看一下!               
作者: Stevers    时间: 2022-11-3 11:34
特别感谢楼主
作者: 吃饭睡觉做咸鱼    时间: 2022-11-3 15:22
谢谢楼主
作者: 快乐小饼干    时间: 2022-11-3 15:32
看一下!               
作者: MONICA0805    时间: 2022-11-3 15:36
谢谢

作者: 快乐小饼干    时间: 2022-11-3 15:45
楼楼分析SC的文件
作者: Mordum    时间: 2022-11-3 15:59
快乐小饼干 发表于 2022-11-3 15:45
楼楼分析SC的文件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V-VyL-GkkzZCv6tcjia08w
提取码:moyj




欢迎光临 ChaseDream (https://forum.chasedream.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