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标题: [揽瓜阁精读] 104. The psychic distance paradox [打印本页]

作者: 小白斩鸡    时间: 2022-9-12 08:09
标题: [揽瓜阁精读] 104. The psychic distance paradox
想带着大家每天坚持读英语,就拿来Source为WSY的文章(有500多篇),每天带着大家读,希望大家能坚持每天学习+阅读打卡;

大家可以在有限时间内阅读,本帖回复文章结构。
看不懂英语的,可以来微信群要我要中文

每日的中文大意在揽瓜阁阅读群更新

揽瓜阁阅读群加群方式在本文末尾

考试群:
GMAT入群/揽瓜阁入群方式:https://forum.chasedream.com/thread-1382779-1-1.html
揽瓜阁阅读精读(读什么文章,大家读过就懂了):
https://forum.chasedream.com/forum-25-1.html

公众号:1.考什么试
2.商校百科

申请群
1. ChaseDream 2023 MBA 申请/校友答疑/面试群:
https://forum.chasedream.com/thread-863011-1-1.html
2.英国,新加坡,美国,法国,加拿大,香港,德国商科申请群:
https://forum.chasedream.com/thread-1387919-1-1.html

3. 行业分享交流/职业规划群:
https://forum.chasedream.com/thread-1388171-1-1.html

小红书:
1.留学+考试 最新消息 关注妥妥妥了 (小红书号:323014154)
2.求职+MBA 最新消息 关注元(小红书号:895404330)


朋友们!揽瓜阁阅读小分队重新上线啦~每日材料我们仍旧会发布在ChaseDream GMAT 阅读版块。

为了响应大家想拉群专门讨论2022揽瓜阁阅读的要求,我们设立了小范围的打卡群(仅针对确定会打卡的同学),现作出揽瓜阁阅读2022打卡群入群流程如下:
1.完成小分队任意三日的阅读打卡任务(需回帖并截图),指路:https://forum.chasedream.com/thread-1388800-1-1.html
2.向小蓝鸡发送关键字:【揽瓜阁阅读2022】并附上三次任务截图后耐心等待入群即可。
3. 本次小分队活动为纯公益性活动,为了督促大家学习,采取严格的打卡审查制度,连续三日不打卡的朋友会被无情清退。
⚠️重要提醒:如您还不是GMAT交流群群友,请先申请进入GMAT交流群后再申请进入揽瓜阁阅读2022打卡群

最新鸡麦群入口:
https://forum.chasedream.com/thread-1382779-1-1.html
手机微信打开或者电脑网页打开均可,记得一定要登录再填,无需跳转APP





作者: anduyin    时间: 2022-9-12 08:13
看一下!               
作者: Monniewang    时间: 2022-9-12 08:13
thx
作者: 不睡的鱼    时间: 2022-9-12 08:17
Mark一下!               
作者: Huimzhu    时间: 2022-9-12 08:31
Mark
作者: anduyin    时间: 2022-9-12 08:58
文章耗时:5min05
文章类型:驳论文——介绍之前的观点,说明限制,演示改进方法
文章结构
第一段:介绍了一个国际化经营模式——首先进入的市场是精神相近的国家
第二段:为啥选择了这个模式
第三段:这个模式有哪些限制
第四段:用实证表明这个模式是有漏洞的
第五段:讲出改进的方法
文章大意
第一段:在国际营销中,大家认为国际化首先会在精神相近的国家开始,然后才是遥远的国家。假如这个描述是准确地,那么加拿大公司会在美国先开始,因为不仅他们最近,而且两者极其相像。确实,零售业的数据证实了这个模式。
第二段:国际化程序描述了公司在国际化时的市场进入顺序。这个反映了逐渐通过经验学习的过程。不清晰的是为啥大家会选择这个模式。研究者认为这个可以减少在市场中的不确定性,而且精神相近可以对于公司来说更容易学习。这样的解释看起来有条理而且偷偷地支持了关于在精神相近的国家会增加市场成功概率的言论。尽管这个模式不够规范,但是我们得出结论并将进入顺序和绩效联系在一起。有人假设精神相近的国家更相似,相似性比起陌生性更容易增加公司的管控力,进而增加在相近市场的成功概率
第三段:尽管进入顺序是个重要的考量,我们认为这个还是有缺陷,因为它无法解决感知上的精神距离如何影响决策者的入市选择或者组织在新市场的最终表现。本文表明按上面的模式操作可能导致不好的绩效乃至失败。我们认为这是精神距离悖论。相比于认为精神相近的国家更容易进入而且做生意,我们认为感知上的相似性会导致决策者食物因为他们没有为不同的地方而去做准备。失败主要集中在国际化程序中的管理决策方面,而正是研究者没有注意的地方。此外,即使是像美加这种精神相近的国家,还是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会影响经理人的业务能力。事实上,在精神相近的表面所表现出来的,会比大家所想的更遥远。
第四段:本次实验采取实证而且以加拿大零售业进入美国市场的绩效为样本。美国零售市场价值1.5万亿,有很强的的动力让加拿大零售商知道如何在这个市场竞争。根据国际化理论,国内成功的企业会进入一个国家不仅是精神上相近的,而且是最类似的国家。然而,三分之二的加拿大零售公司进入美国市场的,80%的失败了而且只有7家还在成功的运营。这种高失败率表明存在着悖论,或者固有的矛盾,在国际化理论和精神距离概念之中,而且专家其实无法根据精神距离来作出国际化决策。
第五段:本文想要通过加拿大零售商的经验来分析精神距离更仔细而且推出某些限定性条件来在理论和实际上改善它。首先,对于精神距离概念的总结需要出来,还有确定美加在文化上相似的距离。第二,需要来自临床和问卷调查的数据证据来表明文化和商业都有所差别的区域,还有文化差异的经验证据。第三,对于在精神距离的固有悖论的探索,这可以解释这些自己认为精神距离极短的国家如何导致决策者作出了大量的错误假设,进而无法了解到那些国家。有些建议可以提供给公司来帮助他们在这种情况下了解。最后,我们在精神距离的概念上挖掘的更深,还有提出了一些限制条件。结果表明概念很复杂还需要继续探索。

生词
1.prescriptive 规范的 2. clinical 临床的

作者: Sophie_Lee    时间: 2022-9-12 09:13
看一下!               
作者: Ari-    时间: 2022-9-12 09:37
1
作者: Sophie_Lee    时间: 2022-9-12 09:52
主旨:探究在相近国家开展国际化的优劣势
P1: 引入观点:企业会选择文化相近的国家进行国际化的起点
企业一般会选择现在精神上相近的国家开始国际化进程。如果这个描述是正确的话,那么加拿大的公司应该会现在美国开展业务,不仅是因为离得近,而且在文化层面和加拿大相近。确实,零售行业的证据表明,加拿大的企业也正是这么做的

P2: 选择文化相似的企业的优势/原因
国际化进程描述了在国际化过程中企业采取逐渐进入市场的策略。这种策略反映了企业利用经验逐渐学习的过程。但没有在文献中点明的是为什么企业要采取这样的策略。研究者指出,选择文化相似的市场进入可以减少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并且那些文化相似的国家更方便企业去学习。这个解释看起来很合理并且支持了结论“在精神相似的国家开展业务可以提高企业成功的可能性”。一个隐含的假定是精神相似的国家更相似,这种共同点比起不同点来说更方便企业去管理,因此公司更有可能在这些相似的国家中成功。

P3: 指出在文化相同国家拓展市场的缺点-相似性会导致决策者忽略差异点
一个缺点是研究中没有解决文化相似的国家如何影响决策者的进入市场策略或企业在新市场中的最终表现问题。进入和母国文化相似的国家很有可能造成低业绩并最终导致失败。这种情况被称为“psychic distance paradox"。 虽然文化相近的国家很好进入并且开展业务,但是相似性也会导致决策者失败因为他们不能识别出新市场和母国的差异。除此之外,就算是文化相似的国家比如加拿大和美国,两个国家之间也有很明显的不同会影响管理者开展业务。

P4:本篇研究主要聚焦在加拿大零售企业进入美国的表现。在32个加拿大零售企业进入美国市场的案例中,80%的企业失败了只有22%的企业继续在美国开展业务。高失败率也暗示了国际化理论和psychic distance之间的矛盾,也就是管理者不能总是在做国际化决策中依靠psychic distance.

P5:文献框架介绍
作者: Pc700    时间: 2022-9-12 10:07
同意!               
作者: 白白有点黑    时间: 2022-9-12 10:16
同意!               
作者: Smile.again    时间: 2022-9-12 10:19
看一下!               
作者: reckless_nolove    时间: 2022-9-12 10:45
看一下!               
作者: 在水里睡觉    时间: 2022-9-12 11:00
同意!               
作者: wannatechan    时间: 2022-9-12 11:14
Mark一下!               
作者: tizo    时间: 2022-9-12 11:14
fd\
作者: CherryYanYi    时间: 2022-9-12 11:24
看一下!               
作者: tizo    时间: 2022-9-12 11:36
P1: 提出观点:公司全球化之前先去近的国家
P2: 举出文献资料印证观点正确性(越近的国家越相似,越能应对不相似的地方,越容易成功)
P3:新的研究反对传统观点(越近反而可能失败,因为对不同之处的忽视)
P4:研究数据如何反对观点(加拿大零售进入美国,80%失败。说明不能仅仅考虑close)
P5:文章目的和研究步骤的说明(全球化中的close概念远比想象中复杂)

作者: 秋桂红    时间: 2022-9-12 11:49
同意!               
作者: CherryYanYi    时间: 2022-9-12 11:52


作者: Shell_liang    时间: 2022-9-12 11:55
看一下!               
作者: 秋桂红    时间: 2022-9-12 12:08
*国际商业文献中认为,公司在进入更远的国家之前在心理上接近的国家开始国际化进程 [ohanson
-如果这种描述是准确的,那么加拿大公司将有望在美国不仅与加拿大最接近,而且在许多方面与加拿大最相似。
-事实上,来自零售业的证据表明,公司已经遵循了这种模式。 2
*关于国际化过程的文献描述了企业在国际化时遵循的市场进入顺序。
-这个顺序反映了一个逐渐的、通过经验学习的过程。
-文献中没有明确说明企业遵循这种模式的原因。
-研究人员建议进入那些心理上的接近降低了公司在新市场中面临的不确定性水平 [Jghanson ;而且公司更容易了解精神上接近的国家 [Kogut
-这些解释似乎合乎逻辑,并暗示支持这样的结论,即在精神上接近的国家开始应该提高公司在这些市场上成功的机会。
*虽然文献不是规定性的,可以从中得出一个未说明的结论,将进入顺序与绩效联系起来。
-有一个隐含的假设,即心理上接近的国家更相似,并且公司更容易管理相似性而不是相异性,从而使其更他们很可能会在类似的市场上取得成功。
*尽管进入的顺序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但我们认为,该文献的一个局限性在于它没有解决国家之间感知到的心理距离如何影响决策者的进入选择或组织在新市场中的最终表现。
-这项研究提供了证据证明通过进入一个心理上离家很近的国家开始国际化进程可能会导致表现不佳,甚至可能失败。
-我们将此称为心理距离悖论。
-与心理上接近的国家相比,进入和开展业务并不容易,我们认为,感知到的相似性会导致决策者失败,因为他们没有为差异做好准备。
-失败在于国际化过程的管理决策方面,国际商业研究人员对此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Johanson and Vablne 19921
-此外,即使是在加拿大和大学等心理密切的国家泰德各州,可能存在显着差异,可能会影响管理者开展业务的能力。
-表面上看起来很接近的东西,实际上可能比预期的更遥远。
*这项研究具有探索性,重点关注进入美国的加拿大零售公司的业绩。
-美国零售市场价值超过 1.5 万亿美元,加拿大零售商有非常强大的动力去了解如何在这个市场上竞争。
-与国际化理论一致,国内成功的企业进入了一个不仅物理上最接近,而且可能与加拿大最相似的国家。
-然而,在进入美国市场的32家加拿大零售企业中,几乎80%都失败了,只有 7 人(22%)继续成功运作 [Evans,Lane
-高失败率表明国际化理论和心理距离概念可能存在悖论或内在矛盾,并且高管在做出国际化决策时,不能总是依赖心理距离的衡量标准。
*本文的目的是利用加拿大零售商进入美国将更详细地分析心理距离概念,并提出一些可能的条件,以改进其在研究和实践中的应用。
-首先,对心理距离概念进行了总结,以及文献中定位加拿大和美国在文化上接近。
-接下来,临床和问卷数据的结果显示了文化和商业差异表现出来的领域,以及这些文化差异的经验证据。
-然后,心理距离概念中固有的悖论是探索,这解释了一个国家与自己的心理距离很小的看法如何导致决策者做出许多错误的假设,从而导致无法了解该国家。
-提供了一些建议来帮助公司在这些情况下撕裂。
-最后,我们更深入地探讨了心理距离的概念,并对其提出了一些限定。
*本研究表明,心理距离概念比文献中普遍认识的更为复杂,应进行更充分的探索。


作者: Paolotsn1    时间: 2022-9-12 12:16
1
作者: kartzzz    时间: 2022-9-12 12:19
同意!               
作者: Fate尼禄    时间: 2022-9-12 12:25
看一下!               
作者: Uchujin    时间: 2022-9-12 12:31
1
作者: Shell_liang    时间: 2022-9-12 13:15
P1:「提出传统理论」
国际商业的一些文献认为公司在全球化扩张的时候应该遵循心理上接近的原则(也就是有相似的地理、文化背景等),例如加拿大的公司会比较倾向于去美国投资,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P2:「传统文献综述」
这些文献描述了全球化扩张过程中的程序,但不清楚的是为何公司会遵循这样的过程。研究人员认为公司进入这些心理上接近的国家会减少市场的不确定性;这些公司也更容易去了解。
传统的理论暗示了一种假设:心理上接近的国家,公司会更相似,因而在相似的市场会更容易成功。

P3「作者评价和论点」
尽管程序是很重要,但是局限性是,并没有指出国家间的心理距离如何影响决策者的决定以及组织最终的表现。
本文旨在论证公司在国际化进程中,心理的接近性会导致更糟糕的表现,甚至失败。我们认为这是psychic distance paradox.
这种在国际化过程中的失败案例此前并未获得足够的重视。
另外,即使加拿大和美国之间很相似,但是管理者在进行商业活动的时候也会有显著差异。现实要比想象中更加复杂。

P4「本文研究对象」
本文旨在研究加拿大零售公司进入美国市场后的表现。由于美国零售市场大概有1.5万亿的市值,吸引了很多加拿大公司想进入市场。
和国际理论相符合,国内成功的公司进入到美国市场,正是和加拿大非常相似的国家。
然而,32家进入美国市场的公司,几乎80%失败了,仅仅22%继续运作。这么高的失败率表明,在国际市场理论中会有一些悖论,或者是内部矛盾。高级执行官不能在做决定的时候仅仅依赖于心理距离。

P5「研究目的」
本文研究目的是分析心理距离的概念以及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1. 总结心理距离的概念,以及总结在美国的加拿大公司失败的案例。
2. 一些调查的数据表明国家之间文化和商业差距。
3. 悖论根植于心理距离的概念,也解释了这是如何影响错误的商业决策的。在对国家更多的了解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4. 深度剖析了心理距离的概念,以及应用的条件。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心理距离的概念比已有文献中阐述的要更加复杂,也应该更进一步研究。

clinical 客观的
manifest 证明,显示
empirical 观察或实验为依据
prescriptive 规定的
perceive 感觉,理解
venturing 冒险;投机
psychical 灵魂的,心灵的
作者: Fate尼禄    时间: 2022-9-12 13:19
P1:提出传统观点:企业会在离得近的国家开始国际化.证据表明确实是这样,加拿大企业先从美国开始扩张.
P2:企业这么做的原因与后果:企业进入文化相近的新市场可以降低不确定性,并且文化相近的国家公司更容易了解.这个解释看起来很有道理,支持了结论公司在文化相近的国家更可能成功.他隐含了一个假设,文化相近的国家更相似,所以使公司更可能成功.
P3:新的调查反驳前文观点:之前的研究没有说明进入相似市场与公司最终表现的关系.证据表明进入文化相似的市场会导致不好的表现或失败,这叫做文化距离悖论.相似可能导致失败,因为经理没有去考虑国家之间的不同.就算在美国和加拿大也有很多差异,表明上看起来相似的东西实际上可能很不一样.
P4:上一段调查的数据:美国零售市场很大,吸引加拿大公司.但是在进入美国的32家加拿大零售商里有80%都失败了.这个数据显示了悖论,即决策者在做国际化决策时不能过于依赖文化距离.
P5:讲述本文结构.这篇论文用加拿大零售商进入美国的经历分析了文化距离概念,并且提出一些可能的限制来提升这个理论在研究和实践中的运用.
作者: kartzzz    时间: 2022-9-12 14:07
physically distance concept是什么;
that companies begi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in countries that are psychically close before venturing to more distant countries
举加拿大会选美国的例子

大多数的人观点:entering countries that are psychically close reduces the level of uncertainty firms face in the new market; and that psychically close countries are easier for companies to learn about
close country↑ -> performance↑
的一个重要的assumption: psychically close countries are more similar, and that similarity is easier for firms to manage than dissimilarity, thereby making it more likely that they will succeed in similar markets

research gap:
it does not address how the perceived psychic distance1 between countries affects the decisionmakers' choice of entry or the organization's ultimate performance in the new market
本文研究得到的与一般观点不同的发现:
starting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by entering a country psychically close to home may result in poor performance and, possibly, failure.
close country↑ -> performance↓ psychic distance paradox
原因:本以为close的国家可能有着被忽略的重要的不同之处

实验对象:进军美国的加拿大零售业只有22%成功了

研究目标:he experience of Canadian retailers entering the United States to analyze the psychic distance concept in greater detail and to suggest some possible qualifications that could improve its use in research and practice.
作者: 香草安然    时间: 2022-9-12 14:30

作者: 在水里睡觉    时间: 2022-9-12 15:08
1.在国际商业小说里认为,公司在心理距离更近的地方开始国际化进程,这一行动比在物理距离上更近的地方开店提前。如果这一描述正确加拿大公司就会在美国先开始开店,美国既是物理最近、也是各方面最相似的国家。的确,零售行业案例说明公司确实参照此模式。
2.这一关于国际化进程的文学书描述了在公司国际化时进入市场参照的次序。这一次序反映了一个渐进的、以练为学的过程。但不清楚的是为什么公司参考这套模式。研究人员认为这一可以降低不确定性;心理距离近的市场也更容易让公司来学习。这样的解释似乎有逻辑并且间接地支持了结论(在心理距离近的地方开店会提升一个公司在新市场的成功机会)尽管作品并非规范,一个未提到的结论可以从它连接了市场进入和表现中得出。其中有一个暗含假设即心理距离更近的国家更加相似,这一相似让公司更好地管理不相似的地方,因而使得他们更有可能在相似的市场成功。
3.尽管进入市场的次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我们认为这一本书的局限之一就是它没有提到国家之间的被感受到的心理距离如何影响决策者的进入选择,或者组织在新市场的最终表现。(心理距离如何影响是否进入+表现如何)本研究呈现了证据来证明公司在心理距离更近的国际开始国际化进程更有可能导致不良表现,甚至失败。我们将之称为心理距离矛盾。我们认为感知到的相似度会导致决策者的失败,因为他们并没有为不同做好准备。这一失败在于国际化进程的管理上的决策方面,研究人员也没有重视这一方面。除此之外,甚至在心理距离如此近的国家,如美国和加拿大,也有可能油重大的不同会影响到经理经商的能力。现实中,表面上越是心理距离近的,距离越是比想象的远。(人们以为近其实不近)
4.这一研究本质上很有探索性,聚焦于加拿大零售公司进入美国经商的经营表现。美国市场的零售行业规模达1.5tl,对加拿大零售商而言是强有力的刺激,让他们理解如何在这一市场竞争。与国际化理论一致,国内成功的公司进入一个不仅心理距离近,而且还是和加拿大最相似的美国。然而,在32个进入美国市场的加拿大零售商,近乎80%都失败了,仅有7个(22%)还在持续成功地运转。如此高的失败率表明在国际化理论和心理距离观点中可能存在一种矛盾,或者是内生的矛盾;and 执行人员在作国际化决策时,不能总是依赖于心理距离的衡量。
5.本文的目的在于使用加拿大零售商进入美国市场的经验来进一步细致分析心理距离概念;来表明一些可能的限制(?Qualifications),让经验能够在研究和实操中发挥更大作用。首先会总结心理距离概念以及文学作品中将加拿大和美国视为文化上非常接近的证据。下一步,来自于clinical和调查问卷的数据结果来表明区域之间文化和商业的不同,以及经验主义角度的文化的不同。然后,心理距离概念内生的矛盾就被探索发现,解释了【一个国家作为距离自己很近的心理距离】的观念如何导致决策者对此有大量的错误假设,造成不能够学习这一国家。最终,我们深入探究了心理距离概念,对他提出了一些限制(?qualifications)。该研究的结论表明心理距离概念比文学书里的普遍认知更加复杂,应当更加完整地探索

首段引文
二段总结文学书里的心理距离概念
三段转折段-文学书有局限
四段介绍本研究的研究方法:以案例入手研究。段尾对案例作结论。
五段介绍本文的结构以及最终结论

作者: DianaRainbow    时间: 2022-9-12 15:12
看一下
作者: chocomochi    时间: 2022-9-12 16:08
看一下!               
作者: 梅菜    时间: 2022-9-12 16:22
Mark一下!               
作者: xingxing777    时间: 2022-9-12 17:01
thanks
作者: 柚匝呀    时间: 2022-9-12 17:03
谢谢
作者: girigiri_I    时间: 2022-9-12 18:07
看一下!               
作者: GMATGOGO7    时间: 2022-9-12 18:30
看一下!               
作者: girigiri_I    时间: 2022-9-12 18:55
time:8'35''

一篇以加拿大零售商进入美国市场为例检验地理距离理论的实证研究的文献综述。
        1. 地理距离理论是什么,由谁提出:
        J和V在1992的一本著作里论述了公司在进行全球化时会先进入地理上接近的国家的市场。零售行业为这个论述提供了证据。
        2. 进一步描述提出理论的著述
        这部著作描述了公司在进行全球化时进入其他国家时长的过程,但并没有直接解释原因。
        一些学者认为
                a. J&V in 1992 认为进入相邻国家的市场意味着更低的不确定性
                b. K&S in 1988 认为相邻国家更容易去了解
        可以从这本著作中推出假设:物理上更接近的国家间更相似
        3. 著作的局限性:没有讨论感知上国家间的距离对进入外国市场及进入后表现的影响。
        证据表明进入离本国近的外国市场后表现可能不佳,甚至最终失败,因为地理距离悖论的存在:离本国越近,越容易忽视两国间的差距而导致同质化。
        美加举例
        4. 为3rd提供论据:
        E,L&OG in 1992:2/3的加拿大零售商进入美国,近80%失败
        5. 说明这项研究的过程与目的,并给出框架
        根据加拿大零售商的实证研究分析地理距离理论在大零售行业中是否适用,以及如何在研究和实践中改进
                a. 地理距离理论的总结
                b. 美加文化差异确实存在
                c. 悖论的存在
深化地理距离理论的研究
作者: y11    时间: 2022-9-12 19:05
看一下!               
作者: Mirait    时间: 2022-9-12 19:10
看一下!               
作者: 一只小白    时间: 2022-9-12 19:14
第一段:有个观点:国际企业的全球化最先开始于精神上更相近的不同国家的企业,比精神上更远的国家先开始。如果这个描述正确,加拿大企业应该在美国最先发展,因为不仅最近也最像。零售业证明了确实是这样。
第二段:国际化进程描述了企业进入市场的顺序,但是不清楚为什么企业会遵循上面提到的这个模式。研究表明进入精神上更近的国家会减少企业在全新市场面临的不确定性而且精神上更近的国家,企业能更容易了解。这些解释也支持了从精神上更近的国家开始企业全球化更容易在市场上取得成功。进入市场的顺序和企业表现好坏有关,其中暗含的假设是这些精神上更近的国家更相似,而这些相似性比不相似性更便于管理,所以在企业相似市场上更容易成功。
第三段:尽管进入市场的顺序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但它也有一个限制性,这个限制性是它没有解决精神上更近是如何影响决策者的选择和企业最终在市场上如何表现。研究表明,跨国企业到精神上更近的国家可能表现得不好甚至失败。这就是精神距离近的悖论。研究认为相似性会使决策者失败因为他们没有准备好应对差异,这是因为跨国企业研究者没有足够重视全球化中的管理性的商业决策。另外,即使两国在精神上十分靠近,也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差异影响决策者经营跨国公司。表面上看起来很相近的东西实际上有很大差距。
第四段:这项研究聚焦加拿大零售企业在美国市场的表现。随着美国零售业市场超过1.5t,加拿大的零售商也被激励去了解如果在美国市场竞争。按照国际化理论,加拿大本土公司要进入一个不仅在精神上最相近,而且与加拿大国情最相似的国家。然而三分之二进入美国市场的加拿大企业,其中80%失败了,只有20%成功运营。高失败率解释了在国际化理论和精神相近概念中存在一个悖论,或者其中存在矛盾。高管在做跨国决策时不能只依赖于精神相近法则。
第五段:这篇文章的目的是进一步分析精神距离这一概念并为在实践和研究中改进。1.提出这一概念,并展示美国和加拿大在文化上的相似性 2.数据展示文化和商业上的不同,并为其提供证据。3.精神相近悖论被发现,并解释了对精神相近国家的理解是如何导致决策者作出一系列错误假设,最后使其无法正确理解另一国家的。一些推荐被提供了解这一情况。4.研究人员已深深了解这一悖论,并为之提出一些适用条件。研究结果显示这个悖论比普遍认为的还要复杂,应该被更充分研究。
作者: 小小懒    时间: 2022-9-12 19:15
看一下!               
作者: taylor_2008    时间: 2022-9-12 20:21
同意!               
作者: Xss7246    时间: 2022-9-12 20:27
码住
作者: 盐盐小羊    时间: 2022-9-12 21:06
看一下!               
作者: jssbss    时间: 2022-9-12 21:19
同意!               
作者: 去很多地方    时间: 2022-9-12 21:25
看一下!               
作者: yyking625    时间: 2022-9-12 21:27
看看
作者: George_chen    时间: 2022-9-12 21:56
看一下!               
作者: 去很多地方    时间: 2022-9-12 22:01
P1国际商务论著中曾认为公司在到更远的国家前会从相近的国家开启国际化。如果这个描述准确,那么加拿大会先在美国开分公司,不仅是因为它是最近的,而且美国也是和加拿大最相似的国家。事实上,零售产业确实遵循这个模式。
P2有关国际化进程的论著说明了市场准入的顺序。但没有说明为什么会这样。一个可能的解释是距离近的国家减少了公司在新市场面临的不确定性,也更利于公司去学习。这样的解释看起来是支持结论,即在距离近的国家开始国际化能提高公司的成功几率。该著作隐含的一个假设是距离近的国家与原来的国家更像,相似比不同更可控,因而使公司在相似的市场环境中更容易成功。
P3我们认为该著作的不足在于没能解释国家间的距离如何影响决策者的决定或公司在新市场的最终表现。实验表明在距离近的国家开始国际化可能导致糟糕的结果。我们据此作为距离悖论。相似的市场环境可能使决策者没有对不同之处做好准备。此外,即使是美国和加拿大这样距离近的国家,也可能存在影响管理者组织工作能力的重大不同。在表面上可能距离很近,但实际上比预计的要远。
P4数据表明大部分进入美国市场的加拿大零售商都以失败告终。这说明可能存在悖论。管理层不能总是依赖距离当他们做出国际化决策时。
P5本文目的在于借加拿大零售商进入美国市场的经历详细分析距离并说明能发挥作用的情况。首先是对距离概念的说明。其次是数据表明文化和经济对地区的影响。之后,探究距离设想的悖论。会有一些建议来帮助企业了解这些情况。最后,我们会更深层地探究距离设想,并提出一些适用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距离设想比该著作中所认为得更复杂并应该被详细地探究。

作者: jssbss    时间: 2022-9-12 22:03
[attach]265741[/attach]

作者: George_chen    时间: 2022-9-12 22:19
P1: ·国家在开展跨国业务时,通常从最近的国家开始。
        -举例了加拿大的零售业,符合上述观点
P2:     ·为什么公司会采用就近原则的模式?
-因为距离近的国家有很多相似性,降低了进入公司的不确定性,更容易获得成功
P3:     ·距离怎样影响决策或者进入后的表现?
            ·可能会失败,就近市场的相似性可能会让决策者没有准备产品的差异化
                -又拿加拿大和美国举例,表面上的物理距离事实上可能很大的不同点
P4:         ·加拿大零售业进入美国80%失败,表明和国际化理论是相反的,执行者不能依赖理论   
P5: ·用加拿大的例子对就近理论总结:就近理论是更复杂的,应该被更充分的探索。        
作者: Yuliana_Chen    时间: 2022-9-12 22:55
看一下!               
作者: Chiefleung    时间: 2022-9-12 23:18
看一下!               
作者: 白白有点黑    时间: 2022-9-12 23:18
        8. 9/14 The psychic distance paradox
                a. 第一段
                        i. 国际商业学术文章称公司国际化的步伐会从临近国家开始。加拿大举例,零售业举例
                b. 第二段
                        i. 这篇文章说了公司国际化的过程中进入市场的过程,这个先后过程展现了从经验中学习的渐进过程-没说原因。
                        ii. 解释:减少不确定性;容易互相学习——看起来挺合理的
                        iii. 有一个隐含的假设:相近的国家更相似-更容易管理不相似的地方-因此更可能成功
                c. 第三段
                        i. 部分肯定重要性,转折提出“没有说明感受到的距离对于市场进入的影响”
                        ii. 研究表明进的国家也可能进入市场失败——矛盾点——可能是感知到的距离的影响(出在管理决策层,没有准备好接受差异,最终导致关注过少)
                        iii. 即使近的,也有很多不同,会影响商业展开
                d. 第四段
                        i. 这个研究关注加拿大零售公司进入美国的情况。说一下研究价值-钱多。和理论一致,最近且最相似。但是基本上都失败了——和理论有矛盾(both physic和psychic distance
                e. 第五段
                        i. 说明文章目的:用加拿大的例子,和心理距离的细节来进一步分析,改善理论作用。
                        ii. 文章结构
                                1) 心理距离的总结
                                2) 文化差异数据呈现
                                3) 探索造成心理距离理论和实际情况差异的原因,包含一些对公司的建议
进一步探究心理距离理论——更复杂
作者: 一罐柠檬    时间: 2022-9-12 23:21
看一下!               
作者: shidbd    时间: 2022-9-12 23:32
同意!               
作者: Zoe1013    时间: 2022-9-12 23:56
看一下
作者: littlecedar    时间: 2022-9-13 00:30
看一下!               
作者: Spring789    时间: 2022-9-13 01:25
同意
作者: 筱雅Jane510    时间: 2022-9-13 03:01
看一下!               
作者: xxyxxxy    时间: 2022-9-13 09:38
看一下!               
作者: 盐盐小羊    时间: 2022-9-13 10:27
P1:介绍心理距离概念
公司开展国际化进程首先从心理距离近的国家间入手。
如果这个准确,加拿大公司将会被希望去开展美国业务,不仅仅是因为离得近,更多的是它是与加拿大最相近的国家。的确,很多零售业的证据表明,公司确实会这样。

P2:为什么心里距离近能影响市场
国际化进程描述了公司追随国际化之后的市场结果。反映了这个逐渐的通过学习经验的进程。为什么公司追随这个模式,前序作品中没有详解。
研究者表明,这种进入心理距离很近的国家,减弱了公司的不确定因素在新市场;并且心理距离近的国家中的公司更容易相互理解。
这种解释被看起来很有逻辑性并且支持了这个结论:心理距离近的国家间的开端应该提高一个公司在市场中的成功机会。
尽管这个不是很规范,只是一个未下定的结论,去连接进入顺序-绩效的结果。
有一种假说:心理距离近的国家更相似,这种相似性比差异性更好去管理公司,因此如果多这样干,就可以赢得相似的市场。

P3:反驳前序假设
尽管这个顺序是很重要的考量,我们仍然相信它有一定的限制性——如何衡量国家间的心理距离如何影响错误决策制定者的呢?这项研究也有很多证据表明,开展国际化进程,在进入一个和本国心里距离相近的国家时,会表现的不太好甚至失败。我们推断这可能是一种心理距离悖论。不同于心理距离近的国家更容易进入且在此地做生意,我们认为,这种感知的相似性会导致错误决策-失败,因为她们就没有准备去比较差异性。这种失败在经营管理层面的错误决策-国际化进程-没有付出更多的注意。除此之外,甚至像加拿大和美国这种心理距离近的国家,他们也会有很明显的差异性,导致影响他们的管理者的能力去经营公司。浮现在心里距离相近的表面的,其实可能是比想象中距离更远。

P4:举例说明其限制性
这个研究聚焦于加拿大零售公司进军美国市场之后的表现。当时,美国零售市场市值大于1.5万亿,对于加拿大零售业从业者非常有激励性去挑战这个市场。
由于国际化进程理论,本国成功公司在进入另一个贼相似的国家。然而,2/3的加拿大零售公司在进入美国市场之后,80%都失败了,只有七家继续运营并且成立。这种高失败率也表明了这里存在一个悖论,或者说是对于国际化理论和心里距离概念的内在矛盾,这些高层不能依靠心理距离的方法去做国际化进程的决策。

P5:整体框架结构
这篇文章的猜想去运用在加拿大零售者进军美国市场的经验去分析心里距离概念在零售业中,并表明他的合格可以提升研究和时间。
首先,呈现出一个心里距离概念的摘要,这能够定位加拿大和美国是如何的文化相近。
其次,这个结果来自与实地+问卷数据研究,它们在何种方面有着文化和商业的明显不同,以及一些经验主义。
然后,这个心里距离概念的内里悖论被探究,这也就解释了这个猜想:拥有很小心理距离的国家也会有其错误决定,使其没有研究透彻另一个国家。一些推荐也为他们提供了学习国家的帮助。
最后,我们在更深层次探索心理距离的概念,假设能有更多价值。这个研究结果表明,心里距离概念比我们平常在文学作品里认知的要更复杂,我们应该更全面地去探索。
作者: Jimii    时间: 2022-9-13 10:47
Mark一下!               
作者: Jimii    时间: 2022-9-13 11:32
文章主旨:介绍psychical distance的研究背景,提出问题并陈述自己取得的研究进展和结论。
P1:背景引入——企业国际化中的选择
已有的研究表明,企业在国际化时会优先选择更“近”的国家,包括地理上的接近和国家本身的相似,数据支撑了这个观点。
P2:如何解释现象——学界的假设
现有的学说给出了企业国际化的模式,但是并没有指出这个模式产生的原因。有一个假说是,进入psychically close的国家会降低企业的风险,并且企业可以更轻松地熟悉这个国家。【作者评价】这样的解释似乎是有道理的,并且暗示了这样的企业更容易在目标国家获得成功。这样的理论蕴含了一个假设——psychically close的国家会更加相似,并且相似性大于不同,这些特点让企业更容易成功。
P3:现有理论的不足,提出新解释
现有理论没有解释心理距离如何影响企业的决策,以及如何对企业的最终表现产生影响。此研究发现了进入psychically close的国家可能会导致企业失败,作者称之为心理距离悖论。作者认为这是因为企业管理者没有做好面对可能的差异性的准备。很多看似相似的国家差异性也很大。
P4:列出实验数据,陈述发现的问题
作者研究了加拿大公司进入美国的数据,提到加拿大公司有很强的动机,并且作者筛选了其中相似性最高的企业。然而结果表明,仍然有接近80%的公司在这个过程中失败,极高的失败率暗示了国际化理论和心理距离概念的矛盾,企业管理者不能总是依赖于心理距离来做出决策。
P5:研究目的、内容和结果
目的是使用加拿大公司进入美国的经历验证心理距离理论,并提供可能的提升心理距离理论使用效率的方法。
内容有四个。1.关于心理距离定义的概况,美国和加拿大时psychically close的证据。2.用数据表明文化差异存在的领域和证据 3.为什么small distant仍然能带来失败,提供了建议 4.深入研究了psychical distance理论
结果:心理距离理论远比人们想的更复杂。

作者: Hazellto    时间: 2022-9-13 12:39
Mark一下!               
作者: 南郭不南郭    时间: 2022-9-13 16:31
同意!               
作者: 南郭不南郭    时间: 2022-9-13 16:41
P1国际化从近的地方开始
举例加拿大公司国际化先开始在美国

P2原因
减少不确定

P3限制性
research研究可能失败——因为相似性让他们不准备差一点,不注意

P4例子证明限制性
这个实验聚焦零售产业内加拿大,却是失败了

P5这篇文章的目的和建议
告诉你很复杂你要注意要多考虑

作者: Alex1233    时间: 2022-9-13 17:19
感谢分享!               
作者: cococoocco    时间: 2022-9-13 18:58
同意!               
作者: cococoocco    时间: 2022-9-13 19:18
p1观点:跨国第一步 先去进的国家
p2为什么?更相同 简单管理  成功  prescriptive  暗示?  
p3缺点:证据证明开始国际化在近的地方容易失败
p4举例
p5目的  这个理论需要再深入挖掘
  主旨:否定距离理论 或者提出一个驳论

作者: PennyWen95    时间: 2022-9-13 20:44
看一下!               
作者: PennyWen95    时间: 2022-9-13 21:42
[揽瓜阁精读] 104. The psychic distance paradox
心灵距离悖论
国际商业文献中有人认为,公司在冒险前往更远的国家之前,在心理上接近的国家开始国际化进程[Johanson和Vahlne 1992]。如果这种描述是准确的,那么加拿大公司将有望从美国开始,美国不仅是最接近加拿大的国家,而且在很多方面也是与加拿大最相似的国家。事实上,来自零售业的证据表明,企业一直遵循这种模式。
关于国际化过程的文献描述了企业在国际化时遵循的市场进入顺序。这个顺序反映了一个循序渐进的、通过经验学习的过程。文献中没有明确的是,为什么公司遵循这种模式。研究人员认为,进入心理上接近的国家可以降低公司在新市场中面临的不确定性水平[约翰逊和Vahlne 1992];而且心理上接近的国家更容易让公司了解[Kogut和Singh 1988]。这些解释似乎是合乎逻辑的,并且隐含地支持这样的结论,即从心理上接近的国家开始应该可以提高公司在这些市场中成功的机会,尽管文献不是规定性的,但可以从中得出一个未说明的结论,将进入顺序与业绩联系起来。有一种隐含的假设是,心理上接近的国家更相似,并且相似性比差异更容易管理,从而使它们更有可能在相似的市场中取得成功。
虽然进入顺序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但我们认为,该文献的一个局限性是,它没有涉及国家之间感知到的心理距离如何影响决策者对进入的选择或组织在新市场的最终表现。这项研究提供了证据,表明通过进入一个心理上靠近家乡的国家来开始国际化进程可能会导致表现不佳,甚至可能导致失败。我们称之为心灵距离悖论。我们认为,与心理上接近的国家不容易进入和做生意不同,感知到的相似性会导致决策者失败,因为他们没有为差异做好准备。失败在于国际化过程的管理决策方面,国际商业研究人员对此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Johanson和Vahlne 1992]。此外,即使在加拿大和美国等精神上接近的国家,也可能存在显着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会影响管理人员开展业务的能力。表面上看起来接近心灵的东西,实际上可能比预期的要遥远得多。
这项研究本质上是探索性的,重点是进入美国的加拿大零售公司的表现。由于美国零售市场价值超过1.5万亿美元,加拿大零售商有非常强大的动力来了解如何在这个市场上竞争。与国际化理论一致,国内成功的公司进入了一个不仅在物理上最接近,而且可能是与加拿大最相似的国家。然而,在进入美国市场的三十二家加拿大零售公司中,几乎80%倒闭,只有七家(22%)继续成功运作[Evans,Lane和O'Grady 1992]。高失败率表明,在国际化理论和心灵距离概念中可能存在悖论或内在矛盾,高管们在做出国际化决策时不能总是依靠心灵距离的度量。
本文的目的是利用加拿大零售商进入美国的经验,更详细地分析精神距离概念,并提出一些可能的资格,以改善其在研究和实践中的使用。首先,对心灵距离概念进行了总结,以及文献中将加拿大和美国定位为文化上接近的证据。接下来,临床和问卷数据的结果显示了文化和商业差异表现的领域,以及这些文化差异的经验证据。然后,探讨了心灵距离概念中固有的悖论,这解释了如何将一个国家视为与自己的心灵距离很小,从而导致决策者做出一些错误的假设,从而无法了解该国。提供了一些建议来帮助公司在这些情况下学习。最后,我们更深入地探讨了心灵距离的概念,并提出了一些限定。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心灵距离的概念比文献中普遍认为的要复杂得多,应该更充分地探讨。

作者: dyf冲!!!    时间: 2022-9-14 00:16
看一下!               
作者: 曼特宁1213    时间: 2022-9-14 00:36
看一下!               
作者: qwithq    时间: 2022-9-14 07:23
1
作者: dyf冲!!!    时间: 2022-9-14 08:49
104-公司投资精神相似国
main idea
探讨公司在精神相似的国家投资是否容易成功,类似论文abs
结构
p1-提出观点:公司更倾向于先投资那些精神相似国家的市场
p2-讨论了sequence of entry研究表明了一个gradual,learning through experience process
背后的逻辑:精神相似——相似就好发挥——容易取得成功
有不少failure——psychic distance paradox
p3-前人研究的limitation
局限:没有体现出这种距离会如何影响决策者的选择&影响在该国家的表现
分析:1. 忽视了dissimilarity 2. manager没有发挥出能力
p4-以加拿大为例,进入usa市场的失败的比例80%
p5-文章目的+介绍文章框架
介绍加拿大和美国culturally different——用不同的方法详述这种cultural difference——介绍paradox——深入探究paradox& propose some qualification
作者: GMATGOGO7    时间: 2022-9-14 19:29
主旨:精神距离概念与商业成功与否的影响研究
结构: 引出观点1+证据——观点1原因——作者观点——支持作者观点——总结文章(像是引出下文)

P1:引出观点1+证据
公司开始国际化一般都从精神相近的国家开始。 零售行业证实了这个规律。

P2:这样的顺序反应了逐渐的学习经验的过程。
为什么遵循这个规律?
1. 减少不确定性
2. 更容易学习
3. 更和本国相似,更容易管理。

P3:观点2(作者观点)反观点1
这个顺序不能影响决策者的选择 及 在新城市的表现
研究表明会表现不好 或者失败——psychic distance paradox
原因:
1.  没有准备好应对不同。没注意到。
2. 即使近,但可能不同之处很大。

P4:支持观点2
举例加拿大和美国的零售业
两国相似之处大、距离近。
但是80%失败
因此不能只根据距离来进行国际扩张。

P5:总结文章目的与框架
文章目的分析距离概念的 细节以及建议一些增加实用性和研究性的可能性
1. psychic distance概念的呈现及证据
2. 实验和问卷表明文化和商业差异表现出来的领域,以及这些文化差异的经验证据。
3. 精神距离中的Paradox inherent的概念探索:近不一定会成功
4. 更深层探索精神距离概念
作者: 佛系A子在線讀書    时间: 2022-9-14 21:39
看一下!               
作者: Mordum    时间: 2022-9-14 22:39
Mark一下!               
作者: Hazellto    时间: 2022-9-15 00:58
打卡!
作者: Hailey_    时间: 2022-9-15 08:55
同意!               
作者: itsyuqi    时间: 2022-9-15 09:02
看一下!               
作者: chishua    时间: 2022-9-15 10:39
看一下!               
作者: tssy    时间: 2022-9-15 10:47
mark

作者: 文昌星君    时间: 2022-9-15 20:31
感谢分享!               
作者: chishua    时间: 2022-9-18 22:24
P1 文献的逻辑:公司扩张的时候会选择附近区域
P2 这个逻辑很合理,但前提假设是近的国家跟原先的国家有很高的相似性
P3 研究表明可能在近的国家甚至会导致更坏的后果(距离悖论)
P4 实证数据:大约80%的开在“近”的公司失败了
P5 本研究的目的:基于加拿大零售商进入美国的经验,对距离概念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一些可能的条件,以提高心理距离概念在研究和实践中的应用。

作者: cpan    时间: 2022-9-21 11:57
看一下!               
作者: Ak777    时间: 2022-9-21 16:28
同意!               
作者: Ak777    时间: 2022-9-21 17:14

104. The psychic distance paradox


P1: 传统观点及传统做法
企业国际化,一般认为先先从“心理距离”接近的国家开始,凭此理论,加拿大应该在美国开展国际化的第一步,而现实中加拿大很多企业也的确这么做。

P2:详细阐明传统观点
心理距离接近,意味着降低了新市场的不确定性,更低的学习成本,从而可能有更多的成功机会,这一观点也假设了心理距离近的国家,市场也与本国市场更相近,而这种相似性,助力了企业成功。

P3:作者观点
传统观点忽视了心理距离对决策者的影响——陌生的市场决策者步步为营,相似的市场就,大意了啊。另外怎么可能有完全相似的市场,其中肯定有些不同点。

P4:研究过程及结果
我们研究了加拿大的公司,发现大多数都失败了。

P5:本文的目的
微观探究传统观点,以及在可能的限定条件下传统方法的适用性。
介绍了文章结构:1.总结传统观点,加美文化的相似性;2.呈现两国差异性的数据;3.探索心理距离悖论(越相似,越容易失败);4.更深入地探索限定条件。

研究结果显示,远比文中写得复杂,以后慢慢研究。

prescriptive adj. 规定的,指定的;(语言)规范的
作者: 13454641543    时间: 2022-9-21 19:06
看一下!               
作者: pongdo    时间: 2022-9-22 11:32
看一下!               
作者: sylvie---    时间: 2022-9-23 18:19
Mark一下!               
作者: lau9999    时间: 2022-9-27 09:29
paradox悖论;inherent内在的
引入概念——为什么选择这种经营模式——很多限制——实例证明失败居多——改进方案
第一段:一般企业是在与本土文化的精神层面比较相近的国家打开全球化的进程。如果这种描述是对的,那么C和US不仅仅是相近而且相像,同样零售行业也有如此的现象。
第二段:其实就是企业的全球化版图的先后顺序,原因并没有很明确。但学者们给出了几个解释:减少需要面对的不确定性;更容易学习。同时蕴含一个潜在的假设,相似性就是会比不相似性靠谱
第三段:一个限制,并不能知道这distance会给他们的决策带来什么影响,可能会表现的不好,“PDP”。不会去准备两个市场的不同,而且也可能两个市场之间只是表面相同实际上一点都不像
第四段:C的零售公司进驻US,非常高的失败率说明存在上述约束。
第五段:利用上述例子更加详细分析并提出改善方法,其一需要有总结和证明市场相似,其二数据证明文化和商业差异,其三没有去了解这个国家,最后继续挖掘这个概念,给出限定条件
作者: iii886    时间: 2022-10-4 16:05
本文的大概意思都在最后一段总结了。本文目的是用加拿大零售商进入美国这件事去详细分析这个“心灵的距离观念”然后去提议一些可能的资质可以去提高这个concept在调查和实际里的使用。
1、提出公司一般都从心灵距离比较近的国家开始internationalization。
2、为什么公司要遵循这个模式呢?首先这使公司更容易了解这些国家,然后他们觉得这会毫无疑问地提高公司国际化的成功率。
3、尽管一系列的entry是个很重要的考虑,我们认为有一个限制,就是这个文献不能解决这些心灵距离是怎样影响决策者的选择和组织在新市场的最终表现的?然后这个研究证明,这种去心理距离近的国家这件事可能会使公司后面表现的很糟糕甚至失败。这就叫“psychic distance paradox。” 就是这个虽然容易进去,但是会导致决策者太松弛了,没有应对不同啥的,他们没有pay attention to。而且就算是psychically close的国家,背后的不同点可能特别多。
4、这个研究的本质是探究并集中于加拿大零售商公司。然后就说虽然确实加拿大公司挑和他们最像的国家进去国际化,但是失败率很高。就证明上文说的那个心理距离悖论是存在的。所以说这个executives在做决定之前不要只靠那个psychic distance concept
5、总结了,总结的挺全的,就说这个concept其实还需要好好探索。

implicitly:含蓄的、暗示的、无疑问的、无保留的、绝对的
prescriptive adj. 规定的, 指定的, 制定(规则)的,约定俗成的, 惯例的
作者: iii886    时间: 2022-10-4 16:14
iii886 发表于 2022-10-4 16:05
本文的大概意思都在最后一段总结了。本文目的是用加拿大零售商进入美国这件事去详细分析这个“心灵的距离观 ...

更正,是限制使用
作者: 柚匝呀    时间: 2022-10-5 08:01
C 文章主要内容
主要问题:企业国际化的困难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
段落大意:
第一段:提出有一个被广泛接受的观点:企业采取国际化的第一步是进入意识形态相近的国家,如果这是对的,那么加拿大的企业进入美国就是最好的选择(因为意识形态相近)——为后面详细介绍加拿大企业的例子作铺垫
第二段:详细介绍上述观点:因为意识形态相近,所以企业进入的时候可以更好的适应,减少不确定性以及再次学习的成本。这个观点虽然并不完备,但是有其合理性。其内含的意思就是意识形态相近的国家能让企业更容易管理,因此更容易成功。
第三段:虽然开始国际化的顺序这个假说非常重要,但是它缺乏了关于企业进入市场该用什么样的方式以及会达成什么样的结果的预测。有研究表明,有的企业进入意识形态相近的国家会失败。失败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管理者过于依赖相似性而忽略了可能存在的不同。加拿大和美国虽然很相似,但是也存在很多不同。
第四段:详细介绍了加拿大企业进入美国市场的现实状况。虽然原本在加拿大驻扎的企业拥有很好的美国市场,但是当他们进入美国时,大量企业都失败了。这个失败的案例暗示着还有一些矛盾或者暗藏的不同会导致上述这个策略失败。
第五段:对前文的总结。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用加拿大与美国的例子来进一步说明意识形态相近的理论并暗示需要更多的研究。讲述了全文的结果:1、对上述理论的概述;2、列出相关研究的结果来进一步说明;3、指出理论存在的矛盾,这个矛盾解释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失败的案例。4、探进一步探索这个理论。最后得出结论:意识形态相近的理论比我们以往认识的要更复杂,因此要更深入地研究。

S 文章结构和手法
提出观点——详细解释观点——观点被反驳——进一步解释——举一个例子反驳——提出解决办法——对全文的内容做总结
A 作者意图及态度
中立,客观评论观点并指出缺陷,给出解决办法
作者: 奶茶肚    时间: 2022-11-9 08:54
今日第二篇!
作者: 奶茶肚    时间: 2022-11-9 09:59
104.the psychic distance paradox
Psychic灵魂的;心灵的
Explicit明确的,直言不讳的
Implicitly暗示的;盲从的
Prescriptive规定的;指定的;约定俗成的
Internalization内在化
Exploratory探索的;考察的
Inherent固有的;内在的
Manifest显示;证明
Clinical冷静的;客观的;临床的;诊所的
P1:【提出观点,用一个例子辅助】
核心论点是公司会更倾向于在一个距离近的、精神接近的国家进行internalization,用加拿大的例子来辅助说明
P2:【解释这种做法可能的原因】
这篇文献没有明确指出这种模式的原因。研究者提出可能的解释:减少不确定性;更容易了解。从而能够提高成功率。这样的说法有两个假设,首先是近距离的国家会更熟悉,这种熟悉感会让公司更能应对不熟悉的地方。
P3:【进一步补充,提出这篇文章的不足之处,并且解释出现的原因】
不足之处在于没有强调这种精神上的距离如何影响决策者的决定和最终的市场表现。研究表明进入一个精神相似的国家反而会导致表现好或者失败,这个就叫做psychic distance paradox。出现原因:没有足够关注,即使是相似的国家也是会有不同之处的。
P4:【举例子】
加拿大的零售公司进入美国,有32家,但是只有7家成功运作了。说明paradox存在,或者是内在的矛盾。决策者不能依赖精神来做出决定。
P5:【总结】
这篇文章的目的,先提出总结,摆出证据,接着探讨了paradox,解释精神上段距离的情况怎么导致决策者做出错误的假设。最后从更深层次探讨了paradox,结果显示psychic distance concept是比想象中更加复杂的。





欢迎光临 ChaseDream (https://forum.chasedream.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