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标题: 工作无paper党 2022 quant mkt走心定位求助 [打印本页]

作者: Jo_clc    时间: 2020-11-6 13:42
标题: 工作无paper党 2022 quant mkt走心定位求助
在申master的时候和CD建立了很深的联系,想不到三年之后又因为想要读博重回论坛了,但master是很小就做的决定,phd却是工作之后慢慢决定选择的道路。翻看了一周的帖子,终于忍不住想要求助各位大佬,一方面是对自己的读博的心路历程做一个梳理,另一方面也想向各位寻求下一年提升背景的方法,如果再能遇到背景相似的申请同伴就再好不过了~

首先上背景:
GRE 327,不打算重考,托福过期了,但只会考虑waive托福的项目。
本科国内985英专,GPA3.95/4,但因为和所申专业相差比较多,应该没什么价值。
硕士Rochester商学院ma,GPA不高,应该到不了3.5,因为本硕专业跨度较大,罗村的课又很硬,导致我前一学期学起来很困难,总体GPA不高是硬伤,但成绩趋势是越来越好的。
毕业后一心想要留美工作,而且在Master期间对quant mkt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在美国的第一份工作找的就是modeling方向的,但之后工作遇到瓶颈(感觉进步空间小),于是又通过上网课看paper自学了很多quant相关的东西,想要跳槽到更高一档的公司,无奈遇上美国疫情+公司不给sponsor,决定回国,现在在某b字开头的互联网大厂做研发组的DS,工作内容偏研究,目前正在做着自己喜欢的项目。

从我的学业历程可以看出来,当时选择UR只是一心想要留美工作,但其实没有真正思考过这样的生活是否适合自己,学生时期因为想要尽快经济独立,短期内一直是以赚钱为目的在朝着进什么样的公司而努力,但在这一年半的学习探索过程里,我才发觉自己对学习和研究的热爱,赚钱所带来的满足持续的时间太短了,而且我不属于社交性人格,对于公司的人际关系也比较无所谓,觉得安安静静做事、学习、创造才能给我持久的满足感,于是现在已经在国内的我,决定明年再战北美。虽然博士五年算下来我毕业要30+了,但我更想把读博和科研当作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对自己内心的探索过程,我想要追求剔除物欲后的内心的安全感,也想要探寻那个让我灵魂自由的内核。

顾虑:
1、硕士GPA可能是硬伤
2、本科无线性代数课程,数学基础不好,在考虑自学coursera,不知道对申请有没有帮助?
3、无RA经历,无paper,又是硬伤,但工作经历和motivation有自信可以生动的展现在PS里,不知能否弥补这一短板?
4、推荐信可以找美国老板写一封,但无对我熟悉的教授,master的教授现在套近乎要推荐信还来得及吗?

努力方向:
针对上面几点顾虑,我的想法是配合现在的工作项目,多读paper,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领域,同时培养科研的思维,上网课弥补数学和econ知识,和master教授邮件套近乎,看看能不能要到推荐信。
因为现在的工作是我花费好多努力找到的,所以不考虑辞职找RA(这个想法需要纠正吗?),希望可以把现在的项目做出成果,能落实到PS里面。

以上就是我目前的想法,对于school list,其实我最想去的还是Rochester,很喜欢学院的老师,也很爱这个城市,但是如果无缘,也会考虑排名稍差一点的学校,还有一年时间,打算好好研究研究。
至于其他排名更好一点的商学院,因为自己的背景着实不强,套磁什么的也会很花时间,很可能被全聚德,我比较心虚,大概率不会考虑,不知道各位有什么建议呢?还有冲一冲的必要吗?

其他还想说的是,我觉得人的一生就是一个自我探索和找到自己灵魂归属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我可能因为对自己错误的认知走过些弯路、也执着过不该执着的东西,但对于那个生命内核的追求,是我一辈子都会去做的事情,无论什么年纪、什么阶段,能发现让自己保持兴奋感的东西我都不会轻易放过,也愿意为了它贡献一生,虽然原生家庭无法改变,但之后的生活却可以靠自己去刻画描绘,忠于自己,不断求索,就是自我存在的底气和意义吧。

真心希望可以获得各位大佬朋友的指点,以及如果有同样想法的伙伴,欢迎私戳~~
谢谢各位了!!!







作者: millionKaka    时间: 2020-11-6 14:44
“这个想法”很危险啊......
作者: Jo_clc    时间: 2020-11-6 15:07
millionKaka 发表于 23分钟前
“这个想法”很危险啊......

请问您具体指的哪个想法?如果是说工作后继续回去读博的话,我可能写得比较轻松,但是现实的困难我也考虑过并且愿意接受的,如果您有其他感受还请赐教
作者: 古天乐    时间: 2020-11-6 18:47

不要天真得这么可爱

"本科无线性代数课程,数学基础不好"的话看econometric会跟看天书一样

此modeling非彼modeling
真正的quantitative modeling research是本硕都学了繁重的数学的人中特别聪明的那少部分人才做的来的
极其倚重econometric, statistics
作者: Jo_clc    时间: 2020-11-6 19:43
古天乐 发表于 56分钟前
极其倚重econometric, statistics

不知道你对UR master了不了解,我们是有econ和stats课的,而且我也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弱点在哪,一直在自学补齐这些知识,不然我也不会顺利找到现在的工作,所以才真诚向大家寻求建议,看看还有没有什么加强的方法,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我也没有一定要去排名多好的学校,所以如果只是来泼冷水的话就不必了,谢谢
作者: millionKaka    时间: 2020-11-6 20:19
Jo_clc 发表于 2020-11-6 15:07
请问您具体指的哪个想法?如果是说工作后继续回去读博的话,我可能写得比较轻松,但是现实的困难我也考 ...

“不考虑辞职找RA”

如果你的ds不是会发paper的那种research lab,那这段经历对你的背景几乎没有帮助。即使是lab,你也得考虑你发的paper跟你申请的方向有没有关系。

我是今年才申请的,也不太好给你啥建议。但我觉得楼上那位朋友虽然讲的直接了一点,但道理是没错的。
作者: Jo_clc    时间: 2020-11-6 20:54
millionKaka 发表于 35分钟前
我是今年才申请的,也不太好给你啥建议。但我觉得楼上那位朋友虽然讲的直接了一点,但道理是没错的。

嗯嗯
作者: Jo_clc    时间: 2020-11-6 20:58
millionKaka 发表于 38分钟前
我是今年才申请的,也不太好给你啥建议。但我觉得楼上那位朋友虽然讲的直接了一点,但道理是没错的。

嗯嗯,谢谢建议,我会再去多了解下mkt的各种方向,再想清楚自己最适合什么,祝你申请顺利!
作者: 古天乐    时间: 2020-11-7 01:20
Jo_clc 发表于 2020-11-6 19:43
不知道你对UR master了不了解,我们是有econ和stats课的,而且我也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弱点在哪,一直在自 ...

没有打击你啦
就是觉得如果真想做这方面,任重而道远
我觉得你怎么做有点扬短辟长了
你不知道多少business phd英文不够好,论文写得不漂亮,科研8分,论文一写出来只剩下4分了,结果拼不过科研4分,论文吹成6分的
英语专业毕业去做behavioral方面占太大便宜了

排名稍微差点,比如top 40之后,都没什么人有能力做quantitative modeling,
真的,别说本科没学过繁重的数学,就算本科不是北大浙大经济学数学这种档次的,说做quantitative modeling,都没人信的不是质疑你这个个体的能力,而是这是普通评判标准
在申请人严重超量的情况下,按照group的普遍共有特征来假设个体具有某些特征从而对其进行预判是最简单有效的

解决办法当然有,去读个Econ 或Statistics Master曲线救国
然而,大部分Econ 或Statistics Master都明确有高数和线代的Prerequisites
诚恳建议,我认为你决心如果真的这么大做quantitative modeling,唯一可行的是去读个MBA,然后MBA期间狂补课

不然老老实实consumer behavior or marketing stragety


作者: PHDream201X    时间: 2020-11-7 02:50
古天乐 发表于 2020-11-7 01:20
没有打击你啦
就是觉得如果真想做这方面,任重而道远
我觉得你怎么做有点扬短辟长了

实话实说这个GRE分数必然英语和数学有一项是瘸腿的。。。
作者: hi-how    时间: 2020-11-7 05:07
给楼主的建议:先remote做一段时间RA,多了解一下在读学生的体验,再evaluate一下自己申请的决定。
以及古天乐同学给的建议是真的真的很良心了。

回答一下楼主的顾虑:
1、硕士GPA可能是硬伤

硕士GPA并不是硬伤,换句话说相比硕士GPA,在我看来有更多的硬伤。本科专业(其实也是因为没什么数学课),数学课程,研究经历,以及最重要的,推荐信。

2、本科无线性代数课程,数学基础不好,在考虑自学coursera,不知道对申请有没有帮助?

打算做研究,确定了申请PhD,对以后十分有帮助。单纯对申请,没帮助。

3、无RA经历,无paper,又是硬伤,但工作经历和motivation有自信可以生动的展现在PS里,不知能否弥补这一短板?

完全没有办法。不像本科申请,PhD申请切忌灌鸡汤。硬伤并不是无RA也无paper,而是这个体现出来的,你可能对真正的academia research life没有那么清楚,也没有做好准备。如果你从工作经历出发来写SOP,会给人以下两种感觉中的一种: 1.你在逃避工作,2.你把研究想天真了。更重要的是,你完全没有展示你有能为academia做出positive contribution的任何潜质。一般这种潜质在quant mkt phd application里靠以下实现:1.数理背景(数学统计物理计算机基本➕高级课程,以及econ+Bschool advanced courses)2.研究经历和对研究的理解 3.推荐信

4、推荐信可以找美国老板写一封,但无对我熟悉的教授,master的教授现在套近乎要推荐信还来得及吗?

发邮件就知道来不来得及了,但是即使教授愿意给你写信,大概率也不会是很强的信,因为你没有和他们做过RA(要是thesis advisor又另说了)。换句话说,作为一个phd申请者,你的行文中透露出来的是你对于申请过程没有最基本的了解,而这个是在寄托和CD刷一些帖子就能很快知道的。推荐信是所有申请中最最最重要的一环,找工作老板写的话,没有任何作用,大部分PhD项目官网都会写recommend在academia的,一个consulting的manager,他说你适合研究,对于committee来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也是为什么做RA对你来说是必须的,而且最好是给和北美有connection的Prof做。

再问楼主几个问题:
1.楼主鸡汤说的很好,题目也写了走心。可是楼主真的了解quant marketing是在做什么吗?对于想申请的项目有了解吗?知道大部分申请人的pool都是什么水平要去怎么努力吗?对于读PhD可能遇到的问题真的有了解吗?楼主说想去UR读PhD,理由是master在那儿读的喜欢那个城市,我要是committee看到这个会觉得为什么不在这儿找个工作?换句话说,你在UR有想跟的老师吗?现在对于mkt研究里面常用的方法有基本了解吗?以后想成为一名怎样的研究者?在面试里被问到以上这些问题,你有信心给出满意的答案吗?

2. “因为现在的工作是我花费好多努力找到的,所以不考虑辞职找RA(这个想法需要纠正吗?),希望可以把现在的项目做出成果,能落实到PS里面。”
楼主你是知道RA很重要的,可是畏手畏脚怕做了RA还申不上PHD然后好不容易找到的工作还丢了(如果有误解我先道歉)。现在疫情期间有绝佳的remote机会,楼主你现在可以cold email北美教授,海投就是了,总会有教授回复的。这样子可以日常上班,下班的时候做RA,工作也不会丢,但是会很忙,会特别特别忙,这个你要有思想准备。还有一个道路是找好了fulltimeRA位置辞职。
作者: hi-how    时间: 2020-11-7 05:13
btw,我赞同古天乐同学的看法,当然你要是master期间是和PhD一起上课那么你是没错的。不然有很大的概率你是把这个事想的太简单了。
作者: 古天乐    时间: 2020-11-7 07:31
hi-how 发表于 2020-11-7 05:07
给楼主的建议:先remote做一段时间RA,多了解一下在读学生的体验,再evaluate一下自己申请的决定。
以及古 ...

我也想做quantitative modeling这块
老师直接反问
你确定自己是本领域在数学方面top 5-10%聪明的那群人吗?
你先选完三门econometric鬼门关课,看能拿几个A?那三门鬼门关课可是连econ硕博都批量地挂的。
你觉得我们系有几个老师有能力带你?

作者: luck2019    时间: 2020-11-7 08:27
古天乐 发表于 55分钟前

歪个楼。Iowa state的tech做的不错……structural modeling 看起来很fancy但ISU毕竟不是UTD,确实难找人带
作者: luck2019    时间: 2020-11-7 08:29
PHDream201X 发表于 5小时前
实话实说这个GRE分数必然英语和数学有一项是瘸腿的。。。

再歪个楼,327不算低了吧……除了最top的那几个学校,这个分到哪也不算disadvantage
作者: luck2019    时间: 2020-11-7 08:40
自己的观点只谈两点。第一,从工作和课业中得来的interests大部分情况下只是interests而已,距离成为research interests保守的说还差大概20篇论文要看。第二,remote ra和工作可以兼得,只是看你想不想了而已。既要research exp,又要保住工作,同时还要WLB,那是不可能的事。三者最多取其二。
作者: wall-e    时间: 2020-11-7 10:33
古天乐和hi-how说的挺好的,很良心了。
其实楼主这个描述,在国内读个在职博士很合适,做点和工作相关的项目
作者: Jo_clc    时间: 2020-11-7 18:05
古天乐 发表于 2020-11-7 01:20
没有打击你啦
就是觉得如果真想做这方面,任重而道远
我觉得你怎么做有点扬短辟长了

谢谢您诚恳的建议,我上一个回复语气有些重了,说声抱歉~
因为看到了同行有文科生补数学课成功申请到quant的例子,所以一直认为通过自学的努力是有希望的,看来还是幸存者偏差。

我个人对学习是充满热情的,但承认自己绝对不属于特别聪明的一类,听了您的建议我觉得确实对quant理解片面了,但因为这两年一直在研究编程和模型算法,现在的工作也涉及这方面,所以才想着读quant能让自己的learning curve有一个延续,但如果要通过MBA的方式曲线救国,学费这一项对我是一个很大的困难,CB和strategy方向,除了master学过一些这方面的课,我自己是没有深入了解过的,不过觉得您说有道理,我会去研究一下,但困难点就是所需技能可能和我现在的工作重合不多,是否要放弃现在的研究还要深思。

不过谢谢您提供的思路,也让我的想法更接地气了不少,下一步就是先搞清楚自己的定位了,也祝您一切顺利!

作者: Jo_clc    时间: 2020-11-7 18:27
Ramseylee 发表于 2020-11-7 01:35
认真看完感觉楼主1.很有想法,从英语跳BA,知道自己数学短板会补一些编程和statistic的东西,会从工作中发 ...

可能是文科生的矫情让您觉得我有优越感吧(文中写的是不属于社交性人格...),原本读博是需要理性考虑的事情,但我可能夹杂了太多个人情感,听起来有些不切实际,anyway非常感谢您的建议!

1、在美国的工作是关于广告策略的优化,用的是modeling的方法,带我的老板是数学和统计学背景的,当时觉得做的东西很有意思,而且也认识到自己背景的不足,想要成为创造算法的人是天方夜谭,所以才萌生了phd的想法,想激励自己学习,并且有机会在一个领域深耕。
2、另外还对consumer segmentation很感兴趣,这也是我现在工作的方向,读了一些相关的paper,发现没有太多能够解决我手头问题的办法,就更萌生了科研的兴趣,但无奈在企业工作,效率和产出太重要了,没办法完全投入精力时间去做研究,工作虽然还算有趣,但总觉得自己更适合踏下心来钻研一件事,如果不读博,也许未来会后悔吧,所以才做了这个决定。
3、关于研究方向我还没有选定,所以想给出背景征求下各位的意见,接下来还是要多读paper,更加了解自己的潜力和各个方向的区别。
4、请问RA会要求之前的研究经历吗?如果之前的工作经历和导师方向不符,通过读论文套磁还是有机会的吗?

非常感谢!
作者: Jo_clc    时间: 2020-11-7 18:29
PHDream201X 发表于 2020-11-7 02:50
实话实说这个GRE分数必然英语和数学有一项是瘸腿的。。。

数学确实不高,当时考试时还是个本科的文科小白,请问这个分数算是短板吗?
作者: Jo_clc    时间: 2020-11-7 18:47
hi-how 发表于 2020-11-7 05:07
给楼主的建议:先remote做一段时间RA,多了解一下在读学生的体验,再evaluate一下自己申请的决定。
以及古 ...

感谢您的建议,我读了好几遍,虽然很扎心哈哈,但是很受用。

因为这个决定是工作之后才做出的,甚至可以说是最近几周才最终做出的,导致我前几年的学生生涯,完全没有拿得出手的经历,所以现在才开始探索方向和找定位,您的回答给我提供了不少思路,接下来都会结合自身一步步想清楚~

其实我自己是很想做RA的,一方面能提前了解科研,另一方面又能拿到比较靠谱的推荐信,但我的顾虑大多来自一些外在因素,我父母是不支持我继续出国读博的,并且认为我这个年纪应该尽快结婚生子,所以接下来我要做的事情可能会在本来的难度上再加一点,如何处理好这些事情需要我再做权衡,但对于您说的实际问题我都听到心里去了,也会落实到行动上,非常感谢呀!!
作者: Jo_clc    时间: 2020-11-7 18:48
wall-e 发表于 2020-11-7 10:33
古天乐和hi-how说的挺好的,很良心了。
其实楼主这个描述,在国内读个在职博士很合适,做点和工作相关的项 ...

读博对我来说是追求一个生活状态吧,所以还是想要去远方,安心做研究呢~
作者: Jo_clc    时间: 2020-11-7 18:51
luck2019 发表于 2020-11-7 08:40
自己的观点只谈两点。第一,从工作和课业中得来的interests大部分情况下只是interests而已,距离成为resear ...

您说的没错,准备默默下决心了,希望能做出不让自己后悔的决定吧~
作者: socialdistance    时间: 2020-11-7 22:14
Jo_clc 发表于 2020-11-7 18:47
感谢您的建议,我读了好几遍,虽然很扎心哈哈,但是很受用。

因为这个决定是工作之后才做出的,甚至可以 ...

我非常理解楼主对于年龄和工作的concern。

我是美硕刚毕业,20fall申请中2月底刚面试完的项目几天后就新冠爆发全美停课了于是wl到6月转拒;录取的项目没给钱;转投香港但是录取流程没走完就又出幺蛾子最终不了了之。由于国内应届生期限真的很严格,所以我目前在秋招+做RA。我也很失落,不少职业无聊得让人看不到人生的意义价值,WLB和薪资package又不可兼得。国内大环境不太友好,哪怕家在北京,仍然很多人觉得24 25 26就该结婚生子找个稳定清闲的小岗位度过下半辈子。我不能说这种想法不对,毕竟人各有志,但不希望未来那些中年的周围人用这些条条框框好奇打探点评我的人生。国外就宽容很多,UMN phd商学院平均录取年龄29岁,很多人兜兜转转从业界重回学界。
但我想提醒楼主:

【1】业界工作的意义只是你个人心路历程、成长和自我实现,对于申请几乎没有任何帮助(我也曾经在论坛问过这个问题,感谢前辈师兄师姐们的解答)我认为,除非Microsoft Research Group有top高校教授兼职带着部门的人发paper且有成熟的predoctoral培养体系,以及国内阿里巴巴定价(运筹)核心团队这样replicate paper、代码和搞技术的。或者另一个帖子里有人在美国金融界工作中和federal reserve的经济学家合作paper并且成功挂名的也不错(但更应该归功于他职业中遇到的RA机会)。很多外国人从业界出来去读phd申的很好不一定是因为工作加成,而大概率是其他因素的结果(藤校本;学数学/物理出身;sum cum laude;以及国籍因素)在发挥作用。
【2】不要低估寻找RA的难度。
       社科商科不同理工科,不需要有人干杂活过柱子或者每天给小白鼠放血。对于research work, 教授自己干的又快又好,带一个小白吭哧吭哧地做甚至有可能marginal effect为负。除非(1)实在分身乏术学术大饼摊太大手下又没有phd,顾不过来一些dirty work的情况;(2)遇到一个可塑之才,否则他们不会选择放心交给学生。哪怕我们愿意倒贴,对方也不一定要。带学生远不如跟coauthor们一起合作来得高效。这也非常正常,能够理解。
       我硕士期间跟一个老师做过一年RA,参与过2个项目,ta发表很厉害也很social,年轻有为,圈子里几乎都认识。但在5月份毕业后我找新RA却花了好几个月。一些邮件石沉大海;也有没看上我但比较委婉不明说的,祝我good luck;一些老师因为和ta认识而给我面子回复我邮件并和我聊几个来回,也因为我project和兴趣与其相当一致而给我非常positive的回复,甚至还有热心帮我分析我的优势劣势——但,他们几乎都没有RA需求(有人告诉我不和学生合作;有人说已经有本科生RA负责他所有的科研项目)。我了解到的陆本top candidate在有过Harvard Econ RA的基础上后来海投过350+ RA才最终secure了<5个remote position。也有美硕申请300+最终拿到1个full-time的。
       凡事从0到1难。过往学术经历是signal,对方只能通过你的科研活动抑或硬核的学科背景(例如CS,数学,IEOR,或solid Econ masters比如duke,Uchicago)来判断你是否有motivation及是否能够胜任RA工作。仅仅上课和做作业跟科研是天壤之别。如果是0且非优势背景学科,教授大概率不愿意冒这个险耽误自己时间。虽然工作难找,但找到合适的科研机会可能比找工作更难——首先,教授是否会回复你邮件?(哪怕不招人,回复陌生学生邮件的教授也已经非常nice了。大部分情况下,如果他们认为发邮件的学生资质不够格,回都不会回,毕竟类似邮件他们一年能收到一堆)其次,如果他给你布置限时的technical data test是否能做出来?给你一篇paper你能否一针见血写出一篇自己的comment,包括对文中计量模型选择的评价和自己给出更好的方案?给你个主题让写research proposal考核你是否能高质量完成?教授们一般会给RA申请者设置几层关卡,通过了觉得合适才会考虑要。所以这些积累都应该早一些完成,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且目前所有评估你申请profile的回答都建立在你找到了一个很好的RA拿到好信的前提下。但实际上,这个前提可能对别人不难,对你现在的情况却并不容易。如果最终没有找到,可能你phd这条路直接就无解了。最好的方法是先套磁认识的UR老师,如果不合适就尝试次一级学校的老师。full-time RA就不用考虑了。每年能稳定post full-time positions的也就Harvard, Yale, Princeton, Stanford,Uchicago了。除非有拿到综排top 20 phd的实力+大牛强推+connection,其他人几乎没戏的。当然,很多最终去了top20项目的人申full-time predoc时也直接简历关挂了。。       最后,楼主加油。女生读phd的concern和压力会很多,这个trade off要想明白。毕竟美国phd>=5年commitment,少有能4年毕业的。如果愿意承担就申请,如果犹豫就选择更稳妥的(工作or国内博)。申请审核制去清北复交人也蛮香的,进可找国内好教职,退可凭学校牌子找到好工作(北京一些955又待遇极好的单位只认清北),而且我本科有一个读政治学的男生,考研去北大新闻传播硕读了2年后,晒出了清华经济博的offer...所以我觉得对于国内而言,学科障碍反而没有那么大吧。近些年上财等学校也收了一大批陆本+美硕的学生回国读博士。



作者: hi-how    时间: 2020-11-7 23:22
海草啊 发表于 2020-11-7 23:11
为什么楼主本科是硬伤呢?国际学生在一个poll里,美国商学院在读国际生phd,绝大部分都是本硕非美国,或 ...

改一下描述吧,是不至于硬伤,但是没有加分。谢谢提醒,已编辑原帖相关描述
作者: Jo_clc    时间: 2020-11-7 23:29
socialdistance 发表于 2020-11-7 22:14
我非常理解楼主对于年龄的concern。

我是美硕刚毕业,20fall申请中刚面完的项目几天后就新冠爆发全美停课 ...

非常感谢您的建议,让我对现实更认清一步,其实这次决定读博也综合考虑了其他原因,因为实在无法接受自己下半辈子被国内家庭环境束缚,又通过工作体验发现是真心热爱学习钻研,才下定了决心要出去。之前总是畏畏缩缩,对自己的信念没有信心,怕去读博又发现自己还是更喜欢工作,可能我就属于纠结又对自己认知比较晚的那一类人吧,羡慕周围的大家(CD的大神们)早早就确定好了人生的方向,而我在这里谈些虚无缥缈的个人情感(可能还会被大神鄙视),但至少现在还来的及,如果21年我的背景还不够,那我就再来一年吧。

对于找RA,谢谢您讲的这么详细,还想向您请教,国内的RA是否比美国的要好找一些呢?(还是我又天真了),对于您提到的那些科研技能,包括其他RA所需要的技能,我该怎么补足呢?非常感谢!
作者: hi-how    时间: 2020-11-7 23:39
Jo_clc 发表于 2020-11-7 18:47
感谢您的建议,我读了好几遍,虽然很扎心哈哈,但是很受用。

因为这个决定是工作之后才做出的,甚至可以 ...

patpat……这个阻力确实是能想象到的大,尤其是楼主在国内已经有了不错的工作。除了remote-RA,如果楼主没有一定北美的话,还可以看看欧洲一些学校给奖的MA,Mphil(Bschool和econ),这个就别管排名了,能给钱就去。这些学校的training都不差,在学校期间再去找RA。

至于找RA,个人感觉part-time没有full-time那么难,可能投这个会花一些时间,不过多投总会有老师需要人做dirty work的。而且在邮件里说明了自己是volunteer,我觉得是有机会的。(当然多投的意思是很多很多,UTD100的学校都发发,沾边不沾边的Bschool所有搞研究的老师加econ都投,不要管自己的research interest。)(这是我个人的策略不一定对)
祝你一切顺利啊

作者: Jo_clc    时间: 2020-11-7 23:45
海草啊 发表于 2020-11-06 20:54:55
嗯嗯
可能我论坛等级太低,没办法再回复您的消息了…不知可否加个vx呢?谢谢~
作者: Jo_clc    时间: 2020-11-7 23:46
hi-how 发表于 7分钟前
祝你一切顺利啊

谢谢建议!!看来曲线救国道路也不只一条,稍微又找回一点希望了,也祝您一切顺利啊
作者: millionKaka    时间: 2020-11-7 23:54
楼上大家的建议真的是很中肯了。我就鼓励一下lz,你去把美国商学院的华人女教授列出来,虽然很多是天之骄子一路开挂的,但也有一些人看起来是兜兜转转了很久才到达现在的位置的。所以一切皆有可能。
作者: socialdistance    时间: 2020-11-7 23:55
Jo_clc 发表于 2020-11-7 23:29
非常感谢您的建议,让我对现实更认清一步,其实这次决定读博也综合考虑了其他原因,因为实在无法接受自己 ...

非常能理解你的想法。只是要降低期待。比如

【1】UR phd真的非常难申请。如果到时候综排100+的学校你会不会去?或者UGA这样的学校你可否接受(其实UGA一些专业也蛮好的,不算好申)?能否承受5年后30岁时国内教职市场已经饱和bar也水涨船高,一把年纪找工作艰难?如果都可以接受,就去大胆申请。

【2】找科研的经历就像找实习找工作。多试。吃闭门羹太常见了,但需要坚持。可以从小项目着手,再凭着第一份的经验找第二份。每个教授项目的主题不同,methodology不同,用的软件也不同。但投的多见的多就能知道大致往什么方向努力。 建议自己先读paper练coding(但题主做DS的应该coding过关?),找出自己想做的方向再联系领域内老师。

国内RA可能真比美国好找的多,比如回本科学校。我记得那时国内老师都是愿意手把手带着本科生一年级二年级学生做几年科研的,还给paper挂名。相比之下,外国人大多认为intellectual contribution更重要,RA只是帮助实践自己的idea而已,不会给挂名的。
作者: millionKaka    时间: 2020-11-8 00:01
海草啊 发表于 2020-11-7 23:57
文科生补数学课成功申请到quant的例子...窃以为这种样本真的可以少到忽略不计了

强烈建议觉得自己喜欢qu ...

我就是文科生 申请2021fall 等我来年来验证你的说法
作者: Jo_clc    时间: 2020-11-8 00:05
millionKaka 发表于 2020-11-7 23:54
楼上大家的建议真的是很中肯了。我就鼓励一下lz,你去把美国商学院的华人女教授列出来,虽然很多是天之骄子 ...

好的!谢谢鼓励不求做大牛只求让自己内心安稳吧
作者: socialdistance    时间: 2020-11-8 00:05
hi-how 发表于 2020-11-7 23:39
patpat……这个阻力确实是能想象到的大,尤其是楼主在国内已经有了不错的工作。除了remote-RA,如果楼主没 ...

Volunteer会增大几率(那些有RA需求又funding不充足的教授)。但大多数教授funding充足情况下,也不怎么要人的。Econ系虽然funding少,但phd cohort size不小所以教授找得到phd干活,二是econ科研真的对人要求非常非常高,比econ流派的marketing和OM等做的严谨的多,有时需要三高基础扎实。在econ系被老师挑剔课程不够硬、gpa不高或者统计计量知识不扎实的概率也会凭空大很多。所以跑econ系找RA不是个好选择。

另外,钱相对于培训RA耗费的大量时间精力,对于教授们还真的算小事情了。且如果没有合适方向就海套,对方回复率会很低的;如果老师不管学生CV和兴趣方向随便有人申请就同意,一来有可能是图廉价劳动力,以后未必靠得住(比如不想给信);二来对学生预期过高,后续容易希望幻灭,给好信的概率也会降低;三来就算给你skype机会聊一聊,发现你对自己想做的东西、学科没有一定的认识,估计认为你没想明白而拒绝你。总之风险比较大。还是先选自己的方向。


作者: Jo_clc    时间: 2020-11-8 00:08
socialdistance 发表于 2020-11-7 23:55
非常能理解你的想法。只是要降低期待。比如

【1】UR ohd真的非常难申请。如果到时候综排100+的学校你会 ...

好的没想到菜鸡的一个帖子能收到这么多人的细心回复,我太感动了会开始做这些尝试的!也祝您一切顺利!
作者: Jo_clc    时间: 2020-11-8 00:10
海草啊 发表于 2020-11-7 23:57
文科生补数学课成功申请到quant的例子...窃以为这种样本真的可以少到忽略不计了

强烈建议觉得自己喜欢qu ...

嗯嗯!一些模型公式对我来说看懂确实困难,但为了看懂那些公式我也在一点点补数学了,但可能还到达不了能申quant的水平,会继续努力,再多考虑考虑自己到底够不够聪明
作者: Jo_clc    时间: 2020-11-8 00:12
socialdistance 发表于 2020-11-8 00:05
Volunteer会增大几率(那些有RA需求又funding不充足的教授)。但大多数教授funding充足情况下,也不怎么要 ...

好的!!先把UR教授的paper都看一遍,然后找个方向开始行动~
作者: hi-how    时间: 2020-11-8 00:23
socialdistance 发表于 2020-11-8 00:05
Volunteer会增大几率(那些有RA需求又funding不充足的教授)。但大多数教授funding充足情况下,也不怎么要 ...

1. 因为我个人就是econ的,而且身边也都是econ的学生,所以我可能是会有bias的吧。找fulltime RA确实是像你说的那样,层层关卡,我好多朋友现在做data task做的课都没时间上了。。。。但是基于我和我身边朋友找part-time RA的经验,基本都是和老师聊都是发自己的简历,然后直接视频聊一下就OK了(我校是出了名的老师不nice不理学生的)。一般的empirical RA,做些data cleaning之类的活儿,没有谁要求三高基础扎实的(三高基础都扎实了PhD第一年还学什么),又不是合写theory paper帮着证明。
fulltime RA设置这些是因为在设置门槛,一个是申的人多,二是要确保你来了我的predoc出去placement会不错,所以标准水涨船高。但这并不是econ RA本身的要求高,所以parttime这种placement不会贴出来也不会有谁知道的,其实也就问问你哪个学校的就过去了。计量有基本的伍德里奇足够了。

2. 不是每个学校PhD学生都有RA duty的。而且很多老师会让PhD负责更高一级的东西,而不是还是准备data这种活儿。

3. 肯培养partitime学生的老师真的不多,很多老师给你个活儿也不催你周围做RA的,很多连project的insight都很难接触到。这个很看运气。只要帮他把data整理好了就行了。培养不培养,很看老师。(能给封中强推就是尽到该尽的本分了)

基于这个,我觉得楼主说明自己是UR master,编程经验丰富,withinUTD100的学校,机会肯定是有的。
作者: socialdistance    时间: 2020-11-8 00:44
海草啊 发表于 23分钟前
我有了第一个ra和上过一个业内知名老师的seminar后,给其他学校另外一个教授(研究兴趣完全mat...

我大概猜出是哪个学校了hh。商学院老师们是非常喜欢有工作经历的MBA学生来做RA的。但在校期间找到RA和毕业回国后找到远程RA的概率是不一样的,可能在校期间能找到的机会毕业后由于时差,沟通不方便等因素都会很难。
作者: millionKaka    时间: 2020-11-8 01:03
Jo_clc 发表于 2020-11-8 00:12
好的!!先把UR教授的paper都看一遍,然后找个方向开始行动~

非常赞同。基本就是你顺着connection一路找下去,总可以找到的。最难的就是开始第一步。但鉴于lz有UR这么一个不错的connection,努力争取争取应该还是很有希望的
作者: socialdistance    时间: 2020-11-8 01:10
hi-how 发表于 47分钟前
基于这个,我觉得楼主说明自己是UR master,编程经验丰富,withinUTD100的学校,机会...

猜测楼主是Uchicago硕?Uchi录取bar高,training难,能找到RA并不一定是这件事情本身容易,而是因为学生厉害+系厉害,而且不仅老师有需求,你们也能够多渠道了解到哪些老师有需求。另外大部分top跳板校在读学生入学前本科就已经接触过科研干过RA,并且铆足劲儿练各种技能就为等着一进来就勾搭教授们,所以和题主的情况还是不太一样。虽然不是没有机会,但Econ系老师普遍会倾向于计量training比较足的econ硕或教过的比较靠谱的本科生(现在越来越多美本都是math+econ双学位并同时minor in CS)。加之楼主想申mkt,那大概率会遇到做IO的老师,而IO是真的不好做做,一般学生从头开始学还是蛮难的,能帮教授做的也有限。所以找商学院老师成功概率会更大一些。

我同意你说的。找RA成功率最高的就是本校老师,因为认可自己学校也相对容易了解学生。但本校老师不一定有多余坑位,于是可能需要跨校寻找RA。我毕业后私戳其他学校老师找part-time,其中收到了一个data test和一篇paper让我review。那个给data test的老师说哪怕自己学校有人找他想做RA他也都会布置几道题,多少年了历来如此。毕竟用人谨慎,探一探底子也是能理解的。后来我通过了,但有的继续做下去了有的最终不合适就没有进行下去。而一年半以前,收留我做第一份RA的本校老师也是给我两周学一项新东西完成data test+pre要求作为考核的。我那时做出的东西其实不够理想,一来没经验太菜,二来我们发现有沟通没到位的因素:ta没有说清楚我也没有get对方想要什么。这个老师说最看重学生motivation所以最终还是给了我这个机会。经过那次教训后,我们合作逐渐愉快了起来。我同学也见过有教授会要求replicate出一篇给定的paper。如何选RA取决于具体教授。有的老师skype一下或者让你drop by office就谈成了,有的哪怕part-time也会设置关卡。但这不意味着老师故意为难学生。这种耗时耗力的东西其实最能检测学生到底有没有做科研的motivation,因为科研的过程总是充满time-consuming and boring tasks,并不自始至终一帆风顺令人愉悦。这也是对方比较重视RA的一种表现吧。不过大多数情况下,part-time RA老师给的test一般都不会很难。

另外,在毕业后+离开美国后找RA的成功率远低于没毕业时。虽然疫情之下老师们只能远程合作,但不代表他们喜欢远程。所以学生提出远程时可能他们也会认为没法很好指导和嫌麻烦而拒绝。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外国老师不忍心不给钱。大家认为voluntary管用是觉得能针对有需求又funding少的老师。但funding不一定是找RA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我硕士毕业后与本校一位老师一拍即合,他告诉我做RA拿stipend需要政府报税而我人不在美国所以需要获得学校层层审批,大概率会凉。后来他push学校HR部门去帮我办新签证让我全职工作(虽然我签证没过期但我没申请opt就走了)无果。我说我可以remote volunteer不在乎钱,但他依旧觉得这样不妥,最后以cordially结尾,祝我good luck。我觉得很感动也很难受,错过这样的机会非常可惜,但没有办法。所以人在中国找美国RA可以说是非常坎坷的,可能遇到各种意料之外,哪怕到了就差最后一步,快煮熟的鸭子也会飞走。因为我几个月前经历过了这些,也和几个其他学校毕业后找RA的同学交流过,我们感受都非常类似,所以我觉得这个过程很可能会不容易。其实如果很难的话以国内RA为第一份经历也不错,毕竟国内学校都开始正常线下了,能找到老师当面指导和合作效果应该最好。当然,我也祝题主能够在UR找到合适的机会,不用经历以上这些。








作者: hi-how    时间: 2020-11-8 01:53
socialdistance 发表于 2020-11-8 01:10
猜测楼主是Uchicago硕?Uchi录取bar高,training难,能找到RA并不一定是这件事情本身容易,而是因为学生厉 ...

data test和paper replication我的确是没听说过,是我的样本偏差了。。。。在美国以外,尤其中 国要挂V P N还不方便,的确是个很大的阻力。同意你的观点,我也经历过聊的很好最后发现没法pay就黄了的。说这些也不是想说RA有多容易(这也是为什么我把范围扩大到了UTD100),只是想给楼主说这条路不是走不通的,但是确实需要有耐心。
作者: 刘小恬Lucy    时间: 2020-11-12 13:46
这个帖子信息好多呀 mark一下!




欢迎光临 ChaseDream (https://forum.chasedream.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