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标题: INSEAD申请总结 21J-R3 ($) [打印本页]

作者: wu2575970    时间: 2020-3-28 19:03
标题: INSEAD申请总结 21J-R3 ($)
Hi, 大家好~INSEAD 21J Class R3的结果上周出了,奖学金结果昨天也出了,一路上在CD论坛找到了许多有用的信息,INSEAD的校友也给了我很多建议和切实的帮助,所以我也想涌泉相报,回馈一下论坛,如果能为将来某一个迷茫的申请人提供了一点点insight,那我也会很开心!
1. 个人背景

Top2商科本科,国内房地产开发商投融资部门4年工作经验(1年大公司,3年创业公司),GMAT 750,TOEFL 113,职业目标是管理咨询,除了本科交换没有长期在国外的经历。我的情况有一个比较特殊,或者说risky的点,那就是我已经在一个国内的MBA就读了,相当于是边读MBA边又申请了一个MBA……当时也在论坛上发帖听过大家的建议:https://forum.chasedream.com/thread-1355059-1-1.html,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

今年共申请了两所学校,其一是INSEAD,其二是和我所在的学校有“双学位”合作的Kellogg 1Y项目。均获得录取,INSEAD获得10,000欧元diversity奖学金。

2. 文书撰写

INSEAD的essays并不难,但是非常全面且注重细节。我认为如果你同时申很多所商学院的话,那么从INSEAD的文书写起可能是最好的选择,因为这个过程会帮你思考你迄今的工作、生活以及最重要的,你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Job Essays: 在工作相关的几篇文书中,学校希望看到你对整个职业发展过程清晰的认识与把握。你需要全面思考你职业过程中的每一步:为什么加入这家公司,在里面取得了什么成就或失败,你对行业有怎样的思考,你自身在公司里持续向上发展的可能性和空间,等等。字数限制都还算宽裕,所以创作的过程并不是非常艰难。值得一提的是,Career Goal一共只有100字,要包含短期,长期以及你怎么把这个目标和INSEAD relate到一起,需要进行坚定而且简洁的表达,也要求你对INSEAD的强项有所了解 (INSEAD的特点其实还蛮鲜明,尤其和北美的那些商学院对比)。最后一篇是optional,如果你没在工作,或打算提早离职,要把相关的动机写在这里。对我而言,我就在这篇里论述了为什么我要离开现在的项目去加入INSEAD(做了蛮深入的剖析和反思但同时也不能太直接的表达出自己后悔了或者犯错了),以及我意识到了我要离开之后做了什么,怎样的更好地去为INSEAD做准备等等。总的来说工作这部分,只要认真思考了,难度不会太大,我大概改了5版定稿。

Motivation Essays:这一部分的难度就要大些。

第一篇:介绍自己的个人特点,优势和劣势,这些特点如何影响你的个人发展,以及举相关的事例、故事。这一篇其实是最难的,一定要注意不能写成个人特质的list。虽然在开始写的时候没有特别的去发展什么框架,但是最后做好的版本我的逻辑大概是这样:先定义一个自己最深层的特质,这个深层的特质是来源于童年的经历,家人的影响,然后深层的特质发散出了两个行为偏好(举个例子,乐于帮助别人,喜欢探索世界,这种“倾向去做什么”的偏好),每一个偏好都有一个例子和故事去支撑,特质和偏好再去结合,构成了一种价值观念,同样,也有一个例子去支撑。然后以上这些中,某一个特质的另一面导致了一些缺点,同样的故事支撑,并且要把从缺点中学到了什么,怎么去改变也写上,把消极变为积极。总而言之所有的特质之间都需要有某种联系,而不能是独立的,这样才构成你这个完整的人的Image。

第二篇:最大的成就和失败,以及这些是如何影响你和他人的关系,你学到了什么。个人觉得这个就按部就班的回答这些问题就好了。成就的话要突出leadership,personal impact以及这个成就本身对社区,乃至社会,或者其他利益相关方有什么积极的影响。失败也不能和成就完全分开,最好是同一种特质,可能发挥的过激了一些,就造成了失败,然后让你学会了去把握这个度,等等。学到了的东西可以单独做一个结尾段落,既要结合成就,也要结合失败。

第三篇:extra-professional 活动。这里是展示你是一个“有趣”的人的最好机会。如果有一项比较专注的爱好,那么可以只深入的写一项,如果有很多投入了一定时间的爱好,也可以雨露均沾。也不要光写这个爱好本身,要强调你从里面学到了什么东西,尤其是那些可以relate到你未来的商学院经历和职业发展上的特质。同时这个爱好最好是集体性的,不要是读书看电影这种完全personal的,让学校相信你可以更好的融入INSEAD这个多元化的社区。

第四篇:extenuating,我个人没有写。如果你有一些你自己觉得是弱点的因素,比如低GPA,低GMAT,简历上无法解释的Gap,或者非常特殊难以理解的职业选择等等,可以在这篇里进行解释。

这一部分我大概改了7-8稿。INSEAD注重的特质在官网上写的很清楚,领导力,willing to share,international outlook,学术能力等等。建议动笔之前先好好想想自己的经历可以和这些能力align的部分,也可以去和校友聊聊,问问自己的朋友们对自己的看法,相信都会有所收获。

3. Interview

面试分为video interview和alumni interview。VI是在提交申请的时候就要交,题目形式有点类似托福口语,只不过是要对着视频说。我自己有总结过VI的题库,虽然碰到原题可能也就不到一半,但是方向是类似的,可以用这个来做一个索引,自己准备一些一分钟小故事,基本是万变不离其宗。有需要的同学可以发邮件给我。

今年R3的校友面试,因为疫情的原因,在中国这边也全部是线上举行。可能是因为线上面试相对于face to face更难进入放松聊天的气氛,我这边基本没有太多闲聊,都是按部就班的问一些相对还是比较常规的问题。为什么MBA,为什么INSEAD,为什么不在现在的项目念了,为什么设定这样的职业目标,为什么走了你以前走过的职业路径,你的leadership是什么style,你是怎样展示leadership和personal impact的,你有怎样的国际经历,你是如何处理矛盾,如何带领team去达成目标等等,CD上已经有很多非常全面的帖子包含了这些问题。总之就是两大块,第一是所有的Why要真的想明白,尤其是要Tailored到INSEAD这个项目上,因为这个项目是真的挺特别。第二就是准备一些各种行为面试都能用上的故事,领导力,处理矛盾,失败,克服困难,以及国际经历,最好是把culture shock或者和国外人有过矛盾啊等等包含在故事里,去展示你有在一个more than 90 国籍生源的项目中去thrive的能力。还有一个一定会问的(是学校要求的)就是你还申了哪些其他的地方,诚实回答+对INSEAD表忠心彩虹屁即可。

4. Scholarship

奖学金是单独申请的,是在收到面试通知的这段时间会开放申请。我由于拖延症到最后一天才开始,结果发现这个还另有很多essay要写……于是一天晚上之内搞定。我这R3就只有diversity可以申请了,如果是前两轮还有很多针对不同背景的申请人的奖学金。最后拿到10,000欧还算比较幸运,据之前的校友说,亚洲男生拿奖学金还挺难的,女生机会大点。建议大家不要拖延,有时间的话也好好打磨一下申奖学金的essay。

5. 一些个人的想法

当初之所以先在国内的MBA读,一方面是老早就拿到了offer(本科毕业时拿到的,提前几年),一方面是确实比较想离开之前的公司,对职业目标和未来发展其实一知半解。这个实在是大忌,我也为此绕了弯路。想好自己通过这个MBA要干嘛,自己的期待和自己的水平之间的差距有多大,目标是不是现实,以及是否能承担MBA这个巨大的投资所带来的相应风险,是在行动之前需要明确的战略。

另外还有一个小问题想和大家讨论。虽然不是很喜欢国内现在的这个项目,不过有幸拿到了一家top咨询公司的暑期实习(MBA Level),应该说留用的概率挺大的,我的职业目标也就是咨询。结合这个情况,和现在的疫情,大家觉得我还应不应该从现在的项目中drop然后去INSEAD呢?

6. Contact

想要题库的同学可以参见13楼,我已经上传到帖子里了;想咨询我现在所在的项目、INSEAD、Kellogg的同学,可以发邮件联系我: wujiaze16(在) gmail.com

最后祝各位同学求学和职业路程一切顺利,希望我的一点点分享能帮到你们。







作者: ikarus1212    时间: 2020-3-28 21:34
个人意见:如果楼主已经拿到了实习offer并有机会拿return offer的话,没有必要take risk去INSEAD or Kellogg。首先现在这个疫情的态势什么也说不准,甚至不知道会不会交钱变成online class……不确定性非常大,到现在学校也没有比较affirmative的方案。其次,J intake没有internship,全职申请能拿到咨询offer的机会可能也是limited,尤其是可能出现economic downturn的情况。咨询和corporate的headcount可能都会出现freeze。
另外,就算拿了1W欧奖也还是要70大几万的cost,这个我觉得cost还是挺高的。

当然另外一个方案是可以问一下intern的咨询公司那边,如果你去Kellogg或者INSEAD就读会不会在你获得return offer的机会上make a difference或者在职级上make a difference,which might make the MBA sensible.
作者: wu2575970    时间: 2020-3-29 14:03
ikarus1212 发表于 2020-3-28 21:34
个人意见:如果楼主已经拿到了实习offer并有机会拿return offer的话,没有必要take risk去INSEAD or Kellog ...

谢谢你的建议!

拿到的实习就是MBB某家的MBA level intern,所以出不出去应该对这个实习和return的概率没啥影响,主要还是看performance吧。

我也确实很担心网课的问题啊……
作者: ikarus1212    时间: 2020-3-29 19:48
wu2575970 发表于 2020-3-29 14:03
谢谢你的建议!

拿到的实习就是MBB某家的MBA level intern,所以出不出去应该对这个实习和return的概率 ...

我觉得疫情下的总体思路就是:尽可能在这个不确定的时间点做相对确定性高(保守)的决定。

我拿了offer也还非常纠结到底要不要交deposit读书……
作者: wu2575970    时间: 2020-3-29 21:00
ikarus1212 发表于 2020-3-29 19:48
我觉得疫情下的总体思路就是:尽可能在这个不确定的时间点做相对确定性高(保守)的决定。

我拿了offer ...

嗯嗯,也是INSEAD吗?可以加个微信交流下
作者: husthk    时间: 2020-3-30 16:47
楼主不去的话,refer我吧,苦逼的R3 WL
作者: ikarus1212    时间: 2020-3-30 19:16
wu2575970 发表于 2020-3-29 21:00
嗯嗯,也是INSEAD吗?可以加个微信交流下

PM你了~
作者: Raininspring    时间: 2020-5-5 11:06
请问楼主,读了一个再申请,学校在面试的时候会很介意吗?另,楼主在国内的mba,可以隔这么多年才去读吗?谢谢。
作者: wu2575970    时间: 2020-5-5 14:45
Raininspring 发表于 2020-5-5 11:06
请问楼主,读了一个再申请,学校在面试的时候会很介意吗?另,楼主在国内的mba,可以隔这么多年才去读吗? ...

1. 面试时一定会问到,所以要有自己已经想好的稳妥的理由;
2. 国内全日制MBA至少需要3年工作经验的。
作者: 老妖    时间: 2020-5-6 14:24
恭喜恭喜
btw 跟您发邮件咨询了。
作者: Raininspring    时间: 2020-5-6 19:02
wu2575970 发表于 2020-5-5 14:45
1. 面试时一定会问到,所以要有自己已经想好的稳妥的理由;
2. 国内全日制MBA至少需要3年工作经验的。 ...

1,楼主能分享一下思路吗?
2,了解了,感谢。
作者: wu2575970    时间: 2020-5-13 12:56
Raininspring 发表于 2020-5-6 19:02
1,楼主能分享一下思路吗?
2,了解了,感谢。

总的来说就是现在的项目也不是一无是处,也有很多好处,你也从这个好处里面学到了很多,network了不少人。但是你发现它的长处和你的职业目标不是那么吻合,而INSEAD更吻合,然后强调你现在也一直为了职业目标而努力。overall,一定要正能量,一定要紧扣职业目标。
作者: wu2575970    时间: 2020-5-18 14:10
Hi 大家,我已经把VI题库传到这个回帖中了,有需要自取喔

作者: Raininspring    时间: 2020-5-18 15:51
wu2575970 发表于 2020-5-13 12:56
总的来说就是现在的项目也不是一无是处,也有很多好处,你也从这个好处里面学到了很多,network了不少人 ...

感谢!!!
作者: hukjia    时间: 2020-5-25 06:04
楼主你好,我是INSEAD21,希望能有幸和LZ交流一下。我的微信号是duducn
作者: Maggie_summer    时间: 2020-6-29 15:57
谢谢楼主的分享!楼主做出选择了吗?
作者: followlaker    时间: 2020-9-14 00:19
你好,我也是清北的本科毕业,想跟你加微信交流一下insead的事情
作者: leapyear    时间: 2020-11-19 14:17
楼主,可否update 一下你后来的选择呀,感谢




欢迎光临 ChaseDream (https://forum.chasedream.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