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标题: 就读欧洲MBA有风险,跳坑须谨慎:你可能需要的不是MBA [打印本页]

作者: tudorsoldier    时间: 2018-1-14 05:09
标题: 就读欧洲MBA有风险,跳坑须谨慎:你可能需要的不是MBA
经常看到有人说,MBA is not for everyone。这真是典型的委婉,其真实含义是:相当比例的人读MBA都是亏本的。最大发现:很多学校的就业报告都是假的。
就算是有一部分真的,在欧洲商校,很多报告的结果也跟中国学生关系不大。
欧洲MBA就是一个风险很大的选择,很可能很长时间不能回本,不如来欧洲大城市买房。本贴发出一段时间以后,爆出西班牙的IE商学院因为在排名调查作假被financial times抓住,因此不能参加排名。
(我本意是写个长段子,但回帖的含金量实在是太高了,建议看完cheesechan回帖的讨论!可以点击“只看该作者”看他/她提供的知识干货)

欧洲的MBA跟美国有很大的区别,之前在下面这贴零散说过一点,可以参考一下。基本上,欧洲前三的MBA能跟美国S16比一比,从第五位起,MBA对于收入的意义在欧洲跟读个顶尖的商科硕士区别不太大。CEMS是欧洲最好的本科/硕士商校联盟,他们的本科读MBA主要是去美国的。
https://forum.chasedream.com/thread-1303079-1-1.html
这个坛子里有中介活跃,各种扭曲大家的讨论方向,想正一下试听挺费力气的,工作忙,以后不会经常来了。我就想提醒一下,如果你的条件够去三所顶尖学校,你却选择一所三线学校,只能说明你的眼界就是三线了……

本贴用Victor Cheng的business situation framework分析一下,是否应该持币入市。省略数学计算部分,大家的GMAT数学都50,自己能算。

Customer:你的未来雇主们
Competitor:所有竞争同一个岗位的其他人,不仅仅限于MBA同学
Product: 你的技能包,包括技术能力,语言能力,领导能力,networking能力
Company: 你,你妈,你亲爹,你干爹,你mentor,你过去的network
=========================================
Customer:
谁是你的未来雇主?有多少个这样的未来雇主存在?他们要什么?他们愿意付你多少?怎么进这些公司?
写贴时日,欧洲主要的MBA雇主集中在咨询业,一些金融业(在萎缩),公司财政部门,公司marketing部门,以及一些覆盖这些部门的轮岗项目。行业上来说,之前以快消和医疗制药企业为多,现在出现了一些互联网零售业雇主和startup。

咨询业无所谓背景,但欧洲咨询业喜欢能说至少两门欧洲主要大语言的学生。金融业曾经是不需要几门欧洲语言、相对容易进去的行业,萎缩中还是有希望的。
普通的欧洲公司雇主,要的是有对口经验的人,入职直接可以用。除了进marketing部门有一些转行可能性,其他部门基本不可能。语言要求是个很大的障碍。到发帖的这一年,基本上所有公司该有中国分部的都有了,marketing不需要在欧洲雇中国学生做中国市场,procurement不需要在欧洲雇中国学生管供应商。而做欧洲市场肯定不能只会英语,财政则需要懂欧洲规则的经验,供应链需要欧洲本土经验。轮岗项目除了少数几个,通常不提供欧洲工作许可,没有欧盟护照不能申请。

互联网零售企业以AMAZON为代表,遍地招人,累,辞职速度也快。但,不乏为搞到身份的好跳板。

国内的雇主主要看大学的名气,欧洲大多非英语国家的学校属于弱势群体。决定回国的同学很多是为了迅速升职不是为了转行,但国内的雇主也不见得愿意因为你读了个一年制的MBA就放弃其他比你多三四年工作经验的候选人,他们说:你又不是哈佛商学院毕业的,要价还更高。如果回国做同样的级别,就要考虑投资收回的问题了。但,如果回国是为了做金融业,或者欧洲学校是MBB的target school,这个方向是可以走的。

新加坡已经转型做东南亚市场了,会中文优势没有了,加上现在工作签证又很紧,不能当成主要目标。

Competition:
欧洲本土的MBA学生很快就发现,大多数公司的MBA PROGRAM没有欧洲名额,只在美国学校招,并且要求美国工作许可。欧洲本土学生之间的竞争,经常是会多少门语言之间的竞争,并且人家还有主场优势,从小学到大学的校友network,而不仅仅是这个MBA的校友网络。此外,有一些针对MBA招生的公司的轮岗项目,在欧洲一般就面向三四个学校,那些“新锐”,最近几年排名升得很快的MBA,都不在里头。欧洲的中国MBA学生,在除了金融业之外的行业,统统败下阵来。幸好还是有几个欧洲公司的轮岗项目覆盖中国,愿意招中文人才。中国学生在这里最大的优势是不会因为喊价过高被公司拒绝……你自然不敢喊高了。有技术背景的同学,发现会编程还是很有竞争力的,但你非常犹豫是不是读完MBA要去做个程序员,就为了留在欧洲吗?

Product:
你也很快发现,由于所有的学校都在扩招MBA,你是一个commodity。你没有办法降低自己读MBA的fixed or variable cost。你所能做的是尽量让自己differentiate,然而这很难,你一年能掌握一门新语言并用它工作吗?接下来你发现,你最大的differentiation仍然是你读MBA前做的职业的技术能力,而你的leadership在投简历时毫无用武之地。你努力去networking event,为了开辟新的distribution channel,参加各种要交钱的公司人士见面会。在一个全新的国家,你用带着口音的英语展现你的风采,转眼一个本土同学就用母语跟那位经理谈笑风生。最后,通过networking,你拿到两个startup的business development offer,那个工资可能比你在国内拿的还少。

Company:
再接下来你发现,其实你过去的network,从小学到大学,才是你最重要的distribution channel。你的管理层——你妈,她不逼你MBA毕业马上生孩子,你要磕头跪恩。你亲爹向你保证,没有工作他养你,邻居家王叔叔的公司也可以去先帮忙。你热泪盈眶,突然想起你干爹,他最近投资了国内的几个小创新企业,觉得你背景还挺不错的,建议你跟他去做。你电话给当年你工作的公司的mentor,他刚被裁员了,也认真推荐你跟干爹去试试。
你帮两个前女友代购了一些包,在你读MBA期间,她们先后都升职了,表示看在你的颜值上,不计前嫌,愿意帮你看看自己公司的内推位置。
这个时候,你发现自己最大的tangible asset是自己的颜,虽然读MBA多了不少白发;你最大的intangible asset,是能够和平分手后继续做朋友。

贷款读欧洲MBA,又没有打算进金融业的, 深夜要去镜子里看看自己的容貌。
================================
正经一点地说,想要快速在自己所做的行业升职的,还是留国内多修网课,多考证,多跟人network。欧洲的MBA,尤其非英语国家的MBA,如果你语言不够直接上来就工作的水平,收回投资的风险巨大,谨慎跳坑。一般来说读MBA的人有三种jump:country, function and industry。跟朋友交流下来认为country最难换,尤其在欧洲,中国人语言能力太差,总共就会英语而已。如果是回自己的国家,换个function或者industry相对都不会那么难。
--------------------------------------------
发帖一段时间以后有人问leadership program的选人问题,因为自己和同学都有不少面试这种program的经验,当时就做了个总结,现在补充一下。Leadership program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要求assessment center面试,简称AC,就是群面。
能去AC的人CV背景都是优秀了,不会有公司搞不合格的人去参与AC。
那个回帖一直在扭曲我的意思的人我不回他,我已经看出来他的经历有限,不能够跟我同水平讨论这个问题。大家专心看Cheesechan的回帖就好。
就我们当时总结的情况,有两种AC组合:
第一种是有一个学校的人占了大多数,然后混了几个其他学校背景最合适的人。
另一种是每个学校都只叫一个,最多两个人过去:理由是第一种AC里同学里互相认识的造成不公平的优势,会让少数派学校出来的同学连发言机会都被压制。同时确实也有性别的缘故,有时候target school里就是找不到足够的女性candidate,所以得从非target school拉来。
AC的面试官会是一大波人,其中有full time MBA degree的那几个,基本是target school出来的。
AC一般一次会有12个左右的candidates。有时候12个人一桌讨论,有时候会分两桌。
但无论哪种AC,最后如果录一个,那一个肯定就是target school的。如果录几个,那么其他学校还算有希望。
就我加的Linkedin看,所有能被选中AC的人背景都很不错,而且很多人是老去各种不同公司的leadership program面试的,所以我能够做这个总结。
面试官打分,给自己学校最优秀的那个candidate偏心分是完全可能的。
两个candidate总得分均等的情况下,取target school那个。因为学校好,校友网强,工作以后难免会要用到公司外的校友关系。

但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根本不是AC里怎么表现。最大的问题是,如果公司做campus visit的话,只要CV合格就有机会在campus interview里展现自己从而进入AC。而你不是target school的人,连campus interview的海选机会都没有,就真的只能拼网申的CV质量了。前者可能是1/50到1/500的机会,后者是1/5000吧。也就是说区别并不是当你是1/5000里CV最好看的人进了AC,而是当你的CV是1/50里最好看的且campus interview表现不错就进了AC的问题。
我再举个例子,一个MBA毕业生管培项目的target school是LBS, INSEAD, IMD,只做这三所学校的campus visit。我遇到一个人在LBS,本科毕业以后就是自己创业的,做了两三年。另外一个人在Bocconi,本科毕业以后在全球顶尖企业管培,做了五六年。这两个人都进了同一个AC。你觉得LBS那个人如果在Bocconi,光靠网申发自己的CV,会有同样的机会进AC吗?可以debate说也许创业那个人本身就比管培那个优秀所以人家去了LBS,所以人家被公司录了,但回头再想,纯网申要是有过千CV,你指望HR那么仔细地看出你的优秀?网申肯定是优先挑CV上公司出名和职位带manager的,流利三四门语言的呀。

我不喜欢以自己投了多少中了多少来计算。举例,有个同学总共就投了两个MBA leadership program,两个都去AC了,其中一个人家感觉公平,看中的是本科和工作经验,另外一个感觉是去给target school当diversity factor的。这种总不能说人家进AC是命中率100%吧?最后毕业也只是找了个没读MBA一样可以做的活。我自己投的多一些,一开始不信邪,后来发现虽然网申是能申,在有target school的情况下除非流利讲三四门欧洲语言,确实是没戏,最后进的都是没有target school那种项目的AC。个人毕业的时候有不少工作offer,但大多数都是读MBA之前也能拿的,只有一个是需要有MBA学位的。所以说MBA现在对于找企业工作帮助很小,就是一个commodity,不是去投行或咨询的话,很大程度还是看之前的工作经验和本科学位。去个好的学校,至少同学水平高,将来十年内可能有用得上的资源。










作者: mlchina    时间: 2018-1-14 08:45
说的1都是实话
作者: maskloo    时间: 2018-1-14 22:43
很深刻的个人经验 ,值得参考!
作者: aluzeing    时间: 2018-1-15 04: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tudorsoldier    时间: 2018-1-15 07:42
aluzeing 发表于 2018-1-15 04:42
我觉得楼主对美国MBA的预期是不是也有些太高了?

其实,如果你在美国读一个MBA,照样有一堆公司告诉你他们 ...

美国知名的MBA回国好用,欧洲大多数的回国不好用(英国的足球城市可能除外)。
你也承认,美国的公司项目中国版本机会多,岂止多一些,是多很多倍。
留欧洲的问题不在签证,在对经验和语言的要求,中国学生若是本土语言流利,并不需要MBA就能找到工作。
只会英语的话,财务几乎是corporate界唯一能进去的。采购已经没有之前那么好进了。如果你不是近期找过工作的,你看到的可能都是成功找到留下的那少数人,而不是找工失败而离开的绝大多数,这属于survivor bias。
至于欧洲的小公司……一般还是算了。
作者: aluzeing    时间: 2018-1-15 08: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nevermindband    时间: 2018-1-15 17:01
簡單補充兩點:

1:不論美國歐洲,海外學生(包括任何國籍)找工作的難度均比本地學生為高。簽証是一個原因;但更重要海外學生在能力和實績均比不上本地學生。即使IQ一樣,海外學生在市場認識、文化語言、人脈累績等方面總有所不及。正如你去你清華找個來自成都的畢業生和來自美國的去做成都做BD,你就可以反方向去理解整件事了。

2:回國後的認可程度基本上最簡單就是看中國MBB從哪裡招人,和香港IBD從哪裡招人。我自己認為花上大錢和時間出國留學,最低要達到MBB/IBD target school 的水平才值,不然專心事業好了。達到target school 標準不等於一定要做MBB或IBD,當成量度用的工具好了。當然值不值這點每個人看法需求不一,沒有一套標準
作者: cheesechan    时间: 2018-1-15 17:3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tudorsoldier    时间: 2018-1-16 02:33
nevermindband 发表于 2018-1-15 17:01
簡單補充兩點:

1:不論美國歐洲,海外學生(包括任何國籍)找工作的難度均比本地學生為高。簽証是一個原 ...

非常同意你的观点,很尊重这样深刻的见解!
我想表达的其实也是这个意思,只是欧洲语言的隔阂比美国更大,学生的机会更小。

你的第二点我也非常同意,这个帖子本来就是想要让大家看明白,不是排名高的学校就好用来回国升职,你替我说明白了。
作者: tudorsoldier    时间: 2018-1-16 02:36
cheesechan 发表于 2018-1-15 17:34
1. 你得用歐洲著名的, 和美國著名的比. (e.g. LBS, INSEAD, IMD去和US M7的比, S16那堆得和eurot的tier 2  ...

谢谢你的答复!2,3,4点我都非常同意,我也很高兴我这种文章能够抛砖引玉,得到你这么高质量的答复!
很多人正是没有意识到欧洲有语言的高墙而跑过来的。

关于第1点,名气大带来的机会更多是肯定的,蛮多人MBA回国并不是仅仅往MBB走(实力问题或者人生选择问题),欧洲一些MBA的价格和毕业后的机会不成正比,他们并没有想到。

作者: tudorsoldier    时间: 2018-1-16 02:40
aluzeing 发表于 2018-1-15 08:45
第一,如果你想去的公司有针对MBA的招聘或者出的起top MBA的工资,必然知道欧洲top学校,不可能出现英国 ...

这位前辈,我发帖是针对大量的人盲目申请MBA,谢谢你出来帮我confirm。你说MBA本身是个有风险的选择,我还得加一句,价格因素导致MBA的风险比普硕高太多了。如果申请人不是很确定的话,推荐只读个硕士,而不是MBA。

现在有一些欧洲商校为了revenue会强烈诱导本来想读硕士的学生申请同校的MBA,我已经遇到好几个。你也同意,除了某些行业,MBA就不是什么必须要的学位。

谢谢你,希望我们这些讨论,能点醒一批梦中人。
作者: cheesechan    时间: 2018-1-16 02:4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heesechan    时间: 2018-1-16 03: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tudorsoldier    时间: 2018-1-16 03:13
cheesechan 发表于 2018-1-16 02:43
問題是, 無論那裡都好, 都有一些MBA的价格和毕业后的机会不成正比的.

你一邊在講US MBA更好的時候, 也不 ...

我同意,"不要读二三线的MBA"这个点我没有表达清楚。谢谢你点出来!

也感谢你把欧洲对MBA不重视的原因写出来,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很多人都不知道,所以才以为在哪里读个MBA都是大有帮助的,不管是回国还是留下当地工作。不过你好像有个typo,应该是欧洲MBA年纪比美国大。

同时回你下面那个贴。如果大家来欧洲之前都把语言修炼得差不多了,欧洲确实比美国容易留。
只是,工作最多的法语德语,哪个是那么容易的,很多人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然后,被校方招生办忽悠,本来想读个便宜的硕士的,读了MBA……

非常感激你花这么多时间回复,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看到这些讨论,好好思考清楚。
作者: cheesechan    时间: 2018-1-16 03:2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tudorsoldier    时间: 2018-1-16 03:36
cheesechan 发表于 2018-1-16 03:25
(typo已改)

本來就是global top, 全球任用,

你说的其他我都同意,也都是我希望学生看到的。谢谢!
只有语言的进度我不同意,学两年绝对不够工作水平,能聊天不错的。
作者: cheesechan    时间: 2018-1-16 03: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tudorsoldier    时间: 2018-1-16 03:50
cheesechan 发表于 2018-1-16 03:46
據我估計應該有人可以的(但肯定不是我)

但其實換了是語言那麼重要的岡位, 換了去英語國家也不見得日子會 ...

Corporate向的话,基本财务和R&D以外的岗位语言都需要至少B1……不见得要求语法表达一定正确,但必须能看懂听懂和能简单回邮件。达到这个程度还是蛮不容易的。
作者: cheesechan    时间: 2018-1-16 03:5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luzeing    时间: 2018-1-16 03: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tudorsoldier    时间: 2018-1-16 06:35
aluzeing 发表于 2018-1-16 03:53
普硕转MBA的事情其实就像cheesechan说的,欧洲普硕一般都是欧洲人本科毕业后直接就读的大班上课,如果已 ...

你说得很对,某些学校msc还算值得,MBA性价比低,正是这种学校才会推荐学生申请MBA,profit margin比msc大太多。
普硕再尴尬也不像MBA的价格,这是最大的区别。
(至于哪些欧洲学校才算一流,我顶着锅盖说事实上只有三所。很多学生不能接受,那就祝他们好运吧。)
作者: cheesechan    时间: 2018-1-16 07: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ommervanille    时间: 2018-1-16 10:42
这个就是mba和msc的区别。
mba是本身你已经知道要做什么,并且本身你就有了什么了,去pool交换一下,开拓下。所以mba重视的是你的工作经历,学习能力仅仅是为了衡量你是否有智商上的硬伤,毕竟学习能力是要一直有的,才能对工作有帮助,而msc是看学习能力,工作经验就其次了。
你读mba,还纠结于语言的问题,本身就失去了读mba的意义。因为如果我想把自己的pool建在德国,那我本身肯定是有一定的德语能力的,起码达到工作语言的条件吧。再次,因为自己一直从事和德国有关的工作,已经对这个国家的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建立了一定人脉。所以才决定去德国读mba,我根本不关心国际排名的问题,我选了德国排名第三的商学院,在国际排名上也就100左右,但是即便是回国内,德国学校加上自己的语言能力,和和德国人打交道的经验,不担心在国内德企找不到好的工作啊。
我要一个怎么样的pool,最重要的是我的pool要在建在哪里?这个才是我认为你要读mba最重要的东西。如果在国内发展,一个美国M7,一个就是国内的pool。欧洲的HEC,放在国内,都不是很多人知道,这个是之一,其次是你在HEC建立的pool能在国内帮助你多少? 这个才是更重要的。至于pool而言,当然是国内的mba更好,不过M7胜在名声啊,至于性价比就又是一个问题了。要我说M7的mba性价比都是很低的,如果你本身在美国不想建pool的话。
所以很多读了mba却觉得性价比低的人,是因为他们仅仅把mba当做了一个master。我想问这些人,你的工作经验到底帮助了你什么?怎么和各行各业不同的人打交道,怎么把自己的未来职业道路扩宽,怎么把学到的一切进行整合用在自己的工作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打交道,三个字。和志趣相投的人做朋友是容易的,可是怎么去管理一个各有风格的团队?怎么在面对不服管的人时候,去体现teamwork。这些都是mba在潜移默化给你学的机会。这些是跟msc完全不同的地方。
如果你连mba是真正要教给你的是什么也不知道,那也不要指望mba能给你带来什么。
mba给你的是一个机会,一个锻炼你能力,给你更大舞台的机会。而不是 paper work。
作者: Yusof    时间: 2018-1-16 11:02
cheesechan 发表于 2018-1-16 07:30
歐陸其實除了某幾所business school之外, 本身都是以本科/碩士為主的. 也就是近年才多了MBA的.

所謂要將M ...

帮你简练总结一下:

1. mba都有风险,跳坑需谨慎 。
Top tier的风险低一些,top定义为美国前15和欧洲前3. 但依然有风险。

2. mba只是锦上添花。
只是厉害的有锦的人发现了新的志向要实现(比如IB转PE,咨询转投资等),或者拥有未兑现的并且可自我证明的天赋做锦(普通五百强外企晋升很快,某专业快速成长的专家等)。

3. 要看到欧美学制的差别。要选符合自己需要的。
作者: Yusof    时间: 2018-1-16 11:06
sommervanille 发表于 2018-1-16 10:42
这个就是mba和msc的区别。
mba是本身你已经知道要做什么,并且本身你就有了什么了,去pool交换一下,开拓下 ...

不知道你拿来和M7比的时候,讲的国内pool指的哪些?

区域top而言,大中华只有CEIBS和HKUST两所。
笃定在国内混,这两所大概和S16在企业界勉强平起平坐吧,咨询和金融肯定低半档到一档。
作者: sommervanille    时间: 2018-1-16 12:19
Yusof 发表于 2018-1-16 11:06
不知道你拿来和M7比的时候,讲的国内pool指的哪些?

区域top而言,大中华只有CEIBS和HKUST两所。

我认为,pool取决于你的alumni的去向。虽然说学校的国际化很重要,但是很多读mba都是选自己将来要发展的国家,比如,很多选美国学校的,有留在美国的打算,不管是长期还是短期。如果你仅仅只是想读了回来,那在国外的alumni可能对你的帮助不如本土的大,至于哪所对你会对你有帮助,其实参加校友见面会是很好的选择,你要自己去了解到我可以到什么样的程度,或者我的定位应该怎么样。

比如说,INSEAD在咨询业很出名,那就是它的pool,是在欧洲咨询业。那如果我本身是会2门欧洲语言,或者一门非常熟练的,我本身的经验也积累的是咨询业比较注重的产业,比如医药,快消这类的,但是我少了进去的2要素,一是一个敲门砖,一个是人脉。(在欧洲,同校友推荐可以让你直接进入面试)。那么我的目标就是INSEAD。

当然INSEAD是比较典型的例子。选了你们认为不入法眼的学校德国的HHL吧,(我是推了法国排名第三的商学院的offer,当然排名第三也不算怎么好。)这个学校在数据上,咨询业和金融业均有涉及,但是在校友见面会上遇见的几个校友,都是在德国制造业的,有当年毕业的管培生,有区域主管等。所以说,这个学校的pool还是主要在德国的制造业,而且都是大公司。这个就是我想要的pool。然后,我主要的精力就是放在制造业的大佬们寻找下一个方向。(我的目标是产业替换,就是寻找新型产业替换掉我本来从事的夕阳产业。)

你要把自己的pool建在哪里,这个是每个人要自己要做的工作。
学校的名声和数据,在网上都公开的信息,只是最简单的即得消息。但是更多有关学校的信息,需要你去和不同的人沟通,交流。然后,你会发现学校的人说的都是套话。mba本身即是学校盈利的一个项目。而真正的需要了解的是多少人去了怎样的公司,这些人本身的硬件如何。通过交流你会发现,你不会德语,是很难去德国大公司工作的,但是会了德语,HHL的学校还是比较给力的。然后,我就决定去HHL了。(英语和德语C1,法语B2)。这是我为什么把pool建在德国的原因。

作者: cheesechan    时间: 2018-1-16 18:1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heesechan    时间: 2018-1-16 18:3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ommervanille    时间: 2018-1-18 10:30
cheesechan 发表于 2018-1-16 18:34
其實就算是讀master也得想這個pool的問題....

舉個例, 讀了個HEC GE master回國, 或者是換了whatever eur ...

是的,当然都要看pool,只是MBA更注重软实力,更多的精力放在打交道和实战上。而且有一部分是冲着创业去的。这个和msc的侧重点不同。

所以,我认为开头的这段读mba有风险,是lz把mba当做一个普通的master去读了。当然有风险,从投资回报率来说,就比msc低了很多。这篇文字真正的误导在于lz分别不知道读mba和msc的根本区别在哪里。所以,很多mba课程要求5年以上工作经验,这个其实是最起码的。刚毕业几年的还不如去读msc。
和陌生人打交道都不会主动,遇见意见不合的就要一争高下,没有带过团队经验,连财务报表都看不懂。读mba出来就认为可以做管理工作了吗?那你也太高看自己了。任何一个学位都不能帮助你找到任何工作,读书的目的只是补充你的实力而已,你自己的实力才是真正的王道。即便是HBS出来的,只会纸上谈兵的也很多。
所以 ,我说好的学校只是一部分,认清自己才是更重要的。认清自己才能让mba有助于你,而不是单纯的读出来,跟书式的network。
光是network就不是简单的事情,同样的network,有些人可以让自己network的人成为真正的朋友,有些只是停留于表面功夫,有些还会惹人烦。如果你不能深入network的话,就不算是真正的人际交往。
如果连这点都搞不懂,读了mba又如何。做管理越是往上走,专业知识相对于软实力的占比就越来越少。这就是mba要帮你弥补的地方,在小公司和大公司,和不同行业之间又是非常的不一样的。这些也是mba有别于其他msc的地方,mba特别注重吸收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国家,就是希望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让你对不同的行业间的管理,市场和营销都有所了解,这个不是它的课程,而是你带有这个目的要去和不同人交往中获得的。这些都是mba注重的地方。希望大家在读mba都各有自己的体会吧。
作者: tudorsoldier    时间: 2018-1-19 04:09
sommervanille 发表于 2018-1-18 10:30
是的,当然都要看pool,只是MBA更注重软实力,更多的精力放在打交道和实战上。而且有一部分是冲着创业去的 ...

不好意思,忍不住要辩驳一下你这段,有点太侮辱人了。
我所提到的掉到坑里的都是英语流利、跟陌生人能自然打交道、遇见意见不合能调和、四年以上工作经验、带过团队、粗略看得懂财务报表的人。他们读硕也可以,读MBA也可以。这些人的实力是可以进欧洲前三的学校的,只是因为申请时段、价格或者被奖学金吸引等原因去了二流。如果像你说的那样弱,人家不会抱怨的。

MBA之所以贵,因为它理论上打开一些只有MBA才有的机会通路。

但是,很多MBA独有的机会在欧洲只对三到五所学校开放,他们因此连申请的资格都没有。也就说说欧洲真正的一流学校就是三所,偶尔算是四所,第四所是IESE。第五所非常少见。太多中国学生压根不知道这个信息了。

校友的network直接影响这些MBA独有的机会。我之前看到2012年左右chasedream上面曾经有非常激烈的讨论,很多人持的意见是除了前三不值得读。现在想起来,他们自己并非前三的学生的可能性很大:没有人敢直接指名道姓说自己的学校有严重问题(就业报告作假等),只好模棱两可地赞同只有前三值得读的这个说法。

我发这个贴子的本意,是让大家看清楚非前三(四)MBA的风险。写得不够清楚,让大家见笑了,笑我没有关系,但是不想让人贬低拜托我的那些朋友。
作者: cheesechan    时间: 2018-1-19 06:5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yannq    时间: 2018-1-19 10:15
delete
作者: lyannq    时间: 2018-1-19 13:17
delete

作者: sommervanille    时间: 2018-1-19 13:23
tudorsoldier 发表于 2018-1-19 04:09
不好意思,忍不住要辩驳一下你这段,有点太侮辱人了。
我所提到的掉到坑里的都是英语流利、跟陌生人能自 ...

我并没有侮辱你呀。一个字都没有。我哪里侮辱你了?而且你是受别人拜托写的?那你写的就不是自己的经历,而是道听途说?那你写的就不负责任了。作为一个有担当的成年人,最忌讳的就是拿来主义了。

那我跟你说:
1.英语流利?英语流利是基本的,去欧洲读只有1年或者2年的mba,自己本身不会本地语言,希望毕业就能在本地靠英语找到工作,这个就是不成熟. 或者希望自己在读书的期间就能掌握这门外语,这个也是幼稚的想法。这张牌人人应该事先想好吧,然后明明是自己语言不行,找不到工作,却怪在学校的名声上。
2. 四年以上工作经验,带过团队,是仍旧不能分析财务报表的。考gmat的人都知道怎么算net profit,做过manager的才知道分析报表,怎么做预算,怎么布置团队任务。
3.我说他们弱了吗?我指出的是不够成熟,对很多事情认识不足。这个并不是弱。对于这些人,mba真的不如普通master对他们有帮助。

mba是什么,mba高昂的费用就说明它本身是个盈利项目,不管哪个学校的mba。学校靠alumni去吸引下一届的生源,挑选好的生源再补充学校自己的pool。读mba的人都起码要懂得这个道理,才不会去和普通master去比较。

不管是欧洲前三还是M7,没有一个学校会保证你毕业能在当地不费力的找到工作。为此,又有什么好抱怨的呢?前不久不是还有Stanford MBA毕业生写了一篇 "如果我们没有资格留在美国,谁会有呢?"。她是不是有资格呢?一个硬件都非常出色的人也不是被遣送回国了?

有一点我要指出,很多学校,包括我的学校HHL也在招生上特别指出: MBA只是锦上添花。

是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
作者: sommervanille    时间: 2018-1-19 13:27
cheesechan 发表于 2018-1-19 06:50
其實我比較難想像去讀MBA(其實是任何business master, 無論pre 是post experience)之前, 有人會沒有研究過 ...

想法完全和你一样。
所以觉得LZ写得有些幼稚,哈哈!

作者: cheesechan    时间: 2018-1-19 17:5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tudorsoldier    时间: 2018-1-19 21:28
cheesechan 发表于 2018-1-19 17:50
0. well, 不是自己的經歷而是朋友的經歷也很有分享價值的(否則sample size就不夠了), 不能叫不負責任.
而 ...

我同意你说的每一点。我也很希望你指出来的这些点能够benefit后人。
你的每一句话都讲到点上了。

MBA的光环让不少自身人际网限制在国内的申请人以为可以一口气搞定留国外的工作要求(暂时不说签证问题),尤其是很多欧洲招生官都喜欢强调自己的学生结构国际化得很,校友网络很强大。但这么模糊的说法是不可信的。
其他你都说明白了,最重要的是希望这些点,后来人都能看到。当初如果版上有这么明白的讨论,恐怕很多人都不会出国了,无论硕士还是MBA。对于国内的大家来说,申请前早早上国外招聘网页翻看十来个国家、每国几十个工作广告、理解对语言和技能的要求,是件复杂的任务,但的确是应该做的。

我喜欢这样的讨论过程,对于大家都是有益的。

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去了比自己deserve的等级要低的学校,只是因为缺乏信息,而不是缺乏实力。这批人很不好意思上来说,以后跳坑的人就越来越多,各校都喜欢去中国招,利用的也是信息不对等。都撕开讲明白了,大家才有可能在信息对等的情况下做出明智的选择。

对于另外一个人毫无根据的刻薄实在是无语,不再答复。
作者: cheesechan    时间: 2018-1-19 21: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luzeing    时间: 2018-1-20 06: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luzeing    时间: 2018-1-20 06:4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heesechan    时间: 2018-1-20 06:5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luzeing    时间: 2018-1-20 21:4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heesechan    时间: 2018-1-21 02:3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luzeing    时间: 2018-1-21 05:2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heesechan    时间: 2018-1-22 01:5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luzeing    时间: 2018-1-22 17: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heesechan    时间: 2018-1-22 18:0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luzeing    时间: 2018-1-22 19: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ommervanille    时间: 2018-1-23 11:39
cheesechan 发表于 2018-1-19 17:50
0. well, 不是自己的經歷而是朋友的經歷也很有分享價值的(否則sample size就不夠了), 不能叫不負責任.
而 ...

因为我对lz的samples感到质疑,lz还有一篇文章也是鼓吹tier1 以下的欧洲学校是浪费时间。
他的取样范围可是非常大的,在非常赞叹他怎么那么牛逼可以认识到那么多不同学校的毕业生之余,还有一个可能就是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哪种人,我们都心知肚明吧。
如果是从业者那就大方的表明态度,也不算什么。但是如果不表明态度就做有导向性的引导式问题,那么。。。呵呵。我也不说下去了。

他说我刻薄。除了今天写的,我全篇写的都是文明用语和理性分析。
如果,他觉得无语,只能说我刻薄他,那么其实我也觉得很高兴的。

作者: nevermindband    时间: 2018-1-23 17:42
不論樓主是不是業界人仕,樓主文章內容大方向還是不俗的。當然細節不一定精準,但作為拖磚引玉,發起知道人仕參與討論的起步點,還是不錯的,在此支持一下
作者: tudorsoldier    时间: 2018-1-25 03:39
sommervanille 发表于 2018-1-23 11:39
因为我对lz的samples感到质疑,lz还有一篇文章也是鼓吹tier1 以下的欧洲学校是浪费时间。
他的取样范围可 ...

我认识的人多是因为同学和同事的圈子优秀,2nd degree搭上的。
你之前刻薄我案例里的同学,现在又攻击我是留学中介。
揭开欧洲二流MBA的就业硬伤一直都会引起争论,前几年也有吵得很厉害的贴。这几年没有人出来讨论它们的低性价比,中国学生又排队来跳坑了。
这帖里谁的回帖有真知灼见,大家自有判断。我感恩的,还是有高人把MBA欧洲就业的前世今生都有理有据地摆了出来,杂音就随它去了。
作者: 凯尔萨斯    时间: 2018-1-27 06:16
cheesechan 发表于 2018-1-16 02:43
問題是, 無論那裡都好, 都有一些MBA的价格和毕业后的机会不成正比的.

你一邊在講US MBA更好的時候, 也不 ...

想请教一下,哪些属于你说的二三线MBA啊? 中欧,HKUST,新加坡国立?美国 top20 以后?欧洲top5以后?这些属于二三线吗?
作者: Yusof    时间: 2018-1-29 14:34
凯尔萨斯 发表于 2018-1-27 06:16
想请教一下,哪些属于你说的二三线MBA啊? 中欧,HKUST,新加坡国立?美国 top20 以后?欧洲top5以后?这 ...

分档这东西,除非各维度有碾压性的优势,否则真的很难客观。
你可以很容易的为区分不同MBA项目的档次,设计一系列相关的评审维度。比如,名望,就业影响力(细分为本地,本区域,和全球范围是否被雇主青睐,全行业都厉害还是某行业比较突出),校友网络,学术水平,国际生比例,价格/时长,薪水等。

不过,对于中国学生来讲,每个评审维度对他们自己的重要性,是每个人都不太一样的。比如,铁了心想留美,那么美国学校以外的,100%不用考虑,那么分档其实没有意义。比如男朋友在德国,铁了心想去德国,那么全球范围影响力和德国比较厉害的行业的影响力就非常重要 – 欧洲top3以外的我只会考虑德国本地项目,德语不好我甚至可能只敢去德国本地MBA项目。

下面是我自己的mental model,仅局限于中国学生的选择来讲:

1. 比较大众化的选择,就是留美。那么你只看美国的排名就好了。顶级的HSW不谈 - 你可以看做是超一档。
第一档Booth,CBS,Kellogg,Sloan;
第二档强:Hass,Tuck,Duke,Darden,Ross,
第二档弱: Yale,Johnson,Anderson,Stern;
第三档Emory,UNC,Notre Dame,McCombs, Tepper, Kelley这一票可能进过前20的,
第四档可能可以看看其他Top30-35吧;再往后一般就讨论的比较少了。
人们说的Top MBA,一般只指二档弱及以上。二线MBA一般指的也是第三档开始吧。


2. 现在川普上台之后,另一个更现实的选择就是回中国就业。那么超一档的还是HSW,
第一档是Booth,CBS,Kellogg,Sloan
第二档强:CEIBS,INSEAD, LBS,Hass,Tuck,Duke,Darden,Ross,IMD   (INSEAD和LBS其实有争议,比如INSEAD的咨询肯定是第一档-M7相当的,但Corp可能仅仅是二挡强甚至比较靠后的水准)
第二档弱:HKUST,Oxbridge,Yale,Johnson,Anderson,Stern;
第三档: IESE,NUS,NTU,HEC,Emory,Tepper,UNC,McCombs等(其实这第三档具体在国内顶级外企,创投圈,顶级民企中的就业影响力我不太熟,可能在小众的一些圈子里很有市场,所以我就这么一写,你就这么一看。主要目的是和前两档的影响力区分开来)

综上,只谈欧洲的MBA而言,一档一般指的是Top3,二挡是Oxbridge,IESE等吧,好歹在亚洲有一丢丢影响力;第三档一般就是Local Top,像HEC,IE,SDA,ESADE等等吧,出了所在国/洲影响力就小很多了。


作者: cheesechan    时间: 2018-1-29 17:5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luzeing    时间: 2018-1-31 02:1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uluh    时间: 2018-1-31 07:22
欧洲MBA不是都一年就毕业。
法德等国家读Master毕业后就业晚,就算去读1年的MBA,如果目标是转行,风险和机会成本也是很大。
作者: Yusof    时间: 2018-1-31 10:56
aluzeing 发表于 2018-1-31 02:16
在MBA的世界里,ox是ox,cam是cam,竟然把两个学校相提并论,还和其他top放在一起?  呵呵 ...

咱们聊的不是回国的分档吗,又不是留英留欧。

两个项目反正都不是Top,也都不是咨询银行和top corp program的Target School。
也许在第二档里弱你还可以继续分谁是半斤谁是八两,但最终拿回国去唬人,名头确实差不多,怎么也比第三档好很多。
作者: aluzeing    时间: 2018-2-1 01:5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heesechan    时间: 2018-2-1 03: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luzeing    时间: 2018-2-1 15:0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heesechan    时间: 2018-2-1 16:5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tudorsoldier    时间: 2018-2-1 22:23
Yusof 发表于 2018-1-31 10:56
咱们聊的不是回国的分档吗,又不是留英留欧。

两个项目反正都不是Top,也都不是咨询银行和top corp prog ...

从顶级欧洲三校扩招(主要是INSEAD)开始,国内的MBA program招冷门学校毕业生的可能性就越来越小了。
有些事情必须要考虑到trends and tendency,不能拿过去的消息当宝。能进顶级三校的,就肯定不要去其他的。如果进不了顶级三校,ox和cam还是很好用的。至于西班牙意大利和法国的商校,要谨慎谨慎再谨慎,尤其西班牙的某两校,不点名了。
作者: ilove0530    时间: 2018-2-1 23:34
其实,从我在HEC Paris 的经历来看,中国留学生的情况和其它国家比还真的挺不一样的。但核心的原因还是看留学的人本身的经历。跟世界其他地区的学生的选择方式不一样,中国的留学生大多优先选择美国的MBA,只有情况不太适合美国MBA的,才会考虑欧洲的MBA。比如本科学校不是国内顶尖学校,或者即使在国内比较好的大学,但是GPA完全拿不出手啊。但是欧美还有东南亚来的同学的情况就不一样了,比如我们班级有本科是新加坡国立大学,港大的,斯坦福的,印度,欧洲各个顶尖名校的,那工作的经历自然也都很好。之前就在咨询公司,或者顶尖大公司的。最后一学期和Part-time一起上了一些课,发现同学里还有法国海军的核潜艇舰长,或者法航的机长,真是各路神仙啊。而相比之下,中国同学的平均履历,就要差一些了。
我们这届Full-time同学有67个人(一月份的Intake),其中有几个人最终进入MBB,M的有,B的也有,另一个B也有,所以Target School应该不是问题。但最后被召走的基本上之前的工作履历就很强,比如以前就是咨询行业的,或者在高竞争力行业的顶尖公司的。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国内的工作岗位的竞争也很激烈,比如Mckinsey 和Bain在中国招人的话,可能考虑的更多的就是美国的最顶尖的几所,HEC就缺乏竞争力了,可能过初筛都很难。但是在南美,或者东南亚招人,那相对来说竞争就没那么激烈,比如印尼的同学就进入了本地的Bain, 哥伦比亚的同学也杀入了Mckinsey最后一轮面试。
至于大公司的管培项目,对于中国留学生其实机会还是蛮多的,Amazon就不用说了,微软,SAP还有葛兰素史克在国内的管培生项目,我身边就有人进入最后一轮。最后没通过,感觉主要还是个人能力占主要因素了。
最后,法国的话,其实现在签证比较宽松,好好做一个商业计划书,做一个Startup项目,即使没有实质性的投入,如果能成功申请进入French Tech 认证的 Incubator,就可以拿到四年的签证。这个不需要法语也一样有机会的。
至于排名机构的调查,我个人感觉从我周围同学的反应来看,大家应该是挺诚实的,比如关于HEC 就业指导服务这方面评价,大家一致吐槽,所以HEC Paris 在经济学人排名里的Breakdown,就业指导服务这块可以排到100多名。
至于学校发布的就业报告,感觉确实挺扯的,或者这方面两极分化比较严重,有些同学毕业之后的薪资非常高,直接就把平均薪资拉高了很多。

所以说,MBA毕业生的这个段位上,基本上是赢者通吃的局面,整体条件好的,申请什么公司都能申请到,MBA的学历反倒不是最决定的因素。但要知道,MBA的招生标准和毕业后大公司招聘的标准是不一样的。MBA各个学校由于排名的需要,往往需要平衡GMAT,相比之下,中国去的学生往往综合评价里GMAT是相对较高的,其他方面自然就会低一些。当然在顶级学校的综合评价最优的那些学生里,这个情况就不明显,因为这些学生各方面都是最顶尖的,但是越是向Tier2, Tier3 发展,这个情况就会越明显。考一个700+的GMAT不难,但是改变MBA之前的历史那是不可能的,而短短1年多的学习时间,也不会把人的总体素质明显拔高。
作者: aluzeing    时间: 2018-2-2 03:2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heesechan    时间: 2018-2-2 04:3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luzeing    时间: 2018-2-2 04:5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luzeing    时间: 2018-2-2 05:0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heesechan    时间: 2018-2-2 05:0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luzeing    时间: 2018-2-2 06:0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heesechan    时间: 2018-2-2 06:1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Yusof    时间: 2018-2-2 11:03
aluzeing 发表于 2018-2-2 06:02
53#的
(1)的頂級+第一檔就是M7, 第二檔就是S16, 第三檔就是一堆US的regional top
(2)的頂級+第一檔就是M7 ...

我的确把Yale和Oxbridge放在一起了,均在S16比较靠后的位置。Yale在上升中,Judge也在上升中,未来说不定很快能一起进入二挡强。

我的确可能因为个人偏见,觉得目前ox和bridge的差距还不够一整档,就像我觉得FT#10的Hass和FT#26/#32的Ross/Darden的差别不够一档一样。
你说的对,judge是比said好,但好的够不够一档那么多,仁者见仁。如前文所说,我的分档是个人自己的mental model,我们不必同意彼此。

我认为学校本身优秀与否,没有国际和中国版本;但学校对中国学生回国就业来讲的功利作用是更多取决于该校中国校友多年积累的口碑,不一定和学校优秀程度完全重合。(如63楼HEC的同学所讲)欧洲top3-5的中国学生生源比不过美国学校,造成中国学生平均背景稍有一些差距;而不是因为学校平台不够,也就是你说的学校优秀与否。
学校优秀本身与否,怎么分档,一些官方排名也许比我客观的多。但具体到一个及其优秀的人,选校还是要取决于具体career goal/location preference。


作者: sommervanille    时间: 2018-2-2 12:20
tudorsoldier 发表于 2018-1-25 03:39
我认识的人多是因为同学和同事的圈子优秀,2nd degree搭上的。
你之前刻薄我案例里的同学,现在又攻击我 ...

不用说我刻薄,或者攻击。
我所有说的话,本来就不至于激起你那么大的反应。
如果连这点反面意见,你都需要用' 攻击`,`刻薄` , 这样极端的字眼来反驳,我就不免会质疑你在工作中如何处理的。

我还是那句话,学校是否适合自己。需要自己在择校之前所做的分析工作。排名只是其中之一的参考。更多的需要结合自己本身的特点和职业规划做修订和计划。这就是为什么每个学校要你写motivation letter的原因。 他是希望你能给自己做个细致的思考和计划。可是很多人把它当做一个简单的申请文书。

读了值不值,只有自己读过的人才知道。北美版有个贴,是关于北美M7的MBA性价比的,平均下来大致要50万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另外还不确定是否可以留在美国。你们说值不值?那层楼有人经过计算,得出,大概从第八年开始读MBA开始显示出了收入的优势。 (还是在理想状态下。)

每个对MBA的价值认定是不同的,有人为了移民,有人为了转行,有人为了实现一个梦想,有人为了更大的舞台。根据自己的目标,去往前推所需要的条件,再定计划。这是最基本的方法了吧。

我自开头就说过,去一个小语种国家,自己不懂任何当地语言,希望一年MBA就能让你在当地找到工作。这个不是幼稚的想法是什么?这个和读的是一流还是二流的商学院有必然的关系吗?再退一步说,一流的商学院毕业的学生,不会当地语言,也找到了工作,这也未必代表找到工作肯定和商学院的名声有关系!

说句实话,我工作多年,朋友圈比较多的是德国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有phd的,但都没有读过mba。
MBA是一项昂贵的投资,不管是什么线的MBA,都需要深思熟虑。MBA 不会让你找工作如鱼得水,你自己的能力和机遇对于你的事业占比要重要多了。
作者: tudorsoldier    时间: 2018-2-3 19:57
cheesechan 发表于 2018-2-2 06:12
1. "大概" = 大致相同但不完全一樣 =/= "就是", 我重覆也不等於我贊同
有基本閱讀能力的, 看了我同帖(54#) ...

我觉得跟aluzeing讨论很吃力,他自己不知道是哪个年代的学生了,对于现在发生的很多事情都不了解,一口气就怼我各种“不可能”,愿意信他的人,就信吧,呵呵。

我贴的本意是要大家谨慎选择三牛校之外的学校,本来亚洲学生就弱势些,外加一些二三线学校就业报告作假。有学校会要求学生在排名调查里面都填5分这种事情听着匪夷所思吧,但就是发生了,否则那些二三线的、校友网很本土的学校排名能上升这么快?学生觉得排名高对自己找工作有帮助,当然配合!

欧洲二三线学校在逐年流失老雇主,这是实打实在发生的事情:有的是公司不再把MBA当重点雇佣对象了,有的就是减少校招范围了,有的是减少MBA headcount。 以前公司去五个学校招,现在去两个,反正名额减少了,外加光一两个学校的优秀候选人已经够多了。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公司对某个学校招进来的人印象不好,砍掉这个学校的。

再反复跟这种人讲已经没有用了。
作者: tudorsoldier    时间: 2018-2-3 20:06
sommervanille 发表于 2018-2-2 12:20
不用说我刻薄,或者攻击。
我所有说的话,本来就不至于激起你那么大的反应。
如果连这点反面意见,你都需 ...

如果你早这么平和地说,多好。你显然是一个能够理性思考分析的人,跟你讨论是可以创造价值的。无端怀疑别人因为背景和能力不行而找不到工作,会让讨论无法进行下去,尤其是你早先那贴的说法,太过于贬低了我的朋友圈子。

一流的商学院确实比二三流的更能够让不会当地语言的人留下,这是中国和印度学生就业数据能够体现的。(留当地startup的不能算)。

德国的情况不好跟其他国家比,毕竟德国公司对MBA的看法比较有出入。此外,德国的MBA相对低调而扎实,不会像有些国家的学校玩假数据加aggressive marketing。我理解你没有看到或者听说这些事情,你没有接触不代表这情况现在不普遍。

我想要表达的就是,中国学生不要被商学院的招生手段哄骗了。大多数欧洲二三流的MBA真的不值得投资。
作者: 鸡血少女蘑菇头    时间: 2018-2-4 15:40
看了楼主的分析,很中肯哈!我最近也在一直研究MBA,谈下自己的观点。

1、首先大家去哪里读还是要看自己的需求,不要光看排名。
譬如我自己,因为年龄比较大了工作8年,在广告公关行业,不是MBA的“传统”学生(譬如金融/咨询/IT 等),所以我所处的这个行业对是不是名校MBA也不care,更多的还是看工作经历。因此我在选校的时候,就直接撇去了美国(虽然美国肯定是最top的但毕竟要读2年,2年和1年对于我这样的大龄申请者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剩下欧洲的话,我比较赞同楼主的一个观点,因为去一些其他非英语母语国家,如果想留在当地工作,不会当地语言还是可能性不太大。加上自己比较喜欢英国文化,所以pool就直接缩小到了英国。

所以我特别赞同楼主说的,大家在选择学校的时候,除了看排名,还要考虑自己所处行业在哪些学校招人,或者自己今后的career goal想要去的employer在哪些学校招人。自己的领导们都在哪些地方读MBA。。还有学校的项目本身是不是有足够的实践性、学校地理位置等等,都是很多的考虑因素。

2、 MBA顶多只是一个驿站,降低自己对MBA本身的期望值。
可能由于我所在行业的关系,其实身边读MBA的人不多。我相信金融/咨询行业肯定会有很多人。但是尽管行业不同,我相信那些通过MBA最后实现了很好的职场转型,或者职场晋升的人,是因为他们自己本身足够优秀。
可能之前pre-MBA的背景就很好;以及自己学习能力非常强,毕竟老师上课上了什么,100个人100种吸收&理解;另外就是有很好的情商。职场中情商比学历更重要,很多人有没有leadership,有没有team work的精神,能不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做出果断的决策等等这些优秀的素质,这不是上一个MBA能脱胎换骨的。

3、你是不是喜欢今后要和你一起读书的校友
我相信每个人和学校之间,都会互相看fit不fit。这种fit很多时候不仅仅来自那些参考的硬指标,还有软指标。也可以理解为和学校chemistry搭不搭。譬如有的学校,你在看过身边人po的图以后,或者看过class profile以后,又或者和一些人聊过以后,你会有一种气场不合的感觉,而和另一些就非常合。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是什么样的人,最后就会吸引什么样的学校。

所以用我听过的一句话,作为给大家的祝福,“老天最后为你选的都是最好的学校”。祝福大家也祝福自己哈~
作者: aluzeing    时间: 2018-2-5 18:2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nevermindband    时间: 2018-2-5 22:06
IE 今年就給FT抓了

“We take the integrity of our rankings very seriously and this is not the first time a school has been disqualified,” says Vicky Taylor, acting global communications director for the Financial Times.

FT is making clear that the quality of the data in the surveys was unreliable because the newspaper suspected that in some cases surveys were filled out by people who were not intended to complete them

Source:
https://poetsandquants.com/2018/01/30/financial-times-excluded-ie-from-ranking-due-to-irregularities/
作者: nono_frosch    时间: 2018-2-5 23:33
讨论的很激烈哈~~~

我只发表一下个人见解 不喜勿喷

MBA确实在欧洲不是主流 特别是在德国。。。
我在某100强公司 在欧洲生活了近8年 工作了5年
有问过公司hr
hr明确表示 是不是名校mba真的不重要。。。

在欧洲 特别在德国 phd才是王道~~~

另外 德国找工作比美国稍微好一些
工科强于商科~~~
作者: tudorsoldier    时间: 2018-2-6 05:12
aluzeing 发表于 2018-2-5 18:27
你觉得哪个学校MBA数据有造假,其实可以试试找评测机构举报的,你有证据自然有人信
MBA排名的确有的地方 ...
Edit: 加色部分记错了,我在校时收到的Survey是经济学人的。
FT排名会同时survey在校生和校友。作假被抓的,nevermindband已经发了,事实胜过雄辩。果然假信息是可以通过制造假学生/校友邮件地址来输入的,真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作者: aluzeing    时间: 2018-2-6 07: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luzeing    时间: 2018-2-6 07:3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nevermindband    时间: 2018-2-6 10:21
aluzeing 发表于 2018-2-6 07:38
IE也不一定是造假吧,这个文章不能只看一半吧,断章取义就没意思了

The Financial Times began surveyin ...

也難怪樓主覺得和你討論吃力,你有不同觀點,我建議你拋出來大家討論討論,真相越辯越明。但你隨便扣其他人帽子說其他人"斷章取義"就真的不太好了。如果是一對一的對話,我就隨你去了吧,沒必要花時間去寫一大篇文章去讓你更清楚事情的發展。但在討論區可不同了,我怕如果我不好好回應,其他人真的以為事情如你所形容一樣了

John Byrne 為這件事寫了兩篇文章。第一篇是FT出來了,IE卻不見了的時候(28號)寫的。
https://poetsandquants.com/2018/01/28/why-ie-business-school-lost-its-ft-ranking/

當時FT 尚未回應事件,大家只可以由他們的statement 去估計發生什么事

“This year we have taken the decision to exclude Spain’s IE Business School because of irregularities in their submission"

IE當時就回應指Alumni directory 更新維護得不夠好
"IE officials say that the school did not have updated email addresses for all of the 577 graduates in IE’s Class of 2014."

後來,FT的人回應了事件,John Byrne再發出了新的文章(30號):
https://poetsandquants.com/2018/01/30/financial-times-excluded-ie-from-ranking-due-to-irregularities/

FT is making clear that the quality of the data in the surveys was unreliable because the newspaper suspected that in some cases surveys were filled out by people who were not intended to complete them

“We take the integrity of our rankings very seriously and this is not the first time a school has been disqualified,”

這次事情就很清楚了,FT明確指出這是關係到Integrity 的事。細心想一下,如果只是Alumni directory 不夠更新電郵地址沒有更新,那事情發展大概變成FT發了問卷後,可能會收到系統回覆說電郵地址不對,或電郵留在inbox 沒人回覆,導致IE的回覆問題率太低被踢出去。但怎樣也不會發展成為"some cases surveys were filled out by people who were not intended to complete them"吧。

IE這事對FT打擊也是不少的。John 的文章也刻意把FT的內部人事調動搬上枱面來,不知道事情在未來會不會有更多突破性的發展,只能密切留意

Helen Barrett, work & careers editor for the FT who is responsible for business education rankings, was involved in the decision to exclude IE from the ranking. Up until 2016, the rankings were overseen by long-time business education editor Della Bradshaw

如果你手頭上有更好的資料,歡迎你分享討論,
作者: aluzeing    时间: 2018-2-6 17: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nevermindband    时间: 2018-2-6 17:53
aluzeing 发表于 2018-2-6 17:21
应该说现在的情况是IE和FT都没有完全没有确认是造假还是邮件信箱出现了问题。楼主可还说有邮箱被hack这种 ...

朋友,我拿出報導內容來討論。你拿出"还说有邮箱被hack这种"的推論來回覆。然後你就自行為我的話腦補了個結論,結果就是我斷章取義了。

天呀,Hackers也挺有空的,特意去Hack一百多個郵箱,還不是IE Alumni的不去Hack,Hack完還要去花個時間填問卷。倒不如我來打個圓場吧:其實事情是外星人在木星附近決戰,其能量影響了時間的進行,令地球局部地區進入了時間的裂縫,導致電郵亂發問卷亂填吧。

我們就在這裡打住了討論吧。再討論下去也是沒什么進展的。謝謝。
作者: aluzeing    时间: 2018-2-6 17:5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heesechan    时间: 2018-2-6 20: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tudorsoldier    时间: 2018-2-6 23:14
cheesechan 发表于 2018-2-6 20:21
當FT說是“We take the integrity of our rankings very seriously and this is not the first time a scho ...

同意!               
作者: cheesechan    时间: 2018-2-6 23:5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tudorsoldier    时间: 2018-2-7 00:23
cheesechan 发表于 2018-2-6 23:54
其實我有點懷疑aluzeing是IE的利益相關人仕.....e.g. 舊生之類.

如果是老生应该三五年过去已经没有太大直接利益相关了,留学咨询更加可能吧。
如果没有利益相关,只能说是抬杠爱好者了。
作者: aluzeing    时间: 2018-2-7 02: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luzeing    时间: 2018-2-7 02: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heesechan    时间: 2018-2-7 03: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luzeing    时间: 2018-2-7 03:5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heesechan    时间: 2018-2-7 04:2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nevermindband    时间: 2018-2-7 12:02
aluzeing 发表于 2018-2-7 03:59
骂人的确不好,这点收回,不好意思

但是82楼的推理只是自己推理的结果,FT的回复很明确,他们踢出的原因 ...

看到你終於明白駡人是不對,又願意收回你的話,看你還是會講道理的人。我就回覆一下吧。

雖然你還是寫出"这个逻辑能力真牛逼"這種侮氣說話,但也能理解的,要面對自已的看法可能不對,的確要不少人生經驗才懂得坦誠面對的。和你分享一個人生經驗,聰明的人也會犯錯,苯的人也會做正確的事。所以面對對或錯,其實不用上升到個人Ego的水平,就議事論事的心態去討論,就發現很多問題就不值得轉牛角尖了

話說回來,我估計你大概沒有收過FT MBA Ranking 問卷的電郵吧。

電郵上面會清楚列明是問卷是為了哪一年的排名而發出 (Email title和內文都有),抬頭有畢業生的名字(自已名字不會看錯吧),內文會列明因為你是那一年畢業和在那家學校畢業的,所以他們才發問卷給你的。

如果你舉例是正确,那將會是對IE最大的侮辱;因為要麽正在懷疑他們連基本的理解email的能力都沒有,要麽你在懷疑他們是操守有嚴重問題,明知不應該填也把問卷填了(不論填真或假的數據,都是不合規)
作者: antoine.1993    时间: 2018-2-7 16:47
其实这个帖子的范围某种程度上可以扩展到所有的留学项目,不仅仅是MBA。
所有的留学其实都是风险型投资,需谨慎
作者: marinaH    时间: 2018-2-7 17:04
1
作者: aluzeing    时间: 2018-2-8 00: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nevermindband    时间: 2018-2-8 10:44
aluzeing 发表于 2018-2-8 00:42
不好意思,我自己有填写过FT的survey,我也知道邮件里有写明毕业年份和毕业学校。至于FT链接里有没有需要 ...

好啦,不跟你在一個假設上的基礎上再無限腦補其他假設的圈子裡轉了。我就多發些資料讓大家再自已讀一下吧。

IE University 的Executive President Santiago Iñiguez de Onzoño 向 IE的領袖和校友們發了一封電郵,內容包括五點改善的工作:

第一和第二點:直接解僱兩位員工,另外要求負責排名的那位負責人自行辭職

第三和第四點:改變學校"front-to-end management of rankings"的做法,未來交由新的Dean 去管。將會設計新流程去保證數據的accuracy和integrity

第五點:提出新措施去提升校友參與程度

這次我就只轉述媒體報導,不加入任何看法,免生事端了

Source:
https://poetsandquants.com/2018/02/05/heads-roll-at-ie-over-loss-of-ft-ranking/
作者: aluzeing    时间: 2018-2-8 17: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ChaseDream (https://forum.chasedream.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