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标题: 经验分享:HHL中国毕业生谈在德国求职与工作 [打印本页]

作者: 莱比锡商学院HHL    时间: 2017-6-26 19:42
标题: 经验分享:HHL中国毕业生谈在德国求职与工作
[attach]203153[/attach]

学员背景(1)

Mr. Jin Li,HHL MBA-2016
就职单位:华为技术德国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Deutschland GmbH)
本科专业:制冷设备与低温技术
行业背景:电厂热能工程与煤燃烧技术,电子签名与数字证书系统
MBA前工作年限:11.5年


经验分享

1.       能介绍一下你目前的工作么?


我在慕尼黑的华为技术德国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Deutschland GmbH)工作,职位是Project Supply Chain Manager,即基于项目的供应链管理。我的工作语言主要是英语与中文,工作内容在德国实施,与中国相关。


2.       这个职位的信息是通过什么渠道得知的?


是HHL的校友介绍的。

3.       能不能分享一下你的求职过程?

我的经历比较顺利,从投简历、面试、拿offer到签合同,期间没有什么波折。

4.       你觉得是什么优势令你脱引而出?

HHL的MBA课程给我奠定了供应链领域的理论知识,自己过去的工作经历尽管与供应链不完全吻合,但培养了我的职业素养与责任感,以及细致的工作习惯,这使我能够达到供应链工作的素质要求。

5.       能分享一下在德国的职场体验么?

在华为德国的同事有一部分是中国人,另外一部分以来自德国、欧洲以及亚洲的人居多,因此企业文化与德国本地企业或国内的企业都不同,处处有融合,也有需要磨合的地方。不过大家都是从工作出发,齐心协力完成任务、一起迎接挑战,在共同工作的过程中完成不同文化之间的渗透与融合。文化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很难用三言两语讲清。简单地说,我认为在一个国际化的企业中,没有固有的文化桎梏,这是与本土化企业相比的一个优势所在。不过,员工们也需要适应并尊重其他同事的文化传统,避免出现内耗。

6.       对于中国同学在德国求职有什么建议么?

对于在德国求职,我认为首先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明确自己想做什么,以及自己适合做什么样的工作,并尽可能将二者统一起来。想进入某行业却不具备相应的资历与个性,无论采用什么途径,只能以碰壁告终;能做的事情却不喜欢,即使获得了职位也会做得不开心。关于求职渠道,我认为可以多尝试,例如咨询专业人士,HHL的Career Service当时给了我很多专业指导,如关于德国就业市场的介绍,以及信心的培养,当然也包括很多很直接的就业信息。校友网络则提供了很多直接的就业机会和帮助。


7.       你觉得雇主更看重MBA学生的哪些素质? 在德国的实习经历重要么?

It depends, 如果目标行业以MBA所学的内容为主,那么MBA的学历就很重要。如果目标行业与过去的工作经历一脉相承,那么工作背景就更重要。实习也是同样的道理。雇主会以应聘者相应的职业素养以及对本行业的认知作为主要考查方向。

8.       作为中国学生,你觉得在德国求职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

优势和劣势都是来自我们的中国文化背景和语言。当工作内容涉及与中国相关的行业和领域时,就比德国乃至欧洲的求职者有优势。反之,相比于本地人,这些就有可能成为劣势。







[attach]203156[/attach]

学员背景(2)

Ms. Jie Yan, MBA (Class of 2016)
工作单位: Steigenberger Hotels and Resorts
本科专业:南开大学德语系
MBA前工作背景:旅游,酒店管理
MBA前工作年限:3年

经验分享

1.      目前的工作是?

我在杜塞尔多夫的Steigenberger酒店集团负责Sales& Marketing,主要针对中国、日本、和新加坡市场,工作语言是德语和英语。

2.      是怎么得知这个职位信息的?

这个机会也是通过HHL的校友介绍的。因为校友引荐,我的求职过程挺顺利的,投完简历后很快就拿到了面试。面试的过程中,酒店的管理层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他们对中国市场很重视。面试完不到一个月吧,有一天我在图书馆上自习,就接到了offer的电话。

3.      你觉得是什么优势让你脱引而出?

在读MBA之前,我在迪拜工作过3年,也是旅游和酒店管理行业,工作经验比较对口。另外,HHL的就业服务发挥了很大的作用,Kati(就业指导老师)当时帮我做了充分的模拟面试准备,到真正面试的时候就应对得很顺利了。

4.      能分享一下在德国的职场体验么?

我的同事98%都是德国人,刚上班的时候,大家坐在一起吃午饭都是用德语聊天, 尤其喜欢聊足球。我觉得要真正融入德国职场,说好德语是关键,另外还要了解德国文化,这有助于我们与德国人真正深入的交流。

5.      对于中国同学在德国求职有什么建议?

我觉得只要顺利毕业了,找工作应该不是问题,现在很多德国企业都致力于开拓中国市场。德语不熟练的同学用英语也是能找到工作的,不过德语好当然是一大优势。德语区喜欢用Xing(德国版的LinkedIn),建议大家注册Xing的账号,并积极利用这个平台来networking。我就曾经在Xing上收到过HR的留言,问我是不是在找工作,并因此得到了面试机会。

6.      作为中国学生,你觉得在德国求职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

优势当然是我们的中国背景,语言,以及对中国市场的了解。但我们的一些同学也有一个劣势,就是不太会表现自己。我认识的美国同学都特别会自我表现,特别自信。德国人喜欢气场强大的,自信的人。另外就是再次建议大家好好学德语。




学员背景(3)

Ms. Yang Song, MBA (Class of 2017)
实习单位: Bayer AG
MBA前背景:金融,银行
2017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最佳国际学员奖学金(Best Foreign Student)获奖者


经验分享


1. 是什么使你决定来德国读管理项目?为什么选择HHL?

我自己的背景是Finance,MBA不同于Finance的地方在于注重培养你的全局观,要求你以管理人员的视角来做决策。此外,我们会做很多小组作业,在这一过程中必须与来自不同文化的人磨合。我认为管理项目能很好地补充我研究生阶段的知识技能。

德国对于我和我的大多数同学们来说都是一个新的挑战。我们几乎都没有在德国学习和工作的经历,这里的环境、语言、教育制度,以至于评分制度对我们来说都是全新的。

德国商学院的教育质量高,学费相对较低,有着很好的名声。我是通过一位校友推荐得知了HHL,她已经顺利完成了MBA学业,并和我分享了她的经历,我觉得这会是一个很棒的旅程,所以决定申请来HHL读书。

2. 总结一下你在HHL的经历吧。

绝对值得!一方面,我从高强度的课业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另一方面,能与来自这么多国家的年轻人一起共事并成为朋友,相信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硕果累累的一段经历。

3. 你是怎么资助自己的学业的?

我很幸运获得了DAAD和HHL本校的奖学金,不过大部分学费还是靠我自己。在学习的同时,我在给一家HHL校友创立的公司做兼职,也有一定的收入。

4. 除了兼职,你还参加了哪些课外活动呢?

受益于HHL广泛的合作网络,我参加了一系列商业挑战赛,包括埃森哲、国际谈判挑战和供应链管理(荷兰)的比赛。这些高强度的赛事都要求我与团队在短时间内完成任务,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5. 你对莱比锡这座城市的印象是什么?

在HHL开课之前,我上了一所莱比锡本地的语言学校,老师带我们逛了全城,给我们讲了莱比锡的历史,我觉得很有趣。莱比锡和我的家乡相比虽然小了很多,但对不同年龄段的人来说都相当宜居的。
6. 你对德国人的印象是什么?来留学之后有所改观么?

印象和我来读书之前所设想的没有太大差别。德国人很有礼貌,尤其是刚认识的时候,他们会保持距离。个人认为他们想通过这种距离给人留下职业的印象,同时也让自己保持在一个舒适区。

和德国人成为朋友需要多花一些时间,我的德国同学都非常友好,在小组作业中很勤奋,也乐于与人分享他们的各种观点。在工作场所,我的德国同事都很愿意教我一些技能,或分享他们的经验。

7. 你来HHL读书之前的职业背景是什么?接下来有什么职业目标?

我之前在银行工作。毕业之后我会去勒沃库森,在拜耳制药化工集团实习,做与金融业相关的兼并收购。我一直向往在这个领域工作,但5年前刚硕士毕业的时候就没有这么多选择。那时候没有经验、技能以及对市场的认知,所以不得不在职业选择上做出妥协。

对我来说,MBA项目使我们有了更多的经验、知识和技能,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我觉得是时候选择自己真正向往的职业道路了,我不介意从初级一点的职位做起,并且会坚持在这个行业发展。


作者: 藤格乐    时间: 2017-6-28 20:44
多谢分享!
作者: missdarcy111    时间: 2017-7-10 15:21
thx for sharing
作者: 哎呦我    时间: 2017-7-21 11:24
请问有没有研究生的分享呢
作者: 莱比锡商学院HHL    时间: 2017-8-22 18:26
哎呦我 发表于 2017-7-21 11:24
请问有没有研究生的分享呢

有一位读硕士的同学写过一篇微信文章,分享她的经验,链接在这里,有更多的图片: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MDgwNDYxMQ==&mid=2652204566&idx=1&sn=3103905b667a468bb080031622750435&chksm=81029c7ab675156cb262aa3786ce53fb898e5b7e10bcf9dba0998189a4206ed1445ef356a7b5&mpshare=1&scene=1&srcid=0627rHHY5uKsiSi0L178EGq2&pass_ticket=4RiX03IpPGBZBKup7G9PdEbZxF5tF56NtXfl6U2oRBRf3tGH5xFFWCnGOtDY5gHM#rd
[attach]206058[/attach]

一说起德国教育,晓婕的脑海里立马闪现了几个关键词:

免费、宽进严出以及工科卓越。

可是,晓婕是商科学生,读的是私立商学院,在德国进行的是自己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因此,对于我来讲,德国教育更多的是:

高强度、社交导向以及团队合作。

今天,晓婕想要和大家分享德国商学院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通过自己近一个学期以来和同学的合作经验,为大家提供一个了解德国商科教育的小小视角。



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晓婕的个人背景。我是同济大学与德国莱比锡商学院的双学位管理学硕士,2017年2月28日来到德国,截至目前,已经学习了整整3个月。

接着,为大家介绍一下我所在的莱比锡商学院的学校背景。莱比锡商学院(英文Leipzig Graduate School of Management, 德语HandelshochschuleLeipzig),简称HHL Leipzig,是位于德国萨克森州莱比锡的一所私立商学院。莱比锡商学院成立于1898年,是德语区历史最悠久的商科院校。2017年全球管理学硕士项目排名全球第六(Financial Times)。

为了让大家进一步了解学校同学的组成,以下是学校的师生构成情况:莱比锡商学院的绝大部分课程都是英语教授,没有本科教育课程,只提供管理学硕士和工商管理硕士以及博士等研究生学位。莱比锡商学院可以授予博士和博士后学位。目前莱比锡商学院有大约300名学生,100名教职工人员,其中教职人员60名,学生与教师比例为5:1。

在以上关于本人学习经历以及学校教育背景的介绍之后,就进入今天的正文啦。我将从项目设计、课程安排以及上课氛围和小组合作三个方面为大家介绍德国商科教育的特点,以及中德教育的区别。Here we go~!


MSc17,班级全体成员(本届共12人,德国同学5人,
6位国际学生分别来自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和智利)


1.  项目设置



莱比锡商学院的管理学硕士项目时长2年,第1年包括需要完成2个学期的课程学期以及1个暑期实习,第2年需要完成2个学期的课程学习,这2个学期必须包含一个前往国外交换学习的学期,最后要回到莱比锡商学院进行论文写作并且答辩通过才能毕业。

国内的商学院的项目时长通常为2.5年,第1年通常为在学校授课学习,第2年可以用来进行实习或者参与老师的课题,最终也是要回到学校完成论文写作,答辩通过方可毕业。

莱比锡商学院与国内的商学院相比有一个最显著的不同:可以定制自己的技能模块。莱比锡商学院将课程划分为必修和选修,选修课程里分为8个不同的技能模块,学生可以在上完第一个学期的必修课程以后,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定制自己的选修课程。比如说,如果以后想要进入麦肯锡、贝恩等咨询公司,那么,可以选择战略、会计、金融这三个模块的课程。国内的商学院在研究生录取之初基本就会确定学习方向和课程安排,比如说,研究生入学的时候都会选择不同的小方向,如金融、会计、供应链等,入学之后,会按照小方向设计好的课程安排进行学习,无法私人订制一套课程。



2.  课程安排以及上课氛围



课程安排方面,我感触最深的应该是教室资源最大化利用。莱比锡商学院的教室数量不超过10间,小小的10间教室,通过网上教室预约系统,每个时间段的价值都被充分利用,基本每天每个时间段,教室都在被不同的老师和同学使用着。国内的商学院因为拥有全校的公共教学楼可以使用,因此每个教室的闲置时间很多。

其次就是课程强度,莱比锡商学院的很多课会从早上9点上到下午5点,中间有一个1个小时的午休时间。同学们困的时候就默默的去门口的食堂买一杯咖啡,回来接着听课。如果习惯了国内的午睡和规律的吃饭时间,来到这边,会需要一段时间适应。

除此以外,莱比锡商学院给予了老师很大的教学空间,在阳光好的下午,我们会走出教室,坐在草地上讲课。并且,老师经常会邀请企业界的客座嘉宾到班级与同学交流。比如说,当我们学习财务报告与交流的时候,教授邀请到德国多特蒙德球队的投资者关系负责人来到教室,与我们交流多特蒙德球队与投资者沟通的形式、问题与特点。当我们学习战略咨询的时候,罗兰贝格的董事作为我们的老师,也会邀请他认识的其他董事来为我们的小组展示做点评并且为我们的咨询方案给出建议。国内的商科教育相比德国则更加偏学术一些,尤其是学术型研究生在进行商科研究的时候,会更加侧重于论文的阅读、研究方法的学习以及学术会议的参与和作品的发表。



3.  小组合作



如果要我说德国商科教育与中国最大的不同,那么我一定会说是小组合作。也是小组合作,让我认识到了德国同学学习的努力以及对自己所选择的职业道路追求的坚定。

莱比锡商学院几乎每一堂课都涉及小组合作,小组合作的规模通常是3~4个人。以一门叫做创业学的课为例。我们需要讨论得出一个商业点子,围绕这个商业点子,我们要向风险投资家做一个10分钟的路演,说明自己的商业模型和市场潜力,吸引投资。为了完成这个项目,我们小组大概1个月内见了10次,每次3个小时左右。大家会围绕着一个小小的数据争论,也会因为想要做的更好不断推翻原有的想法,一次次从头开始。

不仅如此,如果有人想要不努力完成小组作业,搭便车的话,学校还有设计组员互评的环节,如果超过2个以上的组员认定你偷懒或者你的贡献不够大,你最终得分将在小组得分的基础上下降。因此,在机制的激励下,每个人都努力的为小组作业做贡献。国内商学院当然也有很多小组作业,但可能是因为机制设计以及与现实的连接性的问题,强度和个人能力在小组中的成长速度都没有德国商学院这么大。



拼努力,我有一句 "服气" 要对德国同学讲。这句话到底从何而来呢?

来自于他们愿意整个假期不回家、不出游、泡图书馆复习的努力。

来自于他们为了小组作业的细节“强迫症”发作的拼命。

来自于他们敢于质疑老师,同时直来直往,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

来德国以前,我真的以为中国学生应该是世界上最最努力的学生了吧。直到在德国学习了3个月以后,每每想起德国同学,我能够记起有人5点爬起来(前一天1点睡)继续完善幻灯片,我也记得有一次我晚上1点离开图书馆发现德国同学还在挑灯夜读的情景,当然,我也记得我们在考试之后一起玩乐的放松和私下里他们不同于刻板印象的可爱幽默的小细节。

我只窥见了中德商科教育中小小一斑而已,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德国商科。同时,大家如果对德国商科教育有什么疑问可以后台留言,之后小编可以采访身边的人,看看能不能进一步解决大家对德国商科教育的问题:)





作者: 提子呀呀    时间: 2018-2-23 14:23
你好,能请问下本科是学的通信工程专业,毕业快5年,能申请hhl的full time mba吗?hhl的信息非常少,想多了解下。谢谢




欢迎光临 ChaseDream (https://forum.chasedream.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