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标题: 从CBS无面拒 到Wharton $ + Sloan $ [打印本页]

作者: Chelsea18    时间: 2017-4-19 13:14
标题: 从CBS无面拒 到Wharton $ + Sloan $
背景:

学校总结:
R1申了CBS
R2申了GBS,HBS,Wharton,Sloan,Kellogg


It's a long journey, but it's worth it.

       读MBA的念头源于一句玩笑话。当年本科毕业申请出国,某人进了Penn的PhD Program,我只申到了Master Program。想着以后他的title里有个Dr.,便“愤愤”地说:“我怎么也得再混个MBA的credential,这样家庭地位才匹配。“凡事埋下颗种子,它便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你的选择,到了合适的时候,便会结出或好或坏的果子。
       于是,在宾大时,我选了沃顿的课,不时臆想着也有个MBA筒子们那样的姓名牌;参加沃顿的club,跟着MBA做项目,暗暗期待哪天也成为带团队的那个;做了几个创业项目,非常爱当时的团队(据近几年的30under30报道,小伙伴们也确实都是人才),爱那时的热情,同时也懂得了创业不易,每每感到不容易的时候,那颗不安分的种子便会冒个泡:不成功,便成essay素材。

       正式留费城工作后,便开始把念头付诸于实践。每年定个小目标:第一年,口语达到名副其实的Professional working proficiency(插播一条对申请理工科硕博的小盆友的温馨提示,来美国读书不等于提升口语哦,美国大校的理工科学院可以说是亚洲人民的第二故乡)+MBA前期due diligence;第二年,在公司当个小队长+考完GMAT;第三年,R1完事+春节带爸妈畅玩美帝+顺利交接工作。然而,第一年我成功申请了GMAT账号后,时间就到了第二年。

       我正式把申请MBA提上议程,算是从2016年春节过后开始的。2月底去纽见了马上要从Stern毕业的老王,一顿饭既解了对闺蜜的相思之苦也顺带完成了DD(特此鸣谢老王的启蒙之恩)。回费村后,买了OG,上了CD,下了prep,开始了GMAT刷题之旅。都说本科的书80%都是白读的,毕业后完全用不到,我觉得这种说法不厚道,至少我们学会了如何考试啊。应付考试这项技能,经过九年义务教育和四年本科的磨练,几乎都成肌肉记忆了。分享一下个人“两个步骤搞定GMAT”的小心得:Step 1,理methodology,上CD论坛,刷前人们总结出来的各部分备考攻略, 整合出合适自己的一套备考方案+作文模板(如小安阅读法+作文七宗罪+数学/IR/语法错题总结大法);Step 2,刷题,使用Step 1的方案刷OG提升各部分技能+刷prep练pace+考前一周刷机经提升临场信心。此方案亲测有效。GMAT整体还算比较顺利,除了一段神经大条的小插曲。4月份一战时作文没写完略遗憾,所以报了5月二战。考试前一晚,刷完最后一遍机经,心满意足地去准备上考场的行头。然后,然后,木有找到护照。然后,才想起来两周前护照寄到加拿大大使馆去办签证了。。。再然后,就木有然后了。之后平复了一阵子心情,6月二战,杀G成功。

       如果说MBA申请是一餐晚宴(hmm… 在吃货心中,食物可以类比万物,参见如晶宝贝),考G绝对只能算是前菜,essay才是entrée。身为一个在理科班长大的纯种理工女,过去大半年的写essay生涯耗尽了我近十年的写作文quota。不避讳的说,GSB一直是我的宝贝甜蜜饯儿,因为很喜欢有阳光又随性的事物(某人读到这儿,很自恋地点了点头)。所以开的第一个坑就是他家的“What matters most to you?”乍一看,这题目很阳光,很随性,有情怀,有深度。Brainstorm了一天,看着满屏天南地北的词儿,才明白这坑是真的深。毕竟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是没有信心提交一篇写了100遍“AsianLivesMatter”的essay的。在这里,要特别感谢引路人D此刻出场,做了我的明灯。D给出的建议是:Step 1,写一份关于过去的流水账;Step 2,畅想未来五年和十年最想拥有的成就;Step 3,找过去与未来的共同点,以及人无我有的特点。另一个建议是先投CBS的early decision round试水。有了方向,便开始利用周末闭关写作。我自认为是个执行力还不错的人,因而当第一个周末死活只憋出半篇essay后,我有了一种不详的预感:写essay和考G不一样,并不是一件有法可依、有时间就能出成果的活儿。好不容易写出两篇完整的essays后,又遇到了另一个瓶颈:各方review建议不一,唯一统一的意见是这稿essays不成。这里提醒大家一个申请中常见的误区:因为太想讨好校方和各个帮忙review的人,最后却忘了你才应该是故事里的主人公。我在R1申请CBS时就进入了这样的误区,结果试水“溺亡”了。收到CBS无面具是在距离GSB截止的两周前,当时的GSB essay改到了11稿。看到拒信的那一刻,我按下了暂停键。我放下各种圈圈画画的school guide,静下心来重新读了essay,而我认不出里面写的是谁。

       接下来,我做出了整个申请过程中最艰难也是我自认为最关键的一个选择:放弃R1,转攻R2。也是从这个选择开始,我逐渐懂得了为什么CD上那么多前辈都会感谢MBA的申请过程——因为这是一个认识自我的旅程。人来人往中,我们常常忙着认识新的人和事,却很少有时间来审视自己。这也是为什么当看到“What matters most to you?”我会毫无思绪,因为从未正儿八经地思考过这种大而泛的命题。在R1截止大潮的9、10月份,我给了自己一段gap period。我约了几家美国机构的free consultation,约了相熟不熟的朋友聊天,参加了Toastmaster event(老美锻炼public speaking的聚会),补上了campus visits,还去了kickboxing(女汉子level up),不断地向各种人介绍自己,也聆听别人眼中的我。一来一往间,那个“我”慢慢地清晰了起来。犹记得10月中旬,是最忙碌的时候:我重新提笔开始准备R2的essay,又恰逢supervisor离职,我接手队伍。同时,那也是最有收获的时候:我想明白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也从新角色中体会到了自己需要提升的是什么。这次essay中的我,是真实的我。

       关于essay,除了以上不可描述的self-reflection过程,在这里也分享一个可以描述的tip:申请多个学校,推荐先把各个学校的essay做一个分类,合理回收利用,并且按照从难到简的顺序来写。以个人R2申请的5所学校为例,我的写作顺序是:
最后用大半天就做完infographic 作为MIT补充资料提交时,真有种苦尽甘来、酣畅淋漓之感。

       很多时候,感觉对了就是对了。R1时,戚戚而无用;R2时,写得畅快,结果也不错,拿到了大部分的面试。面试的准备,我采取了双线开工的方式。一方面在公司里争当面试官。每周至少一场当面试官的经历,让我见到了各种可能出糗的方式,也认识到了面试成功的关键:自信,有逻辑,以及回答的长度刚刚好。另一方面就是mock。这里不得不提,对镜大法好。Step 1,站在镜子前;Step 2,计时2分钟;Step 3,侃侃而谈;Step 4,重复前三步骤直至你对这个问题了然于胸,或者看厌了镜子里的那张脸。放心,一般前者发生的更早些。面试当天,一切就看心态了。这里插播一个关心则乱的故事。GSB的校友面试,是我最激动也是最珍惜的一场,所以下班后我便早早到了预订的咖啡厅。大约在面试时间半小时前,门口出现一个似曾相识的面孔。我俩两两相望,一眼万年,然后他便走到另一张桌子坐下了。我迟疑了一会儿,急忙翻看LinkedIn,果然他就是那个CEO校友M。Oops! 此时,心中立即浮现出一个长长的去Or不去的Pros-and-Cons List。想了想觉着既然对视了,半小时后再过去岂不是略尴尬,便主动走了过去。不出意料,M也认出了我。然而,没有最尴尬只有更尴尬,他还没有来得及看我的简历。于是乎,这提前的几十分钟里,我们一边天南地北地聊着全年旅游计划,M一边始终盯着我的简历。最后其实和M聊得挺愉快,GSB的结果也是根据整个package的考量做出的。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亲身经历的小插曲,也只是分享:no need to overprepare. The best way is to take it easy.

       在Boston参加完最后一个面试,便飞到Orlando去做了一个全国会议报告,感觉像是对近三年工作的一个总结,同时也给自己放了一个小长假。回程飞机登机时,收到了Kellogg的waitlist邮件,心情便也跟着飞机起起伏伏。在飞机上闪回了过去这一年,恍然发现MBA申请已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在工作中、生活中的很多选择,即使不论结果也已是收获满满。着陆时,心情踏实了许多,and某人很识时务地带我去看了心心念念的Logan。后面的一周风平浪静,直到某人周三晚在实验室把hood烧了(注:某人是化学博士生)。所幸是场mini火灾,我们俩互相戏谑着清理到凌晨三点,像是回到了本科一起在实验室的日子。第二天,毫不意外地按掉了好几个闹铃,直到,被Wharton的电话彻底叫醒,兴奋地上攒下跳。某人由此坚持认为,这个offer有他前一晚“放了把火”的功劳。后面又收到了Sloan的offer,为这一年画上了一个相对圆满的句号。

       回首整个申请过程,最珍贵的除了加深了对自己的了解,还有感受到了校友们的好。感谢从上中分散到各顶级商学院的未毕、Jiayi、Emily,感谢宾大时的创业伙伴老王、宇晨,感谢即将成为校友的Yang、JiHyun、Cindy、Yuki、Wanjiao,还有好多容我骚扰、陪我聊天的亲朋们。

       另起一段,特别感谢一直陪伴在身边的某人,此处省略很多很多话私下讲。

       关于“What matters most to you?”,现在我有了一个答案:选择。过去一年中,我选择了进(申请MBA),也选择过退(放弃R1,申请R2),有过没有选择的时候(R1),也有面临美丽而忧伤的选择的时候(Wharton vs. Sloan)。选择意味着变化,意味着主动,意味着自我把控的人生。希望这篇充满糗事的流水账能给准备申请MBA的伙伴们一些些帮助或安慰:
regardless of the results, make the choice!


作者: toytrybest    时间: 2017-4-19 14:17
顶楼主!               
作者: MBA761    时间: 2017-4-19 14:24
工科背景 吃香
作者: Fiona09    时间: 2017-4-19 15:05
感谢分享!               
作者: Olivian    时间: 2017-4-19 15:11
感谢分享!               
作者: jhy329    时间: 2017-4-20 02:02
STEM专业好受欢迎的。lz也是经历丰富
作者: manu723    时间: 2017-4-20 02:49
感谢分享!
作者: 周黑鸭    时间: 2017-4-20 14:37
从楼主的文字就可以看出楼主是个牛牛。。。
PS:看到AsianLivesMatter的段子乐死了,哈哈。
作者: xin-nyc    时间: 2017-4-20 22:05
恭喜楼主!感谢分享!
作者: mandala_r    时间: 2017-4-21 17:17
好棒!!祝贺!!
作者: bb_dyw    时间: 2017-4-21 19:16
顶楼主!               
作者: Cindybaby0    时间: 2017-4-22 14:31
祝贺!!
作者: lixin1112001    时间: 2017-4-22 16:36
想问一下LZ的post MBA career goal
作者: littlefoxbb    时间: 2017-4-23 04:11
谢谢楼主分享。
请问楼主后来去哪了?
作者: lmismba    时间: 2017-4-23 09:35
楼主能谈谈stern DD后的赶脚吗?
作者: noblegs    时间: 2017-4-23 10:12
感谢LZ的分享,我也一直想写一篇自己的申请历程可惜一直比较懒。另外Welcome to Sloan!
作者: wisdom22    时间: 2017-4-23 20:25
感谢分享!               
作者: gtym7    时间: 2017-4-23 22:30
感谢分享!               
作者: Chelsea18    时间: 2017-4-24 09:30
周黑鸭 发表于 2017-4-20 14:37
从楼主的文字就可以看出楼主是个牛牛。。。
PS:看到AsianLivesMatter的段子乐死了,哈哈。 ...

隐藏段子手属性被发现了lol
作者: Chelsea18    时间: 2017-4-24 09:31
lixin1112001 发表于 2017-4-22 16:36
想问一下LZ的post MBA career goal

目前是healthcare consulting
作者: Chelsea18    时间: 2017-4-24 09:31
littlefoxbb 发表于 2017-4-23 04:11
谢谢楼主分享。
请问楼主后来去哪了?

刚参加了Wharton的Welcome weekend,你懂的
作者: Chelsea18    时间: 2017-4-24 09:36
lmismba 发表于 2017-4-23 09:35
楼主能谈谈stern DD后的赶脚吗?

因为当时比较小白,所以聊的其实比较general:了解了MBA申请的timeline,是否要找导师,以及如何补充经历等等。
作者: Chelsea18    时间: 2017-4-24 09:46
noblegs 发表于 2017-4-23 10:12
感谢LZ的分享,我也一直想写一篇自己的申请历程可惜一直比较懒。另外Welcome to Sloan! ...

恭喜noblegs哈!因为个人原因(文中的某人在宾大),我可能要求惜别Sloan,留在费城了... 不过small world,我们很可能什么时候就遇到了也不一定。我这篇也是朋友鼓励下完成的,刚开始也觉得挺懒的,写完觉得挺有纪念价值的 所以也鼓励你一下
作者: 实现梦想    时间: 2017-4-24 19:10
好棒!
作者: Fossilee    时间: 2017-5-5 09:10
这么好的帖子一定要顶起来,受益匪浅
作者: 杀伐四方    时间: 2017-5-13 10:37
感谢分享!               
作者: whitneyyyy    时间: 2017-5-13 14:27
Be yourself, because everyone else is already taken.
我要是早点看到这句话,当时写essay的时候就能少走点弯路了。
感谢楼主分享
作者: reneed123    时间: 2017-5-13 15:12
看一下!               
作者: Angel813    时间: 2018-9-19 05:22
感谢分享!               
作者: mangokiwi    时间: 2019-1-19 00:07
好喜欢最后一句总结
作者: chzhaoy    时间: 2019-1-19 00:53
发表于 2017-04-19 01:14:15
背景:
清华本科,Major in Chemistry,GPA:90/100,Minor in E...

同意!
作者: davidxmz    时间: 2019-2-14 16:12
感谢分享!
作者: free_mind    时间: 2019-3-20 09:31
mark




欢迎光临 ChaseDream (https://forum.chasedream.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