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标题: 哥大 CU SPS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ERM) 选校心得+8000字详细介绍+在读反馈+答疑 [打印本页]
作者: Dingbill 时间: 2017-4-13 17:55
标题: 哥大 CU SPS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ERM) 选校心得+8000字详细介绍+在读反馈+答疑
(未经本人许可,请勿随意转载)
我一点都不quant,也不喜欢quant。
这是一个非典型的选校心得,因为我不喜欢quant。
我曾经想过坚定留美,现在决定还是回国。我喜欢ERM,就是因为它不quant。
诚然,在论坛上看到很多对于ERM这个项目以及AA的质疑。大致可以分为以下这几个方面:
1. SPS(School of Professional Study),翻译过来是职业教育学院,再一步衍生成为继续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和正规的学院是两码事,别人一看这个学院就会直接pass掉,过不了简历关回国也不受到认可,也无法被认证。
2. 这个项目的老师是adjunct,是part-time的人,不是哥大全职教授。
3. 这个项目上课时间在晚上,是夜校。
4. 这个项目课程很简单,学不到东西(也就是不quant),出来很难在美国找到工作。
5. 这个项目的career service差,不能进哥大的CCE系统,只有单独的学院内部的career service,没有毕业的校友,渠道会比较难打开。
6. 这个项目的中国人多,招生标准很低,没有出国的氛围。
下面,我想根据我自身的背景,以及这四天里面做的深度调查,来为各位坛友分享一下更多关于这个项目的信息。
我一共咨询了11位ERM的在读学长学姐,一位哥大OR学长(前哥大校友招生官,前JPM纽约的招生官),以及在哥大新生群里面搜集了一位ERM学长所说的部分回答。虽然样本量很小,但是在有限的样本量中,我也从里面得出了一些不一样的看法。再次说明,我不quant,我不喜欢quant。
针对第一个问题,我相信大家也是最为纠结的,就是这个学院。
先说几个Facts:目前学院的DeanJason Wingard 在2010-2013年也担任的是沃顿的ViceDean;学院这个ERM也在今年二月份变成了Stem,也可以看出,这个项目的的负责人也是想要用心把项目做好。且不说现在最服气的翻译是,专业研究院。就算它是职业教育学院,可是真的不重要。这里不再多加我自己的个人看法(现在有褒有贬), 大家请参见后面的问答环节。
但是楼主有一点可以确定,也给中国留学学位认证中心打了电话,那边明确地表明:第一,只要不是什么分校区(这里不是说加州的分校区哈,也不是说什么UNC-,UT-,UMD-等等这种)都会给认证。第二,认证的时候只会认证三个项目:大学名称,学位名称(理学硕士,文学硕士,工学硕士等),专业名称。学院是不会写在认证证书里面的,而楼主也看过其他大学认证完毕后的证书,确实没有任何学院相关的信息。
针对第二个问题,哥大的教授是业界兼职的。
这段话我改动了。收回教授不重要的话。师资很重要,就像之前有人说,好的老师能够点拨,给人一个点睛之笔。但是,楼主再次还是想说的是,Part-time的教授,也许会比Full-time的教授更加具有实战经验。承认,可能学术功底方面,Full-time会比Part-time厉害不少,毕竟做研究Full-time最在行。但是本来Master,就是为了就业做准备嘛。我不Quant,我不喜欢做科研做研究,也许那些Part-time的教授因为有业界的经验,也就能更好地给我(这种本身不擅长Quant)点拨呢?因为就我本身的本科体验,那些本来有业界经验的老师上课,比那些专心做学术的老师上课,更加有趣。(只是针对我自己的样本,数量极少,参考性不大)。
针对第三个问题,上课时间在晚上,是夜校。
且不说有些商学院项目的课(如UMD,HKU)都是在晚上上课,也有一些工学院项目的课(如NWU)是在晚上上课,就说这个上课的时间,一样是两小时一节课,白天上课和晚上上课应该差别也不是很大。而且晚上上课,白天也就可以抽出整块的时间去做Unpaid实习和备战CFA,FRM考试(虽然也有学长学姐说,第一学期课挺多,白天几乎都得在房间里面复习+预习)。再从HR角度说,人家招人,应该也不可能去管上课的时间在什么时候吧。
针对第四个问题,课程简单,不适合留美找实习和工作。
这个问题我想详细地发表一下我自己的看法。
首先,在我这些天linkedin里面也搜到了很多目前已经拿到了美国实习和工作的学长学姐,有交通银行纽约base的riskanalyst,有blue diamond里面做frm咨询,有纽约当地私募公司做IBD的,也有九鼎的summer,国泰君安纽约的summer……这些工作,都不quant。当然,这个很考社交的能力,如何建立起自己圈子的能力,金融行业内部的功底,还有英语口语水平。所以,这里也不可否认,同时具备上述能力并且出类拔萃的人很少,是小样本。纽约是一个很大的城市,哥大是纽约最好的学校,出门遍地都是公司,这也就意味着更多的机遇。所以为什么Location的重要性是很多过来人给我的经验之谈。因为地理位置,便捷的交通意味着机遇,能把自己置身于各个机会当中。但是,还是那句话,修行在个人,量力而行最重要。
其次,难道找工作就一定要很难的课程才行么?且不说很难的课程意味着更少放在找实习找工作上面的精力,就说天底下的工作种类,应该也不只是仅仅在quant和程序员方面吧。
当然,Quant和程序员的工资高,收回成本快,这一点毋庸置疑。只是我个人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也没太大兴趣。
诚然,不可否认,目前对于中国留学生来说,美国找工作只有quant和程序员更加具有优势,可是,回国的话,可能市场会更加宽广,选择面会更宽。现在国内的金融行业同样也很发达,PE,VC,Angel,M&A,IBD,FA,MBS,资管,固收,金融市场,那么多的部门,哪一条路走好了,都不会比美国quant和程序员差啊。当然,这些工作在刚开始的时候,起薪会比Quant和程序员级别起点低。还有咨询,至少一半的咨询也不是quant类的咨询吧。(这些前台的工作,其实不是特别对专业对口要求高,投行里面有学音乐的,学英语的,学汉语言文学的,学哲学的,学公共事业的……之前有前辈说,投行是鱼龙混杂的地方,这个形容我觉得很贴切。咨询更看重名校,但是就我自己知道的而言,四大咨询的笔试面试,和专业性知识基本不是特别相关)如果在美国找不到发展前景很好的行业和公司的话,为何不选择回国看看呢?如果回国的话,就像之前所说(后面的学长学姐答疑里面会有更加详细一点的数据),这个专业回国的就业面比在美国会宽挺多。
既然我自己本身的强项在于这些前台的工作,为什么挤得头破血流非要到中后台做一个我本身就不喜欢也不擅长的工作呢?其实有时候在想,适当的时候可以拆掉思维里的墙。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做quant和程序员,不是去美国留学就一定要留在美国,不是学什么专业,以后就一定要从事和专业契合度很高的工作(最后一点针对国内前台类工作)。
留学,不只是要学技术,更多的是锻炼个人的能力。如何迅速适应新的环境,如何很快和周围的人打成一片,如何在陌生的环境里面交到朋友,如何去理解美国人的文化,如何去进行中外的思维转换,如何Think outside the box,以及,如何在一片人云亦云的环境里面,找到自我。情怀,眼界,格局,往往会比技术更加重要(一家之言,毕竟主流思想还是,过硬的技术才是核心竞争力)。
.
针对第五个问题,关于career service。
目前我没听说过有哪个学校能够包分配。最多只有包实习,校友包推荐。诚然,这个项目这个学院没有包实习,可是哥大的其他学院,至少就我目前看来,这种包实习的项目少之又少。当然我个人还是认为,包实习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能够省去不少的麻烦,可是有一点,如果真正强大的人(之前说的各方面都面面俱到的人),实习甚至是full-time的工作也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得到,目前就读学长学姐们的反馈就是最好的证明(再一次说,相比整个项目两百多人,我找的这十一个样本只占5%甚至更少)。
再说说校友包推荐吧。这个听起来也很诱人。可是,校友的推荐可能只会让通过简历关容易一点,如果自身不具备优秀的能力,到了面试环节,同样也有被刷掉的可能。而且,所谓的一对一校友对接,如果万一和你对接到的校友正好是你不喜欢的行业,那又应该怎么办呢?
我承认,SPS的career service确实不好。
在这里,我想引用一个学姐的一段话。“总之呢,找工作就是看努力程度的。很多人找不到工作就抱怨项目不好,工作难找。但是她们networking 不做,简历投不多,背景自己不加强,怪谁呢。我觉得你就想着怎么样找工作就好,不要想怕找不到工作。很多人都是因为听到别人找不到工作,然后自己直接不找了。”
针对最后一个问题,中国人多,招生标准低。
我是不排斥中国人多的。大家一起互相帮助互相提携,一起搜集信息,一起做笔试,一起mock interview,一起互相监督考证,有何不可呢?出门在外,有这些熟悉的面孔,会至少让在异国他乡的自己不会感到孤独。而且大家以后在业内,这些都是资源,一起奋斗的经历,会是美好的回忆和宝贵的财富。
至于招生标准低,不知道说这些话的坛友有没有做过统计。至少在我看来,目前新生群里面的做的样本量为62的pool里面,海本41.9%,GPA3.5以上的88.8%,GMAT700以上的76.1%,GRE320以上的89.5%,里面USF, UCB, Umich, NUS, 都有。平均水平初步估测在3.7/720/325左右,这样的一个pool里面,我是觉得大家都非常优秀,何来招生标准低之言。
我也说说自己为什么当初一开始申请这个专业吧。只有GMAT(只有四个大方向可以申,SIPA,CBS,MAFN,SPS),数理背景不够(申不了MAFN),本科院校不厉害(CBS申不上),又不想读两年(没有申SIPA),算下来如果想来哥大也就只有这个学院是唯一能够用GMAT申请的了。
写在最后
我曾经一度以为,去美国读书,做quant,学编码,在美国找工作,申请H1B,换绿卡,是我人生唯一的选择。我一定要为着这个目标努力奋斗,把自己变成一个美国人,年薪百万。为了实现它,我一定要选最quant的项目,找当地就业率最高的大学,把自己的美国梦放在第一要义。赚美元才是最快实现年薪百万梦想的捷径。
可是,直到昨天,我才明白,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仑苏,还有伊利金典、圣牧全程、现代牧业、德亚、光明优加、三元极致、延世牧场、甘蒂牧场、安佳……
不是所有的留学生都一定要成为码农,做quant,不是只有美国才是最好的。留学同样可以回国,回国之后的市场说不定会比在美国的更加广阔,中国的机遇可能也比美国多更多。
所以我选择哥大,因为它所谓的缺点,恰恰是最适合我未来发展的助力器。
与其痛苦地留美,不如开心地回国。只是这一路,一定要走得愉快。
说句俗套点的话,如果以后不能开心地去做自己想做的工作,会折寿啊!
最后附上的是我和各位哥大ERM在读学长学姐的访谈实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D学姐访谈实录
1. 关于就业
所有(学院)的就业,都不是哥大包分配,但是哥大能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只要努力了,就能找到工作。
2. 关于SPS学院
在没来的时候,网上负面评论多,但是请一定要听已经在这个学院里面的人讲的话。现在找工作的时候,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从来没有人说因为SPS给减分,没有人说因为SPS就觉得candidate水平低(没有人会质疑)。其次哥大的名气在那里,SPS是和其他学院并列的学院,和继续教育一点关系都没有,完全不是编外的学院。
3. 关于目前找实习找工作的情况
对于八月份找工作的人来说,现在是找工作的黄金时间。对于十二月毕业的学长学姐们来说,现在是找summer的很好时间。学姐周围很多人找到了很好的工作。有同学三月份春假回国,拿到了北京JPM资管的offer;去年九月就有同学拿到了中金全职offer;这边也有人拿到了国泰君安纽约的summer;学姐自己在三月份也拿到了九鼎投资的summer以及腾讯并购部的VC。
4. 关于纽约
大大小小的实习就不说了,纽约是一个充满机会的城市,哥大是纽约最好的学校。只要自己努力了,这个很重要,就可以抓住这些机会。找工作从来都不简单,任何一个学校,任何一个专业,哪怕是MIT都是这样,没有什么专业是包分配的,只要你努力了,都能找到工作。
5. 关于美国工作
说实话,在这边找工作非常困难,这个是系统性风险,任何非quant非编码类工作都很难。运气很重要。要在这边找工作,首先是英语必须要好,其次才是技能。编程,quant在美国找工作有利。既然这样,就好好磨练,把技能成为自己不可替代的才能,这样可以加大自己留在美国的概率。
6. 关于回国
所有人没来之前,都想在美国工作,好cover cost。可是中国,也不见得比美国差,尤其是在金融领域,已经比美国好。回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在美国找工作不是那么容易的,但是只要努力了,应该也还是可以。
7. 关于这一届学生找工作行业分布
有三个。第一,券商IBD,做IPO,M&A,FA。第二,咨询,有FRM,也有ERM,还有就是单纯的管理咨询。第三,一级市场的VC和PE。其他也有做市场方面的,保险方面的。其实找什么样的工作和学什么不重要,学这个专业也不一定非要找专业对口的工作。
8. 学姐有话说
只能说,去做想做的事情最重要。学了这个研究生,真的能转方向么?其实不是,这个专业只是给了我们另一个和商科领域相关的知识。但是最终做什么,想做什么,喜欢做什么,是自己决定。大家毕业之后可以做任何事情,不限于自己读了什么研究生。喜欢编程,练好了编程,以后去做码农。喜欢quant,把模型,统计练好,以后去做quant也没问题。这些都行,和研究生读什么,没有关系。
我希望,你给包括群里面的人都传达一个信息。SPS不影响,给自己拿到很好工作的笔试面试都没问题,但是具体找工作的流程,包括networking,信息搜集,以及综合能力的提高,得自己努力。
哥大的这个专业,我的就读体验很好,师资和课程配置好。找什么工作,从事什么职业,是自己的事情。只要努力了,都可以留下来,如果不想留下来回国,那前景会更好。
我身边的一个朋友,为了留美,一直学编程,十分痛苦。我很疑惑,如果是不喜欢的事情,为什么要学呢?答曰:码农在美国好找工作。但是,不是所有工作都需要编程的,不是所有的工作都需要quant的,那么多工作,为什么只选择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做呢。又问曰:那么什么样的工作不需要quant呢?所有的前台都不需要quant,哪怕咨询的很多部门也不要quant,那么多路可以走,如果没有想好自己想要干什么,为什么要盲目去学呢?
在没有来的时候,我也不知道这边是什么样的情况。我来了之后,就再也不在乎别人怎么评论这个项目了。他们没有来,没资格评论。再好的项目都有找不到工作的人,再差的项目也有顺利找到工作的人。所以,不能单纯看项目,要看人。而且你这里也搜集到了录取这个专业的人的背景,大体是什么情况你们自己也很了解,所以也可以对peers有很好的期待。
这是一个很好的项目,看对它有没有兴趣,这是最重要的。学习是一回事,工作是另外一回事。想好自己的规划,对以后的就业会有帮助。
最后,不要担心水的问题,既然来了,剩下的路自己走。学校该给的都给了。
请坚定不移的相信,这个项目能给你带来的,无尽的,财富。
X学长访谈实录
1. 关于找实习和工作
学弟你也知道,现在美国除了CS都难找工作,这是现实,就算你去哥大其他学院也不一定找得到。然后我们专业的人找工作基本上所有的金融业的职位都有人去投,咨询投行券商银行… 大部分人我都不了解,就我身边的人,在国内找得到的有JPMorgan,中金这样的。
2. 关于职业规划(发展路线)
规划这个基本上每个人都不一样,而且找什么工作的都有,基本上不会限制在某一类职位,所以你以后的规划也不需要现在就做,一边找工作一边再看吧,不急。
3. 关于SPS认可度
基本上你来找工作就知道了,在网申的时候,只有哥大,哥大商学院这样两个选项,所以只要你不是商学院,没人在乎你是哪个学院。而且国内找工作也没听说有瞧不起我们学院的情况。
Y学长访谈实录
1. 关于美国找实习和工作
这个项目在美国找工作比较难。找到工作的人比例据我了解不大。
2. 关于职业规划(发展路线)
每个人的发展规划都不一样,我周围的有想回国发展的也有想待在美国的
3. 关于SPS认可度
学院有一定的影响,但起码在美国基本没有HR问是哪个学院的。据我了解学位证书是一样的。但我不敢确定,现在周围还没有拿到证书的人。
P学姐访谈实录
1. 关于美国找实习和工作
找工作有很多途径不会太难只要你认真找。
2. 关于职业规划(发展路线)
第二我不知道回国怎么样因为我是要留在北美的 推荐你问问本科是国内的同学他们更懂
3. 关于SPS认可度
sps我觉得是完全没影响的
L学长访谈实录
1. 关于美国找实习和工作
关于在美国找实习或者工作,尤其是在纽约这样机会相对比较多的地方,我觉得找工作的难易程度基本取决于你是否愿意和擅长花时间去参加各种活动拓展你的network。像ERM这样的专业学校给予的帮助其实十分有限,学校的career fair什么的用处其实不大。主要还是需要靠自己多去networking认识更多的人以后把握住可能的refer和面试机会。
2. 目前找到美国实习和工作的情况
找到实习或工作的同学我身边也有不少,不过具体比例我不清楚因为ERM专业的人其实挺多的。
3. 关于职业规划(发展路线)
工作方向的话我的同学们找什么方面的都有。ERM目前最对口的初级工作是在银行做risk analyst或者做audit这样,这些对finance方面的能力背景要求比较高。我也有同学找到了偏tech方面的工作所以有tech背景也是加分的。企业ERM和consulting方面比较难,因为目前企业对risk management的理解大多还在financial audit和各个部门自己管理的理解上,所以机会不会很多。
4. 回国找工作情况
至于回国找工作,我不太清楚School of professional study这个名字会不会有不好的影响毕竟我还没在国内找过工作(在美国基本不会有影响),而且我们算是第一届所以基本也没有学长学姐回国找工作的经验。不过ERM的发展前景在国内应该还是比较乐观的。08金融危机以后美国对金融方面的risk management变得非常重视,这些法案和概念中国肯定也需要。比如美国政府现在正在研究网络安全风险管理而这些在中国目前好像还没有受到太多重视但是以后一定是会需要的。
H学长访谈实录
1. 关于美国找实习和工作
找part-time或者违规做full-time,主要看的是人脉。这里,人脉指的不是人情关系,而是认识的人多不多。很多岗位临时缺人,没有什么时间挂上网走招聘流程一轮一轮筛选的。如果你认识他部门的人,他们直接把简历交给HR,很快就可以去工作,这就是内推,非常快。而暑期实习相反,就得通过网申渠道,一轮一轮的。至于方法,主要是找目标公司的校友,双重校友更好,母校+哥大
2. 目前找到美国实习和工作的情况
这个我没有统计过,不过我身边熟的人里面有大约三成吧。
3. 关于国内拿到offer的情况
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没有统计数据,估计到暑假大家发朋友圈才能问问大家。
4. 关于课程(之前看到有做真实案例风险建模分析)
数据是模拟的数据,是老师从财报和相关报告中整理的。FRM这门课老师倒是会把自己做过的分析数据删掉敏感内容拿给我们。因为你一直在做事情,所以面试中只要聊到,就可以让面试官知道你是真正在做事了。
Z学长访谈实录
1. 关于美国找实习和工作
目前很少有能够在这边拿到offer的人,至少在ERM里面是这样。但是例如金工这样quant的专业在美国很好拿到。
2. 目前找到美国实习和工作的情况
这个我没有统计过,不过我身边熟的人里面有大约三成吧。
3. 关于国内拿到offer的情况
这个文凭回国发展很有用,如果真正想要学quant技术的话,不建议来这个专业,不建议来纽约,建议去其他学术性更好的地方,纽约主要是锻炼social的地方。另外,这个专业在纽约找工作优势不是特别大,主要是看个人的networking。
4. 学长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
做risk management,在投行里面,主要需要工科背景,所以投行的risk部门不推荐。这个专业比较偏企业管理,所以定性的多一点,所以我自己的职业发展是做咨询,我自己准备找几个bigname的实习,再试试看能不能找到类似的工作这样。
5. 关于课程
这里的课程相对来说都是定性的分析,做量化的课程比较少,虽然有,但是不建议选(这里楼主也没有去追问),如果想要做定量分析的话,最好去精算或者AA。
6. 关于SPS认可度
这个顾虑完全不用考虑。找工作完全没遇到这个情况,简历关可以过,就看自己的个人能力能否顺利通过面试,拿到录取
L学姐访谈实录
1. 关于美国找实习和工作
在美国的话,大家也是只看你是哥大的。也没有细问。到哪里找工作还是一样的。还是靠自己... 如果你想在美国,networking,认识人很重要。至于怎么样network,就是去交朋友,不要想着去找人给你推荐工作。我建议你可以一过来就去找一些Unpaid intern做做,至于渠道,linkedin很好,你夏天的时候多学些programming & Data,然后过来改改resume就可以投简历了。
2. 关于国内拿到offer的情况
当然,如果回国有更好发展,也是很不错的。我认识这一届的同学很多都拿到国内大公司的全职工作了,比如Bain, McKinsey ...
3. 职业发展规划(在之前我告诉学姐我想学技术)
我觉得你的打算很不错,得学data & programing。总之呢,找工作就是看努力程度的。很多人找不到工作就抱怨项目不好,工作难找。但是她们networking 不做,简历投不多,背景自己不加强,怪谁呢。我觉得你就想着怎么样找工作就好,不要想怕找不到工作。很多人都是因为听到别人找不到工作,然后自己直接不找了。
4. 关于课程
这里的课程相对来说,难度比AA大,也比AA更难拿高分。考试很严格。
5. 关于SPS认可度
国内认证这一块,我不是很清楚,但是绝对不会是什么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哥大牛逼的精算也是在professional study 的,Sports management 也是,都是很好的program。ERM &AA 是新开的项目,所以头两年招人的时候会良莠不齐
S学姐访谈实录
1. 关于个人对SPS的感受
就我本人来讲,我对SPS是非常失望的。因为career service非常的糟糕,课大多很水,学不到什么东西,找工作也是很难,专业朋友有多少找到工作的,这个我其实也不清楚,但是找到工作的一般都是之前其实已经有过3年全职工作经验的。所以其实你来这个项目我其实不是非常推荐。所以如果你收到了常青藤其他学校非SPS学院的offer,那就不要考虑哥大这个学院了,没什么意思。当然如果是非常青藤学校排名非常靠前的好学院,也不推荐来SPS,讲真。而且其实哥大整个学校我都不太推荐,我在别的学院的朋友也都怨声载道,这个学校本身就有问题。总的来说,如果来了SPS,不要对一切期望过高。
2. 关于回国认可度
回国不被认可这个问题,好歹也是哥大的学院之一
3. 关于美国认可度
如果是在美国这边的话,就真的是大家都清楚是怎么一回事了。常青藤研究生的学历并不好用,但是总归比非常青藤的研究生学历要好用。
4. 关于找工作
感觉在找工作的时候,学历本身就只是一个锦上添花,重要的是你是谁,你的实际的工作经验工作能力,和你手头的人脉资源
S学长访谈实录
1. 关于美国找工作
在美國找工作只要是國際生 除非你是top10MBA PHD 種種特牛專業 都是不容易找到實習的 學理工方面可能稍微容易些但也是比起有身份的人難
2. 关于回国认可度
回國的話聽中國朋友說找工作上是沒什麼問題的 不會有什麼學院翻譯的問題
作者: caoyiwei 时间: 2017-4-13 18:18
觉得楼主写的很好 帮顶 ![](static/image/smiley/common/strong.gif)
作者: julia_yyr 时间: 2017-4-13 18:20
好赞 感谢楼主!
作者: doris4 时间: 2017-4-13 18:33
楼主真棒!
作者: Dos 时间: 2017-4-13 18:36
赞!!!!!!
作者: 软软deer 时间: 2017-4-13 18:38
看一下!
作者: 墙角小红花 时间: 2017-4-13 20:26
感谢分享!
作者: 必胜的森森公主 时间: 2017-4-13 20:40
终于看见一个内行人,毕竟能拿到哥大erm的都会心动
作者: higuain2020 时间: 2017-4-13 21:45
一般来说, 手里offer都差不多的话, 有哥大选哥大是没错的...
作者: 必胜的森森公主 时间: 2017-4-13 21:54
依据目前录取情况,有放弃UCSD MSF, UIUC MSF, ROCHESTER MSF, DUKE MQM,Brandeis MSF去哥大ERM的,本科有UCB GPA3.97的, UCLA 学business double economics的,国内本有不少人大,外经贸的,录取群里一直氛围特别热烈,上面说的这些例子也都是早早就定了ERM。反而有绩点3.6+GMAT760一直没有拿到录取的,感觉大神挺多的。
关于业内reputation,哥大的ERM专业全美排名第一这个是肯定得了,又是金融相关专业。教授虽然是兼职,但是他们是高盛摩根巴克莱的高管啊。老师们一水的哥大商学院MBA或者top 20的phd。感觉对于很多学金融的同学匹配度和性价比都很高。
顶楼主一个!舆论还是要以实证研究为基础的~感觉学院真的很用心在做好这个项目,项目灵活性挺大也一直在不断改进。看到一篇用心的长文真的是很感动啊~
作者: chrisbingbing__ 时间: 2017-4-14 02:07
标题: 。
。
作者: allieyu 时间: 2017-4-14 04:18
楼主好棒~
作者: Maggie_Wang31 时间: 2017-4-14 08:33
写得太棒了!!
作者: nancici 时间: 2017-4-14 09:35
楼楼真的非常棒 太用心了 ~~~
现在付出的汗水以后会有最好的回报,best wishes
作者: Dingbill 时间: 2017-4-14 13:16
是啊,我是觉得,在这个项目里面我能锻炼出我的核心竞争力。而且是那种机器不能替代的竞争力,那些眼界,格局,思维,我觉得这个项目能够带给我。所以我选择了它。国内的市场海阔天空,适合自己,最开心就好!
而且真的,在和各位小伙伴的交流过程中,我觉得大家都很上进,也很愿意为自己的目标而奋斗。我喜欢这样的氛围!
作者: alwyy1 时间: 2017-4-14 13:32
顶一下我的小伙伴!!
作者: Dingbill 时间: 2017-4-14 13:34
哈哈哈,thx soooo much~
要是不说的话,这里论坛里面都看不出来谁是谁啦~
作者: alwyy1 时间: 2017-4-14 13:38
哈哈,因为我已经不能叫你小伙伴了hh,希望长文能够帮到更多人!
作者: 616644062 时间: 2017-4-14 16:02
兴趣真的很重要啊!!对不喜欢quant的人来说这个项目挺好的,对喜欢quant的人来说这个项目并不合适~~
作者: Brendale 时间: 2017-4-14 19:06
谢谢楼主大大!(突然觉得自己的PS写跑偏了点。。。。。。。)
作者: wanliangsheng 时间: 2017-4-14 20:49
说的很对啊~我也觉得CD里对有些项目推崇的太高 同样对有些项目贬低的太夸张了
作者: 123你说是不是 时间: 2017-4-14 22:13
感谢分享~
作者: Dingbill 时间: 2017-4-15 01:34
没事儿~这个项目,其实就是一个汇聚各种背景的啦~本来哥大选课就自由,也很鼓励学生自由发展。学什么项目和以后做什么工作,真的可以不一样的。
PS里面只要体现出自己是一个有趣的人就好啦~
作者: Dingbill 时间: 2017-4-15 01:35
是的哇,所以我觉得,各取所需吧,别人勉强不来我去学quant,当然我也不能勉强别人不去喜欢quant
作者: mengqi0128 时间: 2017-4-15 02:48
谢谢楼主的科普~
另外我想问下楼主哥大统计的情况,还是一样的水吗?
作者: gwenyyz 时间: 2017-4-15 04:27
谢谢露珠除我心病!
作者: szy931107 时间: 2017-4-15 14:46
楼主你好,如果以后想偏向于quant 是不是选AA比较好?谢谢答复
作者: 吴君陌 时间: 2017-4-15 15:37
顶楼主!
作者: Dingbill 时间: 2017-4-15 19:28
To be honest, applied analytic has no sharp contrast with ERM, both of which are not quite quantitative
作者: 390386584 时间: 2017-4-15 21:33
LZ说了半天啥都不重要还读什么研究生![](static/image/smiley/common/sweat.gif)
作者: Dingbill 时间: 2017-4-15 22:48
首先,我想请问一下这位坛友,我这篇帖子里面有说什么都不重要了么?
我只是觉得,对于我来说,除了quant和coding,其他都很重要。我在帖子一开始就说,我不quant,我也不喜欢quant。我不想浪费我的时间在这种技术活上。
data&programming又不是唯一的出路,留美工作又不是唯一的选择。我是很不明白为什么很多人喜欢把自己的路走得那么窄。
我在帖子里面说了,出国读书我想得到的是远见和视野,以及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还有一群很上进很努力的朋友。
data和programming在哪里都可以学,甚至可以在工作之后现学,但是这种出国读书的经历,新认识的朋友,和他们交流之后对于个人积累方面的提升,却不是在任何地方都能得到的。
我觉得我需要在这种情怀方面进行加强,所以我出去读研。因为我本科的经历和积累不足以给我那些远见和洞察力。
人各有志,如果这位坛友觉得这些所谓"虚的,软的"能力不重要,确实可以不来这类专业,甚至不去读研,我也相信您现在的实力可以让您在一个很高的起点发展,出国读这样的研浪费您了。
我觉得这些重要,我还不够,我需要提升,所以我选择这个专业。
希望这位坛友能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发挥出您最满意的水平。
以上。
作者: Dingbill 时间: 2017-4-15 23:20
这个得看对于统计自身的定位是什么了。项目水不水,我没有发言权,因为只有项目本身在读和已经毕业的前辈,才有资格去评论。不过我个人觉得,统计的课程并不简单。看个人的定义啦。
作者: Dingbill 时间: 2017-4-15 23:21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哥大和nyc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和机遇,大家各取所需,没有绝对的谁对谁错。
作者: gwenyyz 时间: 2017-4-16 01:37
我想问一下 被调剂后录取的概率有多大啊,心慌慌。
作者: Dingbill 时间: 2017-4-16 12:29
这个我还真不清楚,现在确定去的大概91人左右,有机会哒?
作者: Gustavsson 时间: 2017-4-16 23:08
感谢分享!
作者: zxyzzj94 时间: 2017-4-17 10:32
看一下!
作者: KellyWWang 时间: 2017-4-17 11:42
作为16fall哥大or在读,室友是2个erm的妹子,一个or一个mfe大神,平时关系很好,对这几个项目的真实情况都算比较了解,原来在cd发过很多帖子也受到了很多帮助,不愿意暴露身份,新注册了账号。我们尽量客观的陈述一下对erm这个项目的了解,希望能帮到看到这个回复的人,如果有需要,可以重新开贴答疑。
我跟室友决定发这个,肯定会引来很多拿到erm的同学的不满,但这不是引战贴,如果你觉得看了很愤怒可以关掉,毕竟谁也不愿意自己的专业被说不好,谁都愿意听像楼主这样吹erm的话,但我们还是希望学弟学妹们能理性看待erm。
我先怼楼主的帖子,再说具体的情况。
先说结论,贴主是个心理变态,没错,措辞就是这么绝对,不服来辩。前几天听室友说CD看到一篇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帖子,通篇胡言,我们几个室友在群里和哥大朋友间转发,一顿嘲讽发帖的人太naive之后,想想也就算了,懂的人自然懂。
今天逛论坛发现楼主的帖子底下的回复居然还有很多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在那点赞,所以很有必要出来说几句。请楼主!不要在这里误导别人了好吗!你真不知道你这几天都是我们的笑柄,你知道别人如果有人看到了你这篇激(man)情(kou)洋(hu)溢(yan)的帖子选错了项目你付得起责吗?楼主自己也是成年人了,你自己要去erm你就去,大家发项目介绍贴都是为了客观分享信息帮助别人,你是什么心态,不要信誓旦旦的在这里霍霍小孩子了,把erm吹成这样到底是什么心理?你说你做过调查,你难道还不知道aa在国内已经开始上了一些公司的黑名单了吗?!
你的帖子真的是通篇的黑点,居然说出了在erm只要努力就能留下,也是无知。还有你文中说的那个你咨询的学姐有话说,到底是谁这么不负责的讲,说在erm学什么不重要,喜欢编程,练好编程就可以去做码农,想做quant,把模型统计练好就没问题了?如果真是这样,那你让人家cs、mfe、金数等专业的情何以堪,你不知道专业不对口基本上是没办法在美国找工作的吗!?如果真的能这样,我相信那么大部分人都会往quant转了,毕竟除开兴趣因素,大部分人都是普普通通家庭出来的,谁不想找一份高薪的工作在美国工作几年再跳槽回去。楼主真是没到美国找过工作以为回国前途就一片光明,天高任你跃了吗?楼主说来学习,更重要的是来学眼界,格局。所以花100万来买情怀和一个哥大很水的学院的文凭(此处水是指相对于哥大其他的项目),回国后大多数人谁又不是拿着几千块钱一万多的工资慢慢做起,所以楼主认为自己在哥大买的情话、格局这种虚的东西就能让楼主出类拔萃,一路晋升?naive。
按楼主的意思,应该自己是个很强的人了。
夜校?怕什么,白天看书实习更好。请问实习?哪里来?楼主文中的学姐说,只要努力都可以留下来,请问学姐到底是谁,我觉得很有必要去问问,我们谁不努力,跟几个室友谁不是从暑假开学前就在linkedin上一直积累内推资源,来了后一直在linkedin上找校友积极帮忙内推,现在除了mfe大神已经拿到了,我们其余几个都没着落,可能是我自己太弱了吧,erm妹子也直言从来没想过能实习。
老师水?怕什么,国内都是自学了四年的,再自学一年又怎样!呵呵,你不知道美国大学跟中国的区别就是课程内容扎实,能真的学到很多东西吗?反正我这种弱鸡这半年来真的感觉比本科几年都学得要累要充实而且是真的学到了很多东西。但erm妹子吐槽老师上课太水,考试内容简单,经常还见不到老师人这种话我会乱说?
我们选校,不就是为了剔除自己主观的因素,去客观的看待评价学校能给我们提供的资源吗?留学生里面有富二代有官二代,你有钱当然选什么都无所谓啦,但大多数人还是跟我们一样把留学作为一笔投资,100万对于大多数人的家庭不是一笔小数目,去为了名气买一个很水的哥大的文凭,我和室友一致认为是不值得的。我不是说erm不好,但客观的相比于哥大其他专业那真的算是很水的了,学费很贵,老师不好,career office(这个是忽悠人的吧?)求职也差到不行(这是真的,请不要相信楼主说的只要努力就能留下来)。一句话,你如果有哥大其他专业,就算是统计,也别来erm。今年erm是stem了,如果你只有一些更水的msf项目,那请你来哥大,至少赶在回国hr们还不了解erm之前,但sps早就是很多公司hr重点关注的了。楼主通篇文章都是在以小概率的例子来说有找到JPMorgan,中金,bain,McKinsey的,我相信,不管什么项目都有大神,但你忘了erm本来就是针对有工作经验的人来进修的吗?你忘了erm一届招了多少人,但大部分人还是像我和室友这样的弱鸡普普通通,如果回国也只能找一份普普通通的工作所以绝对不是楼主说的如果不想留下来在美国,回国会更好。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被迫回国的好吗?谁愿意花了那么多钱回国再去跟清北复交的pk,最后大多数人还是只能拿到很普通的工作,想想不吃不喝干多少年才能把这么一大笔学费赚回本。所以才想尽量留在美国,至少工资是国内的很多倍,就算工资不高也愿意苦几年等有了海外工作经验再跳槽回国也会好一些。
再次申明,如果你是富二代有钱,那真的天高任你飞,你想读什么都行,如果你是和我们一样家境不是那么优越,刚本科毕业没有工作经验,留学费用够家里折腾一下的,那么花这笔钱为了哥大的名气来erm,是值得你好好再三考虑了。
另外,准备跟室友长期答疑哥大mfe,erm,or,不接受私信,帖子里直接回复,希望信息也让更多的学妹看到,我们会尽量客观,不会像楼主这样,语言偏激误导性太强。再次申明,不希望成为erm的引战贴。
作者: EllaWang333 时间: 2017-4-17 12:42
贴主,我已经在cd发帖,希望你能理性看待,说话负责,这也是我为什么和室友一起出来想客观介绍一下erm的原因。
作者: szy931107 时间: 2017-4-17 13:30
Thank you~
作者: 野生神仙 时间: 2017-4-17 13:56
lz你真棒!我虽然在微信群里致力于黑AA,但是我每次看到有理有据讲SPS好的同学都非常开心!因为真的好多同学纠结ERM和AA这两个项目都是在顾虑你说的那些问题——真的对就业的具体情况了解不多,导致没纠结到点子上。我黑AA的理由还蛮奇葩,应该是因为我申请的时间和经历比较特殊吧,所以对AA的整体印象不好。希望后面申请的同学都能看到你这个帖子。你太棒了!![](static/image/smiley/common/strong.gif)
![](static/image/smiley/common/strong.gif)
![](static/image/smiley/common/strong.gif)
作者: anewuser 时间: 2017-4-17 14:23
同意!
作者: 野生神仙 时间: 2017-4-17 14:26
层主快发帖,我点进去你主页没看到你的主题。
这位lz跟其他跟我讨论过sps的小朋友的concern几乎完全相同,只不过他们的concern都是与判断该不该去SPS最不相关的。至于真正的黑点他们确实都没想到。
我本来哦是想内涵一下,回复完爬楼看到你这一层,觉得你必须发帖呀,不然其他人都看不到你的这些话了。我想复制一段之前我在微信上回复一个纠结SPS的同学的话给你发帖参考,有些情况你好像没提到:
“从请director,请老师,到课程设置,宣传,录取,再到第一届上课,到career service都很随便的感觉:director一年就换掉了,老师好像很多兼职,课程嘛没有solid的数据分析,都是leadership,而且也说了不是为刚毕业的人准备的,是希望有经验的领导来学习如何将数据分析应用于你的组织,第一年没看到什么宣传水花,都是redirect过去的学生,录取标准很迷,觉得差不多都录了,而且ao明确说没有class size只要符合他们标准的都会受到录取,第一届上课是300多人一起上课,加上sps的性质,有些课是集中在几天,一整天都上这门课,老师都讲不动了,career fair给精算专业专门办了一场,春季不知道,反正之前是没管aa的学生。。。”
关于SPS的讨论CD上也不少了,见仁见智吧。确实大多数都是无脑黑。期待层主的帖~~
作者: Dingbill 时间: 2017-4-17 20:04
看到这位学姐能够这么义正言辞地站出来,义愤填膺地把我这样一位想要在哥大ERM这个平台上义无反顾地想要提升自己情怀和格局的人这样怼地淋漓尽致,其实挺开心能够通过这个帖子和在读的各个专业的学长学姐们多做一点深入的交流的。
我是一名纯商科的文科类学生,在一个二线城市的211大学里面一路跌跌撞撞,最后拿到了这个录取,在我看来,已经实属不易。在之前的文科类非Quant岗位求职过程当中,当我和用人单位最后Boss面试的时候,最后总是以“眼界不够,对行业的理解不深入,格局不够高”等理由拒绝了我。这些岗位,没有一个需要Quant,也没有一个需要Coding。毕竟前台嘛,这些模型编码之类深奥的东西我不懂,做不来,没天赋,也不喜欢。
我想通过这个机会去外面的世界看看,纽约既然是全球金融中心之一,那我想,如果能够在这个城市生活一年半,也许会改变我的之前的意识,让我变得更会为人处世,让自己的思维不再局限在一个细微之处。也就是说,把我变得大气一点。也想通过这个机会,改变之前别人对我的“眼界不够,对行业的理解不深入,格局不够高”等评价。
诚然,学姐可能会说,二十多年的积累,怎么可能通过短短一年半的时间改变得了。可是我想,这可能是我唯一的机会了吧,如果不去试试,也许会是我一辈子的遗憾。我没有想过去了之后会失望的问题,因为至少我在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我问心无愧。也许我可以选杜克的MQM,WFU的MSBA,这些项目可能会让我经历一个转型,学习一些很扎实的技术,但是很累。可是同样是很累,我宁可把我的精力放在我喜欢的事情上,也就是学姐说的那些对在美国找到工作的意义不大的准备活动上。我努力去networking,不是想着让别人去给我介绍工作,而是向他们学习思考问题的方式。
我很开心也很幸运能够在录取群里面交到很多的朋友,也能认识到那些优秀的学长学姐,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人之处,也都向我传递着正能量,让我在努力奋斗的过程中给我信心和鼓励。我也想通过以后的这一年半相处的时间,向他们多学习,多取经,互相鼓励,共同进步。最关键的是,大家都很上进,都想着如何把自己变得更好,在有限的资源里面,如何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
我没有考虑过那么远的回报,因为机遇这种事情本来就具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我只需要努力,充实自己(这种充实不一定是老师给的,不一定是学院资源给的,不一定是校友给的,甚至也不一定是以后在美国找到的实习甚至是工作给的,而是在未来的生活中,那种潜移默化的改变),在机遇到来的那一天,保证自己能够以最好的姿态去迎接它就好,不要让别人再对我有“眼界不够,对行业的理解不深入,格局不够高”等看法。
我从来没有说,在纽约找工作会容易。我一再说的是,努力不一定找得到工作,但是不努力一定找不到。可是我不明白,学姐为什么要给大家宣扬一种负能量呢?为什么让大家努力找工作,提升自己,让自己在自己喜欢的擅长的领域发展变成了naive的说法?努力让自己变强,有错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如果是哥大的金工金数或者是CBS这样的大牛,那确实,没有必要来考虑这个ERM。但是我不希望各位在面临多种选择的时候,直接跟风Pass掉这个项目。尤其是在没有做够调查的时候,了解到的信息样本不充足的时候,就贸然做决定。
诚然,我不否认,这个项目也有找不到工作的人,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甚至也许上一届这个项目找工作困难的人数可能还多于于找到满意工作的。
但是,任何一个项目都会如此,不同的是项目里的人。
我只是不希望,大家在一开始,就把自己划分在找不到工作的那一个领域。人总是要上进的,在项目的一开始,大家都有足够的空间去发展去探索,至于最后活成什么样,全靠自己。
我之前发那个帖子,在之前,我联系的十个学姐学长,帖子里面最后那个部分是我复制粘贴他们回复我的原话,没有任何添油加醋的成分,如果有坛友对我帖子里面那些学长学姐的分享有质疑,请私戳我给你们看截图。
我也承认,我做的调查的样本量小,可能那十个学长学姐都是在一个圈子里面的,和学姐您和您的室友们交际不多吧。毕竟ERM的Size还是大,和OR差不多都要到两百多人了。
再说说学姐您说的目前AA已经列入了国内某些大公司的黑名单,可是现在AA第一届毕业生都还没毕业呀。那我在这里也想请教学姐一下,能给我们透露一下是哪些公司呢?这样以后我们也可以不往这些公司投简历投网申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新生群里面有大家的背景统计,65个样本,陆本58.46%,GPA 3.7以上的52.31%,GMAT720以上的57.78%,GRE320以上的84.21%,托福105以上的57.57%。至于有过什么实习,是哪些本科,在我之前的帖子里面也有。
而且群里面谁不是手拿好几个AD,大家在我发帖之前就已经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我也相信,大家在做出这个选择的时候都已经经过了深思熟虑。
我只是想让大家对这个项目多一些了解,别无他意。
我一再说数据,如果学姐您对以上我陈列的数据有异议的话,请您用数据或者是身边的例证来说明。
您说我列举的目前ERM在读的学长学姐们拿到的Full-time工作是个例,那我也想请麻烦学姐给我们举几个例子,同样是好好努力自身条件不差但是找工作(包括国内)杳无音信的例子吧。最好是能够附上他们之前做过的实习,本科专业等,让我们也体会一下努力了自身条件也还好但找不到工作的绝望。
况且这个项目大家都还没毕业,谁说找工作就一定要在毕业之前呢?
我不想把以后的每一步都算得太精,毕竟是纯商科的文科类学生,我也算不来。我只是想把我自己选校的一些心路历程介绍给大家,毕竟CD上面不是所有的人都像学姐您这么喜欢Quant,也不是所有人都像学姐您这样具备学Quant的天赋,也不是所有人都像学姐您这样希望以后毕业留美发展。
自己好好去读,利用身边已经拥有的资源吗,无愧于心就好。条条大路通罗马,没有什么亏不亏的。我也希望以后看到这个帖子的坛友能够明白,如果不能两全其美,找到好学校的好专业,那么必然会有取舍。自己的选择自己心里清楚就成。大家既然选择了这个项目,就已经做好了这个项目不Quant的准备。
所以我想让那些和我一样不喜欢Quant和不擅长Quant的同学能够打开一下思路,不再逼着自己学这么困难但是又没兴趣的知识,把自己的精力放在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上。而并不是想要心理变态,满口胡言地误导大家,耽误别人的青春。今后的路那么宽广,选择面那么宽,未来正是因为它未知所以才让人期待,如果现在就把一切都看清楚,起码在我看来,这样的人生不是很有趣。
原谅我就是一个对未来充满幻想,不知天高地厚的二傻子。
我也相信这个项目以后的同学,在毕业之后,能够用自身的成就,作为最有力的回应。
也希望学姐您的帖子及以后的答疑能够让更多喜欢Quant,想要留美的同学,做出更加理性的选择。
以上。
作者: KellyWWang 时间: 2017-4-18 11:49
今天刚赶完due,太迟了没时间一一回复原来的帖子,但看了那么多同学都知道你在自卖自夸,我也就放心了。原帖里面跳出来反对我的应该都是你们那群为了给erm正名的小伙伴吧。可erm是什么样的大家都心知肚明,选择去和不去都是每个人的自由,几乎每个中介都知道这个是哥大最..的项目,何必一个帖子就要把它无脑的吹上天,还能不能客观评价一下了,就因为你自己录了决定要去了,动机可想而知。我知道你们erm的小伙伴都跟你一样,不断重复的讲着录取数据,要捍卫erm的尊严。可项目的质量和招生数据有什么联系,你自己也懂为什么erm会被申爆的吧。你写那么文艺的回复,弄得我还不好意思了,一路跌跌撞撞,能别这么玩感情吗,你面了多少用人单位最后boss面都总是以眼界不够,格局不够高这种理由来拒你的?他们招你一个应届生boss面会跟你要求这些才录你?霍霍小孩子可以但别逗我好吗,虽然我才比你大一级,但也面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公司,对行业理解深与否,是erm能带给你的还是你自己踏踏实实工作几年能学到的,你自己心里明白吧,项目自己本身也说了适合给有多年工作经验的人,你们一堆fresh graduate为了哥大的名气往上贴我没有意见,谁又能干涉谁呢。我只是强调了,根据我室友的信息反馈,这个项目不适合家境一般没有工作经验出国留学镀金的人,没想到跳出来那么多erm的无脑拥护者,还在跟我不断重复的讲着录取数据,不就是想说明一个自己很优秀吗。你要是有钱为了情怀没人拦着你,但请你不要无脑的吹erm来误导别人,我们几个室友都被你的帖子恶心到了才站出来的,至于我一开始用词不妥发了个主题贴是我的问题。但你自己多读几遍你的帖子真的没被自己恶心到吗=。=, 还有我看了看你之前发的帖子回复都挺正常的,怎么一到了erm就换了一个文风,玩起感情牌了,咱能别这么心机吗,如果你还要回复,请你说话正常一点,谢谢。
作者: 咲_Fearless 时间: 2017-4-18 12:43
楼主你好,我之前在论坛里面写了个介绍AA的帖子,今天看见了你介绍ERM的帖子之后感觉有些观点很有意思,想跟楼主交流一二。首先楼主看起来是17 Fall的新生,可能对于SPS和ERM的信息和资料主要来自二手渠道(学长学姐介绍,口耳相传等等),对于有些问题的回答不免有隔岸观火之嫌,作为一个曾经在AA下面就读的学生自认为对于SPS还是有一些体会和看法的,当然本人对于ERM也并没有直接的了解,所以希望ERM的在读学生能够提供一些更加直接的就读感受。楼主在正文中列出来了6个问题并一一进行回答,我个人认为其实这六个问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存在的,并没有楼主本身所说的那样乐观。一个问题并不是硬币的两面,有和没有,而是取决于问题的严重程度。
首先SPS现在是职业教育学院(School of Professional Study),而在1年多前还曾经叫做School of Continuing Education,所以如果按照原来的名称的话的确可以说是继续教育学院。当然了美国的各种SPS是非常正规的degree grant institution,而且其中也不乏不错的学校和program,比如说同在SPS下面的精算。不过相比精算来说,AA和ERM创办时间较短有些方面还不够成熟,比如AA的founding director半年之后就走了,SPS的说法是he has some better opportunites,我个人不多加评论。
第二,这个项目的老师基本上都是adjunct和part-time professor,其中包括了一些大公司director级别的厉害人物,也有PhD刚刚毕业的学生。自己遇到了一些非常认真负责的教授,给分很严格上课质量很高。不过也有专业水平不是很高,background也一般的教授。有的教授我认为水平可能还不够一些大学的PhD candidate和TA好,比如某一门应该很solid的database被该老师教的愣是drop了一半的学生。我认为教授总体的教学质量variance很大,同时mean和median也会低一些。如果碰见还不错的教授还是能获得不错的教育体验,然而如果碰见水平一般的教授的话一学期会过得不太舒心。
第三个问题我认为的确不算是问题,无论是哥大还是其他大学都会有part-time student一边工作一边上学,晚上上课并不是衡量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四个问题我认为是客观存在的,ERM的情况我个人不是很了解,不过AA的课程把有些可以教的很quant的东西也会教的很"business", 去年的某一门requirement用的software是一个我个人之前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同时我也不认为industry有很多公司在用的软件。当然了,我不否认上了这些跟business更加相关的课程之后自己的确对于Analytics认识更加深刻了一些,不过我认为这些真的对不起教的学费…作为一个tuition per credit比SEAS和GSAS下面许多program还要贵的存在,我认为性价比未免有些低了。
第五,关于SPS的career service,首先哥大的确只有5个学院是归CCE的career service管的,其他学院都有独立的career service,但是其他学院都是那些呢?有CBS(Columbia Business School), Journalism School, Architecture School等等等,而这些学院在各自领域内都是top10甚至top1的存在,这些学院的career service跟CCE相比的话会超出许多,所以他们并不想要CCE的帮助。然而SPS呢?SPS也是这样的存在吗?我认为并不是。目前SPS的career service试图去针对ERM和AA进行提高,也在招专门针对AA的career counselor,不过短时间内我认为情况可能很难好转。而其他学院下面的资源是相当丰富的,比如之前D.E.Shaw来SEAS办了个讲座,随后还有一个raffle reception可以跟他当面聊天吹水。随后还有跟SAP的CEO见面听他们介绍Industry showcase的活动,而SPS的活动有多少呢?从Office of Career Management的网站上面可以看到上个月一整个月只有3次活动,4月份也只有6次活动其中还包括了webinar。我个人认为在career service上面跟其他的school并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第六,项目中国人多是真的,当然了哥大很多项目的中国人也不少。不过从AA和SPS第一届的情况来看,bar定的的确是没有其他program高,我认为是无可辩驳的。今年的情况可能跟去年有所不同,我个人也不是很了解。
楼主下面的长篇大论我个人认为都可以用一句话回答:诚然,你可以跟很多人学习到很多方面面,但是这些都只是可能性。而有一些实打实的东西是短期内无法改变的,比如课程质量,career service等等。与其关心一些看起来可能虚无缥缈的可能性之外,我认为还是应该关心一些硬性指标。在其他学校未必不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未必不能锻炼个人的能力,networking skill等等,而那些更加硬性的东西却是会一直在那里影响着你。我个人给楼主的建议是来到哥大找到在读生当面聊一聊,听听他们的切身感受然后再做决定。我个人看到楼主下面的介绍加了Duke,我觉得可能浮夸商学院是一个更好的去处。我认识的一些ERM的同学有的转到了SIPA下面的MPA,还有去了GSAPP下面的program。我认为他们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跟ERM和SPS的客观情况是有关系的。最后还是希望大家能够理性看待问题做出对自己更好的选择。
作者: utopiosphere 时间: 2017-4-18 13:00
想问下楼主Duke录取的是什么项目
作者: Dingbill 时间: 2017-4-18 13:19
Duke 是 MQM,但是感觉课程太Quant,我不一定学得动,而且每一门课只能修一次,上课时间很短,我觉得我的背景不一定能够胜任得了这样扎实的课程。而且研究生不都是说需要GPA在3.0以上才行么?所以我担心我毕不了业,以后的学习会很累,最后没有选择这样的很Quant的项目。
作者: utopiosphere 时间: 2017-4-18 14:23
楼主是贸大的吗
作者: Dingbill 时间: 2017-4-18 15:45
额,不是的哈。
作者: Dingbill 时间: 2017-4-18 17:09
十分感谢能够和前辈交流。
先说说我为什么没有选择杜克吧。我个人觉得,我本科学的东西本来就属于纯商科的领域,没有什么Quant的课程。很多人也和前辈一样,不能理解为什么我有杜克MQM不去,而选择这个ERM项目。
杜克确实是好,浮夸商学院名气大,但是我担心我在以后会跟不上节奏,甚至影响毕业。我研究过杜克的课程,每节课的上课时间很短,而且只有一次机会,听杜克录取的小伙伴说,十个月要学十九门课程(Fin Track),所以我在综合考虑了自身的情况之后,决定还是不去冒这个险。
一方面担心无法完成学业,更重要的是,我不喜欢做量化方面的研究,因为兴趣不在这个方面。虽然我也知道,量化和编程能够给留美找工作带来极大的辅助,也是在美求职的留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但是如果不适合,不喜欢,强迫自己去学这样不仅身体累,心里也会难受。
我了解到关于ERM的信息,各位学长学姐也大部分强调,这里面的课程偏向于Qualitative,而不是Quantitative,对于想要学Quant技术的学生来说,这个项目不适合。
可是我觉得,对于我这样一个背景,这个项目就很适合我。
再来说说针对那六个问题吧。
第一个问题,SPS,不管如何翻译,但是就我了解的学长学姐里面,没有公司因为是SPS下面的新项目而特意拒绝。只要能力足够,企业不会在求职过简历关的时候,仅仅看到了SPS,ERM等字样就简单粗暴地做减法,直接把这一部分简历筛选出去。就算过不了简历关,那应该也是去求职应聘的岗位要求和自己这个项目的课程设置(Quant不够),之前的积累(经验不够)不匹配造成的,和SPS,ERM这几个概念本身的关系不大。(当然,这也是就我之前了解到学长学姐们的反馈得到的信息,样本量不够大我承认,所以我也希望前辈能够提供更多的数据,让信息更加全面。)
我所关心的问题比较现实,也就是这个学院这个专业在以后找工作的时候会不会单纯因为这个学院和这个专业的名字(而不是课程设置)对求职造成毁灭性的影响,就例如之前那位怼我的学姐所说的AA已经进入了某些国内公司的黑名单,在这里我也想向学长求证一下,这个黑名单是否真的存在。
第二个问题(其实是前辈的第四个问题),我想说说课程设置。也是对我之前说的一个补充。之前我说,这个专业目前也有学长学姐找工作和实习很困难,如果过不了简历关,那应该也是去求职应聘的岗位要求和自己这个项目的课程设置(Quant不够),之前的积累(经验不够)不匹配造成的。
我想,会不会是这些学长学姐在投简历的时候,出现了这两个情况。
1. 在美国范围内,他们所投的简历主要在对quant要求比较高的职位或者其他和这个专业不对口的职位。(就像之前那位学姐所说,美国找工作专业对口很重要)
2. 在国内,也是去投量化相关岗位。(也就是对技术门槛要求比较高的岗位)
如果是这样,那么ERM的课程确实很难满足这些岗位的要求,那无法过简历关也是很能够理解的了。
但是我想咨询一下前辈的是,不知道您对于那些国内非技术性的前台工作岗位的情况了解么?这些岗位,能够用什么样的理由来拒绝ERM的学生呢?因为就我所知,国内前台岗位的需求
一直蛮大的,而且就我个人的了解,前台岗位对于专业对口性要求不高,更多的是看个人的能力(国内很多纯商科,纯文科背景的学生也能够去做前台)。
上述都是说的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再说说对口的风险管理吧。
一句话,中国大部分的企业风险管理,是合规,是Qualitative。既然这样,那这个项目的设置,其初衷就是要应对这些Qualitative的风险管理呀。对于那些企业来说,又有什么理由拒绝ERM的学生呢?
录取群里面一个小伙伴曾经和Director Sim一对一面对面交流过一个小时(当然对于我来说又是二手消息),所了解到的信息是,这个项目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未来对企业进行风控把关的人,项目的课程也在为这个方面逐渐侧重。那个小伙伴又说(又是一次二手消息),他本科是金融,这个项目和金融的关系有多大。答曰,这个项目和金融有关系,但是不是纯金融。如果以后想在金融领域走得很深入很高端的话,例如金融量化风控,这个项目是不适合的,因为不Quant。
我不否认这个项目不成熟,但是至少可以看的出,Director在努力,也很热情想要把这个项目办好。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想说的是,我真心不觉得Quant对于我人生发展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回国的路很宽,无论就做在这个专业里面学到的领域,还是去其他的行业(之前在帖子里面列出过),都无可厚非。
至于性价比,毕竟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我肯定无法代表所有人的价值观。所以有些学长学姐觉得花100万来这个项目相当不值,我也能理解。
所以我在我那篇帖子一开始就说,这是一篇非典型的选校心得。
第三个问题,至于师资。我真的对于这个方面不是很关心。我知道一个好的老师对于点拨这种概念很重要。但是纯属个人原因吧,我把老师的质量放在了最小的权重上面。就我自己在大学四年的读书体验,我更喜欢听老师谈人生,抒发情怀,不想听老师讲那些模型讲那些概念。可能这里会给大家带来一定的误导,我个人不看重老师不代表大家不看重老师。
在这里也给大家道个歉。
第五个问题,关于就业服务。这样说吧,我明白就业服务对于学生找工作很关键,学校能够提供这样一个很大的平台,和企业对接,让业内的人来更多了解这个学院(项目)的学生,给这个学院(项目)的学生更多与企业直接对话,然后有些好的平台,例如CCE上递交申请可以相当于是内推,我也承认SPS在这方面做得很欠缺。这些好的平台能够为学生在找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以及更多的机会。
可是站在我自己的立场上讲,我的大方向是希望回国,可能在美国的Career Service对于我回国的帮助会小一些。(主观臆测,我也知道国内有些好公司例如中信证券会直接到Target School去要人,这样找工作又会方便不少。)
但是,如果自己找工作又有何不可呢?就像我前文所说,找工作很看运气,更看个人能力,还有个人的努力程度。
而且,我自己本来目标就是回国,虽然拼不赢清北复交,人南浙武的大神,但是中国岗位那么多,机会那么多,再加上没有了美国那边找工作大环境的限制,以及自己之前积累的人脉,努力去找,会找不到?如果这都还找不到,那也不能怨项目了,那就是真的先天不足了吧,MIT也救不了。
前辈,这一点也是我个人的原因吧,我自己主观觉得就业服务对我来说不重要,个人努力才重要。所以在此如果大家和我不一样,认为就业服务很重要的,个人努力是需要发挥在就业服务上面的,我在此也深感抱歉,这一点,我和大家的意见又不一样了。
最后一点,我们这一届也深知身边的大家处于什么样的水平,Average的bar不敢说和哥大其他好项目争,但是不会比Top 30的Bar差(神项目除外)。最重要的是,找到观念相同的Peers,才是最重要的。
那些Quant项目的Peers,他们很优秀,可是我觉得,我不属于他们。
以上。
作者: niumilly 时间: 2017-4-18 17:52
客观 科学 良心贴!!
作者: Lockxe 时间: 2017-4-18 18:29
围观撕逼
作者: Melody66666 时间: 2017-4-18 19:51
想了解一下,转到哥大SIPA下面的MPA的话,有什么背景要求么?
作者: 黄cc 时间: 2017-4-19 00:17
太同意了,学姐。
作者: 咲_Fearless 时间: 2017-4-19 02:16
个人对于SIPA和MPA不了解,不过转到其他学院是需要重新提交application的,所以背景要求跟直接申请理论上没有本质区别,不过因为春季入学的人没有那么多标准似乎会相对低一些。
作者: 咲_Fearless 时间: 2017-4-19 02:17
个人对于SIPA和MPA不了解,不过转到其他学院是需要重新提交application的,所以背景要求跟直接申请理论上没有本质区别,不过因为春季入学的人没有那么多标准似乎会相对低一些。
作者: AgnesNetles 时间: 2017-4-19 10:49
楼主棒棒的!!!刚拿到了AA的AD,还在纠结中
楼主给了自己很清晰的分析,超级感谢!~
作者: 390386584 时间: 2017-4-21 14:36
LZ好自为之吧
作者: quinn54 时间: 2017-4-21 14:41
所有层主是录了MFE?
作者: cheesechan 时间: 2017-4-21 15:4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嗷呜aw 时间: 2017-4-21 18:13
看到你说可以转专业,是在读时转的吗?还是要读完这个项目?
作者: 咲_Fearless 时间: 2017-4-21 21:39
是在读的时候转,读完了之后就不叫转专业了就是再读一个degree了
作者: euphoriaz 时间: 2017-4-22 20:02
感谢层主,请介绍一下这届OR和MFE纽约找实习的情况。感谢
作者: euphoriaz 时间: 2017-4-22 20:03
看了LZ的帖子,我已经不打算去哥大金数和OR了呢。毕竟觉得自己得培养一下情怀,感觉哥大其他项目情怀都不如ERM宽广~
作者: Neroli7 时间: 2017-4-26 15:39
哈哈哈点赞 看到实习就知道D学姐是哪位了!很厉害的学姐!同时恭喜楼主~
作者: jeromezzh 时间: 2017-4-28 10:17
同意!
作者: jeromezzh 时间: 2017-4-28 10:31
666
作者: jacksonbian123 时间: 2017-4-29 22:37
作为楼主的大学同班同学,今天才认真看了评论的那么多撕逼,我也想过来说几句。
OR学姐应该跟我一样都是想留美的吧,但说话确实过分了点,据我所知哥大or学费也贵也有很多同学留不下来,难道就不去了吗。
在生活中了解楼主的人都知道楼主是个很优秀的人,成绩好,英语好,做事踏实,还是健身达人,我觉得一切的选择也不应该只为了生活,也要建立在兴趣之上,没必要因为自以为觉得眼前自己的选择更好就否定别人的选择,有可能只是你鼠目寸光了呢?本来想帮楼主怼回去的,但发现自己来迟了,为了不加重火药味,溜了溜了,楼主加油!
作者: Jessicadream123 时间: 2017-5-2 21:34
昂 童鞋为啥我看到的core课程的老师学历都基本是不知名院校的MBA和Master phd很少啊 相对而言elective的课程对应的老师好像学历会更高一些。。。
作者: porcelainheart 时间: 2017-5-26 03:15
真的说服了我!!!!!不爱quant啊,可以加个微信交流一下吗
作者: mxm625 时间: 2017-6-1 05:49
求好心人拉哥大erm群TAT 我WX:448658066
作者: ai3carter 时间: 2017-6-2 11:51
求進哥大erm群
WX:ai3carter
感謝
作者: 包子宝宝 时间: 2017-7-1 09:47
Mark一下!
作者: 德州小霸王 时间: 2017-7-2 05:08
It doesn't matter how bad the reputation of this program. The only matter is whether you have been accepted...
作者: 某某控 时间: 2017-7-23 14:24
想问哥大出来找工作是不是真的满难找的,也想问申请的时候有哪些相关专业也可以申请呢,例如统计之类的
作者: Tiffanyli777 时间: 2017-8-29 22:13
Hi~我是Tiffany,看到你写的哥大ERM的那篇文章,真的很详细很用心,给我带来了很多新的信息,谢谢你!想问问你现在最终选择是哪里~ 关于ERM还有没有更新的信息呀~谢谢!
作者: RichardCheng123 时间: 2017-9-13 12:56
写的很好 十分感谢lz!请问可以留下联系方式吗 还有几个问题想具体咨询一下
作者: zzh8588 时间: 2017-9-19 14:22
感谢分享!
作者: Wish_ 时间: 2017-10-3 14:47
我的天,打开看到第一句“我不喜欢quant”简直是我本人……
但是屈从于穷x的事实不得不逼自己去好好学quant……想想都很绝望。
楼主现在应该开学一个多月了吧,好奇楼主现在的状态~求继续更新!![](static/image/smiley/common/shy.gif)
作者: 梅花鹿里扣 时间: 2017-10-5 19:40
Mark一下
作者: Jessicaleeyjy 时间: 2017-10-9 18:16
感谢分享!
作者: lily是朵花 时间: 2017-10-31 17:59
我也想申请18 fall ERM,我本来是香港四大审计背景,现在一家跨国企业做内审,感觉ERM特别适合我的职业发展,LZ能加一下微信(w337249241)吗?
我也是很不喜欢quant。。人各有志呀
作者: LWXH 时间: 2017-10-31 22:55
请问楼主,这个专业虽然不要求gmat成绩,但是还是需要的对吧,那大概需要多少分呢?我本科msu的金融专业,gpa很低,只有3.2, 回国工作了一年,请问gmat拷到什么样的分数才有竞争力呢?
作者: ricciweng 时间: 2017-11-17 16:22
Mark一下!
作者: jasmineyu0801 时间: 2017-11-17 22:18
看一下!
作者: connieeunnie 时间: 2017-11-22 10:44
usc nyu 哥大 JHU BU GWU PPD BC UCLA 等名校研究生保进 个别专业可免g免托福 vx: MSEDUconnie
作者: KK丫 时间: 2017-11-23 14:29
哇,ERM还有机会转去MPA吗?!想问问转专业的条件大概是什么样的呢?突然在想,先进了ERM,之后再转专业,或许也是一条可以走的路?
作者: Lavenderzi 时间: 2017-11-26 13:34
顶楼主!
作者: Lavenderzi 时间: 2017-11-26 13:40
我觉得大家在帖子里都可以分享自己不同的观点。我尊重你和楼主不同的观点,但是你上升到人生攻击说他心理变态是不是有点过了?
作者: Lavenderzi 时间: 2017-11-26 14:46
Mark一下!
作者: Dingbill 时间: 2017-11-29 04:42
这个专业目前GMAT确实不需要,但是普遍GMAT都是700+,上一届的具体情况可以看我之前的一些回帖,里面po出了这一届学生的更加详细的数据,GMAT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够和这个项目fit
作者: Chaobin 时间: 2017-12-4 10:17
感觉楼主表达的意思是啥也不重要, 所以不读大学只要自己能力强,也是能找到工作的
作者: Chaobin 时间: 2017-12-4 10:35
非常感谢您提供真实公正客观的信息
,作为非富二代官二代的一个普通孩子,我的目标还是能够在美国找到工作赚回本钱,不想跟楼主那样玩情怀
作者: Lavenderzi 时间: 2017-12-6 03:26
看一下!
作者: Jason003 时间: 2017-12-21 20:31
delete
作者: mxd1332090 时间: 2017-12-21 20:52
看得出来LZ是个很优秀的人,后面所谓的撕逼我觉得也挺有意义,至少大家的态度都很严肃,这种交流我觉得也才能给其他人带来帮助和思考。
想借个楼说些个人真实感想吧,如果17年的尾巴都还有人浏览到这里希望大家都能等到心仪的offer。说不定可以18fall erm做同学呢。![](static/image/smiley/common/applause.gif)
仔细读完整个帖子不敢说赞同所有观点,但给我带来的影响/收获可以说是比较大了。
本人的情况是计划明年1月再考一次g再提交ERM的申请,今天才开始写ERM的ps拖了半天然后就来百度搜搜erm相关信息。之前并没有做过很多调查,自身BG也不高,打算申ERM纯粹为了CU名气。虽然知道SPS的地位有点尴尬,但是自己也不是什么好货也没在意过。同时也没有仔细考虑留美/回国的问题。(对,就是对自己不负责,所以可以说百分百毕业被动回国)甚至没有仔细想过到底以后到底想要做什么或者追逐些什么。选这个专业除了觉得至少有戏,就是自己并不知道还有什么选择,总不能跨专业去一个全新的field折磨自己吧。所以只能继续以一种温和的择校方式选纯金或者金融相关沾边的program。颇有点被动读书的意思。
我不知道逛CD的人是不是都是DIY牛人,但或许也有和我情况比较像的同学。有些“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感觉,像是其实有机会能接触到top30的一些项目,目标又不是特别明确,并不是真正“热爱”某一个行业而奋不顾身投入其中的。诚然,大家都说cs,quant这方面好,我自己走了些弯路过来也无数次听到这种观点(虽然也是就业现实),我一度也打算就去学quant,只因为周围接触的人都说好,容易留下一些。但是自己并没有深思熟虑过自己是否真正想做quant方面的活并且有没有能力去做。
而LZ的思考和走心给我影响最大的不是让我决定去不去ERM(申请都TM还没交呢),是对自己负责的一种态度。同样你我都是申请人,人家一个妹子还想着搞sample统计,对自己有疑问的去尽一切办法寻求答案,让自己更好做不后悔的决定。就凭这点我大老爷们就惭愧无比,今天看这帖之前我什么心态?抱着侥幸的心态,刷wb,拖延,幻想2月拿到erm通知书的狂欢,说不定就可以跟内外吹一波CU录取,然后可能告诉自己该放松下了玩两个月再慢悠悠准备去NY。
看了这帖的各种讨论我想我更明确了一点,那就是自己也不适合quant,所以应该更找一些自己愿意付出热情的东西。假如ERM录取了,那我去的心境应该和LZ挺相似。
没怎么严肃在论坛发过想法,随手打了一些,没什么意义。。。就当感谢LZ的分析帖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了解信息,希望明年一切结果定了我也能帮助后来仍然有迷惘的同学。。
作者: GoldRayOrange 时间: 2017-12-26 16:23
祝你好运~神贴下面许愿,希望明年可以申到ERM~
作者: ychr1595753 时间: 2017-12-28 23:57
mark下
作者: 球球要减肥 时间: 2018-1-7 20:17
Mark一下!
欢迎光临 ChaseDream (https://forum.chasedream.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