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ue~最难的部分可能是写不出深度和栗子不够好。深度这个问题,日常积累是一回事,但其实考场上没有思路时也可以挖掘得出来。看到一个statement先挑关键词,比方说是教育,然后可以问自己这是干什么的,那么就有如下思路:教育最基本是教知识,给你一门谋生的技能,然后上一个台阶,是教你做人,培养好的习惯,再上一个台阶,是帮助你实现自我的价值。其实这个思路是根据Maslow’s Hierarchy of Human Needs来发展的,从基本的人类需求到精神层面的自我实现。这是我最喜欢用的一个段子,基本上教育、艺术、科技、career、moral issues等都可以往上面套。还有一种是分macro和micro来分析,比如functions of a government. 这是分析关键词,一般我放在第二段。第三第四段就是辩证分析了,一正一反各配一个例证。回想下高中写议论文,应该大家都积累过欧阳修金岳霖司马迁等等的栗子,AW也是一样的;但老美可能并不知道他们是谁,而我们又对外国的栗子不熟,这是问题所在。所以需要积累一些常用的段子,比如伽利略爱因斯坦,Ideal State,也可以有Facebook等大公司。的确很老套,可是这毕竟不是专项考试,不需要栗子多么剑走偏锋,言之有理、脍炙人口就行了。另外,还可以积累一些词组来显示逼格和formality,比如status quo,per se,hinge upon,等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