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关于申请、商科、mkt的资讯分享与交流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7 13: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答"牛与不牛"--写给即将踏上赴美留学之路的朋友》
http://bbs.yingjiesheng.com/thread-209468-1-1.html

2. 为什么要来美国留学?
Purpose问题是留学根本的问题之一。说了这么多,为什么要留学呢?我只能说说我的理解。
A个人觉得现在留学已经相当的大众化,不要期待着出去镀一层金回来,国内就像欢迎拿破仑战胜归来那样迎接你,海带多了去了,由于国情不同,美国学习的那些东西在国内未必能够找到合适的用武之地的。如果想通过留学就想当然的觉得能够出人头地的同学,我觉得还需要三思再三思。

B)读完书,留在美国怎么样?这个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30年来,大量的中国留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到美国留学,中间的很多人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留了下来,成了真正的“留”学生。他们是我们需要观察的,或许可以从他们的境遇中找到我们未来的影子。这里不展开了。

C) 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既然留学风险这么大,最后还不一定能够给我带来什么,那为什么还要去留学?有人说,去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没有错。几乎任何一个领域,我发现中国人的贡献基本为零。数学,物理,化学,EE,CS,医学,经济与金融技术,哲学,政治与法律。。。。很多与中国相关的研究也在国外。但是我想说,学习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西方之所以能够发展出这么多现代的科学技术,并不在于科学技术本身,而主要在于支撑这种科学技术发展的文化和制度。他们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有自身规律(law)的,而对于law的认知,不是听命于权威,听从于经典,而是重复去验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此为“求真”。同时,对于发现这些创新,给予足够的保护,比如很早就有了patent制度,比如对intellectual property的保护。在美国,你不会因为上了类似playboy网站而被滤霸,但是你可能会因为下载了某部非开放版权的电影或者某个音乐的MP3或者Matlab被叫过去谈话,轻者可能被罚款(有时候这个罚款的数字很吓人),严重的有因此被直接开除的。某个学校,有个学生的paper中,有三行引用了别人paper中的原话,但是没有加引号和引用说明,被发现而被开除。顺便想到了国内风行的“山寨“文化,很多时候,或许我们只是”山寨“了技术,山寨了”用“,却没有真正山寨来那些根本的东西。

D)了解那个真正的美国。真正的美国不是好莱坞式的美国。个人觉得好莱坞电影和大部分美国电视剧,仅仅只是描述了美国的一部分,跟真实的美国还有不少距离。这个就如同一个美国人到了北京或者上海,觉得哇这就是中国,好现代啊;或者另外一个美国人看了张艺谋的某部关于中国农村的电影,觉得哦,这就是中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很多时候行万里路对于一个人来说意义更大。个人觉得在美国很多地区(注意这里是很多,不是全部)特别是中西部,民风淳朴,路不拾遗。当你在学校大楼里面看着faculty或者办公室的list的时候,很多时候会有人上来主动问你,是否需要帮助,你要找谁;当你初来乍到,用不那么地道流利的英语问路的时候,有人会很热情的回答,甚至他不知道,他会帮你询问旁边的人,然后再很仔细的边比划边慢慢的说给你听;当你还没有车,需要来去机场时,有人会愿意一大早或者半夜开很远的路去机场pick-up,可能你跟他并不认识。。。;当感恩节来临,美国人都回家过节了,可能真的有这样的美国人,他们愿意带你去他们的家,跟他们的家人一起欢度thanksgiving。从这里,我体会到这个国家所真正强大的地方:“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人,感恩”。我想或许这是很多中国留学生最终选择留在那里的原因之一吧。。。。或许你会发现很多美国人的生活很传统,他们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和感情。有时候我们会觉得中国人走的有点太远了。。。。当然这些都是一些个案,但是其实一个人的认识,是由这些身边的一个一个个案所积累起来的。比如,每当学校里或者附近发生了一些案件,我们邮箱里面很快就会收到这个案件的相关信息,比如我在某个学期收到的类似邮件,里面描述的犯罪分子都是African Americans(非洲裔美国人),自然会对他们有些警惕。如果你被他们抢劫过,自然对类似的深恶痛绝等等。

E)通过留学,你或许能够发现,其实美国并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美国社会和中国社会一样有他自己本身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种族问题,贫富差距,教育,就业,官僚主义等等都困扰着这个国家。很多人在国内或许曾经或者现在仍对美国式的民主制度心存向往。但是我觉得,很多很多国内的人,对于民主本身的理解实在是太过于表面和肤浅了。民主绝不仅仅是那种每个人都可以上街游行,投票选举总统的理念,而是一种精巧的社会制度安排;他实现那些掌握公共权力的社会精英和底层大众的互动和利益一致性,不断的在制度框架之内调整各个利益集团的关系;对掌握公共权力的社会精英进行有效监督和制约等等。同时,民主背后还有一个更加精巧的制度安排,那就是共和,很多时候我觉得没有共和,民主就是多数人的暴政。而所有制度良性运行的基础则是理性的国民和法治(Rule of Law NOT Rule By Law)。

F) 通过留学,你会有机会去结交一个美国的朋友,结识一个美国的家庭。东方与西方,中国和美国,历史传统,文化背景,宗教观念等等都有着很多很多的不同,近100年来,美国的成功使得很多美国人对于外界特别是中国有这样那样的偏见,他们中间很多人自然而然的觉得美国的方式是最好的方式,其他人其他国家都最好follow这样的他们的方式,而他们往往忽略了历史传统和文化之间的不同,具体的方式也应该有所不同。真正的去结交美国的朋友,结识他们的家庭,有助于我们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有助于让他们理解我们的思维模式,很多时候两个国家也好,两个人也好,很多问题都在于我们缺乏足够的交流和沟通。

G)通过留学,可以认识一下美国的宗教。五月花号上的人因为不愿受英国教会的迫害而远渡重洋离开自己的故土来到这片新大陆,他们这些人被称为清教徒(Puritans)。很多人把美国的历史追溯到那里,美国也一直具有比较强的清教徒传统。直到今天,宗教在美国日常生活中担负了很多重要的基层的职能。本文上面说的很多东西跟宗教还是有一定的关系的。比如,在他们觉得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规律(law)是上帝制定的(所谓自然法(Natural Law)或者叫普通法,Common Law),所在在law面前人人平等,所以才有了rule of law。。。。宗教还担负社会教育的功能,天天宣扬那些被我们中的有些人看成是大道理的东东(比如平等,自由,博爱),来洗美国人的脑。。。。晚清以来一直有中学和西学争论,有人认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只是我有时候会想,西学引进来了,但是西学中的引进来的只是科学技术的那些东西,只是“用”,但是西学本身怎么样产生发展起来的根本是否引进来了呢,比如制度创新,比如对创新的鼓励和保护,对国民个人权利的保护和保障。。。是不是我们就永远是follow世界潮流…Puritans很重要的逻辑起点是觉得人是有原罪的(people carried the stain of original sin),人需要有敬畏感,需要自我约束,控制自己的欲望等等。中国古代哲人是很强调修身的,我的理解修身本质上其实也是约束自身。市场经济也好,丛林法则也好,有一个法则是弱肉强食,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无疑很多时候,这些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是一旦强者无所不用其极,自身对自己没有约束,外界也没有对其有有效的制约的话,恐怕就悲惨世界了。或许,更好的理解宗教对于美国社会的作用对于我们理解美国的很多现象会有很多很多的助益吧。

H) 通过留学,补上人文的短板。来到美国求学的中国留学生们,大多以理工科为主,我们所接受的中小学和大学教育可能更多的带有一些倾向性,希望把大家都培养成伟大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但是很多时候在人文方面,可能有所欠缺。我个人认为,大学特别是中小学本来应该是通才教育,其目的应该或者最根本的是培养合格的国民,追求“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的大学精神。但是我想对大家说,我个人觉得在这里我们或许还有短板,对于理工科为背景的留学生,如何补上这个短板呢。所幸的是,美国的很多大学的课程在内部网中都是可以查到的,比如课程名称,上课时间地点,教授的名字,提纲甚至是所有的课件。在课程学习,科学研究之余,如果我们可以抽出那么点时间去旁听一下那些本科生的人文课程或许对于我们会有很多很多的助益的(个人认为远比郁闷了,天天上买买提或者上各种deal网站找deal来的有价值有意义)。因为很多时候理工科的知识或许只是给我们找一个饭碗,而那些人文的东西却可以让我们找到人生前进的航向。我觉得我们可以首先学习两门课,一门课叫心理学,他主要研究人的非理性行为。一门叫经济学(经济学是MIT任何一个本科生所需要必修的课,而且要求分两个学期修完),经济学研究人的理性行为,研究人群的理性行为,学了经济学,对于很多社会现象会有很多深刻的认识和思考,同时以后还可以用此来居家理财。其次,历史,地理,法律(这个在美国很重要很重要)文学和艺术等等等等常识,缺哪个补哪个。

I) 探索不同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你或许可以发现,其实自己可以有另外一种生活。有句话说存在决定意识。从小长大于中国社会,对于很多很多事情,都觉得很习以为常,觉得就是那样的。特别是我们这一代,很多人从小成长在竞争的环境中,考中学;考大学,学习,分数,成绩好像就成了一切,就成了衡量一个人的标准。大学毕业,出国的话,觉得去牛校的人牛,比如去哈佛,MIT的;工作的话,觉得找到很高薪水待遇的人牛,或者觉得考上公务员牛;考研的话,觉得考爆高分数,考上五道口“某央行研究所”的牛;毕业几年之后,觉得谁赚的钱多谁牛,或者谁买的房子大地段好价格高而且不用付房贷谁牛,或者谁开的车好谁牛或者觉得谁手里权力大谁牛等等等等。一切的一切都那么的自然。我想说,的确上面的这些都很牛。但是问题在于,我们社会很多时候,他的价值观是一元的。就好象打个比方,找女朋友只是以容貌为标准,其实更好的标准应该是合适还是不合适,而合适还是不合适的标准是每个人有所不同的。大家用一元的价值观不仅在衡量他人,也在衡量自己。有多少人想过,这些价值观到底是自己的呢,还是社会强加的。于是就有了很多人被生活推着走,被社会推着走。但是我发现在美国,价值观是多元的。也有很多人在用上面的一套“牛与不牛”的价值体系衡量着你我,有人辛苦读医是为了谋求医生这个职业所带来的待遇和社会地位;但是也有人读出来了MD,拿到了行医执照,但是他却跑去非洲某小国,救助艾滋病人去了。有人大学毕业,也不找工作,也不买房子,跑到某发展中国家一边教授英语,一边旅游,“三十而立都过了,还像个像孩子不去成家立业,不靠谱啊不靠谱”。有人考上哈佛退学了(比尔盖茨),跑去开个可能被认为不上路的软件公司,(在中国是很难想象的事情吧),实现着让每个桌子上都有pc的梦想,后来成了世界首富。前几年不干了,把大部分的钱都捐了出来,即使金融危机的时候,还给全世界送去慈善。有人说,盖茨有个基金会,钱撒出去,是为了名嘛。名利名利,名在利前啊。这里还有一位叫沃伦巴菲特的,也是曾经的世界首富,也说要退休了,把钱都捐了出来,还不成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基金会,长年以来,虽然富裕的流黄金,但是一年他个人的花费才5万美元,你说他们这都是为了啥?我们国家曾经的首富,黄某某,也很有钱,应该属于“牛与不牛”中的典型牛人了,他首富了,都去做了啥,他赚钱是为了啥。比尔盖茨这种属于超级牛逼的人物离我们很远,但是我曾经碰到过一个t州农民技工学校的历史系的faculty,他跟我说他就想着早点退休,起先我在想,他在历史系的收入大概是ECE系faculty的一半不到,退休了更少,为什么还要这么早的想退休呢。他说退休之后,他就可以专心从事他喜欢的研究了,现在在学校里面有很多教学的任务,要分很多心啊。

我觉得,我们过往很少在目地目标层面来思考问题。读书是为了什么?出国是为了什么?我们人生是为了什么?发展经济,追求GDP是为了什么?这些每个人的回答都有所不同,但是却一定需要有自己的思考,我觉得很多这些本质上是为了幸福。而幸福却是主观的,

在美国大学里,文科的助理教职(Assistant Professor)的收入并不那么有吸引力,
然而往往会有数十个博士或博士后宁愿不要去公司赚大钱,而要前来应聘,大学教职竞争非常激烈。我曾向一位美国朋友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既然获得一个大学文科教职是如此困难,为什么在美国还是会有那么多人选择去读文科学位呢?这位朋友告诉我,这是因为他们确实有志于哲学、历史、文学与艺术专业,确实以此种学科当作为自己由衷的爱好,他们才会做出这种选择。。。在美国,确实有不少人只关心自己的物质生活,但也确实有为数不少的人在追求其他的东西,例如有的人喜欢冒险,而在日常物质享受方面则相当随便,有的人成了事业上的亿万富佬,但生活却十分朴素,始终开一部普通的车子,如著名的投资大师巴菲特。他们对于别人以何种方式生活,追求什么,物质生活得如何好,可以完全不在乎。每个人都以自我为中心,追求自己觉得值得追求的价值。换言之,美国人的人生追求比较多元化。中国人的人生追求相对而言则十分单一,而且很在乎别人如何看自己(也即通常我们说的中国人爱面子),既然社会上以物质生活为中心,在从众心理的支配下,人们也就自然会以各种办法显示自己的成功。正如一位在美留学的同仁说的:"中国人一生不是在追求幸福,而是在和别人比幸福"。

“牛与不牛”或者好还是不好,这些都是在特定的价值体系下才有意义。你说呢?如果没有留学的经历和阅历,或许我们会永远的在“牛与不牛“的思维模式下生活,而恰恰我觉得在这一点上,我找到了留学的一个重要意义所在。通过留学,我们观念中很多原本是那么”想当然“的事情变得不是那么想当然起来,于是乎,我们会发现自己逐渐的变得更加宽容,或许这是留学的经历带给我们个人最大的无形影响吧。



发表于 2011-12-18 05:27:0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年轻,不要想太多,只要喜欢有冲劲,出来没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8 09: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年轻,不要想太多,只要喜欢有冲劲,出来没问题。
-- by 会员 sm0421 (2011/12/18 5:27:05)



谢谢前辈支持,昨天看到一句话和前辈的观点很像--“人生最需要的不是规划,而是在适当的时机掌握机会,采取行动”。
我想我要经历多一点,想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喜欢什么才不至于迷茫。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8 10: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HP大中华总裁孙振耀撰文谈退休并畅谈人生》
1.  一般我们处理的事情分为重要的事情和紧急的事情,如果不做重要的事情就会常常去做紧急的事情。比如防火是重要的事情,而救火是紧急的事情,如果不注意防火,就要常常救火。找工作也是如此,想好自己究竟要什么是重要的事情,找工作是紧急的事情,如果不想好,就会常常要找工作。

2.  天下没轻松的成功,成功,要付出代价。请先忘记一切的生存压力,想想这辈子你最想要的是什么?所以,最要紧的事情,先想好自己想要什么。

3. 好工作,应该是适合你的工作,具体点说,应该是能给你带来你想要的东西的工作,你或许应该以此来衡量你的工作究竟好不好,而不是拿公司的大小,规模,外企还是国企,是不是有名,是不是上市公司来衡量。

4.  可是,最好的,可能已经在你的身边,只是,你还没有学会珍惜。人们总是盯着得不到的东西,而忽视了那些已经得到的东西。
5.  我想要的东西,或者我们把它称之为目标,目标其实并没有高低之分,你不需要因为自己的目标没有别人远大而不好意思,达到自己的目标其实就是成功,成功有大有小,快乐却是一样的。

6.  我们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情,其实是选择,因此在谈职业生涯的时候不得不提到这个话题,我始终认为,在很大的范围内,我们究竟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决定权在我们自己。

7.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的未来不是别人给的,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很多人会说我命苦啊,没得选择啊,如果你认为“去微软还是去IBM”“上清华还是上北大”“当销售副总还是当厂长”这种才叫选择的话,的确你没有什么选择,大多数人都没有什么选择。但每天你都可以选择是否为客户服务更周到一些,是否以同事更耐心一些,是否把工作做得更细致一些,是否把情况了解得更清楚一些,是否把不清楚的问题再弄清楚一些……你也可以选择在是否在痛苦中继续坚持,是否抛弃掉自己的那些负面的想法,是否原谅一个人的错误,是否相信我在这里写下的这些话,是否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生活每天都在给你选择的机会,每天都居给你改变自己人生的机会,可以选择赖在地上撒泼打滚,也可以选择咬牙站起来。你永远都有选择。有些选择不是立竿见影的,需要累积,比如农民可以选择自己常常去浇地,也可以选择让老天去浇地,诚然你今天浇水下去苗不见得今天马上长出来,但常常浇水,大部份苗终究会长出来的,如果你不浇,收成一定糟糕。

8.   Carly Fiorina曾经对我说过“ 这个世界上有好想法的人很多,但有能力去实现的人很少”,2007年5月21日在北大演讲时,有人问起那些书对我影响较大,我想对我人生观有影响的其中一本书叫“Trigger Point”,它的主要观点是:人生最需要的不是规划,而是在适当的时机掌握机会,采取行动。

9.  我的人生观是“完美的演出来自充分的准备”,“勇于改变自己,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机会将不断出现”,“快乐及有意义的人生来自于实现自己心中的愿望,而非外在的掌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8 10: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问kk实习的事情。kk说多做一点,多尝试一点,只要有机会就去。
是的哈哈,现在可以不断尝试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体验,发现自己喜欢什么,虽然这样有点坏,但到以后真的出来工作了就不能转来转去了。
“And 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 If you haven't found it yet, keep looking. Don't settle. As with all matters of the heart, you'll know when you find it. And, like any great relationship, it just gets better and better as the years roll on. So keep looking until you find it. Don't settle.”--Steve Jobs
发表于 2011-12-18 12: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謝謝Daisy分享的那篇<答"牛与不牛"--写给即将踏上赴美留学之路的朋友>.這篇文章給我很大啟示.之前一直覺得讀我目前的專業出國沒意義,現在發現這種想法太功利了...有的時候衡量值與不值的標準並不只是"對升職加薪有多大幫助"之云云...嗯..考完Final我會好好重新琢磨一下自己出國的trigger point在哪裡...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8 16: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謝謝Daisy分享的那篇<答"牛与不牛"--写给即将踏上赴美留学之路的朋友>.這篇文章給我很大啟示.之前一直覺得讀我目前的專業出國沒意義,現在發現這種想法太功利了...有的時候衡量值與不值的標準並不只是"對升職加薪有多大幫助"之云云...嗯..考完Final我會好好重新琢磨一下自己出國的trigger point在哪裡...
-- by 会员 ba80418 (2011/12/18 12:08:31)



baba,是的,我们都要想清楚why,毕竟出国是巨款消费呜。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8 16: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Reading Task

发现阅读是有趣的事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发表于 2011-12-20 12: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daisy加油哈~   13年咱一起申出去~
发表于 2011-12-23 22: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加油~同2013~很早就知道你了~觉得你特别棒!虽然不是MKT但是一起加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4-4-16 14:39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3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