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26534|回复: 59

[申请总结] in @MIT,分享一下申请的故事,希望给新的申请者更多信心

[精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3 03:4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为一个chasedream的老人,我萌发申请北美program的想法和行动都比较晚,中间也经历了不少曲折。一直答应了Steven在这里分享一下,终于抽个空落笔实现承诺。

老人家比较啰嗦,就把过程中的一些经历和经验当个故事讲讲吧,大家看完笑笑就好,如果有背景类似能帮助大家的地方就蛮欣慰了。我应该处于申请年龄分布的正态分布5%高位,出国的主要动力是家庭和脱离舒适圈。在Fortune50公司的中国subsidiary工作了10年,其中8年在不同的管理职位上轮岗,每年都要中美到处飞,做了不少事但是也见识了不少大企业低效率的郁闷和玻璃天花板的苦楚(当然我个人能力也确实有限,不然在国内作个高层也挺悠哉)。最后老婆比我先爆发,她虽然在rank #1的公司正保持上升劲头,还是毅然脱产去米读书,过程很累但是也很开心。在她老人家的“督促”下,我也重拾起各种书本,GMAT考了两次终于算过关,开始繁忙的申请季,不得不说我这个人就是有点懒散。

第一年申请和大家一样,各种迷茫,学校选择,essay,面试准备,参加了不少info session,其中个人感觉最幸运的是认识了魔都不少共同理想的朋友。我们建了一个申请群(后来改为辞职创业群),20多个小伙伴除了没有申请去创业的1-2个,其他全部top20,现在想起来真的对这个团队各种赞啊。我本人报了大约6所top20的学校,round1三所,round2三所。其中为了Dartmouth还特地飞了一趟,去的时候是金秋,从波士顿开车一路火红的枫叶那个灿烂,然后看着美丽的校园,满腹情怀,当时的感觉就是如果Tuck给我收了,心甘情愿在这山疙瘩里面呆两年。最后的结果往往不尽人意,最爱的Tuck出了点小差错,面试的时候被反复问到要不要做consulting,结果都答了我的方向是entrepreneur,果不然回国就收了waitlist然后就没有然后了。。。Duke的招生官Russell是个很有意思的人,我对他印象深刻,因为他和中国学生的关系真的很好,我对Duke写的Essay也是我最用心的一篇,Russell跟我谈了一轮以后直接把我推荐给他认为更适合的EMBA项目,但是了解了以后发现对我今后的工作签证没好处就没有继续了。CMU是其中效率最高的,投了1周就面试,面了3天给offer,我到现在都很感激Nicole,她非常耐心,从我申请之前的最初联系一直跟进到offering,中间没有一句废话,效率很高,往往一些不经意的地方她不吱声但是最后发现都在默默地在为我考虑,是我认识过最好的AO。其他的项目基本上面了都没有下文了,2016的申请几乎到此结束。最后在我准备接受offer的时候又出了个插曲,老婆大人突然找到加州的工作,而且机会很好,直接report给CEO,还经常要出差去南美管理当地工厂。本来该是欢天喜地,但是问题是孩子就没人带了,我也不舍得爹妈都离孩子太远。最后tradeoff了一下,Tepper满怀愧疚地推掉了,我到老婆公司所在地的UC去面了个行业内非常新的偏技术的项目,隔几天拿到了offer,又可以上学还能带娃,算两全也挺开心的,就这么开始了一段新的历程。

2016读书的日子酸甜苦辣。一方面很甜,公司觉得我管项目还算不错,原来的老板升官之前为我做了一件大好事,允许我在美国remote一年管中国的项目,工资还继续,我真的感激不尽,贾斯汀老板从招我就很投缘,一直给我最challenge的项目,领导风格也很大气,该管的管,小事放手很利落,我俩合作特别愉快,3个多billion美刀的大项目,我们部门是关键环节,结果硬是给我们提前2个月啃下来了,还是high performance,这也直接促成了他对我的信任和支持。另外一方面日子很苦,虽然有收入,但毕竟是rmb,现在要花美元,各种方面省着用。每天晚上6点到早上1点远程上班开会,白天8点到下午5点去学校上课,有时候事情urgent了美国这边还经常白天找过来。这个历程中的酸爽就不说了,虽然功课没落下,在学校混得小有名气,课程得了不少A,还结合我的兴趣和资源在加州参加了一些competition和创业pitch,得了几个奖,但是大半年下来累得头发都掉了不少,原来好不容易练得健美的体型也走型了。最大的问题是1年的commitment快到了,爱我的老板跑掉了,新老板对我的remote支持模棱两可,公司内部转到美国的机会算渺茫了,我整天都有点忧心忡忡。然后现实地发现在美国找工作靠H1b sponsor挺难的,川普大人上任把这件事弄得更难了。在SD找科技行业的工作真的有点难,UC这个大校的就业资源没有我想象的好。到社会上投了不少简历,回应的倒是很多,可是架不住要么公司不愿意sponsor来等你渺茫的抽签机会,要么给sponsor的小公司工资都不太高,要么大公司好点的位置都很现实地被top院校的朋友在竞争,据说HR也有种心态叫target school。我这人还是有点情怀的,要做就做喜欢的事儿,不喜欢为了个签证特意勉强自己。所以我是从过年前一直愁到过年后,说严重点就是吃饭味同嚼蜡,不加辣酱都觉得没什么味道。

2016年底出现了一个新的插曲。在和朋友聊天的时候(朋友Stanford毕业,比较了解我的情况也很支持我),突然谈到Stanford和MIT各有一个项目他认为非常适合我。年龄大的朋友可能都知道S的MSX和M的SDM,我去认真了解了一下,两个项目都在各自学校赫赫有名的管院,都是管院里面少见的的STEM项目,对工作签证支持度比较好,然后同学都比较资深,毕业以后就业率接近100%,资源多名声好,工资也都挺不错,然后就有点蠢蠢欲动了。一方面忐忑,难道我这惫懒的水平能上这种顶级名校?另外一方面心里的火苗被点燃了很难熄灭。反复思考和家人商量以后,感觉我们俩都挺喜欢波士顿的(16年各校走穴的时候去住过2周),如果撞大运了这也许是我们以后人生一个新的发展点。对我个人来说MIT的诱惑更大,既然家里都没问题,说干就干,决定先报这个项目。然后又开始折腾新的申请,全过程继续DIY,投入了很大的热情和心血,那段时间工作和课程也没落下,就只能去狠挖睡觉的时间了,唯一好的地方就是让自己疯狂转起来也就没太多时间去想心理压力了。

2017年年后是我的幸运日,很多事情开始峰回路转,出人意料。老婆这边拿到了公司sponsor国际经理签证的机会,以后全家的忐忑少了不少。我则是在投了MIT之后继续准备final考试,没想到投了几周就突然收到了面试邀请,那一天是小心脏扑扑跳个不停,赶快跟朋友聊了一下,了解到MIT的面试很特殊,不像有些学校是海面,在MIT的初审筛人很狠,也说明如果拿到了面试机会,进去的可能性徒增不少。然后就带着兴奋、忐忑、和压力准备面试,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期间就快final了,我每天准备完final就找个角落练面试,然后披着漫天的星光回家(La Jolla的天空真的很美)。因为项目和我的背景和理想都很match,这次没有再碰到需要堵心编why的情况了,都是实话实说,理想和现实共存,情怀和落地兼融。另外和以前准备不同的地方是我把自己的特长、经历、理想、和现在的工业市场大局做了一个渗透分析,结合了一下实际运作中发现的美国、中国、和南美行情的区别和一些资源不均衡的地方,再结合技术市场上的S-Curve发掘了几个今后可能去拓展的机会,区别于去年天女散花般的申请这个算是比较务实地针对性准备。这个工作做完感觉自己基本上准备到位,就听天命了。面试安排中的一个小插曲就是本来分配了一个面官,结果是个印度mm(我没有歧视的),主要是有点担心skype上我俩的口音交错会影响发挥,就坚持要去学校面,结果mm没有空,给我转了一个面官是个美国人。我一研究,乖乖个东,是新上任的director。废话不说,赶快买了机票到学校住两天,面一个,逛一个。去之前到Linkedin上发展一下校友,找了几个,真碰到了贵人,在SDM混得是风生水起的人物,为人谦和热情,在电话上给我指点了半天,我面试完以后还给我打气鼓劲,对我的心理沉淀他确实帮了不少忙,让我对这个项目的感觉更好了,真的有不少谦和助人的合作伙伴。到波士顿以后的面试过程基本按照计划好的策略实施,面试前一天去办公室踩了个点,熟悉一下场景不要第二天闹怯场。然后和Airbnb的房东侃了一晚大山进入吹牛逼状态。第二天先去预约的课程听课,运气也比较好,是我擅长的科技创新课,就鼓起勇气在课上提了两个问题还主动做了个经验分享,引来一片掌声。有没有反馈给系里我不知道,但是帮助我直接进入状态感觉自己很适合这个校园倒是真的。面试详情就不说了,前面铺垫好了,聊的时候就是一鼓作气,当场的感觉是和Joan思路很match,两个人半小时聊天找到至少3-4个共同思路,结束以后感觉就是顺其自然,再也没有若得若失的心态。我是选到周三面试的slot,这里面有个小技巧,根据和师兄的聊天挖掘,发现项目AO组每周是周四开会总结,我周四去面的话估计要等到下周review就大浪淘沙了,周一去波士顿的机票又不太友好,周二和周三感觉是个最佳时机。结果证明这个策划真的起到了作用。周三面完之后逛了一下校园晚上飞回加州,一路上就是困得睡觉。到周五睡醒才开始进入等待状态,周五基本白天啥也没干就干着急,到了下午4点(波士顿7点),手机邮件“当”地响了一下,忐忑地点入,然后和家人一起,热泪盈眶,尘埃落定。

最近已经开始准备课程的Enroll了,个人觉得MIT的课程设置比较灵活,选择度非常高。有很多lab的课程是非常实用的,当然也需要去compete才能得到。结合学校的一些资源,感觉很对我的路子,再次庆幸今年鼓起勇气重新博了一把。

回首这一年来的历程,其实发现申请的技巧很多,但是真正落地只有几点。我算是摸爬滚打过来的现在弄懂了一些,就班门弄斧分享一下,算是给大伙打打气,增强一点信心。

1. 了解自己,了解项目,针对性强:
这个可能也是很多朋友第一次申请会绕的弯路,我也一样,当GMAT考出来以后,天真地想过只要分数到了学校60-80%分布,机会还是有的。事实是每个学校,每个项目,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历史,其实都在有目的地筛选candidate。AO一方面希望竞争者优秀,另一方面又要兼顾他们计划好的mixture,和保持这个pool的一定“纯净”性,从而让这个class起到最大的聚合作用,这时候你的“气场”和对项目的“契合”就非常重要。

2. 谋事在“人”:
这个怎么说呢,我主要指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简历再漂亮,分数再高,如果没有一个团体,没有贵人相助,很难成事。那么申请都是个体行为,怎么“谋”来起到团队作用?我误打误撞的经历也许能带来一些启发。在上海的时候认识这帮朋友是我的一个幸运,从信息的广度,对自己了解的深度,定位,和信心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然后准备材料的过程也是个团队运作,期间少不了你的领导,partner对你的评价,推荐,和通过他人对自己产生更深刻的认识。最后在投出去之后也少不了团队的力量,找到愿意帮助你的校友多一些内部信息来帮助你做计划。多和人聊,真正地衡量一下你到底适不适合这个项目。找到欣赏你的人(特别是懂行的)给你打气鼓劲,最后在面试过程中创造一种“势”,让你自己满怀信心一路顺利地往上冲锋,相比孤军作战的结果肯定截然不同。另外我报的算是MIT比较小众的项目,虽然业界排名很高,但是没有深入的研究和对自己的分析,实话说是个比较难拿下的项目。我今年应该是这个项目招的唯一一个大陆生源,据说去年也就一个,看起来结合各种资源的过程确实对我来说是个非常大的帮助。
最后还要满怀感激地说一下两个chasedream上认识的战友。一个是陪伴我一路挑战GMAT,经常一起做完模考就共同研究难题怪题,最后帮助我从650一把提高到740,她的为人和未来的计划也是我非常欣赏的。另外一个是在北美工作,GMAT几乎满分的大神,看了她PO考分的时候我正在考G的低谷,鼓起勇气联系了一下大神,结果人非常好,给我不少指点,后来我去硅谷的时候还特意见了面,现在成了很好的朋友,也是共同谋事做计划的朋友。所以再次感叹一下,申请不是一个人的事,尽力发挥你的团聚力,找到愿意帮助你的人,当然能互惠更好。

3. 坚持下来
我自认为不是什么高智商有王霸之气的选手,在申请过程中的态度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不管是当初选择离家近的项目学习同时工作,还是后来挑战自己曾经不敢挑战的目标,决定之前我都挺忐忑的。但是一旦决定了,就我的性格反而放得开手脚了,中间确实碰到不少波折,我很幸运地从来没有选择放弃过,也没有摇摆过。不管在哪里,选好了,就告诉自己一步步走下去,争取全力。不管结果如何,不要给自己后悔的机会就行。事实证明我的坚持确实没有让自己后悔,那么就这么继续走下去吧。

4. 放开杂念,放手去博
这个就放到最后点一下,特别是对很多和我一样大龄的同学。就我的申请经历下来,对自己的年龄担心,对自己的背景担心,GPA担心,都是杂念。我即将有在两个不同的北美项目经验了,任何一个项目中我接触到的candidate,比你大的大有人在,比你背景奇葩的为数不少,GPA比你低的那也不是少数派。这些都不是大问题,关键问题在于你是否能发现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客观地把自己和市场趋势做一个好的结合,给自己明确一个发展路线,明确你可以给别人带来什么价值,你在一个多元化的团体中能起到什么推波助澜的独特作用。如果你有这么清晰的判断和准备,一定会有AO欣赏你的。

最后希望未来的申请者准备充分,给自己创造运势,顺利拿到自己理想的offer!









发表于 2017-8-3 11: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认认真真的看完了,特别受用!!谢谢楼主!!!
发表于 2017-8-3 16: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楼主报的是MIT的哪个项目?
发表于 2017-8-3 18: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17-8-3 22: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提到了很多“插曲”。 事在人为,没有楼主充分的准备和向目标不断靠近的决心,恐怕这些“插曲”也是很难实现的。今年准备申MIT,向楼主学习了!
 楼主| 发表于 2017-8-3 23:35:59 | 显示全部楼层
Mr.Long 发表于 2017-8-3 22:14
楼主提到了很多“插曲”。 事在人为,没有楼主充分的准备和向目标不断靠近的决心,恐怕这些“插曲”也是很 ...

加油!
 楼主| 发表于 2017-8-3 23:37:31 | 显示全部楼层
happyzoey 发表于 2017-8-3 16:21
请问楼主报的是MIT的哪个项目?

SDM - System Design and Management. 管院和工程学院合办的拳头项目,比较适合工作多年,还希望在科技行业继续提高的同学。
发表于 2017-8-4 12: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ukyo2003 发表于 2017-8-3 23:37
SDM - System Design and Management. 管院和工程学院合办的拳头项目,比较适合工作多年,还希望在科技行 ...

MIT不是还有个LGO吗,也是和工程学院合办的拳头项目,区别大么。。
 楼主| 发表于 2017-8-5 02: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Mr.Long 发表于 2017-8-4 12:08
MIT不是还有个LGO吗,也是和工程学院合办的拳头项目,区别大么。。

和我们一个系的,三个非常好的合办项目,各有千秋,LGO侧重制造业领袖,上一届有个朋友进去了,但是听说由于合作实习的关系没有绿卡的好像一般不收(具体需要你们去研究一下);SDM,侧重信息系统集成和管理;IDM,侧重工业设计。平均年龄略有不同,但都是非常非常好的项目,我唯一觉得比较诟病的就是这几个好项目在国内宣传比较少,报的、招的中国人都凤毛麟角。希望大家踊跃多了解,让我们多一些师弟师妹啊。
发表于 2017-8-5 16:47:42 | 显示全部楼层
ukyo2003 发表于 2017-8-5 02:10
和我们一个系的,三个非常好的合办项目,各有千秋,LGO侧重制造业领袖,上一届有个朋友进去了,但是听说 ...

多谢楼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4-3-29 13:38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3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