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1234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3576|回复: 31

[校友答疑] 在美国找工作的心得,回报我的母校IIT S01E02

[精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21 04: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文: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44098741877416

先要解释一下,之所以标题起这个,是为了纪念一下当年一位学姐写的文章(在美国找工作的心得,回报我的母校IIT),当时我刚刚确定IIT作为我的Master学校,这篇文章为我这两年的留学生活提供了一个初步但是比较全面的指导,我保存了下来,并在这两年间不时参考。

  在开始之前,我希望澄清几点。首先,可能这篇文章会比较长,因为我不仅仅希望把job hunting的经验写进去,还想包含一些个人海外生活感想,以及IIT学校生活经历;其次,在文中会提到一下career方向以及课程设置,Prof评价,仅代表我个人观点,能力一般水平有限,欢迎斧正;最后,比我牛逼的人多到天边,献丑于此仅是因为我觉得人要心怀感恩,2年前的我受益于Chasedream,受益于前辈学姐(至今没有联系上这位学姐,学姐你在哪。)的文章,那么我希望我今天花一点时间写下的东西可以为后来人提供一些帮助,哪怕一点点。

拿到了两个offer,一个是Abbott的contract的Help Desk,一个是一个比较大型的 home improvement company(家具安装,地毯,毛毯,window treatment等等)的Full-time financial analyst,雅培就不说了,国际大公司,S&P分红第二高公司,是Staffing Firm给我打电话招的contract,面试的HR team里的help desk,不过终面时的Abbott HR manager跟我很明确的说了她知道很多人只是在这做个跳板,他们也有很大的公司金融部,将来有机会。不过我最后还是选择了更贴近自己学习内容的第二个offer, 可能乍一听你会觉得这不是financial service,不感兴趣,但是financial  analyst很多都要在各个行业去找寻机会 。至今,我刚刚完成了第一周的工作,稍微说一下我的工作内容。我还没有接触太多,但是我们的工作内容包含很多很多的reporting,公司有建立好的数据库,你用这些数据去做excel,分析数据,呈现结果,附上评论,供管理层参考,基本平时就是用excel的各种function,工作不难,但是我觉得如果不能够对公司的整个链条有一个细致认识,甚至对公司的各种产品有一个深入了解,单凭数据有时候是无法找到趋势变动的原因的。公司上周四刚被一个大型PE收购,慢慢应该要开始扩展业务,我觉得我应该可以在这里学到很多。

Finance的分类:

  在一切的开头,我要介绍一下美国的金融工作和国内的不同,国内的金融工作涵盖面很广,证券,基金,银行,大型金融政策机构,PE/VC,保险等等,一听名字就知道你是干金融的,非金融机构(中大型公司)内的金融人员较少,或者说我们也不会去考虑去进入一个非金融机构去做财务分析;在美国,金融类工作也分很多块,就我个人理解,你可以大体分为两个方向:

  一个是 金融、会计、经济学、管理学为知识体系基础的金融类工作(fundamental),典型代表领域包括Corporate Finance (我目前的工作方向,最常见的title应该算是financial analyst了,基本上是个正规的公司就需要。)、Asset Management(主要是做Mutual Fund和Hedge Fund这两块,Hedge Fund下涉及编程的部分和QUANT有交集,当然做AM很好,但是问题在于准入门槛比较高,不是很好找到工作。)、Risk Management (这里的风险管理不包括Quant下的RM, 通常毕业后的starting position 是在保险集团做security analyst分析风险资本运用渠道或在commerical bank做credit analyst,但是其实一般来讲,我还是习惯把Risk划分进Quantitative的方向中,因为其中还是涉及很多的coding。)、Banking (包括commerical bank 和 IB)。

  一个是数量Quantitative类,这个方向我一开始就没想去走,所以了解不多,至少需要你具备一些coding skill(Python,C++/C,R,SAS等等。),modeling也是很常见的内容。很多的金融机构都需要Quantitative人才,因为论coding美国人还是普遍程度不如中印。Trading在芝加哥很流行,Algorithm trading,high frequency trade都需要quant人才。Quantitative analyst,trader,credit risk analyst等工作应该都属于Quantitative范畴。Quant我个人觉得对硬实力的要求更高,毕竟编程、数学、建模能力是混不过去的。interpersonal skill也不是说不重要,只要是干finance,这个就重要,只不过可能fundamental更看重networking和interpersonal skill。

目标和方向:

  其实对每个人而言,定方向是很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个问题看上去很简单,但是如果真的细想,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去决定。当初来美国我对金融类工作得具体分类根本就是了解的一团乱麻,所以希望大家在看完我的这篇帖子后至少初步分析一下自己的目标。Chicago是一个trading比较盛行的地方,换句话说Quantitative会比传统fundamental finance好求职一些,很多的金融机构都会去招Quantitative人,因为现在美国的金融越来越多的去进行量化,而IIT的课程中就大量涉及Quantitative的内容,在选课时你可以有倾向性的去选,Quantitative涉及比较多的coding,数量分析,机会的话是一定比fundamental多的,至少在芝加哥是,MMF毕业的相对我们MSF就好找不少,不过也不绝对,一会儿我再分析不同专业之间的career区别。fundamental的话,不好找的原因不是因为我们的工作比Quantitative低级,Quantitative相当于一个技术工种,你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就可以上手。但是fundamental很多都需要experience,工作入门门槛相对较低,属于刚开始谁都可以做,但是做到后面就会有区别的,走的管理层路线,很多美国人就可以胜任,那么公司就没有招外国人的必要。并且如果你要走fundamental我真的觉得NYC比Chicago会好不少,就拿GS的网站来说,Chicago的new opening可能一个月只会有两三个新的,但是NYC的一个月会有几十个。Chicago又是个期货起家的城市,这里fundamental就会弱势一点。所以最好早做决定,你到底要走哪个方向定了之后resume和curriculum才会有倾向性,你才会去了解你所想找的领域的信息。

  按照timeline去写,但是包括各种内容的bullet point会穿插其中,以黑粗标出,因为有些东西只能以重点形式说出,可能全文逻辑并不会非常连续,望包涵。  

赴美之前(选校,背景):

  南开毕业,TOEFL 94,Gmat 670(好像是),零零碎碎也录了一些学校,我这里只说Depaul,Loyola,IIT三所。当初还是纠结了一下,Depaul商科有名,Loyola算是小贵族学校了,IIT,额。这三所在Chicago local都算是口碑还可以的学校,当时Loyola学费齁jb贵,就没琢磨,后来来了之后跟当地人聊天,说商科loyola一般,Doctor比较强。在Depaul和IIT里纠结了下,后来和家父上官网看了一下课程设置,发现Depaul的MSF项目没有IIT的课程内容充实,比较虚。其实像我们MSF项目本来就容易学的很虚,想到IIT毕竟理工院校,课程应该会更Practical一些(和一年$8000的奖,咳咳),于是成行。

IIT Stuart 有很多专业,我在这个捡三个我有一点了解的专业去分析一下:

MSF:我在的专业,课程主要走fundamental ,一年六门基础课后,之后可以自由选择concentration,当然不选也可以。也包含credit和future、option知识,在芝加哥你躲不了。毕业后找工作难度系数比较高,financial analyst,research analyst,operation analyst,investment analyst都是可以去尝试的。项目好处在于两年,充分时间networking,找intern,坏处在于项目本身比较弱,并且不是OPT,找工作时是不是OPT区别还是蛮大的,曾经UBS就给我打电话问我可不可以去做Asia的data,但是最后告诉我人家至少要招2 year OPT,1 year不行,当时气炸。

MMF:IIT的MMF排名还是比较靠前的,课程难度比较大,第一年有两个MMF室友,过来还没适应这种难度,考试之前住图书馆一个礼拜也不是没有。更Quantitative一点,coding课程不少,课程难度很高。优点在于Chicago的公司也都知道到咱们学校MMF不错,Quantitative也更好找工作,缺点在于,如果你真的是个学习比较随意的人,来了会很痛苦,并且networking可能就没有太多精力了。但是毕业后找到工作的概率确实比其他任何专业都高,并且是Stem,OPT 3 year。

Marketing:学的课程我不是非常了解,但是我知道会学一些coding的内容,我认识的marketing的同学毕业后基本都去做data analysis了,最重要的是IIT的Marketing是Stem(MSF的表示不服),去年刚变成的stem,3年的OPT找工作还是有很大优势的,在此不细说了,有想了解更多的可以联系我。

  这里小插一下,这两年也被人问到来了什么学校,也有人隐约表达过南开毕业的为什么来IIT,首先要说,大部分抱怨学校差的人,自己的能力都没有到可以抱怨的资格。从我的背景看,我在我们大学班里应该属于菜到爆炸的那一行列,TOEFL应该是全班最低了大概,班里去哥大的一坨,MIT,Yale的也有(还特么是一对儿情侣)。来IIT之后,碰到过不少学生,觉得IIT学校不好,心情沮丧的。我想说的是,自己没有努力,被录取了之后反而抱怨学校不好,你没抱怨的资格。就我自己在IIT这两年上学经验来看,无论是Prof,还是Career Management Center的 Advisor,都是比较尽职尽责的,上课内容绝对有真材实料,抱怨学校差的同学,应该先把Prof教的内容学好。作为一个理工院校,IIT的商学院位置稍显尴尬,但是在这里的两年我能清楚的感受到,Stuart的Official在努力建设,开设了ACE课程,从去年开始有了自己的career fair,一切的一切都代表着至少学校在努力为学生的就业寻求机会,当然,每到招聘季,看看去UC,Northwestern的那些公司,再看看来我们学校的公司,诚然还是有差距的。



1st Year of Master.

  2014.08.10,来到IIT,开启了两年之旅。当时的心情已经很难寻回,踏上美帝的一刻,有一种天下我有,前途光明,无限未知等待探索的感觉,年少轻狂的少年。在学习之前,首先面临的就是生活。

生活:我大部分的同学都选择的标准化公寓(PS,LM,SC),价格中等,管理标准,可以找到很多同住小伙伴,家具需要自己去Ikea购买,回家组装,Internet自己办,一切的一切都要靠自己,并且最好买车,因为楼下比较危险。我住的BP,因为便宜,家具现成,价格便宜,只不过环境稍差。在吃饭这件事上,可能是因为我没有和同班同学一起住,两年来我基本都是出去吃,我个人非常喜欢料理,但是问题在于就我个人观点,做饭的时间成本太高。各位同学可以自己衡量。    学校周围的安全问题值得大家注意,平时最好结伴而行,Chicago没有那么恐怖,但是还需小心,尤其是最近一周学校周围连续发生持枪抢劫,个人安全第一位,得不到保障其他什么都不要提。  最后我想谈一下同住的问题,开学前新生群里会有很多找室友的小伙伴,我当时自己决定还是自己住一下,虽然个人还算比较social,但是还是希望有自己独立的空间,进行思考。关于生活可以说的有太多,细节太多,在此不一一赘述。

  料理好生活的一切的同时,第一年的重头之一就应该是学习了。

  学习:首先我先讲清,我不是一个普遍意义上的好学生,在IIT也是经常逃课,但是对上过的课还是有一个自己的评价,并且给我的感觉就是IIT老师开设的课程普遍比较实用。在此我先引用学姐的话,然后再附加我自己的评论。

  “IIT MSF Course: 课程不少,因为方向不少。第一年6门基础课,我一门没有waive学下来的,虽然502统计是我最后悔没waive的,因为本科全学过.  你要是本科学过高数和概率论统计,501 502这两门都直接waive吧,去选点别的感兴趣的学。第二年涉及选方向问题,我走的是corporate finance,公司金融,就业方向是做公司内部的金融财务工作,starting position 通常是financial analyst,做一到两年可以往senior FA走。corporate finance结构下一般涉及 cashier, treasurer, FP&A, internal auditor, business controller等角色,CF出来一开始做FP&A是比较常见的,做Planning和财务分析,要求比较好的会计基础和excel SQL等软件运用能力,和一定的Presentation能力。CF的终极目标,也就是这个框架的最顶端是CFO,所以CF的career通常最终走的是管理层路线。大公司的CF工作的竞争对象通常是一流美本和TOP商学院MBA毕业生。不过不用被吓到,我面这家公司时遇到连应付账款都不知道在资产负债表上而瞎说是在现金流量表的美本纸老虎,所以作为MASTER的你要足够自信。

  对于老师的评价我也只能给出基础课老师和CF方向老师的一些介绍……基础课503是最有用的,Modeling,也是我最爱的课程之一,学了之后你excel能力去申一般的CF工作可以足够傲娇和自信,我上的TOM老爷子的课,你也可以选另一个section,那个section好老师不少,可以学到足够多。如果你想走CF,那么我建议你modeling重点放在formula这块;如果你走QUANT/FE,那么建议你重点放在VBA和MACRO这块,为今后学VBA升级版C++等编程语言打基础。506也是我很喜欢的课程,紧扣CFA一级的FSA讲,财务报表分析钻得很透,做Project可以学到不少,rybak老爷子也是上课很有激情的CFA charter holder,我当初申CFA Society of Chicago membership就是他签的字。Greg的501力推!真的是,好的没得说,伊藤引理随机过程那一带略显深奥,但是矩阵和初涉505衍生品的那部分,包括欧式美式期权介绍,二叉树模型这些内容真的很不错。501是我反反复复看的课程,因为学好它意味着给你整个master打下一个战略性的奠基。vlookup hlookup这些function我也是从501学来的,而不是503。这个function是CF里反反复复用的工具,不过在我现在的工作中华丽地被Index Match PK掉。方向课程CF主要包括corporate finance , investment banking, venture capital,这些,有个equity valuation也沾边,不过更多是站在投资学觉得讲股票而不是站在公司角度。我辅导美本时候也间接地碰过本科的corporate finance,financial accounting, economics这些课程,把我本科复习了一遍……然后自己自学了一些UIUC CF方向的课程,如 M&A 和 Private equity这些IIT并没有开设,但是CF很核心的课程,因为IIT CF这个方向提供的课确实很有限,所以我的建议是你如果要在IIT走CF,必须要自学一定的东西,尤其是如果你本科还不是金融背景的话,就更要自学或者靠考证来学了……然后充分发挥IIT Modeling和高级公司理财等课程的quantitative风格把数量化加到你的CF理论和思维模式上,然后就很强大了。因为大多数商学院的CF方向毕业生,包括美本和MBA,并没有如此solid的数量背景去支撑研究公司的财务问题。CF如果能有足够的财务报表分析skill外加强大的建模和excel formula运用能力是最完美的。CF方向IIT老师都不错的,Prof. Fang,也就是我选的CF教授的CF非常有一套独到的approach,而且人很nice。 ”

  这段评论基本上已经非常到位了,第一个semester我上了Greg和Tom的课,Greg是我在IIT最喜欢的老师没有之一,上课直接操作Excel,写板书演算,最重要的是,他很萌。Tom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个老师,老爷子在我来的前一个学期没有教课,因为老伴去世了,第一节课向我们解释并道歉,当时我非常感动。Tom的Financial Modeling,前半段会教你一些Mediate的Excel skill,比如Pivot table,data table,solver,各种function(v-look up等等),这些在后来找工作中也是非常有用的;后半段主要教VBA,算是一个基础编程入门,也会让你受益无穷。Rybak的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也是非常有用的课,其中ratio analysis和valuation算是一个CF方向中和报表里比较重要的内容。课程的话我自己没有选很多很quantitative的课,上过trading的课,在此不做赘述。

  第一年的学习压力绝对不大,会有一个思维转换的问题,不过在考试能力上,中国人不应该有任何问题。文章开头我就说过,无论做什么事情,最重要的都是知道你想要什么,你想要干什么。IIT的Master项目好就好在有两年时间,有充足的时间给你适应和思考,志在毕业找工作的同学,第一年或许不用这么紧张,但是有一些该做的准备应该从第一年开始做,如果你犯懒,第一年不做,那么第二年也未必就能勤奋到哪里去,耗着耗着就到毕业,两眼一黑就回国了,因为找工作绝对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这包含经验的积累,心理状态的积累,知识的积累,万事赶早不赶晚。下面我说一些我觉得可以在第一年中完成,或者我觉得可能会对job hunting有帮助的事情。

  语言和PCA课程:在美国生活,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特别是在找工作时,你的语言好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公司不可能要一个连话都说不利索听不懂的人。我一直以来的观点就是,语言的好坏和你的分数和基础无关,和你的性格更为相关。TOEFL 80 还是110,就我们大部分中国学生而言,说英语还是弱项。如果你的性格是渴望与人交流,比较aggressive,那么你在美国生存下来的几率就要大很多。我非常理解大家不愿意主动开口和人聊天的心情,这是我们中国文化导致的,在外国人来讲这叫你的comfort zone,踏出comfort zone需要一定的过程和勇气,但是这是必须完成的一步。中国学生平时都会扎堆住,扎堆出行,这无可避免,但是抓住一切机会锻炼自己的性格,练习口语对你毕业后的工作会有很大帮助,无论国内国外。首先,如果能有一个兴趣爱好,参加一些club会比较有帮助,就我个人而言,我爱打万智牌,无论是去牌店还是在学校的club都是和外国人一起切磋交流,是一个蛮不错的帮助,其他爱好,包括网球,音乐,足球等等,都可以在学校找到有共同爱好的同学,是一个锻炼英语的机会。其二就是PCA课程,在新生入学后,大家都会参加一个English test,根据结果决定你上多少PCA课程,从几级开始上,有很多人很反感这个课程,因为这是个语言课,半强制性,而且收费。但是如果你就抱着抵触心理去上,那你真的就是又浪费钱又浪费经验,PCA是一个锻炼自己口语,学习英语语言、写作习惯的一个很好途径。有很多东西需要你自己开口去问老师,去挖掘。如果只是被动参与,混混时间,那上PCA就完全没有意义。任何课程都会对你或多或少有帮助,不要抱怨,努力吸收。

  ACE:这个职业规划课是IIT独有的,算是一个比较系统性的求职前准备流程,LinkedIn Profile、Resume、CV、Mock Interview、STAR method,都是非常实用的。Resume,LinkedIn,一切都要经过从无到有,慢慢打磨的过程,而ACE就给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开始点。ACE的后半程课,会联系一些company和alumni,为大家提供一些实地工作实习的经验。如果不出意外这将是大部分人在美国的第一份real world experience,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工作地点和单位不会有多么大多么好,让每个人干的工作也相差很大,有可能十几个人去一个很远地方干些连打杂都算不上的活,我也听过无数对这个工作经历的吐槽,比如这是不是让我们当免费劳动力,比如我干的跟我专业完全不相关呀。首先,美国的法律就规定了这个ACE的experience是不能与专业相关的,不然就会侵占我们OPT的时间;其次,学校帮我们联系这么多单位也不容易,也是为了大家好,实在没有什么好抱怨的,最后,把你分配到哪是根据一个课上的面试结果决定的,所以你的表现也一定程度决定了你到哪里去。就我个人而言,我和另一个男生被分配到了一个在Motorola负责outsourcing的老爷子那里,他叫Tony,当时他正好在帮美国一个客户解决GPS上太阳能电池板的问题,要从深圳进口,那么我就正好在这个过程中帮助他,了解了很多有关costume,duty,logistic & supply chain的问题,确实和我专业无关,但是重要的是在过程中体现的你的能力,而在后来,Tony也在找工作时给予了我很多帮助,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也认识了深圳一些负责人,甚至有一个和我聊的比较来的说如果我毕业回国可以推荐我去一些他相熟的PE。我想说的是,我无论是在PCA或者ACE课都认真参与,积极完成,我要反复强调的一点是,我最不喜欢抱怨的人,What you did yesterday makes who you r today。

   On-campus job,OPT/CPT与SSN:OPT是毕业后的事,暂且不提。CPT是你在校期间,可以用CPT去学校外实习,On-campus job,就是你在学校里工作。SSN就是social security number,申请条件大概就是政府认为你有收入,有必要具备一个SSN以进行收入登记(大概这个意思)。很多同学刚到美国想试试on-campus,这个还是值得鼓励的,可以build好resume后去jobs4hawks上投,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如果你有了on-campus job,你就不能再用你的CPT了,如果对在校期间找到intern,想用CPT去做intern,那还是谨慎一些。当然了做intern也有很多tricky的地方,你可以不用CPT去做,只要不pay。早点有一个SSN还是蛮有帮助的,毕业或者在学找工作时,有的Recruiter会给你打电话,有的工作需要你至少有SSN,有的没有SSN就不能提交,所以早弄一个有好处。

  Career Fair:学校每年会有career fair,我记得第一个Career fair我没去,那时候刚入学也就一个月,没有suit没有时间。后来每个career fair我都会去,但是to be honest,机会很少,来的公司里不到3%是招finance的,毕竟technology school。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有改善,不过确实帮助不大。就当是去免费练English了,毕竟在交流中你需要介绍自己之类的。去年开始Stuart开始有自己的career fair了,这个就有用处多了,毕业后的fair我去参加了,多数用人单位还是招quant的学生,不过毕竟都是financial service了,比较推荐。公司层次没有那么高,GS是来了,不过我强烈怀疑就是来撑个门面的。就算现在的fair不好,但这毕竟是开始,我觉得Stuart的CMC真的在努力的让大家有更多的机会,我相信他们未来也会继续努力。

第一年可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CFA Challenge,CMC的career path program,各类活动,如果每个都说那就太多了,最后说一条,认真阅读学校发给你的每一个email。特别是每周日下午的What's NEXT。基本上所有的信息都会包含在各类Newsletter里,不认真看你会错过很多机会和体验。

2nd Year of Master (Mainly About Job hunting and Intern)

  Resume和Cover letter: Resume的构建绝对是一个长期打磨的过程,我之所以 把resume放到第二年来写是为了把找工作的内容写的紧凑一点,但是resume的建立应该是从第一年就开始了。大部分人刚来应该是没有一分英文Resume的,之前我说过,最好的start point就是ACE课程上,讲到Resume时老师会让大家准备一份初稿,Stuart有模板,我觉得是个蛮不错的参考,最开始可能会碰到没有什么experience,没什么好写的问题,你国内的intern,甚至iit的作业project,能放的都先放上去,撑起一个架子,以后再慢慢更新。有了这个架子之后,往里填肉的过程是漫长的,把resume放在jobs4hawks上,申请职位前会有CMC的advisor先审核你的resume,过程中你就会知道你自己的resume是多么的幼稚多么的不合格,resume不改个十几遍以上基本是没法用的。格式细节我就不说了,自己多跑跑CMC吧。cover letter的构建过程和resume差不多,只是更加细节,你要在CV里表达自己的优势和激情。我的简历大改小改改过几十遍,要让看到的人Resume是一个你两年来努力的总结,不要让人家看完你的resume,还是不知道你能干什么,多用细节和数字增加可信度,尽量内容保持在一页。

  Internship:初到美国时,我的experience有三个,两个国内银行站大堂,一个undergraduate小组的financial statements analysis。现在的简历,只保留了国内financial statements analysis的那段,剩下四段实习都是来美之后自己找的。对,四段,虽然其中有几个我自己都不认为是正经实习,但是放到简历上,那就是实实在在的一段experience,找实习其实就是找工作的预演,有intern经历对毕业后的工作是很有帮助的。最开始的实习时间我觉得可以从Master的第一年暑假开始寻找,当然在上学期间你有本事也是可以part time的,实习难找,很难找,pay的实习你就别想了。intern 更多的是要靠networking,consistency和无限无数次的尝试去获得的,在这里我无法强调尝试的重要性,第一年里我非常想找到实习,我接触过传销组织,自己大雨天坐两个半小时的公交去suburb过,结果到了发现就是个骗子公司,有过各种悲惨的经历,但是有些事情你不去尝试是永远不知道的,我的性格是绝对不想miss掉任何机会,慢慢地也就了解了哪些是正规,哪些是骗子,这也算是收获。我的第一段intern,是我在学校Facebook上偶然看到晚上有个alumni dinner在downtown,当时是周五晚上,天气也很冷,我还是去了,到了之后发现整场只有我一个current student,全是工作了的,完全不知道怎么融入,举着一杯酒就硬站在那跟人聊,后来跟一个人聊到我还是学生,在找opportunity,他就说,明天你可以来我这里(虽然后来发现非常坑),到时候去了,发现就是他自己的一个小投资公司,叫我们去了帮他录入他的个人账单,帮他更新公司LinkedIn和Blog,这就是我第一段ugly的经历,万事开头难,不要总挑肥拣瘦,什么工作包括intern,都是一个从低到高的过程。第二段是ACE的经历,之前说过,在此不赘述。第三段是我网申得来的,我subscribe了很多intern的website,不停申请,这里我的supervisor是印度人,我其实是remote work,公司在NJ,也是干些打杂,帮他做fund raising的PPT,帮他在LinkedIn上找potential customer。第四段是我觉得还算有收获的intern,在一家trading firm做equity trader,还是源于刚入学初在一个social场合认识的一个学长,一年半以来保持联系,有了这个机会他才会想到我。所以你其实可以看到,我的大多数intern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是我觉得这应该是一个常态,我的态度就是来者不拒,不挑肥拣瘦,无论是什么样的experience,都会给你带来收获,每个都很ugly,但是放到resume上就是实实在在的四段,我甚至可以删掉一段来保持更concentrate。找实习需要你step out of comfort  zone,多跟人交流,就算没有结果,但是你至少也锻炼了自己的interpersonal skill和English,这些对你毕业后的job hunting是很关键的。

  Job Hunting:如果你之前一直在做准备,那么其实最后的job hunting是一个很水到渠成的结果,不是说很好找到,只是你已经具备了找工作的心态和材料。如果你在两年的master期间没有做足够准备,只是毕业前后开始一拍脑门要找工作,那我对你不抱乐观态度。因为当你开始找,你就会发现一系列的问题,我去哪里找?应该用哪些网站?怎么有效利用LinkedIn?我的Resume不够吸引人,但是我该怎么改?一系列的问题叠在一起最后只会造成两个结果。1.你被吓怕了压垮了,直接回国了事儿。2.你在这耗着,耗到最后完全看不到希望,回国了事儿。

  找工作最直接的就是网申,网申就属于那种请你照着几百上千份儿投的意思,每个人都能网申,就我个人而言,我网申的结果不是非常好,99%都没有回信儿,这里我要说一下我自己对于网申和Staffing company的一点理解。我从研二的开始就开始投网申,属于半投intern半投job那种,当时想的就是能提前熟悉这个流程。一开始网申是没有回复的,当我坚持投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虽然我投的那些工作基本都没有回复我,但是开始慢慢的有Recruiter给你打电话,给你介绍一些他们正在召,觉得你合适的job,我接到电话多的时候有时候一周五天有四天会有人给你打电话,虽然可能一些工作比较低级,不是你想申请的。所以我推断,这些猎头公司可能有一个类似联合数据库的东西,会侦测一下近段时间有谁在网上application比较活跃,然后一旦有合适机会会联系你,所以网申是一个大家都要走的过程,一方面是申工作,一方面是让别人知道你在申工作。我的网申之路从研二第二年开始就开始了,一直持续到毕业后,网申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因为你看不到终点在哪里,反馈回来的基本只有拒信,并且如果你做网申你就会知道,每个网申都会问你性别,人种,是否disable,是否veteran,需不需要sponsor,有时候你填到最后发现要你填是不是sponsor,这就很令人depress,job hunting的过程:网申没结果-开始有电话面试/Staffing firm给你打电话-被卡H1b-pass了phone interview 去on site-on site挂了-更多的on site-offer。建议尽早开始这个过程,就算你在学校还不能fulltime,但是至少你知道了流程是什么,接电话也是练口语的过程,这样慢慢慢慢,你就会自己分辨,这个recruiter是不是靠谱,我要找的工作细分什么类,我的skill set比较适合那些job之类的。如果你是毕业后才开始,那么听着阿三给你打的电话,你会非常不适应非常崩溃的。

  Networking: 从到美国之后,你就应该学到了这个新词,在国内叫拉关系,人脉,美国也一样,一个refer能顶的上你一个月的网申。在此先引用一段之前学姐说的:

“ 不少前辈和师长向我灌输要networking这样的概念,去认识professionals然后开口要机会。我的工作是网申申来的,所以networking这块我不能提供任何有建设性的建议供参考。我个人并不是很推崇这种方式,因为networking始终是一种被动的策略,你的机会始终要靠别人来给你,而并没有任何自己大展身手的空间和太多主动性。最直接明了的方式在我看来就是网申,你可以take as many initiatives as you want. 而Networking,你永远不知道谁会是你的贵人,永远不知道谁能够给你一份工作机会。或许也是因为我从来就不是那种可以靠好运气的命,所以命中注定我和networking无缘。与其守株待兔坐等别人给你好脸色给你机会,还不如自己踏踏实实网投。你一天想投10份也行,想投100份也行,命运全掌控在自己手中。 ”

对此我可能有不同观点,我觉得学姐说的对也不对,因为我就是喜欢一切靠自己,把希望放在别人身上确实不是很可靠。但是我只能说job hunting绝对是一个考验综合能力的过程,甚至你的interpersonal skill在这其中比你的knowledge要重要的多。我四个intern,有两个是networking来的。其中一个是去alumni dinner,另一个trading是在一次CSSA聚会上认识的一个学长,加了微信保持了一年多的关系,有机会才会想到我。我个人不是很喜欢一直聚会一直party那种,喜欢适当的大家坐在一起无论是娱乐也好,互换信息也好。其中这个度你要把握好,我属于比较宅那一类,但是拉出去social绝对没问题,如果你天天聚会party,回到家你会发现其实自己非常空虚,没有进行独立思考的空间。Networking不完全理解为一个为了找工作而进行的活动,如果说你一个礼拜之后开始找工作,今天开始networking,带着这种很重的目的性去接近别人会显得非常急功近利,最好是慢慢地积累自己的人脉,在这个过程中充实自己,等待机会,学习行业,那么最后自然别人有机会会想到你。这也是一个把自己expose as much as possible的过程,你找工作,你要让别人知道你在找,你学富五车,你要让别人知道你能干,不然的话光是纯网申,想达到目的会相对比较困难。

  Interview: MMF(Quantitative)的面试包含比较多的technical问题,因为这就是工作中需要的,代码怎么写,modeling怎么做。我实在是一个老爱逃课的孩子,知识学的不怎么样,曾经在上学期间电面过CME的一个intern,直接被毙,希望各位Quantitative的同学一定要注意自己平时的学习内容,在面试中会问到。CF的面试涉及大量的Behavioral questions。这类问题设计的出发点和逻辑在于,以你过去的表现去推测你未来遇到同样情况和问题时你多半会采取的解决手段,并且对你这个人以前做过什么事情有一个更深入了解,同时看你的交流能力,表达能力,工作渴望。其实很好理解,你在街上和一个人说五分钟话,你就会对这个人有一个初步认识,你就会知道这个人大概性格,值不值得信任,而这类问题的确很make sense,因为有一项调查发现在CF领域大多数后来很成功的人士都是当初面试时回答behavioral question回答得很到位的人。这类问题典型代表就是,tell me about a situation where you use your leadership skills to solve a problem, tell me a story about your success, tell me about your failure, describe something which shows your teamwork spirit, describe your strength and weakness…等等。

  面试之前要做的功课:有的面试之前你是知道谁要面试你的,那么好了。第一:把你申请的job description细细研究,全面了解可能会问到的任何知识点。第二:去面试官的LinkedIn profile去查,想象他可能要问什么。第三:对自己的简历必须有一个非常清晰地认识,如果人家问到你一段experience的内容你答不上来,GG。第四:可以去glassdoor啊之类的各种网站查查以前这个公司的面试题。



  关于是否留美的个人感想:这个问题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答案,并且在你在这里学习的期间还会不停变化。有的人就是来镀金,享受两年生活然后回国;有的人是家里有路子,回国有一个好安置;有的人是想在美国留下来,但是又不确定要留多久;这些想法都是完全没有错误的。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年纪越大你就越应该明白一点,要尊重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最重要的是你自己的想法是不是明确,你是不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你应该对个人有一个短中长期的计划,不能到哪时说哪时,因为说时快那时迟:)。我碰到的大部分同学,都是想毕业后工作两年回国,我也跟一些在这里找到工作的同学,没找到工作的同学,回国的同学交流过,大家都表达出了一个意思,在这里比较自由。在我们这个年龄还领悟不到两国间工作后的差距,不过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美国的工作比较人性化,尊重人,没有中国那么拼。中国的机会多,发展快,但是比较靠关系。没有一个选择或者说答案是绝对正确的,我可以告诉你一个绝对正确的答案:如果你做出的选择,让将来的你不会后悔,那这就是正确的决定。

  我尊重每一个出国留学的学生,远赴他乡,独立生活,无论是出于从众还是自己深思熟虑后的结果,我们的青春都被异国的生活烙上了深深的印记。我的忠告就是,作为我们刚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一定要保持一个好的生活习惯,先学做人,再学做事,不要眼高手低。身体健康第一,工作第二。家人幸福平安第一,个人财产收入第二。孝敬父母第一,自己享受第二。作为Master,我们处于人生中最关键的一段时光,一定要好好珍惜,读自己喜欢的书,去自己喜欢的地方,多学习多思考,时间是世间最公平的事物,顺心意的活,如果你能做到无悔二字,那么无论结果如果,你都一定是成功的。

  两年前我的最大遗憾就是,那位学姐没有留下联系方式,有很多问题我不能很深入的去向她学习,在这里我留下我的联系方式,因为找工作实在是一个庞杂的过程,一篇文章并不能完全涵盖,如果有问题的同学我们可以再互相交流。qq&wechat:476194586

  "祝所有想留美的自强不息的同学们找工作顺利,找到自己满意的职位。祝大家一切顺利。感谢我的母校IIT MSF.-《在美国找工作的心得,回报我的母校IIT 》”

  ​                                                                                                                                                                        13:50 PM Nov. 20, 丙申年秋

                                                                                                                                                                                          Chicago
发表于 2016-11-21 08: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篇非常好的心得…说的都非常中肯!帮助很大!前排强势点赞
发表于 2016-11-21 08:4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楼主!               
发表于 2016-11-21 09:2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16-11-21 10:5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16-11-21 23: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LZ真诚的分享
发表于 2016-11-22 15:3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16-11-23 14:4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的分享
发表于 2016-11-24 10:2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
发表于 2016-12-14 02: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4-3-29 02:32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3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