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标题: [讨论]MBA申请---不让你的弱点拖后腿的诀窍 [打印本页]

作者: pumpkin    时间: 2005-7-27 04:05
标题: [讨论]MBA申请---不让你的弱点拖后腿的诀窍

请比较以下两个MBA申请人:张小姐拥有一所著名大学的工商管理本科学位,在一家商贸公司积累了三年的工作经验。李先生毕业于电影学院,是一个具有丰富经验的自由职业摄影师,曾为多家杂志提供图片。如果你是评审委员,哪一个申请人你会偏向于录取?


先看张小姐的长处: 三年在商业界的工作经验会让她对商业运作比较熟悉。能在一所著名大学获得本科学位证明她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工商管理本科学位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她已经接受了一些商科基础课程的训练(例:统计学、经济学)。根据她的背景,她应该能够顺利地学完MBA 课程并在毕业后找到一个商业界的工作。


听起来象一个很保险的选择。从评审委员的观点来看,张小姐的弱点在哪里呢?她没有其他太明显的弱点。但她最大的“弱点”就是:具有象她这样类似背景的MBA申请人在各个学校都太多。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她不是在和李先生竞争,而是在和几十甚至上百的同类型申请人在竞争.


李先生的长处,从评审委员的观点来看,很简单。他很可能是一大群申请人中唯一的一个自由职业摄影师。由于MBA学校通常会很重视学生背景的多样性,李先生从其背景来言确实颇有吸引力。


但李先生的弱点也同样“瞩目”:他可能定量分析能力不强,有不适应MBA定量性课程的危险。因此,他也许会中途退出。此外,因为他缺乏在正规的商业组织结构中深入的经验,也可能不利于他拿到MBA 学位后找到传统大公司的职位。


读到这里你也许应该明白MBA评审委员在评估申请人优势与弱点的思路: 对于学校而言,每个申请人的“收获/风险率”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学校希望每个被录取的申请人都给学校带来大的“收获”。同时,学校也希望每个被录取的申请人只会给学校带来小的“风险”。所以,每个申请人的“收获/风险率”越高,被录取的可能性越高.


申请人的策略:强调自己能为学校带来“收获”,强调自己只会给学校带来小的“风险”; 或者两者同时强调。


对于张小姐来说,她的“弱点”基本取决于外部个人无法控制因素,所以她应该尽力强调自己能为学校带来的”收获”。比如:为什么她认为自己在有这样类似背景的MBA申请人中是与众不同的。她可以谈及自己工作的广度,对行业了解的深度,主要的成功业绩,克服的种种挑战,以及MBA毕业后她如何打算运用学到的技能使自己的职业生涯更上一个台阶。


李先生的策略则完全不同。他的“收获”值已经很清楚。他所要做的就是要尽力减低他的“风险” 值。比如: 他可以在申请前就选修一门统计课证明他有克服缺点的决心,他也应该在个人声明中表现出强烈的读商学院的愿望,列举出与商业管理领域相关的经验(如了解出版业的运作、社团领导职务等)。最后,他必须提出一个MBA毕业后具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比如:开一个专业摄影公司)。


以上两例子说明每个申请人的职业背景都可能在评审委员的观点来看有正反两方面的解释。申请人应该调自己的“收获”,淡化自己的“风险”。在结束本文前我在列举一些与常见职业背景相联系的正反两方面的可能解释(虽然有些可能是行业偏见),为相关职业背景的申请人准备申请材料提供参考。


1. 销售人员


优势: 沟通能力,人际关系能力,自信心
弱势: 分析推理能力,短期目光


2. 工程师


优势:数量能力,团队精神,习惯于严格的学术训练.
弱势:对外界的兴趣,沟通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同类申请人众多


3. 商业咨询师


优势:聪明才智,领导能力,研究分析能力,全局观
弱势:傲慢,实际管理经验,同类申请人众多


4. 银行/金融从业人员


优势:数量能力,懂会计,研究分析能力
弱势:人际关系能力,傲慢,同类申请人众多


5. 创业者


优势:执着,实际经验,全局观
弱势:无耐心学理论知识


6. 作家/艺术家


优势:独特视角,创造性,沟通能力
弱势:数量能力,领导能力,毕业后就业能力


7. 非赢利性组织从业人员


优势:独特视角,申请人少
弱势:与MBA文化的隔阂,管理决策力


8. 程序员


优势:聪明才智,数量能力
弱势:沟通能力,领导能力,不愿发展“软” 能力


作者: pumpkin    时间: 2005-7-27 04:06

又是某些人的观点,如果在申请的时候,把自己“栽种”在这些观点里面,那就惨了。。。。。。


作者: machinegun    时间: 2005-7-27 09:30
你是原来的那个南瓜MM吗? 曾经好熟悉...
作者: IDAISY    时间: 2005-7-27 13:25
以下是引用pumpkin在2005-7-27 4:06:00的发言:

又是某些人的观点,如果在申请的时候,把自己“栽种”在这些观点里面,那就惨了。。。。。。



why? mm能说得详细些吗?我还以为这些观点很对呢。
作者: 御风行    时间: 2005-7-27 17:41

是啊是啊。怎么回事啊?


作者: pumpkin    时间: 2005-7-28 01:20

武功一旦分了流派,就入了下乘了。。。。


作者: fenixfly    时间: 2005-8-3 18:17

可是如果还没进门派,就指望着一步登天练个独孤九剑,那现实么?


作者: flyingusa    时间: 2005-8-3 22:07

分析的很有道理,受益匪浅,楼主谢了.



作者: jerrold0023    时间: 2005-8-3 22:16

一楼和二楼的内容好像态度不一致阿。楼主到底要干嘛?


谁来解释解释?


作者: weewee    时间: 2005-8-3 23:15

多角度看问题,这就是搂主的苦心啊。


没有什么观点是一定正确的,就是说搂主发表的不是结论,而只是Info,如何理解需要我们自己进行分析。


作者: dingrhan    时间: 2005-8-15 11:49

Yes, aggree with weewee.


楼上几位没必要那么穷凶极恶地声讨楼主吧。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人家热心才发帖子,多听听没坏处。


至于如何present yourself, that's for sure you can't push yourself into some ready made templete, that's common sense.


作者: zimerman    时间: 2006-10-17 23:28
thx! ding
作者: yaoyao99    时间: 2006-10-17 23:44
We love pumpkin! 
作者: wwwzzz    时间: 2006-10-18 02:59

我当年申请的时候看过与原帖类似的观点,很有启发。

我自己是属于非典型背景,所以在申请的时候特意强调了自己的FIT,比如定量分析能力等等,而不仅是UNIQUENESS,否则学校会觉得这个人恐怕不是读MBA的料。

文中所列的STEROTYPES也比较有代表性,至少我要是听到某人来自这些“大众化”的背景,第一反应都跟这上面写的差不多,会有意识寻找他/她身上与众不同的地方。也许是了解到这点,许多典型背景的成功申请者,咨询顾问/四大/软件员等等,都避免太多着墨于别人也会有的职业特质,而是尽量树立个人风格,甚至别出心裁到“搞怪”地步。


作者: chrishuoshan    时间: 2006-10-18 21:58
不知听谁的好了
作者: rock2007    时间: 2007-4-9 15:17
ding
作者: conniedaiyun    时间: 2007-4-9 15:40

强调收获,淡化风险 AGREE!!

不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无论如何谢谢lz的帖子,看过有收获


作者: rock2007    时间: 2007-4-9 15:53
不知道南瓜毕业了没有?
作者: lisy    时间: 2007-11-11 10:37
看了帖子,很有启发,这就改Essay去。不过我有点困惑,我是理工科毕业,商贸背景的,是不是应该强调理工科的背景啊?
作者: lymix    时间: 2007-11-11 10:46

申请的短板理论






欢迎光临 ChaseDream (https://forum.chasedream.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