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了3个多月,结果还算不错,750(M:50/V:40)。其实这些经验以前CD上的牛人都说过的,只不过是在我身上再次验证了一次 1. 重视OG,掌握出题思路。OG的CR/RC我做了1遍半,SC做了2遍,math1遍,主要是太忙了。每部分后面的题比前面的难。我RC/CR的半遍就是只做了后面的题。SC比较差,前50题只做了1遍,第50题后面的题做了3遍,所以总的说算2遍吧。如果复习时间够的话最好做2-3遍,特别是SC,而且SC的解释很有用。 2. 多总结。CD牛人的经验是做题和总结时间的比例是1:3,我个人是1:2,有两个好处: - 可以提早发现自己的弱点和自己有哪些不好的做题习惯。我就是在OG做完第一遍后统计了下,发现SC和CR的削弱题比较差,就重点加强突破。其实有时候做错,并不是方法或知识点没掌握,而且做题习惯不好,包括自己对题目的理解和官方的理解有什么差别,特别是数学和逻辑,题目的理解很重要。不好的习惯在下一次做题和模考的时候要有意识的去改正
- 平时做题的总结和统计对最后阶段的复习很有用。SC我就是把每遍做错的题和没把握的题OG上的解释和自己的体会(主要是为什么做错了)总结了一遍,然后最后一个星期拿出来看了一遍。平时不总结、统计的话,考前就像大海捞针,很难有针对性的复习
3. 作文尽量把题库看一遍。我作文分数还没出来,但感觉不好,主要是因为准备时间太短,题库都没看过一遍。只是考前把机经上的题看了看,结果没撞上。argument的7宗罪很有用 4. 数学没怎么复习,只是把OG的题做了一遍,把不懂或理解错的单词、概念、句型整理了一下,考前再浏览一遍。个人感觉GMAT的数学不难,关键是对题目理解的正确,还有题目的一些细节不要漏看。模考的时候,数学经常就是题目细节没注意,导致做错。 5. 最后一个月注意积蓄体力。考前第一次模考完,我整个人感觉都蔫了。4个小时的考试,最后水平能不能发挥出来,就是看体力如何了。我是考前1个月开始游泳,每星期1-2次,最后一星期休假在家复习时每天下午都去游泳。锻炼对缓解疲劳,释放考前的郁闷很有用。我模考了4次,最后3次体力上慢慢习惯了。实际考试的时候可能会因为紧张的关系,体力会消耗更大的 6. 关于机经:个人感觉不重要,我考前只看了作文的机经。机经和做题方法的关系就像是鱼和渔的关系。平时方法掌握了,机经只是锦上添花,而且机经太多,不可能全都记住。不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大家根据自己实际的情况来利用好机经。 7. 关于模考:个人感觉GMATPrep还是比较准的。我模了4次:2次740,1次720,1次760,最后实战750 其它具体的方法不说了,我主要是根据新东方上课讲的那一套,还是挺有用的,特别是RC和CR。辛苦了3个多月,终于告一段落,考前积累了很多郁闷、感慨,考完反而一片空白。谢谢CD对我的帮助,希望后面的同学杀G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