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之有道:一周数学满分
一、回顾:
我前后考G三次,分数:620、610、750(51/38)。历时近一年:11月、6月、9月,全职复习。基础自认为不错:之前考过雅思6.5, TOFEL(05/5T)623。今年6月考到610 也沮丧了半天:不解、怀疑自己的能力。 第二天就报了9月的考试,并发誓不管结果如何,这次是最后一次考了。现在终于如愿以偿。回顾考试历程,希望把三个月的感悟和大家分享,并激励所有仍在G途的XDJM 们。
二、准备材料:OG、大全、GWD
三、各个击破篇
MATH:一周数学满分
三次的成绩48,49,51。我虽然是学计算机的,可这是10多年前的事。所以从开始对数学就不敢掉以轻心。前两次:考前把OG 所有题目作了一遍,错题又做了二遍,作了本月JJ,FF看了部分, GWD全作了(每次只错1-2道,每篇作过4遍了),结果成绩差强人意。本次考前我想:考G要成功,最好数学满分。而且MATH对我们中国人来讲是个软柿子,比提高VERBAL要容易的多。这次考前用一周时间把FF 全作了,但讨论只看了一半。本月JJ全做了,考前又看了一遍。但我认为这些并没对我MATH的提高起到关键的作用。真正对我帮助最大的是ETS新增的官方模考软件GMAT Prep:强烈推荐!!
此软件的好处是,它虽然只有两套试题。可是有一个比较大的题库。(不知 PP3是否如此,没作过,所以没有发言权)在考前一周,我每套试题模考了3次,发现每次重题的比例并不高。而且难度比考试高。(考试时我们有JJ,这里的题大部分是新题)从开始作不完题目,到最后两次全是满分的过程中我发现:错题并不是单纯的不会作或马虎。大部分是因为慌张,紧张造成的没有看清题目所问的问题或是漏掉题目中关键的限制词。我发现了后,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从此题目看的越发的仔细,ETS 的tricks 也就一目了然了。此次考试时题目我基本上读两遍,结果验算一遍,还提前12分钟考完。至此可能有些XDJM会轻蔑的发笑:什么呀,好象发现了新大陆。我早就知道。我要强调的是光知道没用,必须具体地在每道题中去体会。找到满分的感觉和自信。
VERBAL:
首先特别感谢wangyu73 对我的帮助,他二个小时的面授使我认识到自己在RC的差距。其次感谢北美760, GMAT 的“感觉”的作者xiao_zhoutou: 她的心经使我认识到什么是760 的感觉。此次的考试历程再一次印证了“感觉”对头的快乐。再要感谢“薰衣紫草”在她的心经中的精辟观点。下面我也谈一下我在各科的体会。
SC
OG 虽没象薰衣紫草那样的精雕细凿,我其实也不知看了多少遍了。从最早的“三板斧”:一斧:3-2 split、 二斧:二选一、 三斧定“乾坤”,中间的关注所有细节:结果是头大,语法点上千个,感觉一头乱麻。到重归“三板斧”:按“薰衣紫草”的“三词雅论”:前三词,尾三词,中三词。好处“感觉”多多:准确率高:80-90%、 费时少:1分钟之内、省心:不知XDJM 们如何,我是错误选项看多了头疼想吐。此过程关键是把握绝对错误:比如主谓一致,和ETS 的考点:比如which 的考点:正考:伴随-ing, 或同位语;反考:伴随ing, 同位语补出错。(有点废话)
我想每个人都作了总结,有些人用了《菜鸟手册》。我也用了。《菜鸟》的优点是面面俱到,适用于前期对OG 的研读和考点的分类。缺点是没在一个文件中把所有的题放在一起。这样对每个考点难于对比发现规律并串在一起:象散落的珍珠,不是珍珠项链。我是把OG中一个大的考点的题全部考到一个文件中,然后按规律总结。例如:比较的题:注意两点:比较对象:主、表、宾、状,和句子的结构:主系表,主谓状,主谓宾。 比较主语时:前两个结构助动词必须省略,补出就错,简洁原则,没有歧义。最后一种必须补出助动词,否则比较对象不清。这样总结后,对以前所困饶的比较的省略,助动词的补出等一清二楚。对考题中有比较的题目“感觉”特爽。
要强调的是OG 的研读必不可少,占70-80的比率,大全的练习更是不可或缺:是锤炼“三板斧”的必经之路。GWD 提供了实战中的题目,可以进一步验证“三板斧”的威力:如果正确率大于80%, 每题时间控制在1分钟之内。 修炼如此地步,你的斧头应该已经锋利的能化解来自ETS 的各种险招了。
CR
令人费解的是本人领导公司多年,自诩说话条理分明。怎么一遇到GMAT的逻辑就犯昏哪?实在是不服不忿。这是前两次的感觉。因为许多NN 在心经里讲逻辑不用怎么复习,凭咱中国人传统教育培养的智慧,只要看清题目,答案一目了然。所以我在前两次的考试前,逻辑是下最少力气的,第二次时只看了一遍OG。考试时惨了。每道题费时超过二分钟不算,答案一点把握都没有。
逻辑的突破是首先认识到推理过程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归纳题中。(强烈推荐携隐的归纳总结篇)。其次原则(lawer的总结中)很重要,但找到ETS 的定式思维更实用。就是具体到每种题型的固定套路。举个人人皆知的例子:逻辑题中涉及AWA 中”after this ,therefore because of this, either-or,削弱的套路大部分是他因;一个实验中A 组、B 组使用C结果不同,推出C 是原因:支持:A,B初态相同等。我想强调的是不要停留在原则上,一定要对具体题的套路了解。上策:快速找到正确的选项。下策是:比较出真知。当然有时在套路不明显的时候,不得不出此下策。不管出自何种策略,必须保证在1分半的时间内选出正确的选项。这就要求熟练。我特别喜欢tonyadidas 在他心经中描述的感觉:就象作题的机器;Xiao-_zhoutou: 象打游戏机一样。如果没有到此程度,大家还要继续钻研OG。我的做法也是把OG中所有一个题型的题目放在一个文件中比较总结。这样作的好处是1、相同题的共性明显,好找规律。2、易于把GWD,大全中同类的题COPY在一起加强认识 3、很快可以复习一遍。
RC
本次考前状况:单词基本没问题、句子理解有偏差、(和wangyu73讨论时发现,以前没发现,真是迟钝!)文章看成一片。做法:1、翻译了5篇文章 2、所有文章标出每句话的作用,段落大意,画出逻辑图3、按套路归类(新老观点,问题解决,现象解释,结论总结,特殊套路),总结主题题4、删掉所有标记,重看文章和题目。这样前后至少4遍OG。 中间把RC大全中GMAT的文章都做了。GRE 作了400道题的样子。即使这样考前也没有达到熏衣紫草的境界:看完一句话,就知作者下一句话要讲什么。但能大致把握到文章的行文脉络。
GWD
提前三周作的,因为前两次复习中每次都作了2遍,已经相当熟悉了。本以为没有多大收获了,其实不然。因为经过所有的训练后,再作GWD 的老题有一种,说的玄点的:孙悟空火眼金睛的感觉。这种感觉不是建立在记忆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原来困惑的题目好象一下清晰了许多。以前特在意错几个,这次是错了一定找原因。有时因为搞懂了一个问题,即使错,也大喜。
模考
GMAT Prep 软件VERVAL 部分也很好。虽然CR大部分是OG的题, RC和SC基本是新题,SC中包括有些GWD 和大全中的题:有几个在CD上大家争论过,这次ETS 给出了正确的答案与我们的答案不符,作过后大家就知道了。我的几次模考成绩分别为740-790,实战成绩750,还是很接近的。
KAPLAN:作过3次,最高分570。文章不对路子,SC简单, CR 还好,MATH 提干太饶了。不推荐。
此次考试的景况:
作MATH 时出奇的镇定。奇怪的是前两次考后基本能回忆起25 道题左右。这次却对大部分的题印象不深。 VERBAL: 预想前10题出两个阅读,到第10题时间只剩50 分钟。实际出乎意料:连续6-7个SC,都不是全划线,也没感觉难度提升,1,2道CR,一篇RC,短:看文章两遍。作完12道题时间剩60分钟,后面也许做CR 和SC 很快(SC 中GWD 几乎没有,CR 有GWD 中2-3道),文章基本看两遍,题目全回文中定位。作完30题时还剩20 多分钟。总之,没有时间紧迫的感觉。
结尾:
从以上复习经过,大家能看到我的努力。考G 除基础超一流的大N外, 每个人都要付出十倍的努力。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我特别想对考过多次的XDJM讲:只要不放弃,成功只是时间的问题。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首先感谢老公Tom,儿子Jerry的支持。你们是我的动力来源。
其次感谢wangyu73 对我的帮助。是你为我点燃了一盏明灯。Blackhorse, 还有以前北京“逍遥队”的队友们:队长Skidals, 而今…
最后感谢所有CD上的人无私的互助行为。
祝愿所有考G的人早日修成正果。
刚收到ETS正式成绩单:AWA 5, 感谢岁寒三宝的帮助!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22 10:57:36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