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完之后如同考试之前一样,依然感觉虚弱,没有力气。凌晨在机场等待晚点的飞机的时候,看完了第二遍的数学寂静。下午在广州开会的闲暇,整理完了第二遍的阅读思路。凌晨三点钟,飞机在虹桥机场降落。打车回到家闭上眼睛,脑海里一遍遍地播放着以前的场景。那些关于成果或者失败的泪水,那些陪我一起哭过笑过的人,静止成一张张的幻灯片。八点半开始睡睡醒醒,一直到十点半起来的时候,大脑依然昏沉沉地抗议睡眠不足。点了肯德基的鸡肉饭,想来对考G也是个好兆头。在走之前做了寂静里的题目,大脑依然没有苏醒。
考试,作文。第一篇,写得不大顺畅,因为键盘打起来非常硬。第二篇AI是简单的题目。想了不到一分钟就开始动手打。算是比较顺畅地结束。没有换题。
数学,在前三道题上花了些时间。这前三道题并不简单,而且是完全没有见过的。让我有些紧张题库有没有换。接下来就开始遇到寂静,但是只记得做法,完全不记得答案。这里的教训是,数学寂静一定要从一开始的时候就开始看,如果集中在后面看,时间会不够用。而且不仅要把题目弄懂,答案也要记住。这次没有记答案,一些题重新算过,不确定是不是对。PACE在遇到难题的时候就慢了下来,数学实实在在比PREP要难,有些题花了很大力气才读懂,而且也很花时间。最后一道题只有一分钟,是猜的。可见PACE其实很慢。
数学之后就开始有点紧张,因为数学的进展并不好。Verbal的时候决定要抛开过去,不再想数学的对错。Verbal很重要。
Verbal第一题是一道语法,并不难。我把时间隐藏了起来,之后这样才能像做练习一样做考试题,集中精神并且不紧张。不慌不忙地做题。CR做得都比较确定。RC遇到的都是寂静,前三篇寂静对脉络比较熟,但还是重新读一遍,以便定位。但后来想想,应该是有些题没有认真定位去做,所有最后V的成绩不好。最后一篇寂静的脉络没理清楚,所以有些不确定。但是PACE一直很好,到还剩11题的时候,还有20分钟。最后把时间拿出来的时候,看到时间还是会有些紧张。继续做完了V剩下的题目。最后一道SC不确定,但想到大局已定了,就选了一个点NEXT,然后出成绩。语文做到后面确实感觉越做越简单了,但不知道连续出错问题究竟是出在哪一段。
这个分数和第一次模考PREP一样。但当时是Q46,V33。Veral在复习的最后几天,复习寂静的过程中,反而有点被淡化和模糊掉了。
回想起考试的最后一周,从第一次模考PACE一塌糊涂,到后面慢慢可以适应PACE,都是考验和进步。只是留给自己的时间还不够多。
数学需要花时间,它并没有我原本想象的那么简单。数学至少要在PREP的时候找到51的感觉,并且在开始就一直追寂静,直到最后对寂静的题目完全没有问题。这种追求完美的态度,对于数学来说还是很需要的。
语文。弱点我相信依然是在语法和阅读。逻辑在后来的考试已经可以比较确定了,而且对逻辑题目的理解也不成问题。
这个阶段就是要按照PACE来做题目,巩固和熟悉GMAT的考试思路。
按照PACE做题还是比较重要的。
--------------------------------------------------------- 附上自己在别人整理基础上简化和修改的寂静。 还有对于CR,个人感觉在复习阶段有了蛮大提升,功劳来自于CR Bible。也在附件里面。 看完CR Bible,复习的时候就是过笔记了。在Daisy原来的笔记基础上做了些修改。 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