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二战是10月19号考的,和第一次的复习方法完全不同。 我第一次参加完培训班后,主要都是在做OG,没在电脑上做题,只做了一次Prep模考就去考试了,所以第一次考的时候看到verbal题都很蒙,考不好也是情理之中的。 我这一次真的有很努力在复习,认真做Prep破解,而且随着做题的增多,我觉得verbal越来越有感觉了,错题也逐步减少。在考前2周,我做了3次Prep模考,分别是600,640,710。最后一次模考是考前三天,当屏幕上出现710分的时候,我真的好惊喜,我觉得这么些天的努力没有白费,我的gmat有救了。我考试的时候,4篇阅读碰到了3篇阅读机经,第一篇不到一屏,中间两篇都是一屏半,最后一篇不到一屏。我感觉我做到中间的时候我的verbal题难度还可以,这就应该说明我前20题应该做得不会太差,那应该不会进低分库的,而且所有的逻辑我都看懂了,语法很多题也觉得比较有把握。只是到最后感觉题目难度没上去了。可是,最后考完还是620分(数学49,语文25)。 说一下我的情况吧,我学校是985,211工程的,年级专业排名也很靠前,而且一直以来英语都是我的强项,大学四六级都上了600分,雅思总分7分,阅读单项8.5分。按理来说,我的英语水平是不差的,可是为什么我的gmat会这么差?难道我真的是智商太低,逻辑思维太差?要不就是人品太差,命不好。 不管怎么样,希望大家都能考出好成绩,不要像我一样郁闷难过。 -- by 会员 dianayuan1221 (2011/10/20 8:49:39)
LZ有以下几个问题: 1. LZ对GMAT理解有误。GMAT不是一项英语考试,而是思维类的考试。它要求一定的英语能力,但是这不是一个充分条件。它和雅思托福GRE完全是不同类型的考试。知识类和思维类考试的最大区别就是前者可以通过勤奋和努力获得,后者需要靠思维的转变。后者改了的话就很容易,没改的话怎么都想不通。据说狠下心来改的话,只要一天就可以搞定。 2. LZ还没有学会用商科思维分析每一道题目。商学院都用这个考试,那么说明这个考试能够选拔出具有商科思维的人才。GMAT体现的商科思维有: 思维的严密度(阅读里的很多选项都和原文差不多,但是经常将句子的重点改变了,所以通常都是错的,你发现整理过没有?) 沟通能力(语法里的很多选项,用套路或者固定搭配去做是会错的,为什么呢?因为语法的考察重点不是像平时英语考试那样注重固定搭配,而是考察当一个人表达一句话时, 能够让一个对所表达的话完全没有背景知识的人也能听得清楚明白,不产生歧义。) 全局观(什么是相关的,什么是不相关的,什么是看似相关其实无关的,什么是看似无关其实相关的?想想一个老板管理一家工厂,这应该是很重要的一点吧...) 有限方案中的最佳方案(通常五个选项看起来都是有毛病的,为什么?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通常找不到完美的方案。一个工厂可能因为资金技术的问题,只有有限的几个可能。但是我们如果要选择一个的话?选谁呢?当然是选择那个虽然有毛病,但是最不坏的那一个。。这个思维要好好体会一下。。。几乎全部选项都有涉及) 有效性(短时间高强度的考试体现一个人高效解决问题的能力) 正确理解对方的意思(逻辑最忌讳的就是推理,别人告诉你什么你就知道什么,别人不告诉你的你就什么都不知道,不要吓推理,世界无限大,不是什么事情都是你所想象的那个样子) 3. 模考除了能够告诉你哪里思维不严密以外,什么也不能代表。一切都是浮云。除非是在你状态非常不好情况下产生的。因为你的临场状态就是你平时状态最差的时候考试结果的反应。这里体现了墨菲定律。
思维的转变其实说是最容易,也是最不容易的。认清现实,瞬间就转变了。但是如果认不清楚,就会陷在一个泥潭里无所自拔。因为你需要放弃掉你曾认为正确的东西。
苏联当时为什么迟迟不放弃斯大林的那些想法,就是因为他们如果放弃就间接证明以前几十年所坚信的东西都是错误的。那么这几十年的奋斗算什么呢?换在国内某party也同理。再通俗一点,比如说喜欢一个人吧,心里面明知不能继续下去,但是还是走不出去,天天痛苦。但是如果有一天想通了,真的走出来了,回头看,又觉得是以前的痛苦都是浮云。
所以,关键是如何战胜自己的心魔走出来!把以前的错误思维习惯头也不回地抛弃掉,养成正确的习惯。我觉得这是LZ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以上是我对老管思想的总结。大师啊大师。还有我的理解。我觉得他对我的影响不仅是GMAT考试上的,很多都可以运用到生活中,会让我受用一生。
今天刚考完,感触有些多。仅供参考。
LZ加油!要相信自己,也要对自己狠一点。 |